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内湖科技园区发展协会解读
台北勤裕企业总部大楼

台北勤裕企业总部大楼
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 城市文脉rn坐落于内湖科技园区中的勤裕企业总部大楼,位于两条主要道路的转角处,呈现出现代建筑的简约、隽永与雅致.建筑形象以极简的垂直线条为主,通过透明的主立面呈现出竹林的绿意,削弱了邻近建筑对其产生的压迫感,揭示了勤裕企业总部细腻的人文特质.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作者单位】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华亚总部大楼,台北,台湾,中国 [J],
2.发挥工会职能推动企业发展--记河北省模范职工之家、黄骅港勤裕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工会 [J], 无
3.《会议报道》第5届世界内镜医师大会暨恩德思医学科学技不笑颁奖大会12月13日至16日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 20载勤求内镜微创诊治规范国际交流统一质量标准益民众世界内镜微创医师大会已先后在两岸四地召开 [J],
4.华亚总部大楼,台北,台湾,中国 [J],
5.华亚总部大楼,台北,台湾,中国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产业创新走廊规划及其启示

、
台湾产业剑新走廊规划及其启 示
孑、 ( j 福建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 福州 30 0 ) 璇 50 1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 , 许 资环境 , 在税 收 、 融 、 租 、 品销售 、 活 各方 面 金 地 产 生 多发 达 国家将 经 济与产 业发展 方 向进 行微 调 , 始 给予投资者 优惠 待遇 。 技工业 园的发展又 多是利 开 科 更 多地 向产业 链 的价值 高端布 局经济 发展 , 更加 重 用 风险 资本 。 二、 台湾产 业群 聚的现状及 产业创 新走廊规 划 视产业 的转型 与创新 以积累 自身 的竞争 优势。 世 界范 围 内产业群 落发展趋 势 根据 世界 经 济论坛 ( F(0 8 20 全 WE )20 至 09年 2 0世纪 9 年 代 以来 ,多数发 达 国家 的产业政 球竞 争力 报 告》 O 显示 , 台湾产业 群 聚发 展 指标 评 比 策开始放 弃半个 多世 纪 以来 的普遍 化政 策 , 向选 连续 3年排名 全球第 一 , 而 被誉为全 球创新 产业 群发 就空 问分布型 态而言 , 部 区域 主要为 “ 北 电 择性 、 重点性 的产业政策转型。不只是投入于硬件 展典范 。 方 面即产业基 础建 设 , 多地注 重软件 方 面 即体 制 子科 技产业 群 聚” 中部 区域 为“ 密机械 及工 具机 更 , 精 , 钢 。 创新 和产业技 术创新 , 图在创新 推 动下 占据全球 产业 群 聚”南 部区域为 “ 铁机 电石 化产 业群 聚 ” 力 市场 的关键 位置 。 就地 方 特色 产业 群 聚 而 言 , 山螺 丝 螺 帽产 业 ( 冈 组 北美 、 欧盟 与 E本 三个 主导 区域与 国家 都积极 织复 合型群 聚 )莺 歌 陶瓷产业 ( l 、 服务创 新 型群 聚 ) 、 致 力 于在 具有 区位 优势 的城市 群 与地 带建 设创 新 南港 软 体工 业 园 区( 技利 基 型群 聚 ) 华 山艺 文 科 及 特 区( 地创新 型群聚 )都 颇 富盛名 。 在 , 走 廊 ( n vt ncr os , i oa o oi r) 以整合 产业 链进 而形 成 n i d 群聚性的、 整体协作的产业经济带。 中卓有成效、 其 20 年 1 月 2 09 1 6日, 台湾 “ 政院 ” 过并推行 行 通 具有 国际影 响力 的有美 国的九 大特 区走廊 、 欧盟 九 “ 台 l 爱 2建设 总体计 划 ”其 中重点 项 目包括 “ , 产业 国 l 个 产业 群聚协 作走廊 、芬 兰特色 职 能产业 群 创新 走廊 ” 9 。目前 , 台湾计 划并推 动岛内除 中央 山脉 中 南 东 聚走廊 、 印度德 里孟 买产业创 新走 廊与 马来 西亚数 和离 岛特 区之外 的北 、 、 、 四个 区域重 点产 业 字空 间走 廊 等 。其 中美 国的高 新 技术 产业 群 落在 群落 以及 l 区域创新 系统 : 台区域创新 系 统 、 3项 北 2 0世纪 7 0年代 中期兴起 的新技术 革命 浪潮 中相继 北都 区域 创 新 系统 、 兰 区域 创新 系 统 、 宜 龙潭 区域 创 新 系统 、 竹 区域 创新 系统 、 肚 山 区域 创 新 系 新 大 诞生 , 以加利福 尼亚 州“ 硅谷 ” 为代 表 。 近年 , 国的 美 彰云 区域创 新系 统 、 投区域创 新系 统 、 南 区 南 嘉 高技术 园 区又从硅 谷型 的单一项 目科 研 中心 , 向研 统 、 究 领 域更 广 泛 、 规模 更 大 的综 合型 园 区发 展 , 波 域 创新 系 统 、 如 高雄 区域创 新 系统 、 东 区域 创 新系 屏 花莲 区域 创新系统 、 台东 区域创新 系统 。 士顿 的“ 2 号 公路 ” 北 卡 罗来纳 的“ 18 、 科研 三 角 区” 统 、 等, 给美 国各州 带来 的经济 效益也 是显 着 的。高技 ( ) 一 北部 知识 产业创新走廊 ( TC r dr K or o) i 术 园区 的兴起 ,是 美 国发展尖 端技 术产业 的需 要 , 北 部 区 域 的产业 集 群 涵盖精 密 机械 、 塑胶 ( 精 对美 国整个 国 民经 济 的新 发展起 着重 要作 用 , 并给 密塑胶 )放置、 、 医疗保健 、 新时代晶圆、 光电、 金属 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 医疗 、 精密 金属 )IS 软件 服务 、 、 \ T 观光及 花卉 等行 从美 国科技 工业 园 的发展来 看 , 般科 技工 业 业 。台湾北部区域是全 台工商经贸中心 , 一 整合包括 园有 以下 的特 点 :1科 技工 业 园是 科 研 、 产 、 () 生 教 台北 市 、 隆 市 、 基 台北 县 、 新竹 市 、 新竹 县 、 园县 、 桃 宜 兰县 、 栗 县八 个县 市 资 源 , 苗 以科 学 园区 及科 技 育相 结合 的综 合 体 。 以大 学或 大 型科 研 机构 为 核 心, 并有高技术工业企业参加。 2科技工业园具有 园区为研发创新的群落核心 , () 发挥靠近学区的科研 如工研 院、 台湾清华 大学 、 台湾 交通 大学 等 ) , 知识 密集 、 技术 密集 和人 才密集 的特 点 。 3科技工 优势 ( () 业 园多建 在 地理 位 置 优越 、 通 方便 ; 交 自然 环境 优 利用国际空港及国际海港的中流双港优势位置 , 进 00年成 为世界 美, 气候温和的地方; 并基础设施完善 , 良好的生 而 串联 形成北 部创新 轴 ,目标是 2 3 有 知 。 活条件 。 () 技工 业园要 为投 资者 创造 良好 的投 级 的“ 识产业创 新走廊 ” 4科
台湾科学园区引发新思维

台湾科学园区引发新思维
之涯
【期刊名称】《中外房地产导报》
【年(卷),期】2002(000)022
【摘要】据报道,台湾'行政院经建委员'会议于2002年9月2日通过中部科学园区台中基地与云林基地筹设案,要求于2004年7月起开放让厂商进驻,并以纳米相关产业等为招商重点。
时下,台湾设立的科学园区的总面积已达3084公顷,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质疑:会否踏上工业区过剩的覆辙? (一)园区分布要平衡据'行政院经建会'资料,目前台湾科学园区的分布情况为:在北部地区。
【总页数】1页(P41)
【作者】之涯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8
【相关文献】
1.台湾南部科学园区的产业群聚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2.台湾科学园区政策环评执行现况与检视
3.台湾科学园区政策环评执行现况与检视
4.台湾第二个科学园区——台南科学园区
5.台湾科技创新能力对贸易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新竹科学园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新竹科技园区发展分析

台湾新竹科技园区发展分析1、概况1980年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有台湾\硅谷\之称。
目前,园区目前已开发480公顷土地,尚有100公顷土地正在开发,主要规划为工业区、住宅区和休闲娱乐区。
工业区内也标准厂房、自建厂房和实验室;住宅区内则建有公寓宿舍,加上各种运动设施、静心湖、餐厅、书店等,提供园区和附近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共有高新科技企业272家,80%是台湾企业,产品销售总额达455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00多亿元),园区劳动生产率是整个台湾制造业的2.7倍,人均获利能力是整个制造业的3倍以上。
新竹有十几种科技产品销售量居世界第一,电脑硬件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地,仅次于日美。
1997年底,园区从业人员共有54806人,专科以上的人力占59%,员工平均年龄30岁,男女员工各占48%和52%。
其中归国学人在园区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脚色,截至85年底,学人回国累计达2563人,共创立82家公司,占入区厂商40%。
1997年底,累计入区厂商203家,产业计分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外围、通讯、光电、精密机械和生物技术六类。
整体营业额3182亿元。
其中国内厂商167家,国外36家;累计实收资本额2584亿元,国内资金占87%,国外资金占13%。
园区1997年共有20家公司股票上市或上柜。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10家,计算机及外围产业8家,通讯产业2家。
新竹已经成为台湾高科技发展及风险投资成功运用的典型。
据统计,台湾有124家创业投资基金,拥有相当于200亿人民币的资金,平均每家为3.25亿元规模,为2400家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原因在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看到了台湾发展科学园区与美国硅谷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在设计新竹的基本框架时,不生搬硬套硅谷的概念,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与政策,从而创造出了发展科技的新模式。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宁台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宁台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07•【字号】宁政发[2010]164号•【施行日期】2010.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宁台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宁政发[2010]16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深化宁台交流合作,实现两地互利共赢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苏台两地交流合作的指导精神,结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要义,现制定政策意见如下:一、以两岸ECFA签署为契机,全面推进宁台经济合作交流1、及时对接、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后续分项协议,全面推进宁台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
积极在科技研发、银行、证券、保险、专业设计、医院等领域扩大开放。
进一步提高宁台产业对接水平,在生物医药、金融保险、软件与信息服务、光电、新材料、文化创意、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度衔接与合作,促进两地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南京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台投资,适时组织开展“早期收获清单”对台采购活动。
推动南京经贸社团适时在台湾设立办事机构,加强信息交流与业务沟通。
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2、实行同等待遇。
对我市已经出台的扶持企业发展政策,在我市注册成立并履行纳税义务的台资企业均可申请享受。
3、实行税费减免。
对符合税法规定的台资企业实施各税应免尽免、应减尽减政策。
对台资企业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税收管理权限报经审批后,定期给予减、缓、免优惠。
对仍需征收的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可给予适当减免。
4、实行“先行先试”。
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省优惠政策选择我市台资企业先行先试。
在市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的优惠政策,同等情况下优先选择台资企业试点、实施。
三、加强金融服务合作5、推进宁台金融合作。
台湾新竹与内湖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_基于区域创新网络视角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扩大开放与区域创新对策研究”(2009GXS1D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创新型集群与知识创业的聚集效应、互动机理及绩效研究”(10YJC630043),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天津市开放型区域创新网络构建策略研究”(10ZLZLZF03700)。
收稿日期:2011-01-19作者简介:丁明磊(1976.8-),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区域与产业创新。
台湾新竹与内湖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基于区域创新网络视角丁明磊1,2,刘秉镰1,庞瑞芝1(1.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300071;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和分析框架,通过对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与内湖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探讨两类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市场作用机制。
本文认为创新网络的本地化过程以及开放型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是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调整园区发展定位;提出科技园区的管理需要站在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角度规划和布局科技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重视民生因素等措施建议,从而为其他科技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新竹;内湖;科技园区;区域创新网络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Development Mode of Taiwan ’s Hsinchu and Neihu Science Park———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Ding Minglei 1,2,Liu Binglian 1,Pang Ruizhi 1(1.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and related analytical framework,the paper giv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aiwan ’s Hsinchu and Neihu science parks.It discusses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and government-market mechanism of the science parks.It argues that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s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parks,along with the coordination of both government and market forces,and adjusts the development targets of science park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The paper also presents some referential experienc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science park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including planning from the view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providing customized service to enterprises in the park,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livelihood factors,and so on.Key words:Hsinchu;Neihu;science park;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s1引言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区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构建动态优化的、开放的、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深化两岸农业科技园区合作

论深化两岸农业科技园区合作
高明
【期刊名称】《农村经济与科技》
【年(卷),期】2009(020)007
【摘要】台湾海峡两岸农业资源要素互补性强,奠定了两岸农业科技园区合作的基点.两岸农业科技园区合作在环境因素、交易因素及战略因素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土地、劳动力、市场产生"共生"效果;但目前还存在着合作的深度不够、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从两岸农业科技园区合作制度、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和创新.
【总页数】3页(P5-7)
【作者】高明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深化两岸合作致力农业发展记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夫[J], 马玲;刘岩松
2.两岸农业科技园区合作之策略与实践 [J], 黄建龙;段兆麟;黄卉妤
3.闽台农业合作主要成效及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J], 沈乾忠;于洪富
4.关于新形势下促进两岸农业深化合作的机制思考 [J], 郑清贤
5.ECFA背景下海峡两岸深化农业经贸合作的研究 [J], 左武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科技园区调研报告

图 2.1 中部科学工业园台中园区用地图
图 2.2 中部科学工业园区台中园区区位
3
科技大厂进驻。此外,据介绍周遭亦有台中工业区、台中精密机械园区、工研院机械所 等工业与学术单位,为园区进驻厂商提供所需的技术人才及产业支撑。
2.2 园区特点
(1)绿色景观 园区拥有水崛头公园、林厝公园、通 山公园、衡山公园。园区运用生态绿网、 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方法,塑造园区景观, 提供休闲游憩的空间,并持续与地方居民 友善互动,经济与环境保护共生共荣发展。 (2)公共服务 园区内建设工商服务大楼,引进银行 邮局餐饮等金融业和服务业服务员工,更 在服务大楼内设置员工诊所,提供员工 就诊等医疗服务,此外中科更设立国际 高级实验中学,为园区员工子女提供优 质教育环境。 (3)人力资源 临近园区的大学有中兴大学、东海 大学、逢甲大学等。逢甲大学多年前在 该处购置地块,中科园区规划后,该校 即在中科设立创新育成中心,命名为中 科校区。而除此之外,国立中兴大学、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海大学、与朝阳 科大亦有租借园区内土地,设置研究中
图 1.4 科学园区巡回巴士
2 台中科学园
图 1.5 园区幼儿园
2.1 基本概况
台中园区位于台中市西屯区与大雅区交界处,面积 413 公顷,中科管理局也设于此。 园区交通便利,邻近国道 1 号、国道 3 号、台中港、高铁台中站、台中清泉岗国际机场 等交通设施。目前,主要以光电、精密机械、半导体产业为主,已有友达光电等国际性
图 2.3 台中园区公园一角 图 2.4 台中园区管理大楼
图 2.5 大学创新育成台中园区管理大楼
图 2.6 中兴大学研发创业育成中心
心。且中部地区共拥有的 27 所大学院校,每年近 3 万大学生加入就业市场,是园区非 常重要知识力培养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月~樹梅古道-拇指山岩報名表
公司名稱 中文姓名 E MAIL: □參加 99 年 07 月 24 日【星期六 24 日【星期六】餐會 大人___名 小孩___名 性 別 ( )男( )女 電話 手機
請將報名表 E-Mail 至 tpda88@.tw 或傳真 2799-5889
活動路線
第一屆隊長: 李錫賢 0933-126-412 總 顧 幹 事 : 柯名貴 0936-186-231 問 團 :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 副理事長 王仁芬 0935-626-601 世界休閒協會台灣分會 休閒指導員 林學賢 0928-502-619
台
北
內
湖
科
技
園
區
發
展
協
會
登山隊七月份活動通知
活動名稱:樹梅古道-拇指山岩 活動時間:99 年 07 月 24(星期六)上午 8:30 分集合 集合地點:研究院路四段 中華技術大學 正門口集合(由林于朝前隊長帶隊)9 時準時出 發,須共乘車輛者請準時報到。 活動行程 : 中華技術大學門口-共乘車輛至登山口(坑頭土地公廟前停車)→石璧石觀音→ 拇指山岩→原路返回登山口→返回中華大學停車場→家樂福餐廳用餐(研究院 路 2 段消防隊正對面有停車場)→原路自家車回家。 公車路線:1.搭乘籃 25.205.270.306 等公車,南港捷運站-中華技術大學或前方公車總 站,步行約 300~600 公尺既可抵達中華大學。 2.自家車就行研究院路四段底既可看到中華大學或軍人公墓停車場。 行程簡介:樹梅古道的登山口位於研究院路四段 181 號下方溪邊的「坑頭土地公廟旁」 從馬路上循石階往下走,過一水泥橋,隨即來到廟前。土地公廟是樹梅古 道最直接的證據。根據南港區公所的網頁資料,這座土地公廟是清咸豐年 間由鄭清雲、林春梅、林蓮春等人獻地而建的。土地公廟前懸掛的解說牌 則說這座廟的廟齡已超過 200 年。從土地公廟前的竹林小徑往上走,隨即 陡坡而上,沿途設置繩索可供人拉持。此路段為楊前隊長與隊長,利用假 日開山闢路,形成登山小徑,特別感謝兩位隊長的努力奉獻。山路兩旁有 農民種植的竹林,不久,坡度趨緩,前方出現整片樹梅林。樹梅已開花結 果,當時行經樹梅林,樹梅產果,大約在四至六月。上行,山路曲折繞往 溪谷,轉入更幽靜的森林裡,過小溪澗,古道稍有起伏。資料說,附近有 一燒炭窯遺址,但此行未遇見,不久,抵達上方處的大石壁。大石壁是樹 梅古道上較特別的地質。從土地公廟出發,約十五分鐘,可抵達大石壁。 由大石壁往上行,不久就出現較完整的石階路,步道旁蕨類依舊盛長。自 大石壁起,約十二、三分鐘,登上拇指山。樹梅古道則在這附近與南港山 稜線步道交會,可繼續前往象山方向,下抵三張犁,後續的古道已成為南 港山步道系統的一步部份。。「坑頭」地名,是因為此地山區為四分溪的 發源地,所以有「坑頭」之稱。 說 明:中午用餐登山隊支付,隊員免費,來賓每人 350 元 注意事項:請自備礦泉水、乾糧、登山杖、雨具、手套、登山鞋,登山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