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

合集下载

试分析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和现代意义

试分析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和现代意义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试分析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和现代意义刘则君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摘 要:中国古典美学体现着东方文明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表达手法,中国古典的美学主要思维方式为:整体思维、类比思维、圆形思维。

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建设现代美学体系,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线索,对现代古典美学提供思想参考。

关键词:古典美学;思维模式;现代意义作者简介:刘则君(1993-),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79-01中国古代社会体系主要是农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人类之间的主要关系链依靠血缘关系稳固社会框架结构,以务实为基础理念,构建古典美学的整体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推进,现代中国对古典美学的结合研究意义重大。

一、中国古典美学主要思维方式(一)整体思维中国通常认为事物之间的存在都应该属于一种终极实在,结合为一个整体,并且通常认为事物之间的存在都应该属于一种终极实在,形成一种连环、缠绕、相互关系、相互作用、难以拆解的一种不可分析性,必须采用圆融整一的结合,才能够真正掌握其中的内在含义。

本段以范畴为例:比如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真”的表达。

中国人通常追寻天真之美,六朝中“出水芙蓉”的清真之美,司空图理论概括为“真予不夺,强得易贫”,苏东坡追寻“文理自然,姿态恒生”等,这些都是对整体思维的特有归类。

(二)类比思维在中国,人们习惯把伦理、天时、地理、心理、生理等不同的知识领域归纳进同一种结构形式中,致力于研究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并且不断寻觅同样规律的运行,认为整体比个别更为重要,整体的联系才是事物之间最关键的存在。

还应该顺从事物间的统一,这样才可以确保各方面的发展。

例如著名思想家孔子认为:“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比德说”是最突出的表现,孔子所提到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说法,就是最早使用自然现象与人结合的类比,将自然美归纳到人类伦理框架,把自然演化成伦理的一种符号,同时用人文描述自然的美作。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探讨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探讨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探讨美学思想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艺术、美感、审美、美学创造等方面的问题。

古代文学中也不乏美学思想的探讨和表达,这些思想和观点不仅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在古代文学中,美的审美观念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对自然美的追求。

古代文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其中所描绘的农村景色、野花野草、山水田园等,无不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

这些描写常常以简练、凝练的语言形式呈现,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

除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古代文学中还存在一种以内心感受为主题的美学思想。

这种思想体现在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情感表达等方面。

比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人性的审视和理解。

这种以人的内心为创作核心的美学思想在古代文学中非常显著,它使得文学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古代文学中还有一种与美学思想紧密相关的观念是意境。

意境可以理解为作品所营造的氛围和情感,它通过对语言、形象、节奏等方面的处理来实现。

在古代文学中,意境常常运用于描述景色、表达思想等方面。

比如,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他通过对黄河泛滥、百姓流离失所等情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意境,从而给人以深思和感动。

意境的塑造是古代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美学手法,它使得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此外,古代文学中还存在一种追求真实和自然的美学思想。

这种思想主张艺术作品应该真实地反映人类生活和社会现实,抵制虚构和浮夸。

比如,在明代文学家冰心的作品中,她以真实的视角描绘了女性的生活困境和内心挣扎,展现出一种真实而动人的美感。

这种追求真实和自然的美学思想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真实性,使得作品更具有可信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表达丰富多样,不仅反映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注重了人的内心感受和思想表达,同时强调了作品意境的营造和真实性的追求。

浅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浅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浅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记得乔治.桑塔耶纳说过:“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他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

我们应该重视美的物质基础,也应该承认在自然的物质形式中潜存着美的因素。

”席勒也说过:“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的和谐,因为他在个体身上奠基和谐。

、、、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都共同的东西。

”可见,美的重要性。

中国美学的起点是从老子美学开始。

数千年以来,大量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玄机独具、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

这个体系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人。

传统美学中“和”的思想,从柏拉图开始,西方文化一直是讲主客二分的,于是在西方美学传统中突出的特点是“以个体为美”,强调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换句话说,西方美学欣赏的是“个体”和“局部”。

与西方人的审美趣味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美学更强调整体性,具体思想表现就是“以和为美”。

中国美学中的这种整体意识是建立在哲学的整体观之上的。

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

中和之美: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

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种“执中”、“尚中”的中和思维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原则,反对“过”与“不及”。

从哲学视角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现。

辩证法认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度两端的关节点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及其演变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及其演变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及其演变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一直以来,中国人有一种观念,认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个观念不仅贯穿了中国的各个领域,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着深刻的体现。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基本上分为哲学和审美两个部分,哲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对美的理性思考,审美则是透过车用五官,以感性的方式体验美的心理过程。

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美学思想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美学思想主要有三大流派,分别是儒家、道家和墨家。

儒家美学思想强调“仁”和“礼”,发扬中庸之道和和谐之美,注重碎屑的教育,这便决定了儒家强调个体的完美及其内在的美,对个体的个性创造有提倡和支持作用。

道家美学思想则强调“自然之美”和“无为而治”,推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美学观念,主张随波逐流、自由自在。

墨家美学思想则盛于提出以“兼爱”为核心的“非攻”理论,强调以和为贵,推崇美的体现在于人性之美。

中国传统审美在中国传统审美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和谐”、“节制”、“清净”和“中庸”等概念。

和谐是指凡事合乎自然规律,视听上和谐而不纷扰,日常生活上人际关系和谐相处。

节制是指凡事都应适度,不过度张扬,不失中庸。

清净意味着净化了心灵、思想和环境,使之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中庸则是指不过于偏向极端,不过度表现,是一种平衡和谐的态度。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发展也不断变化。

古代的美学思想在明清两代的儒家思想中得以完全复兴和传承。

这一时期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逐渐从哲学思考转向了文化审美,强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还有一点,就是美学思想逐渐的将传统尺度的美与现实尺度的美同等看待,将传统尺度的美进一步拓展至人道主义、普及化、世俗化的美上,为后来现代中国的美学思潮奠定了基础。

总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几千年来,这种思想不断演变和发展,拓展出了丰富的美学理论和带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审美方法,影响着中国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普遍看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互补系统,以味为美、以意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构成了中国古代美本质观的整体特色。

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观本同而末异,如儒家认为自然比德为美、以情为美、以和为美、以“合目的”的形式为美,道家以无、妙、淡、柔、自然、生气和适性为美,佛家以涅槃、寂灭、死亡以及涅槃的象征——圆相、光明为美,便体现了中国古代美论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的美感论集中论述了审美的特征和方法。

审美特征论涉及美感的愉悦性、直觉性、客观性、主观性、真实性。

审美方法论强调咀嚼回味、以我观物、虚静纳物,与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论遥相呼应。

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作出简要而整体的把握。

在我看来,审美感知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而普遍引起审美感知满足、完善、愉快的对象,就是美① 。

美学不仅应当研究感觉规律,还应研究感觉对象的规律。

易言之,美学不仅应当成为美感学、主体审美学,还应当成为美的本质学、客体审美对象学。

因此,本文阐释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将把焦点聚集在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和美感的理论上。

中国古代普遍的美本质观中国古代对美的看法,既有异,又有同。

所谓“同”,即儒、道、佛各家相通相近、殊途同归、末异本同之处,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颇为流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中国古代对美的普遍看法大抵有如下数端:一、以“味”为美。

这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不带价值倾向的客观认识,可视为对美本质本然状态的哲学界定。

从东汉许慎将“美”释为一种“甘”味,到清代段玉裁说的“五味之美皆曰甘”,文字学家们普遍将美界定为一种悦口的滋味。

古代文字学家对“美”的诠释,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美”是“甘”味的普遍认识。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听到优美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老子本来鄙弃欲望和感觉,但他又以“为腹不为目”为“圣人”的生活准则,并把自己认可的“大美”——“道”叫做“无味”之“味”,且以之为“至味”。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美学观念,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涉及到文学创作的内涵、形式和审美标准等方面,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强调内涵的丰富性。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出对人生、情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味到诗歌的内在美。

其次,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注重形式的优美与和谐。

古代文学作品在形式上追求韵律的和谐和语言的美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运用了平仄韵律,使诗歌的语言流畅优美,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也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精心的描写和构思,使作品在形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还强调审美标准的高尚与卓越。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标准常常与道德、伦理价值紧密相连。

例如,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忠诚、义气、仁爱为核心,通过他们的言行展现出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种审美标准的高尚性使文学作品具有教化作用,能够引导读者向善向美。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还包含了对自然和人性的理解。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赞美。

例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红豆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同时,古代文学作品中还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这种对自然和人性的理解使古代文学作品更具深度和思考性。

总之,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丰富多样,既注重内涵的丰富性,又追求形式的优美与和谐。

(2)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概述

(2)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概述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 “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 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 人。”
(言语第二)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 美,顾云:“千岩竞秀,万 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 云兴霞蔚。”
二)
(言语第
3、对身体容止的欣赏
从古人的以德取人,转而为以貌取人, 从理性的道德原则,转变为感性的快 乐原则。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 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 美以其不可抵抗的力量,留下了一段 段富于传奇的故事:
——《世说新语·雅量》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
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
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
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 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
(言语第二)
以上人物品藻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美学风格, 是面向自然,走向自然,回归自然成为普遍追求, 因此美学风格出现了巨大的变迁。宗先生认为, 魏晋时期虽然是中国政治上最黑暗混乱的时期, 但确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时代,因而是一个最富于艺术精神 的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 戴逵的雕塑,稽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 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眺的诗,郦道元、 杨衔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无不 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 根基和趋向。
司马景王东争,取上党李喜,以为 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 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喜对曰: “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 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言语第二)
锺毓、锺会少有令誉,年十三, 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锺繇曰:“可令 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 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 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 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 不敢出。”

中国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中国古典美学自先秦到清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其间儒家、道家、释家、禅宗美学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及学派,他们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古典美学。

这些美学思想从理论著述上看是零碎、不系统的。

古要谈中国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就不得不从宏观入手,从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对美学形成发展的影响着手。

复杂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古代三千年文明,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时代,农业经济决定了人们以血缘关系相维系,团结生产。

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使人们对自然、对天、对神(天的统治者)都有很深的感情。

人们认为人与大自然与整个宇宙是和谐统一的,是一个整体。

这种以宇宙整体和谐为基础和中心的文化和谐观念影响到中国美学,是宇宙为整体,以整体为美,以整体的和谐为美。

春秋时期,随着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一些思想家开始运用五行学说来阐述对审美和艺术的看法,提出“和”的美学思想:一方面强调艺术美产生与艺术诸要素所组成的整体结构的和谐关系中,另一方面则强调主体审美享受的适中。

“和”甚至成了审美批评的尺度。

这种美在和谐的审美倾向和美学趣味,奠定了中国美学的思想基础。

在以“和”为美的思想影响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思想家们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没有冲突的,只有顺应自然才有整体和谐、才有美。

如老子《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美学认为道是浑然虚无的,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生息变化的整体。

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美学产生的根源。

故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与天融合才能返璞归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中国文学艺术中大都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抒发对大自然的关注或喜爱之情的情景合一的作品。

中国成熟最早的抒情文学既是极好例证。

如《诗经》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是伴随着生产劳作,并赋予一定的情感意象的。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剖析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剖析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剖析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而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则是对美的表达和追求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美学观念,这些观念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美的追求上。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经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在古代文学中是非常常见的,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崇拜和追求。

其次,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还体现在对人性美的追求上。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人性美的追求则是古代文人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准。

例如,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中,作者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他们的正直、勇敢和忠诚等美德,同时也通过对反派人物的描写,揭示了他们的邪恶和丑陋。

这种对人性美的追求在古代文学中是非常普遍的,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性美的赞美和追求。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还体现在对艺术美的追求上。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经常通过对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运用了夜色、月亮和秋风等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这种对艺术美的追求在古代文学中是非常常见的,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艺术美的追求和追求。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还体现在对情感美的追求上。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经常通过对情感的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通过对战争和离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忧伤。

这种对情感美的追求在古代文学中是非常普遍的,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美的追求和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5)头面轮廓美 a.饱满的瓜子脸--前额天庭广而阔、颧骨微隆、 面颊有酒窝 b.毛发--乌黑、亮泽
发式
5、中国传统体型健美的标准 a.女性:

春秋战国后期及秦 --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 饿死”“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 齿如含贝”;
汉魏以后--服饰辅助,“环姿艳逸,仪静体 闲”
唐宋--“环肥燕瘦”
4、中国传统人体各部位美
1)眉眼美 a.秦朝--蛾眉 李白曾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 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b.汉代--八字眉 眉尖上翘,眉梢下撇,眉尖细而浓,眉梢广而 淡。
c.唐代--柳眉、月眉 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 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 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 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 曰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一、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古代的两个 哲学思想,最初分别按照各自对构成宇宙的 基本元素的认识,来探讨宇宙的起源、生成 及其系统存在。但在以后的长期发展中,二 者相互补充、统一为一个体系。“阴阳者, 天地之大理也”,而五行则是宇宙万物在阴 阳二气“大理”支配之下的根本存在系列。
3)土型人:皮肤呈 黄色,面圆头大,肩 背部丰满健美,腹部 宽大,下肢股胫结实 肥厚,手足不大,肌 肉丰满,全身上下各 部均匀对称。
4)金型人:皮肤色 白,方形脸,头小, 肩背小,腹皮薄,手 足小而坚实,足跟厚 而坚,骨骼劲实,行 动敏捷。
5)水型人:皮肤色 黑,面部凹陷多皱纹, 头大,颈部呈梭形, 两肩狭小,腹部宽大, 臀大,手足好动。
表达了一种协调适度的美感,如“和悦、和 畅、和谐、柔和”等等。 音乐的和谐

中国古代传统美学与审美理念

中国古代传统美学与审美理念

中国古代传统美学与审美理念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古代就有着独特的美学与审美理念。

这些思想在文化传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古代的诗、书、画、乐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传统美学与审美理念。

一、古诗之美中国古代诗歌中,特别注重意境,追求言简意赅、情感深刻的艺术效果,这就形成了具有特殊审美特征的古诗之美。

古诗中“意境”的概念是指将一种诗意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通过内在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的心灵直面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领略诗歌美的效果。

例如《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人感觉到徜徉在月色河畔之中。

此外,古诗还善于运用韵律、修辞手法等艺术手段来营造诗歌的美。

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沉,瑞雪飞来,白玉京华。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段诗歌不仅在韵律上十分优美,同时运用了很多隐喻手法,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二、书法之美中国古代的书法审美理念被称为“墨意”或“书法意境”。

书法师以笔墨,借助形势、空间、颜色、层次等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审美效果。

中国古代有“方寸之间见性情”之说,即书法应当要正确地表达出作者的个性特点,可以利用笔触、墨迹等形式构建自己的个性风格。

同时,还需要运用不同的书体技法和修辞手法,来强调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例如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书法,具有书写雄健纵放、点画自然的特点,其意味着书法家的个性、创造力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征。

三、绘画之美中国古代绘画审美理念的核心是“意境”。

绘画家通过画笔的描绘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让观者感受到凝练的美感。

绘画中常用“写意”和“工笔”两种不同的手法。

写意主张通过大范围的简略的笔触表现出画作的整体意味,强调画意于笔墨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

这些思想和观念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现代社会的美学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艺术、建筑和文人墨客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

一、艺术中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中国传统艺术注重意境的塑造,追求以简洁的手法表现复杂的内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画。

中国画以墨、线、色为主要表现手法,追求意境的纯净与回味的深远。

传统中国画的绘画对象往往是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通过结合写意和写实的手法,营造出以意境为主导的审美效果。

而这种审美观念也体现在传统书法中,书法追求线条的变化和笔画的曲直,通过线条的神韵来表现内在的美感。

二、建筑中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而闻名于世。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是融入自然景色,追求天人合一的美感。

据说,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源于观察大自然,并试图模仿其中的规律和美感。

这种建筑观念在庭院式建筑、园林、寺庙等地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外,传统建筑还注重对称和协调的美感,追求和谐的布局和比例。

三、文人墨客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文学的创作者,还是艺术、建筑和哲学等领域的倡导者。

他们通过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其中最重要的美学思想是“诗意”和“意境”,即通过文字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

文人墨客们追求意境的美感,通过陶冶情操并启迪读者灵感。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在艺术、建筑和文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它们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并对现代社会的审美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这些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的沉淀和传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加强对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的研究和传承,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完整版)中国古典美学

(完整版)中国古典美学

(完整版)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古典美学悠悠华夏五千年,世界上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中国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人们所称道。

中国古典美学的起源,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构建中国古典美学框架的主要思潮和派别之一,其形成和发展直接与儒家相关。

“仁义”是中国古代人民一直很推崇的一种道德。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仁时一种美。

“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互相友爱、互助、同情等。

1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舆!”2百行以孝为先,这是一种仁爱。

在儒家思想中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敬爱父母、笃爱兄长,这是“仁”的基础。

假如一个家庭父母不和睦,妻离子散,而家庭成员整天都心烦意乱,事事不顺心,那么又何来“美学”之说呢?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学为基础,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沉思美之所在,强调唯有遵循仁义之道,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才能获得自由,进入美的境界,所以“仁”时一种美。

“忠孝两全”一直是中国古典美所提倡的一种美德。

“孝”是仁的一种,而忠则是义中的一种。

中国文化传统里“忠”表达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情感,其行为指的是舍己,即要求人们为忠诚对象放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

这一概念极其鲜明地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对象“伦理型”特征。

“忠”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与之相关的忠信、忠义、忠告、忠言等词,一直都广为流传。

并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

公孙丑问孟子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3这里所说的“浩然之气”、“配义与道”、“集义所生”指的就是融合了道德思想,渗透着情感意义。

为实现一定的伦理目标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精神。

“孔孟”之一的孟子高度赞美了这种为理想实现而自我牺牲的一切精神。

那种“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的舍生取义的精神,在社会美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影响和鼓励着一代代的人们为之学习和努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的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金人的诱惑和威胁下不为所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的边疆将士勇敢无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7的清朝诗人于谦在诱惑面前洁身自好。

古代文学的美学思维

古代文学的美学思维

古代文学的美学思维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含了丰富的审美理念和思维方式。

在古代文学中,美学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深深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学创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古代文学的美学思维。

一、意境的追求在古代文学中,意境是一种重要的美学追求。

意境是指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意义和形象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和思考。

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准确的描写、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薄霭纱空,晴明共倒影,水声空欢”。

这些形象化的描写和景象的交融使读者沉浸于一种壮丽的山水意境之中,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美妙。

二、言简意赅的写作方式古代文学追求言简意赅,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古人在有限的字数里,通过凝练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简洁的诗句描绘了壮丽的景色,寥寥数语中蕴含了浩渺的河山和壮丽的景象。

这种言简意赅的写作方式,强调了以少胜多,给予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三、情感与人生的表达古代文学强调人情之美,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和处境,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古代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来表达情感。

例如元代文学家关汉卿的《汉宫春》中,“疏星锁烟袅袅绿,柳堤飞燕几波红。

花枝搦斜阳”,通过对春宫的描写,传达出人物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情感与人生的表达,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并引起他们对人生、情感和社会的思考。

四、对美的追求古代文学对美的追求体现在多个方面,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文美的追求。

古代文学作品常常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对美的追求。

例如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武陵春色来天地”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

同时,古代文学还注重表现人文美,通过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塑造深刻的思想来表达对美的追求。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的美学思维是多样而丰富的,在意境的追求、言简意赅的写作方式、情感与人生的表达以及对美的追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观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观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观中国古代文化自诞生以来,就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这些思想与观点在数百年间不断延续与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学思想与艺术观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也承载了中国古代将来的文化遗产。

一、美学思想的基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基础在于“中和”的哲学思想。

《易经》中讲到“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一思想指出万物都有一个平衡点,正如同阴阳的统一。

美的本质是经过平衡而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平衡,创造了一种和谐的美学世界观。

二、艺术观的内涵中国古代的艺术观充满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凭借人的智慧去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画卷。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景物、人物、品德和文化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的升华,艺术家始终坚持“笔意超形”的艺术理念。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有几个点需要特别强调:1、修身: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艺术家往往都非常注重个人的修养与涵养,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修为能够直接影响艺术创作的质量和效果。

2、神韵: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神韵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传统的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注重条件的感觉和精神的内涵,强调心灵与自然物的互动与共鸣。

这种表现方式叫做“气韵生动”,它使传统中国画具有一种神秘而深邃的特质。

3、精神内涵:中国古代艺术家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往往会在作品中注入深邃的文化内涵,传达一定的思想,而不是单纯的模拟自然。

三、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有几个方面是特别强调的:1、和谐统一:中国古代认为,和谐的美是一种最根本的美,要达到和谐美,必须追求平衡。

不同的风格、样式、重点都可以在和谐的共存中放光彩。

2、以心为形: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往往会通过自己的精神与情感,组织自然与人造事物的形式,表达出一种精神与情感交汇的动人美感。

从而在达到生动形象的美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象的美。

[美学观,传统文化,中国]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

[美学观,传统文化,中国]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我们讲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首先要弄清中国美学历史发展的特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蕴含了大量的美学思想。

中国其他的传统艺术例如,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融合。

各种艺术门类既有自身的美学特性,又在审美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

在美学的理论形式之外,从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大量工艺产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纵观历史的长河,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大量的文学家和美学家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专研和探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色的、博大的中国美学的脉络。

中国的传统美学思维更看中的是所谓的整体意识,其具体表现在就是合和的美学观。

中国文化中美学观是建立在中国哲学观念的整体意识上的。

以和为美,是在要求我们在评价或审美的同时要具有整体意识。

在古人的美学观中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这正是中国美学的整体观。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对和合观念的提出也正是是从孔子那里延续下来的。

由此我们不能看出,和合观也正是儒家思想的美学观念源头。

孔子提倡的美学观念,主要是要强调道德内容要包含到艺术中去,凸显善与美的高度一致。

从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上来分析,儒家的美学观念在中国美学观念中都是影响深远和地位显赫的。

不论是古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还是现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在处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二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中,大部分人都是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反对在二者之间进行不恰当的偏重。

以此为鉴,从儒家的美学思想的文质统一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自己对艺术的审美趣味和行为标准。

翻开历史的篇章,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源远流长,它是以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首先从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他认为,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阴阳两面,这两个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作用形成和。

他认为这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本,也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本源。

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思想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艺术美学思想更是历久弥新,成为世界上独特的艺术品位与文化积淀。

在古代的艺术品创作中,视觉美、感觉美、意境美的各种元素被创造性地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审美风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代中国艺术美学的思想和其在中国现代艺术中所产生的影响。

一、审美哲学的基础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思想源于"五行说"和"阴阳说"的哲学思想,即阴阳思想和五行思想。

五行说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由五种元素组成:金、木、水、火、土。

阴阳学说认为万物都存在阴阳两个极端,其中阴阳背后的产生和转化是相互作用的。

在这种理念下,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想象力建立在大自然、宇宙和人体本身的构造和变化上,一切的绘画和艺术创造都应该遵循这种内在规则。

二、舞蹈美学思想舞蹈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认为舞蹈是一种能够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

舞蹈美学思想的核心在于舞蹈的结构、内容和运动品质,包括节奏的律动、动作的流畅和艺术家的气质。

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试图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和各种情感。

舞蹈是一种有助于人类相互沟通和产生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

三、绘画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是非常独特的。

绘画艺术一直被认为是文明和魅力的一种标志,因为它能够描绘世界和社会。

在古代,绘画艺术通常通过笔,墨和纸来表现。

其中,水墨画尤其是著名的艺术品,在绘画创作上达到了万紫千红的鸿篇巨制。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与现代西方美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画面的结构和排列。

中国的绘画艺术通常是由多个元素构成,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古人认为,绘画作品应该遵循一定的审美标准,如线条质地,用色,板岩等,来形成视觉和心灵上的共鸣。

画家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的刻画,纯化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内涵。

四、音乐美学思想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是极具魅力的文化传统之一。

音乐的创造和演奏都依托于声音的力度和音律的规律,这使得中国古代音乐的美学思想同样具有独特性和内涵。

解读中国文学中的古代美学观念

解读中国文学中的古代美学观念

解读中国文学中的古代美学观念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古代美学观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作品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诗歌、散文和小说三个方面,解读中国文学中的古代美学观念。

首先,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体之一。

古代中国的美学观念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例如,中国古代诗歌强调“意境”,追求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一观念在唐代达到了巅峰,唐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被誉为“诗魂之美”。

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杜甫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同时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化。

这种以意境为核心的美学观念,使得中国古代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

其次,散文也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文体,古代美学观念在散文中的体现更加多样。

古人常常将散文比喻为“文如其人”,强调写作风格与个人品质的相互关联。

例如,唐代韩愈的散文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而闻名。

他的《师说》一文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通过对师生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师道尊严的理念。

这种将个人情感与社会伦理相结合的美学观念,使得古代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最后,小说作为一种相对较晚出现的文体,也承载着古代美学观念的痕迹。

古代中国小说强调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形象塑造。

例如,明代小说《红楼梦》以其复杂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命运,他们的情感纠葛和人生追求构成了小说的核心。

《红楼梦》中的宝玉、黛玉等人物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他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物,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种注重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美学观念,使得古代中国小说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意识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意识

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意识简介古代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独特而丰富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意识。

这些观念和意识影响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方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及其背后的审美意识。

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1. 出自宇宙秩序之美在古代文学中,人们常常将美与宇宙秩序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天人合一" 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和谐统一视为最高境界。

2. 追求精神与情感之美在古代文学中,表达内心情感以及探索灵魂世界是重要的创作主题。

通过细腻深沉地描绘人物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思考,古代作家力图展现出精神与情感之美。

3. 强调艺术形式之美古代文学注重艺术形式的表达,包括韵律、节奏和修辞等方面。

例如,在古希腊的史诗中,使用了严谨的韵律和而唱的方式来展现故事情节,增强作品的审美效果。

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识1. 追求完善和卓越在古代文学中,人们追求卓越和完善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意识。

作者努力以独特而精湛的表达方式呈现作品,并注重细节处理以及结构安排,使得作品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

2. 尊重传统与创新古代文学审美意识中存在着对传统和创新的尊重。

作家们在秉持传统文学规范与观念的同时也不忘进行创新实践,通过突破常规来展示全新的审美体验。

3. 引发思考与启示古代文学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引发读者们深入思考,并给予他们新的启示与感悟。

这种引导思考并唤起读者情感共鸣的审美意识,使古代文学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结论古代文学中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意识在无数作品中得到体现。

通过追求宇宙秩序之美、精神与情感之美以及艺术形式之美,古代文学作品展示了独特而卓越的审美境界。

同时,强调完善和卓越、尊重传统与创新、引发思考与启示等审美意识也推动着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创新。

这些观念和意识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祁志祥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普遍看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互补系统,以味为美、以意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构成了中国古代美本质观的整体特色。

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观本同而末异,如儒家认为自然比德为美、以情为美、以和为美、以“合目的”的形式为美,道家以无、妙、淡、柔、自然、生气和适性为美,佛家以涅槃、寂灭、死亡以及涅槃的象征——圆相、光明为美,便体现了中国古代美论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的美感论集中论述了审美的特征和方法。

审美特征论涉及美感的愉悦性、直觉性、客观性、主观性、真实性。

审美方法论强调咀嚼回味、以我观物、虚静纳物,与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论遥相呼应。

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作出简要而整体的把握。

在我看来,审美感知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而普遍引起审美感知满足、完善、愉快的对象,就是美①。

美学不仅应当研究感觉规律,还应研究感觉对象的规律。

易言之,美学不仅应当成为美感学、主体审美学,还应当成为美的本质学、客体审美对象学。

因此,本文阐释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将把焦点聚集在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和美感的理论上。

中国古代普遍的美本质观中国古代对美的看法,既有异,又有同。

所谓“同”,即儒、道、佛各家相通相近、殊途同归、末异本同之处,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颇为流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中国古代对美的普遍看法大抵有如下数端:一、以“味”为美。

这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不带价值倾向的客观认识,可视为对美本质本然状态的哲学界定。

从东汉许慎将“美”释为一种“甘”味,到清代段玉裁说的“五味之美皆曰甘”,文字学家们普遍将美界定为一种悦口的滋味。

古代文字学家对“美”的诠释,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美”是“甘”味的普遍认识。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听到优美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老子本来鄙弃欲望和感觉,但他又以“为腹不为目”为“圣人”的生活准则,并把自己认可的“大美”——“道”叫做“无味”之“味”,且以之为“至味”。

佛家也有“至味无味”的思想。

以“味”为美,构成了与西方把美仅限制在视听觉愉快范围内的美本质观的最根本的差异。

二、以“意”为美。

这可视为中国古代对美本质当然状态的价值界定,其中寄托了中国古代的审美理想。

中国古代美学认为,美是一种快适的滋味,这种滋味,主要不在事物自身的形质,而在事物所寓含的人化精神。

这种精神既可以表现为审美主体审美观照时情感、直觉、意念的即时投射,所谓“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刘勰),“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客观化了的主体精神,所谓“玉美有五德”(《说文解字》“玉”字条),“花妙在精神”(邵雍)。

梅、兰、菊、竹,因为符合儒家的“君子”理想,所以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钟爱的对象。

山、水、泉、林,因为是清虚恬淡的理想之境,所以成为道释之徒、出世之士心爱的栖身之所。

现实的美源于“人化自然”,艺术的美亦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诗”者“言志”,“文”为“心学”,“书”为“心画”,“画”尚“写意”。

“文所以入人者情也”(章学诚),“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焦竑),只有“意深”才能“味有余”。

所以古人主张:“文以意为主”,“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方东树)。

中国古代由此形成了“趣味”说。

“趣”,即“意趣”;“趣味”,即“意味”。

“趣味”说凝结了中国古代这样一种美本质观:有意即有味。

这与西方客观主义美学观明显不同。

三、以“道”为美。

这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当然状态价值界定的另一种形态,也是中国古代以“意”为美的具体化。

这当中寄托了更明显的道德理想。

儒家以道德充实为美,如孔子说“道斯为美”,孟子说“充实之为美”,荀子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

道家也以道德充实为美。

《庄子》有一篇《德充符》,明确把美视为道德充满的符号,个中描写了不少形体畸形而道德完满的“至人”、“神人”。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希声”、“无形”、“朴素”均是“无为”、“自然”的道德形象。

佛家认为世相之美均是空幻不实的“泡影”,真正的美是涅槃佛道,涅槃具有“无垢”、“清凉”、“清静”、“快乐”、“光明”诸种美好属性。

四、同构为美。

这是中国古代对美的心理本质的认识。

人性“爱同憎异”,“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

”这些是同构为美思想的明确说明。

它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文化系统。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与人、物与我为同源所生,是同类事物,它们异质而同构,可以互相感应。

《淮南子》说得好:“天地宇宙,一人之身。

”“物类相同,本标相应。

”这种感应属于共鸣现象,是愉快的美。

其实,在中国古代以“意”为美、以“道”为美的思想中,已包含主客体同构为美的深层意识。

儒家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尽心而后知天”(孟子),“仁”是“天心”(董仲舒),“天理”即“吾心”,天地之美正是主体之美的对象化,因而呈现出某种同构状态。

道家认为,大道至美。

道体虚无,要把握到虚无的道体,认知主体必须以虚无清静之心观之,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

与此相通,佛家认为真正的美是佛道,佛道即涅槃,涅槃即寂灭虚空。

芸芸万法,以实有之心观之即执以为有,以虚空之心观之即以之为空,这就叫“内外相与,成其照功”(僧肇《般若无知论》)。

可见,道、释二家所认可的至美之道,都是主体空无之心在客体上的同构。

这与西方现代格式塔美学相映成趣。

五、中国古代尽管以“意”、以“道”为理想美,但并没有否定物体形式的美。

“文”,在古汉语中有“文饰”、“美丽”之义。

以“文”为美,就是中国古代关于形式美的思想的集中体现。

“文”的原初涵义是“交文”、“错画”(许慎)之像,即形式之纹理或有文理之形式。

因为这种特点的形式给人赏心悦目的愉悦感,所以“文”产生了“美”的衍生义。

中国古代以“文”为美,体现了古人在偏尊道德美、内容美的同时,亦未完全忽视文饰美、形式美。

在对待文饰美、形式美的态度上,重视“礼教”的儒家表现出强烈的“好文”传统。

由于儒家思想是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好文”成为汉民族全社会的传统风尚。

相比起来,释、道二家是非“文”的。

道家从人性无情无欲的角度出发要求“闭目塞聪”、杜绝文饰之美,佛家从“色即是空”的前提出发指责色相之美为镜花水月。

由于这些学说内在的矛盾性,并不为古代大众所信服,因而并未对儒家以“文”为美思想的统治、主导地位形成根本性的影响。

以味为美、以心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普遍看法。

它构成了中国美学美本质观的整体特色。

然而,仅仅注意到上述整体风貌上的特点还是不够的。

深入进去看,中国古代美学在对美本质的看法上还呈现出一定的学派差异,它们主要体现为儒、道、佛的差异。

儒家美论“比德”为美,是儒家关于自然美本质的基本观点。

其含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成为人的道德的某种象征;自然物的美,不在于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在于它们所象征的道德意义。

如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刘宝楠《论语正义》指出:“仁者乐山”,“言仁者比德于山,故乐山也”。

“智者乐水”,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孔子语:“夫水者,君子比德焉。

”孟子认为,水之美,在于它有不竭的“源泉”,在于它扎扎实实,循序渐进,正如同“君子”有深厚的道德之“本”,道德修养循序渐进一样: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荀子仍继承孔子,并借孔子之口,表述他比德为美的自然观。

如《荀子·法行》记载孔子以“玉”比德:“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也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治也,有条理也)也。

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此之谓也。

”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山川颂》中指出,山、水之美在其为“仁人志士”进德修业的象征。

周敦颐曾著《爱莲说》,塑造了“莲”出污泥而不染的美的形象。

从先秦儒家、到汉儒,经隋唐儒家,到宋儒,自然比德为美的思想被不断继承、宣扬与传播,形成了儒家美学的一个传统、一大特色。

正是在这样的美学传统和审美语境下,产生了中国绘画中的“四君子图”、“岁寒三友”图,产生了中国诗赋和绘画中道德化了的自然美意象系列,如梅、兰、竹、菊、松、水仙、山水等。

中国古代美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以“情”为美的思想。

从学派属性和思想渊源来说,以“情”为美,属于儒家美学。

道家从人性自然、无意志出发,要求人们绝情去欲,无思无虑。

佛家认为人的情欲是产生人生痛苦的祸根,要求通过守戒修行加以根治。

儒家就基本态度和总体倾向而言,是正视、承认情欲这一人性的客观存在的,如孔子说:“因民所利而利之”,孟子主张因民“所欲”,“与之聚之”,荀子指出:“礼者养也”,“养人之欲,给人以求。

”中国历史上,即便是最保守的儒家代表董仲舒、朱熹,也没有一概否定情欲。

如董仲舒说:“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

”朱熹指出:“人心不全是不好”,“饥能不欲食乎?寒能不假衣乎?能令无生人之所欲乎?虽欲灭之,终不可得而灭也。

”儒家对“情欲”的这一基本态度,奠定了中国美学以“情”为美的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美学以“情”为美,追寻源头,《荀子·乐论》和《礼记·乐记》可视作滥觞。

《乐论》、《乐记》认为,人生而有情,情得不到发泄和满足则不能无乱,而过分放纵情欲也会带来社会纷乱,所以圣人制礼作乐,用以有节度地泄导人情。

因此,音乐的第一项功能是使人快乐,使人求乐的情感得到满足;第二项功能是使情不逾礼失德,达到“美善相乐”。

六朝时期,人们继承、弘扬先秦儒家和汉儒合礼之情为善为美、合度之欲未可尽非的思想,“越名教而任自然”,将“情”从道德礼教的牢笼下独立出来,明确提出以“情”为美。

晋陆机《文赋》指出:“诗缘情而绮靡。

”“言寡情而鲜爱。

”梁代刘勰《文心雕龙》中也明确把“情”与“美”联系起来:“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

”“文采所以饰言,而辨丽本于情性。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沈约《谢灵运传论》分析文学作品时指出“以情纬文”,“文以情变”。

萧绎《立言》区别了“文”、“笔”之后指出:“至如文者,惟须绮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提倡“情之发,因辞以形之”,诗“以情志为本”、“以情义为主”。

如此等等,可看作六朝诗文领域情感美学的组成部分。

隋唐至宋末明初,是政治上趋于专制、思想上趋于守旧的时代,汉代的“性善情恶”论在唐宋又被重新提起,六朝的情美说一下子跌入深渊,经过长达一千年的沉重压抑,伴随着明代中叶王学左派对自身的反动和明末清初启蒙主义思潮的突起,在明清之际又重见天日,形成了唯情主义的巨大浪潮,奏出了中国美学史上情感美学的强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