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新“文人瓷”赏析

合集下载

民国时的文人瓷画

民国时的文人瓷画

民国时的文人瓷画作者:薛续友来源:《理财·收藏版》2018年第06期文人瓷画,是近年来我国陶瓷艺术品市场和陶瓷学术界出现的一个新词汇。

专家和学者认为,我国文人瓷画发端于民国。

他们著书立说,把“绛彩瓷”称为源头,把“珠山八友”称为高峰。

民国文人瓷画,是当时中国制瓷中心一一景德镇制瓷产业的一大特色。

当时陶瓷界从业人员非常多,除我们熟悉的“珠山八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外,还有程门、金品卿、汪晓棠、王少维、潘陶宇、张晓根、张志汤、汪大仓等。

它的兴起,影响了中国近代陶瓷产业近百年,并在新中国景德镇陶瓷产业中开辟出一个新的行业——景德镇陶瓷文人瓷画创作领域。

众所周知,中国瓷业历经几千年后,到了清代末年民国时期,在西方文化和西方工业的冲击下,已走向衰落。

中国文人继晚清“洋务运动”后,在反思中把眼光投向西方各种文化、艺术、宗教甚至政治制度,甚至对几千年中国儒家思想给予彻底否定。

此种思潮反映在陶瓷业界,则孕育了我国文人瓷画的崛起。

这一时期,陶瓷画家既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画面,也可以把自己所思所想绘制到瓷器上,署上自己的名字,使自己的性格、爱好在瓷器上得到恣意的张扬,应为社会的一大进步。

景德镇文化学者吴昊说:“当下才是我国文人瓷画生产创作的鼎盛时期。

因为在景德镇市场上上等的瓷畫作品,大多都出自当地匠人之手。

作品虽好,可他们从小学艺,读书却不多,一些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

他们的东西却能超越读书的人,甚至高学历的人。

这样,我国的文人瓷画市场也就人为地出现了学院和传统两大派别。

”今天,我国市场上流行的文人瓷画,其生产、创作思想、表现形式,大多仍源于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又源于清末民初新安画派中一千人到中国瓷都景德镇创作的“浅绛彩瓷”。

可有史料考证,我国清末民初的“浅绛彩瓷”并不是我国文人瓷画之源,早在一千四五百年前,唐代长沙铜官窑就有人把我国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虫画到瓷器上。

文人浅绛彩“低调”中微温

文人浅绛彩“低调”中微温

文人浅绛彩“低调”中微温作者:鱼一来源:《收藏/拍卖》 2019年第9期鱼一十年前,若收藏浅绛彩瓷,可能会被人轻视。

因为晚清民国瓷器历来不为世人所重,更何况彩质轻薄容易湮没的浅绛彩瓷。

然陶朱公有云:“人弃我取,人取我弃。

”此乃经商致富之诀窍,亦是收藏的不二法门。

如今十年倏忽而过,浅绛彩瓷也因为它兼具文人审美价值与不错的投资价值,逐步成为人们的投资新热,不乏一件精品过百万元的例子,而大多浅绛彩瓷涨幅都在10倍左右。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收藏者对浅绛彩瓷独特工艺价值、艺术审美的逐渐认识,浅绛彩瓷在市场上还会有所作为。

“昙花一现”的浅绛彩瓷浅绛彩瓷是景德镇在清代道光、咸丰时期开始烧制,同治、光绪时期广为流行,民国中期衰落终结的一种釉上彩瓷。

浅绛彩瓷的历史,在我国瓷器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匆匆一瞬。

但是,浅绛彩瓷的出现,使景德镇的陶瓷艺人们,从模仿明清瓷画之路,转为学习元人绘画之法,摆脱了描摹官窑纹样的陈规旧矩;还让绘瓷艺人们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了姓名、纪年和抒发内心感悟的题记。

这样,不仅提升了浅绛彩瓷的文化艺术含量,更使许多陶瓷艺人,从“匠人”渐变为“艺术家”。

可以说,浅绛彩瓷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瓷绘从匠人制作层次,到艺术家创作水平的转变,对中国瓷绘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御窑厂画师程门、王少维、金品卿等人,是浅绛彩瓷的领军人物。

在他们带动、影响下,浅绛彩瓷盛极一时。

上至达官显人、富商大贾,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喜爱。

一时间,无论是高雅的尊、瓶等观赏陈设瓷,还是盆、碗、壶、杯、碟等生活用瓷,皆成了浅绛彩瓷。

可以说,同治、光绪年间是浅绛彩瓷的鼎盛时期。

民国初年,由于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浅绛彩瓷绘赋彩较薄,低温烧制,彩料在釉面上粘连不牢固,色泽不够鲜艳,所以浅绛彩瓷这一曾经风行一时的品种逐渐为新粉彩所替代,退出了彩瓷的历史舞台。

浅绛彩瓷从诞生到衰亡,时间不足百年。

从少人问津到藏界新宠近几年,在瓷器收藏中,浅绛彩瓷正吸引越来越多收藏者的注意,其身价也在不断上升。

当代景德镇新文人瓷画的特征与内涵探议

当代景德镇新文人瓷画的特征与内涵探议

当代景德镇新文人瓷画的特征与内涵探议作者:曾令钱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第09期摘要:景德镇文人瓷画可溯源至元代青花瓷。

明清直至民国时期,文人瓷画艺术不断成长,长盛不衰。

当代景德镇文人瓷画依然兴盛,并与旧文人瓷画有着显著区别,具有许多新的特征与内涵,为传承和宏扬传统陶瓷艺术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景德镇新文人瓷画特征内涵景德镇瓷画艺术兴起于元代,并在明清之后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主流产品。

文人风格的瓷画艺术是景德镇瓷画艺术中的翘楚,因其文化艺术价值的卓越而备受世人关注。

当代景德镇文人瓷画是新时代的产物,与旧式文人瓷画有显著区别,因而可称之为新文人瓷画,其特征和内涵颇值深入探议。

一、景德镇文人瓷画发展源流考景德镇瓷画艺术源起于元代,青花瓷的突现使景德镇步入陶瓷绘画为主流的新时代。

从一开始,景德镇瓷画就显现出惊人的艺术成就和魅力,这得益于其高超的绘画技法。

元青花挥洒灵动的笔法、遒劲洒脱的气韵,与当时文人画作风格颇为贴近,其中一部分作品很可能即出自委身瓷窑的汉文人之手,可看作是景德镇文人瓷画的先声。

明代景德镇文人风格瓷画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明代民窑青花瓷画不断向文人画学习,率意粗犷、妙趣横生,形成与文人水墨画甚为神形相似的写意风格,并极可能反向影响当时的文人画创作。

清代景德镇瓷画风格更加积极地向文人画靠拢,清末时一批文人瓷画家脱颖而出,如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

民国时,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瓷画名家将文人瓷画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也为当代新文人瓷画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代景德镇新文人瓷画的特征当代景德镇文人瓷画与传统文人瓷画尽管存在渊源关系,但又有显著的区别,反映着新时期新的审美风尚和形式。

由于时代的变迁,当代景德镇新文人瓷画家在艺术和学识系统上与民国名家都有着很大区别,因而在形式、内容、技法上都有着与旧式文人瓷画很不相同的新特征。

在形式上,旧文人瓷画采取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文人画形式,四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而当代新文人瓷画家在诗、书、印三方面都极大地弱化,大多数不具备题诗和书法能力,甚至需要请人代笔,因而新文人瓷画形式美感主要体现在彩绘上。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有哪些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有哪些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有哪些
民国初期瓷器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开始由制瓷作坊向瓷业公司转型,并由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变为现代机械化生产。

机制瓷器造型更加统一并且规范化,但也略显呆板,而且一般商品化日用粗瓷器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民国瓷器的瓷胎有明显的现代瓷质感,白度和硬度较高。

尤其描金工艺作为民国瓷的一大特色,通常在器口、壶嘴、瓶的双耳、瓷塑罗汉像、底款等处进行描金。

二、胎釉
与明清瓷器相比民国时期的瓷器胎质相对疏松,瓷釉与胎骨的结合也不够紧密,釉面上也常出现气泡或是脱釉现象。

民国早期的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结合部多泛黄,而晚清瓷器则多数没有这一特征。

三、纹式
民国瓷器使用化学彩料,因而多数色彩浮艳。

日用粗瓷的绘画为省工力,也常偷工减料,多采用简笔画法。

除机械炼泥、制坯、成型外,民国制瓷工艺的最大变化在于贴花纸的使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瓷器的生产力。

民国瓷器的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物、花卉、山水、鸟兽、博古等图案,装饰图案也由山水、人物、花卉图案,转变为一面为绘画,一面为诗词文字装饰。

但这一时期的画风和图案还未脱离清朝的绘画特点。

但是图案、内容还是带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

民国瓷器的绘画一种是流行于清代的吉祥寓意纹样,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宣传时事和政治主张的内容。

民国瓷器收藏价值是什么

民国瓷器收藏价值是什么

民国瓷器收藏价值是什么最近民国瓷器非常流行,所以很多的人都会想知道民国瓷器有没有收藏的价值。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民国瓷器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国瓷器收藏价值以“新粉彩”为代表工艺价值不输晚清瓷目前中国陶瓷史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市面上出版的陶瓷书刊图录,也极少把民国瓷器作为专类记叙,许多人就此以为民国瓷器的价值很低。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所谓民国瓷器,是1911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内烧制的瓷器的总称。

民国瓷器可分为四大类:其一,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景德镇烧制的御用瓷,这些器物可称之为民国“宫廷瓷”;其二,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在中国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瓷,这些瓷器可称之为民国仿古瓷;其三,民国期间以文人潘宇、汪晓棠以及“珠山八友”等为代表的绘瓷名家创造了新兴的粉彩工艺,这些新兴的粉彩之作可称之为民国粉彩新艺瓷;其四,民国期间为抵制洋货,兴我国货,福建宝华制瓷有限公司、萍乡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公司等30多家公司纷纷成立,它们生产的是日常生活用瓷可称之为民国生活瓷。

现在收藏界常说的民国瓷一般指的是新兴粉彩瓷器。

新粉彩瓷与传统粉彩相比,无论在造型、线条、光泽、色彩等方面都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作品以工见长,色彩浓艳,更符合一般市民的欣赏水平。

1928年,在画师王琦的倡导下,刘雨岑、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等成立了“月圆会”,又称“珠山八友”。

这些画师以瓷当纸,作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等,笔法、墨韵、色彩均极为精妙,加上题款、印章,构成了完整的绘画作品。

当时又流行绘瓷名家个人用印,因而留下一批艺术个性非常强烈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就已超过清代官窑瓷器的价格。

由此可见,民国瓷器精品在烧造技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至少不亚于晚清官窑瓷器,其在瓷器发展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大藏家低调入场价格逐年走高随着民国瓷器的工艺价值得到认可,近年来其价格逐步攀升,渐渐摆脱了拍卖会附庸品的属性。

民国时期瓷碗的特色与特点

民国时期瓷碗的特色与特点

民国时期瓷碗的特色与特点在民国时期,中国瓷器产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瓷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都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演变。

民国时期的瓷碗,不同于以往的作品,在特色和特点上体现出了新的风格和特征。

一、创新的造型设计在民国时期,瓷碗的造型设计更加注重创新和多样性。

相比之前古朴而端庄的传统造型,民国时期的瓷碗呈现出更为丰富和独特的外观。

一些瓷碗的边缘处理得更为曲线流畅,造型更为灵动,增加了观赏性和艺术感。

同时,一些瓷碗还采用了新颖的镂空、切花和浮雕工艺,增添了立体感和层次感。

二、新颖的绘画题材民国时期的瓷碗在绘画题材上展现了更多的变化和创意。

传统的青花、釉里红等绘画风格依然存在,但出现了更多新颖的题材和图案,如花鸟、山水、人物、动物等各种元素。

而且,在绘画技法上也更加多样化,采用了更为精细细腻的技法来表现细节。

民国时期的瓷碗绘画更注重整体的协调和平衡,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更为美观和精致的视觉效果。

三、丰富多样的釉色变化民国时期的瓷碗釉色的变化也比以往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传统的青花釉、白釉以外,民国时期的瓷碗釉色上采用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如梅子色、玫瑰色、鹅黄色、天蓝色等各种颜色的釉面,使得瓷碗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价值。

同时,釉面还有明暗不一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增加了作品的韵味和趣味性。

四、独特的器物纹饰民国时期的瓷碗在器物纹饰上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纹饰图案,如云纹、莲纹、缠枝纹等,还出现了新颖的纹饰元素,如女性头像、婴儿、战士等。

这些纹饰图案的出现,与时代的背景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通过这些图案,瓷碗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用具,更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时代的痕迹和人们的情感。

五、精湛的工艺技术民国时期的瓷碗在工艺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和进步。

在胎土的选择上,更注重选用高质量的瓷土和胎质,使得瓷碗更加坚实耐用。

在制作工艺上,瓷碗的成型、修整、上釉等工序都更加精细和细致。

民国瓷器鉴定要点

民国瓷器鉴定要点

民国瓷器鉴定要点民-国瓷器鉴识要点所谓民-国瓷,是指从1912年至1949年间由景德镇生产的瓷器。

这近40年的时间,上连清末,下接现代,因此,瓷品上出现的特征也有一些变化,早期与光绪朝瓷相似,晚期又与现代瓷相近。

民-国瓷中,大量的是日用生活瓷,其中的制作精良者,也值得收藏。

鉴识民-国瓷,也应从胎、釉、彩料和老气4个方面入手去进行。

民-国瓷的胎质,早期普遍见粗松,较晚清尤甚,胎釉结合部多泛黄色。

也有精细的,与晚清精品相类。

现代仿品胎质做得反而坚密而生硬,分量或轻或重。

民-国晚期由于工艺操作机械化程度提高,坯胎整齐划一,厚薄均匀,切割精准,胎土细润,铁星减少。

另外,由于窑炉和燃料的改进,器物受火均匀,胎土瓷化程度提高,不易变形,胎体坚致。

民-国瓷的釉面,一般来说大都略微泛黄,表面光泽柔和,给人一种松软之感。

现代仿品则光感过强,没有柔和感。

民-国后期釉料经过机械处理,釉面明净细润,但同样光亮柔和却不刺眼,这是由于时间在里面起作用。

民-国期所用青花料,一种是沿用清代料,但多有杂质,因而多数呈色发灰,不像前朝瓷发色有精神。

另一类发色也见纯正艳丽的,却不够沉着,不能入骨,有漂浮感。

民-国瓷施彩已逐渐不取矿物颜料而采用化工颜料,色彩纯度提高,少有杂质。

仿品色彩死板,少有鲜活之气。

识民-国之器,要多从老气着手。

民-国至今,至少五六十年以上,传世品上应有包浆,凡釉面色泽全无者,多数是为去浮光而用酸作假过的。

此外,民-国器绝大部分是传世品,应有擦痕和使用之痕。

但若发现有人为的方向一致的细小而密集的擦痕,这是作伪者为了去除瓷面的浮光所为,那么,此品也就可以断为新品。

民-国期大量仿制历代名瓷,但仔细观察不难区别。

民-国所仿的三国、两晋和南北朝瓷,其釉面和胎土的结合不如真品紧密,胎质也不如真品坚致。

仿隋唐五代白瓷,胎骨过白,釉色过亮,与该几朝的胎釉特点不一。

其所仿宋元名窑瓷,一是制作粗糙,颜色不纯,釉质也较粗。

所仿的钧窑、汝窑、哥窑等瓷,均不能做出这些名窑瓷的特定特征。

探析当代新文人粉彩花鸟画的特征与形式语言

探析当代新文人粉彩花鸟画的特征与形式语言

Ka ol i n f Or u m / 高岭论坛 /
花鸟瓷画的核心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力地推动着 当代
花 乌 瓷 画 的现 代 化进 程 。 当代 新 文 人 粉 彩 花 鸟 画 是伴 随着 新 文人 画 的风 行 应 运
绘画 中被称为章法 ,讲 求经营位 置,并形成一套具有程式
郭玉爱
( 林正茂工作室 景德镇市 3 3 3 0 0 0 )
摘要 :新 丈 人 粉 彩 花鸟 画 是当 代 粉 彩 花 鸟 画 的 主 流 风 格, 其 兴 起 建 立 在古 典 与 新 粉 彩 丈 人 花鸟 画 的 基 础 之 上 , 在工 艺 技
法和立意上均具有 自身显著 的特征,在构 图和笔法等形式语言上有着独特 的表现,具有 鲜明的特色。
义。


当代新文人粉彩花鸟画源流概谈
新 文人粉彩 花乌 画的核心 字眼 为 “ 新” ,以表 明其
所 具 备 的 时代 审 美 因 素 ,从 而 与 传 统 文 人 粉 彩 花 鸟 画 相 区别 ,也 表 明 其 所赖 以兴 起 的基 础 即是 传 统 文 人 粉彩 花 鸟
画 ,是在传 统基础上 的创新。从传统文人粉彩花 鸟画的发
K a ol i n f O r u m / 高岭论坛/
探析当代新文人粉彩花鸟画的特征与形式语言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f O r ms o f l a n g u a g e a b o u t l i t e r a t i f a mi l l e r o s e f l o we r a n d b i r d p a i n t i n g
器 型 而 创 作 出颇 具 时 代感 的作 品 。

晚清民国文人瓷壶之我见

晚清民国文人瓷壶之我见

晚清民国文人瓷壶之我见茶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生活必需品,其品种有很多,瓷的、紫砂的、金属的、玉石的、竹木的……其中又以瓷壶和紫砂壶最为常见。

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茶文化的国家里,许多人的家里都会拥有几把茶壶,以备品茗及观赏之需。

我就曾听我的母亲说起,以前外公家里的茶壶就有几十把,瓷的、紫砂的都有,可惜由于岁月的关系,现在已踪影全无……再以收藏的角度而言,我相信很多收藏者特别是收藏瓷器杂件类的,家里都会有一两把藏壶(当然材质年代等会有区别)。

我也曾在不同的媒体上看到不少有关类似“千壶斋”这样以茶壶为专题的收藏馆的报道,而家里藏有数十把或百来把茶壶的收藏者更是大有人在,由此可见,壶或者说茶壶从收藏品种的器型上(如果不分材质、年代)来说,因该属于大项了。

壶产生的年代极早,据说在7000年以前,已经有原始陶壶生产。

到了隋唐时期,瓷壶的生产水平更是达到了飞跃,越窑青瓷的鸡首壶、凤首壶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其工艺水平也是相当值得称道的。

到了明清时期,瓷壶的生产工艺日渐繁复,特别是官窑茶壶的工艺制作水平已达极致,壶的功用也由日用器向观赏器转变。

进入晚清,由于时局关系,同期他瓷器一样,景德镇官窑已无力生产那种工艺要求极高的观赏型瓷茶壶。

当时民间流通的瓷茶壶主要有两种。

一是以色彩艳丽的古典人物画为主传统工艺瓷壶,民间搞收藏的把这些时期作品统称为“同光壶”。

第二种就是以浅绛彩为主的文人瓷壶,与“同光壶”不同的是,除了文人画于工匠画的区别外(这个话题已有很多专著讨论,我就不再啰嗦了),两者的器型也有极大区别。

相对“同光壶”的器型比较传统单一,浅绛壶的造型就显的多样化了。

从本人接触的壶来看,甚至可以这样说,浅绛壶的壶型种类之多,是历代以来少见的。

另一个特点是很多浅绛文人壶的造型并不利于实用,本人曾收藏过两件任焕章的壶就是如此(一把是石瓢壶,一把是梯形的方壶),两把壶的造型都非常漂亮,但感觉实用性不强。

两把壶的底足部份过大,拿在手上作一手壶用显然不适合。

民国瓷器的工艺特征

民国瓷器的工艺特征

民国瓷器的工艺特征
民国瓷器在工艺特征上有以下几点:
1. 窑烧工艺:民国瓷器主要采用传统的中国窑烧工艺,其中以景德镇的窑烧工艺最为著名。

经过多次烧制和细致的控温过程,使得瓷器具有均匀的质地和细腻的釉面。

2. 绘画技法:民国瓷器的装饰多采用手绘技法,绘画主题广泛,包括花卉、人物、山水等。

绘画风格上注重写实,刻画精细,色彩鲜艳。

3. 釉色处理:民国瓷器的釉色处理多样,常见的有单色釉、双色釉、五彩釉等。

釉色艳丽,釉面光滑细腻,能够增加瓷器的观赏价值。

4. 雕刻工艺:民国瓷器的雕刻工艺精湛,常见的雕刻技法有浮雕、刻线、剔刻等。

雕刻内容多样,包括花卉纹饰、动物纹饰、人物造型等。

5. 瓷胎材质:民国瓷器的瓷胎多采用高岭土和瓷石等材料制作,瓷胎质地坚硬、致密,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和声音清脆的特点。

以上是民国瓷器的一些工艺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民国瓷器在瓷器艺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和观赏价值。

瓷器上的时尚民国——民国早期时装人物瓷器漫谈

瓷器上的时尚民国——民国早期时装人物瓷器漫谈

瓷器上的时尚民国——民国早期时装人物瓷器漫谈河北马景政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今天,历史的脚步已经跨越了整整一百年。

一百年前,伴随着近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迈进的强劲步伐,一种画面色彩鲜艳、题材贴近现实、风格洋味十足的瓷器品种——时装人物瓷器应运而生。

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瓷画品种,从出现、兴盛,到衰落、消失,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

沧桑百年,至今天存世的时装人物精品瓷器,市面上已难得一见,画面精美的残器也已成为许多收藏者追逐的目标,时装人物瓷画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正在为越来越多的藏家和学者所关注。

感受“西风东渐”在一幅幅绘画特色鲜明、时代气息强烈的时装人物瓷画前,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百年前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与交融,感受到这种文化交融给当时国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全面影响,感受到这种影响的深远和持久,以致于到今天依然随处可见。

那个时候,“洋”无疑就是时尚的代名词,瓷画作品上,洋人、洋房、洋车、洋犬、洋家具、洋摆设、洋装、洋伞、洋包……连同呈现出这些艳丽色彩的瓷画彩料,也大都是刚刚从德国和日本进口的化工釉料——洋彩。

这些数不胜数的时髦“洋玩意”,和画面上诸多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完美搭配,创造了这类独具特色、气质迷人的瓷画品种。

画面之外的题款诗句,既有传统书画作品中常用的古典诗词,又有与画面的现实生活主题相符的带有舶来文化元素的题句,画意与题句珠联壁合,相映成趣。

民国初年,洋货广告也出现在了制作精美的瓷器上。

晚清民初瓷画名家钱仙槎,为亚细亚火油公司绘制的广告壶(图1),构图新颖独特,设色艳丽典雅。

画面上一时装美女端坐在船头,美女身旁高高扬起的白帆上,绘着亚细亚公司四个品牌的煤油商标图案(鱼牌、僧帽牌、铁锚牌、十字牌)。

执壶的另一面,是用清秀的书法题写的广告词——“鱼牌油为上等社会最为适宜;僧帽牌与铁锚牌两种,原质优美公道并驾齐驱;十字油价廉经点,点本牌灯内并无冒烟之虞。

”这把执壶的制作时间应在1912到1916年之间,不知可否算得卜存世品中最早的洋货广告瓷器,但起码称得上是瓷器卜最早的白话文广告词了。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五)人名款6(组图)-景德镇陶瓷在线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五)人名款6(组图)-景德镇陶瓷在线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五)人名款6(组图)-景德镇陶瓷在线张勉作品以粉彩历史人物帽筒较为常见,设色追求大红大绿,民间装饰味道浓郁。

图323为粉彩文王访贤图帽筒题款,墨书“张勉书于映云轩”及红彩随形章一枚。

324为该器底蓝彩“江西X X公司”款识,作者与映云轩及该公司关系待考。

邹洁作品多为粉彩青绿山水。

图325为邹洁1932年粉彩梅园沾酒图瓷板款识,文为“壬申年之仲夏月,仿石谷法于江西珠山客邸,龙冈居士邹洁清淑氏练绘”。

此款颇有新意,有江西“珠山客邸”而无“景德镇”字样,书法婉转流畅。

陈和顺造见有描金日常生活用瓷。

图326为描金博古图提梁壶底款,以红彩戳印“陈和顺造”,篆法不甚合理。

陈善模擅粉彩花鸟,尤精于工笔花鸟。

图327为陈善模1948年粉彩富贵白头瓷板款识,文为“时在戊子年仲春月中浣,钟陵陈善模写于珠山客邸”,及红彩方章二枚。

钟陵即今进贤县。

陈时泰造见有粉彩人物作品传世,用彩艳丽。

图328为粉彩人物图盖盒底款,红彩双框内书“陈时泰造”楷书,款字清晰。

陈新兴造有青花器物传世,色泽艳丽,绘画工细。

图329为青花御窑厂图盘底款,青花双圈内书“江西陈新兴造”楷款,款字虽不甚清晰,但书写流畅。

陈德明擅粉彩草虫,构图简洁,设色淡雅,线条流畅,图330为粉彩螃蟹图瓷板题款,墨书“丛生贤棣雅属清沅,香生陈德明写”及红彩朱文方章一枚。

图33l为粉彩芙蓉花鸟图瓷板款识,葫芦形章内朱文“陈德明”三宇篆书,别有韵味。

陈高生平不详,图332粉彩山水杯,题款为“民国二十三年七月陈高制于景德镇军次”,为公元1934年。

陈义宝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左右,图333为粉彩渊明赏菊图瓷板画,绘画技法非常成熟,题款为“岁属戊寅仲春之陈义宝斋写于珠山画合”,并有一朱文,一白文两方章,戊寅为民国27年,公元1938年。

陈宝斋擅绘人物,图334彩绘读书乐图瓷板画,题“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乙亥季冬陈宝斋写”,以读书为乐是历代文人学士的优良传统,乙亥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

解析民国新粉彩山水瓷画艺术特色与内涵

解析民国新粉彩山水瓷画艺术特色与内涵

良 风气下, 步入日 益趋俗的窠臼 之中, 而于此时, 浅绛彩山水
瓷画 的横 空而生 , 如一股清风吹入 日趋媚俗 的山水瓷画界 。 以
二 、民 国新 粉 彩 山水 瓷 画 艺 术 特 色 解 析
民国新粉彩山水瓷画之所 以谓之新 , 得因于其与古典粉彩
程 门为首的浅绛彩山水瓷画名 家, 在山水瓷画各方面均做 了许 多极为有益 的开拓 , 促使 山水瓷 画由俗向雅演进 , 成为新粉 并 彩山水瓷画 问世及风格之变的先导 。

民 国 新 粉 彩 山水 瓷 画概 说
建国初期, 新粉彩风格并未立 肖 而是持续了 民国 亡, 一
段 时间 , 随后为具有 浓郁时代气 息的粉 彩山水瓷画风格 所替 代 。改革开放以后 , 同于新粉彩风格的粉 彩山水瓷 画 日益兴 类 盛 并重新 成为 山水瓷画 界之主 流 , 当代粉 彩 山水 瓷画 中充满 着 浓郁 的新粉彩 画风 , 分显示着 新粉 彩山水瓷 画旺盛 的生 充 命力, 也表明新 粉彩 山水 瓷画影响之深远 。
民 国初年 , 浅绛彩 山水瓷画迅速 退出历史舞 台 , 新粉 彩山
山水特别是乾隆粉彩山水风格 的大 异其趣 , 在艺术上具有鲜明 的特色 。 文人气息 浓郁是其最为显著的特色 , 一由清末 浅绛 这 彩山水一脉继承而来的风 气在新粉彩 中略呈不 同表现 。
与 浅绛彩 山水共 同的是 : 新粉彩 山水与文人 绘画紧 密贴
画名家融汇传统山水成就并与绘画时潮紧密联系 , 创出一片 开
精 彩的新粉彩山水瓷画世界 , 其艺术特色与深邃 内涵颇值 我们 深 入研 究与探索 。

称。 邓碧珊 、 仲南 、 徐 田鹤仙 等虽非专攻 山水 , 但亦有水平颇高

个人整理——民国瓷器鉴定——民国瓷器款识大全

个人整理——民国瓷器鉴定——民国瓷器款识大全

民国瓷鉴定之(一)年号款年号款即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款识,是标明瓷器制作年代的一种款识,又称其为朝代款。

最早的年号款见于三国时青瓷虎子,上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 铭文,为公元251年器物。

虽然出现较早,但非严格意义上的年号款。

真正意义上的年号款始于明永乐朝,以后成为定制。

年号款在几经变化中延续了五百余年,后随着帝制的推翻,在1911年后戛然而止。

但就如同再好的乐队在演奏乐曲时总会有一两个音符不甚和谐一样,瓷器上的年号款识并没有随着帝制的推翻而消声匿迹,这就是在民国已经成立四年之后的1915年12月,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把大总统的称号换成了洪宪皇帝,虽然1916年3月23日在全国一片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再复位为大总统,并在同年6月6日病死,但落有“洪宪”年号字样的瓷器却给后人留下了争论不休的话题。

综观现存落有“洪宪”年号的瓷器款识大致有以下几种:“洪宪年制”四字楷款和篆款、“洪宪御制”楷款等几种。

中外学者有的认为不论何种款识均为仿款,有的学者认为“洪宪御制”为仿款,“洪宪年制”中有少数为真款。

据史料和传世晶可知汪晓棠、汪大沧与刘希任等人的一些作品的底款署有“洪宪年制”款识。

如图l为汪晓棠粉彩息猎图瓶底款,图2为汪大沧粉彩松荫对弈图瓶底款。

图3为民国粉彩碧桃纹胆瓶底款,此器造型极为规范,釉质莹润细腻,纹饰绘画精致逼真,具有晚清官窑的典型特征。

其造型之精细,用料之考究,纹饰之俊俏,显系出自制瓷高手。

图4为民国粉彩牧牛图卷口灯笼瓶底款,外壁纹饰没有清末民初遗风,为民国20—30年代风格,款识写法亦不及上述二款精细。

图5为红彩描金二龙戏珠纹印泥盒底款,款字外不见有围栏,款字书写不工。

此印盒为原民盟中央主席楚庄先生捐赠(楚庄先生为原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之子)。

图 6为民国红彩描金云龙纹天球瓶底款,款式较为新奇,总体呈圆形,左右各有一条立龙,中间为竖写的“洪宪年制”篆款,款字结体方正,横细竖粗,颇具装饰韵味,空白处点饰蓝料彩云纹。

民国瓷器鉴定之(八-1)现代仿民国瓷器各种仿制、鉴别方法总结(组图)

民国瓷器鉴定之(八-1)现代仿民国瓷器各种仿制、鉴别方法总结(组图)

民国瓷器鉴定之(八-1)现代仿民国瓷器各种仿制、鉴别方法总结(组图)民国瓷器鉴定之(八-1)现代仿民国瓷器各种仿制、鉴别方法总结(组图)现代仿民国瓷器鉴别瓷器造假,自古有之,民国尤盛,不仅前朝瓷器皆在仿造之列,就连本时期之作亦不能幸免。

受利益驱使,加之近年出现了大批仿民国瓷器,其精细之作,几可乱真。

而粗糙之作,惨不忍睹,败坏了民国瓷器的名声。

仿造民国瓷器的特点十分明显,即以名家名作为主,一般市民阶层所用的瓷器较少仿造,但也并非绝对,近年就有仿民国嫁妆瓶出现。

这里有个一般性规律,凡名作,有民国仿,也有现代仿。

普通之作,则有现代仿,而无民国仿。

以民国早期的“居仁堂制”、“洪宪年制”款识器物来讲,就有名家之作、红店之作、现代之作。

如刘希任就曾绘过底书“居仁堂制”和“洪宪年制”的器物。

汪大沧亦曾绘过底书“洪宪年制”款识器物,其艺术水平之高,堪称民国瓷器彩绘的代表作,不能称其为仿品。

而当时红店生产的一些“洪宪年制”器物较为粗糙,严格来讲也不是仿晶,而是艺人随意绘画书款之物。

这里有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袁世凯窃国,为时人所不耻,在唾骂声中死去,可是他的“年号”并不臭,如民国艺人余钊的作品多有“洪宪年制”款识,存世晶又极为常见,这说明消费者看中的并不是某一年号的器物,而是器物本身。

艺人也不是在寄托对前朝怀念,而是一种市场需要。

现代仿品则与上述情况不同,是利用人们追求古物心理,以赢利为目的地造假,它才是真正的仿品。

民国时期的名家之作,虽当时亦有仿品,但极为少见。

大体来讲,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民国时期艺人相对保守,相互之间较少沟通。

其次,一些普通艺人,眼界不阔,艺术修养不高,对珠山八友一类的“雅作”不感兴趣。

普通消费者对八友等人价格较高的作品也难以承受。

这就造成名家之作多流向一个较高的层面,而名家多有店面,按顾客要求绘制瓷器,货源有保证,使造假者较少有生存空间。

其三,景德镇瓷业分工明细,各有主顾,相互之间虽不交流,但也不冲突,“雅作”有销路,“糙货”亦有需求,无须仿他人器物而坏自己生意。

文人瓷之浅绛雅集

文人瓷之浅绛雅集

文人瓷之浅绛雅集近代、民国瓷器是我国陶瓷艺术的一朵复兴之花,而其中的浅绛彩文人瓷,就像一道永恒的光,永远诱惑着陶瓷收藏家们闪烁的瞳仁。

浅绛彩瓷的历史,在我国瓷器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匆匆一瞬。

但是,浅绛彩瓷的出现,使景德镇的陶瓷艺人们,从模仿明清瓷画之路,转为学习元人绘画之法,摆脱了描摹官窑纹样的陈规旧矩;还让绘瓷艺人们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了姓名、纪年和抒发内心感悟的题记。

提升了浅绛彩瓷的文化艺术含量,更使许多陶瓷艺人,从“匠人”渐变为“艺术家”。

在浅绛彩瓷淡出历史舞台后,紧接着登场的就是新粉彩瓷。

可以说,浅绛彩瓷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瓷绘从匠人制作层次,到艺术家创作水平的转变,对中国瓷绘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

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

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中,这里诞生过巴国之魂巴蔓子,忠刚烈女秦良玉,佛学大师破山,一代帝师周煌,书画大家龚晴皋、冯建吴、苏葆桢、徐无闻等历史文化名人。

浅绛彩当今收藏界潜心研究者有之,追名逐利者有之,如叶公好龙者有之。

我家中历代行医,秉承祖训,悬壶济世,宏扬中医传统文化,自懂事起就酷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收藏,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有所获。

收藏领域涉及书画、瓷器、中医研究等领域,但对于收藏爱好,世间有百媚千红,更爱文人瓷这一种。

其倾心于晚清浅绛彩文人瓷的收藏、研究整理与挖掘,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保持一种对艺术品的敬畏之心。

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方可大道直行。

……最后欢迎各地朋友光临重庆益草堂一聚!田源记于2018.5.22。

当代新文人青花瓷画研究

当代新文人青花瓷画研究

332017.5期收稿日期:2017-05-31/赵春来当代新文人青花瓷画研究文人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艺术都因文人文化而精彩,这在青花瓷画艺术中表现尤为显著。

早在元明清时期,文人审美形式与精神已经渗透到青花瓷画艺术当中,而民国时期对文人精神的推崇更使得当时的青花瓷画艺术进入发展高峰。

斗转星移,当时光进入到当代时,特别是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文人青花瓷画出现一种新的风格与精神,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新文人青花瓷画逐渐兴起,从而揭开了文人青花瓷画新的灿烂篇章。

一、当代新文人青花瓷画发展概述青花最早的雏形产生于唐代,元代时已经出现了非常成熟的青花瓷画,以伊斯兰风格布局,展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其中已经出现了“岁寒三友”等文人题材,并采取文人水墨画技法,可以看作是文人青花瓷画的最早开端。

进入明清时期以后,民窑青花瓷中有许多挥洒写意,呈现出显著的文人画倾向,官窑青花瓷画虽然以宫廷风格为主导,但受一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帝王文人审美趣味的影响,也不乏文人青花瓷画风格。

至民国时期,在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人参与下,以“青花大王”王步等为代表,将文人青花瓷画水平推向新的高峰。

从元代至民国时期文人青花瓷画的发展为当代新文人青花瓷画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新中国建国初期,文人青花瓷画逐渐被视为旧时代的产物而受到冷落,陷入到发展的低谷期,新的契合于时代精神的青花瓷画开始形成。

建国初期的青花瓷画紧跟政治形势,贴近现实中的生产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治理念的图解,文人笔墨和精神已然无法适应当时的艺术发展状况。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过与新时期相适应的青花瓷画新形式尚未出现,而传统的文人青花瓷画反而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复兴。

这一时期的传统文人青花瓷画主要传承的是民国时期文人青花瓷画类型,其复兴可以看作是数十年被压抑之后的苏醒,是传统文化的回归,而引领这一传统回归潮流的主要是民国时期青花文人瓷画的后辈传人。

文人瓷三品

文人瓷三品

文人瓷三品半遮面只又在晚清的浅绛彩瓷上,才画着这样斜着限睛睨人的女子。

器物的一角有崩磕,修补过,修补的痕迹正好遮住了女子的半边脸,反面格外产生了一种半隐身的效果,那斜睨的眼神,藏猫猫似的,像在窥探,又像在勾取,让我想到了两个字:波俏。

画画儿的人常说妙在误笔。

瓷上的残痕,本是它的伤病,在这里,却恰好呈现出病态的美,这美也是因误而生,歪打正着。

器物是一只带盖的三格洗,文房用,案头供奉,足可清玩。

洗子里面陈年累月的斑斑积墨,说明它曾经被用得很辛苦,原来的主人要么雅擅丹青,要么写得一手好字,常常要用到它的。

这主人或者就是一女子,经年藏身闺中,用笔墨打发着漫漫人生。

都只是想象。

但面对着经历漫长的岁月淘洗留存下来的器物,想象也就有了根矩。

和一做出来就包装好了放入库里几百几十年不见天口老器如新的东西不同,使用过的残补器,别有一份风尘感,十分迷人。

它在人的心中迂回流转,如诉如泣,构建起扑朔迷离的精神空间,让人由不得要叹息。

叹息很美,不是吗?晚清的瓷上美人,虽然媚眼如丝,大抵还是含蓄收敛的,心思都寄托在手中的一枝桃花上了吧。

半遮面,也许只属于那个时代,那种人物。

那样的一种古朴神韵,现代人骨子里不仅没有,不仅装不像,而且已经画不出来。

有些东西只能意会。

同样的笔墨,看上去差不到毫厘,内涵却完全两样,包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时代精神,其间的差距只能感觉,却讲不出道理。

或者这也就成为我们鉴定一件东西新老真赝的依据。

器物的绘者叫钱安,他更为人熟知的另一个名字叫仙槎,是清光绪晚期到民国时期比较活跃的瓷绘艺人,也算有点名头。

前贤已逝,余生也晚,只能遥望,有一两件他的作品陈设于案头玩赏,虽有残补,也算是一种缘分,很快乐了。

秋江琵琶行最近,从江西买到两块圆形的瓷片,大约也可以叫瓷板。

但在我看来,板应该是稍稍厚重些的东西,这两块太小太轻薄,叫片更合适。

这样的圆瓷片,多半是从前人家床上的装饰。

那种式样繁复的大床,常常镶着几十片,人物花鸟山水博古,各种成套的戏文故事,无所不有,也算一种床文化吧。

精品浅绛文人瓷

精品浅绛文人瓷

精品浅绛文人瓷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在景德镇出现了一种釉上彩绘瓷——浅绛彩瓷,其面目一新,品类齐全,销量不菲,风行全国达半个多世纪。

“浅绛”原指元代文人黄公望创造的一种以水墨勾画,以淡赭石渲染而成的山水画。

在清代晚期景德镇制瓷艺人,巧妙的运用了彩料,将国画搬到了瓷器之上,这便有了“以瓷为笺”的美誉,浅绛彩瓷的诞生。

4073光绪程门山水插屏尺寸:高44厘米宽40厘米估价:RMB650,000~800,000在太平军攻下景德镇后,于咸丰5年(1855年)一把火将御窑厂烧了个精光,厂里的库存瓷样也因而散失,官员、画师、工匠人等或作为“妖”被杀,或侥幸逃脱,全作猢狲散尽。

此次2017云南典藏二十二周年庆典拍卖——一品雅集专场,精选了数件浅降三大家——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的瓷绘精品,小编第一时间整理,各位藏家敬请欣赏。

4105光绪金品卿花鸟插屏尺寸:高92厘米宽54厘米估价:RMB880,000~980,000以瓷为笺——笠道人:程门程门(1908年前卒),清末画瓷名家,又名增培,字松生,一号雪笠,安徽黟县五都田段村人,生卒年不详幼聪慧,工书善画,作行书随意为之,有不衫不履游行自如之致。

画尤精妙绝伦,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虫、鱼、鸟、兽兼擅其长,其得力于唐、宋、元、明及民国初年诸大名家者甚深,故所谓直追古人。

咸丰、同治时名噪大江南北。

现今传世程门作品多以浅绛彩瓷为主,也有少量青花瓷器。

4053 程门花鸟设色纸本尺寸:高34厘米宽44厘米估价:RMB65,000~75,000程门(约1833—1908前)是公认的浅绛彩第一大家,其艺术水平亦有清季到今的鉴赏家的肯定。

至今所见有关程门的史料均出自两本书:《黑县志》(民国十二年刻本)及张鸣珂(公束)《寒松阁谈艺琐录》。

后者是近代艺术史经常被费用的名著之一(笔者收有民国初年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本子)。

张鸣珂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程门)尝以七寸瓶画青花寒松阁见贻,嘱题其山水小册,予每页作五绝一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新“文人瓷”赏析
作者:刘昕
来源:《收藏界》2014年第10期
明确意义上的“文人瓷”,始于清咸丰年间以程门为代表的文人用浅绛彩拟元人之法绘画于瓷上的瓷器。

程门之子程言于1895年在“浅绛山水人物将军罐”上的绘画,诠释了文人瓷的“六如之法”(图1)。

至民国时,以“珠山八友”为首的绘瓷艺人们或以新彩作画,或继续拟“六如之法”,迅速地确立了民国新“文人瓷”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民国文人瓷的快速推广与发展。

一、推翻封建帝制,新文人瓷闪亮登场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出现的百日维新,不仅是中国政治进程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一次思想启蒙的运动,它也影响到了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需求,人们从艺术感受上,已不乐意中国传统文人的含蓄灰冷的表现形式。

为了生存,文人与瓷匠艺人相结合,尝试用微铅或去铅后的改良浅绛彩以元人绘画技法施于瓷器(图2,1910年王和太浅绛彩花鸟冬瓜罐),明快与亮丽的新“文人瓷”闪亮登场。

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为民众的思想开禁打下了社会基础。

之后的五四运动,及民国初期诞生的《新青年》等刊物等,以及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不但影响了青年学子和一般市民,更是触动着旧有文化人的文化精神,文人山水、高仕草芦、庭院楼阁,也已不再是瓷绘题材的唯一选择。

瓷绘艺人们在坚持浅绛艺术绘法下,用新(洋)彩釉作画表现社会现实生活。

如1922年尚友氏花鸟帽筒,以新彩色调表达鸟儿相互依偎,更贴近社会新思潮(图3)。

涂菊亭1936年作的独钓图水洗,尽管仍用“六如之法”,选择传统的“独钓”题材,但他用新(洋)彩的明快与亮丽艺术效果,体现老翁独钓间休息时孩童们端茶倒水的温馨场景(图4),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和人本理念。

民国时期不仅有改良浅绛彩,同时还有刷花、贴花、喷花以及刻瓷填彩等新工艺的出现,更是引发了现代瓷画装饰的全面革新。

二、新文化生活,促使“文人瓷”形式日趋成熟。

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成功地奠下了第一块民主思想与自由文化基石。

最早逃离缠足束缚参加革命的女性代表秋瑾,为“实行男女平等,实行参政”打了宋教仁耳光的女英雄唐群英等新女性,她们的身体力行,客观上引导了当时女性追求自由的新风尚。

传统思想动摇、文化审美松绑,影响瓷器艺术市场需求下移,明美显意、爽快直白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形式倍受欢迎。

如1910年王和太绘制的“锦衣富贵冬瓜瓶”,背面行书“占得花万境,天香一只红。

画于庚戌年于珠山客次王和太作”(见图2)。

所绘锦鸡精准,色阶鲜明,满笔点染花叶与蕾,夸张了黄公望“点、皴、擦、染”技法,爽快直白地表达了老百姓对锦衣富贵的向往。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学生爱国运动,出现了青年女子学生摒弃千年封建礼教束缚勇敢地走上街头的一幕,也出现了如冰心和丁玲等一大批新式女作家,她们带给社会的文化冲击更新更大。

“新思想”、“新文化”、“新文艺”对民间艺术的刺激,改变着艺术市场需求方向。

“五四”兴起的“文明新装”,民国伊始不断改革的“旗袍”,中西合璧的“新式婚礼”等已深入人心。

穿西装、喝咖啡、品洋酒已成生活时尚,看《良友》美女、听西洋音乐、跳交谊舞已成文娱新潮,这些新思潮也反映在了瓷绘题材上。

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景德镇生产的时尚女冬瓜罐(图5),与程言山水人物小将军罐比,彩料稀薄油亮,彩釉更纯净艳丽。

传统文人那种“美人如玉皆声吟,好学高士均耸肩,清山水秀一去处,江上独垂无鱼钩。

”的意境,已不再受垂青,取而代之是“美人似玉咖啡频,好学高士西装领,灯红酒绿一去处,男女簇拥歌舞厅”的兴起,摩登题材瓷器也因此更受推崇。

三、新彩普及运用,促使“文人瓷”市场日趋确立
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摧毁了千年帝制,不仅宫廷御用艺人流入民间,也使得民间艺人可自由运用宫廷御用洋彩了。

这种彩料色调稳定、色种繁多、色阶明快、色泽亮丽,被艺人们称之为“民国新彩”。

浅绛彩易脱落的缺陷,使得民国初年浅绛彩色调暗淡,品质下降,这些都为新彩登上瓷器舞台提供了机会,“珠山八友”等人的加盟,使得新文人瓷获得了强大的动力,新文人瓷市场日趋确立。

综上所述,民国新“文人瓷”的出现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密切相关,赏析民国新“文人瓷”,一定要领悟承载其中的历史文化,才会使收藏更具意义。

(责编:雨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