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初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红星照耀中国概括每章1000字左右
红星照耀中国概括每章1000字左右
摘要:
一、引言:概述红星照耀中国的背景和意义
二、第一章:毛泽东的生平及其革命思想
三、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
四、第三章:红军长征与抗日战争
五、第四章:解放战争与新中国成立
六、第五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七、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展望
八、结语:红星照耀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一、引言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重要制度安排,关乎国计民生。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体人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改革、完善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本章回顾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保障对象,实行单位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实现了从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全民参保
计划逐步推进,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三、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本章详细介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这些保险制度为全体人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减少了社会不公和经济风险,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世界)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1601—1882年)▪1、标志▪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
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
▪▪2、背景▪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工业化。
▪3、保障特点▪旧《济贫法》: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新《济贫法》: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时期(1883—1934年)▪1、标志▪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2、背景▪工业化和德国工人运动▪3、特点▪针对工人实行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问题: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1、经济上: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
▪2、政治上:▪a、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
▪b、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
▪3、理论上:新历史主义的理论。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935—1947年)▪1、标志▪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2、背景▪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3、特点▪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为什么美国出台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1、经济上: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社会危机剧增。
▪2、政治上:罗斯福新政。
危机→政府干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社会总需求。
▪a、举办公共工程b、扩大社会保障开支c、拉动消费d、促进就业▪3、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年)▪1、标志▪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
社会保障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社会保障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一章测试1.一般来讲,社会保险具有()等特征。
参考答案:强制性;互济性;普遍性2.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是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
参考答案:政府或国家3.社会保障制度属于()。
参考答案: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4.社会保障是用政治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
()参考答案:错5.以优待和抚恤为保障目标的社会保障项目是()。
参考答案:社会优抚6.属于发展性保障的社会保障项目是()。
参考答案:社会福利7.下列属于社会保障经济性功能的是()。
参考答案: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通过储蓄和消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8.在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中,属于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的项目是()。
参考答案:社会救助9.作为社会保障的构成项目之一,社会救助的目的是要保障被救助对象的()。
参考答案:最低生活水平10.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估,可以从价值取向与建制理念、制度的适应性、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其中财政的可靠性是社会保障制度评估指标中()需要考查的因素。
参考答案:制度的可持续性第二章测试1.当今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福利国家性、投保资助型和强制储蓄型三种类型。
其中,()等国实行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智利;新加坡2.属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期的“节流”举措的是()。
参考答案: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改革养老金计发基数3.国家保障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前苏联首创,是在()的基础上实施的。
参考答案:公有制4.我国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参考答案:城乡二元保障5.德国俾斯麦时期最早实施的社会保险是()。
参考答案:医疗保险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初期的价值取向与建制理念是()。
参考答案:集体主义与平均主义7.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的代表国家是()。
参考答案:新加坡8.我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险法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初期,我国仿效苏联模式建立了单位保障制度,围绕“单位办社会”创建了一整套限于单位成员的生活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单位成员及其家属所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时代命题被正式提出。
时至今日,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密切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命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适应性发展20世纪90年代,围绕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谋划一整套全新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改革传统的单位保障制度,继而引入全新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世界社会保障发展规律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性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世界性潮流,决定了社会保障的优劣评判并非是依据制度自身,而是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时代适应性与国情适应性。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通过考察社会保障制度的适应性发展状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充分发挥出社会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较好地化解了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社会风险,没有导致社会危机爆发,其中失业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中央政府强力推进的“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等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市场经济改革得以成功。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保护了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在农村还大规模减少了贫困人口。
劳动者实现了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劳动者对劳动力市场化和就业竞争的适应性持续增强,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结合国情和改革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不断探索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模式,可以看到在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初期,借鉴与吸收了许多国家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并没有照搬照抄国外社会保障制度,而是基于国情探索了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
第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史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
工劳保医疗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对所采取的试行部
第三阶段(1998-2000年),社会保障逐渐成为我国一
分医药费与个人利益挂钩的办法给予肯定。1984年 保障制度建设(21世纪以来)
10月20日,中共中央第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 第一阶段(2000-2009年)。21世纪前十年,相继出台
发 展 阶 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英国的《贝弗里 奇报告》的提出与被采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保障制度在 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贝弗里奇报告》的提出与被采纳,对于 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发挥了极 其重要的作用,使社会保障待遇首先被作 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得以确立,较为完 整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与轮廓得到 开创性的界定,它不仅为英国战后重建社 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决策的基础,而且也成 为西方发达国家在战后发展与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模式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保障制度 日趋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成 熟 阶 段
改革调整阶段
调整内容
(1)修订社会保障规章制度,削减社会保障总支出。 (2)加强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实行私营化,扩大福利提供领域的市场经济成份 (4)调整保障项目收支结构,注重个人和企业负担,减轻政府压力 (5)改变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国家、企业、个人多方 参与的综合体系
1957年,三大改造任务完成,国家转入有计划的社
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奠定了基础。1951年2月26日,
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1962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了
政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
《关于精简职工安置办法的若干规定》等法规。
例》,具体规定了职工在疾病、伤残、死亡、生育
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史的演变
(1)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使劳动者患病、残疾、失业和年老时能 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2)向高收入者征收累进所得税,向低收入劳动者增加失业补助和社会救济,以实现收入的 均等化,从而增加普遍的福利效果; (3)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或按最低收入进行普遍补贴的制度,通过有效的收入转移支付实
第三节 改革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
一 新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二 信息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 三 “第三条道路”及其政策主张
一、新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 (一)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负所得 税方案。
• (二)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非再分配 性、非强制性和非政府性。
• (三)供给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加重贫 困,造成自愿失业。
(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有效需求管理政策;刺激消费,引导需求政策
(三)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制度思想:
有限再分配和有限保障
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市场经济,一方面主张国家干预,但它又有别于 社会主义的国家统制。社会市场经济所要的是国家有限干 预下的自由竞争,通过国家的积极、适当、有效的干预来 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以自由竞争来实现全民的繁荣富裕。
以及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级、
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
从而实现收入的平等。
补充
第二节 发展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20世纪30~70年代)
• 20世纪30年代以后,受国家干预论的影响, 一方面,自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福利法》 之后,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先后建立起社 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实现了全球化。 另一方面,德国社会保险制度逐步走向成熟。 发展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含新福利经 济学、凯恩斯主义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思 想。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含义一、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由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出现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特征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2、社会保障对象和获益群体是全体公民3、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消费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
4、社会保障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一)生存需求的制度。
救助对象包括三类:A孤寡老人)B 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失一时生活困难的人。
C 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或仅相当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或家庭。
主要内容:贫困救济和灾害救济(二)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部分,因其保障对象是劳动者,它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有劳动能力无工作的情况下,通过立法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收入损失补偿的制度,包括生、老、病、伤、残、失业等所有风险。
包括老年、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残障与死亡社会保险特点:1)强制性(法律强制推行) 2)互济性 3)储备性4)补偿性1、老年社会保险又称老年保险,国家越贫穷,其在社会保险体系中所占比例越大2、医疗社会保险国家越发达,用在其上的费用越低3、失业保险产生于福利国家,任易形成“养懒汉”的状况,故现侧至于就业培训比例与国家富裕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失业保险是工业化的产物,所占比例不大4、生育保险更多归于医疗保险或家庭津贴中,在我国是独立的。
(三)社会福利是一个中观福利概念(大福利=社会保障小福利=单位福利),是社会保障体制下的一个项目,不包括社会保险、救助。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高层次,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制度,它是社保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关乎人的生命质量。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专题国家的力量— 一、英国济贫法的社会保障萌芽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政府颁布《济贫法》(亦称《旧 济贫法》)
例如,规定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 救济 标志社会救助制度的诞生
一、英国济贫法的社会保障萌芽
社会背景、制度安排
为了解决圈地运动所产生的的流离失所的农民生存问题和社会动 荡,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济贫法》(即《旧济贫法》, 第一次依法明确了国家克服贫困的义务和政府组织社会保障项目的责任。
经济危机、工人运动
1889年德国 《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社会保险制度形成
圈地运动、羊吃人
第一次明确国家
瓦解自然经济、失地农民
扶贫义务
初步发展时期
强调公平但忽略 自我保障和社会互济
(1890~1952)
苏联 低工资、高福利
国家承担最终责任 法制化、专业化
经济危机
1935年美国 劳资矛盾 《社会保障法》 凯恩斯主义
基层员工收入很
低 极其高风险
死亡率超过了死囚
黑帮会给“殉难者”发放抚恤金
电影《教父》剧照
阻止叛变
树立好的形象
“他们的家人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不能把他们扔下不管 ”
1 7
文卡特斯《黑老大的一天》
Sudhir Venkatesh
《Gang Leader for a Day》
美国著名印度裔社会学家
胡萝卜:一整套的社会保险法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爱好者不应去观察其制作过 程,一个是香肠,一个是法律 ——奥托·冯·俾斯麦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
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 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年《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 合并为:1911年《帝国社会保险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保 障理 论 。马 克 思 在 《 哥达 纲 领 批 判 》 阐 述 了 社 会 保 障 基 金 中 的来 源 一 思 想 , 克思 在 阐述 社 会 产 品 的分 配 时 指 出 . 个 人 马 在 消 费 品进 行 分 配 之 前 还 必 须 扣 除 :第 一 ,和 生 产 没 有 关 系 的 “ 般 管 理 费 用 ; 二 , 来 满 足 公 共 需要 的部 分 . 学 校 、 健 第 用 如 保 设 施 等 ; : , 丧 失 劳 动 能 力 的 人设 立 的基 金 ; 之 , 是 现 第 =为 二 总 就 在 属 于 所 谓 官 办 济 贫 事业 的 部 分 。 ” 据 马 克 思 的 这 一 理 论 , 根
一
在 国 民收 入 的 初 次 分 配 中应 当 扣 除 用来 支 付 不 幸 事 故 、 自然
灾 害 等 的 基 金 。 再 分 配 的 过程 中扣 除 “ 丧 失 劳 动 能 力 的人 在 为 设 立 基 金 ” () … 以满 足 社 会 稳 定 的需 要 。马 克 思 的这 一 论 述 从 社 会 产 品 分 配 的 角 度 概 括 了 社 会保 障制 度 的 内 容 ,成 为社 会 保 障 实 践 的 重要 理论 依 据 ,指 出 了 建立 社会 保 障 基金 的必 要 性和基金来源。 克思在《 本论》 马 资 中指 出 :利 润 的一 部 分 , “ 即 剩 余 价 值 的 一部 分 , 须 充 当保 险基 金 。” 必 这部 分 基 金 “ 至在 甚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方 式 消 灭 以后 也 是 必 须 继 续 存 在 的一 部 分 ” 。 “ 部 分 基 金 是 收 入 中 既 不 作 为消 费 也 不 一 定 用 作 积 累 的 唯 这 部 分 ” ¨ ) 这 里 , 克 思 阐 明 了社 会 保 障 基 金 具 有 专 门 _一 。在 2 马 的用 途 , 且 存 在 于 不 同 的 生产 方 式 条 件 下 。 并 社 会 保 障 是 一项 社 会 化 的事 业 , 实 现 社 会 化 , 然 要 有 要 必 定 的 责 任 主 体 来 承 担相 应 的 责任 。对 此列 宁提 出 了 国家 责 任 主 体 说 , 指 出 :最好 的 工 人 保 险 形 式 是 国 家保 险 , 种 保 他 “ 这 险 是 根 据 下 列 原 则来 建 立 的 : 一 ) 工人 在 下 列一 切场 合 ( ( 伤 残 、 病 、 老 、 疾 ; 有 怀 孕 和 生 育 ; 育 者 死 后 所 遗 寡 妇 疾 养 残 还 养 和 孤 儿 的 抚恤 ) 失 劳 动 能 力 . 因 失业 而失 掉 工 资 时 国 家保 丧 或 险 都 给 工 人 保 障 ;二 )保 险要 包 括 一 切 雇 佣 劳 动 及 其 家 属 ; ( ( ) 一 切 保 险 者 都 要 补 助 全 部 工 资 的原 则 予 以补 助 , 时 三 对 同 切 保 险 费 都 由企 业 主 和 国家 负担 ; 四 )各 种 保 险都 由统 一 ( 的 保 险 组 织 办理 .这 种组 织应 该按 区域 或被 保 险 者完 全 自理 的 原 则 建 立 。 ” ]4 [( 34 P 二 、 克 思 主 义社 会保 障思 想 及 其 在 当代 中 国 的新 发 展 马 新 中 国 成立 后 , 国建 立 的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 以计 划经 济 我 是 和 产 品 经 济 作 为理 论 基 础 , 用 原 苏 联 的 “ 家 统 包 ” 式 建 沿 国 模 立 起 来 的 。 改革 开放 之 后 , 别 是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建 立 , 特 越 来 越 迫切 地要 求 改 革 旧 的社 会 保 障体 系 ,建 立 与市 场经 济 相 适应 的新 型保 障制 度 。 ( ) 泽 东 坚持 和 发 展 了马 克 恩 的 社会 保 障 思想 一 毛 14 年 , 9 5 毛泽 东 在 《 联 合 政 府 》 文 中 指 出 :所 谓 国 民 论 一 “ 卫 生 , 开 j亿 六 千万 农 民 , 离 三 岂非 大 半 成 了空 话 。 ” _㈣ 中 华 _( 4 n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范仲淹(义田)、朱熹(社仓)、刘宰(粥局)、熊希龄(慈幼局); ——德国:“基尔特”(手工业者互助基金会);
17
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是英国实行的济贫法。 1、旧济贫法
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劳 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强制他们去劳动;为老人、盲人建立收容所; 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 从比较富裕的地 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
•“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危机的经济; 二是救济大规模的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也称 “3R(Recovery, Relief, Reform)”。 •“罗斯福新政”也可分为两个阶段:1935年以前以复兴和救济为主,通过与 私营企业的密切合作刺激经济复苏,鼓励“物价上涨”,促使利润增加,并用 提高工资的方式使购买力落入可以刺激复兴的集团手里;1935年到1939年以改 革为主,通过把购买力注入到特权较少的人们的手里,并且用“社会保障制度” 的方法担保他们的未来,以使全国经济转变为持久的复兴。
• 政治学者也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甚 至关系到党派竞争和政治家个人的前途,而将其划归政治学 范畴。
14
•社会学与社会保障 •若从社会保障的出发点与追求目标来考虑,社会学无疑是社会保障最重要的理论 基础之一。 •首先,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诸如养老、医疗、贫困、灾害等诸种社会问题的客观 存在,并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机制才能获得解决;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通常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标志; •再次,社会学还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最直接的渊源,如人道主义、 伦理道德、历史文化传统就业是社会保障的道德基础和最初的理论源泉。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问题、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社会价值、社会进步、家庭与社 区、社会化、社会阶层与人口问题等等,不仅为社会保障研究奠定了必要而坚实 的理论基础,而且直接指导着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制度实践的发展。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理论前沿南方论刊·2020年第8期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时代意义朱芳菡(南开大学 天津 300350)【摘要】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步发展和调节财富分配的基本制度安排。
马克思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切入,批判资本主义给社会带来贫困、伤残和失业等问题,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实质具有欺骗性。
同时为未来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做出科学预测与设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思想。
新时代,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层面上表现为期盼更公平的教育、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切实的社会保障。
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理论;实践价值正如生存权是人类基本的政治权利,生存是个人生活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直接使用“社会保障”这个概念,他们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的角度,阐述了社会保障理论,也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进行梳理和挖掘,不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审视社保,对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年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大规模的工厂取代了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恩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深入的社会革命,形成了自身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观点。
工业革命及其带来的机器大生产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工人阶级意识觉醒和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其产生的阶级条件,而社会保障制度是机器大生产、社会生产平稳运行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客观需要。
社会保障第六章
第六章1、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最早产生于那个国家(B )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2、( A )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A.庇古B.俾斯麦C.贝弗里奇D.凯恩斯3、( B )提出市场经济是“富国裕民”的康庄大道。
A、凯恩斯B、亚当.斯密C、费尔D、帕累托4、( B )的主要内容是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合理的配置资源。
A.《资本论》B.《国富论》C.《济贫法》D.《劳工疾病保险法》5、( A )最早形成社会保障的雏形。
A.英国B.德国C.法国D.瑞典6、英国(A )年颁布的《济贫法》。
A.1601年B.1701C.1801D.18837、亚当.斯密的社会保障思想是( C )。
A.否定社会保险作用B.否定社会福利作用C.否定社会救济作用D.否定国家保险作用8、“倡导国家保险,缓和劳资矛盾”是( C )的社会保障思想。
A 古典经济学学派 B、瑞典学派C、德国新历史学派D、旧福利经济学派9、庇古的社会福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英国改良主义经济学家( A )提出的最大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A 霍布森 B.亚当.斯密 C.边沁 D.俾斯麦10、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 A )。
A.功利主义B.市场主义C.国家主义D.凯恩斯主义11、旧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思想是(C )。
A、否定社会救济的作用B、倡导国家保险,缓和劳资矛盾C、实现社会保障,实现收入均等D、补偿变革损失,实现合理分配12、庇古的重要贡献不包括( C )。
A、确立了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B、确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C、确立了内部性理论D、确立了外部性理论13、下列不是庇古主张的是( D )。
A、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B、向高收入者征收累进所得税C、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D、给贫困户发放生活物质14、瑞典学派的社会保障思想是( D )。
A 、否定社会救济的作用B 、倡导国家保险,缓和劳资矛盾C 、实施社会保障,实现收入均等D 、主张收入均等,实现普享福利15、瑞典学派理论和政策的思想精髓主要是(A )。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思想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思想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思想是指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套公共福利体系,旨在保障社会公平、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扶助和保护。
这套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共福利项目来减少社会不平等,并提高整个社会的福祉。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欧洲。
在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变迁使失业率上升、工作环境恶化,导致大量工人生活困难。
这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责任应该如何分摊的讨论。
早期的社会福利思想家,如托马斯·潘恩和威廉·布莱克等,认为政府应该为公众福利负责,并提倡社会和谐与平等。
然而,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思想真正开始形成要归功于20世纪初期的一系列政策变革,特别是在联合国成立之后。
二战后,欧洲以及一些其他西方国家,包括瑞典和英国,开始逐渐建立起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
这些福利制度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全民医疗保险、失业救助和养老金等福利项目,确保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总体而言,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平等和公平。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思想强调社会平等和公正,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使每个人都能够享有一定程度的福利。
这意味着通过福利制度,政府将追求贫富差距的缩小,扶助弱势群体,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其次,社会责任。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认为,社会福利是政府的责任,即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整个社会福祉的责任。
政府通过纳税制度收取公民的税款,然后用于提供医疗保健、教育、养老金等福利项目。
这种社会责任的理念旨在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待遇,减少社会不平等。
再次,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思想主张福利制度应该普惠于全体公民,并且能够持续为公众提供服务。
这意味着福利项目应该面向所有人,不论其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同时还应该具备经济可持续性,即能够长期提供福利服务,不致耗尽国家财政。
最后,个人责任和自助。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代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代发展历程1949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初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政府推行了全民社会保险制度,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此外,劳动法规定了工人的基本劳动权益,如工资、劳动时间和劳动条件等。
然而,在这个时期,由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对较弱,资金和资源有限,覆盖面较小。
此外,特定行业和地区的工人也存在社会保障待遇不统一的问题。
1978年至2000年:开放时期开放以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和市场化,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5年,中国颁布了《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次综合的立法。
随后,政府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并逐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
此外,政府还推动了职业年金和医保卡的发展。
1994年,《劳动法》进行了修改,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规定了工伤保险制度,为工伤职工提供了保障。
2000年至现在:深化时期在进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005年,政府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2024年,政府实施了新医改,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
此外,政府还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
2024年,政府推动了全国社会保障卡的发展,实现了社会保障卡的一卡通功能,方便了社会保障待遇的领取。
2024年,《社会保险法》再次进行了修改,强化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地位和保障力度。
政府还加大了对各项社会保障投入的力度,提高了待遇水平和覆盖面。
总结起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从建立初期到开放时期再到深化时期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差异、待遇不平等等,需要进一步进行和完善。
树立正确的社会保障观
树立正确的社会保障观目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 瓶颈 ,不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就不能轻装前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也就无法实现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从一开始就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如果脱离了实际可能,将会难以为继㊂因此,树立正确的社会保障观,至关重要㊂一㊀社会保障的实质是社会互助对于社会保障问题,无论是国内或者是国外,常常都会出现许多误解㊂例如,有人认为,社会保障应当是由国家包下来的,个人交纳保险费是额外负担,每当在领取养老金方面遇有不如意之处,就责怪政府;也有人认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完全是个人的积蓄,是自己在职期间交纳保险费,老后再领取回来,因此认为,领取高额养老金是理所当然的㊂其实,这些都是误解㊂任何国家也不可能把社会保障的费用全部由政府包下来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对城市职工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难以为继了,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也不可能持久地做到这一点㊂同样,个人交纳的保险费,数量也是很有限的,任何人一生所交保险费,也不会够他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常年支用㊂实际上,社会保障既不是政府全包,也不是个人储蓄,而是一种社会互助㊂为了阐明这个问题,需要从什么是社会保障说起㊂社会保障是国民经济生活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㊂国民经济生活保障体系包括的内容很多,各国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个人保障㊁企业保障和社会保障三个部分;而社会保障又包括社会保险㊁政府救济和社会福利三项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主体部分(详见下图)㊂在图示的整个保障体系中,个人保障包括生命保险㊁财产保险㊁个人养老保险等各式各样的保险内容,因人而异,其保险者是保险公司,被保险者是参加保险的个人,因此,它具有较为突出的个人积蓄的特征;企业保障包括企业灾害保险㊁企业养老保险,等等,因企业而异,保险者是保险公司,被保险者是企业,因此,它具有企业内部互助的特征;社会保障中的政府救济和社会福利,具有明显的政府负担的特征;而社会保障的主体部分 社会保险则具有突出的社会互助的特征㊂064㊀吴家骏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收入均等
“社会民主主义”理论
瑞典学派 ——分配理论 政策主张
(北欧学派或斯德哥尔摩学派)
•Leabharlann 政治上实行阶级调和•
•
经济上实行混合经济
分配上实行收入均等化的社会福利保 障制度
国家干预经济可以“医治”经济危机 其精髓在于:
•
依靠政府的干预,通过宏观经济调节 的方式来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 使社会各阶级、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 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从而 实现收入的平等
经济思想渊源
“社会福利” 思想渊源 庇古 福利经济学 思想基础
•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 “最大社会福利”的思想
哲学思想渊源
• 边沁的功利主义
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前提基础:马歇尔等人的经济理论,完全竞争 庇古对福利概念提出了两个命题:
•
第一,福利的要素是一些意识 形态,或者说意识形态之间的 关系 第二,福利可以被置于广义或 狭义的范畴之下
•
瑞典学派 ——社会保障思想
主张收入均等,实现普享福利
社会保障不仅停留在济贫的层次上,而 是要最终实现“收入均等化”,使国民“普 享”福利。
物质满足 广义 福利 狭义 精神满足 经济福利
•
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庇古认为,影响经济福利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志
国民收入的多少 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
重要贡献 确立了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
确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
确立了外部性理论
旧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思想
实施社会保障 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经济时期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养老金制度和失业救助制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实施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政策来扩大一国的经济福利 (货币补贴,累进所得税等)
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史的演变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建立——发展——改革
第一节 建立初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20世纪30年代以前
社会保障制度 雏形 现代社会保障 制度 普享福利思想
• 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19世纪80年代,新历史学派 • 20世纪初期 • 旧福利经济学、瑞典学派
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国家有经济管理的职能 国家的法令法规决定经济发展进程 经济问题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 劳工问题是德意志帝国面临的最严峻 的问题 国家应通过立法自上而下地实行经济 和社会改革(社会救济、孤寡救济等)
•
新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思想: 倡导国家保险,缓和劳资矛盾
• • • •
第一个系统阐述社会保障经济思想 不再反对国家出面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主张由国家出面实施社会保险
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初级的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
旧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福利经济学创 始人,阿瑟● 塞西尔●庇古
1920年, 《福利经济学》 建立了福利经 济学的完整体 系
庇古的福利经 济学相对他以 后的福利经济 学说,被称为 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看不见的手”
社会保障思想
• 否定社会救济的作用
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主张
德国新历史学派 ——政府干预理论及其政策理论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瓦格 纳 施穆 勒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布伦坦 诺
桑巴 特
新历史学派(讲坛社会主义)
基本观点
• • • •
政策主张
• • • •
劳动冲突与伦理道德有关 国家观 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变化 提倡社会改良主义,主张实施社会立 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