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文将重点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以及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是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为人类需要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利用和保护。
马克思主义着重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对于自然界的改造和保护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指出,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也是其独特之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状态。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对工业化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关注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业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但同时也需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强化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动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措施旨在全面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环境保护的关联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思想对于当代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下,我们需要积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适合当代社会的环境保护路径,推动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环境保护有着深刻的思考与论述。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一种关注自然资本与社会生产力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
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与危害,并探讨了如何实现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路径。
以下是该思想的几个核心要点和对环保工作的启示。
1. 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类不仅生存于自然环境中,而且也创造了自己的环境。
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类通过生产的方式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资源,同时也将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这样的过程会给自然界带来负面影响,要求我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要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平衡。
启示:环境保护不应该与经济发展相对立,而应该更加注重平衡。
我们应该建立环境与经济的协同管理机制,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环保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环境破坏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原则是追求更高的利润、更快的增长和更广泛的市场。
这种生产方式不顾环境和社会的成本,以高度开发和消耗资源为代价,让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于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生态破坏是资本积累的逻辑结果”的观点。
启示:我们应该采取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和开发新的节约型、环保型技术,从而实现经济、环保和社会发展的共赢。
3.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按照马克思的思想,环境问题不只是一个国别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协作。
各国应该共同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启示:环保工作的动机和目标应该跨越国界,不局限于单个国家。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同面对环境问题,推动建立全球性的生态文明。
4. 绿色发展是第一要务为了避免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呼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绿色发展是指通过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环境,实现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
启示:我们应该致力于推动和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
生态与马克思主义
生态与马克思主义【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生态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首先分析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相辅相成关系,指出二者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时的共通之处。
其次探讨了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
然后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导意义,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讨论了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重要性,指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生态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建设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生态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矛盾、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意义、生态经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方向。
1. 引言1.1 生态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都强调整体和部分、量和质、因果关系等辩证法则。
生态学告诉我们,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相互依存的,而马克思主义则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辩证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都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系统。
通过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供指导和启示。
2. 正文2.1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相辅相成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相辅相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学科,其基本原理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均衡和生态多样性等。
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矛盾的统一,包括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许多方面相互印证。
生态学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一切生物都是与其环境相互依存的整体。
这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观点相符,即生物和环境是对立统一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关于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主要关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和其对人类的侵害。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汲取启示,以更好地应对当代环境危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1. 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的生产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类只能在自然界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所以只要违背了这些规律,就必然会付出代价。
”这表明马克思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2. 资本主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无节制的扩张和剥削为核心,它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
3. 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生态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才能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建立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产方式。
1. 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启示我们,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利益。
只有坚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提醒我们,要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消费过程中选择环保产品和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
3. 建立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告诉我们,要建立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
生态文明理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生产方式转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不能剥夺自然的资源,也不能无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生态文明理论强调了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产方式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追求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的生产方式转向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
这种转变意味着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会由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的初级阶段发展到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高级阶段。
这个过程包括了社会制度的变迁、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等方面。
四、生活方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倡导人们转变生活方式,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六、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强调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即要保障人民的经济福祉,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七、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还提出了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的观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类共同发展。
结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整体上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提出了一系列对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的理论,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指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社会关系”,并进一步指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类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才能生存”,进而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2. 反对商品经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商品经济是导致自然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并无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这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行为是不可持续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呼吁改变商品经济的本质,倡导实行绿色生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提倡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只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能够更好地调控资源分配,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过度破坏,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类才能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呼吁人类要认识到自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反对剥削自然的行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们要意识到自己的生存依赖于自然,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避免过度开采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强调要改变商品经济的本质,倡导实行绿色生产和消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简介
第十讲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的“绿色运动”中,它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也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活跃的生长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精神,并比较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当代生态环境及其危机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危机的途径,提出了一些深刻的思想。
它在西方理论界被视为一种政治生态学,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一政治生态学,是近年来西方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也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以前人们往往把生态学当作与经济活动无关的学科。
后来,人们则把生态学看成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高兹说:“直到经济活动破坏或长久地扰乱了环境并且这样做也危及到经济活动自身的追求,深深地改变了它的存在条件,生态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
生态学开始关注外在的限制,经济活动必须尊重这些限制,以避免产生和其目标相反的结果,或与其继续发展不一致的后果。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指出,仅仅从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研究生态问题,把生态学看成一门特殊的经济学,还不能实现人们对生态学这门学科的期试图克服相对匮乏的经济上的努力造成了绝对的、不可克服的匮乏。
结果是消极的:生产造成的破坏比它所创造的更多。
当经济活动侵害了原始的生态圈的平衡,或者破坏了不可再生或恢复的资源时,就会发生这种颠倒的现象。
”要理解并克服这些“反生产性”,人们就必须破除经济学的界限,探索一种不同于经济理性的生态理性。
“生态学所要做就是:向我们解释如何在物质生产界限中缩减而不是在物质生产中增长,合理地应付贫乏和疾病,合理地应付工业文明的梗阻和死结。
它证明保护自然资源比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自然循环比干涉自然循环,更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其反对技术法西斯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的作用。
高兹指出:“生态学作为一门纯粹的科学学科,它并不意味着必然要抵制独裁主义、技术法西斯主义的解决方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内容及其评价一、马克思生态观主要内容人与自然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对自然界有依赖性,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组成部分。
但人又是社会存在物,具有高于自然物质的社会本质。
这集中表现在人具有理性、道德和劳动的能力表现在人们之间通过语言中介沟通与交往,表现在人生产与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作为劳动存在物、理性存在物、道德存在物和语言存在物的人,不仅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具有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点。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1)、自然界的客观性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首先,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和一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然的本质的立场,即把人看作自然存在物,同时又受到外部自然的限制。
同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也是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人是自然之子。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经说道: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在这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人本身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
其次,自然界具有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遵循自己的客观规律。
有自觉意识的人虽然能够通过认识和实践改造自然,但这并不表明自然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认识和实践,因为人的实践改变的仅仅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和自然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特点,而不能创造自然物质及其规律。
再次,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来源。
马克思在肯定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的同时,也强调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
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因为“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
”另一方面,自然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生活资料,人类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靠自然界而生活。
马克思的生态观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观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资源和条件。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护自然,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掠夺和破坏。
恩格斯则强调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并带来相应的后果。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提倡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生。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和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使得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张摒弃资本主义的环境破坏模式,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根据自己的需要生产和消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将摒弃盲目的经济增长,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放在首位,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生态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需要根本解决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
只通过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于当代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对生态环境问题所持的观点和态度。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强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环境问题实质上也是这些矛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表现。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标,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彻底改变生产关系,摒弃资本主义的盲目追逐利润的逻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必须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才能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将环境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才能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只有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才能实现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告诉我们,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上。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地球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和观点。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本文将从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原理、实践意义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原理包括: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态环境的社会属性、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指出生态环境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追逐利润最大化,无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应该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马克思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污染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二、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实践意义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提醒我们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
当前,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引导我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思想,引导我们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环境保护,既要追求物质文明,又要追求精神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特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思考中逐步形成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揭示和批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生产和交换中的无节制、无道德和无目的的追逐,单单由于市场的制度和扩展了的规模,就必然导致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他们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和危机,其中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剥夺、环境破坏以及人与自然的割裂等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
马克思主义者深入研究了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的成果,提出了更加深入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要解决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必须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并提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自然的原则。
同时,马克思主义者还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认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生态效益。
2. 推动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马克思主义者主张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们强调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中共莱州市委党校山东 2614001869 年生物学家海克尔的《有机体普遍形态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书中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加以批判、修正和扬弃,倡导建立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伦理学。
此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和形态的环境伦理学等理论相继提出。
在关于如何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问题上,前者是以自然界和生态环境本身为核心价值的生态中心主义,后者则是以人类自身利益为核心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主要流派之中,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学说就是其中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之时,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1] 因此,尽管他们没有专门和系统地阐述过生态观,但由于理论的内在逻辑,当他们在阐述自然观和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进行批判性考察中,就包含着关于生态问题的大量论述,即有丰富的生态思想。
[2]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或“生态问题”这些概念范畴,但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基本、核心命题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论证,反映出他们对生态问题有着独到精辟的见解,赋予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研究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伟大命题,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且较为系统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思想。
其中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研究层面。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无疑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论证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客观真实存在,阐述了人与自然界的本真关系和人应当以“实践精神”反作用于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属性是人类的首要属性,人类离不开自然界, 要靠自然界来维系生存。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只有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首先强调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所有生命都依赖于自然环境的供给。
因此,人类必须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当符合自然规律,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还重视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审美。
马克思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应当是全面的、深刻的,只有深入理解自然的规律和本质,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资源。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提倡人类要珍惜自然,尊重自然的美丽和奇妙,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审美意识,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一个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全面理论体系,强调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审美。
只有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才能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启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有着独特的分析和理解。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关注起生态问题来。
马克思主义虽然早在19世纪末就已诞生,但其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启示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对自然环境破坏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和批判上。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唯利性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而这种过度开发又反过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还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上。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概念,并指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盲目追逐利润,导致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反对过度开发,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强调自然与社会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强调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统一,提醒我们要认识到自然界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从而正确对待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需要在社会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合理规划资源开发和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要求我们不仅关注物质生活的改善,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的健康和安宁是建立在健康的自然环境之上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 社会主义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路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评析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评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结合当代环境问题提出的一种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根本观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下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评析:1. 科学性与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既是科学性的,又具有实践性。
它基于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来改变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应用。
它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揭示了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
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也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的运用,强调要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3. 阶级斗争与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
它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认为解决环境问题需要进行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这一观点引起了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不能仅仅归结为环境问题,还涉及到经济、政治等方面。
4.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它强调通过改变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平衡。
这一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仍然面临挑战。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并根据实践来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学派
马克思主义学派1.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该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上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批判,通过重新解读自然的观念,力图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并以这样理解的自然和文化概念来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以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并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想——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流派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批判功能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相结合,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及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双赢”理念.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安德列·高兹,美国的詹姆斯·奥康纳等。
2.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现的一种企图把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调和起来,按照存在主义的精神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除法国人让·保罗·萨特外,还有法国的列斐伏尔等。
3.管理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该学派关心的是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相比,他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早期的资本主义.他们更热衷于把资本主义划分成不同阶段和过程,探讨每个阶段和过程中财富积累的各种模型和模式.他们重点研究财富积累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即:资本主义财富积累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财富积累推动了其政治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又导致了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危机的加剧.他们探讨资本主义危机实际上是探讨财富积累的危机.与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相比,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关心的是国际分工,管理学派关心的则是财富积累的过程,二者应相互补充.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大卫·高登、法国学者米克尔·阿格雷塔等。
4.分析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国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派,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发展潜力较大的思潮之一,是20世纪初以来流行于英美地区的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结合的产物.该学派运用现代数学、数理逻辑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试图为其确立“微观基础”.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分析哲学家G.A.科亨、美国的约翰·罗默、威廉·肖、乔·埃尔斯特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生态学是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拓展,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本文将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生态学的内容和重要性,并探讨它们对于当今社会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结和概括,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
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指出历史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的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则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发展的思想和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生态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指出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其主体和改造者。
人类对自然界的掌握和改造应该符合自然规律,追求可持续发展,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损害。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资源循环利用等。
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结合,为我们认识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指导。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基础,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等方面的保护。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应该符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则,避免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同样地,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资源的有限性和可再生性,强调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生态学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生态学的结合是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规模,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其中包括了社会主义生态观。
社会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对社会主义生态观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生态观的内涵社会主义生态观秉持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它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共生的整体,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之上。
社会主义生态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生态观的核心原则1. 坚持发展与保护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生态观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坚持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
社会主义生态观注重整体和长远的考虑,关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不能为眼前的一时利益牺牲了未来的发展,要以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为出发点,制定并实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政策。
3.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生态观强调人民对于环境和资源的参与和管理,尊重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人民作为环境建设的主体,有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人人关注生态环境、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生态观的实践路径社会主义生态观的实践路径在于构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这意味着要在经济建设中统筹发展与保护,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推动绿色技术与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法治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提高环保意识,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第四部分:当前社会主义生态观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当前,社会主义生态观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流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②
科学技术可以使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保持动 态平衡 资本对人口和自然资源的掠夺造成人口过剩 对人口的掠夺表现为人口相对过剩 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表现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 发利用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 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自然、为什么要 保护自然以及如何保护自然这几个人类社会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詹姆斯•奥康纳的思想
1997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发表《自然的理由》 一书,在阿格尔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概念基础上,运用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 机并存的“双重危机”理论,从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生 态马克思主义。当然,从理论出发点看,奥康纳并不赞同 马克思主义具有生态思想。他指出,马克思揭示的资本 主义的经济危机属于“第一重危机”,他本人要对“第二重 危机”即生态危机进行补充论述。他还认为,资本积累必 然带来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和衰竭,而全球性资本主义不 平衡发展更加导致了生态的不平衡,“不平衡发展的资本 主义对成千上万的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灾难”。应该肯 定,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是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一 次重大丰富和发展。
③
人口过剩的直接原因是私有制所造成的竞争 私有制把生产分为两个对立面(自然地方面 和人的方面),即分为土地和人的活动,人 的活动又分成劳动和资本。三种要素之间是 彼此斗争而不是相互支持。它们之间的相互 斗争可以不是同时发生的,今天欣欣向荣, 而明天却停滞了。资本在运动得最紧张的时 候突然停下来,突然无事可做,这个国家就 会陷入财富过多、人口过剩的境地。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凸显了人类中心主义反对生 态中心主义(绿色运动组织)的鲜明特征,它 清楚地回答了人类所要保护的自然是人化自然 而不是自在自然。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回答了为什么要保护自然以 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强调人化自 然对人类的实践意义,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类实 践的自在自然对于人类没有任何意义。
威廉· 莱易斯的思想
威廉· 莱易斯在其代表作《自然的统治》与《满足的极限》 中,阐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奠定生态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在叙说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人本) 传统及其演变的基础上,他深刻地指出,人类加强对自然 的控制,不是转移或削弱对自身的统治,恰恰是加剧对自 身的统治。人类依靠科技手段实现对自然的控制,反过来 遭到自然的反抗和报复,遭遇异化的命运。这就是生态危 机的爆发。在他看来,自然不是任人摆布的客观物,并不 屈从社会的意志。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 然而,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原则,造成 过度生产和‚消费异化‛,导致生产力与资源的浪费和自 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此,资本主义国家有必要增加干预 力度,压缩生产能力,削减人们的物质需求,改变人们的 消费方式,从根本上调整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
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问题上,生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根本上说,生态问题是资本 主义制度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扭曲了人与自然 的相互关系。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无限 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竭力将‚成本外在化‛的必然 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为了扩大利润,资本主义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 技术优势、文化优势、军事优势进行全球扩张, 最大限度地占有人类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尤其 是掠夺第三世界的资源,实行生态帝国主义。可 以说,资本主义扩张到哪里,生态危机就蔓延到 哪里,进而演变成全球性危机。
①
自然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自在自然包括人类历史之前的自然,也包括 存在于人类认识或实践之外的自然。人化自 然则是指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 的自然,也就是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对象的 自然。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强调自然地优先地位,这 种自然包括自在自然的历史优越性,也包括 人化自然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积累决定人口变动, 在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总人 口的绝对量的迅速增加和劳动人口的日益相 对过剩,是同一个人口发展过程的矛盾统一 的两个方面。资本的趋势是‘既增加劳动人 口,又不断减少劳动人口的必要部分’。资 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口过剩。这与以 前的社会刚好相反。马尔萨斯则混为一谈。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基本 观点
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观点 关于人口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论述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
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观点
对马尔萨斯‘人口决定论’的批判 ①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口与谷物同时按照 几何级数增长 马克思在分析中加入了科学这一要素,认为 科学的进步和人口增长一样,是永无止尽的, 至少也是和人口的增长一样快。科学的发展 可以解决谷物产量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 盾。
霍克海姆和阿多尔诺的思想
霍克海姆和阿多尔诺认为,人对人的统治是以人 对自然的统治为基础的。因此,人的自由解放应 当以自然的解放为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 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前提。在资本主义社会,由 于工具理性的泛滥和价值理性的衰微,人类通过 科技进步和使用技术手段,掠夺和践踏自然界, 造成征服自然的生态危机:不仅人与人的关系被 异化,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处于异化状态。为 了避免生态危机,人类未来的自由社会必须建立 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关系。
生态马克思主义
陈国涛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社 会思潮,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批判 功能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相结合, 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及人类自身发 展问题的“双赢”理念。
起源与发展
生态马克思主义源自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 系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 想,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酝酿、本•阿格尔、 奥康纳、福斯特等人的发展而最终创立。
马尔库塞的思想
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H· 马尔库塞更加 广泛而深刻地论述生态危机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论解放》(1969)一书中,他认为当代资本 主义压抑人也压抑自然,造成人的异化也造成自 然的异化。人不再是‚人‛,自然也不再是‚自 然‛。生态危机已经不是纯粹自然的、科学的问 题,而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的 本能结构危机的集中体现。因此必须首先在资本 主义世界内部推进环境保护,使它不再受到阻遏。 马尔库塞把它称之为‚自然的解放‛。
⑤
⑥ ⑦
消灭私有制是解决人口过剩的唯一途径 只要目前处于对立状态的各个方面的利益能够 融合起来,人口过剩和财富过剩的对立才会消 失。这种对立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两种生产‛理论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 身的生产,即繁衍。 关于人口控制的设想 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必须与物资资料生产相适 应。
关于人口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口问题的论述并没有全 盘否定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二是在马尔萨斯 关于人口与谷物必须保持平衡的大前提之下 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自然资源与人口 增长保持动态的平衡;同时,将人口与自然 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通过生 态系统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阐述了三者之间 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③
共产主义和循环经济是恢复新陈代谢关系的 根本选择 首先,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彻底解决人类与 自然的矛盾,实现人类与自然地可持续发展。 但马克思并没有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看 作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二是把它作为一个 普遍的矛盾。只不过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矛 盾更为尖锐,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新陈代谢的 断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综合上述观点,生态马克思主义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首先,在人与自然的‚先在性‛问题上,生态马克思主义超越技 术中心主义与自然(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以人类中心主义 (人道主义)精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社会主义是一 种人类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它反对生物道德论和自然神秘论,以 及各种反人道主义的体制。 一方面,它承认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的 生物性存在。同样,作为生物性存在的人类自身,的确依赖自然界 而生存,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本质。另一方面,它承认自 然界只有与人类共存并相互转化才有意义。自然界没有独立于人的 存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又是社会的一部分,在本质上 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具有社会历史性。自然界不断地社会化(人 化),而人类社会也不断地自然化。人类不断地从‚统治‛自然转 向‚支配‛(按照理性方式管理和治理)自然,构成人与自然日益 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
本•阿格尔的思想
本•阿格尔在1979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 论》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一 词 ,并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了开创性的论 述。在阿格尔看来,“生态马克思主义⋯⋯把矛盾臵 于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 这一高度加以认识”。阿格尔根据马克思关于经济 危机和异化劳动的论述,发现消费异化导致了生态 危机,因此他试图以生态危机来否定经济危机。阿 格尔的这些论述不仅使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 学派开始形成,而且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做了重要的总结。
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导致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揭示了资本主 义社会产生新陈代谢断裂的根本原因。‚…… 正是资本积累的这种‘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使资本主义社会逐渐产生了两大根本对立的阶 级,这两大阶级无论是在自然科学的属性上还 是社会科学的属性上都因为资本循环受阻而无 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马克思还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比如在《资 本论》中,马克思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发展导致工业废弃物的增多,而且直接利 用新陈代谢理论,提出了对工业废弃物和人类 排泄物进行循环再利用的可能性。
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尽管马克思早就明确提出必须解决人与自然 的矛盾,但他们的理论仍然受到时代的局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类社会进入到新 的时代。新马克思主义中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其 批判理论较早地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把分析生 态危机与批判资本主义联系起来。这一学派的 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姆、阿多尔诺、马尔库 塞、莱易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