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下册第二课《我从哪里来》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科学地认识生命的由来,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重点、难点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辛苦感悟亲情。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1)、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去图书馆看书、上网查询、访问有关专家或医生、询问家长等,获取多方面的资料,填写记录卡。

(2)、个人成长照片、生鸡蛋、皮球。

2、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录相资料、课件等,以便课上与学生共享资源。

教学过程描述: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听说过“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吗?(课件图片)生讲解师补充师:这是古人无法解释生命问题而想象出来的故事,现在你知道你从哪里来的吗?生:妈妈生的。

(妈妈怀孕图片)师:你是怎样成长的呢?谁来展示你的成长照片。

生展示照片师:这是你出生后的样子,想知道你是如何出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我从哪里来”。

(板书课题)(二)展示资料,了解生育方式有了上节课《细胞》的学习,同学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加上想知道自己究竟从何而来的急切心理,老师相信同学们课前的资料搜集工作做的一定很充分,就让我们交流解决吧!1、小组交流补充小组内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一下,补充整理出准确完善的资料。

2、全班交流汇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师及时点评,达到取长补短、去伪存真。

(师随机板书)3、教师归纳总结(1)、资料从何而来?(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

)(2)、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可以把生育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受孕过程、孕育过程、诞生过程)(3)、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目睹整个生育过程?(配乐播放视频资料。

)4、质疑探究学生质疑感兴趣的有关生命的其他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答。

最新青岛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我从哪里来》精品教案 (3)

最新青岛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我从哪里来》精品教案 (3)

最新小学科学精品资料设计最新小学科学精品资料设计 1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人的一生我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这是懵懂的孩子喜欢问的问题,也是孩子最早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这也是父母最觉得尴尬的问题,说的浅显,可能会误导孩子,说得直白,孩子不一定能了解。

这节课,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孩子早期性教育第一课。

翻阅多种资料后,我决定以“种子说”来回答孩子这一疑问。

先以“孙悟空是从哪里来的?”“小鸟是从哪里来的?”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申出“我从哪里来的?”然后以一个孩子的录音故事来回答“我从哪里来”这一问题的许许多多答案,而科学家认为“宝宝是爸爸的种子在妈妈的土壤里发了芽,长成的生命之花。

”跟孩子们以这样一个比喻来让他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步步递进。

妈妈的肚子里有一个专门为我们准备的房子,这个房子叫子宫。

刚刚住进这个房子的时候,大家有一个一样的名字叫细胞。

小细胞通过脐带吸收了妈妈的营养, 渐渐长大了,于是就改名字了,叫胚胎。

胚胎在妈妈肚子里越来越大,改名叫胎儿。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住了9个月,想出来和爸爸、和大家打招呼了,出生的胎儿改名叫婴儿,而这个婴儿从此有了和大家不一样的名字,他可以叫小新,他可以叫某某。

在孩子们了解这些知识以后,为了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妈妈怀孕的辛苦,我设计了2个活动环节。

一个是“让宝宝成长”,一个月一个月的细述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变化,运用尺、手掌和一些可以比喻的东西,让孩子明白这些细微的变化,体会自己逐步的成长;另一环节是“我是小妈妈”,将本子塞入书包,背在胸前作为肚子,然后让小朋友模拟怀孕的妈妈,做一些上楼、捡东西、扫地等累人的活,让他们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和满满的母爱。

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

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我从哪里来》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我从哪里来》青岛版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从哪里来》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人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细胞及其构成,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后,学习人类的繁衍是怎样的过程,是科学课堂中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图片、文字资料,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的,并开展研讨活动,梳理还需要补充的知识有哪些,再通过体验活动真切感受到妈妈在怀孕时身体负担,从而对学生形成正向积极引导,从而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准备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第二部分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交流通过文字、视频资料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再讨论自己还想知道的关于自己出生的知识,第三部分自由活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妈妈怀孕时的辛苦。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整理资料,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学生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了解细胞是生命体基本构成单位之后,学习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知道了细胞的基本特征并知道生命的演化,因此对本节课中出现的生殖细胞能够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对于母亲孕期的身体负担了解比较少,通过体验活动亲身体会,让学生常怀常怀感恩心,辅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2.知道胎儿是怎样出生的,并体验妈妈怀胎的辛苦。

科学探究目标:1.能了解胎儿的发育过程,知道人类的生育过程。

2.能在探究活动引导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感恩图报的意识。

【重难点】胎儿的发育过程,十月怀胎体验活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课件
七 个 月Fra bibliotek八 个 月
九个月……
3、诞生。
体验
体验妈妈怀孕的艰辛 1、小组内分别做模 仿活动。 2、推荐代表谈体验。
最爱是你 (献给母亲)
有一个人, 她永远占据 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 有一种爱, 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 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 这种爱,叫母爱。
38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交流
1、小组内交流已知信息。 2、整合小组内想知道的问题。
1、受孕。 2、孕育。 3、诞生。
1、查询资料卡。 2、询问已经做了 妈妈的老师。 3、小组合作,运 用资料解决问题。
受孕
爸爸体内会释放大量的精子,进入 妈妈的体内。
探究活动
制作 :郭彪 制作 :郭彪
动态
2、孕育。
脐带
子宫
受 精 卵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 细胞开始的 。
两 天
一 个 月
一 个 半 月
两 个 月
三 个 月
脐带,通过它妈妈把自 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

四 个 月
五 个 月
六 个 月
收获
生命手册
说说收获
制作生命手册 献给美丽母亲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我从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我从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我从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人类是如何出现的。

2.能够认识人类的体内器官。

3.能够理解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时间安排本课时计划为2课时。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1.老师询问学生: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生物在成长发育呢?从哪里来的?2.老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从哪里来。

2. 学习内容介绍(15分钟)1.老师向学生讲述从最初的细胞分裂,到现代人类的进化发展。

2.让学生了解人类的体内器官及其功能。

3. 实验(40分钟)1.老师向学生演示珠子模型实验: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代表DNA,让学生从中了解基因的遗传原理。

2.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生长和人类生长的区别。

4. 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类生长发育的过程及其必要条件。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实验中总结出关于生长发育的重要知识和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以及来自自然环境的影响。

2.学生能够认知人类的身体构造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基因遗传的原理。

2.让学生感知生长发育与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五、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讲述、演示和实验为主要教学方式。

同时,老师还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让学生自主探究。

六、教学工具和素材1.用于演示的珠子、图表、幻灯片等。

2.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所需的器材。

七、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状态、提问学生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完成、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采用替代性教育,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学生自己设计生长发育实验,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在评价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成、课堂表现等评价方式对自己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来提高学习效果。

青岛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师:对,他们的确很高兴,但是你们有谁知道你的妈妈要忍受多少活动不便、呕吐、晕车等不适的感受?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调查你们的妈怀你们的时候有哪些不量反应,同座之间可先交流一下,老师还要请两名同学现场采访一下当上妈妈们的女教师们,看看他们在怀上他们的宝宝时有什么不适的感受。在采访前有谁知道需要注意些什么?(注意文明用语等)
师:从这段资料中可以看出爸爸的种子有上亿个,但是和妈妈的卵子结合的却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每个生命的诞生都只有几亿分之一的机会,这个机会源于和卵子结合的精子的优秀。
师:为什么它是最优秀的?
师:对,它是最强健的,它战胜了其它同伴。
师:所以大家都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优秀的)
5、采访与交流
师:当你的妈妈怀上你的时候,你们可曾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高兴)




/
年度:
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共第2课时
主备人
授课人
课题
我从哪里来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去解决问题。、
2、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奥秘的好奇心;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3、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教具学具
课件



师:现在我们就请刚刚完成采访任务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采访情况。(汇报采访情况)
师:不管你的妈妈生你的时候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妈妈都会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知道吗?(很痛)
师:即使这样妈妈看到你的第一眼时都会很幸福。课前每位同学都回家咨询了妈妈怀孕时有哪些不良反应,现在谁来说说?(1-2名学生说)恶心、呕吐。(妈妈太辛苦了)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我从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我从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课《我从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这一节课主要讲解生命的起源和繁衍,是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第二节课。

在之前的一节课《生命的奇妙之旅》,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生命的一些基础知识,如什么是细胞、细胞的构造和功能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加深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以及对于人类的起源和繁衍的认识。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类的起源和繁衍的基本概念。

•了解人类的起源和繁衍的历史演变过程。

•掌握细胞分裂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合作完成小组探究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积累生命科学知识,提升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能够理性思考,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目标•增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认识,树立保护生命的意识。

•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观点和看法之间的关联和反思地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3. 教学内容3.1 生命的起源和分裂•什么是生命?•人类的起源和繁衍。

•细胞分裂的基本知识。

3.2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如何培养细胞。

•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教学方法4.1 直观教学法本节课程内容涉及到人类的起源和细胞分裂等抽象概念,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化的方式,并结合生动的实物展示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鲜活地理解课程内容。

4.2 实验教学法在课程的后半部分,我们将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5. 教学步骤5.1 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了解生命的起源,并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增加学生的愉悦感,在愉悦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开始学习。

5.2 讲解讲解人类的起源和繁衍,包括人类的演化、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迁移等,着重解释细胞分裂,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分裂原理、人类受精过程等。

5.3 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进行培养细胞实验。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_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_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_青岛版(六年制)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去解决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

2、能够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三)、科学知识:1、了解人的生育方式。

2、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以“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制作一个沙袋或用书包代替,重量与同学们出生时的体重要一致。

2.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四、教法与学法: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五、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当堂检测题、小组互评加星法六、教学过程(一)、趣味视频导入:1、提问:同学们,我们都是从哪里来的?2、播放趣味视频,一起来看我们在妈妈肚子里做了些什么?3、提问: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呢?一起来学习第2课、我从哪里来(板书课题)(二)、学习目标展示1、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去解决问题。

2、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能够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3、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重难点是: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去解决问题;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三)课前预习情况检查点一个学生展示成果,其他学生组内互查。

预习无误的得一颗★(四)、探究活动:展示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下搜集到的资料,然后班内展示。

)1. 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2. 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

(胎儿的形成、双胞胎、试管婴儿)3. 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

(板书:搜集分析运用)4.总结过渡: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科学教育就是让所有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

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生命科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尤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它关系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又直接影响学生对今后科学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整个自然界就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大部分,人类就属于生命世界的一部分群体,作为研究者的人首先应该对自身有所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最多接触到的自然物体就是自己的身体,他们应该对自己身体的组织和生命过程有基本的认识。

对于自己生命从哪里来,它们也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欲望。

教师在生命科学内容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通过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学生一起探究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而不能只是给以学生生命科学知识的简单传授。

对于生命科学内容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母亲、感恩母亲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半的科学,对科学的探究过程有了自主探究的能力,能自己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生命的产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模糊、不连续,所以他们对生命世界存在着好奇心和神秘感,从而对《我从哪里来》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能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询问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胎儿的发育、形成过程,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感受母子亲情,形成对母亲的强烈感恩之情。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去解决问题。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2课《我从哪里来》word教案1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2课《我从哪里来》word教案1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2课《我从哪里来》word教案11、我从哪里来一、教学目标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重点: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难点: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活动过程:活动一:交流我们获得的信息。

教科书中展示了一幅学生交流所获得信息的场景,图中的三位女同学分别在介绍自己获取的信息:“医生阿姨说,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

”“听妈妈说,我在妈妈肚子里时……”“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看到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倒立着的……”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生命科学知识。

如:人是胎生的;胎儿在母体中是倒立的等。

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同,获取的信息也不同,这样,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利于培养他们乐于与人交流的态度活动二:你知道吗?教科书中出示了两个资料卡,规范学生对“人的生育方式”的认识。

第一个资料卡是以图示的形式展示了胎儿的发育过程。

图中分别展示了1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9个月胎儿发育情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胎儿的发育过程第二个资料卡是以文字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胎儿的形成——发育——出生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及发育过程。

这样通过课前搜集——课上交流——规范认识的过程,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同时还培养了他们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我还想知道……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

对于神奇的生命世界学生心中肯定会有很多个“为什么”,这一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把这些问题说出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科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学生们提出问题的场景。

教科书中的两个问题:“我想知道双胞胎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试管婴儿?”,只是一种问题的提示,而并非“唯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实际,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从哪里来(课件)

我从哪里来(课件)

青岛版科学六年制六年级下册
2.我从哪里来
我是怎么形成的??
在妈妈的肚子里我怎样成长的? 我们生活在妈妈肚子里,我们周围有什么? 我出生时妈妈的情形是怎样的? 刚出生时我是怎么样的?
我是怎么出生的?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 细胞 )开始的。 2.受精卵是由( 精子 )和(卵子 )结合在一起生 成的。 3.受精卵是在妈妈的(子宫 )长大的。 4.受精卵大约三周后长成为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 胚胎。( √ ) 5.一般情况下,胎儿在黑暗的子宫里大约待5个 月( X ) 6.胚胎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的时候,各种器 官就已经形成( √ )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胚胎发育过程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胚胎发育过程

《我从哪里来》资料胚胎的发育过程一般来说,卵子在受精后的2周内称孕卵或受精卵;受精后的第3~8周称为胚胎。

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要经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这里只能简要地介绍胚胎发育的情况。

卵细胞受精以后即开始分裂、发育,形成为胚胎。

先形成的胚胎为桑椹胚(胚胎的形状像桑椹),然后形成囊胚(胚胎呈囊状),并且植入在子宫内膜中,吸取母体的营养,继续发育。

囊胚壁为滋养层,囊中有内细胞群。

胚胎继续发育,内细胞群的一部分发育成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这三个胚层,再由这三个胚层分化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

受精后26~30小时开始卵裂,每10~12小时进行一次卵裂,有16~32个细胞时开始称为桑椹胚,此时开始到达子宫腔。

第4~5天时,形成早期胚泡,透明带溶解消失,胚泡开始侵入子宫内膜,11~12天完成植入。

胚泡滋养层细胞迅速增殖,由单层变为复层,外层细胞融合形成合体滋养层,深部的一层细胞界限明显,称细胞滋养层。

植入后,滋养层向外长出许多指状突起,称绒毛,逐渐发育、分化形成胎盘。

滋养层直接从母体血液中吸取营养供胚胎发育所需。

胚泡逐步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inplantation),又称着床(imbed)。

着床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活动。

植入约于受精后第5—6天开始,第11—12天完成。

研究表明,胚泡产生的层粘连蛋白(laminin)和子宫内膜上的受体蛋白促使胚泡粘附在子宫内膜,胚泡与子宫内膜随即形成微绒毛交错现象,滋养层细胞和内膜上皮细胞间形成桥粒等专门固着结构。

植入时,内细胞群侧的滋养层先与子宫内膜接触,并分泌蛋白酶,消化与其接触的宫内膜组织,胚泡则沿着被消化组织的缺口逐渐埋入子宫内膜功能层。

经过着床,原来漂流的胚泡紧密附着于子宫壁,进而埋入子宫壁中,从而取得母体营养和保护,建立起母子间结构上的联系。

植入是一个深刻变化过程,母子双方暂时的结合,是将两个在基因型上和在发育阶段上不同的个体统一起来,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保持各自的独立。

2青岛版《科学》六制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2青岛版《科学》六制六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从哪里来》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人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细胞及其构成,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后,学习人类的繁衍是怎样的过程,是科学课堂中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图片、文字资料,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的,并开展研讨活动,梳理还需要补充的知识有哪些,再通过体验活动真切感受到妈妈在怀孕时身体负担,从而对学生形成正向积极引导,从而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准备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第二部分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交流通过文字、视频资料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再讨论自己还想知道的关于自己出生的知识,第三部分自由活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妈妈怀孕时的辛苦。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整理资料,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学生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了解细胞是生命体基本构成单位之后,学习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知道了细胞的基本特征并知道生命的演化,因此对本节课中出现的生殖细胞能够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对于母亲孕期的身体负担了解比较少,通过体验活动亲身体会,让学生常怀常怀感恩心,辅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2.知道胎儿是怎样出生的,并体验妈妈怀胎的辛苦。

科学探究目标:1.能了解胎儿的发育过程,知道人类的生育过程。

2.能在探究活动引导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感恩图报的意识。

【重难点】胎儿的发育过程,十月怀胎体验活动。

六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2 我从哪里来 - 青岛版(共12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2 我从哪里来 - 青岛版(共12张PPT)
在睡觉,醒来时他可以 “听”到妈妈的心跳声和 说话的声音。胎儿在黑暗 的子宫里待大约9个月, 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认识生命的形成
你见过双胞胎吗?你知道双胞胎是怎么回事吗?
人类生育的通常情况下,卵巢 只会释放一粒卵子,受精后只会发 育成一个胚胎,出生时自然也就一 胎生一个。但少数特别情况下可能 有两个或多个胚胎发育,称之为孪 生或双胞胎。
2.社会主 义荣辱 观:是 社会主 义核心 价值体 系的基 础,体 现出社 会主义 思想道 德建设 的根本 要求。
3.发 达 国 家 和 发展 中国家 是根据 发展水 平的差 异划分 的
4.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 的经济 合作并 不平等 5.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原 料,向发 展中国 家出售 产品。 6.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 金、设 备、先 进的生 产技术 和管
游戏体验 妈妈十月怀胎好辛苦!让我们做个游戏体验一下吧!
游戏体验
整理获取的资料,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吧!
我的《生命手册》 要从胚胎的形成写 起……
谢谢
1.社会主 义思想 道德: 其建设 是发展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文 化的中 心环节 ,集中 体现了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文 化的性 质和前 进方向 。
认识生命的形成
资料卡
胎儿的发育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当爸爸身 体里的精子和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在一起时,受精卵就 形成了。
认识生命的形成 来到妈妈的子宫里。 有脑和脊髓的胚胎。 各种器官都已形成。
受精卵 五个月
一个
胎儿的发育 胎儿的大部分时间都
理经验等,并购买一些本国难以生产的 产品。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 我从哪里来 - 青岛版(2001)(共12张PPT)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2我从哪里来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2我从哪里来教案

《2 我从哪里来》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2、认识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

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母亲的辛苦来感悟亲情。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小狗是从狗妈妈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讲解:一、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1、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2、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

(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3、活动:给小宝宝安家。

4、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

(板书:搜集分析运用)5、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

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

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我做5分钟的妈妈”。

二、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2我从哪里来》word教案 (5)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2我从哪里来》word教案 (5)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人的一生第二课我从哪里来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母亲辛苦感悟亲情。

三、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1. 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2. 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

(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3. 活动:给小宝宝安家4. 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

(板书:搜集分析运用)5.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6. 总结过渡: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

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

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出示课件)“我做5分钟的妈妈”。

(三)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2.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

(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3. 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2.我从哪里来

2.我从哪里来
第20页,共27页。
第21页,共27页。
以自己的方式对母亲表 示感谢,可以给妈妈倒水、 洗脚、洗衣服等。
第22页,共27页。
• 我想探究的问题:2.双胞胎是怎么回事? • ——我是从哪里来的?
• 我的方案:询问医生,上网查资料,找书 籍。
• 我的记录:采访对象:医生阿姨 重点内 容: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细胞结合在一 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受精卵,受精卵 不断分裂增殖形成胚胎,这就是生命的开 始。
★我的收获
(1)一个细胞 (2)精子;卵子;受精卵;3; 6;9个月
第26页,共27页。
第27页,共27页。
两 个 月
三 个 月
脐带,通过它妈妈把自己
。 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






第15页,共27页。
六 个 月
七 个 月



九个月……
第16页,共27页。
第17页,共27页。
体重:3.9千克
身长:50厘米
第18页,共27页。
第19页,共27页。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 开始的。 2.在妈妈子宫里,胎儿通过 从妈妈的身体里吸收营养和氧气。 3.下面的图是胚胎发育的过程,你能排列他们的顺序吗?
第9页,共27页。
妈妈要定期请医生检查身体
第10页,共27页。
过了约九个月,胎儿就要出生了。
第11页,共27页。
可爱的婴儿出生了!
第12页,共27页。
爸爸妈妈非常高兴,并且疼爱着你
第13页,共27页。
受 精 卵
一 个 月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
胞开始的 。
两 天
一管婴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感受母子亲情。

3.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
导入新课
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二)探究活动:
我从哪里来?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
1. 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
2. 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

(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
3. 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

(板书:搜集分析运用)
4.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
5. 总结过渡:
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

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

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出示课件)“我做5 分钟的妈妈”。

(三)自由活动:
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
1. 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2.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

(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
3. 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 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 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 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

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播放课件音乐)
5. 学生说心声
(四)拓展活动
整理获取的资料,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板书设计;
精子搜集我从哪里来受精卵胚胎婴儿分析卵子大约十
个月
课后反思:
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

她在孕
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