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和圆锥_教案6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圆住和圆锥圆柱的体积》
《圆柱和圆锥圆柱》的积本节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内容,本节要求使学生理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间的各种关系的理解。
在猜想、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完善知识体系。
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圆柱体积的计算。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间的各种关系的理解;2、在猜想、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完善知识体系;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投影仪,小黑板。
一、导入1、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通过学习,你对圆柱和圆锥有哪些了解呢?2、圆锥的体积公式是由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得来的,看来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对比练习,看谁区别的更清楚。
二、指导练习1、公式的区别(1)找找两个公式间的联系(2)练一练:圆柱的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3米,体积是多少?圆锥的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3米,体积是多少?(3)已知底面积和高可以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还可以已知哪些条件?怎样求?2、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1)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体积,怎样求高?(2)已知圆柱的高和体积,怎样求底面积?(3)圆锥呢?(4)练一练圆柱的体积是30立方米,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多少?圆锥的体积是10立方米,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多少?3、圆柱体积、圆锥体积、削去部分的体积间的关系(1)将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么原来圆柱的体积、削成圆锥的体积、削去部分的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呢?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描述。
(2) 用所给条件描述他们关系2︰1 3 1︰34(1)当圆柱和圆锥具有等底、等体积的关系时,高有怎样的关系?(2)当圆柱和圆锥具有等高、等体积的关系时,底有怎样的关系?(3)课件演示小结:这节课通过练习,我们进一步发现了圆柱和圆锥间体积的关系,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三、综合练习1、填空2、判断。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和圆锥
交流
小组探究:
1.水杯的容积和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2.讨论:“这个保温杯能装多少毫升水”求的是什么?求保温杯的容积需要知道什么?
3.自己计算求这个保温杯的体积(得数保留整数。)
4.说一说,计算容积与计算体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你们知道1毫升水重多少吗?
6.1毫升水重1克。请同学们推算一下,1升水重多少?
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求容积的思路和方法。
相同点:都是用底面积乘高这个公式来解决。不同点:容积计算用从里面测量的数据,体积计算用从外面测量的数据。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也不同。
班级
展示
拿出自己的水杯,量出它的内直径和高,算出这个水杯大约可以装多少水?
生拿出自己带的水杯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测量的方法和计算的结果。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如: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容积——容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容积计算问题的过程。
2.掌握计算容积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容积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容积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容积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容积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容积问题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
每人一个水杯、水
(1)用直尺直接测杯子内直径和高。
(2)用直尺测量出杯子和高,外直径和杯子的厚度。
给每个学生自主测量计算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方法讨论,既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经验。
巩固
拓展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讨论:求水杯中有多少水是求水杯的容积吗?再自己计算。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四单元圆柱和圆锥单元分析:圆柱与圆锥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有关“圆柱与圆锥”提出三点具体目标:在图形认识上要落实“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的目标;在测量上要落实“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及“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这两点目标。
圆柱与圆锥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后认识的两个几何图形,也是要求小学生在本学段必须学习并掌握的知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圆柱,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还有圆面积公式等知识基础上编排的。
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即为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又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
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
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关于几何形体的知识结构得以进一步完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同时,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相关形体的兴趣和意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认识了圆柱,初步感受了圆柱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有不同之处。
本单元先教学认识圆柱,再教学认识圆锥,帮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圆柱与圆锥:第一从“整体辨认”到“局部刻画特征”,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本单元是在以前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同时,对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的认识,使学生对面的认识从平面过渡到曲面,这是认识上的再一次上升。
第二从观察圆柱、圆锥实物到认识它们画在平面上的“图”。
学生经历从实物、模型的观察,抽象出标准图形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各部分名称,概括图形的特征,整体把握知识,积累和丰富相应的形体表象。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圆柱和圆锥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圆柱和圆锥的几何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具体包括圆柱的定义、底面半径和高、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圆锥的定义、底面半径和母线、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还涉及到圆柱与圆锥的相互转换,以及它们在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和作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圆柱和圆锥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圆柱与圆锥的相互转换,以及它们在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和作用的理解。
3. 学生对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计算器、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草稿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圆柱和圆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决练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圆柱和圆锥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3. 拓展题:研究圆柱和圆锥的相互转换,以及它们在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和作用。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和圆锥 圆柱的表面积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表面展开电脑动画展示。
学具准备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P22中的物品,找出圆柱形的物体,再说一说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物体。
大家充分发表意见。
2.拿出圆柱体茶叶罐,或者是学生自己准备的露露瓶,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特点?并说一说摸圆柱表面的感受。
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重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研究圆柱侧面积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可能会出现很多种可能,比如斜着剪、拐弯剪等,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处理方式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也可能有的学生把长方形纸卷成圆柱的侧面。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4.小组汇报(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长×宽=底面周长×高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 侧== C ×h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教案
《圆柱和圆锥》教案第1节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7~29页。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在不断地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师生互动中不断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重点难点.重点:圆柱特征及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教具课件、圆柱形模型若干、罐头盒。
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1.师:(出示实物图)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你能按形状将它们分一分类吗?2.师:在这些物体中,哪些是我们已经认识,并且已经知道它们的特征的?3.师:剩下的这些物体我们将陆续进行学习,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
(板书课题,突出两个圆柱图)4.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两个圆柱,再看一看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三个圆柱,它们都是直直的,(点击,抽象出圆柱的平面图形)而且上下一样粗,像这样的圆柱就叫直圆柱,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都是直圆柱。
5.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物体为学习素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分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二、教学圆柱的特征1.师:观察这个圆柱,想一想,(点击出示研究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圆柱有两个圆面。
师:除了上、下两个圆面之外,圆柱还有其他的面吗?请你来指一指。
请摸一摸圆柱上、下两个面,再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它们有什么不同?师: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平面,周围的这个面是弯曲的面,叫曲面。
那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柱平面图)师:圆柱上、下两个平面叫圆柱的底面,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什么形状?(板书)师:圆柱周围的这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板书)师:请同学们看平面图,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圆形,根据美术上的透视原理应画成椭圆,其中看不见的部分要画成虚线。
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四 圆柱和圆锥-冀教版
圆柱和圆锥【学习内容】圆柱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理解圆柱的特征,体会圆柱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难点】1.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理解圆柱的特征。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图形,有()条直径,长度(),有()条半径,长度()。
2.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有()个面,()的面的面积相等。
3.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
4.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么?请举例说明。
二、合作探究1.根据下列数据,想象并比划出圆柱的大小。
(1)底面直径3分米,高2分米。
(2)底面直径2分米,高2分米。
(3)底面直径1分米,高2分米。
三、自主检测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它们是()。
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
圆柱的侧面展开,一般情况下得到一个();特殊情况下得到一个()。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4.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能得到一个(),它的()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也可能得到一个(),它的()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还可能得到一个(),它的()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
5.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时,圆柱的()和圆柱的()相等。
6.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圆柱体的高只有一条。
()②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一定是圆柱形物体。
()③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侧面是一个正方形。
()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长方形。
()⑤把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卷成两个形状不同的圆柱筒,并装上两个底面,那么圆柱的高、侧面积、表面积一定相等。
()木材加工问题【学习内容】木材加工问题【学习目标】1.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关木材加工的问题。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1.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关木材加工的问题。
2016-2017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优秀教案(名校资料)
圆柱和圆锥二、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编排特点1.教材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学生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具体编排本单元的内容具体编排如下。
圆柱圆柱的认识例1圆柱的认识、组成及特征例2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关系圆柱的表面积例3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4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圆柱的体积例5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例6运用圆柱体积计算解决问题圆锥圆锥的认识例1圆锥的认识、组成及特征圆锥的体积例2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例3运用圆锥体积计算解决问题(一)圆柱1.圆柱的认识。
(1)主题图。
教材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物体的图片,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2)例1。
例1教学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
并通过快速转动贴有长方形纸的小棒,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教学时,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圆柱的组成,再深入对各个部分的探究。
(3)例2及“做一做”。
例2教学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关系。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想像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剪开侧面,通过操作看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使学生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做一做”通过让学生制作圆柱,加深对圆柱特征以及圆柱侧面与底面、侧面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复习目标:1.系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计算公式,以及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灵活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建立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复习重点:系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并形成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复习难点: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准备:复习卡、测评卡、多媒体、课件、圆柱和圆锥模型、长方形纸、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模型、圆柱形的保温杯。
课前梳理:复习卡按下面的提示整理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的知识点:1. 圆柱、圆锥分别有什么特征?能依据特征准确判断圆柱和圆锥。
2. 整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并回顾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 计算容积和计算体积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复习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教师:同学们,在第三单元我们结识了小学阶段几何形体中的最后两位朋友,它们是谁?(圆柱和圆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请同学们依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快速判断下面的立体图形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板书:圆柱和圆锥特征)2. 课件出示立体图形。
3. 学生判断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学生通过叙述判断理由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4. 课件出示圆柱形罐头盒和圆柱、圆锥的组合零件。
5. 导入:要想计算罐头盒周围包装纸的面积,是求什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
要想求制作这个罐头盒需要多少铁皮,是求什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要想求这个罐头盒能装多少立方厘米的牛肉,是求什么?(板书:圆柱的容积)要想求这个金属零件有多少立方分米,是求什么?(板书: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在本单元,我们不但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还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板书:计算公式)并体会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教案【教材理解】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设计理念】数学复习不像新授课那样,要引导学生同化新知识,但是需要根据已有知识的回顾和整理扩展认知结构。
本节课是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课,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自己梳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相关知识有哪些典型练习题,都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学情简介】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本单元立体图形的学习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让学生观察、动手、动脑,丰富其表象,训练形象思维,而本节的复习课又便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道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让同学们自主整理本章知识。
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小组展示,讨论、完善,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教师点拨:〕圆柱的侧面怎样剪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圆柱展开图与圆柱有什么关系?说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锥(6)_冀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锥(6)_冀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究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把握圆锥体积的运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运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运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体会,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看、推测、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究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圆锥体积的运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究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明白得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引入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明白圆柱的体积能够用底面积乘高来运算,那么圆锥的体积呢?我们能够像其它立体图形一样探究出一个公式来求圆锥的体积吗?这确实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老师板书课题)活动2【活动】探究圆锥体积的运算公式。
1、大胆推测:(1)圆锥的体积该如何样求呢?能不能通过我们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运算圆锥体积的公式)(2)圆锥和我们认识的哪种立体图形有共同点?(学生答:圆柱)什么缘故?(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3)请你猜猜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学生大胆推测后,课件出示一个圆锥与3个底、高都不同的圆柱,其中一个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个圆锥的体积与那个圆柱的体积关系最紧密?(学生答:等底等高的)(4)老师拿教具演示等底等高。
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觉“那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
”(5)学生用上面的方法验证自己做的圆锥与圆柱是否等底等高。
(把等底等高的放在桌上备用。
)2、试验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试验来研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的关系。
(1)课件出示试验要求:a、用圆锥装满沙土(要装满但不能凸出来)往圆柱倒,倒几次才把圆柱倒满?把圆柱装满沙土往圆锥(装满)里倒,几次才能倒完?b、通过实验,你发觉了什么?(2)学生分组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试验,做好记录。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圆住和圆锥容积教案(冀教版)
《圆柱和圆锥圆柱容积》教学设计本节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内容,本节要求使学生理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间的各种关系的理解。
在猜想、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完善知识体系。
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圆柱体积的计算。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间的各种关系的理解;2、在猜想、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完善知识体系;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投影仪,小黑板。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一个小镇上有一家面条店,面条店的老板非常狡诈,对伙计也非常苛刻。
眼看又要到月底了,该给伙计们开工资了,老板心里非常不舒服,总想找点茬难为伙计们。
一天早上,他把一碗面条盛得满满的,让小伙计给客人端去,不允许小伙计洒一滴面条汤。
如果溢出一滴汤,小伙计的这个月的工钱就一分不给。
小伙计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他胸有成竹地去端面条了,结果真的一滴也没洒。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伙计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吗?(如果没有学生说出答案,教师揭示答案:小伙计一只手用筷子把一些面条挑起,另一只手端面条碗。
)师:这其中蕴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导入,激兴设疑。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体积和容积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
师: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纸箱,教师边说边从纸箱中拿出2个量杯、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等物品。
)生1:一个大纸箱和一个小纸箱,三个玻璃杯。
生2: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
师:你认为纸箱和量杯哪一个比较大?生:纸箱大,量杯小。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圆柱与圆锥单元目的:⑴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略实际问习题。
单元重点:掌握圆柱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⑴圆柱(1)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习题.教学目的:⑴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局部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⑵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答复,使学生相熟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老师依次出示标题,然后指名学生答复,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二、认识圆柱特征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爱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爱圆柱的理由。
(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外表(1)摸摸圆柱。
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外表,说说发现了什么?(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四周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雷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3)结合课本答复什么叫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圆住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教案(冀教版)
《圆柱和圆锥圆柱》的积本节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内容,本节要求使学生理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间的各种关系的理解。
在猜想、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完善知识体系。
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圆柱体积的计算。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间的各种关系的理解;2、在猜想、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完善知识体系;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投影仪,小黑板。
一、导入1、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通过学习,你对圆柱和圆锥有哪些了解呢?2、圆锥的体积公式是由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得来的,看来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对比练习,看谁区别的更清楚。
二、指导练习1、公式的区别(1)找找两个公式间的联系(2)练一练:圆柱的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3米,体积是多少?圆锥的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3米,体积是多少?(3)已知底面积和高可以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还可以已知哪些条件?怎样求?2、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1)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体积,怎样求高?(2)已知圆柱的高和体积,怎样求底面积?(3)圆锥呢?(4)练一练圆柱的体积是30立方米,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多少?圆锥的体积是10立方米,底面积是10平方米,高是多少?3、圆柱体积、圆锥体积、削去部分的体积间的关系(1)将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么原来圆柱的体积、削成圆锥的体积、削去部分的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呢?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描述。
(2) 用所给条件描述他们关系2︰1 3 1︰34(1)当圆柱和圆锥具有等底、等体积的关系时,高有怎样的关系?(2)当圆柱和圆锥具有等高、等体积的关系时,底有怎样的关系?(3)课件演示小结:这节课通过练习,我们进一步发现了圆柱和圆锥间体积的关系,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三、综合练习1、填空2、判断3、选择正确的答案4、解决问题(1) p16--10(2) p16—11 强调形状变了,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2 圆柱和圆锥复习|冀教版
二、回顾梳理
1、组内互助,完善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课件出示组内交流要求。
2、组际互助,一小组汇报,其他小组互相补充,继续完善相关知识。
3、师助,将学生没有梳理到的知识进行点拨,总结提升。
三、分享好题
解决助学单的第二题,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好题分享给大家,并说明选好题的理由。
4、练习提升
1、自主完成练习提升的第1题,说说是怎么想的。主要给学困生机会回答问题。
2、练习提升第2题,思考:圆柱转化成长方体,什么没变?学生先自主思考,之后课件动态演示得出结论。
3、出示练习提升第3题,先读题,理解题意,最后交流结果,重点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4、出示解决问题:靠墙堆放着一个沙堆(如图),每立方米沙子大约重1.5吨,你能计算出这堆沙子的重量吗?
课 题
圆柱和圆锥
课 型
复 习
课 时
第 1 课时
学 校
教 师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在整理复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全课总结
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要提醒同伴注意的?
以相互交流的形式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数学归纳技能。
让学生通过分享“好题”,排除疑虑,解决困惑。通过搜集、对比、整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答较复杂题型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信心。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样本/年度:仅供参考,内容可修改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重点:圆柱体积表面积的求法,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三、难点:掌握圆柱、圆锥之间的关系,能联系实际解决有关问题。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的内容,练习七第1题。
第(1)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认识圆柱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教学重点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圆柱特征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圆柱教具、学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主题问: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征?2、提示课题:出示茶叶筒、茶杯等实物(出示之前让学生闭上眼睛)1、回忆所学图形,回答问题。
2、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的样子复习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圆柱,并探索特征(1)教师出示圆柱(2)组织全班交流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板书。
(1)拿出准备的圆柱,摸一摸,了解圆柱由几部分组成。
(2)全班交流(3)用自己的方法了解上下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3)探究圆柱的上下两个圆的关系?学生说说自己想的办法。
教师引导总结。
2.测量圆柱的高出示两个底面相等但高矮不同的圆柱大家再来比较,这两个圆柱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引导小结: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数学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数
学公开课教案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进一步培养同学的空间观念,使同学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方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同学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外表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3、使同学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1、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2、解答有关圆柱实物外表积的实际问题。
课时布置:1、圆柱………………………………………5课时2、圆锥………………………………………2课时3、球………………………………………1课时
4、实践活动………………………………………1课时
5、复
习………………………………………2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师的启பைடு நூலகம்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想和方法讨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充分利用课件,简化操作的过程,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在观察讨论中,渗透极限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计算方法积累现实经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指南:
1.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
2.全班交流。预计3分钟。
小组
交流
共同探究: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阅读课文,理解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沿着( )的扇形和圆柱的( )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 )的立体图形。
3.“练一练”第3题。
1.用公式进行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
2.先让学生理解有关数据,再独立完成。
3.先让学生读题,特别提示单位问题。让学生自主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班级
展示
(1)出示例题:一根圆柱形柱子,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4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__________?
求______________?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3)下面几种解答方案,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3.14×[314÷(2×3.14)]2×4=314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3140000立方厘米。
思考回答:哪个是不正确的解答,错在什么地方?
哪一种解答更简单。为什么?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用公式计算的基本练习,训练学生的技能,夯实基础知识。
巩固
拓展
课本“试一试”
自主
检测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答:它的体积是31400立方厘米。
②314厘米=3.14米
3.14×[3.14÷(2×3.14)]2×4=3.14(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3.14立方米。
③314厘米=3.14米
3.14×[3.14÷3.14×4]2×4=200.96(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200.96立方米。
④4米=400厘米
3.14×[314÷(2×3.14)]2×400=3140000(立方厘米)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两个不易直观比较体积大小的茶叶桶,探索体积的课件。
教
学
过
程
自主实践
学习要点与学法指导
前置小研究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提出疑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圆柱的体积——圆柱体积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圆柱体积,探索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及简单应用的过程。
2.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公式,能计算圆柱的体积。
3.在探索圆柱体积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及简单应用的过程。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 )了。自己动手操作。
(3)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 )
长方体的底面积( )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 )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 ),所以圆柱的体积=( )×( ),字母公式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