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文化与学校课程文化辨析——学科课程文化建构系列研究之二
【核心考点】教基基础知识考点——课程
【核心考点】教基基础知识考点——课程核心考点1课程及其意义【常考题型】单选、判断、名词解释课程的内涵中国:“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的孔颖达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博比特在 1918 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备考方向准确识记中西方课程这一词源的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核心考点2课程类型【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填空(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
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指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总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简单来说,就是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生物学)、“广域课程”(社会研究课)、“核心课程”(社会问题为核心)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学校)课程。
(五)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教师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
教师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一、引言教师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师生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学校文化的概念、校本课程的定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教师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教师学校文化的概念教师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内形成的由教师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教育理念等共同体经验的总和。
它包括了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等方面的特点,对于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三、校本课程的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结合地方文化、学生需求等设计的教学课程。
与传统课程不同,校本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特点、兴趣以及学习风格,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教师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的影响1. 价值观一致性:教师学校文化的形成需要教师之间的共同认同和合作。
当教师具备相似的价值观时,他们可以更好地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 教师专业发展:一个具有浓厚学校文化的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给教师,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更好地开展校本课程。
3. 学习氛围:教师学校文化决定了学校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积极、友好的学习氛围下更容易对校本课程产生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其中。
五、校本课程对教师学校文化的要求1. 集体价值认同:校本课程需要得到教师的集体认同和支持,教师要明确其教学目标和实施方式,相互之间形成价值共识。
2. 专业知识更新: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增长专业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共同推进学校的教育发展。
3. 反思与合作:教师需要进行反思,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同时积极与同事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六、教师学校文化和校本课程的互动机制教师学校文化和校本课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师学校文化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校本课程则通过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学校文化的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包含着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大发展。
这一观点,对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明确了今天的学校文化建设不同于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分野和不同的价值取向。
过去的学校文化或校园文化建设并不包含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的进入,丰富和扩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并将三者勾连起来,构成学校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目标;要求学校文化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进入课堂和学科,而不局限于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每年几次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节日”;使学校文化建设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品位和追求教学风格相结合,由此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常态性的学校生活。
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
课程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表征。
我以为,课程文化能够充分显示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品格:一是课程与教学内在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
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应该充溢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如学校环境、学校制度、学校组织和学校行为等,但如果不能够体现在课程与教学中,就依然是一种外在的、表层的、形式的、抽象的理念和哲学。
只有当课程与教学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时,才是内化了的、落实了的、具体化的学校文化价值观,才能转化为学校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作用。
二是课程与教学综合地体现了学校科技应用和人文风貌的总体水平。
学校教育中综合运用现代科技并体现较高技术含量的是课程与教学;集中反映出管理水平的是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课堂管理,与课程与教学紧密相关;体现师生能力、水平和创造,显示学校历史和文化传统,展现学校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未来追求,也是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的各类学校活动。
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
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其建设的水平、质量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层次和特色。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对学科、专业建设各自的内涵、定位、作用、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并不十分清晰,常将两者纠缠在一起,相互混淆,严重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
因此,本文拟对学科、专业、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概念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做一梳理,以期澄清对概念理解的混乱、明晰认识,使学科、专业建设有的放矢。
一、学科、专业关系探讨学科与专业是高等学校中讨论最多的两个概念,两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
1、学科的内涵“学科”一词译自英文的discipline, discipline词义本身具有多重含义。
国外一些著名辞书,如萨美尔的《英语词典》(第一卷)、《世界辞书》、《牛津大词典》(第一卷)等都对discipline进行了多种注解,一般都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
因此,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一方面指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另一方面,又指对人进行的培育,尤其侧重于带有强力性质的规范和塑造。
我国的《辞海》中对学科的界定多为人们所认同: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
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
我国教育界的研究者通常从三层含义上定义学科:一是学问的分支;二是教学的科目;三是学术的组织。
上述对学科的见解是从不同的学理角度而言,但在具体实践中,学科的多重含义往往让人无所适从,“学科”与“专业”、“学术”、“课程”在意义上产生诸多交叠之处,以致于常常被混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也常常交缠在一起。
人们往往在互不关联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学科的“教学科目”“学术组织”“学问分支”和“规训”等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科概念应予以简化理解,以便区分和澄清混乱。
在大学学科建设实践中,对学科主要应基于从知识分类或学问分支角度来理解。
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内涵价值与走向
摘要:科学课程是与科学文化、教育文化、社会文化相关联的特殊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对科学课程进行文化学分析、阐释和建构,不仅有利于科学课程文化基本属性的揭示、科学课程基本理论的建设,更是科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因此,有必要对“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实践价值、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科学文化;科学课程;课程文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于海波+&-.$(,,男,黑龙江省七台河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科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孟昭辉+&-"/(,,男,吉林省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社会流行的片面、狭隘、僵化的科学观念遮蔽了科学的丰富内涵,扭曲了科学的真正形象,误导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终使科学的文化资源被大量浪费,科学的价值被错误估计。
这些渗透到科学教育和科学课程中,导致了科学课程中科学观、知识观、目的观、形态观、学习观的迷失与错位,最终成为科学课程难尽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文化学和科学文化学研究的进展和成果为我们理解科学和科学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这不仅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科学与人文、技术、社会的关系,还提醒我们反思现存的科学本体观、活动观、价值观,尤其是教育观。
因此,从根本上认识科学,对科学进行文化阐释,揭示科学文化的丰富内涵,挖掘科学文化的课程资源,重估科学文化的课程价值,并据此反思科学课程的理论与实际,从多方面、多视角展望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建构科学合理的科学课程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客观需要。
课程文化的定义
课程文化的定义“课程文化”一词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有着共同特征的学科范畴,其中包括学科知识、方法、课堂活动、成就感和参与度,以及不同课程之间的差异性,而且还包括课程在社会环境中的影响。
课程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兴趣,同时也促进技能和能力的发展。
许多学者都认为,要构建一门好的课程,课程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课程文化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成绩,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好的环境,降低上课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成本,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一门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文化的特性,形成持久的知识框架、建立决定性的教学结构、创建具有自主性的学习流程、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能力。
在课程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学生了解课程文化,运用课程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学习态度正向,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建立对学科知识的深刻认知,而不是将学科视为仅仅消遣的课程。
并且,要培养良好的课程文化,教师需要有良好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以保持课堂活动的新颖性和多样性,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此外,教师还可以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以表达课程的主题和价值,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学习环境中,课程文化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并且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它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也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魅力,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乐趣,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
综上所述,“课程文化”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笔记
(二)学科主义课程论
1、要素主义(巴格莱)
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应给学生提供风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2、永恒主义(赫钦斯)
课程应以永恒学科组成,他推移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首要的。首先是古典书籍。
2、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
3、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
a、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
从前,倾向于意识形态。近年来,由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注重经济价值
b、课程目标综合性
市场经济导致了就业的多样性与流动性。狭窄的知识面妨碍了就业
c、课程结构的优化
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简单叠加。今后,考虑知识的有机结合,因为市场经济导致就业的转换性。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原始结合——注重传授知识——二者并生——注重能力的发展
这一演变中,科技起决定作用。
2、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
影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课程系统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学校理科课程的科目构成也与科学技术门类演变直接相关
3、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
(三)课程既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
认为任何社会中的课程,都是该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职责就是再身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与价值。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中选择出来的材料。
缺点:是幼稚的。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
认为课程不是要是学生适应或顺从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得束缚。
缺点:过于天真
我觉得袁振国的定义比较好: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年轻一代的认知和接触也相对较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呼唤日益增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校本课程中的建构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传承上,更是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中,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校本课程构建的概念和方法、传统文化教育与校本课程构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
1.2 研究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构建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品格修养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推动学校教育朝着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的方向转变。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结合校本课程构建的特点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内容的融合,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
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也有助于倡导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校本课程构建中的应用与实践,从而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智慧结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礼仪、风俗等,是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重要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时代的推进和文化的深层转变,传统文化教育的仪式感和传统的宗教性的限制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活力和时代感的新文化。
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遵循去留取新的原则,及时反映时代发展的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创新发展。
为此,校本课程构建研究是合适的解决方法。
一、校本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校本课程认为,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校园文化,以满足学生的特定需求和兴趣爱好。
校本课程认为,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主人公,并长期以来强调传统科目教育,然而,今天的学校需要从家庭、社会和地球等方面建立学生的课程统合,校本课程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而应运而生。
校本课程还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礼仪、风俗等多个领域,其中,哲学是核心所在,其内部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儒家和道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以明德为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思想强调的则是顺势而为,顺天道,顺人情,不违逆天自然。
文学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其中,诗经总结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楚辞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丰富多彩,并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的思想、风貌和文化。
唐诗与宋词的诗意和艺术价值在文学史上的位置不可忽视。
在道德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道德经典《大学》、《中庸》、《论语》等为代表,提出了德治与民本的思想,以及克己复礼、尊老爱幼等道德准则,这些都标注着中华优秀文化虽经历多年沧桑,但却仍是一座灿烂的文化殿堂。
1.着重突出“教育为本”的一面,引导学生树立“静心净化、修身养性”的思想,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人文、周恩来教育等方面的素质。
学校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
学校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引言: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要注重学术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需要进行文化建设,并采用校本课程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1 学校文化的定义及作用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和社会共识。
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环境。
1.2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使学校成为具有学术优势、人文关怀和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学府。
1.3 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1)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建设有创新精神的学术环境。
2)倡导尊重和关爱,塑造友善和谐的人际交往方式。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
4)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育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5)推广学校内部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
二、校本课程的概念和意义2.1 校本课程的定义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以学校特色为基础,可以包括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包括非学科方面的活动与实践。
2.2 校本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教育目标。
通过设计与学校特色相契合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校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的关系3.1 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的指导作用学校文化应当成为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传承,来指导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3.2 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诠释和延伸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可以通过各类特色课程、项目活动等方式,进一步诠释和延伸学校文化的内涵。
四、学校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的实践策略4.1 优化学校管理,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管理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
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学科课程文化建构系列研究之一
“ 教学科 目” 的简称 , 也称“ 科 目” , 具体指教学 中按逻辑程序 组织 的一定知识和技能范 围的单位 。如中小学的数学 、 物 理、 语文、 音乐等 ; 高等学校心理学系的普通心理学 、 儿童心 理学 、 教育心理学等。显然 , 我们在此处要探讨的学科问题 应属于“ 科 目” 的范畴 , 是课程的狭义所指 。因此 , 从文化 的 视角 出发, 学科的内涵应包括学科知识的储备 、 学科教学的 准备、 学科史实的研读 , 学科情感的建立 、 学科课堂教学模 式的建构、 学科教学艺术的掌握 、 学科备课上课等常规教学 行为的规范 、 学科成绩的评定等多项 内容 。 缘于上述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姑且给学科课程文化做 这样 的界定 :科学课程文化就是师生在以教学活动为根本 的学科课程建设 中, 经过持续积累并形成 的相关的物质、 知 识、 行为、 规则和精神等要 素的总和 , 具体包括学科史实文 化、 学科亲和文化 、 教学模式文化 、 学习方式文化 、 引导艺术 文化 、 学科通合文化 、 评价导向文化 、 教师发展文化等八大
元素。 二、 归纳 与 生成 : 学 科课 程 文化 之特 征 对学科课程文化建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不仅需要我 们对学科课程文化 内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而且还应对其 独有 的一些 基 本特 征进 行 归纳 。 有 不 同 的 内涵 , 就会 有不 同 的特征 。 从学科课程文化 的内涵出发 , 学科课程文化呈现出 以下 三大 特征 。
、
什么 。 在此, 拟通过对文化 、 课程 、 学科这三个概念的回味和 感悟 , 就学科课程文化 的内涵做一个描述性的界定 。 关于文化一词 , 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统一 的定义 。 综 而观 之 , 有 两 种定 义 是 比较 明确 、 通俗的 , 一 种 是 辞 书上 所说 的 “ 文 化 就是指 人 类 在社会 历 史 发展 过程 中所 创 造 的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一、学科课程1.概念界定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中心课程”。
主张根据国家、社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从各门科学中选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独立地安排它们的授课顺序、授课时间和授课期限,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授课。
我国古代《周礼》中记载的六门学科: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六经:《诗经》《尚书》《仪礼》《易经》《乐经》《春秋》。
西方古代的“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就是早期的学科课程。
2.学科课程的特点(1)所学内容分科设置。
学科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然后分专业、分学科由专职教师按照事先编排好的课表组织教学活动,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
学科课程理论也就是“术业有专攻”这一说法的理论依据。
(2)学科之间彼此独立。
学科课程理念下设置的课程是从人类有史以来根据活动经验进行概括整理的科学知识中选取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内容组成的各个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壁垒森严”自成一体、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3)知识结构系统简约。
学科课程的内容根据知识内在逻辑关系加以组织,具有系统性、简约性的特点。
因此要求教师教学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对学生训练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学科课程也正是基础教育中“打牢双基”这一具体做法的理论基础。
3.学科课程简要评述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课程的门类也不断增加,但是学科课程从古到今始终占据着课程论的核心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各国各地区课程的设置,学科课程与班级授课制相得益彰,形成了世界尤其是中国主要的教学模式。
课程论的基本问题都是围绕学科课程展开的,学科课程能够保证教学有章可循,有效进行。
教师只要借助课本、教学参考书就可以连续的、严密的、完整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完成教学任务。
不但如此,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课程,使学生迅速快捷、系统地掌握大量知识,最终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进而推动社会和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笔记
《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笔记◆考题分析:四个大题: 1、单项选择题(2’*21=42’)2、辨析题(8’*4=32’)3、简答题(10’*4=40’)◆听课笔记: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研究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教育学的对象:社会现象——教育现象、认知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内部、教育外部3、教育学的任务:揭示教育规律、科学的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二、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基础,教育科学是学科群,所以教育学不等于教育科学。
三、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主观存在的,所以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四、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学是正确的,而教育实践经验是盲目的、有错有对,教育经验只有上升为科学理论并且经受实践的检验才有可能成为教育学,故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五、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2、有助于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工作环境。
第二节:教育学产生和发展一、萌芽时期国内: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翟zhai墨)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管仲、李斯、商鞅国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罗马)❖儒家:(一)孔子: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教育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注:古代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教育目的:君子(德才兼备)4、教育原则:学思结合、启发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二)孟子:1、观点:人之初,性本善2、教育的目的:保持和发扬“善”3、人应该怀有的四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三)荀子:1、观点:人的本性是恶2、教育的目的:抑恶国内:❖墨家:墨子:1、观点:兼爱、非攻2、做法: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为苍,染于蓝则为蓝❖道家:老子、庄子: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法家:教育思想:法治教育国外:1、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术》柏拉图——囚笼原理:《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2、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或《雄辩术原理》,是西方国家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我国的教育文献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比西方的早300多年)二、独立形态时期1、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进入独立形态时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和推广,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然而,由于教育机构的差异以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不同,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针对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魅力的文化体系,包括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剧、礼仪、哲学等多个方面。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由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普遍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忽视,特别是在当前人们素质层次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也就愈加重要。
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人文素养指的是人的品质、人格、情操和审美修养等,是构成人的全部品质的状态之一。
而道德修养则是指对人类社会和生命的恒久态度与理念,在诚实、公正、勇气、仁慈、爱心以及谦虚等方面的人格品质。
传统文化正是针对这些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进行培养的。
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则是未来社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
二、校本课程的概念及意义教学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将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态度等各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课程建设也随之推陈出新。
校本课程是指为满足学校特定需求而培养的、更加符合本校特色或本地区特色的教学课程。
校本课程的特点在于由本校或本地区提供或推广,针对本校或本地区的特定需求进行设计和开发,体现了本校和本地区的特色。
校本课程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加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学校的特点与特色。
此外,也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和优势,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最重要的是,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为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造福。
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特色文化相融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特色文化相融合的研究结题报告1. 引言1.1 概述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学科教学与校园特色文化相融合的研究,并提供相关实践案例分享和经验总结。
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作为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学科教学与校园特色文化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够营造积极向上、有活力、富有创造性的校园环境。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报告的背景和目标,并简要概述了后续章节的内容安排。
第二部分将重点论述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将详细探讨构建融合型教育体系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
第四部分将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并总结其中的经验。
最后,第五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研究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学科教学与校园特色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实现的挑战和方法。
通过分析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我们希望为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构建具有独特特色的融合型教育体系。
同时,我们也将对该领域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展望和可行性思考,以促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2. 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的重要性2.1 学科教学的作用学科教学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知识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科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相关技能,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机会来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以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学科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完整且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做出理性决策。
通过系统地研究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生能够建立起跨领域的认知框架,从而促进综合思考和广泛应用所获得的智力资源。
2.2 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校园文化是指一所高校或中小学所具有的独特氛围、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与课程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
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紧密相联的层面。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
课程文化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是“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
还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就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不只表现为课程意识、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而且表现为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这样才能构成课程文化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课程文化的实质是主体发展的文化资源。
课程文化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课程文化是一种主体文化;课程文化是一种潜在文化;课程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
且具有社会性、民族性、融合性、人本性、系统性、个性化、自觉性、实践性、传承性、创新性等方面的特征。
刘启迪认为从概念的产生来讲,课程文化是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创生。
根据文化基本构成的普遍观点,课程文化包括三方面: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
前两方面是课程文化的外层,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内核。
……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从文化根源和文化发展看,课程文化要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从文化的层次看,课程文化应正确对待知识、技能和智慧,立志塑造人完善、自由的心灵,全面实现课程文化的育人价值;课程文化重在“以人为本”;课程文化的最终价值是关注生命教育,体验生命的深度和理想的高度。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苗雪红认为:认为文化与课程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既参与整体的辩证运动过程,又展开了自身的辩证运动,并对人类文化活动的演进产生反作用;彭虹斌认为:课程与文化是一种关系性存在。
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
这种双向建构关系主要体现三方面:一是文化不断地建构课程;二是课程不断地建构文化;三是课程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
祖霞:一是课程的价值观来自文化;二是文化的流变制约着课程发展的历程;三是课程是传递文化的载体,但课程本身不应当只是工具。
学校文化导论-课程文化的内涵和结构
课程文化的内涵和结构课程不能仅仅视为学科,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是一个辐射性的多维空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
课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课程的开发者、知识的建构者,在师生平等对话、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指导,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自主地建构。
而课程文化好比纽带,它将学校课程、师资队伍、学校环境组合起来,共同为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办学思想的对象化而服务。
作为一种文化,课程文化本身也具有多维辐射性。
一、课程文化的理解课程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虽然对于课程和文化的解释和界定众说纷纭,但是传统上认为课程是传承文化的一种工具。
社会的变迁注定要以冲破昨日的合理性为契机,寻求新内涵、新意义。
同样教育改革带来的新理念也终结了课程工具化的命题,赋予课程自主的文化内涵与逻辑,试图使课程的自在的、自主的、自觉的文化主体重现。
而课程改革的根本性出路也在于改变课程的工具化角色。
由于课程和文化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对课程文化这一概念作出较为精确的表述、限定和解释是比较团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但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课程文化,即作为方法论意义的课程文化和作为对象化的课程文化。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课程文化就是课程对文化的选择。
作为对象化的课程文化就是视其为一种具有实体内容的对象化存在,即“课程是一种文化现象”。
裴娣娜教授的课程文化观点: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指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
现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的确立,从根本上影响一个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1.课程文化是学科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含量。
其外延包括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文化价值,以及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在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所涌现的科学、人文文化名家的故事和他们滋润人类精神发育的思想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来的长处 、 优点予以关注和肯定 , 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 办公室老师给予家庭 的温暖, 也有利于及时发现缺点 、 克服 不足 , 使他们的思想得 以健康的发展。
学科课程文化与学校课程文化同属于学校文化建设的 范畴 , 搞清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有助于我们对学科课程 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系统构建。在此 , 特从两者的概念内涵 、 地位主体以及相应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 。 字之别 : 两者之内涵辨析 同属 于学校文化范 畴的科学课程 文化和学校课程文 化, 虽然 只有一字之别 , 但内涵所指却各有侧重 、 各有所属 。 目前 ,对课程文化的探讨还基本停留在学校课程文化的范 畴, 由此 , 我们提出了学科课程文化的建设问题。清楚辨析 两者的内涵, 有助于我们的研究更具方向性。 在《 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文 中, 我们对学科 课程文化的内涵已做了初步的界定 ,即指师生在以教学活 动为根本的学科课程建设 中,经过持续积累并形成的相关 的物质、 知识 、 行为、 规则和精神等要素的总和 , 具体包括学 科史实文化、 学科亲和文化 、 教学模式文化 、 学习方式文化 、 引导艺术文化 、 学科通合文化 、 评价导 向文化、 教师发展文 化等基本元素 。 而对于学校课程文化 内涵的界定 , 仍存不同的说法 , 对
2 O 1 4年 4 月 第 1 8期
教 育教 学论 坛
E DU CA T1 0N TEA CH I N G F O RU M
Ap t . 2 01 4 N O. 18
学 科课程 文化 与学校 课程文化 辨析
— —
学科课程 锡市蠡园中学 , 江苏
四、 结论 及结 果
总之 , 作为一名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 在 日常工 作 中树立办公育人的理念 ,就会把工作与育人有机的结合 起来 , 使二级学院办公室这个没有育人任务的区域 , 也成为 育人的领域 , 从而有利于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 更好地融入
到社 会 。
参 考 文献 : I 1 】 王丽红. 论 高校 教 育 改革 中的 教 书 育人 U 】 . 科技 风 , 2 0 1 3 , ( 1 6 ) :
标准去判断学生 的是非得失 , 甚至进行批评指责。 要站在他 们的立场上 , 对其言语 、 举动 中的阳光面 、 积极性 , 以及表现
原因, 再提 出解决方法 。例如 : 我们学 院无论是搬迁前和搬 迁后 ,教学楼 门窗擦玻璃 的任务大都 由本科学生来完 成。 在老校 区, 玻璃每次都会擦得很干净 , 但搬到新校区后 , 前 三次擦完都有未擦的感觉, 效果十分不理想 。对此 , 我没有 直接找来相关负责同学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认真地琢磨 了 这个 问题 , 却没有找到问题所在 , 但在老校区都会擦得十分 干净 , 这应该不会是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 其中一定有我 不知道的原 因。于是 ,我亲 自 去擦完了学院四楼 的一个窗 户的玻璃 , 结果发现新校区与老校区门窗设计略为不同 , 虽 均为双层玻璃 , 但新校区的双层玻璃是安在同一扇窗户上 , 同时安装时玻璃之间有污物 , 但因封闭在 中间无法清除 , 另 外新校 区窗户外侧的窗台不仅窄而且倾斜 ,在擦玻璃时无
一
比之下 , 李 仲辉校长的概括颇具代表性 。 其认为: “ 学校课程 文化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 的要 求, 对人类文化的选择 、 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 和课程活动形态。 学校课程文化 , 集 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相 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 , 并在课程 目标 、 课程内容 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展示其主要 内容及特点 。” 对比两者的内涵表述 , 其差异是明显的。 学校课程文化 立足于学校课程这个整体的层面 ,而学科课程文化立足于 学科这个微观的层面 ; 学校课程文化强调 的是“ 对人类文化 的选择 、整理和提炼而形成 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 态” , 而学科课程文化强调的是 “ 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持续 积 累并形成的相关的物质 、 知识 、 行为、 规则和精神等要素的 总和 ” ; 学校课程文化关注的是课程 目标 、 课程 内容和课 程 实施等三个层面的内容 ,而学科课程文化关注的是学科课 程史实 、 亲近学科课程 、 学科教学模式 、 学科学习方式 、 学科 教学艺术 、 学科与学科及生活等联通 、 学科评价导 向、 学科 教师发展等八个层面的内容。可见 , 两者研究 的 目的、 对象 及 目标达成是不一样的 ,学校课程文化管 的是宏观 、是方
1 8 2-1 8 2, 1 8 4.
此是 由于新校 区窗户设计 的不合理使得玻璃擦不干净 , 并 且擦新校 区的玻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 稍有不慎 , 还有可 能发生坠楼事件 ,从而导致可怕的后果。正是因为我站在 了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 从而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 自然不会 对学生产生懒惰或是不认真 的偏见 ,同时也发现了安全隐 患并采取了相应有效 的措施 。如若我没有这样做 ,而是直 接指责学生 , 不但难 以发现问题 , 同时对学生产生 了误解 ,
无锡
2 1 4 0 7 1 )
摘要 : 通过 对学校课程文化与学科课程文化的具体 比较分析 , 阐释 了两者的不 同内涵和不 同地位 。 并通过 蠡园 中学 的 实践案例 , 具体说明 了两者的研究 内容和关 系, 为深入 开展 学科课程文化建设的研 究提供认识依据。 关键词 : 学科课程文化 ; 学校课程文化; 内涵; 体 系; 实践; 辨析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3 7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1 8 — 0 0 1 6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