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儿童常见病急诊处理原则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引言概述: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批学习和成长场所,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急救处理知识是每个幼儿园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帮助幼儿园工作人员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急救前的准备工作1.1 学习基本急救知识: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课程,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1.2 携带急救工具:在幼儿园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工具,如急救箱、急救手册等,以备不时之需。
1.3 组织演练活动:定期组织急救演练活动,让工作人员熟悉急救流程和技巧,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常见急救处理技巧2.1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当幼儿出现窒息或心脏骤停时,工作人员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保证幼儿的呼吸和心跳正常。
2.2 创伤处理:在幼儿园中,常常会发生跌倒、撞伤等意外情况。
工作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创伤处理方法,包括止血、消毒、包扎等,以减少伤害。
2.3 中毒处理:幼儿园中的化学品、药品等可能会对幼儿造成中毒。
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洗胃、给予解毒药物等,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三、常见急救场景处理3.1 意外溺水:幼儿园中的游泳池、水池等场所是幼儿溺水的高发地。
工作人员应迅速施救,将溺水幼儿从水中救出,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3.2 窒息情况:幼儿在进食或玩耍时可能会误吸异物导致窒息。
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拍背、人工呼吸等,将异物排出,保证幼儿的呼吸畅通。
3.3 高温中暑:夏季高温天气下,幼儿容易中暑。
工作人员应将中暑幼儿移到阴凉处,给予适当的补水和降温措施,如冷敷、通风等。
四、急救后的处理4.1 通知家长:幼儿在急救后,工作人员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向家长详细说明情况和处理措施,以便家长做进一步的处理。
4.2 填写急救记录:工作人员应在急救后及时填写急救记录,包括幼儿的基本信息、急救过程和处理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
小儿抢救工作制度
小儿抢救工作制度一、目的为提高小儿抢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儿生命安全,根据儿科临床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儿科病房、急诊室、门诊等相关科室的小儿抢救工作。
三、基本原则1. 紧急救治:小儿抢救工作应以患儿为中心,立即行动,争分夺秒,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治。
2. 明确分工:各相关科室应明确抢救工作职责,分工合作,确保抢救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3. 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听从指挥,确保各项抢救措施的落实和执行。
4. 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医疗护理规范和抢救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患儿安全。
5.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抢救经验,完善抢救制度,提高抢救工作质量。
四、具体措施1. 抢救组织与管理(1)儿科病房、急诊室、门诊等相关科室应设立抢救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管理。
(2)抢救小组成员应包括医师、护士、技师等,具备相应的抢救技能和资质。
(3)抢救小组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抢救意识和能力。
2. 抢救物品管理(1)抢救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定品种、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
(2)抢救物品应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3)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确保账物相符。
3. 抢救流程与操作规范(1)遇有需抢救的患儿,医护人员应立即行动,根据病情制定抢救方案,并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
(2)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3)严格执行医嘱,口头医嘱应复述确认无误后执行,并及时记录。
(4)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熟练操作各种抢救设备和器械,确保患儿安全。
4. 抢救记录与交接(1)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患儿病情变化、抢救措施、用药等情况。
(2)交接班时,应将抢救经过、患儿病情、注意事项等详细交代给接班人员。
5. 抢救后工作(1)抢救结束后,医护人员应清理现场,整理抢救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
(2)对抢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完善抢救制度。
急症处理原则及危重症抢救
心肺复苏—BLS(基本生命支持)
识别
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果 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 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 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 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 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不再推荐“看, 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
绿色通道,边治疗边运输。 将患者的病情、救治情况及拟送达医院等相关信息报
告指挥调度中心,建立抢救绿色通道。
灾害、事故发生时向上级报告的 相关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 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 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 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速)应当立即除颤。 (2)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3)开放静脉通道。 (4)根据条件酌情应用复苏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
常见危重症病人的转运指征和途 中观察、抢救的基本技能
2.高血压危象。 (1)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与吸氧。 (2)开放静脉通道。 (3)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4)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脑水肿、心衰等)。 (5)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电、血压、呼吸、血氧
主要表现
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 微循环出现障碍 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 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 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
脉压差<30mmHg
诊断
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 ②意识异常 ③脉搏快超过100次/min,细或不能触及 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时间大于2
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 ⑤收缩压小于10.64kPa(80mmHg) ⑥脉压小于2.66kPa(20mmHg) 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以上 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内容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内容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内容1、卫生保健常识1.1 卫生保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2 基本卫生习惯的养成1.3 牵手智慧校园,保卫公共卫生2、儿童口腔卫生保健2.1 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2.2 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性2.3 儿童口腔保健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3、幼儿园日常环境卫生3.1 幼儿园日常环境卫生保洁制度3.2 幼儿园卫生保洁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3.3 幼儿园环境卫生的防疫措施4、儿童饮食卫生保健4.1 儿童饮食卫生常识4.2 饮食卫生保健在幼儿园的重要性4.3 美味可口又卫生的食谱5、防疫知识培训5.1 儿童传染病基本防治知识5.2 幼儿园疫情预防和控制措施5.3 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应急措施6、急救知识培训6.1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6.2 幼儿园急救保健设施的配置要求6.3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7、健康评估与健康促进7.1 儿童身体健康评估标准及方法7.2 儿童身体素质评估及日常健康促进工作7.3 幼儿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常见形式8、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8.1 幼儿园有毒有害物质防控基本常识8.2 幼儿园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安全存储和使用8.3 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见问题的处理与解决9、突发事件处置9.1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9.2 幼儿园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流程和应对策略9.3 幼儿园突发事件的后续处置及随后的预防措施10、家长教育培训10.1 家长与幼儿园卫生保健合作共赢模式10.2 家长常见错误观念的分析及建议10.3 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总结以上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内容。
对于幼儿园工作人员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内容,能够更好的保障幼儿的健康与安全,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健康、安全的环境。
同时也对于幼儿的家长来说,知道这些内容能够与幼儿园共同推进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
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安全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
儿科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引言:儿科门诊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科室之一。
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和家长的配合程度,儿科门诊常常面临各种突发事件的挑战,包括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家长情绪激动等。
为了保障儿童患者的安全和促进良好的医疗服务,儿科门诊需要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从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意外伤害的处置、家长情绪的调节、儿童安全防护和医护人员自救互救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儿科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正文:概述:儿科门诊是医生接诊儿童患者的第一站,不仅要发现并诊治儿童的疾病,还必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因此,儿科门诊应急预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1.建立急救流程:明确儿童突发疾病时的流程,并安排专人负责指导和协调。
2.提供紧急治疗设备:儿科门诊应急预案应包含常用的急救设备,如氧气、除颤器、注射药品等。
3.提供紧急医疗教育:医护人员要定期接受紧急医疗培训,掌握儿科急症的处理方法。
二、意外伤害的处置:1.设立急诊外伤区:将意外伤害患者单独分成流程,并分配专人进行处置。
2.制定外伤应急处理原则:明确外伤处理的基本原则,如止血、固定伤口、保护头颈等。
3.提供绷带和敷料等急救用品:门诊应急预案要求准备充足的紧急急救用品,以便及时处理意外伤害。
三、家长情绪的调节:1.设立家长候诊区域:为家长提供安静和舒适的休息区域,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2.培训医护人员与家长沟通技巧:医护人员应受过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培训,并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和耐心。
3.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对家长情绪异常激动的情况,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以缓解其压力。
四、儿童安全防护:1.评估儿童安全风险:对门诊区域进行安全评估,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2.加强监护责任:医护人员需要保持对儿童患者的监护,防止其离开儿科门诊区域,并避免发生跌倒等事故。
3.加强传染病防控:门诊区域要执行严格的传染病防控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五、医护人员自救互救:1.制定紧急撤离计划: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撤离计划,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幼儿园急救工作制度
幼儿园急救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幼儿园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确保幼儿及教职工的生命安全,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急救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发生的突发意外事件的急救工作。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急救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保健医生、安全主任担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保育员、保安等为成员。
2. 设立急救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急救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四、急救工作原则1. 快速反应,紧急处置。
2. 以人为本,保障生命安全。
3.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4. 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五、急救工作内容1. 突发意外事件的识别和判断。
2. 紧急救援措施的采取,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烫伤处理等。
3. 紧急情况的通报和协调。
4. 急救设备的配置和使用。
5. 急救知识的培训和演练。
六、急救工作流程1. 发生突发意外事件时,当事人或目击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并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
2. 附近的工作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判断突发意外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援措施。
3. 如有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报告园长及急救工作办公室。
4. 园长及急救工作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协调和指挥紧急救援工作。
5.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将受伤人员转送医院。
6. 救援结束后,园长应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意外事件进行调查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七、急救设备配置1. 幼儿园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急救箱、心脏去颤仪、呼吸机、骨折固定器材等。
2. 急救设备应放置在容易取用的位置,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八、急救知识培训和演练1.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急救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
2.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急救演练,检验急救工作制度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九、考核与奖惩1. 幼儿园应建立急救工作考核制度,对急救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抢救病人的处理原则
抢救病人的处理原则
抢救病人的处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确保安全:在进行抢救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确保抢救环境的无危险因素,如移除障碍物、防止感染传播等。
2. 快速反应:抢救病人需要迅速响应,尽快启动抢救程序。
及时识别急危重症,立即呼叫专业医护人员,并开始基础生命支持措施(如心肺复苏)。
3. 评估病情: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病情评估,包括身体检查、监测生命体征、了解病史等,以确定病人的紧急情况和可能的原因。
4. 优先处理可逆因素: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优先处理可逆转的因素,如维持通畅的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血压等。
5. 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应用合适的药物、采取特殊操作措施等。
6. 多学科合作:抢救病人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包括急诊医生、重症医师、外科医生等。
各专业人员应共同参与,根据自己的专业领
域提供必要的抢救手段和治疗建议。
7. 持续监测和评估:在抢救过程中,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随时调整治疗策略。
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判断抢救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8. 尊重病人意愿和人道关怀: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医学伦理,在抢救过程中给予病人充分的信息和选择权,同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人道关怀。
总之,抢救病人的处理原则是快速反应、全面评估、优先处理可逆因素、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合作、持续监测和评估,并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提供人道关怀。
这些原则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幼儿园医疗急救处置方案 幼儿园急救
幼儿园医疗急救处置方案一、概述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中,幼儿的生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容易受伤或生病。
幼儿园医疗急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幼儿在发生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救助,特制定了本医疗急救处置方案。
二、急救设备和药品准备1. 幼儿园配备有定量的生理盐水、碘伏、纱布片、胶布、冰袋、止血带等急救用品。
2. 幼儿园应配备有常见儿童常备药品,如抗热、退烧、止咳、止泻等药品,并将药品保质期标明在药品上。
三、医疗急救预案1. 儿童突发疾病急救预案1.1 发热一旦幼儿出现高热,要立即通知家长,同时使用退热贴或退烧药及时降温。
1.2 呼吸道感染出现呼吸道感染时,要立即将患儿隔离,并给予适当的护理。
1.3 食物中毒一旦有幼儿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停止进食,用温开水稀释食物残渣,同时告知家长,送医院检查。
1.4 意外伤害急救预案1.4.1 轻微擦伤幼儿园老师应当立即为患儿进行简单的包扎处理。
1.4.2 骨折一旦发现幼儿有可能骨折,要立即护送患儿到医院就诊,同时在护送过程中做好固定的处理。
1.4.3 意外跌倒幼儿在幼儿园中玩耍时,如发生跌倒现象,应第一时间给予患儿口腔检查,观察有无出血、肿胀等现象,必要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四、医疗急救培训1. 保教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医疗急救知识的培训,增强医疗急救处理能力。
2.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园进行医疗急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
五、医疗急救演练为了确保医疗急救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医疗急救演练,检验医疗急救处置方案的实施效果,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处置水平。
六、结语医疗急救处置方案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只有做好医疗急救准备和处置工作,才能有效应对幼儿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幼儿园能够认真贯彻医疗急救处置方案,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
幼儿园急病急救处置流程
幼儿园急病急救处置流程第一节: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但在这个过程中,急病突发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幼儿园急病急救处置流程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第二节:建立急病急救处置团队幼儿园应当建立一支急病急救处置团队,由医生、护士和幼教老师组成,他们应当熟悉各种常见的急病情况和相应的处置方法。
第三节:培训教职员工幼儿园所有的教职员工都应接受相关的急救培训,包括基本的心肺复苏、止血和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及时、正确地救助孩子,并且不会掉入不合理的行动中。
第四节:建立急救设施幼儿园应当建立齐全的急救设施,包括急救箱、药品、医疗器械等。
这些设施应该放置在幼儿园内的显眼位置,并且要定期检查和更新。
第五节:建立急病急救处置流程幼儿园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急病急救处置流程,并且进行定期演练。
流程应包括发现孩子急病的方式、报告和联系家长的途径、急救人员的处理步骤等。
第六节:常见急病情况幼儿园急病情况多种多样,包括发热、呕吐、肚子痛、伤口出血、意外摔倒等。
不同的情况需要有不同的处置方式,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掌握这些常见急病处理方法。
第七节: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是急症时最为关键的生命支持手段。
幼儿园教职工应当学会正确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技术,这需要不断的培训和练习,以提高处置急病时的应急能力。
第八节:合理使用急救药品幼儿园要掌握并正确使用一些急救药品,如退烧药、止吐药、止血药等。
但是需要注意,只有经过培训的教职员工才能使用这些药品,同时要保证药品的使用安全和合理性。
第九节:与家长的沟通幼儿园在发生急病情况时,需要及时与孩子家长联系,通知他们孩子的状况和处置情况。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并更好地处理急病急救。
第十节:处置后的后续工作幼儿园在完成急病处置后,还要做好各种后续工作,如监测孩子的病情、妥善安排康复护理、做好记录等,以确保孩子能够尽快康复并预防类似状况的再次发生。
儿科常见急症应急预案(二)(二)2024
儿科常见急症应急预案(二)(二)引言概述:儿科常见急症是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突发状况,需要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针对儿科常见急症进行详细的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大家在面对急症时的应对能力和处理效果。
正文:一、窒息1. 发生窒息时,家长或照管人员应立即将儿童平放在身体前倾的位置,用手拍击其背部尝试清除阻塞物。
2. 如果拍击背部无效,迅速转移至医院急诊室就医,医生可进行进一步的急救操作。
3. 家长或照管人员应定期参加儿童窒息急救培训,提高应对窒息的能力。
二、溺水1. 在发生溺水事件时,立即将儿童从水中救出,并迅速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2. 如果儿童呼吸恢复,但仍感到不适,家长应尽快将其送至医院就医。
3. 家长和教师应加强对儿童水域安全的教育,定期检查学校、家庭或社区的安全设施。
三、烧伤1. 烧伤发生时,应立即将患儿迅速移到安全的地方,并用自来水大量冲洗伤口30分钟以上。
2.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家长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按照急救员的指示进行处理。
3. 家长和教师应定期检查学校、家庭或社区的消防设备,严禁儿童接触易燃物品。
四、骨折1. 当儿童发生骨折时,家长应先稳定伤处,用纱布或其他物品固定,然后将患儿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 家长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移动骨折部位,以防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3. 家长和教师应定期检查学校、家庭或社区的安全设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五、中毒1. 当发现儿童中毒时,家长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急救人员中毒的类型和可能的原因,以便医护人员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
2. 家长不要盲目给儿童喂食解毒剂,而是应等待医护人员的指导。
3. 家长和教师应定期检查学校、家庭或社区的危险物品,并将其妥善存放,远离儿童的触及范围。
总结:儿科常见急症是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对于预防和应对急症事件,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加强对儿科常见急症的了解和学习相应的应急预案,我们可以提高应对急症的能力,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
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引言概述:小学生作为儿童群体中的一员,面临着意外伤害和疾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一些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对于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医疗急救的四个方面,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处理和中毒急救。
一、心肺复苏1.1 判断意识和呼吸:在遇到小学生突发意外时,首先要判断其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可以用手摇或大声呼喊来刺激小学生,观察其反应。
如果小学生没有反应,需要紧急进行心肺复苏。
1.2 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按压胸部时,将小学生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约5厘米深度,每分钟100-120次。
人工呼吸时,将小学生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进行呼吸,每次呼吸1-2秒,每分钟10-12次。
1.3 寻求医疗帮助: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的医疗支持对小学生的生命至关重要。
二、止血2.1 压迫止血:当小学生出现出血时,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压迫时要用力均匀,不宜过松或过紧。
2.2 提高伤肢:如果小学生的四肢出血,可以将伤肢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抬高时要注意不要过度提高,以免造成不适。
2.3 使用止血带:当小学生出现严重出血时,可以使用止血带。
将止血带绕在远离伤口的位置,用力拉紧,然后用一根棍子或类似物将其固定住,以阻断血液流动。
但使用止血带要谨慎,因为长时间的阻断会造成组织缺血和坏死。
三、骨折处理3.1 判断骨折:当小学生出现肢体畸形、疼痛和活动受限时,可能存在骨折。
在怀疑骨折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移动伤肢,以免加重伤情。
3.2 固定伤肢:在急救过程中,可以使用简单的固定方法来稳定伤肢。
可以用木板、报纸或衣物将伤肢固定住,以减少移动和疼痛。
3.3 寻求医疗帮助:骨折是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处理的,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骨折正确处理和修复。
四、中毒急救4.1 远离危险源:当小学生中毒时,首先要将其远离危险源,以免进一步中毒。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引言概述: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是指在儿童遭遇急性疾病或者意外伤害时,医护人员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救治的工作方式。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正确执行对于儿童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正文内容:1. 评估患儿状况1.1 了解患儿基本信息1.2 观察患儿生命体征1.3 问询患儿及家属病史1.4 进行初步体格检查1.5 判断患儿病情紧急程度2. 赋予急救措施2.1 保持通畅的呼吸道2.2 维持循环功能2.3 控制出血2.4 缓解疼痛2.5 保持体温稳定3. 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3.1 快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3.2 做好心电图、X光等辅助检查3.3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3.4 使用药物治疗3.5 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等4. 监护和观察4.1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4.2 观察病情变化4.3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4.4 注意并发症的发生4.5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5. 与家属沟通和交流5.1 向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5.2 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5.3 回答家属的疑问和耽忧5.4 与家属保持沟通和交流5.5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总结: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儿童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在执行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时,医护人员需要准确评估患儿状况,赋予及时的急救措施,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监护和观察患儿的病情,以及与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
惟独通过正确执行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才干最大程度地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儿科急救技能,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引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然而,孩子们在幼儿园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
因此,了解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匡助大家应对意外情况。
一、窒息或者呼吸难点的处理1.1 判断窒息或者呼吸难点的症状:窒息或者呼吸难点的症状包括面部发红、咳嗽无声、无法说话、手指或者嘴唇发紫等。
当发现孩子浮现这些症状时,应即将采取措施。
1.2 进行急救处理:首先,让孩子弯腰向前,用手拍打其背部,匡助其排出异物。
如果无效,可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
同时,及时呼叫急救车辆。
1.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窒息和呼吸难点的预防教育,教授孩子们正确咀嚼食物、不乱跑乱玩时进食等安全常识,减少窒息的发生。
二、意外伤害的处理2.1 判断意外伤害的严重程度:意外伤害的严重程度有轻微、中度和重度之分。
轻微伤害包括擦伤、轻微烧伤等;中度伤害包括深度创伤、骨折等;重度伤害包括大面积烧伤、颅脑损伤等。
2.2 进行急救处理:针对不同的伤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轻微伤害可用清水冲洗、涂抹消毒药膏等;中度伤害需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重度伤害应即将呼叫急救车辆,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加强安全教育,教授孩子们正确使用玩具、避免攀爬高处等,同时,定期检查幼儿园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三、中暑和热伤风的处理3.1 判断中暑和热伤风的症状:中暑和热伤风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体温升高等。
当孩子浮现这些症状时,应即将采取措施。
3.2 进行急救处理:将孩子移到阴凉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额头和颈部,喝适量的清凉饮料。
如症状严重,应即将送往医院。
3.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加强室内外通风,控制室内温度,定期检查空调和风扇的使用情况,避免孩子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四、骨折和扭伤的处理4.1 判断骨折和扭伤的症状:骨折的症状包括剧烈疼痛、变形、肿胀等;扭伤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儿科急诊急救应急预案范例
引言概述:儿科急诊急救应急预案是指在儿童遇到急性疾病或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时,为了迅速进行有效的急救处理,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方案。
儿科急诊急救应急预案的目的是通过快速行动,提供最佳的急救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并为患儿提供适时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
正文内容:一、应急响应机制1.成立儿科急诊急救应急响应团队,包括急诊科医生、护士、药剂师等专业人员。
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2.建立应急联络渠道,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紧急沟通和信息共享。
3.明确应急响应的层级,制定应对不同紧急情况的对应措施,确保能够随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有效的急救行动。
二、紧急情况的识别和评估1.培训医护人员对常见急性疾病和意外伤害的识别,如窒息、心脏骤停、严重过敏反应等。
提高医护人员的实时判断能力。
2.建立儿科急诊急救评估表,用于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快速确定急救优先级。
3.利用现代医疗设备,如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心电图仪等,对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评估。
三、急救措施与处理1.制定常见急性疾病的急救流程和处理方案,如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程序、窒息的胸外心脏按压等。
2.建立儿童急救药品和器械清单,确保所需急救药品和器械的齐全和及时更新。
同时,制定儿童用药的剂量准则,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3.尽量在儿科急诊急救团队能及时进行的范围内,进行急诊检查和实施治疗。
四、院内资源整合和外部支持1.确保急救设施和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如急救车辆、急救箱、呼吸机等。
及时维护和更新急救设备。
2.与院内其他科室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如麻醉科、外科、妇产科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的专业支持和协助。
3.与外部专业救援队伍建立合作关系,如与急救中心、消防队等进行合作培训和演练,提升院内急救团队的应急能力。
五、培训与演练1.定期组织儿科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包括急救措施、操作技巧、应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急诊就医制度
急诊就医制度1. 急诊定义与原则1.1 急诊是指因突发疾病、急性损害或其他紧急情况,需要立刻进行治疗或干涉的病人就医方式。
1.2 急诊就医原则是以快速诊断及时治疗为核心,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和健康。
2. 急诊患者就医流程2.1 患者进入急诊科后,首先由一名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类。
2.2 疑似危重病人将被立刻转入重症监护室或进行相应救治。
2.3 非危重病人将按病情轻重次序进行排队等待医生接诊。
2.4 就医过程中,患者需自动供应真实、认真的健康情形和发病情况,搭配医生的询问和检查。
3. 病人权益保障3.1 急诊科坚决贯彻医院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
3.2 病人有权得到及时、有效、专业的医疗服务,医务人员不得拖延、拒绝接诊。
3.3 病人有权隐私保护,在就医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敬重患者隐私。
3.4 病人有权获得相关医疗信息和医疗建议,并有权选择是否接受治疗方案。
3.5 病人有权拒绝实施对其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医疗操作,但需签署相关责任免除申明。
4. 急诊科医务人员职责4.1 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应变本领,认真履行本身的职责。
4.2 医务人员必需持有专业医师资格,具备相应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本领。
4.3 医务人员需全天候待命,无论日间黑夜、正常工作日或法定节假日,保障急诊患者的就诊需求。
4.4 医务人员需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保证医疗质量和病例信息的完整性。
4.5 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守相关医疗伦理和专业规范,敬重患者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5. 急诊科设施与设备5.1 急诊科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施和设备,满足急诊病人的检查、治疗和抢救需要。
5.2 急诊科设施和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5.3 急诊科设施和设备应设有适当的紧急情况处理机制,确保病患的安全和急救效果。
6. 急诊绿色通道6.1 急诊科设立绿色通道,旨在快速应对急诊病人的就医需求。
幼儿园急救处置制度
幼儿园急救处置制度引言:幼儿园作为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
急救是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幼儿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幼儿园急救处置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培训、设备、人员、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幼儿园急救处置制度的建立提供一些建议。
一、急救培训针对幼儿园教职工,特别是教师、保安和保育员,急救培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他们是孩子身边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急救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方法的学习,并且要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以提高应急能力。
二、急救设备幼儿园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急救箱、急救车、氧气呼吸器等。
急救箱要放置在明显易触及的位置,以方便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急救车要随时备用,并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氧气呼吸器则是应对突发呼吸困难等情况的关键设备,幼儿园应确保其充足并妥善保管。
三、急救人员幼儿园应当安排专门的急救人员。
这些人员必须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且持有合法的急救执业证书。
他们应熟悉急救常识,能够迅速判断危险程度,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急救人员在幼儿园工作期间应当全天候值班,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四、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幼儿园急救处置制度的基础。
应急预案是一套科学、系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操作指南,包括流程、人员分工、应急措施等。
针对常见的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幼儿园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将其张贴在明显位置,供工作人员参考。
此外,应急预案还应定期演练和修订,以保持其时效性。
五、意外事故报告幼儿园应明确规定意外事故的报告程序,及时、准确地将意外事件上报到有关部门,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跟进。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性质、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详细信息。
同时,对于重大事故,幼儿园应主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并向家长做好相应的沟通和解释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性脑病
• ②卡托普利: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初始剂量0.3~0.5mg /(kg· d),最大剂量5—6mg/(kg,d),分3次口服,与硝苯地平交替
使用降压效果更佳。
• 表现有肺水肿者除一般对症治疗外可加用硝普钠,5—20mg加入5% 葡萄糖液100ml中,以1μg/(kg· min)速度静滴,用药时严密监测血压, 随时调节药液滴速,每分钟不宜超过8μg/kg,以防发生低血压。滴 注时针筒、输液管等须用黑纸覆盖,以免药物遇光分解。
发绀。肺炎的早期,以通气功能障碍为主,仅有缺氧,无明
显co2潴留,为代偿缺氧,呼吸和心率加快以增加每分钟通气 量和改善通气血流比。随着病情的进展,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在缺氧的基础上出现CO2潴留,此时Pa O2和Sa02下降, PaCO2升高,当Pa O2<50mmHg,Pa cO2>50 mmHg,Sa O2<85 %——II 型,Pa O2<50mmHg- I型,即为呼吸衰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多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 脉滴注治疗。首先静推正规胰岛素0.1U/kg,然后将正 规胰岛素25U加入等渗盐水250ml中,按每小时0.1U/kg, 自另一静脉通道缓慢匀速输入。输入1~2小时后,复查
血糖以调整输入量。当血糖<17mmol/L时,应将输入液
病毒性心肌炎:三度房室传导阻 滞、阿斯综合症
• 心室率30次/分 临时心脏起搏器
肝衰竭
• • • • 纠正低蛋白 输新鲜血浆 保肝降酶 人工肝支持
肾性脑病
• 肾病综合症 脱水和肾功能不全导致肾性脑病 • 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脑病 • 学龄前>120mg/80mg ;学龄>130mg/90mg ,150~160/ 100~110mmHg以上 • 处理,凡经休息,控制水盐摄入、利尿而血压仍高者均应给 予降压药。①硝苯地平:系钙通道阻滞剂。开始剂量为 0.25mg/(kg· d),最大剂量1mg/(kg· d),分三次口服。在成 人此药有增加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危险,一般不单独 使用。
体换成含0.2%氯化钠的5%葡萄糖液,并停止静滴胰岛 素,改为正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每次0.25—0.5U/kg, 每4~6小时1次,直至患儿开始进食、血糖稳定为止。
中毒和休克
• 找到中毒的药物 • 识别休克诱因,脱水
感染
主要内容
• 惊厥的概述及处理
• 昏迷的诊断程序及处理
• 心力衰竭的识别和处理
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
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
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是
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 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 龄愈小发生率愈高。
惊厥的病因
•
有 热 惊 厥
颅内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昏迷的诊断程序及处理
• 神经系统感染:识别神经系统感染分类,总原 则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治疗。
昏迷的诊断程序及处理
• 病毒性心肌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症:
• 大剂量vitC 100mg-200mg/KG,浓度 2-3%
• 果糖静注;150mg/KG • 皮质激素全身使用; • 提高心率 1、阿托品 阻断M胆碱能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 脏抑制,0.01mg/KG; 2、异丙肾上腺素 舌下含服:每次 2.5—10mg,一日三次,三度者,心律低于40次/分时,可 用0.5-1mg溶于5%葡萄糖液200-300ml缓慢静滴。
3 4
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
非哮喘患者
哮喘患者
35
3
哮喘患者的粘液栓(mucus plugs)
This cast of the bronchial tree is formed of inspissated mucus and was coughed up by a patient during an asthmatic attack. The outpouring of mucus from hypertrophied bronchial submucosal glands, the bronchoconstriction, and dehydration all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mucus plugs that can block airways in asthmatic patients.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引起反复发作的
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 清晨发作或加剧、具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阻。
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哮喘的定义
GINA 2012
本质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特征
很多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
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气道高反应性可导致反复喘息发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酮症酸中毒时的酸中毒主要是由于酮体和乳酸的堆积,补充水 分和胰岛素可以矫正酸中毒。为了避免发生脑细胞酸中毒和高 钠血症,对酮症酸中毒不宜常规使用碳酸氢钠溶液,仅在 pH<7.1,HCO3—<12mmol/L时,需补充的NaHC03(mmol/L) =(12—所测NaHCO3 mmol/L)×0.6×kg。 • 在治疗过程中,应仔细监测生命体征、电解质、血糖和酸 碱平衡状态,以避免酮症酸中毒治疗过程产生合并症,如脑水 肿等,其表现为:头痛、意识不清、嗜睡、痉挛、视神经乳头 水肿或脑疝等。
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在夜间和凌晨)
这些症状表现通常广泛而多样化 肺内的气道梗阻通常是可逆的,可自发或通过治疗恢复 GINA 2014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通常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 根据呼吸道症状史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来确诊 这些症状可随时间变化,且强度也有所不同 可同时伴有呼气性气流受限
呼吸功能不全
• • • • • • • • 4.病因治疗 控制感染:静脉滴注敏感的大剂量抗生素。 5.人工辅助呼吸 气管插管呼吸机间歇正压给养;气管切开。 6.并发症治疗 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肺出血治疗、脑水肿治疗、心衰治疗。 7.静脉给予激素 可增加患儿应激机能,减少渗出,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脑水肿及抗过敏的 作用。
理需要量和补充继续损失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儿在输液开始前由于酸中毒、分解代谢和脱水的共同作用 血清钾较高,但总的体钾储备可能被耗竭。随着液体的输入,
特别是应用胰岛素后,血钾迅速降低。因此,在患儿开始排
尿后应立即在输入液体中加入氯化钾溶液,一般按每日2~3 mmol/kg(150~225mg/kg)补给,输入浓度不得)40mmol/ L(0.3g/d1),并应定时监测心电图或血钾浓度。
呼吸功能不全
• 1.保持气道通畅 • 头后仰位,伸展头颈部,适度抬高上半身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湿化痰液。定时翻身拍背体位引流,应用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 • 2.氧疗 • 鼻导管给养,氧流量1~2升/每分钟;口罩、头罩给养,氧流量5-8升/ 每分钟。
• 3.呼吸兴奋剂应用
• 兴奋呼吸中枢或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 吸中枢。可拉明,洛贝林交替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
治疗原则:强心、利尿、扩管
心力衰竭治疗 除吸氧和镇静外,给予强心和
利尿治疗。儿科常用强心药为西地兰,2岁以下 小儿饱和量为0.03mg~0.04mg/kg,2岁以上小儿 为0.02mg~0.03mg/kg,肌肉注射或5%加葡萄糖 溶液10ml~20ml缓慢静脉注射 。一般首次给饱 和量的1/2,余量分2次,每隔6小时给药1次。 12小时后给维持量(1/5总量)每天1次。
• 心力衰竭的识别和处理
• 呼吸衰竭的识别和处理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
• 急性喉炎的识别和处理
昏迷的诊断程序及处理
昏 迷
心 脑
病 毒 性 心 肌 炎 神 经 系 统 感 染
肝
肝 衰 竭
肾
肾 小 球 肾 炎 高 血 压 脑 病
代谢 中毒 休克
糖 代 谢 及 脱 水 农 药 重 金 属 低 血 容 量 及 感 染 性
哮喘的气状细胞
Th2 细胞
肥大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细胞 上皮脱落
粘液栓
神经激活
慢反应时相
上皮纤维化 血浆渗出 水肿形成 粘液分泌过多 感觉神经激活 胆碱能反射 平滑肌收缩 肥大 / 增生
血管扩张 新血管形成
快反应时相
34
Source: Peter J. Barnes, MD
颅外病变: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
颅内病变:癫痫
•
无 热 惊 厥
颅外病变:电解质紊乱
有热惊厥
• 中枢神经系统系统感染:发热呕吐高颅压, 嗜睡甚至意识障碍脑功能损伤,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异 常。比较特殊脑炎 1、爆发性流脑:起病快,发热呕吐24h精神意识改变,春 季,皮肤瘀点,血象升高;
2、乙脑:持续性发热、呕吐、意识障碍、夏季。
• 颅外 • 电解质紊乱,低钙 低镁
惊厥处理
• 清理呼吸道同时、吸氧
• 立即予以止惊:地西泮 0.1-0.3mg/KG 静脉
推注(1mg/min) 缓慢 易 呼吸暂停 起效快, 必要时20min重复
• 苯巴比妥钠 5-7mg/KG 肌注或苯巴比妥口服
主要内容
• 惊厥的概述及处理
• 昏迷的诊断程序及处理
主要内容
• 惊厥的概述及处理
• 昏迷的诊断程序及处理
• 心力衰竭的识别和处理
• 呼吸衰竭的识别和处理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
• 急性喉炎的识别和处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识别与处理
• 哮喘定义及现状 • 临床表现 • 急性发作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