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合集下载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许多铜原子 聚集成金属铜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归纳总结
结合 分裂
聚集 聚集
微粒间隔不 同,物质的 状态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水__、__氧__气__、__二__氧__化__碳__等_______________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___金__属__、__稀__有__气__体__、__部__分__固__态__非__金__属__等_____
3.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内部 本质
【答案】B
4.下列微观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思考:分子和原子 相比,谁大谁小呢?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氢原子
氢分子
氯原子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
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 概念 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氧分子是由 1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氧原子构成的 2个氢原子构成的
氧分子 O2
由同种原子构的分子
氢分子 H2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 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导学案一、导入1.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分子和原子是化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粒子,具有化学性质,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粒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二、探究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那么,我们如何表示分子呢?•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 - 水分子的化学式为H₂O,表示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 二氧化碳分子的化学式为CO₂,表示它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2.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具有化学性质。

那么,我们如何表示原子呢?•原子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缩写,通常用拉丁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表示。

例如: - 氢原子的元素符号为H。

- 氧原子的元素符号为O。

3. 元素和化合物我们刚才提到了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构成,而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

在化学中,我们还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是一类物质的基本单位。

例如: - 氢气是由氢原子组成的,是一个元素。

- 氧气是由氧原子组成的,也是一个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种类的原子化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例如: -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是一个化合物。

-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也是一个化合物。

4. 原子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计量物质的质量。

原子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是两个重要的质量计算概念。

•原子量是表示单个原子质量的物理量,单位是Dalton(符号:Da)。

例如: - 氢原子的原子量是1Da。

- 氧原子的原子量是16Da。

•相对分子质量是由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和,单位是g/mol。

例如: - 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g/mol,即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18克。

原子和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和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和分子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原子和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一、原子的定义及特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

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绕着原子核轨道运动。

原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最小性: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不可再分割。

2. 负荷平衡:原子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整体上电荷为中性。

3. 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电子数和中子数可能不同,称为同位素。

二、分子的定义及特点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形成的,具有化学稳定性的物质基本单位。

分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结合而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结合而成。

分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结合性:分子由原子间的化学键结合而成,形成稳定的结构。

2. 电中性:分子整体上电荷为中性,即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抵消。

3. 分子量:分子的质量是由组成它的原子量之和决定。

三、原子与分子的区别1. 结构: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由原子结合构成的。

2. 物质状态:原子可以以孤立的形式存在,也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而分子只能在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

3. 质量:原子的质量取决于其本身,而分子的质量是由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决定。

4. 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具有单质的化学性质;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具有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5. 表示方法:原子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氢原子用H表示;分子可以用化学式表示,例如水分子用H2O表示。

四、原子与分子的联系1.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分子可以看作是原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2.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两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化学反应过程就是原子和分子之间发生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3. 原子与分子一起构成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为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提供了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考点培优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考点培优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第2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分子与原子(1)概念: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离开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它则不是最小粒子,原子还可以分为更小的粒子。

(2)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微观角度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

3.分子角度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导·思】1.“分子一定比原子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正确。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大原子小。

但不是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大,如汞原子就比氢分子大得多。

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提示:不正确。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知识点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典例】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分子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属于__混合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结合如图分析,该过程发生的是__化学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该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原子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分解反应__。

(3)该反应说明分子、原子的区别是__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__。

(4)由图示你还可以得到的信息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或2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或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答出一条即可)【解析】(1)丙图中所示物质含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3.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5.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分子()A.体积增大B.质量变大C.个数增多D.间隔增大6.你能闻到苹果散发出的香味,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7.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8.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原因是()A.分子间的间隔增大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形成原子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10.下列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1)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____________________(3)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v11.通过微观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与练习题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与练习题测试

化学国庆假期作业——第三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知识点1】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1)物质由、、构成。

有的物质由构成,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水(H2O)。

有的物质由构成,如金属:铁(Fe)、铜(Cu);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 ;固态非金属:磷(P)、硫(S)、碳(C)等。

有的物质由构成,如氯化钠(NaCl)。

(2)分子是保持。

分子由构成。

如1个氧分子是由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和构成。

(3)原子是。

(4)离子是。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大,原子小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原子B.氧分子C.氧元素D.两个氧原子3.如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H2O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的是()A.B.C.D.4.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由原子构成的是,表示由分子构成的是。

A B CD E F5.填充:有些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氧气;有些物质是由直接构成的,如铁。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知识点2】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①;②;③;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6.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夏天汽车轮胎容易爆炸。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

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7.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

从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可以再分8.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1)一滴水里的分子个数约为1.67×1021个:。

(2)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3)海底世界动物园中,表演者常常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氧气能被压缩在氧气瓶中是因为。

初中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 如何区分原子与分子 名师教学PPT课件

初中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 如何区分原子与分子 名师教学PPT课件

不同点:
从表观上看: 二氧化碳(CO2)是分子构成的,CO2能表示一个分子; 表示分子的符号:CO、O2、HCl、H2O、H2O2。 金刚石(C)是由原子构成的,C能表示一个原子; 表示原子的符号:Cu、H、Cl、O、He。 (在表观上判断是原子还是分子,可以通过“是否只是 单一的元素 符号”的形式来粗略判断。)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在很久以前就
如何区分原子与 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为了解释
这类现象,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看不见
分子 的微小粒子构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
步,证明了化学物实质验室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 粒子构成的.
相同点:
分子和原子都是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微 粒共.同特点就是“小、空、动”,即:分子、原子质量和 体积很小;分子之间、原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原子都在 不分断子运和动原。子都是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微 粒分.子、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分子与原的区别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子,
因为构成物质的每个分子与 该物质 的化学性质相同;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 为原
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成 更小的 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D)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 再分。
不同点:
2H2O
4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2个氢分子 1个氢原子
从本质上看: 通
2H2O 电= 2H2 + O2 宏观上可以表示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 气在。微观上,可以看到: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 在一定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为4个氢原子和 2个氧原子,而每2个氢原子结合为1个氢分子, 每2个氧分子结合形成1个氧分子,大量氢分子聚 集形成氢气,大量氧分子聚集形成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1原子和分子1.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区别: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2元素1.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3.元素化合价口诀正一钾钠银氢氨,正二钙铜镁钡锌,铝三硅四磷正五,氯常负一氧负二,铁变二三碳二四,硝酸盐酸根负一,碳酸硫酸根负二,二四六硫均齐全。

3化学式1.化合物的化学式就是表示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以及各组成元素的比例。

2.化学式的书写规则(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

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4化学方程式配平1.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平来解决。

2.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①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②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2)观察法①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 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 前。
分子
2019/6/6
原子
请同学们利用分子的性质思考下列问题:
1: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2: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
了甜味,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
到花或酒的香气? 4: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
如果受热会减少更快,为什么?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
子本身没有变化,仍然是原来的物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就变成了别 的物质。
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同种分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的 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例: O 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
H H (H2O) 氢原子构成
OO
氧分子 (O2)
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H H 氢分子
(H2)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注: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 性质不同。
几种分子的模型
为什么 当人漫步在 花园里,能 陶醉在沁人 肺腑的花香 之中呢?
在静置的水中,为什么品 红扩散后,液体都呈红色呢?
2019/6/6
谁使 A 烧杯中溶液变红?
是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烧杯A
烧杯B
现象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解释 氨水的微粒扩散,进入 A 2019/6/6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和原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1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1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2019·襄阳中考)2019年是国际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由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2_8_._0_9___,硅原子核外有___1_4___个电子。
角度4 物质组成与构成的综合考查 8.(2020·赣州期末)紫薯中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 息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7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学霸支招:明确以下几个解题要素,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原子的电子层数=所在周期的周期数 3.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确定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或金属 元素 4.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的粒子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5. (2019·营口中考)根据以下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属于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是___②__和__④____;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③____;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①__和__④____; (4)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②__和__⑤____。
10.(2019·百色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 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1_6___,它属于___非__金__属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表中氖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二____周期。 (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__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__。

分子与原子的概念

分子与原子的概念

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中,分子与原子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探索和解释物质世界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分子与原子的概念、特征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

它是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具有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可以是同种原子组成的,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组成的。

例如,氧分子(O2)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而水分子(H2O)则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二、分子的特征1. 形状:分子的形状取决于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和空间排列。

分子可以是线性的、三角形的、四面体的等等。

不同的分子形状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方式。

2. 质量:分子的质量由其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决定。

通过测量分子的质量,可以确定其化学式和摩尔质量。

3. 动力学性质:分子在空间中不断运动,具有自身的动力学性质,如振动、转动和平动。

这些运动对分子的能量、反应速率等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三、原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化学元素的最小单位。

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的核心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核心运动。

不同的元素由不同数量的质子决定。

四、原子的特征1. 原子序数: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一个确定的原子序数,即核中质子的数量。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位置。

2. 原子量: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一个相对原子质量,表示一个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总和。

原子量通常以摩尔(mol)为单位表示。

3.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围绕核心以不同的能级运动。

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五、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

分子的性质和行为取决于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原子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原子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分子与原子在初三化学的学习中,分子和原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化学世界中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1.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则围绕着核心旋转。

原子的种类由其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决定,称为原子序数。

例如,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即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

2. 分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或形成化学键而结合在一起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更小单位,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相同元素的原子可以组成非金属元素的分子,例如氧气(O2)、氮气(N2)等。

不同元素的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化合物的分子,例如水分子(H2O)、二氧化碳分子(CO2)等。

3. 分子式和分子量分子式是用来表示分子组成的化学式。

它以化学元素的符号表示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分子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其在分子中的个数来计算,以单位g/mol表示。

4. 功与守恒定律分子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符合功与守恒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化学反应中质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转化为其他物质。

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原子和分子数目应该保持不变。

5. 分子的运动分子不断地进行无规则热运动。

在固体中,分子的热运动相对较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导致固体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固定的形状。

在液体中,分子的热运动较为活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

在气体中,分子的热运动最为剧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因此气体具有较低的密度和可压缩性。

6. 分子与化学键分子的稳定性和性质取决于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即化学键。

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实现的,分子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化学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课题一分子和原子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微观粒子均有以下几点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③分子间有间隔。

物质三态:固—液—气分子间隔:小→大(热胀冷缩)物质的三态变化,只是分子间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本身不变,分子本身的质量、大小均不变。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用分子观点解释纯净物与混合物。

(例如:该物质由分子构成)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物质。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分子、原子的定义及关系: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该物质由分子构成)注:①最小:不可再分,发生化学变化时可分。

②当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①最小: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物理变化时可分。

⑶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①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②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

③不同的分子、原子的质量和大小不能直接拿来比较。

同一分子中原子的质量和大小小于该分子。

④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⑤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2.用分子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该物质由分子构成)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隔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改变,分子间隔改变。

同:分子间隔都改变。

异: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物质的构成:⑴⑵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4.物质构成分分类⑴分子构成的物质①常见气体(除稀有气体):氮气、氧气、氢气、氯气、二氧化碳、氯化氢、氨气、甲烷。

②某些液体:水、过氧化氢、乙醇③某些固体:五氧化二磷⑵原子构成的物质①金属:铜、铁、铝、银、汞②常温下呈固态的某些固态非金属:碳、磷、硫、硅③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分子和原子-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分子和原子-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想一想
实验探究3:酒精与水混合 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坚持到底,一个是永不放弃
200mL
200mL
200mL
100mL
100mL
100mL
100ml酒精 100ml水 混合后<200ml
说明: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 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加热
汞 + 氧气 Hg O2
你能归纳出化学反应的实质吗?
分子的性质三:分子之间有间隔。 【探究实验】 分别取 50 mL 水与 50 mL 的酒精,把它们相 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 100 mL。
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
破裂
组合
原子
2.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由原子构成
3.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 原子重组为新的分子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的特点 和分子前3点相同
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坚持到底,一个是永不放弃
●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氮__分__子 ●保持氦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氦__原__子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铁__原__子 ●保过持氧过化氧氢化分氢子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
7、 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 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 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象
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
解 释 空气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易压缩; 水分子的间隔小,难压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图画,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

4.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分子的三大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五、教具准备
量筒、烧杯、酚酞、氨水、石头、沙子、水、酒精
六、教学过程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
的变化情况;
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现象了解分子的本质,使学生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分子、原子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获得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分子、原子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化学变化的实质
二、探究活动: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
三、本课小结
1.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与整理。

2.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由氧化汞的分解示意图,你能联想起哪些化学知识及原理?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P47 4、5
2、配套练习相关习题
六、板书设计
1.化学变化的实质
2.分子、原子的概念
⑴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⑵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