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地理高考备考讲座

合集下载

武汉市2007年高三热点专题复习备考会讲座资料

武汉市2007年高三热点专题复习备考会讲座资料

武汉市2007年高三热点专题复习备考会讲座资料:专题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华中科技大学附中马明荃湖北武汉 430074一、考情概览:(一)、近几年本热点专题的考情分析:年份及考卷考点(选材题型分值2006 上海卷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含义及意图选择题9分宏观调控分析个税调整非选择题10分天津卷宏观调控(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单选题4分2005 全国文综Ⅱ资源配置的实现形式及含义单选题4分全国文综Ⅲ市场的调节作用及弱点非选择题10分北京文综市场的缺陷和宏观调控单选题8分江苏政治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手段非选择题12分广东政治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不定选3分2004春季文综市场的作用与宏观调控跨学科综合10分北京文综宏观经济调控选择题8分(二)、近几年与本热点专题相关的高考题:[2006年高考题]:(06文综天津卷)看病难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农村每千人的病床数为0.79张,仅为城市的32.9%,乡镇卫生院人员中本科毕业考仅占1.6%。

为此我国政府提出,要实出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回答26~27题。

26.解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应当A.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B.健全社会救济制度C.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D.健全医疗保险制度【答案】A【解析】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缺陷,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材料中的现象正是市场调节缺陷的结果。

B、D是社会保障制度,这与题无关。

【考点】国家宏观调控;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易错点】此题易误选D。

从题中可以看到,抓好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是多方面的,而D 针对的仅仅是一个方面的问题。

【备考建议】医疗、教育、公平等是2006年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之一。

国家在这些上面做了很多努力。

要明白国家这样做的理由、途径、意义。

(06文综上海卷)4.从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首次将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列为征税对象,新增了高尔夫球及球具等高档消费品税目,提高了大排量汽车的税率。

高考地理讲座总结发言稿范文

高考地理讲座总结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共同参加了一场关于高考地理的讲座。

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对地理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高考地理的备考策略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在此,我谨代表所有同学,对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发言。

一、讲座回顾本次讲座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高考地理学科特点及重要性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

地理学科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高考中,地理学科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文科生的必考科目,也是理科生的重要选修科目。

2.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1)基础知识扎实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是高考备考的核心。

同学们要熟练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基础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2)注重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是一门空间学科,空间思维能力在地理学习中至关重要。

同学们要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提高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

(3)关注时事热点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与时事热点紧密相连。

同学们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了解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时事素养。

(4)加强练习,提高应试技巧高考地理试题形式多样,同学们要熟悉各种题型,加强练习,提高应试技巧。

3. 高考地理复习方法(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同学们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复习目标。

(2)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同学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归纳总结、思维导图等。

(3)做好笔记,巩固知识做好笔记有助于巩固知识,提高复习效果。

同学们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将重点、难点记录下来。

二、总结发言1. 提高认识,重视地理学科地理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学们要充分认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树立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扎实基础同学们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复习目标。

2007年高考备考讲座

2007年高考备考讲座

2007年高考备考讲座提纲一、05、06年河南高考试题回顾1.试卷总体评价 2.试卷结构评价3.答卷总体评价 4.各种题型得分情况5.各种知识点得分情况二、05、06年河南高考试题错误分析三、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典型题分析1.函数与导数2.数列3.不等式4.向量与三角函数5.立体几何6.解析几何7.概率统计四、对高三数学最后阶段复习的几点建议2007年河南省高考数学备考讲座一、05、06年河南高考试题回顾1.试卷总体评价2006年高考数学试题有效贯彻实施了“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

试题涉及知识点的覆盖面广、起点低、坡度缓,充分重视到难度适中,能区分出不同考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层次或效果不同,强化应用意识,倡导理性思维,体现创新意识的考查。

有利于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学习水准,符合高等院校对人才选拔的需求。

起到了服务人民,安定人心,创建和谐社会的良好作用。

■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套试卷遵照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的要求,从题型设置、考察知识的范围和运算量,书写量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同时,也注重了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与综合,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的原则。

■选择题主要考查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计算、解题方法整套试卷中好多选择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是课本题的变形和创新,考生第一眼就看到非常熟悉的课本同类题目,对于稳定考生情绪,鼓舞答卷士气具有强烈的推进作用。

这充分体现了高考数学试题“来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个亮点试题是文科选择(12)(理科选择(11))题,试题对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进行了考核,一是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地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高考地理备考交流发言稿

高考地理备考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地理备考的经验和心得。

高考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既考察了我们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备考经验。

一、基础知识要扎实地理学科的知识点繁多,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打好基础。

我们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注重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核心知识的掌握。

以下是一些建议:1. 系统复习课本知识,做好笔记。

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要反复阅读、记忆,确保理解透彻。

2. 关注地理热点问题,拓宽知识面。

平时多关注国内外地理新闻,了解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做好错题集,总结经验教训。

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错题要及时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不仅要求我们掌握知识,还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涉及大量的地图知识,我们要学会看图、识图、用图,提高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

2.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要学会分析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地理问题,我们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3.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练习的针对性,避免盲目做题。

四、积极参与模拟考试,查漏补缺1.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

通过模拟考试,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2. 分析模拟考试中的错题,查漏补缺。

针对错题,我们要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在高考中再次犯错。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1.明确考纲和重点:了解高考地理的考试大纲和重点,了解每个知识点的考点和考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可以参考教材和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分析。

2.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地理的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基础,要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定义、特点、原理和应用。

可以通过背诵基础知识点、做练习题、参加地理竞赛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4.做题练习和模拟考试:通过做题练习和模拟考试,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提高解题速度和技巧。

可以选择高考真题、模拟试卷和习题集进行练习,同时要注重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5.多阅读地理相关文章和实地考察: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多读地理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了解地理现象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地理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积极参加地理考察活动,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实践,增强综合素质。

6.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

可以将高考地理的知识点分成不同的模块,每天复习一个模块,定时进行复习总结和回顾,及时发现和弥补不足。

7.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地理是一门需要运用理论进行解答的学科,要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如,对于地理原理和地理现象的解答,可以采用因果关系、对比分析、综合运用等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8.多做地理试卷并查漏补缺: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地理试卷,并及时查漏补缺。

通过试卷的练习,可以发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的提升情况,适时进行反思和调整备考策略。

9.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考地理要求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答和分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学会将地理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题的综合素质。

10.积极参加高考冲刺班或辅导:如果自学备考困难,可以积极参加高考地理的冲刺班或找专门的辅导老师进行辅导。

这样可以获得专业的指导和问题解答,提高备考效果。

2007年山东省新高考

2007年山东省新高考

3.突出地理学科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的研究特点 • 突出地理学科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的研究特点,是 本套试题的一大亮点。 • 例如第26题,图12(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图)和图13 (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两图表现得内容不 同又存在时间差异,体现了该地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 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了该地区的环境演变的趋势。 若想完成题目设问,必须根据给出的流域局部地形图、 土地利用状况图和气候资料图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因此, 该题利用河流这一流域内自然地理总背景下的产物,通 过对水文特征、开发利用方向、流域内不合理的土地利 用现象和水利工程建设的资料搜集等设问点,将地理研 究的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3)试题通过和现实问题的连接,提供新 材料,创设新情景,构建新视角,考查学生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4)从设计思路看:命题遵循主题性、生 活化、情景化的原则, 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 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 对理论观点的理解运用能力、以及正确的 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 3、注重考查社会热点问题,试题富有现实性。
4、坚持开发地方考试资源,体现山东地方特色, 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 突出齐鲁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今年 山东省高考思想政治试卷的一大特色。山东是孔 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考试资源。 试题在选材上注意开发和挖掘我省的考试资源, 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和成绩,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关 心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关心 山东、热爱山东,也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3题选取孔 子、孟子的名言,第24题李振声的感悟、第29 题的山东省对外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第37题的 青岛“微尘”爱心群体和济南 “雨点”爱心行 动等,都能为考生营造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讲气压带、风带-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讲气压带、风带-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②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 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2. 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与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及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冬、夏季海陆温度、气压形势出现较大差异,这就造成海陆分布 形势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发生变化。下面两图反映了亚欧大陆冬、夏季气压 中心对气压带的[4] 切割 作用。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并且以 [1] 赤道 为轴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如下图所示: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
成因和类型
极地
南北纬90° [2] 热力 ⁠原因。终年寒冷,气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目录
Contents
01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 移动
02
考点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 带的影响
03 热点帮 关注热点 迁移应用
04 读图帮 掌握技巧 快速读图
05 练习帮 练透好题 精准分层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课标要求
命题方向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 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1)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气压分布 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1] 快 ,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海洋气温相对较

高,气流上升,形成[2] 低压中心 。 ⁠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2007年高考地理实验、地理观察专题

2007年高考地理实验、地理观察专题

2007年高考地理实验、地理观察专题邵志刚设计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践精神。

如地理实验(05年广东考题)、地理探究能力(06年广东考题)等新题型的出现,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作图、实验能力的考查,检验和区分考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的定性能力、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以及与数理等学科渗透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所具有的选拔功能,因而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通过部分常见题型的例析对指导学生的备考复习,对提高应试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课程标准中,有可能通过实验考查的内容集中在必修1,虽然课标没有对地理实验部分内容有明确的要求,但在活动建议部分有不少实验活动的建议,因此不能忽视这些活动建议内容。

必修1部分活动建议:● 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

● 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 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 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根据课标和近年来高考的考核内容,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有: ● 地转偏向力的证明● 地球自转引起的天体视运动 ● 地球的自转和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 正午太阳高度的测算 ● 热力环流原理 ● 温室效应原理 ● 水循环原理例1. (06年广东考题)35.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共 8 分)日晷(gu ī)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

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

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

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

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

某科技馆(29°36′N ,106°00′E )拟建造一座赤道日晷。

2007年高考地理要点解读

2007年高考地理要点解读

苏相中学网校 快乐学习,尽在苏州中学网校2007年高考地理要点解读[真题回放](2006年江苏地理卷)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风B .西北风C.东南风D .西南风解析:根据图中流向赤道附近的气流向左偏可知,该地为南半球;根据a所处的纬度可知它位于中纬西风带;而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

选B。

点评:本题实际上是通过经纬网图和气压带、风带图的结合,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由于本题加强了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难度也有所上升,建议大家在复习时,不要将各方面的知识割裂开来,更多加强联系。

一、大气降水降水的时间变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要点解读]降水中的重点是要理解降水的几种不同成因,以及中国、世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二、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气旋与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要点解读]本部分内容是大气环境的重点所在。

主要研究了大气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具体可分为五大内容:一是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锋面、高低压、气旋与反气旋这几种天气系统;二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三是各种气候资源在农业生产、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四是气象要素的异常会给人类带来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要理解各种灾害的成因、危害及时空分布;五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造成大气环境的破坏,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可通过列表比较它们的成因、危害和具体的防御措施。

本部分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在高考中出现频率非常高, 如某一天气系统引起某地天气的变化、某地的气候类型或气候类型判断、 农业生产与气候资源的关系、某种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大气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等。

2006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评析及2007年备考建议

2006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评析及2007年备考建议
人类 所面临和关心 的问题及现实 、重大的社 会问题为 素材 的主体设 计思想 。试卷结 构 、内容安排 、题型 、 有第 3 、5 8 1 44题 ,共 约 3 、4 、1 、3 、3 () 0分 。这些 试题从人 口 ,资源 、环境 和区域发 展等人类共 同面临 的问题 出发 , 以人 与 自然 、 人与社会 的关 系为线索 进行 命题. 体现 了文 明发展 、 济繁荣 、 态安 全的 主题 。 经 生
决地理 问题”和 “ 进行文字准确 、条理 清楚 、逻辑严
密的表述 ”的 能力有较 高 的要 求 。如第 3 3题 “ 1 ()
读图 1— 1 ,指 出景 观特征 ” 4 5 ,第 3 4题 “ 1 ( )在德 国 ,城市 、工业 与人 口的地 区分布相对均匀 ,而在 日 本却高度 集中 ,原 因是什 么? “ 4 ” ( )根据下 列资料 与 图 1— 1 ,分析撒 哈拉 以南 非洲热 带草原气 候 区 8 9
考查 的分值较 前几年 明显增 加 ,共约 1 分 ,如时 间 4
与昼夜长短 、纬线 长度 、太阳高 度角的计算等 。
( )选择题对考生能力要求高 、难度大。要选 出 4 正确答案 ,必须能够正确理解和区分概念 ,理 解和掌 握各种知识 间的逻辑关系 ,排除干扰信息。同时解题 的思维有层 次 、有深度 ,难度 比较高 。如第 2题需要
能力 , 还考查了他们综合分析 问题 、 阐释和评价地理事
维普资讯
物 和现象 的能力 , “ 是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地理 问题和探 讨解决 问题 的办法” 的地理教学 目标 的体现 。 ( )注重对地理计算技能 的考查 。今年有关技能 3

5 广 东特 色鲜 明 ,结合 乡土地理 考查 区域 的发 . 主要考查 了广东的工业 、区域经济 的发展 、区域

2007年高考热点专题

2007年高考热点专题

“1.8”——中国平均一对夫妻终生生育1.8个孩子。如果我 国人口总量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全国总和生育率在 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 “3000万”——指到2020年我国男性比女性要多3000万。 “1.5亿”——我国现在流动人口大约是1.5亿。流动人口 的主体部分是务工、经商人群。 “4.3亿”——到2050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在高峰期将达到4.3亿。 “10.1亿”——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数最高时将 达到10.1亿人。 口专家认为:中国人口红利期可持续40年左右,最高 时段为2010年至2020年,届时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超过 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政府 面临的重要问题不是劳动力短缺问题,而是就业问题。 不过,由于人口素质较低,会出现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极端高温天气频现的主要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 以及过度城市化是导致极端高温 天气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是北半球及我国 夏季高温干旱事件频繁出现的大 背景。 •环流异常是造成极端高温事件 发生的直接原因。今夏欧洲高温 热浪主要受稳定少变的高压系统 控制,美国由于受异常偏强的副 高控制也出现严重高温热浪天气
高温干旱:考查影响地区、成因 去年入夏以来,我国重庆、四川、贵州北部、湖北西 部、陕西南部、甘肃中部和南部、宁夏南部等地持续高温 少雨,干旱发展迅速,其中重庆、四川出现新中国成立以 来最严重的干旱。长江上游出现少有的汛期超低水位。 这次干旱主要是由 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活 动偏弱,西太平洋副高 脊线偏北,大陆高压稳 定,冬季高原积雪偏少 等原因造成的。
(四)地质灾害
近期地震
考点链接:
• 利用时事热点,考查地震概念 (地震波、震源、震中、震中 距、震级、烈度等);板块学 说;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对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分析。

高考地理备考讲座交流发言稿

高考地理备考讲座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关于高考地理备考的心得体会。

高考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既考验了我们的基础知识,又考察了我们的综合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我结合自身经验和一些优秀教师的指导,为大家分享一些备考策略。

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考地理备考的目标。

高考地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为解题打下坚实基础。

2. 综合能力: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绪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作息,确保备考期间身心健康。

针对以上目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备考策略:一、基础知识复习1. 回归课本:将课本作为复习的重点,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

2. 做好笔记:整理错题、难题,归纳总结,便于查漏补缺。

3. 系统复习:按照地理学科体系,分模块进行复习,确保全面掌握。

二、综合能力提升1. 刷题练习:通过大量做题,熟悉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2. 分析总结: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剖析,找出错误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3. 拓展延伸: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地理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题思路。

三、情绪调整1. 合理安排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身体和精力充沛。

2.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3. 适度放松:参加户外活动,与同学交流心得,缓解备考压力。

最后,我想说,高考地理备考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相信自己,努力拼搏,共创辉煌!谢谢大家!。

高考前:名师权威解读07年高考各科复习要点.doc

高考前:名师权威解读07年高考各科复习要点.doc

高考前:名师权威解读07年高考各科复习要点再过一个多月,2007年夏季高考将如期而至。

考生如何在临考前的"黄金时段"获取"黄金成果"?《东方今报》教育工作室日前联手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邀请各科高考名师指点临考复习要略,期待能为考生最后冲刺助力一把。

【语文篇】记、练、悟★出场名师:郑州一中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肖畬进入5月份,语文针对各考点的复习已经基本结束,学生进入实战积累经验的冲刺阶段,可以紧紧围绕"记、练、悟"安排一个多月的复习。

"记"为"记忆",高考中表现为字音、字形、熟语、语病、背默等考点内容,直接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我们称之为"明考记忆";另一部分则表现为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诗歌艺术手法、散文技巧等考查修辞方法的语言运用题,我们称之为"暗考记忆"。

这两部分大概会占到28分的分值,再加上背诵高考作文的论据有可能用到的材料,记忆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就更大。

"练"即为"做题"。

首先精选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进行练习,以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不足,予以弥补;其次强化基本能力,主要是解题思路和做题方法。

做题不能凭感觉,语文题也讲方法、套路和文势。

"悟"即为领悟、体会、总结。

悟知识间的联系,悟做题方法,悟良好的做题习惯,悟有效的答题模式。

悟,即在练习的过程中,将老师所讲真正化为自己的东西。

【数学篇】回归课本升华思想★出场名师:郑州一中高三年级主任、数学课教师袁全超首先,考前一个月,数学复习着重要抓基础,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使认识进一步深化。

其次,数学题具有同性同法的特点,在练习到一定题量的时候,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善于对同一类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能够明白命题者的意图,使数学思想得到升华,这样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高三地理教师如何辅导学生备考高考地理

高三地理教师如何辅导学生备考高考地理

高三地理教师如何辅导学生备考高考地理高三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传授地理知识,又需要辅导学生备考高考地理。

备考高考地理是学生实现高考目标的关键之一,因此,地理教师在辅导学生备考高考地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高考地理考试内容和形式高考地理考试的内容包括基础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实践三个部分,考试形式主要以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题为主。

地理教师需要充分了解高考地理考试的具体要求和考点分布,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辅导。

二、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地理教师可以根据高考地理的知识点和复习时间的分配情况,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

备考计划应包括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理的备考计划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备考,保证复习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三、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备考需求各不相同,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深入的地理知识和复杂的题目,帮助他们提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简单明了的讲解方式,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可以通过举例解释、实地考察、地图模拟等方式,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联系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同时,地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比赛、读书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竞争意识。

五、监督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地理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评估。

可以组织模拟考试、布置作业和解析试卷,通过反馈和讲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答题技巧和应对能力。

此外,地理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问题,提供及时帮助和指导。

高三地理教师在辅导学生备考高考地理的过程中,既需要传授地理知识,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地理课件-一轮复习备考建议

高三地理课件-一轮复习备考建议

多元化经营,农作物种类多。
(品(3质)请优你良为、昭错通峰市上基市于等资)源和区位优势地发形展:乡地村形新复业杂态高提差出大合、理水化热建组议合。差异大、
有利于品种多样性、错峰上市
其他:环境洁净无污染、病虫害少等。
关注核心素养
突出区域认知
T16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区位优势 发展模式原因分析 新业态融合性发展
的西国偏际南大-东都偏市北,和街北道总面角积,远上大海于夹夏角洛较特小,,错且。纬度低、光照充足,非主要条件;
选C
C 温偏哥西华-南街偏道东以方东向西街、南北为盛主行,风其向他:方东向南支(路偏极南少),、大西致北呈(“偏棋北盘)状风”,,但对较。为温和,对
D 玫7道.瑰较推图多测只,图能其中反余最应容方街易向迷道街路方的向城街占市道比是方,(向不B影能)响反较映小街,道非总最长优度解,。错。
“看樱花,到武大”。每年三月,成千上万游客的浪漫
年份
平均十年 开花日期
平均十年#这一关于武汉 大学樱花花期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樱花盛开时节,樱花大 早 道洁白如雪,灿若云霞,珞樱缤纷,美不胜收。根据物候学
1947~1956 3月22日
4月2日
较 1957~1966 晚 3月21日
落 花
4月1日 4月1日
A. 气温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开花时间提前、花期变长
B. 气1.压据变上化表不数大据,分析且可不知影,响武开汉花大学樱花绽放日期总体上( B)
C全.国春A.知季显名武著:汉提武降前汉水,大较但学少花相期,对更且短其变他B化.纬不显度大著、,提其亦前他,可城但通花市过期樱灌更花溉长的调独节特性 晚
2017~选202C2
3月9日
3月25日
CD绽落.. 武与2A放花..汉游日日推气大客期期测温学赏总提影B种花响体前.植关武气提4~樱系汉压前7大花不天1C0学.历大,天樱降史绽左花水悠放右开D久持花.、续早日与时晚照校的间园主延要人长气文象底因蕴素选深是B度(融A合),魅力独特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与2007年高考地理展望.ppt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与2007年高考地理展望.ppt

能力要求层次逐年提高,能力要求的类 型 逐渐扩大,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有些带有 方向性的甚至是隐性信息值得注意 。
1、注重地理计算的考核
2、注重地理图表的判读
3、注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运动规律和分布规 律及其影响的考核
地球运动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 大气运动与气候类型的分布;水循环、海水运动与 洋流的分布;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的分 布;人口迁移与人口分布;文化扩散与文化区的分 布;自然带与地域分异规律。此方面的内容是中学 地理的核心内容,是高考最能够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的内容。
三、突出人文地理,关注社会热点 不回避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的介入呈现由“显性”到“隐性”的变化 热点是外壳,落脚点是学科知识-----热中求静
新课标在学科方法上要“摒弃机械记 忆和单向传授”,强调探究和体验,重视 接受过程,注重基础性和典型性(案例), 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结构和方法,并注意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摒弃繁难偏旧” 不在细碎的知识点上斤斤计较,而应该注 意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整体,注意知识结 构的质量和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画关键词的习惯
写简明知识结构的习惯
例如:
环境问题
自然原因导致
(原生)
人为原因导致
(次生)
自然灾害 地方病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三)第三轮——梳理知识、浓缩精华、全面检查
1、印发各类总结,学生自查,教师指导、答疑解惑
考前复习建议 基本概念 区域图:中国分区图、世界分区图 自然地理答题思路要点总结 人文地理答题模式总结 社会热点问题(与当年重大事件相结合) 考试大纲自查表
暖气团 冷气团 北半球锋面气旋
要求学生在空白中国政区图上绘出: 山脉、地形区 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2007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

2007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

2007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热点问题的考核,在考纲中主要体现为考核能力方面的要求,2006年和2007年考纲描述如下表,2007年考纲明确地提出了“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可见热点问题在高考有着越来越重热点问题的考核实际上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历年的地理试题都会选择当年或近年来的社会热点进行命题(见下表),考查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程度,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等。

这恰好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符合:关注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考生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教材,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06年8月24日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做出了最后的定义。

(1)行星具有如下性质的天体:(a)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上,(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以及(c)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

(2)“矮行星”具有如下性质的天体:(a)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上;(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c)还没有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d)不是一颗卫星。

()行星包括水星至海王星的8大行星,矮行星是冥王星和其它没有清晰空域且本身不是卫星的圆形天体;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不享有行星的地位,因为它们只是本区域内众多天体中的一部分,而其它8大行星都有清晰而宽广的边界,使其能够与周围的星体区别开来。

★农历猪年元宵节(3月4日)的清晨发生月全食。

(1)当月球、地球和太阳排成一条直线时(望),就有可能发生月全食。

(2)当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朔、农历初一),就有可能发生日食。

(二)天气、气候时事:1、中国气象局评出2006年全球七大天气气候事件:★2006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第六暖年2006年,全球大部地区气候持续偏暖。

2007高考地理讲座.ppt

2007高考地理讲座.ppt
地关系的考查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与地理环境方面的知识考查较多, 试卷的关注重点放在人地矛盾和环境问题的治理上,从而体现了地理学 的核心教育宗旨所在。
2、强调对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 本年度的地理试卷,非常注重地理图像的阅读和使用,在对地图的考 查上,每套试卷考查的地图大致在4-6幅,且主要以地理变式图的形式 出现,综合来看试题通过大量的基础地图、景观地图、局部地图、抽象 地图、变式地图、表格数据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解读能力、 挖掘地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天津卷中的抽象地 图,
大学教材中的整合与不整合方面的知识
3603′N
2602′N 3444′N 2504′N
经度 11624′E
10349′E
11919′E 11342′E 10242′E
7.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8.图4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① C.③
B.② D.④
读图1回答1~2题。
国二卷、北京卷、天津卷 、宁夏卷、四川卷、重庆卷),
海南地理卷、上海地理卷、广东地理卷题型设置沿袭了 去年的特点,题型平稳,选择题与综合题相结合,比较 容易题目排列在前,难题在后,并且大致遵循了6:2: 2的比例,从整体上看难度适中,体现了高考选拔性考试 的作用。本年度有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使用地 理新课程,从试卷整体上看基本保持原有高考试题特点, 试题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 但同时考虑到考试需要平稳过渡的特点,在某些题目的 能力要求上进行了较小的变化,学生基本能够适应试卷 的考查思路。
(三)强调地理学的比较、归纳和发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地理高考备考讲座北京师大附中王树声一、应对高考挑战,体会试卷变化1、命题思路稳中有变通过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的变化,为每一位有兴趣研究高考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每年考试的试题与答案,而应该在学习高考改革思想的基础上,研究“以能力立意”在试题方面的体现,从而发现试卷中所揭示的信息,对我们在教学和复习备考方面带来的启示。

2、当前复习方法不够科学难以适应新高考每一次新出现的高考试题,都会向我们的教学提出新的挑战,迫使我们要思考一些问题。

目前在教学中脱离高考要求,各年级“各自为战”(未能从整体上进行能力培养)的做法并不少见,复习工作中“投入高、负担重、方法死、效率低”的不科学的备考方法还相当普遍,对新高考的不适应,困扰着不少教师和考生。

3、传统复习备考的不适应表现关键在于对高考改革的方向把握不准,对命题思路的变化体会不深,对能力考查的要求不甚明确,不去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的思路,因而在教学和复习方法上仍因袭传统做法,总想“猜题押宝”,希望从知识点上(猜重点难点)获取点什么信息,实际这些已经不适应今天的考试。

今天高考考的是会思考、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进复习方法应对挑战彻底扭转那种只相信“猜考点、背书本、多做题”的“知识立意”的办法。

注意学习有关试卷分析及《考试中心》所发表的一些指导性文件的精神。

科学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整理加工而不是机械照搬;选择做题而不是题海战术;重视技能而不是只背知识。

二、根据试卷特点,剖析命题思路1、题型题量基本稳定题型结构稳定在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方面,基本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题量及赋分比例也基本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考生的备考心态,在考场上不致感到全然陌生,有助于临场的发挥。

反映了高考不是每年变新招,让人摸不透,而是在可能范围内增加透明度,不是以考生为“敌”,而是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以能力立意的测试思想体现明显综合科目测试,考查考生所学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思维过程,重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描述或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6.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盆地、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高原和平原。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解题思路提示运用心理地图进行空间思维想象西路、西北路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然后思考沙尘暴的景观和形成原因,得出地表环境特点。

答案:(1)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2)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的规律。

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次。

分析图6中从季节分布特点思考原因从图7中沙尘暴出现次数发现规律以近三年的全国文综卷36题为例看能力要求:通过以上举例可看出:试题在逐步变化,能力要求层次逐年提高,能力要求的类型逐渐扩大,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有些带有方向性的甚至是隐性信息值得注意(如从自然与人文两方面全面地认识环境的变化,以全球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环境问题,从宏观上、多角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其他地理问题等),这是仅凭单纯记忆无法应对的。

3、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学科内部及相关学科相关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重视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命题的立意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有关理论联系起来,情境设置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

因而常以教材外的知识为切入点,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来呈现。

跨学科综合所占比例很小,三科各自提供资料,单独设问,基本上仍属学科内综合。

如近几年试题中涉及到的问题有:民工潮、引种草坪、沙尘暴、可燃冰、气象经济、石油净进口、我国粮食生产、印度洋海啸等。

试题中并不是直接考查这些事物本身,而是以之作为切入点,用所学过的“旧”知识解决未见过的“新”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探究精神的考查。

36、读图,回答:(2)简述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柑橘生产的影响。

(8分)答案要点:(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柑橘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市场地域扩展。

按加工层次,柑橘加工业划分为以罐头生产、原汁榨取为主的初级加工业,以饮料生产、香精与色素提取、果酸加工为主的中高级加工业。

(3)分析甲地柑橘加工业的区位优势,说明不同加工层次的布局指向。

(10分)答案:(3)原料丰富,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等,初级加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中高级加工业是市场指向型工业(4)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6分)(5)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6分)4、依据提供的信息,领会问题情境,理解设问要求,独立思考或编制答案。

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

读图1,回答3~5题。

提示:根据日出日落时刻计算昼长日出日落时刻与昼长时间的计算日出时刻与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日落时刻如:6点日出,则日落时刻=24-6=18点4点日出,则日落时刻为20点,为夏季昼长时间=日落时刻-日出时刻如:日出时刻为8点、日落时刻为16点则昼长=16-8=8小时,昼短夜长,为冬季日出、日落时刻、昼长、夜长时间、季节五项内容联系密切,可相互作为分析判断的依据解题思维过程4.④地位于A.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副热带高压带D.副极地低压带(D)5.8月23日,②的昼长约为A.24小时B.22小时C.20小时D.18小时(C)解题思路提示:8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以北,距秋分日尚有一个月;与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相同的一天应在4月22日左右,距春分日也刚过一个月,可知这两天的昼长是相同的。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从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思考:4月22日与8月23日、5月22日与7月23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刻、昼长、极昼极夜范围等现象也是相同的。

解题思路提示与8月23日太阳直射点相同的一天应在4月22日左右,这两天的昼长相同。

从图上可看出4月22日左右的日出时刻在2点,说明昼长20小时,推论8月23日昼长也是20小时。

故C为正确选项。

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或书上的原词原句可以应用,这种考查临场的应变能力、迁移能力、联系能力、表述能力(运用学科术语组织答案)、空间想象能力的试题,正逐渐被人们所习惯与认可,在复习指导过程中正在注意应对的策略。

在平时(高一高二)教学过程中积累这些潜能已经提到日程上,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牢固的空间概念,严谨的时间观念,敏锐的信息意识,清晰的表述能力等。

5、文化素养的考查正逐渐体现在文科综合试卷中近些年来,在文科综合试卷中加强了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历史、地理、政治三科都有体现。

诗词、散文、国画、砖画、图片、商标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既从多角度启发考生思考,又能给考生展示才能提供机会,同时带来一定趣味性,缓解考场紧张气氛。

这需要平时积累,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思路灵活,方能适应。

例题: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

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审题:试题文字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有:情境设置中的空间信息高度信息——登高、俯视;方位信息——南望、北顾;时间信息——晴岚可爱(能见度好)、寒沙衰草(深秋);思考问题依据的地理事物——太行诸山图像信息——经纬度、北京及小五台山、长城、200米等高线、等温线三、领悟试卷启示,思考变化趋势1、新课标中学科内容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考试内容今日地理的学科知识已经从过去的区域描述逐步转向空间分析、区域发展;学科结构组织从区域地理——系统地理——专题研究(初中区域地理——高中必修与选修模块,案例研究),这一变化应引起重视。

以人地协调和持续发展为主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这一变化的趋势,必须引起重视,在试卷中已逐步有所体现。

39.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表现自身风貌的机会,回答:答案要点(1)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欧洲和北美洲)。

奥运文化空间扩散范围扩大,并与其他文化区发生重叠。

促进文化的交流、发展与繁荣。

我们对高考进行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不关心课程与教材的改革,,恰恰相反,我们是从教改的整体来考虑,考试评估与课程教材是互相关联的两翼,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引力(指挥棒的导向)和动力,二者并不矛盾,因为都是要讲能力——培养能力与考查能力。

考试内容的变化,正标志着学科知识的发展与趋向,研究高考就必须关注知识的前沿内容与综合要求。

2、学科方法的变化会影响到考试要求新课标在学科方法上要“摒弃机械记忆和单向传授”,强调探究和体验,重视接受过程,注重基础性和典型性(案例),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结构和方法,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摒弃繁难偏旧”不在细碎的知识点上斤斤计较,而应该注意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整体,注意知识结构的质量和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学科方法的变化影响到考试要求事实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已在不断地传递着这些信息,许多教师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这点,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总结知识规律,整理知识结构,分析知识联系,构建思维线索,获取有效信息。

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

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

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于13日18时46分。

读图3,完成9-11题。

解题思路提示获取信息:2004年10月14日北半球昼短夜长(6点后日出,18点前日落)哈尔滨日偏食开始于14日9点20分,结束于10点57分,而此时阿拉斯加某地为13日16点57分,进行地方时计算,与东8区相差6小时即6个时区(或按相差18小时计算也可),该地在西10区(图中的甲地),可知该地使用西10区的区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