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合集下载

《17[1].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

《17[1].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

《清明上河图》及其中的广告形式《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宋代张择端(约公元1111-1125年)所绘,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宋朝时的广告形式,幌子、旗帜、招牌和灯箱、彩楼的表现,在长534.6cm,宽25.8cm的长卷中,除景物的遮挡外,画面上有各家商店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

宋代是中国汉文化成熟时期,商业繁荣,当时的广告文化相当发达。

我要研究中国的广告历史就必须从商人阶层的出现谈起,夏、商、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三个朝代,周朝时期“周民中一部分会做买卖的人是商朝的遗民”,他们被迫集中在洛阳,被另眼相看,既失去了土地,又无政治权利,为了维持生计,只好东跑西跑做买卖,所以后来把这些做买卖的人叫商人。

这种为周朝贵族所不齿而又为平民所不能为的行为成为商朝遗民主要从事的行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农轻商,也许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吧!周朝末年历史上称作春秋战国时代,那时我国已有商贾之分,既行为商坐为贾。

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中有这样的话:“商之为言商也,商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贾之为言固也,固其有用之物,以待民来,以求其利者也。

行曰商,止曰贾。

”故通物为商,居卖为贾。

按地区的远近和供求的实际情况,带货物前往进行交易的称为商,把人们需要的货物,在固定场所销售并谋取利润的称为贾。

由于二者经营方式的不同,传播商品信息的方式也不一样,于是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广告形式。

在清明上河图约275cm处,是图中的焦点,桥上有两个地摊,商贩正在叫卖,吆喝着争拉买主。

这是吆喝广告。

吆喝是最早的广告形式,屈原在《楚辞·离骚》中记载:“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并在《楚辞·天问》中提到:“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

”师望、吕望指的是姜太公,他在朝歌店铺里卖牛肉,周文王如何能够认识他呢?是因为他高声叫卖吆喝招徕生意的结果。

吆喝既推销了牛肉也推销了姜太公自己。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清明上河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我国 古典艺术宝库中稀世之珍。作品以高度现 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北宋盛时东京汴梁的 人情物态,期望以“汴京盛时伟观”唤起 人们的爱国心,并且告诫为人君者、为人 臣者“宣以此图与无逸图并观之”,以表 达人民要求一个兴盛的国家、安宁的社会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你认 为《清明上河图》,“清 明”二字有何含义?
D.图中所画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 )
A.会子
B.交子
C.关子
D.人民币
1、火眼金睛仔细观察上图,看看你能从中获取多少 有价值的信息。请将你观察到的历史信息,逐一列举 出来。 触类旁通下面一幅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 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受水,东入淮河, 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集。回答下列 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京商业繁盛 的 原因? 2、当时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 )
第一、清明时节 第二、因清明坊而得名 第三、暗指北宋政治清
明,宋徽宗一语双关
1、你能判断出《清明 上河图》描绘的是一建筑有哪几种? 商肆、酒店、民居
3、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
蹴鞠、戏曲、说书… 4、宋代的集市有哪些商品?
丝绸、粮食、药材、字 画、 珠宝、香料… 5、宋代有哪些运输工具? 轿子、骆驼、牛车、马车、 人力车、船…
1、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
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 应是:( C )
A.《天王送子图》 B. 《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2、下列哪项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是错的(D ) A.这是宋代张择瑞画的

《清明上河图》中的社会风貌与经济变迁

《清明上河图》中的社会风貌与经济变迁

清明上河图中的社会风貌与经济变迁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一幅传世名画,描绘了北宋年间东京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城市繁荣和百姓生活景象。

这幅画以其细腻入微的描绘和丰富详实的内容,成为了研究宋代社会历史和经济变迁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清明上河图中展示的社会风貌与经济变迁。

1. 城市建筑与规模清明上河图中所展示的城市景象可以看出,当时东京汴京是一座相当繁荣、兴盛的大都市。

其中高大壮丽的宫殿、高墙深柳环绕周围区域,并体现出当时统治者权威力量。

此外,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府署、庙宇、商铺等也在画面中可见,显示了一个典型都市。

2. 农业与农民生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大量农田和农民劳作场景,反映了当时主要经济活动——农业的重要性。

可以看到田野里有农民在耕作、种植和收获,显示出宋代农村社会的勤劳与繁忙。

3. 商业与手工业清明上河图中展示了繁华的市场和商贩们,描绘了不同形式的商业交易和手工业生产。

这些交易活动涉及各种商品如粮食、布匹、器皿等,显示了当时城市经济的活跃程度,并反映出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4. 宗教与信仰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许多庙宇和修道者,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重视。

这些庙宇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社交之地。

佛教、道教等信仰活动在画面中得以展示,反映出宋代社会的宗教多元化特点。

5. 社会阶层差异与人口流动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

高贵儒雅的士人、富商巨贾以及普通百姓逃避水难等具体情景,展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差异和等级观念。

同时,通过画面中人群的庞杂和拥挤,也反映出当时城市人口的高密度、流动性以及经济吸引力。

6. 女性与家庭生活清明上河图中还展示了许多妇女和家庭场景,描绘了宋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

一些妇女在干农活、做针线活,而有些则在玩耍或聊天。

这些场景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妇女劳动与闲暇生活的多样性。

7. 教育与文化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学宫、书院等教育场所,显示了宋代教育文化的繁荣。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社会风貌》word教案设计(8)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社会风貌》word教案设计(8)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word教案设计-(8)第17课时空连线——探究?清明上河图?一、教材简析:采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二版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单元第17课?时空连线——探究?清明上河图? ?1.我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在两宋,而两宋绘画的重要特点就是出现了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

新教材首次采用一幅画来作为学生整节课进行探究活动的对象,可谓是独具匠心。

艺术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宋代城市社会的根本情况,它与前面所学的12、13课的根底知识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本单元做了一份画龙点睛的收尾工作。

2.?清明上河图?带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从画中感受到生活中极易接触到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

这不仅渲染了历史气氛,较好展示了该图所处时代的阶段特征,同时增加了历史的直观性、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价值。

进一步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也充分表达了历史教学中以图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功能。

二、学情分析:1.学生经过半学期的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对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一些方法。

2.局部学生有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方面的特长,这为他们进行探究活动提供了多角度的帮助。

3.目前学生收集资料的范围比较窄,原因是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太少,较大局部学生家里尚未配备电脑,也就无法上网查阅资料了。

三、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到达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依据这一理论,在本课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开放的情境中,探究问题解决的各种途径与方法,从而获得新的发现。

《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执行之下,探究活动课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类课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从不同的角度得知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向,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总结的能力。

[选题背景】选择《清明上河图》作为本次探究活动的研究对象,原因有三:一是作者本人对《清明上河图》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知欲望,且对于本课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想——以画为主题分入画、赏画、议画、出画四部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二是两宋时期虽在政权上与其他少数民族并存,但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不弱于其他王朝,人们的社会生活比之于前朝也有大的提升,值得深入探寻;三是对于学习对象的主体——学生而言,在刚刚结束对两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学习后,再从画中人手去精细化地探究,可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并能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1.仔细研读《清明上河图》探究活动课的相关教材,斟酌如何将教材这一有效的资源合理利用。

2.分析《教师教学用书》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建议哪些可以利用于教学之上以示补充。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方位收集信息,如视频、书籍、画作等。

4.将要议画的主题写在卡片上,上课时由小组代表以抽签的方式选题。

5.布置学生收集相关信息。

[活动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有关宋代的主题,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提高欣赏审美能力,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3.体会传递历史信息有多种方式,知道艺术作品也是获取历史信息、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

4.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分析,感受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大多热衷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与大家共享,敢于言谈,对于探究活动这样的课,更是乐于参与其中。

08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08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08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学习与探究之二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清明上河图》,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培养观察、搜索、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表述、分析思考来深入学习《清明上河图》,体会传递历史信息有多种方式,知道艺术作品也是获取历史信息、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

树立求实、创新科学态度学习重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

学习重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

学习难点通过自己编写剧本、表演故事,体验宋代的社会生活,加深对宋代的历史地位以及宋代社会生活基本风貌的认识。

学法提示情境再现、材料分析、联系对比。

一、导入示标:同学们在过生日或外出游玩时如果想为以后留个纪念,一般会拍照片或拍录像。

然而在800多年前的宋代没有照相机或摄像机这样高科技的产品,那么人们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来展现当时的景象呢?可以通过画画来展示当时的情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看看从这幅画中我们能了解到宋代哪些社会生活风貌?二、自学知疑:(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1分)1.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栩栩如生的描绘了的日常社会与习俗风情。

2.《清明上河图》为的传世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恢弘巨作之一。

作品描绘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及两岸风光,展示当时个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为后人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建筑、交通工具和民俗等方面丰富而形象的资料。

3.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除了外,古代的、歌谣等往往含有许多具体而又真实的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

4.许多古代作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情况,它们是,同时也是。

(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板块一:“走进知识园——观察《清明上河图》步骤一:看图片了解历史仔细观察教材93---95页《清明上河图》,讨论如下问题:(1)《清明上河图》作者?生活时期?(2)《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景象?(3)《清明上河图》画幅有多高?有多长?(4)《清明上河图》全画大致可分为哪三大段落?(5)观察95页第⑦图,《清明上河图》上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有,从衣着、神态上判断他们的职业身份,试列举五种人物?(6)观察图⑥⑦,图中观察到的宋代娱乐场所是什么?主要娱乐活动是什么?古代居民的服饰、生活跟现在有何异同?(7)观察课本图④⑥⑦,图中的建筑是商肆、酒店还是民居?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8)观察课本图⑦⑧⑨和其他局部图,宋代的集市有哪些商品,与今天的市场有何异同?宋代有哪些运输工具?从《清明上河图》能看出汴京是当时全国性的商品集散地吗?■板块二:欣赏与体验—感受《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步骤一:唇枪舌剑1.关于图名称的争议:为何取名为《清明上河图》,有三种观点,有人认为这幅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情况,也有人认为它因描绘汴京的清明坊而得名,或者是指当时政治清明的意思。

《17.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17.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学习与探究之二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中学毛九成教材分析《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传世之作,也是中国古代画坛杰出的恢弘巨作之一。

作品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及汴河两岸风光,展示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为后人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手工业、商业、建筑、交通工具和民俗等方面丰富而形象的资料,教材通过“学习与探究”方式带领大家走进这幅全景式的风俗画卷,品味宋代的衣食住行以及宋代的城市文明。

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清明上河图》还比较陌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同学们对宋元时期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了解宋元时期的风土人情。

了解当时的衣食住行。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不同的小组,每个学生课前查阅资料。

教学方法资料收集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直观演示法学习方法资料收集法、小组合作法、分析总结法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结合史实,在绘画作品的基础上加深对宋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了解。

2、学生引导学生分析画作,鉴赏画作,培养学生借助历史图片了解历史、认识历史遗迹,用语言文字等方式将历史表述出来的能力。

3、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培养对古代文化探究的兴趣。

4、师生通过讨论、展示、讲解、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历史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与宋代市民生活相关的资料,以史料为基础,从艺术成就和史实成就两个方面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资料收集和认识。

难点形成对图片性史料应用于历史研究的初步认识,在收集资料和概括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历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基本过程:导入:去年故宫博物院为纪念建院90周年,隆重推出了《石渠宝笈》特展,此次展出的全是国宝级文物,其中就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

精品课件第17课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精品课件第17课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第17课
探究《清明上河图》 展现的社会风貌
《清明上河图》
(1)作者: 张择端 (2)时代: 北 宋 (3)描绘内容:描绘了北宋都城汴
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
用绢做画纸 (4)还有: 画长528.7cm,宽24.8cm 画有各色人物550多人,各类牲畜五六十匹
•张择端(1085-1145)是北 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清明上河图》现藏于故宫 博物院。作品以高度现实主 义手法,描绘了北宋盛时东 京汴梁的人情物态,期望以 “汴京盛时伟观”唤起人们 的爱国心,表达了人民要求 一个兴盛的国家、安宁的社 会的愿望。
•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 明时节的繁荣景象,也 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 写照。通过这幅画,我 们也了解了北宋的城市 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 的生活。谢谢驮炭的来自队树木嫩绿,渐多农家。
小轿,官人骑马,仆人随行
茶坊酒肆
搬粮
街道
船只到岸
搬粮
大船聚泊
纤夫拉船
八人协力摇橹
虹桥
船夫合力奋战过桥
虹桥上的摊贩
驮粮的驴
独轮车
河港码头
卖药 车铺
平头车
衙役
进城大道
顶棚牛车
独轮车
顶棚牛车
店铺
城门
驼队
太平车 道士讲法 大酒楼
药店
水井
官吏出行
说书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 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 粮船云集,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 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 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 地卸货。
从图中找一找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
蹴鞠;杂技、说唱、歌舞
宋代市民生活较丰富多彩,酒楼店铺百肆杂陈,招牌幡幔 目不暇接,饮食百货应有尽有。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学设计《清明上河图》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绘画史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反映了十三世纪中叶中国北方社会的风貌和习俗。

它的画面描绘了当时华夏大地的喧嚣和繁荣景象,也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等多种方面。

本文尝试以《清明上河图》为基础,探讨社会风貌概念,为制定有效的教学设计提供思路。

首先,借助《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对当时南宋社会风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些风貌包括社会经济现实、宗教信仰、文化特征、民族特色、社会结构、政治斗争等诸多方面,使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社会风貌概念。

其次,本文将以通过“图像分析”法来展示《清明上河图》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全面描绘。

首先,我们从画面的形象、色彩和节奏来反映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以及城市街道、桥梁、江河、小屋等建筑物,以及社会上的浮华之气等表现出来的生活环境;其次,借助图像分析将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社会结构、行业、金融、市场、游戏、文化、宗教等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社会风貌的结论。

最后,结合实际教学,本文提出利用《清明上河图》展示社会风貌的教学方案,以实现有效的实践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增强知识的认知。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清明上河图中涉及的不同主题来设计不同的课程,让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古代社会。

例如,学生可以探究南宋社会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传统、金融法制等内容,来分析社会风貌。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仿制《清明上河图》的活动,让学生更加活跃,以图像的形式将清明上河图的图像和内容丰富起来。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让学生依据清明上河图画面和内容进行讨论,学习古代社会风貌的学习,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深入探究社会风貌的规律和特征。

总之,本文以《清明上河图》为依据,探讨了社会风貌概念,并以图像分析和多媒体互动等方式,提出利用《清明上河图》展示社会风貌的教学设计。

期待以上的设计能够为课堂教学的方式提供灵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体会古代社会的复杂性,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认识古代社会风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学习与探究之二 第十七课
探究《清明上河图》 展现的社会风貌
导入
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宫 博物院在一整年内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精品大 展,为观众提供丰富、深刻的文化“大阅 兵”。据统计,开展第一天共有8500人参观 武英殿,赏阅了中国第一画《清明上河图》。
特别关注
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生活时期? 2.《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什么景象? 3.《清明上河图》的画幅有多高?有多长?

4、《清明上河图》真迹现存哪里?
5、《清明上河图》上各行各业的任务都 有,从衣着、神态上判断他们的职业身份 ,试举例五种人物。
6、图中观察到的宋代娱乐场所是什么?主要的 娱乐场所活动是什么? 7、图中反映的建筑有哪几种?
8、图中人物“千男一女”,只有一名妇女在从 事生产行业,她正在干什么?
欣赏与倾听
表现与展示
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尺 寸多大?现藏于何处?
北宋的张择端 高24.8cm 长528.7cm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清明上河图》全画大致可分为 哪几段?市井三段
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京城以及汴河 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3.《清明上河图》反映的人物、建 筑、交通工具有哪些?
• 肉食——北方羊肉为多,南方吃鱼多;
《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含义
轿顶的柳条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一些观点: 春天说——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画中的轿顶就插有很多柳条。 夏天说——《清明上河图》中有十多次出现了扇子,而且在郊外赶路人群中 还有一个赤膊奔跑追赶马匹的大汉,似乎也说明当时正值夏日。 秋天说——虹桥边的“十千脚店”门前的酒旗上写的“新酒”与当时人们在 中秋节饮新酒的习俗相吻合。另外,画卷前段的原野和院落中的石碾也与秋 天刚打完庄稼的景象一致。 还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的清明坊,抑或是表示当时政治清 明的含义。
从事非生产行业,社会地位不高。
场景一 市郊村野
场景二 汴河船 运
场景三 都市街景
按照画面叙事进展将全图分为市郊、汴河、街景三个主要 部分,全景式地再现了一千多年前北宋都城的商业、交通和市 民阶层的日常生活。
比一比
• 宋朝的衣食住行 Vs • 今天的衣食住行
• • • •
紫 :三品以上 朱:五品以上 绿:七品以上 青:九品以上
人物:官吏、农夫、商贩、医、占卜、船 夫、纤夫、妇女、军官等(士农工商)
建筑:桥梁
城楼 船
房屋 轿
交通工具:车
4.图⑤中观察到的宋代娱乐场所 是什么? 主要娱乐活动是什么? 瓦舍 唱戏、杂技、说唱、歌舞(蹴鞠)
5.图中人物“千男一女”,只有图 ⑧中一名妇女在从事生产行业, 她正在船上干什么?你能从图中 看出宋代妇女生活状况吗? 指挥船只穿过孔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