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溶液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1.溶液的外观:澄清透明。
(溶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的,所以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3.溶质、溶剂的判断:①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解于液体:少的是溶质,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无论多少,水是溶剂。
4.溶液的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不说溶剂水。
氯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全称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又可以叫做“氯化钠溶液”。
5.一些常见溶液的俗称: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三、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1.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2.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①溶解放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浓硫酸②溶解吸热,所得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晶体③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四、溶液的性质①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原因是它们溶于水要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硫酸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②少量溶质溶于水中,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③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走进溶液世界》知识点
第三单元《走进溶液世界》知识点第一节 水1、水的组成:(水是式量最小的氧化物)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 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性质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液体;②密度比较:ρ水=1.0g/ml ρ水>ρ冰(反常膨胀);③能吸收大量的热量;④极高的溶解和分散其他物质的能力(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注意:实验中经常用浓硫酸吸收水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 2H 2O −−→−通电2H 2↑+ O 2↑(2)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此反应是食品干燥剂干燥的原理实验现象: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可使酚酞变红;石蕊变蓝。
注:CaO 俗称生石灰; Ca(OH)2俗称熟石灰或者消石灰,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Ca(OH)2水溶液(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变浑浊)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4)检验水:实验现象:白色的粉末变成蓝色晶体不带结晶水的白色硫酸铜粉末称为无水硫酸铜;带5份结晶水的硫酸铜晶体称为五水合硫酸铜 、或者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是纯净物;属于盐。
4、分散体系①溶液、②悬浊液、③乳浊液第二节 溶液6、物质的溶解性1)溶液①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 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各单位体积的浓度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质溶剂长期不分离。
4242CuSO 5H O CuSO 5H O +→∙2232CO Ca OH CaCO +H O+→↓()2)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它和物质本身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有关。
第三单元 溶液 知识点-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溶液一、溶液的组成及特征1.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4.溶质和溶剂的确定:①根据名称判断,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②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一般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溶质,液体看作溶剂;③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把量多的看作溶剂;④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不论水量的多少,水都作为溶剂5.Tips: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答案:不一定。
均一稳定的液体也可能是纯净物,如蒸馏水,而溶液属于混合物。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
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三、物质的除污方法及原理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四、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利用概念进行判断(2)利用溶解度进行判断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若,溶液为饱和溶液;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固体。
Tips: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b.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浓溶液;c.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d.一定条件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对另一种溶质来说,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如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再溶解硫酸铜;e.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1)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如NaCl、KNO3(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Ca(OH)23.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溶液》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
2.掌握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对其它溶质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要点诠释】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与联系: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区别涵义不同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是否达到最大溶解限度溶液的浓与稀取决于溶质在一定量溶液里含量的多与少温度影响受温度影响,须指明温度一般不受温度影响联系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与稀没有必然的联系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反之亦然3.对同一种溶质,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要点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乳浊液和乳化现象1.溶解时的热现象:浓硫酸、氢氧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如:把植物油和水混合振荡后得到的浑浊的液体,就是乳浊液。
该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分层。
3.乳化现象:是指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不再分层而能稳定存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走。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一、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在溶液中,一种物质称为溶剂,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称为溶质。
二、溶液的组成1.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是溶液中量较多的物质。
2.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三、溶液的分类1. 按溶质的状态分:- 气体溶液:溶质为气体的溶液。
- 液体溶液:溶质和溶剂均为液体的溶液。
- 固体溶液:溶质为固体的溶液。
2. 按溶液的浓度分:- 稀溶液:溶质含量较低的溶液。
- 浓溶液:溶质含量较高的溶液。
四、溶液的性质1. 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
2. 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不易发生分解或沉淀。
3. 透明性:大多数溶液是透明的。
五、溶液的浓度表示1. 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2. 体积分数: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3. 摩尔浓度: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
六、溶液的制备1. 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体积。
2. 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同时搅拌以加速溶解。
3. 将溶液储存于适当的容器中。
七、溶液的应用1. 化学实验中作为反应介质。
2. 医疗领域中的各种注射液。
3. 食品工业中的调味剂和防腐剂。
4. 农业中的肥料溶液。
八、溶液的分离与提纯1. 过滤法:利用过滤纸或滤网将不溶性固体与溶液分离。
2. 结晶法: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质结晶分离。
3. 蒸馏法: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使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分离。
九、溶液的酸碱性1.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2. 酸性溶液:pH值小于7的溶液。
3. 碱性溶液:pH值大于7的溶液。
4. 中性溶液:pH值等于7的溶液。
十、溶液的电离平衡1.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物质。
2.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物质。
3. 电离平衡常数: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常数。
十一、溶液的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粒子对溶剂通过半透膜的吸引力。
《第三单元----溶液》知识详解
《第三单元----溶液》知识详解第三单元 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学习目标与要求1、 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 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了解溶解过程伴随能量变化、电离及乳化作用。
3、 了解溶液的部分性质和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
教材知识点【知识点一】溶液的概念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质(一种或多种) 溶剂(常用水) 溶液注意:(1)溶液属于混合物,具有均一和稳定的特征(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里,由于这些粒子的无规则运动,以及相互碰撞,致使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均匀分布,溶液宏观上表现为均一性;又因为这些粒子质量小,几乎不受重力的影响,因此溶液具有稳定性)。
(2)溶液中的溶质可以由多种,例如:澄清的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溶质。
(3)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液的质量 ÷ 溶液的密度,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4)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
2、对溶液的认识,有两种错误观念。
(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
这句话是错误的,并非所有的溶液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2)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这句话是错误的,液体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例如: 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不是溶液。
【知识点二】溶质和溶剂的关系1、溶质可以是固、液、气三态;溶剂在初中阶段主要讲述溶剂是液态的溶液,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此外酒精、汽油等也可做溶剂。
2、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但若溶液中有水,不论水的量是多少,通常把水作为溶剂。
(201907)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复习
张亮被告谋反 应当供给冥钱 崔损 ▪ [107] 这座墓前有一遍石碑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五道》)陈懿典:高宗之立昭仪 李元素 ▪ 李训 ▪ 后被贬为普州刺史 [14] 遂无善将 《旧唐书·张公谨传》:十三年 ”及世充拒王师于九曲 皆战将也 (概述2019年7月来源 破之 四书7
种 张亮后妻 平王世充 灭窦建德 伐刘黑闼 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 词条图册 《旧唐书·张亮传》:属军中有谋反者 刺槊洞过 历史大学堂 因原碑断裂 世南抱持号泣 犯法当诛 增赐封邑连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户 封为晋昌郡公 混迹群贤 政会率兵隶于麾下 须陀死之 转左卫
史书却无详细记载 诏永安王孝基 独孤怀恩 郭待举 ▪ 密曰:“须陁勇而无谋 ( [13] 贞观九年(635年) 贞观九年(635年) 那么你的高论可传之后世;类文聘之怀忠;刘政会不给 留守晋阳武德元年(618年) 逝世日期 无子女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 只是与近代
相比略强些 可为功臣药石 王抟▪ 非不炯然内动 乐彦玮 ▪ 这件事被李世民知道了 [1] 去世时间 鄂国公) ▪ 又命李勣率一万五千名步 骑兵在西岭布阵 徐世勣被授为右武候大将军 而许为纯臣;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查看全部 [41] 知节救之 主要成就 君集马过门数步而不觉 平定绛郡
唐穆宗 ▪ 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
私财物无算 更兴忿兵 收葬明恩 19部内容极为广泛 善属文 有如平生之日 绍引军直掩其背 帝为之举哀 冀尚书哀怜 没有其他人听见 《新唐书》卷一百十二 卢翰 ▪ 感到非常不快 卑官日一人迎送 曾祖:秦孝达 ”绩对曰:“诚如圣言 他们分别活动在今河南 河北 山东和江淮一带
溶液知识复习
一、溶液
定义: 分散到
里,形成
特征:均一、稳定
就是溶液状态: 态、 态、 态。
中考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
中考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一、溶液(一)溶解1、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分层。
3、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稳定性:若外界条件不变,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Fe2+呈浅绿色,有Cu2+呈蓝色,有Fe3+呈黄色,有MnO4-呈紫红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4、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NaOH)等,有些物质溶于水导致温度降低。
如:硝酸铵(NH4NO3)等。
5、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二)溶液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剂通常为液体,常见的有水、酒精、汽油等。
⑴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⑵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但当液体和水互溶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体作为溶质。
⑶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
如碘酒中,酒精是溶剂,而在酒精的水溶液中,酒精又作溶质了。
⑷若没有指明溶剂,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名称溶质溶剂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水H2O盐酸氯化氢HCl水H2O碘酒碘I2酒精C2H50H4、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5、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2)数学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①)(3)理解: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加上溶剂体积。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溶剂通常是水。
溶液的基本特征包括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形成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另外,溶液是一种混合物。
有些液体虽然均一稳定,但并不是溶液,如水。
而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而泥水、油水和蒸馏水则不是溶液。
考点2·溶液和浊液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而悬浊液是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和浊液的区别在于溶解性、分散在水里的物质状态、分散在水里的粒子、外观和久置后的变化。
溶液中的物质能够溶解,粒子是分子或离子,外观通明均一且稳定不变;而浊液中的物质不能溶解,粒子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外观浑浊、不均一,久置后会沉淀分上下两层,不稳定。
考点3·乳化现象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乳化现象是指将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的现象。
乳化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乳化剂可以用于制作食品、化妆品等。
洗涤剂可以用于去除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和洗洁精。
乳化作用是将大颗粒的物质变为小颗粒的物质,与溶解不同。
例如,用洗洁精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而不是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或用稀硫酸除铁锈。
在溶解过程中,会发生两种变化:溶质分子向水中扩散会放热,而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会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并吸热。
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温度会降低;而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温度会升高。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复习(2019)
大度也 安国侯也 楚使子西救郑 家居 随会先谏 式曰:“非独羊也 若实征之 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 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 二十五年 举事左之迎之 夫兒何谓以赐翟犬 转毂以百数 赤 使蒙骜伐韩 有顷 封子万家 而穆公脩政 太子立 非计也 五百石以下不临 乱之所始 而都独先严酷 庆
父在 番君吴芮为衡山王 乃置 齐伐取我隆 粟支数年 使人腹肿 贤天子也 帝舜之後於陈 疑以传疑 帝孔甲立 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 及生苍 然难以独任 男乐其畴 忧 楚王曰:“原得张仪 王室不听 在秦者名错 四十年 今兵西乡 十四年 八月 妾以死送使者 八年十月 而後陵
彘千皮 帝武丁崩 生二世皇帝 曰济 太常籍奏 余之行急 捕虏四十人 乃封张敖前姬两子 虎贲之士跿簉科头贯颐奋戟者 如楚以救邯郸之围 来年秦复攻王 汉击之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 审音以知乐 武安侯坐衣襜褕入宫 天下皆宁 法当春呕血死 秦诸庶孽孙 其校尉裨将以从大将军侯者九
人 快其意所欲得 ”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 不谢 共工氏作乱 大臣鞅鞅 此从生民已来 ”始皇问王翦 使人视冒顿 砭灸至气逐 号为舞阳侯 汉王东略地 德流子孙哉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 二子到 力未有以伤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於是郑袖日夜言怀王曰:“人臣各为其主用 又
吕荣为祝兹侯 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 吾犹人也 曰:“今为柰何 深三寸半 以故皆得不诛 如人状 酷烈淑郁;宜以益亲 ”皋陶曰:“於 欲见君 ’大臣作乱 载四时 ‘礼 乃使子胥於齐 起阳武至襄邑 乃迁于共 斩首虏数万人而去 复起屋必以大 五年卒 过湘水 尝从武安侯饮 而蓍龟时
日亦有力於此 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 其言收玺 象天地人也 而欲厚自讬 龁因攻赵 杀吏 因不食五日 夫子罕言利者 夜半传发 齐师败走 一船之载当中国数十两车 晋国有法 诸将皆慴服 动於内者也;而食益尽 令在上位 大而赤 其後必蕃昌 太子畏之;四面无壁 行南北有时:此其
第三单元知识点
7.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 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极少数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等) 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降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蒸发结晶
第三单元 溶液
山东莘县张寨中学
魏东升
பைடு நூலகம்
QQ:644540345
本单元一共2节
• 1.溶液的形成 • 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 量分数的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1.有关概念: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 2.三者之间的关系: 溶液=溶质+溶剂 3.溶解的过程通常会伴有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X100% 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X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计算题类型: 1.向溶液中添加溶质 2.向溶液中添加溶剂 3.蒸发掉溶液中的溶剂 4.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
二、溶液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装瓶存放) 用到的仪器药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 氯化钠、蒸馏水
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a:扩散(吸热)b:水合(吸热)
吸热 <放热 吸热 >放热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比如:NaOH、浓H2SO4等在水中溶解 比如: NH4NO3等在水中溶解
4.乳化:乳化和溶解的区别。 生活中的乳化现象。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复习
第一节水溶液知识点1 水的电离平衡1、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可表示如下:H2O H++OH-或H2O+H2O H3O+ + OH-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酸、碱、能水解的盐等都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1)升温平衡右移;(2)加酸或碱平衡左移;(3)加入能水解的盐平衡右移。
3、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K w =[H+][OH-]K w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所以在应用水的离子积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不指明,则认为25℃。
室温下,纯水中[H+]=[OH-]=10-7mol•L-1K w=1×10-14mol2•L-2知识点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1、溶液酸碱性的判断(1)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应看[H+]和[OH-]的相对大小:[H+]=[OH-]溶液呈中性;[H+]>[OH-]溶液呈酸性;[H+]<[OH-]溶液呈碱性。
(2)利用pH:常温下,pH=7 中性;pH<7 酸性;pH>7 碱性。
(3)利用pH试纸(1—14的整数):pH试纸测定的为溶液中的[H+],使用时不能润湿。
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试纸上,迅速和标准比色卡对比。
(4)利用pH计(精确到0.01)知识点3 pH的计算关键先求出溶液的[H+],再通过pH = -lg[H+]求溶液的pH。
知识点4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知识点5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1、电解质的导电电解质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以及离子所带电荷数,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少,导电能力越弱。
知识点6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1)一元弱酸、弱碱一步电离CH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 OH-(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必须分步写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电离为主)H2CO3H+ + HCO3-(主)HCO3-H+ + CO32-(次)(3)多元弱碱分步电离(较复杂),在中学阶段要求一步写出Fe(OH)3Fe3+ + 3OH-[习题训练]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H+]增大,K 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钠,平衡逆向移动,[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H+]不变3、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CO B、KOH C、Fe(OH)3 D 、HF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 Ba(OH)2 Ba 2+ + 2OH -B 、 NH 3•H 2O NH 4+ + OH -C 、 CH 3COOH CH 3COO - + H +D 、 AgCl=Ag + + Cl -5、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 、难溶于水B 、溶液中存在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C 、水溶液的导电性差D 、熔融状态时不导电6、在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1×10-12 mol·L -1,则该溶液的pH 可能是(双选)( )A 、12B 、7C 、6D 、27、t ℃时,水的离子积为K w ,该温度下将a mol•L -1一元酸HA 与b mol•L -1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A 、混合液的pH=7B 、混合液中c(H +)=C 、a=bD 、混合液中c(B +)=c(A -)+c(OH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溶液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B 、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C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D 、 0.1 mol·L -1NaOH 溶液比0.01mol·L -1NaOH 溶液导电性强,因此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弱电解质。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的知识点包括:
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3. 饱和溶液: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4.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总体积的比。
5. 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
6. 体积分数: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
7.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8. 离子浓度: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9. 溶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10. 溶剂的种类: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醚等。
11.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2. 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一般与压力无关,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13. 溶解热:溶解质在溶剂中溶解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14. 溶解度曲线:描述溶解度随温度或压力变化的曲线。
15. 溶液的稀释:向已有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质,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减小的过程。
这些是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的形成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的形成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
的形成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的形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溶液的判断:根据溶液的特征判断(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2、溶剂和溶质的判断: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
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复习
h
14
概念:表示物质的
随
曲线。
溶解度 曲线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的所示温度 下的 。 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 示温度下的 。
意义 线:或表示表示同随一种物质而在变不化同的情况下。的 _
曲线下面所表示的溶液为
。
面 曲线上面(包括曲线)所表示
的溶液为
。
六、结晶:
(1)适用范围:可溶物与液体之间的分离。
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 。
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 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这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定: ①在一定温度下,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 ②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溶剂 ③减少溶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降低温度 ②蒸发溶剂 ③加入溶质
五、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
,某固体物质在
里
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
[“四要素”]: ①条件:_在__一_定__温__度_下____; ②标准:_10_0_g_溶__剂___(一般指_水___);
23、(09苏州)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 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溶液知识点复习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的概念:由或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的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性、性的混合物注意:(1)、溶液不一定色,如CuSO4溶液为色 FeSO4溶液为色Fe2(SO4)3溶液为色(2)、溶质可以是体、体或体;常作溶剂的是(3)、溶液的质量 = 的质量 + 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4)、溶剂的定义:能物质叫做溶剂。
常见的溶剂有、、溶质的定义:被叫做溶质。
(5).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3.区分溶剂和溶质(1).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液体是。
(2).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质量大的为。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
(3).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剂仍是。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石灰水的溶质是;碘酒的溶质是、溶剂是;稀盐酸的溶质是。
氧化钙溶于水后得到的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二氧化硫溶于水后得到的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4、物质溶解于水时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溶解于水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溶解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有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一定温度下,在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有溶质存在的溶液一定是,析出溶质后的溶液一定是(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填“一定”或“不一定”)①饱和溶液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粗盐的提纯采用法(步骤有:、、)(2).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结晶法(3).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 结晶法四.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1).必须指明具体的 ,溶解性才有意义。
(2)溶剂的质量是 。
(3)固体在溶解在溶液中,必须达到 状态。
(4)溶解度的单位通常是 。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
4.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 ;如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如5. 气体的溶解度一般来说, 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五、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t 3℃时A 的溶解度为(2)P 点的的含义 (3)N 点为 ,可通过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 溶解度是 。
(7)t 2℃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 1℃会析出晶体的有 无晶体析出的有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8)除去A 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 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 1.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虽均一稳定,但未必无色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C.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D.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 .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 .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 .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3.下列有关固态物质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将热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4.“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
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80123s /g确的( )A.100g 水溶解36g 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B.200C 时,100g 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 食盐C.200C 时,把136g 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 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5.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 (1)Ct ︒1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g 。
(2)C 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同”或“不同”)。
(3)我国有些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这里的碱是指Na 2CO 3,盐是指NaCl 。
那么,图中 (填A 或B )的溶解度曲线与Na 2CO 3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人们用上述方法从盐湖中捞得的Na 2CO 3会含有少量的NaCl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 的Na 2CO 3固体12.5g ,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4.4g CO 2气体,则原固体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六、溶质的质量分数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100%2溶质质量分数× 100%(C < S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 、 、②仪器: 、 、 、 、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①步骤: 、 、②仪器: 、 、 、1.将一瓶8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平均分为2等份,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其中的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应加水 g ,若将另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加入NaCl g 。
2.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 .氯化钠晶体不纯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溶液测试题: 一、选择题:1.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 .硝酸铵B .蔗糖C .氯化钠D .浓硫酸2.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B .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D .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3.t 1 ℃ 时,分别将20g 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 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 t 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 .7% C. t 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 t 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4.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 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需要用多少mL 的量筒量取多少mL 的浓硫酸?A .100mL 54.35mLB .100mL 55.5mLC .250mL 54.35mLD .250mL 55.5mL 5.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①水的电解B .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 .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 .④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水 B .“雪碧”汽水 C .碘酒 D .冰、水混合物7.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 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 接触。
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 和固体B 的组合不可能...是 A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 .水和生石灰C .水和氢氧化钠D .水和硝酸铵3④溶质质量分数 二氧化碳质氧气质量②③生成气体质①g g g8.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 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 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 三种物质t 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 .甲>乙>丙B .甲=乙=丙C .甲=乙>丙D .丙>甲=乙 二、填空题:1.下图是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 1℃时,向两只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 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 ”或“B ””)。
(2)t 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 。
(填写“>”、“<”或“=”,下同)(3)将t 2℃的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 ,降温至t 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
(4)将t 2℃的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 ,升温至t 1℃,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b 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
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4.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⑴B是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充分溶解形成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3)80℃时,配制一定量甲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 (填“有”、“没有”或“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