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限时训练8
[配套K12]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能力
专题十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能力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潍坊高三期末]《共同纲领》第31条规定,“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第34条规定,“应引导农民逐步地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和生产合作”。
据此可知《共同纲领》( ) A.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完成C.一定范围内恢复了资本主义 D.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法律依据2.[2018·全国卷Ⅲ]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3.[2018·天津十二重点中学高三联考]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
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说明( )A.“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已经出现 B.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C.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 D.“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4.[2018·天津市和平区高三期末]毛泽东、周恩来一再告诫,中国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要用自己的腿走路。
周恩来强调“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内政。
”“外援如有利于中国当然要,但不能依赖,即使对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
这段话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5.[2018·浙江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某国际会议最后宣言规定:“每个与会国家在对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三国的关系上,保证尊重上述各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其内政不予任何干涉。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仿真模拟训练: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
改造”的政策,这种转变是毛泽东对国情的正确分析的结果,C 项正 确;对资本主义改造不是急于巩固人民政权的体现,A 项错误;“利 用、限制”资本主义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措施,B 项错误;与资产阶 级的矛盾是敌我矛盾,不是人民内部矛盾,D 项错误。
8. 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鉴于苏 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调整重工 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表明党和 国家领导人( )
8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海关制度 相比较,现代中国海关制度的不同之处。(10 分)
答案:(1)背景:西方工业国家迅速崛起;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
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攫取了在华政治、经济特
权;当时中国腐败落后。(言之成理即可)
简评:推动了中国海关制度走向近代化;实质上是列强掠夺中国
落后、国门被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进行“评价”
时,要从掠夺中国海关管理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
和推动中国海关制度近代化两方面作答。第(2)问主要考查现代海关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 1949 年 10 月 25 日。海 关总署先后接管了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 26 个海关;调整了各海 关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对旧海关工作人员的教育,以肃清帝国主义残 留在海关中的势力和影响。新海关也不是过去那样单纯是收税了,而 是要依照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使我国不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 略。 ——摘编自熊魏昱《近代中国海关主权回归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关制度建立的 国内、国际背景,并对其作出简评。(15 分)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史】 现代篇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4)国民经济的劫难: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 建设。
三、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另起 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政策发展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 成熟。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阶段特征
阶段
政治 1949~1956年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 三大政治制度确立,初步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 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双百”方针提出,文学、艺术、教 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195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完善,“文化大革 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 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 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 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外 交打开了新局面 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文化大 革命”期间,文艺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954 年 9 月 前,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954 年 9 月后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 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练习
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二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面是全国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委员名册变化图表。
图表反映了()A.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的领导地位B.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C.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主要职能D.政协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2.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
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
”这主要是为了()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3.下图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A.实施群体不同B.享受权利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主要作用不同4.下面这幅漫画讽刺了个别官员违背了中国当下的哪项民主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制B.政治协商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一规定说明()A.使“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宪法保证B.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决定实行何种制度C.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以单独制定法律D.特别行政区能够行使独立主权6.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
我们不这样做。
”这里的“我们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反对霸权主义”7.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现代篇1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限时训练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北八市联考)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
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D.使我国的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解析:B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也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故A、C两项错误;据材料可知,“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文字改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多层次、多途径、立体式协商模式,有利于不同阶层真实、有效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权组织原则,故D项错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
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解析: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注重加强立法工作,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D项正确。
“实现了有法可依”表述绝对,故A项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排除B项;C项得益于三大改造及1954年宪法的颁布。
3.(2018·东北名校联考)1953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
至1957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
高考二轮复习测试:专题八 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
专题八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巴黎公社在很大程度上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高峰和总结。
据此回答1~3题。
1.巴黎公社的最基本经验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依靠工人和农民阶级的联盟D.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尝试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巴黎公社性质的理解。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最基本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直接排除B项,因为无产阶级政党最早是德国工人阶级于1869年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A、C两项都与题干相关联,但体现不出巴黎公社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
故选D项。
答案:D2.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法国无产阶级当时没有本阶级政党的领导B.公社忽视农民的作用,未能建立工农联盟C.公社未能及时向凡尔赛进军,使梯也尔的军事力量得以集结D.法国无产阶级尚不具备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解析:所谓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一般指历史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一般多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质、立场等方面的原因或者历史事物发展主观因素(内因)等。
巴黎公社正是在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
因此选D项。
答案:D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A.废除旧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B.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C.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D.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伟大创举”,所谓“伟大创举”,应包含两点限制:一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未曾有过的行动;二是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重大的进步和影响。
结合所学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针对练习-模块三中国现代史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针对练习-模块三中国现代史
【一】中国现代史
(一)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时期:曲折的道路,成功的探索。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有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崛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
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二】世界现代史
(一)20世纪上半期经济模式的探索: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的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世纪上半期(1917~
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美苏争锋、多极化和全球化交相辉映。
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训练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专题跟踪训练(十二)一、选择题1.(2018·湖北省八市高三联考)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
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解析]根据“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可知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性,B正确;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A错误;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就开始实行政治协商制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无法体现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D错误。
[答案] B2.(2018·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B.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C.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解析]表格显示我国五年计划由最初“一言堂”决策到内部决策以及集思广益决策,说明民主决策方式逐步发展,C正确;我国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决策方式变化,B错误;D中调控减弱是经济控制方式,不符合题意。
[答案] C3.(2018·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
”“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
”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10月”“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
高考历史复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复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项练习含答案1.[2023·浙江绍兴高三二模]“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仅确定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观点……”这次会议()A.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2.[2023·安徽阜阳高三阶段考]1958年1月,毛泽东提出各地的工业产值要在几年内超过农业产值。
6月,中央又在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协作区的基础上,提出各协作区要尽快建立起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
党中央此举意在()A.调整“大跃进”运动期间国民经济比例B.促使中共八大的举措成功付诸实践C.利用计划经济体制来协调各地的矛盾D.大办地方工业协助国家实现工业化3.[2023·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二模]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号召全党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此后,中央领导同志带头深入基层,并要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把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作为首要任务。
这一时期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背景是()A.中苏关系面临全面破裂B.“左”倾错误亟需纠正C.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展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4.[2023·陕西汉中二模]20世纪60年代,为配合“三线建设”,阳安铁路开建。
同一时期,汉中第一机床厂、汉中配件厂和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等国家计划重点项目也开工建设。
汉中迎来了现代工业的第一次大发展,这一决策()A.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C.开启了国防工业的建设历程D.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5.[2023·天津南开一模]成昆铁路始建于1958年,中间多次停工,1964年再度复工,1970年全线竣工运营。
成昆铁路接宝成铁路既可北上大西北,又能南下昆明直达西南边疆,与东南亚地区国家衔接,形成纵贯南北并与多条东西走向干线铁路相接的大通道,撑起了攀枝花、西昌等一大批军工、重工业城市,其造就了川西“工业走廊”。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2-4-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2-4-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斯大林曾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国家就会变成外敌用武的对象。
”为此,20世纪5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都()A、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B、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C、实现了国家富强计划D、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速度【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重工业对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史实。
2、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相关知识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以“1956~1966年的中国经济”为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以下标题哪一个更具有历史洞察力()A、失误不少,总体向前B、失误太多,总体停滞C、失误较少,直线上升D、没有失误,总体向前【答案】A【解析】1956~1966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这期间虽然有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这样的严重失误,但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是向前的。
3、(2017·汕头)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于1956年,故不是1952年以前中国经济发展及工人、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2 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能力训练12 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1.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
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国共产党成员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代表,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代表。
这一举措( )A.初步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制度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2.1931年11月以来,人民习惯称毛泽东同志为“毛主席”,其中毛泽东同志1954年当选的“主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当选的“主席”含义不同,这主要是基于( )A.政党和政府的不同B.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C.执政理念的更新D.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变化3.下面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4.(2017江苏单科,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
这次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6.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但1950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这些表明(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真正形成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C.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7.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七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七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限时演练(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年唐山一模)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点类似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参议院或者上院。
原因是()A.阶级性质B.主要权力C.政治地位D.构成成份解析:D此题考查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社会知名人士构成的,西方国家的“参议院或者上院”较“众议院或者下院”一般议员更具威望。
2.(2018年黄冈期末)如图是一张选民证,该选民证是1953年由福建省永安县选举委员会印发的,联系这一时期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状况,其历史背景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D.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解析:B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不是选举产生的,A项错误;福建不是民族自治区域,C项错误;D项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不符合1953年的时间信息。
3.(2018年朝阳一模)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
以下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A.第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D.第五届人大期间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析:C第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年开始实行的,B项错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后,D项错误。
4.(2018年深圳调研)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既是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也是外交工作的“晴雨表”。
周总理在论及其创办的国际背景时说:“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
”据此判断,首届广交会应该创办于()A.1947年B.1957年C.1977年D.1987年解析:B“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对中国进行封锁和包围,故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专项训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专项训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李宇春,这个热爱音乐、拥有良好修养和单纯梦想的中国大学生,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符号。
湖南电视台电视节目《超级女声》表达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A、资讯传播B、新闻报道C、大众娱乐D、艺术鉴赏2、〔2018年10月广东信宜市高三摸底18题〕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3、〔2018年3月淮北市一模题〕徐风笑为安徽省濉溪县人,生于1899年。
从北伐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其足迹遍及安徽、上海、湖北、北京等地。
根据他近90年的人生经历判断,以下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在安庆教堂参加一次新式婚礼B、在上海租界坐有轨电车上下班C、在武汉手持粮票排队购买粮食D、在北京医院给老友发电子邮件4、〔2017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8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5、〔2018年吉林省延边市一模33题〕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6、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随堂演练(含答案)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一、选择题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
由此可见当时(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具有广泛性 B.民族资产阶级仍有革命性 C.新宪法强化了阶级矛盾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稳定性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建设。
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民族资产阶级,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具有广泛性,A 项正确;B 项“民族资产阶级仍有革命性”材料不体现;材料显示1954年新宪法仅将官僚资产阶级作为专政对象,C 项“强化了阶级矛盾”解读错误;D 项与材料主题不符。
故选A 。
2.(2018·广东珠海质检)1950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提出,全国应该做到:财政收支统一、公粮统一、税收统一、编制统一、贸易统一、银行统一。
这一提法( ) A.旨在为已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筹备资金 B.适应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化C.表明党和政府认识到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有利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 解析:D 由材料中六个“统一”可知这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经济管理能力,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故D 项正确。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时间为1953年,故A 项错误;1950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未发生重大变化,故B 项错误;C 项结论据材料不能得出,故 排除。
3.(2018·河南安阳一模)下图为现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一幅照片,其反映出当时中国( )A.改革激发农民发展经济激情B.社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C.民众积极开展“一五”农业建设D.经济政策与当时国情脱节解析:D 据图片人物的穿着可以看出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前,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的浮夸风现象,“每人养猪三头”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造成国民经济的破坏,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北八市联考)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
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D.使我国的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解析:B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也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故A、C两项错误;据材料可知,“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文字改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多层次、多途径、立体式协商模式,有利于不同阶层真实、有效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权组织原则,故D项错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
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解析: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注重加强立法工作,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D项正确。
“实现了有法可依”表述绝对,故A项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排除B项;C项得益于三大改造及1954年宪法的颁布。
3.(2018·东北名校联考)1953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
至1957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
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营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
由此形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 )A.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B.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C.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D.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解析:C 统一调配、分配体现了对物力、人力资源的高度集中的管理和配置,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4.(2018·安徽马鞍山二模)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道:“我们如今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
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
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这反映出当时党的任务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B.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C.争取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D.纠正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解析:B 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三大改造即将完成之际,毛泽东重提发展重工业的办法进行经验总结,强调在协调发展农、轻、重的前提下发展重工业,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就注意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
5.(2018·东北四市联考)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工、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机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间管理制度。
这一做法意在( )A.局部调整农业生产关系B.农村包产到户初见端倪C.解决市场物资缺乏问题D.推动了人民公社化建设解析:A 据材料可知中央调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配和生产组织形式,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A项正确;调整以生产队为单位,故B项不符合题意;当时实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在1958年,故排除D项。
6.(2018·四川名校联考)上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经济城市,占据工业总产量的20%,在“一五”计划中得到全国投资的2.5%;到1957年,25万工人迁出上海到全国各地。
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 )A.上海经济地位的下降B.上海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贡献巨大C.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D.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得以改变解析:C 联系“一五”计划时期的时代背景可知,“25万工人迁出上海到全国各地”是去支援各地的工业化建设,这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不符。
7.(2018·广东佛山二模)下表是中央部属企事业单位数目的变化表这表明( )A.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B.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同步进行C.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实施“八字”方针任务完成好解析:C 1957~1958年中央部属企事业单位数目减少,表明中央改革国家行政体制,下放权力;1958~1965年中央部属企事业单位数目持续增长,体现了中央的高度集权,这些变化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故C项正确;A项“全面”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D项“任务完成好”与材料不符。
8.(2018·山西名校联考)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毛泽东认为:“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D.取决于地缘政治因素解析:A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争取世界的和平”,符合我国建设国内经济和应对资本主义阵营孤立封锁的需求,故A项正确;“一边倒”具有很强的偏向性,即建立外交关系偏向于社会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的外交仍为革命外交,故C项错误;“一边倒”从国际格局上来看主要是应对两大阵营冷战的挑战,而非地缘政治因素,故D项错误。
9.(2018·河北保定一模)1950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控诉美国对台湾的侵略。
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解析:C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的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化尚未实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举措使中国赢得更多的认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故C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故D项错误。
10.(2018·安徽蚌埠二模)如图反映了我国当时( )A.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B.工业化与城市化呈正比例增长关系C.工业优先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D.工业发展对城市化产生了消极影响解析:A 从图中可知,1957~1975年我国城市化率一直在低水平线上平缓延伸,这说明该时段我国城市化停滞不前,故A项正确;从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变化看,二者不是呈正比例增长关系,故B项错误;为加速发展工业化,1958年掀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结果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故C项错误;D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11.(2018·山东临沂检测)在1950年的扫盲运动中,《凉山彝族汉语文扫盲课本》第1册中,最初级的笔画练习都是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人民政府”等词汇来进行的。
在《广州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第1课的注音词表中,主要有“中央”“解放”“南昌”“东方”“光明”等。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立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的全新形式C.提高农民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素养D.构建与国家政权对应的意识形态解析:D 扫盲教育所选词汇和注音词表的内容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目的是深化民众对新中国的认同,故D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执政”,故A项错误;扫盲、识字不是宣传舆论,故B项错误;扫盲、识字不能提高农民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素养,故C项错误。
12.(2018·湖北八校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依靠多种手段综合调控。
既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等。
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救济的特点是( )A.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B.短期救助和长期救助相结合C.具有公平的扶贫理念D.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教育相结合解析:D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救济制度。
由材料信息分析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通过各种方法与措施加强社会救济,核心是经济救济与政治、文化教育相结合,故D 项正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经济尚需恢复,还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故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涉及短期救助和长期救助等措施,故排除B项;C项并未在材料中体现,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 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即所谓的“苏联热”。
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读书杂志》3卷7期设“统制经济特辑”,《申报》于1932年1月25日开始在“专论”一栏连载数篇《苏联论》。
恪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训条的《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
30年代初,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
——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材料二在编制“一五”计划初期,中财委根据测算结果,提出工业的发展速度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四为宜。
周恩来赴苏联谈判前,李富春同志把它改为百分之二十点四。
这一发展速度和指标的设定是为了出访苏联、听取苏联意见和争取苏联援助做的准备。
同时期,在全国范围内也兴起了一股“俄语热”。
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学习了俄语就可以直接接触苏联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到1952年底,中国建立起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