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九年级化学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鲁教版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2. 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3.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并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生动形象的实验,让学生在分子运动的状态与物质的存在状态之间建立起形象的联系,学会“现象—本质—现象”的分析方法,理解分子的基本特点,并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至于水的天然循环,应让学生熟记教材上的图解和多媒体画面,从宏观角度思考,进行自主描述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子的特点,并学会用分子性质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学准备】学生:1.复习初中物理中有关物质三态变化的知识。
2.预习化学课本28~31页的知识老师:准备多媒体教案、仪器和药品50ml烧杯8个,小烧杯8个,胶头滴管8支,红墨水1瓶,注射器8支,水等。
教学设计【新知导入】1.多媒体展示:通过展示地球—美丽的、蓝色的,水球引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从而导出本节主题“水分子的运动”。
2.学生观察多媒体图片,思考为什么江河、湖泊存在大量的水,联系身边的事物点出水是无处不在的,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离不开水。
提出问题:江河、湖泊中的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思考:还有那些物体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以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
总结:云、雾、露、霜、雪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他们怎样变化而来的?为什么水分子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是皑皑白雪呢?教师肯定学生思维的辽阔与敏捷,引导学生对水的多种变化和不同形态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水分子奥秘的兴趣。
【探求新知】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水分子水分子在注射器内的变化。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内的少量水加热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案(新版)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案(新版)鲁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案(新版)鲁教版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水分子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特征;2. 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分子特征难点:用分子运动的观点应预习案自主学习课本p22—25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水得三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分子?分子的特征有哪些?3.水是如何实现天然循环的?4.水的天然循环有什么意义?预习检测:1. 课后练习1探究案探究一、怎样从粒子的角度解释水的三态变化?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受热变成水蒸汽后,水分子本身改变了。
B 气态水分子不断运动,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不运动。
C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 水由水分子构成,冰由冰分子构成,水蒸气有水蒸气分子构成。
探究二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例2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A 给篮球充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夏天湿衣服干的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 100ml酒精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
D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探究三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例1:下列是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简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水蒸汽→云→雨、雪→流入大海→水蒸汽(1)水通过(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现自身循环。
(2)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A、地球B、太阳C、风D、海洋(3)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循环图中①②这两个转化过程:【当堂达标】: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因为()A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C 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D 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2、军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的气味的原因是()A 分子的质量小C分子间有间隔B 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的体积小3、把密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分子发生的变化是()A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C 水分子的数目增加了D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改变了4、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改变 C食物腐败—分子变化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运动 D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5、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6、有两瓶气体,上面盛的是空气,下面盛的是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2.1运动的水分子教案1(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2.1运动的水分子教案1(新版)鲁教版运动的水分子②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法习和解答水的净化问题时,首先要搞清水中的杂质类型,过滤时的注意亿个水分子。
1.能量的变化3.分子的基本性质二、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天然的污水处理厂了解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的污染;农业上化肥、农药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
危害: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等。
小结:1.1.意义2.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认识水的天然循环观察P31图片P32多识一点认识节水徽记寓意:人们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爱护、节约每一滴水。
怎样防止水污染?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检测反馈1.为什么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2.日常生活中为了使白糖尽快溶解在水中,你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3.将泥水分离得到蒸馏水,通过哪些步骤和方法才能获得?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汽油6.若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混在一起,应以哪种方法分离较为恰当()A.沉淀B.加明矾C.蒸馏 D 过滤7.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水的操作:⑴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⑵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⑶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1 (新版)鲁教版-(新版)鲁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利用分子的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我们的探究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老师制作了一段精美的视频,和大家一块欣赏一下,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请同学们考虑两个问题:
1.在这些美景中共同涉及了哪种物质?
2.体现在视频中的是这种物质的什么不同?(教师播放视频)
猜想假设: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思索做出假设。
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出问题,使学生从分子角度重新审视那些因为太熟悉而对其视而不见的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培养其从微观本质解释宏观现象的习惯。
展示课件:
水的三态变化
观察指导:
水分子大小有无变化,水分子是否在无规则运动,水分子间有无间隔等。
运动的水分子
课题
运动的水分子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推水沸腾后体积也变大的猜想和对不同状态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和运动方式的认识,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会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挑战自我:
思考、讨论、交流。
利用探究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培养合作的默契程度。
布置作业:
巩固性作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刚走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2.加油站附近严禁烟火
拓展性作业:课外探究小实验:将满满的一玻璃瓶水放到冰箱里冷冻,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查缺补漏:
思考、解答、交流。
巩固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1运动的水分子
2.1运动的水分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分子的特征,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3.知道沉淀、过滤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4.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三态变化的关系,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一些现象。
2.学会运用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得到信息,通过净化水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建立微粒观,体会水的天然循环的过程和对人类的作用。
2.通过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
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进而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子的基本性质。
2.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一些现象。
3.天然水的净化方法。
【教学难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的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天然水、明矾、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表面皿、玻璃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为什么水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二、新课讲授(一)水的三态变化【多媒体展示】封闭在针筒中的水。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猜想:(1)水分子本身变大了?(2)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4)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筒的另一端去了?结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排列的方式变了;而水分子的大小、数目并没有发生改变。
1.水的三态变化一定量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交流讨论】(1)路边的斑斑水渍为什么会消失?(2)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有什么现象?如何解释?(3)是什么引起了水的状态的改变?答案要点: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的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设计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学会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锻炼团结合作、独立思考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演示,初步练习实验观察、问题分析的方法和能力。
3.通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化学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提升化学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微视频、课件,提前在一体机安装字库,电脑版微信。
每组实验用品:量筒(50ml,100mL)、烧杯(每组两个250mL)、注射器(两套)、铁架台、滴管实验药品:热水瓶、热水、常温水、酒精、品红溶液(滴瓶)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湍急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
【教师提问】同学们,无论是小溪、江河还是大海,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在不停的流动,并且都主要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大家知道这种物质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水。
【教师提问】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回答】水分子。
【教师总结】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通过视频我们观察到水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水分子是不是也在运动呢?许多物质像水一样,也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又具有怎样的性质呢?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1.质量体积都很小【多媒体展示】展示一段关于水分子的资料。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内容,一滴水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学生回答】1.67×1021个水分子。
【教师讲授】如果十亿人不分日夜的数一滴水中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数三万多年才能数完。
这说明水分子怎样的性质呢?【学生回答】质量体积都很小。
【教师总结】不光是水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其他分子同样具有这样的性质,这是分子的一条基本性质。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参考教案设计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3.学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会解释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象。
4.学习用微粒的观点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5.初步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
6.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7.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引出分子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
难点: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提问】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结冰,是什么变化类型?你的理由是什么?【讲述】我们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水结冰都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们之间的变化只是物质状态之间的改变。
只是水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很小,小的看不见摸不着,那么这么小的分子我们是如何观察到的?它又有哪些性质呢?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水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学完这节课,你的问题都能得到答案了。
【新课讲解】知识点一、水的三态变化【讲述】一滴水(按20滴水的体积为1 mL计算)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通过计算我们得知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g。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mL。
【组织讨论】这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点?【总结】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过渡】水变作云、雨、雪是水分子运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设想你把封闭在针管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变大。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提问】如果把封闭在针管中少量的水煮沸,大家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探究】为什么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管的另一端去了?【讲述】老师这里有一份小资料,请同学们阅读。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运动的水分子
第一節運動的水分子教案教學目標:1. 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的關係,認識分子的特徵;2. 學會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自然界中常見的現象;教學重點:理解分子的特徵教學難點:用分子的觀點解釋自然界中的現象教學方法:實驗法、討論法。
教具:量筒、小燒杯、水、酒精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展示幾幅有關水的圖片,提出問題:為什麼水有時能幻作朵朵白雲,有時能化作為綿綿細雨,有時又能變成皚皚白雪?一:水的三態變化中水分子的運動和排列方式展示三態變化的圖片,感受三態變化的過程,然後回到導學案,提問學生預習三態的水中水分子的運動和排列方式掌握情況。
根據三態變化過程中水分子的運動和排列方式學生歸納水分子的變化情況,學生能夠清楚的知道三態變化過程中水分子本身是不變的。
二、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自然界中常見的現象解釋“雨後初晴的道路,路邊斑斑水漬,太陽光照下,一會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水燒開後的鍋蓋,”水燒開後,解開鍋蓋,立即就會有許多小水滴滴下。
這兩種現象。
引導學生觀察圖示,試著從微觀的角度去分析能量、水分子的運動和間隔的變化情況。
然後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在物理變化中構成物質的分子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分子的運動速率、分子的間隔和排列發生了變化。
檢查學生掌握情況,讓學生思考導學案上的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寫字,為什麼看到字跡逐漸消失?這個問題,讓三號同學展示。
三、分子的特徵分子太小了,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所以可以展示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個數讓學生體會分子很小。
做好演示實驗讓學生認真觀察實驗,填寫實驗現象和解釋。
探究實驗1:現象:混合後總體積小於20ml。
解釋:分子之間有間隔。
探究實驗2.:現象:熱水中的品紅擴散較快。
解釋: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高分子運動快。
總結分子的特徵,小組交流展示。
分子的特徵: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間有間隔。
3.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四.課堂總結,小組談收穫。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
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
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生]喜欢。
[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水(水分子)。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
(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呢?[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生]状态变化。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水分子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板书]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出示目标[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间的间隔[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同步教案(新版)鲁教版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显微镜、投影仪、电脑、实验仪器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化学课程资源库等。
例题5:请解释水分子在水的三态变化中的作用。
答案:水分子在水的三态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液态水中,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的结构;在气态水中,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分子间距离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在固态水中,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有序的晶体结构。
补充说明:
1.水分子极性的原因在于氧原子比氢原子更具电负性,导致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更强,从而使得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同步教案(新版)鲁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的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是学生对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的初步认识。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水分子的基本性质,如极性、氢键等,以及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分子的基本性质、水分子的特点、水的蒸发和凝结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细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凝结:水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运动速度减慢。
-沸腾:水达到一定温度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运动速度加快,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从液态迅速变为气态。
-凝固:水达到一定温度时,分子运动速度减慢,分子间作用力增强,从液态迅速变为固态。
鲁教版初三全册化学运动的水分子说课稿
鲁教版初三全册化学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伙儿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三年制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以学生周围专门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想象、思维、讨论交流归纳概括出分子的共同特点。
目的是关心学生尽早建立起物质世界的微粒观,为后面的学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做好铺垫。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激发学习爱好,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为动身点,着眼于学生的终身进展、全面进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及分子特点的探究,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差不多粒子及分子的特点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明白得,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说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2 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的路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周围,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是:明白得分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用分子的观点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说教法1、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已了解了物质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关于水的凝聚、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质的探究冲动还有待激发。
因此,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激起思维,交流碰撞,开释潜能,形成共识。
2、教法的选择我在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了学科知识的猎取,更注重学生参与猎取知识的过程。
采纳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概括的能力、把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 运动的水分子 教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3、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2、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难点: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探究目标: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消毒、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学习过滤操作技能。
提出问题:1、给你一瓶浑浊的黄泥水,你怎样把它净化,使之可以饮用?2、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吗? 收集资料:小东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过滤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作用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肥皂水 来检验, 泡沫丰富的 是软水,泡沫少有浮渣 的是硬水。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 蒸馏或煮沸的方法。
做出假设: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 、。
分析归纳:结合净化黄泥水的活动经验和自来水厂加工自来水的原理,分析下列交流与反思:(1)以上处理黄泥水的步骤有哪些?(2)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3)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①滤纸边缘要(填高于或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紧贴,不留气泡。
②漏斗末端应。
③液体应沿注入漏斗中,液面要(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
知识应用: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2、在实验室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3、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些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非常复杂,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做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运动的水分子》教案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难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有关水的图片以及教师寄语。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主要意图:在这个环节首先展示自然界中有关水的图片,暗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通过老子《道德经》中名句在进行德育宣教的同时引入新课。
二、探秘水分子活动1:体会水分子的微小[教师活动]已知18g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请计算水分子的质量并用小数表示结果。
[学生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一滴水里大约有10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2:探究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变化。
[教师活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四种猜想,让学生猜想哪种可能正确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收集证据。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本,收集证据。
[教师活动]展示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描述每种状态的水分子排列情况与运动情形。
[学生活动]倾听,思考,感悟。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从能量角度看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没改变,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属于物理变化。
活动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①雨后初晴,路边的水渍为什么变得无影无踪?②烧开水掀开锅盖会有水滴滴下?[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水分子自身的能量、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造成的。
主要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水分子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活动,一是通过计算和类比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水分子的微小,二是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在理解该变化实质的过程中,了解水分子自身有能量,不断运动,有间隔和相互作用力等其他特征,三是通过解释现象加深对分子特征的认识,检测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水分子的特征。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2.1.1运动的水分子 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课题: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1)总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
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及自然界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基本特征。
● 教学难点: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及自然界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 考点、易错点:会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日常现象●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物理物质的状态变化的学习,已经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及变化是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也有了一些有关分子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的经验,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但是学生还不知道谁的三态变化是由水的运动导致的,更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区分析物质的变化,对水凝结、蒸发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欲望。
因此,本节应从水分子的运动的角度去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开始,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分析水分子的变化,从而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水分子的运动而导致的,同时分析归纳出水分子的基本特征,并推广到分子的基本特征。
●课 时:第1课时 ●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设计【堂堂清检测】1.(2020•阜新模拟)下列关于“水蒸发为水蒸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之间间隔变大C.分子的体积变小D.分子运动速率变小2.(2020•昌吉州模拟)下列事实或现象,用微观的知识加以解释,不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C. 氧气经压缩可以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3.(2020•雁江区模拟)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C.水烧开后,水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4.(2020•江西二模)消毒杀菌是防控新冠肺炎的重要措施,用酒精消杀后可闻到气味。
运动的水分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分子的化学结构和基本性质。
2.了解水分子在运动中的特性和现象。
3.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如水的蒸发、冰的融化等。
教学重点1.水分子的化学结构和基本性质。
2.水分子在运动中的特性和现象。
教学难点1.如何向学生解释水的蒸发、冰的融化等生活中相关现象。
2.学生可能会对化学内容产生抗拒,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第一节水分子的化学结构和基本性质1.水分子的组成2.水分子的极性3.水的密度和比热容4.水的水溶性第二节水分子在运动中的特性和现象1.水的蒸发2.水的沸腾3.冰的融化教学步骤第一节1.引入: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液体,让他们说出液体的性质有哪些。
2.讲解水分子的组成、极性、密度和比热容、水溶性。
老师可以用水分子示意图等方式进行讲解。
3.展示一段关于水分子的视频,如《化学与生活》中的“水分子行动”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
4.让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就液体的性质选取2-3个经常见到的液体,和水进行比较。
第二节1.引入:请学生观察手中的水杯,想想为什么水杯的外部会有水珠,甚至杯子口会渗出水滴呢?2.讲解水的蒸发和沸腾现象,通过实验展示水的蒸发和沸腾速率不同的现象。
3.讲解冰的融化现象,通过实验展示冰的融化速率不同的现象。
4.讲解溶解现象,展示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学方案教学时间预计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设备1.实验器材:几只杯子、吸管、匙子、冰、小碗、热水、冷水、枸杞等。
2.展示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方法1.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组织紧凑,内容丰富,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在实验环节,应注意安全事项,并详细解释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同时,教师在讲解中,应注意使用生动的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地表达出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运动的水分子》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介绍了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和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与水的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水分子的运动理论,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的基础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能解释水的蒸发、凝结、溶解等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及其与水的物理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将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与宏观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进行科学解释。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但对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但可能在抽象思维和科学解释方面存在困难。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动画、模型等方式展示水分子的运动状态。
2. 实验探究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水分子的运动。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逐步深入到分子层面的理解。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展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然后提问:“为什么热水会比冷水更早冷却?”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水分子运动的话题。
2. 回顾旧知:回顾分子的基本概念,如分子的定义、性质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知讲解1. 引入概念:介绍“分子运动论”,解释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说明热水的分子运动比冷水更剧烈。
2. 实例分析:通过动画或模型展示,形象地描绘水分子的运动状态,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 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如蒸发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水分子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第一课时)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大约有十六万亿亿个水分子。
固液气
1.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2.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的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的间隔增大,由液态变成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冰融化成水时,分子间隔较小。
⑴分子很小,⑵相互间存在间隔,⑶总在不停地运动。
另外: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