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影响(一)概要

合集下载

浅谈新时期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几点变化(一)概要

浅谈新时期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几点变化(一)概要

浅谈新时期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几点变化(一)〔摘要〕论述了新形势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的几点战略变化,分别是跨国公司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倾向于将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投资系统化、投资出现区域极化、投资高端化、投资独资化,加大了对中国民族企业的兼并和经营本土化。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经营变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整合,随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本身的演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经营出现了战略性的转变。

1 跨国公司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50家在华投资,2004年1年内投资总额超过600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约100亿美元,比2001年增加约200亿美元。

近几年来,虽然面临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年递增。

数年前,一个几千万美元的投资项目就算是大项目,但现在,数亿、数十亿美元的项目也屡见不鲜。

2004年,三星集团增加对华投资7亿美元,是三星对华投资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年。

商务部研究院不久前调查了10家著名日资企业,发现3年来,这10家企业在华增加了200个投资项目。

摩托罗拉公司计划到2006年在华累计投资100亿美元。

欧洲企业也不甘落后,如西门子最近宣布,将增加100亿人民币的在华投资,德国巴斯夫公司2000年开始了总投资将达26亿美元的石油成套项目,欧盟15国在华投资从1992年的2亿多美元一路增加到2004年的近50亿美元。

商务部2005年3月发布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趋势调研报告表明,今后3年,八成以上跨国公司将扩大在中国的产业和研发上的投资。

从投资数量看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额逐年加大,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中最能吸引跨国集团投资的热点地区。

2 跨国公司倾向于将地区总部设在大陆以前,负责大中华地区或亚太地区管理运营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一般设在香港或新加坡。

但近几年来,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纷纷移至大陆,首选上海,次选北京、深圳。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等已成 为国家、有关部 门、企 业和专家学者最关注的焦点 问题 。 略重点的结果等。其次 . 19 年 9月~19 年 7 , 从 5 9 6 9 月 他通过走
2 0世纪 9 0年代以来 .联合 国跨国公 司中心为了加深人 们对跨 国 访深圳 、杭州、上海 、南京、青 岛、天津、沈 阳、大连和北京等 公 司及其行 为和跨国公司对母 国和东道国经济.政治、法律和社 地 的8 家著名跨 国公司的投资企业 , 3 得出这些跨国公司对 华增资 会方面影 响的理解 每年发表一份 《 世界投资报告》 9 年 该 的原因。 . 的由于经营状况良好所 以想投 入新 资金扩大经营 . 。1 3 9 如 有
企 业 发 展 创 造 有 利 的环 境 。
进行 了在华战略 的调 整。最后 ,他通 过对入世 以来跨 国公司在
关于跨 国公 司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 5 0年代 J h unn 和 华 投 资 状 况 变 化 进 行 调 查 和 分 析 . 认 为跨 国公 司 在 不 断 加 大 在 o n D n ig

项《 哈佛 多国企业》的项 目。经过 1 年的努力 , 2 该项 目对跨国 三个步骤两个阶段 第一步在华设立办事部 第二步与 中方企业
公 司 的研 究做 出 了很 大 的贡 献 . 为 今 后 的 研 究 提 供 了 可 靠 的基 合作 .以获取 生产性 资源 为导 向的浅度一体化战略实施阶段 , 第

本 书{ un g 5 ) D n i ,1 8 。这本书对今后 的跨 国公 司研究提供了理 跨国公 司经 营战略从简单一体化 战略 向全球一体化或 者复合一 n 9
论和实证基础 。16 ,Ry n enn在哈佛商学院组 织了 0年 9 a mod V ro 体 化战略的转变 , 并把跨 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战略的转变分成了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变革及我国对策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变革及我国对策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变革及我国对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及庞大的潜在市场,是以谋求全球性经营、广泛地占领和垄断世界市场为投资基本目的的跨国公司所绝不轻易放弃的。

加入WTO后,我国利用外资不仅在量上有重大突破,而且在结构和质量上也有巨大变化。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直接推动者,其对华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迁,这些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一些影响。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变迁(一)投资方式的调整 1、外商独资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的改善以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验的积累,为了更多地拥有自主权和经营决策权,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跨国公司开始根据全球战略的需要,在华投资企业的经营方式也由合资或合作经营更多地转向独资或合资控股经营,越是属于高新技术的跨国公司,其控股的欲望越强烈。

2、并购投资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后,利用外资政策的一个重大突破,是鼓励外商来华从事并购投资。

近年来,国际上的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形式。

与并购投资占全球跨国投资80%以上相比,我国以并购形式吸引投资的发展空间很大,随着我国体制和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并购投资将在外商投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

外商以收购兼并方式投资,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中最重要的变化和特点之一。

(二)投资技术战略的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基于新技术变化基础上的产业分工格局发生了迅速而深刻的变化。

技术发明企业或首先使用新技术的企业,要保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生产规模,以避免研发和制造投资迅速折旧而导致的损失;高度专业化分工格局中,单一产品要达到经济规模和降低成本,就必须同时面向全球市场;同一行业中存在大量相互竞争的企业,使技术进步进一步加速、成本压力导致的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

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与影响

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与影响

第三阶段是1992年后至今 经过十几年的考察研究和投资 年后至今 第三阶段是 试验,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政策、法律、市场、人文环境等已 有了较充分的了解,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跨国公司提供 了广阔的市场环境,而且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 大的召开都进一步坚定了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的信心, 因此,这一阶段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迅速扩大,战略目标 也更加明确,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正把中国从加工组装基 地向重要的制造基地转变。
具体来说,中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9年到 年到1983年,是试验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 年到 年 是试验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尚处试验阶段,政策 这一阶段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尚处试验阶段 政策 方面主要是取消了对跨国公司的进入限制, 方面主要是取消了对跨国公司的进入限制,制定了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年7月),并建立了深 年 月 并建立了深 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 个经济特区,作为重点引进外 圳、珠海、厦门、汕头 个经济特区 作为重点引进外 商投资的区域,中央给予这些区域更为优惠的政策 商投资的区域 中央给予这些区域更为优惠的政策 。
经历的三阶段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经历的三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3年以前 在这一阶段 跨国公司开始 年以前 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开始 第一个阶段是 了解、考察中国的投资和市场环境,只有很少的跨国公 了解、考察中国的投资和市场环境 只有很少的跨国公 司在中国投资 。 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 年代初 第二阶段是 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跨国公司在前期考察试验 年代中期到 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在中国的投资 在这一阶段, 逐渐扩大在中国的投资。 的基础上 逐渐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的在 华投资还重在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仅仅把中国看作其获 华投资还重在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仅仅把中国看作其获 取价格竞争优势的重要区位,这与当时中国大力开展 三来一补” 这与当时中国大力开展“ 取价格竞争优势的重要区位 这与当时中国大力开展“三来一补” 的外贸政策是相适应的。在这种分工模式中,不仅作为东道国的 的外贸政策是相适应的。在这种分工模式中 不仅作为东道国的 中国不能充分分享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好处,而只能和其它欠发 中国不能充分分享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好处 而只能和其它欠发 达国家一样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廉价劳动力、土地、 达国家一样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廉价劳动力、土地、厂房的提 供者,另一方面对跨国公司来说 另一方面对跨国公司来说,仅仅获取低成本的收益也不利于 供者 另一方面对跨国公司来说 仅仅获取低成本的收益也不利于 其培育长期竞争优势。 其培育长期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历程及启示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历程及启示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历程及启示汇报人:2024-01-08•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概述•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原因目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启示0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寻求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份额扩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机会。

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吸引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合作空间。

产业结构调整高速发展阶段(1992-2001)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迅猛增长,涉及领域不断扩大。

战略调整阶段(2002至今)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整,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

起步阶段(1979-1991)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

技术创新和研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越来越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满足市场需求。

投资主体多元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体涵盖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企业,其中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在华投资较为集中。

投资领域广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领域涉及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制造业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领域。

投资方式多样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式包括独资、合资、并购等多种形式,其中合资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之一。

02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需要不断调整投资战略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

中国市场变化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它们调整在华投资战略。

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革新等,也促使跨国公司重新审视和调整在华投资战略。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第一篇: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1、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力度加大,速度加快。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04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664家,分别比2003年增长6.29%。

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450多家已在华投资。

据初步统计,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已经近700家。

2、投资地点集中化——跨国公司投资地域的调整。

据商务部研究院对《商业周刊》全球1000强跨国公司的调查统计来看,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将是跨国公司未来三年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区。

研究还表明,92%的跨国公司选择在开发区投资,这说明开发区在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投资方式从合资向独资转变,对原来合资企业争取控股权。

随着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外商独资限制逐步减少,政策和法律等外部环境等更加优化,加之跨国公司积累了在中国市场投资经验,对中国市场的驾驭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独资或控股的方式投资。

4、加大在中国的研发力度,成立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

据商务部研究院统计,截至2004年9月,著名跨国公司以各种形式在华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约有750家,其中仅2004年1-9月份就设立了298家,同比增幅达到48.2%。

5、投资方式多样化。

一是从新建投资到并购投资。

二是从单个项目到产业链投资。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只是单打独斗,而是带动整个产业链一起来华投资,或者在中国建立健全的产业配套体系,这样在群体竞争中就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

6、对投资环境的认识发生改变,优惠政策的吸引作用逐渐降低。

对着眼于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跨国公司而言,更为关注的是当地经营条件。

对有利的投资环境的理解,已从最早的“三通一平”的硬件环境和优惠政策,转变到当地产业配套能力、人力资本、资金和服务、协调能力的提高,进而扩展到当地经济、政治、制度、政策、法规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并购(一)概要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并购(一)概要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并购(一)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世界投资报告》称,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中国正在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

这表明众多跨国公司都认识到,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后一块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作为跨国公司,如果没有坚定的中国战略,都无法真正实施全球化战略。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和试探阶段;二是90年代的大规模进入阶段;三是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前景明朗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进入大发展阶段。

本文试图在分析近一二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和经营行为的特点后,进一步提出我国企业的应对战略。

一、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新发展近年来,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不断加大;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也逐渐由吸引小规模投资转向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

在1998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除了少部分公司因为中国政策限制外贸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投资外,几乎都在中国进行了投资。

(注:王允贵:“跨国公司全球扩张与中国的政策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4期。

)归结起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特点至少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随着对中国市场环境的逐渐熟悉,以及对中国市场潜力和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跨国公司开始在华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

这种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一方面表现为跨国公司不仅仅向单个的企业进行投资,而且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条的大规模投资;另一方面还表现为跨国公司不仅仅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国,而且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大规模投资,使中国成为支撑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运营中心之一。

近一二年众多跨国公司不断追加在华投资,扩大生产线和投资领域,拓展经营职能。

例如,为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上海贝尔公司追加投资达1.1亿美元;英特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自在浦东建立第一个生产企业以来,已先后两度增资,投资规模由0.951亿美元扩大到1.98亿美元;摩托罗拉公司已经提出要在中国推行“3个100亿”战略,即未来5年在中国的三个“百亿美元计划”——产值实现100亿美元,累计投资额100亿美元,本地采购量达到100亿美元。

跨国公司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建议概要

跨国公司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建议概要

跨国公司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建议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多的跨国公司采用各种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

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战略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当时外商对中国的国内政策、法律、市场环境、消费习惯等都很不熟悉,缺乏在中国市场运作的经验,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法制环境、政策的稳定性、政府行政干预等存在顾虑,因而对投资持观望、试探、谨慎的态度,主要形成了以合资和合作方式为主的格局,以便充分地利用中方的人才等资源熟悉、了解当地市场信息。

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政策环境的改善以及对独资限制的减少,跨国公司也积累了在中国市场的经验,跨国公司已经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但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战略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在中国的投资策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方面说明,随着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跨国公司通过不断变化自身的经营战略来积极面对和适应日益强化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从总体上看,这种调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华投资结构的调整目前,全球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工业化的重心也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稳定的政局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度不断加大,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更加活跃。

许多跨国公司开始把加工制造中心转移到中国,还有一些跨国公司通过提供资金、设计标准、技术和管理,在中国投资零部件制造业,同时加大在中国的采购力度,将中国融入其全球经营网络。

【推荐下载】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对策

【推荐下载】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对策

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对策本文讲述了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对策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更多的跨国公司采用各种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

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战略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当时外商对中国的国内政策、法律、市场环境、消费习惯等都很不熟悉,缺乏在中国市场运作的经验,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法制环境、政策的稳定性、政府行政干预等存在顾虑,因而对投资持观望、试探、谨慎的态度,主要形成了以合资和合作方式为主的格局,以便充分地利用中方的人才等资源熟悉、了解当地市场信息。

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政策环境的改善以及对独资限制的减少,跨国公司也积累了在中国市场的经验,跨国公司已经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但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战略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在中国的投资策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方面说明,随着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跨国公司通过不断变化自身的经营战略来积极面对和适应日益强化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从总体上看,这种调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华投资结构的调整目前,全球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工业化的重心也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稳定的政局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度不断加大,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更加活跃。

许多跨国公司开始把加工制造中心转移到中国,还有一些跨国公司通过提供资金、设计标准、技术和管理,在中国投资零部件制造业,同时加大在中国的采购力度,将中国融入其全球经营网络。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行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行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行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入。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主要的投资目标之一。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增加,它们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日益显著。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涌向中国投资。

截至2018年底,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家进入中国市场,涉足的行业也越来越广泛,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零售业到科技业。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指由外资独资经营的企业,即由外国公司与中方组成的企业,但外方投资比例超过50%;合资企业则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合资方共同投资组建、共同经营、共享利润的企业;合作企业则是指双方在业务上的合作,但不涉及直接投资。

除此之外,跨国公司还有不少采取并购、租借、授权、委托等方式来参与中国经济。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为中国经济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它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他们不仅带来技术和设备,还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传递给本土企业,促进中国企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

2. 推动中国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被视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

他们推动了中国市场的改革和开放,促进了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

他们的进入开拓了市场,为中国产品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高品质、高价格、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

3. 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逐渐增多,对于就业和经济增长都有着巨大贡献。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20年下半年全国各类外商投资企业新增员工近23万人,新增注册资本达到1892.9亿元人民币。

此外,跨国公司还通过对商业链的打造和标准制定推动了中国的整个经济复苏。

4. 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越来越多本土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市场,走出去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对策分析(1)概要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对策分析(1)概要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对策分析(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的调整是其全球化战略中的一个重环节。

这种调整主表现在:逐步把中国纳入其价值增值链和经营网络中,调整在华投资结构,调整股权安排方式和进入方式以及不断推行当地化战略。

面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迅速发展,我们应从制度和投资环境入手,优化投资环境,鼓励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重组,做好对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引导工作,还应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并购重组;当地化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的调整是其全球化战略中的一个重环节,是跨国公司对变化中的世界经济的一种反映,也说明了中国在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中地位的提升。

总体看来,这种调整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把中国纳入其价值增值链和经营网络中1.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纷纷登陆中国。

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

这些新增加的投资,许多是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主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石油化工和发电设备的制造厂商已将它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

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战略投资,跨国公司对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的各阶段进行纵向投资并强化了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及培训中心的建设。

同时把分散在中国的单个投资项目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资金、人员和技术等生产素合理流动并优化组合,产生整体效益。

2.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力度大为增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华研发机构的建立。

到2002年底,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有100家左右,主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如微软中国研究院、贝尔实验室、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等。

从技术开发方面来观察跨国公司的在华行为,可以发现两个显著的特点:(1)其研发的目的已从贴近中国市场、协助在华生产制造企业解决生产技术困难、改善适应性专用技术的研发转向基础研究及创新型研发上,并把在华的研发纳入其全球研发网络。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一、引言二、新趋势三、深远影响四、对策五、案例分析六、结论一、引言随着中国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跨国公司开始向中国投资发展。

这些公司通过投资建厂、收购企业、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增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

然而,这些投资也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

二、新趋势1. 产业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越来越多的国外跨国公司开始意识到不应该只依赖单一产业进行投资。

相反,他们强调要在多产业之间进行投资分配和资源配置,以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2. 区域分布优化目前,大多数国外跨国公司的投资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未来,他们将更加关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二三线城市,以期扩大市场规模和降低成本。

3. 合资合作模式在中国,许多行业都存在前期投资高、市场准入门槛大等问题,因此,不少国外跨国公司开始采用合资合作模式,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共同分担风险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4. 转型升级为应对中国经济加速转型的要求,国外跨国公司也在不断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包括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5. 服务升级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成熟,国外跨国公司也开始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加强与中国客户的合作和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深远影响1. 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投资建厂、收购企业等方式,国外跨国公司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2. 带动中国市场发展国外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国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一些二三线城市,更加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加速产业国际化进程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和发展,有助于加速国内产业国际化进程,通过跨境融合和资源整合提高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潜力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市场。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法规和政策的变化,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等挑战,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首先,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中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中国的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对于外来企业来说,了解并尊重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和习俗是至关重要的。

公司可以通过培训员工、雇佣当地人才以及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来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适应。

此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融入产品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品牌影响力。

其次,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中需要密切关注法规和政策的变化。

中国政府的政策环境常常发生变化,法规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跨国公司需时刻关注并及时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确保自身的经营活动符合规定并遵守相关法律。

此外,积极参与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并与政府进行良好的合作,不仅可以增加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动向和变化趋势。

在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且不断升级,因此,跨国公司在战略调整中需要寻找差异化竞争的突破点。

通过差异化竞争,公司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并建立起竞争壁垒。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洞察,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此外,与本地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也是一种有效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要善于抓住中国市场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一个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潜力巨大。

因此,跨国公司要紧密关注市场变化,在市场机遇出现时及时采取行动。

例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跨国公司可以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等领域的投资。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一、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严重削弱了我国产业竞争力(一)不利于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1.外资技术控制率较高。

鉴于现阶段,外资控制技术的比例确定标准各异,且不能根据单一的数据来笼统地得出这个比例,所以本文通过迂回的方式加以确定,即通过外企各项专利申请数量在全国申请数量中所占比例,来推定外资控制技术的比例。

从表1中能够看出,外资在各年度的技术控制率绝大多数在50%以上,近三年有所下降,但也在30%以上。

这说明我国通过引资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目标没有很好地实现,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外方手中;我国的技术自主创新水平仍然不高,对外来技术依赖过大,在技术层面存有较大的风险。

2.跨国并购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不利影响。

我国本着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原则和目的,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外企对华投资并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

在各类政策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名目繁多的研发中心。

不过,这个举措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带来不利影响。

首先,进一步加快人才的流失。

外资企业的工资待遇比国企和民营企业要优厚,这就直接导致很多高端技术人才转向外资企业。

而在华设置研发机构无疑使更多的研发人才投入外企。

在我国有将近一半的优秀人才就职于外资企业,而这部分人群又有50%以上是在国有企业工作过后跳槽到外企的,且之后很少有人选择再次回到国企工作。

能够说,这是国企培养出的人才流失到外企。

其次,外企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会增大我国在技术层面对他们的依赖,长此以往,将严重削弱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

我国引进外资企业的首要目的是期望学习到先进技术,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越多,我们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性越强,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动力越弱。

(二)增大品牌并购,使民族品牌流失严重我国品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

根据2012年的数据显示,排在世界前500名的品牌中,美国的品牌占将近一半,中国只有23个品牌入选。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及影响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及影响分析
法 人股 向外 商 转让 、Q I等 多项 法规 ,增 加 了政 策 的透 明 FI
至 20 年在 累积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中,农林 牧渔业 占不 06
到3 %,制 造 业 占 7 %,服 务 业 占约 2%。 由于金 融 服 务 1 6
业市场开放 和外资的大量涌入 ,近两年 ,外商投资结构有
度 ,提升 了跨 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相 比人世前后 ,跨
国公 司对 中国进 行 的产 业转 移 和 直接 投 资 出现 了若 干新 动 向 、新 趋 势 。
个百分点。其 中,宏观调控主要行业的外商投资得到有效 控制 ,钢铁 、水泥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 为 1 1 . 亿美元 4
投资 力度加 大 ,结构优化
和 1 9 美元 ,降幅 为 6. %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 %。服 务业 贸易领 . 亿 0 66 7 57 6
域 ( 含金融 、保险 、证券 )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74 家, 11
同 比下 降 4 1 ,实际 使用 外资 2 1 9亿美 元 ,同比下降 .% 3 l. 3 1. % , 占全 部 的 比重 为 3 . % ; 中非金 融领 域 的实 13 0 03 4 其
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他们对 已有投资项 目 进行调整、 整合 ,
对有发展前景的项 目加大投资和增资,对没有发展前景的 企业则停止经营或者转产经营 ,有的索性关掉或者出售给
别 的公司 。
资大幅度下降_ 5 . %,金额为 1 3 r 08 5 . 亿美元 。 0
减 少 8 9 ,实 际 利 用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776 美 元 , 比 . % 6 4. 8亿 20 0 6年 增 长 l. % 。 比 18 39 5 95年 的 l. 9 6亿 美 元 增 加 了 5 3 2 % ,且 20 72 07年 的增 速 比 20 年 明显 提 高 。 06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对策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对策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对策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但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存在调整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直接原因1.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放开国际投资限制,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于那些没有战略布局和实力的小型跨国公司来说,他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适应这种竞争。

因此,他们会调整他们的投资战略,以适应这种更加竞争激烈的市场。

2. 国内政策环境的变化中国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使得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发生调整。

一些在中国投资较久的跨国公司,他们已经适应了中国的政策环境。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他们需要调整他们的投资战略,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

3. 本地化战略的深入推进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地化战略一直在深入推进。

随着其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原有的跨国公司需要做出改变,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

因此,他们需要调整他们的投资战略,使其更加本土化。

三、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对策1. 转变发展模式面对中国市场竞争加剧的现状,跨国公司需要转变发展模式,注重战略性投资,宣传品牌,增强跨越发展能力,抢占市场份额,并增加品牌知名度。

发展的战略应当突出产品定位,对销售渠道的重视以及对价格的优化。

跨国公司还可以考虑向高端市场发展,发挥其技术优势,改进产品。

2. 与政府合作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中国政府的合作。

政府的政策和资源化优势是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重要保障。

跨国公司可以选择与政府合作,寻求更好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3. 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创新跨国公司应该针对中国市场的变化趋势,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创新,重视产品研发。

研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对于打开市场和占领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4. 建立联盟合作在中国市场,玩家之间竞争激烈,人际交往的力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的影响

2011年第6期(总第2350期)3对外经济关系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的影响武继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战略是柄双刃剑,它既为中国这块投资热土增添了无限商机,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因此,充分认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影响,这对中国今后的经济成长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一、积极影响。

1加剧竞争,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为我国相关配套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会。

跨国公司独资化趋势增强,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加剧我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动力。

并且,跨国独资公司不断提升在华企业的技术水平,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发展与当地企业的配套协作,不仅为我国相关配套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会,而且提高了相关产业部门的整体竞争力。

跨国公司以独资形式进入中国以后,为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会加大在华子公司本土化策略的实施力度,特别是跨国公司加大在华采购的力度,使国内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的营销渠道,使本国产品进入跨国公司的采购系统,这不仅能促进我国企业产品上档次、上水平,而且能改进国内企业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使国内企业从技术水平到经营管理都得到全面提高。

2扩大就业,提高我国人才素质。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跨国独资公司一般投资规模较大,人力资源需求旺盛,从而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带动我国劳动力就业。

跨国独资公司的进入,不仅带动了劳动就业,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员素质的提高。

外商独资企业员工本土化的程度都非常高,外资企业管理人员本土化能为我国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高水平经营管理技能方面的人才,而且这些人员的流动会带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流动,实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外溢。

3进一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般而言,在投资项目上,大型跨国公司大多选择进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正在大力发展的产业,从而大大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首先,跨国投资所导致的生产专业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大大促进中国自身优势产业的发展。

我国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分析

我国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分析

我国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然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必须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本文将探讨我国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

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1. 经济环境变化经济环境是跨国公司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需求、政策法规、汇率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跨国公司的战略产生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转型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2.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跨国公司将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

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跨国公司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市场竞争力。

3. 管理和组织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具有强大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管理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组织管理效果。

例如,跨国公司可以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增加市场份额。

4. 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经营跨国公司需要对重要决策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制定精细化经营方案,并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以便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和节约成本。

二、我国跨国公司调整战略的影响1. 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可以对企业的经营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增加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和竞争力。

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也会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跨国公司可以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也会对行业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能会形成新的行业格局和竞争态势。

3. 对国家经济产生影响我国的跨国公司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跨国公司能够顺利进行战略调整并扩大市场份额,将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带动跨国公司产业链的完善发展。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转变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转变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转变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2摘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选择经历了重大变化。

区位选择战略由资源和地缘选择转变为市场选择;进入战略选择由合资或合作为主向独资化进入中国转变;技术战略从淘汰产品的地段产业链转移变成了产品技术密集度教高的转移。

了解这一变化趋势对我们合理引进外资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转变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取得了较大成功,那么哪些因素决定跨国公司的投资选择呢?国际上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区位选择战略、进入战略和技术战略。

这些战略在华有经历怎样的演变过程呢?一、区位选择战略依据邓宁的三优势理论(所有权优势、内部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可以分为地缘经济战略、资源寻求战略、市场寻求战略和效率寻求战略。

地缘经济战略主要指的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会选择与自己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利用地域相近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等优势。

资源寻求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把当地所拥有的资源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东道国资源越丰富、越便宜,越会吸引跨国公司对其投资。

市场寻求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工厂、子公司等会把投资地的市场作为首要选择因素,东道国市场越大,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越强,跨国公司给予广大的市场考虑,也就越会对其投资。

效率寻找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的选择看中的是自身资产的整合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允许效率的改进。

跨国公司根据自身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区位选择战略,但是从整体上看,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呈现阶段发展的特征。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级阶段,一些港澳的小型跨国公司先进驻中国。

此后,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大批跨国公司不断进入。

此阶段,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主要看中的是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地缘经济的优势。

伴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市场和效率,于是区位选择战略由最初的资源寻求型转向当前市场寻求和效率寻求的战略。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影响

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迅猛发展,在"财富500强"中,目前已经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0,跨国公司抢占中国这块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后市场的竞争亦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其在华投资战略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

一、动因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停滞不前,而中国经济一支独秀。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努力实现跨国投资战略的全球化、系统化的跨国公司自然不可能忽视中国这一最具前景的市场。

中国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促使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策略的最根本的因素,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近十年以来,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中国市场总量规模的扩大,这个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对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在整个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的市场是相对成熟并饱和的,要增加这一市场的份额比较困难;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相对较小,而中国这么一个庞大而且增长迅速的市场在其中尤为引人瞩目。

能否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对增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国的市场亦在迅速分化和变化之中9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收入迅速增加,各种阶层逐渐形成,使中国市场的变化和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跨国公司需要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

在中国市场,跨国公司不仅面临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压力,同时面临众多跨国同行的竞争,竞争的多元化和激烈程度的深化也需要跨国公司调整其在华战略,这是由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二元结构下的增长,是低成本的劳动力无限增长条件下的增长,跨国公司增加在中国的投资,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规模,可以较低的成本取得其所需要的劳动力,这样在中国的业务始终可以保持低成本的优势。

3、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为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契机先期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由于尚不清楚中国宏观政策和市场的变化,故其在战略上处于被动的状况,很难获得竞争的主动权;而如今通过对中国市场十几年的认识和了解,跨国公司也基本具备了对中国市场的驾驭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影响(一)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迅猛发展,在“财富500强”中,目前已经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0,跨国公司抢占中国这块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后市场的竞争亦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其在华投资战略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

一、动因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停滞不前,而中国经济一支独秀。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努力实现跨国投资战略的全球化、系统化的跨国公司自然不可能忽视中国这一最具前景的市场。

中国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促使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策略的最根本的因素,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近十年以来,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中国市场总量规模的扩大,这个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对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在整个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的市场是相对成熟并饱和的,要增加这一市场的份额比较困难;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相对较小,而中国这么一个庞大而且增长迅速的市场在其中尤为引人瞩目。

能否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对增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国的市场亦在迅速分化和变化之中9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收入迅速增加,各种阶层逐渐形成,使中国市场的变化和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跨国公司需要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

在中国市场,跨国公司不仅面临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压力,同时面临众多跨国同行的竞争,竞争的多元化和激烈程度的深化也需要跨国公司调整其在华战略,这是由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二元结构下的增长,是低成本的劳动力无限增长条件下的增长,跨国公司增加在中国的投资,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规模,可以较低的成本取得其所需要的劳动力,这样在中国的业务始终可以保持低成本的优势。

3、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为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契机先期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由于尚不清楚中国宏观政策和市场的变化,故其在战略上处于被动的状况,很难获得竞争的主动权;而如今通过对中国市场十几年的认识和了解,跨国公司也基本具备了对中国市场的驾驭能力。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可以基于WTO这一平台,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进而从整体上积极主动地将中国市场竞争纳入到其整体战略规划中来,而不必像以前简单地凭技术或资金去追求一点一事的零散业务和利润。

4、中国国内产业面临大整合的局面为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由于历史和政策等非经济因素,中国的资本配置存在严重的“资本分散”与“资本重叠”并行的结构性问题,导致有限的资本投入没有用在“刀刃”上,形成众多的经济瓶颈和产业盲点,造成结构性的过剩,许多行业诸如冰箱、彩电、PC、啤酒、汽车等都将进行产业整合和竞争格局的重新分配。

根据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简森(Michael Jensen)的理论,解决行业过剩能力需要有一个企业退出机制。

然而企业主动退出一个“微利”行业在现实经济中并不常见。

更多的“企业退出”是藉外在的市场并购得以实现的,而并购正是解决中国资本配置结构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诸多非经济因素的逐渐消失,跨国公司凭据其雄厚的资本实力无疑将成为产业重组中的主要力量之一。

5、中国当地企业迅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企业,特别是很多民营企业在逐渐成长,生产设备、管理水平、质量控制以及生产组织方式,都达到了国际市场的要求,同时外国大的跨国公司和大型的零售商、批发商,为了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为了稳定供货来源,他们也愿意对少数企业投资,控制一部分股权,参与供货企业的重大决策,以防止对手的进入。

另外,近几年来诸如海尔、华为等民族企业的迅速崛起,也使跨国公司感受到了来自本土企业的竞争压力,这也是促使其实施在华战略调整的因素之一。

6、加入WTO以后,中国法律和外商投资政策法规等制度环境将不断完善,为跨国公司增加在中国的业务以及进行战略调整提供了非常好的体制环境随着中国加入WT0,对外资的政策将由超国民待遇与限制并举向国民待遇转变。

为鼓励竞争、提高效率,国家开始退出某些行业,根据WTO相关条款,中国对部分领域的投资规定了地域、过渡时间及对应的最高持股比例。

新修改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原来禁止外资投资的电信、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增加了76条鼓励类项目,限制类则大幅减少近2/3 ,同时在制定中的《国有股减持政策》、《收购兼并细则》等法规将对外资收购国内上市公司提供法律依据及操作程序。

这就为跨国公司战略调整提供了制度基础。

二、主要方式上述诸多动因促使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开始由被动的适应向主动的战略性规划转变,其战略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在华的业务以增强其在中国和在全球的竞争力90年代后跨国公司在华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1997年之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高速发展,从1998年开始,进入稳步发展和调整阶段。

1997年以前,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则受制于政策等外部环境,二则受制于对复杂的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大多选择了相机而动点式出击的策略,而使其业务失之零散。

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驾驱能力的增强、中国政策及法律等外部环境的相应变化,尤其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国将向全世界开放,跨国公司大规模整合其在华零散业务恰逢其时,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整合中国这一世界最有前景的市场已成共识,也成为跨国公司参与中国市场和全球竞争的重要举措之一。

最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已在加速中国业务调整的进程,理顺同级业务部门,包括地区性的和全国组织的关系;同时使这些部门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最大程度地收紧、抑制重复成本。

其在中国的业务整合有两种最为典型的方式,一种是合并同一业务部门下分级的投资公司,成立运营管理总部,统一协调其在中国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等业务,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另外一种是保持各个子公司相对的独立性,按照项目管理的总体思路,组建以项目为中心的随机性组织,承担单个公司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无法承担的业务。

就其本质而言,这种思路是一种品牌整合的思路,利用其全球性的品牌,整合其在华的各项业务,同时也扩大了其品牌效应。

例如东芝的23个在华子公司组成一个“奥运团队”,竞标北京奥运建设项目的做法,就是“跨国公司整合中国业务”的典型代表。

2.加强了对原来的合资企业控股权的争夺90年代中期前,跨国公司大多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

随着中国外资政策的松动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验的累积,选择独资或合资控股形式的投资势头正在迅速发展。

到2001年,国内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超过50%,而且这一比率在2002年还有增加。

同时,在近几年的新合资浪潮中也大多以外方绝对控股为前提,而且,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临近入世时,通过对合资企业的增资扩股,乘中方企业追加资金不足而逼抢中方股份的手段,完成了对行业主导企业的控股合资,确立其产业内的垄断地位。

这一转变,既是基于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也是基于对合资利弊的权衡,涉及到跨国公司管理中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股权策略。

从推行公司战略的角度来讲,合资只是一种次优的选择。

因为双方要花很大气力来协调管理风格和管理制度,协调成本很大。

但在前期,很多时候不得不选择合资。

有的是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由中方控股,跨国公司又想进入中国,就相对比较被动地接受合资条件。

另外,对中国市场不了解,也需要一个中方伙伴来帮助打开市场。

而现在,一方面中国政府对独资的限制减少,同时跨国公司也积累了在中国市场的经验,原来被压制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而独资或合资控股不仅可使跨国公司保守其技术秘密,规避中外企业在制度、文化、经营理念等诸多方面差异导致的摩擦和矛盾,而且可使其在华投资更好地融入其全球战略,更好体现母公司意图。

3.改变投资策略,通过并购扩大在华的业务并购投资方式具有周期较短、适应较快的特点,在国际上被跨国公司广泛采用,目前世界跨国并购价值相对世界FDI流量的比率超过80%.在中国,由于法律和制度的制约,以及中国企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的现实情况,2000年以前,外资基本上采取三资企业的方式进行投资。

在中国4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里,只有5 - 6%是通过并购方式进行的。

近几年,随着跨国公司在华业务不断发展,中国法律和政策的松动以及中国加入WT0,跨国并购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主要模式。

近几年,国际并购大鳄已在中国浮出水面,中国饮用水领域的冠亚军娃哈哈、乐百氏已投奔到法国达能门下;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也成为中石化的第一大海外股东;著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爱默生以7.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科技的子公司Avansys Power;来自法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以3.12亿美元现金为代价,控股上海贝尔,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将向中国运营商提供全面的阿尔卡特产品,并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电信产品供应商和惟一的全面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年营业额将超过20亿美元;此外,沃尔玛、福特、丰田、联合利华等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都制订了雄心勃勃的收购计划。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第五大、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法国达能,近十年来,在中国市场展开了一系列“收购行动”: 1996年收购了豪门啤酒63.2%的股权、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和娃哈哈公司41%的股权;1998年收购深圳益力食品公司54.2%股权;2000年3月,收购乐百氏50%的股权。

同年12月,参股上海光明乳业,几乎在同时,达能又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和正广和网上购物公司10%股份,成为中国水市场的老大。

又如,从2000年到2001年8月,李嘉诚旗下的TOM·COM先后并购风驰广告、北京炎黄时代广告公司、广州腾龙(中国)集团、天明广告、齐鲁国际广告及青岛春雨广告等五家户外广告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户外广告媒体商。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的浪潮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速度因素相对于其他投资方式,并购通常是达到预期目标的最迅速的途径。

当企业在国内或国外扩张时,并购可以迅速进入市场,获得当地市场知识、现成的分销体系以及与政府、供应商或客户的联系渠道。

例如,如果进入市场的时机至关重要,那么收购一家拥有现成分销体系的企业要比在当地建立新的分销渠道与销售组织更为有利。

对进入某个市场或某个新技术领域较迟的企业来说,并购提供了一种迅速赶上的途径。

竞争的加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企业对于面对商机作出迅速反应的必要性增强了,而抢在竞争对手采取行动之前则更为可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