遗传毒性试验-动物中心
遗传毒性评价Ames试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672 •第 44 卷第 3 期2021 年3 月《袷Drug Evaluation Research Vol. 44 No. 3 March 2021遗传毒性评价Ames试验方法的比较分析高梅“2,曹冲、王功霞\马会\英永”1.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省化学药物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动物抗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摘要:A m e s试验是一项体外致突变性试验,被广泛用于药物、食品、化学品和农药的遗传毒性检测,以评价受试物致突 变的可能性。
药物、食品、化学品和农药的指导原则和国家标准中A m e s试验方法不尽相同,就这几者A m e s试验方法的主 要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熟练掌握A m e s试验实施要点,更加规范实施检测工作,不断提高试验质量。
关键词:A m e s试验;药物;食品;化学品;农药中图分类号:R96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376 (2021) 03-0672-05D O I:10.7501/j.issn. 1674-6376.2021.03.031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Ames test for genotoxicity evaluationGAO Mei12,CAO Chong1,WANG Gongxia1,MA Hui1,YING Yong11. S h a n d o n g A c a d e m y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 h a n d o n g Provincial K e y Laboratory of C h e m i c a l Drug, Jinan 250101, China2. S h a n d o n g N o r m a 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 h a n d o n g Provincial K e y Laboratory of A n i m a l Resistance Biology,Jinan 250014, ChinaA b str a c t:A m e s test is a mutagenicity test in vitro, w h i c h i s widely used in the detection of genotoxicity of drugs, food, chemicals and pesticides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mutagenicity of test substance. T h e guiding principles an d national standards of A m e s test on drugs, food, chemicals and pesticidesand are different. In this paper, the m a i 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 ere c o m p a r e 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master the key points of A m e s test implementation, so w e can i m p l ement the testing w o r k standardly and improve the test quality constantly.K ey w o r d s:A m e s test; drugs; food; chemicals; pesticides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又称Am es试验,是一项检 测基因突变的体外致突变性试验,以评价受试物致 突变的可能性。
动物毒性试验实验报告
动物毒性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某化合物对实验动物的潜在毒性,通过观察动物在不同剂量下的生理反应,以确定该化合物的毒性特征和安全剂量范围。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选择健康成年小鼠,体重20-25g,性别比例为1:1。
2. 测试化合物:待测化合物,纯度≥98%。
3. 实验设备:动物饲养笼、天平、注射器、解剖工具等。
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四个不同剂量的实验组。
2. 剂量设置: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待测化合物。
3. 给药方式:通过腹腔注射给药,连续观察7天。
4. 观察指标: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行为反应、食物和水的摄入量,以及任何异常症状的出现。
实验结果:1. 对照组小鼠在实验期间体重稳定增长,行为正常,食物和水的摄入量无明显变化。
2. 低剂量组小鼠在实验期间体重增长略慢于对照组,但未观察到明显的行为异常或食物和水摄入量的减少。
3. 中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明显减缓,部分小鼠出现食欲不振、活动减少等症状。
4. 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停滞,多数小鼠出现明显的活动减少、食欲丧失,部分小鼠在实验后期死亡。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待测化合物对小鼠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毒性。
低剂量下小鼠未出现显著的毒性反应,中剂量下小鼠出现食欲减退和活动减少,高剂量下小鼠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并导致死亡。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该化合物的安全剂量范围,并评估其对人体的潜在风险。
建议:1. 对待测化合物进行更广泛的毒性研究,包括长期毒性、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等。
2. 考虑进行不同物种的毒性试验,以评估其对不同生物体的影响。
3. 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确保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
实验日期:2024年4月14日实验人员:[实验人员姓名]实验单位:[实验单位名称]。
新型药物发展中的遗传毒性研究
新型药物发展中的遗传毒性研究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评估这些新型药物的安全性。
在药物发展过程中,遗传毒性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提高新型药物的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一、什么是遗传毒性?遗传毒性是指药物对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影响,包括遗传变异、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等。
药物引起的遗传毒性不仅会影响到个体本身,还有可能对后代造成影响,因此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遗传毒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二、遗传毒性研究的方法目前,常用的遗传毒性研究方法包括细胞遗传毒性试验、动物遗传毒性试验和人体遗传毒性指标的研究等。
细胞遗传毒性试验是通过对药物体外处理的细胞进行检测,评估药物对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细胞遗传毒性试验包括包括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酶促互补基因突变试验和小胸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等。
动物遗传毒性试验是通过对动物进行体内、体外处理,以评价药物对生殖细胞或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影响,了解药物对动物遗传物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毒性的产生机制。
人体遗传毒性指标的研究是通过研究药物对人体遗传物质的影响,评估药物的毒性,并预测药物对人类的遗传毒性影响。
三、新型药物发展中的遗传毒性研究新型药物的开发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和遗传毒性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新型药物发展的过程中,遗传毒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新型药物的研发需要探究药物的毒性机制、评估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预测药物的安全性。
遗传毒性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了解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为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在新型药物发展过程中,药品研发人员需要利用各种遗传毒性研究方法对药物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掌握药物的安全性和毒性信息。
对于发现原有药品中出现严重的遗传毒性问题的情况,还需要制订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以保证新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遗传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能检出DNA损伤及其损伤的固定。
根据检测的遗传学终点分为4种类型:1检测基因突变(比如:Ames试验);2检测染色体畸变(比如:微核试验);3检测染色体组畸变(比如: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4检测DNA原始损伤(比如:单细胞凝胶电泳分析(singlecellgeleletrophoresis,SCGE))。
以上检测结果为呈阳性(除外假阳性)的化合物,为潜在人类致癌剂和/或致突变的物质。
FDA于2006年制定了遗传毒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法指导原则(Guidanceforindustyandreviewstaff:Recommendedapproachestointegrationofgenetict oxicologystudyresults)对遗传毒性试验的阳性结果评价和处理:ICHS2(R1)中的遗传毒性结果评价和追加试验策略。
目前已建立的遗传毒性短期检测法已超过200种。
1 现行组合试验方案,用一组试验配套进行试验。
200多种检测方法中,真正经过验证有合适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大概不到10种。
目前多数国家规定,如体内诱变试验显示1个或以上试验呈阳性结果,则需要进行生殖细胞遗传毒性测试。
2 各类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2.1 检测基因突变2.1.1 Ames试验Ames试验是检测化学物质基因突变的常用方法。
常规的Ames试验选用四个测试菌株(TA97、TA98、TA100、TA102),最近有人提出增加TA1535测试菌株,该菌株特别适用于检测混合物的致突变性。
目前出现的新生菌株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YG7014、TG7108,缺乏编码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化转移酶的ogtST基因,专用于对烷化剂引起的DNA损伤检测;引入乙酰转移酶基因的YG1024、YG1029菌株,对硝基芳烃和芳香胺的敏感性比原菌株高100倍以上[4]。
测试代谢活化系统一般采用由Aro-clor1254(PCB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酶的S9;国外也有用人肝S9的报道,试验证明其代谢活性明显高于鼠S9[5,6]。
OECD遗传毒性最新修订指导原则的解析
7 5
和
8 7
,
啮 齿 类 碱性 彗 星 试 验 的 指 导
(
-
1
、
-
-
1
1
)
,
,
,
。
常艳
-
(
1
9 7 4
-
)
,
女
,
博士
.
,
研究 员
〇
,
从 事 毒 理 学 研究
。
T el
:
(
0 2
1
)
5 0
8
0 0 3 3 3
-
2 0 8
,
E m ail y chang @nc d s er
目
st
li
s
,
s )
(
)
、
( I
)
1
1
(
1
)
(
)
s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 3 4 个 OE C D 成 员 国 和 其 他合 作 国 家 相 互 承 认 数 据 Mu ua A c cep ance o f D a a MA D 这 就要 求 在 T G 和 GL P 条件 下 获得 的 数 据 被 监 管 机 构 相 互 接 受 中 国 尽管 不 是 OE C D 成 员 国 但 是奉 行 临 时 遵 守 MA D 决 策 的 原 则 OEC D TG 由 成 员 国 和 其 他 相 关 机 构 T G O E C D 此 D T G 性 接 受 因 毒 性 达 遍 的 专 家 成 致 意 见 O EC 度 遗传 有 普 的 科学 和 验 的 金 施 标准 被认 为 是 实 常 规遗 传 毒 性 试 O E C D 导 遗 传 毒 性 指 原 则 的 最 近 修订 是在 2 0 世 纪 9 0 年代 中 期 随着 对 大 部分 现 行 的 遗 传毒 性 认识 的 不 断 提髙 遗 传 毒 性 新 技 术和 新 方 法 不 断 完 善 与 发 展 尤 其 是 些 体 内 外遗 传 毒 性 试验方法 的 国 际 联 合验 证 积 累 了 丰 富 的 数 据 如 流 式 细 胞 术检 测 体 @ 外 微 核 试 验 和 体 内 彗 星 试 验等 同 时 体 外 哺 乳 动 物 细 胞 试 验 阳 性 率 过 高 的 情 况 和 动 物 福 利 均 工 O EC D 陆 续启 动 了 T G 的 修 订 作 并 在 O EC D 网 站 公 引 起 了 广泛 的 关注 自 2 0 0 年起 些 很 少 用 的 或 者 有 更 好替 代 方 法 的 示 修 订 草 案 搜集 公 众 公 开 评论 意 见 除 修 订 外 指 导 原 则 被 确 定 为 删 除 废 除 的 候选 此 外 还 发 展 和 新 增 些 新 的 遗 传 毒性 试 验方法 的
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试验方法
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试验方法
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 急性毒性试验:用于评估食品对动物的急性毒性。
常用
的试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小鼠。
常见的急性毒性试验
方法有LD50试验和固定剂量试验。
2. 亚慢性毒性试验:用于评估长期暴露于食品中的低剂量
毒性效应。
常用的试验动物包括大鼠和狗。
试验期一般为
90天,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内脏器官病
理学变化等。
3. 慢性毒性试验:用于评估长期暴露于食品中的慢性毒性
效应。
常用的试验动物包括大鼠和狗。
试验期一般为2年,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内脏器官病理学变
化等。
4. 灵敏性试验:用于评估食品对特定人群的敏感性,如孕妇、婴儿等。
常用的试验动物包括小鼠和大鼠。
5. 遗传毒性试验:用于评估食品对遗传物质的影响。
常用
的试验方法包括细菌突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试验等。
6. 致癌性试验:用于评估食品对动物的致癌作用。
常用的
试验动物包括大鼠和小鼠。
试验期一般为2年,观察动物
是否出现肿瘤等。
在进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
家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试验动物的选择、试验剂量的确定、
试验期的安排等因素,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ICH关于遗传毒性体外、体内试验的建议--ICHS2(R1)人用药物遗传毒性试验和结果分析指导原则介绍(二)
发布日期20080729栏目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ICH关于遗传毒性体外、体内试验的建议--ICHS2(R1)人用药物遗传毒性标题试验和结果分析指导原则介绍(二)作者黄芳华部门正文内容审评二部黄芳华前文已介绍了ICH关于遗传毒性标准试验组合的要求,以下介绍ICHS2(R1)Guidance on Genotoxicity Testing and Data Interpretation forPharmaceuticals Intended for Human Use(人用药物遗传毒性试验和结果分析指导原则)中关于体外、体内试验的建议。
一、对体外试验的建议1、试验重复和分析实验结果的重现性是涉及新方法或意外发现的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
但是,用标准的、已广泛应用的遗传毒性试验进行常规试验时往往不需要完全重复。
这些试验都经过很好的充分验证且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对明确的阳性或阴性结果试验通常不需要重复。
理想状态是可明确宣称试验结果是明确的阳性或明确的阴性。
但是,试验结果有时达不到阳性或阴性称谓的预先设定的标准,因此被定为“可疑”。
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数据分析;但是,充足的生物学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可疑试验的重复可致(i) 一个明确的阳性结果,因此作为整体阳性结果;(ii) 一个阴性结果,所以结果不需要重复和总体结果为阴性;或(iii)另一个可疑的结果,最后结论仍维持可疑。
2、对细菌突变试验的推荐方案OECE指导原则(1997)和IWGT报告(Gatehouse et al, 1994) 给出了对方案的建议。
2.1 高剂量水平的选择最高剂量水平当不受溶解度或细胞毒性限制时,推荐最高浓度为5000µg/皿。
溶解度的限制对于细菌培养,如果沉淀不干扰评分应对沉淀量进行评分,毒性不限制,最高剂量不超过5000µg/皿。
有证据表明在用细菌遗传毒性试验检测某些受试物时,在不溶解的浓度范围内也能检测出剂量相关性的遗传毒性。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农药是一种用于保护农作物、畜牧、林业以及家庭中害虫、草药和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由于农药的使用会产生潜在的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因此,对于农药的授权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批过程。
其中,毒理学试验方法是评估农药对生物毒性的主要工具之一。
毒理学试验方法是基于生物学理论和毒性机制的,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通过直接暴露测试对象(如实验室动物和细胞)来评估化合物在短时间内对生物的影响。
慢性毒性试验则更关注长期使用农药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更长的试验时间。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毒理学试验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一般应用于生物体内某些口服、吸入或皮肤接触的化学物质,试验结果可以产生毒性分类标准和确定最大容忍剂量(MDT),从而确认农药使用的安全性。
目前国际通行的急性毒性试验是斯图尔特法。
斯图尔特法是使用实验动物体内的Lethal Dose(LD)作为毒性的指标,其安全系数根据不同物种和试验组进行调整。
2.染色体畸变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通过评估农药对动植物细胞核DNA的影响来评估农药的致突变效应。
这些效应包括染色体片段、染色体断裂、染色体畸变等。
该试验是在实验室中使用动植物细胞的分裂期进行的。
3.遗传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通过评估农药对DNA的影响来评估其致突变效应。
与染色体畸变试验不同,遗传毒性试验可以检测出突变后DNA序列的改变。
此次试验一定会使用实验动物进行。
4.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的设计是为了持久性接触或摄入导致的毒性。
gavage试验和繁殖试验是用于进行此类试验的一种环节。
长期饮用毒性实验是毒理学试验中使用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长时间使用农药对生物的健康影响。
这种试验可以进行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长期暴露。
总体而言,农药的毒理学试验方法是在安全性评估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通过这些试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物质的潜在危险。
然而,毒理学试验环节需要仔细设计,以使试验结果有实用意义,同时避免动物的不必要痛苦和伤害。
遗传毒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第二稿)二○○六年十月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 (3)二、基本原则 (4)(一)实验管理 (4)(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三)随机、对照、重复 (4)三、基本内容 (4)(一)受试物 (4)1、中药与天然药物 (3)2、化学药物 (3)(二)试验设计的总体考虑 (5)1、体外试验基本要求 (6)2、体内试验基本要求 (9)(三)标准试验组合 (10)1、标准组合试验应具备的特征 (11)2、推荐的标准试验组合 (8)3、标准试验组合的调整 (12)(四)与致癌试验相关的附加遗传毒性试验 (9)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4)(一)体外试验结果的评价 (15)1、体外试验阳性结果 (15)2、体外试验阴性结果 (15)(二)体内试验结果的评价 (16)1、体内试验结果阴性时,确定靶组织暴露水平的原则 (16)2、生殖细胞诱变剂的检测 (18)(三)综合分析与评价 (18)五、遗传毒性研究进行的时间 (12)六、参考文献 (19)七、著者 (20)八、相关注释 (21)九、附录 (26)一、概述遗传毒性研究(Genotoxicity Study)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它与其他毒理学研究尤其是致癌性研究、生殖毒性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及上市的重要环节。
拟用于人体的药物,应根据受试物拟用适应症和作用特点等因素考虑进行遗传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是指用于检测通过不同机制直接或间接诱导遗传学损伤的化合物的体外和体内试验,这些试验能检出DNA损伤及其损伤的固定。
以基因突变、较大范围染色体损伤、重组和染色体数目改变形式出现的DNA损伤的固定,一般认为是可遗传效应的基础,且是恶性肿瘤发展过程的环节之一(这种遗传学改变仅在复杂的恶性肿瘤发展变化过程中起了部分作用)。
在检测此类损伤的试验中呈阳性的化合物为潜在致癌剂和/或致突变剂,即可诱导癌和/或遗传性疾病。
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研究在药物研发中处于比较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在药物筛选阶段,在很大程度上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将影响到药物开发的进程。
一般而言,根据其检测的遗传学终点可分为4种类型:检测基因突变;检测染色体畸变;检测染色体组畸变;检测DNA原始损伤。
长期毒性试验
长期细胞毒性试验一般是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观察评价动物反复给予受试物后,机体产生毒性反应的特征及其毒性损害的严重程度,以及主要毒性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指在24小时内动物接受药物1-2次(间歇时间为6-8小时),观察给药后动物7-14天内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
急性毒性试验可确定被研究药物的毒性程度,即剂量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亦可以比较被研究对象与其他已知急性毒性物的相对毒性程度,通过对不同给药途径出现毒性作用的比较研究, 就可以确定药物不同接触途径的相对危害。
受试物长期毒性试验的目的是提供受试物的无毒性反应剂量和临床主要检测指标,为制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资料。
因此长期毒性试验的设计 最好能包括神经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及相关的形态学指标的监测,还应注意受试物再组织中可能的蓄积,以及通过其他机制产生的延缓毒性作用等。
北校区北门2205师母,13515209736
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大鼠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按受试品剂量分组,对雌性大鼠受孕后的第6-15天连续给药。观察受试品对胎仔外观、体重、身长、尾长、内脏和骨骼等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围产期毒性试验大鼠围产期毒性试验:按受试品剂量分组皮下注射给药,给药时间为孕鼠妊娠15天开始至分娩后28天,观察受试品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对大鼠胚胎后期生长发育、母鼠分娩、以及新生F1代大鼠的生理发育指标、神经反射发育指标和生殖功能,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GLP单位
机构名称试验项目认证批件编号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安全评价中心)1. 单次和多次给药毒性试验(啮齿类)2. 局部毒性试验;3. 免疫原性试验。
GLP12007045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1. 生殖毒性试验(Ⅰ段、Ⅱ段);2. 致癌试验;3. 局部毒性试验;4. 免疫原性试验;5. 安全性药理试验。
GLP12008046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1. 单次和多次给药毒性试验(啮齿类);2. 遗传毒性试验(Ames、微核、染色体畸变);3. 局部毒性试验;4. 免疫原性试验(主动过敏性试验)。
GLP12009047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1. 致癌试验;2. 毒代动力学试验。
GLP12010048科文斯医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1. 单次和多次给药毒性试验(啮齿类);2. 单次和多次给药毒性试验(非啮齿类);3. 局部毒性试验;4. 免疫原性试验;5. 毒代动力学试验。
GLP12011049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成都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2. 单次和多次给药毒性试验(非啮齿类);3. 生殖毒性试验(Ⅰ段、Ⅱ段、Ⅲ段);4. 遗传毒性试验(Ames、微核、染色体畸变、小鼠淋巴瘤试验);5. 致癌试验;6. 局部毒性试验;7. 免疫原性试验;8. 安全性药理试验;9. 毒代动力学试验。
GLP11010038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1. 单次和多次给药毒性试验(啮齿类);2. 遗传毒性试验(Ames、微核、染色体畸变);3. 局部毒性试验;4. 毒代动力学试验。
GLP1200103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1. 单次和多次给药毒性试验(啮齿类);2. 单次和多次给药毒性试验(非啮齿类);3. 生殖毒性试验(Ⅰ段、Ⅱ段、Ⅲ段);4. 遗传毒性试验(Ames、微核、染色体畸变、小鼠淋巴瘤试验);5. 致癌试验;6. 局部毒性试验;7. 免疫原性试验;8. 安全性药理试验;9. 依赖性试验;10.毒代动力学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专题负责人
80、2007.12.20王建华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理
81、2007.12.17-18药品注册变革与产品开发策略研讨班
杜冠华:药品注册变革
杜冠华:我国新药研发现状述评
杜冠华:神经血管单元与抗脑缺血新药研发
马百平:中药创新药的研发策略及实践
张天宝:遗传毒理学在药物毒性研究中的若干进展
51、2007.08.16李连达中药安全性与合理用药
52、2007.08.30刘姝总结报告的撰写规范
53、2007.08.30王建华复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课题报告
54、2007.08.31刘姝总结报告书的撰写与格式要求
55、2007.09.04刘兆平项目协调与进展
2、PT141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动物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
3、大豆异黄酮提取物遗传毒性实验(ames试验、动物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
4、金丝桃苷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动物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
5、左旋奥硝唑磷酸二钠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动物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
82、2008.01.08刘兆平课题绩效奖励办法
83、2008.01.18刘兆平管理制度
84、2008.03.15张海艇GLP仪器管理
85、2008.04.05刘兆平GLP管理的一些体会
刘兆平GLP建设经验与存在问题
刘兆平GLP实验室规范管理与实施运行
刘兆平GLP机构建设实践与思考
刘兆平对GLP中FM的理解
12、2006.08.21刘兆平:口服改注射毒评价原则
13、2006.08.21刘兆平:药理毒理技术审评思路
14、2006.08.23刘兆平:一般毒理评价原则
遗传毒性试验
加入0.075mol/L氯化钾溶液7ml,于37℃水浴低渗处理7min,加入2ml固定液,以1500r/min离心5min~7min,弃去上清液。
3
再加入7ml固定液,固定7min,以1500r/min离心7min,弃上清。同法再固定1~2次,弃上清,加入数滴新鲜固定液自然干燥,用姬姆萨染液染色。
衬底1
底层培养基
顶层培养基+菌液
每个菌株做两个平行皿
自发回复突变鉴定
菌株
自发回复图变数
TA97
90~180
TA98
30~50
TA100
100~200
YA102
240~320
衬底1
平板渗入试验
试验前准备
衬底1
样品剂量设定
衬底1
平板分组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样品
样品
样品
样品
TA97
TA98
衬底1
人工食道、接触眼镜、宫内节育器
创伤、愈合和保护用敷料(烫伤用敷料、硅橡胶纱布)
2.遗传毒性试验涉及的医疗器械类样品
衬底1
3.遗传毒性试验内容
衬底1
遗传毒性-食品检测
衬底1
Ames试验
衬底1
Ames试验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菌株,在含微量组氨酸的培养基中,除极少数自发回复突变的细胞外,一般只能分裂几次,形成微菌落。
受诱变剂作用后,大量细菌发生回复突变,自行合成组氨酸,发育成2倍以上阴性对照的菌落数。
最新毒理学实验报告
最新毒理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新型化合物X的潜在毒性,通过一系列体内和体外实验,确定其对哺乳动物细胞的影响,并为其安全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1. 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使用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和非洲绿猴肾细胞株Vero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 将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的化合物X处理组和对照组。
- 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评估化合物X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
2. 体内急性毒性测试:- 选择SPF级小鼠进行实验,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
- 通过灌胃给药,观察7天内的动物生存率、体重变化和行为反应。
- 在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解剖,观察主要器官的宏观病理变化。
3. 遗传毒性测试:- 采用Ames试验评估化合物X对沙门氏菌的致突变性。
- 进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骨髓微核试验,评估其对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实验结果:1. 体外细胞毒性测试显示,化合物X对HepG2细胞的LC50大于1000μg/mL,对Vero细胞的LC50大于800μg/mL,表明其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对这两种细胞株的毒性较低。
2. 体内急性毒性测试中,小鼠在给药后7天内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生存率100%。
解剖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小鼠的主要器官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3. 遗传毒性测试中,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表明化合物X不具备致突变性。
染色体畸变试验和骨髓微核试验也未发现显著的遗传毒性效应。
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化合物X在测试的剂量范围内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然而,为了全面评估其安全性,建议进行更长期的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研究。
此外,应考虑进行生态毒性评估,以了解其对环境生物的潜在影响。
毒理学实验方案
毒理学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现代毒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了解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探究毒物的剂量-效应关系,为毒物的风险评估和毒理学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二、实验原理1. 毒理学基本概念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物质对生物体的有害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
毒性是指有害物质与生物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生化学或药理学的异常反应。
毒力则是指毒物对生物体的损害能力。
2. 毒物的剂量-效应关系毒物的剂量-效应关系是指毒物剂量与生物体效应之间的关系。
根据剂量-效应曲线,可以推断毒物的最低有效剂量(LDD)和最大耐受剂量(MTD),以及剂量引起半最大效应(ED50)等参数。
3. 毒理学实验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通过给小鼠、大鼠等动物一次性或短期高剂量的毒物暴露,观察其致死率和临床毒理学表现,确定毒物的急性毒性。
(2)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通过长期低剂量的毒物暴露,观察其对生物体的慢性毒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亚急性口服试验、亚急性皮肤接触试验和慢性吸入试验。
(3)遗传毒性试验:通过检测毒物对遗传物质(DNA和染色体)的损害来评估毒物的遗传毒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热休克试验、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
(2)准备毒物溶液,确定不同浓度的毒物。
(3)配制实验动物的饲料和饮水,保证其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2. 实验操作(1)急性毒性试验:①将实验动物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不同剂量组和对照组。
②给实验动物灌胃或注射不同剂量的毒物。
③观察实验动物的致死率和临床表现,如体重变化、食欲、精神状态等。
(2)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①将实验动物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不同剂量组和对照组。
②将不同浓度的毒物溶液涂抹在实验动物的皮肤上,或使实验动物吸入不同浓度的毒物。
③观察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行为、生殖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进行临床化验和病理学检查。
(3)遗传毒性试验:①将实验动物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不同剂量组和对照组。
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
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
毒理试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
1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经口急性毒性:LD50,联合急性毒性,一次最大耐受
量试验。
2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30天喂养试验,传统致
畸试验
2.1基因突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为首选,其次考虑选用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必要时可另选其它试验。
2.2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或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
变试验。
2.3TK基因突变试验。
2.4小鼠精子畸形分析或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
2.5其它备选遗传毒性试验:显性致死试验、果蝇伴
性隐性致死试验,非程序性DNA合成试验。
2.630天喂养试验。
2.7传统致畸试验。
3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
殖试验、代谢试验
4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1、药物的毒性试验分为两类,其一特殊毒性试验,包含致癌、致残、致突变,号称三致试验;作此试验的单位必须是国家指定并认可的;一般单位即使做了也不被国家认可!通常一类创新药必须做的。
无论一个药物的药效如何好,只要含有三致试验的特殊毒性(动物若干代繁殖后,查看),该药物将不会允许上市的。
2、其二,一般毒性试验,通常用老鼠或兔子去做,主要是测定半数致死量;若某个药物的半数致死量是有效使用剂量的2倍以上,通常认为是临床使用安全的,若半数致死量比有效剂量略大一点,那就谁也不敢使用了,万一略微超一点量就会导致患者死亡!。
遗传毒性试验
04
实验步骤与操作
样品准备
样品类型
选择相关样品类型,如细胞、 细菌、病毒等,根据实验目的
和要求准备。
样品浓度
确定样品浓度,以适应细胞生 长和实验需求。
样品纯度
确保样品纯度,避免杂质干扰 实验结果。
细胞培养与处理
01
02
03
细胞来源
选择合适的细胞系或原代 细胞,确保细胞株的遗传 背景和性质清楚。
细胞培养条件
提供适宜的细胞培养条件 ,包括温度、湿度、气体 等。
细胞生长与传代
根据实验需求,对细胞进 行生长和传代。
细胞收获与制片
细胞收获
在适当的时机终止细胞生 长,并进行收获。
细胞制片
将收获的细胞制作成适合 观察和计数的制片。
制片染色
根据实验要求,对制片进 行染色或特殊处理。
结果观察与计数
观察指标
建议与改进
采用标准化的实验方法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建议采用国际上认可的标准 化的实验方法,如国际化学物质毒性评价委员会(CTA) 推荐的方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对于实验结果,应该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结果是否具 有统计学显著性,并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增加实验样本数量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以增加实验样本数量,以 减少误差和偶然因素的影响。
2023
遗传毒性试验
目录
• 实验简介 • 实验种类与方法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实验结果解读 • 实验注意事项与建议
01
实验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遗传毒性试验是一种生物学试验,用于检测化学物质、辐射 等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损伤,评估其致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突变试验:根据受试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对遗传物质作用终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不同。
要求新药必须做下列三项试验。
(1)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
菌株: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四株(TA97、TA98、TA100、TA102),亦可采用大肠杆菌(E.Coli)WP2若干株(大肠杆菌试验)。
剂量:决定受试物最高剂量的标准是细菌毒性和溶解度。
一般最大剂量可达5mg/皿。
受试物至少应有五种不同剂量否则应说明选定剂量的理由。
代谢活化:应用诱导剂处理后的哺乳动物肝脏微粒体酶(S9)进行体外代谢活化试验,即在加S9混合物和不加S9混合物平行的条件下测试。
对照组:用溶媒作阴性对照,用已知突变原作阳性对照。
结果判定:受试物的回复突变菌落数的增加与剂量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或至少某一测试点呈现可重复的并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反应时记为阳性。
(2)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细胞:哺乳动物原代或传代培养细胞。
剂量:至少应用三种不同剂量,高剂量以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为基准,否则应说明选定剂量的理由。
标本制作时间:药物与细胞接触后应有适当时间最好包括整个细胞周期,通常在药物处理后24和48小时制作染色体标本。
代谢活化:应用适当的代谢活化法。
对照组: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突变原作阳性对照。
镜检:每种浓度至少观察1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的染色体结构的异常及多倍体的出现率。
结果判定:受试物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的出现率较阴性对照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并有剂量反应关系时记为阳性,同时标明异常细胞出现的频度和种类。
(3)体内试验
一般选用微核试验,但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进行显性致死试验等。
a.啮齿类动物微核试验
动物:一般用小鼠,每组10只性成熟动物(雌雄各半)或至少6只性成熟雄性动物。
给药剂量及途径:至少采用三种剂量,最高剂量从1/2LD50为基准,腹腔和/或口服一次给药,必要时可连续给药。
否则应说明选定剂量的理由。
对照组: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能诱发微核阳性的物质作阳性对照。
标本制作:给药后18—30小时或12—72小时处死动物,取骨髓,离心、涂片,Giemsa染色或吖啶橙染色。
镜检:每只动物至少观察计数1000个多染红细胞,观察其微核出
现的频度及多染红细胞和正成红细胞的比率。
结果判定:微核细胞出现的频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并有剂量反应关系时,或同一剂量有重复性并有统计学意义时记为阳性。
b.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动物:性成熟的啮齿类动物,一般采用小鼠。
每组至少15只雄鼠。
给药剂量及途径:至少采用三种剂量,但在初期评价中单剂量或二种剂量即可。
高剂量以30日连续给药使100%动物生存的最大耐受量为基准。
口服或腹腔注射可采用一次给药、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天或连续给药6周的方法之一。
交配方法:给药的雄性动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依次与未给药的雌性动物交配,交配时间取决于给药方式,一般一次或连续给药5天的动物,以最后给药后6周内为交配时间;连续给药6周的动物以最后给药后一周内为交配时间。
对照组: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能诱发显性致死阳性的物质作阳性对照。
但在同一实验室,对同一品系的动物,可不设阳性对照。
观察指标:交配的雌性动物在妊娠后期剖腹,观察子宫内胚胎着床数,生存胎仔数,死亡胎仔数及未着床数。
显性致死率以DL表示
DL(%)=
试验组妊娠鼠的平均生存胎仔数
(1-——————————————————)×100%阴性对照组妊娠鼠的平均生存胎仔数
结果判定:死亡胎仔数的增加,胚胎着床总数的减少,或未着床胚胎数的增加,生存胎仔总数减少,这些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并有剂量反应关系时记为阳性显性致死效应。
〔注〕上述三项致突变试验结果难以下结论时,可选择其他补充试验予以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