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第六册第7课《我的家乡》教案

合集下载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2. 家乡的历史与文化3. 家乡的特色与名人4. 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5. 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家乡的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与名人。

4.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家乡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并进行分享。

3. 探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学生分组研究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家乡的特色与名人,进行成果展示。

4. 探究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分析其保护意义,进行分享。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能够熟练地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2. 学生能够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

3. 学生掌握了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小组协作顺畅,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七、教学准备工作1. 教师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2. 学生准备家乡的特色与名人案例,以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调查报告。

3.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我的家乡》教案

《我的家乡》教案

《我的家乡》教案《我的家乡》教案1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二、谈话引导,导入: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五、《我的家乡》教案2活动设计意图:我的家乡在秦岭脚下,这里风景如画、物产丰富,还有许多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为了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家乡,特设计此活动方案,并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的风俗习惯4. 家乡的特色美食5. 家乡的自然风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概念,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特色美食、自然风光等。

3. 案例分析:教师以家乡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

4. 小组合作: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搜集家乡的资料,进行合作交流。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2. 学生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特色美食、自然风光等方面的资料。

2. 图书资源:有关家乡的书籍、图片等。

3. 视频资源: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特色美食、自然风光等。

2. 第二课时: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进行交流讨论。

3. 第三课时:成果展示,学生分享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我的家乡教案第六册

我的家乡教案第六册

《我的家乡》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的家乡》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看图学文。

写的是月亮湾的美丽景色,着重写了村子前面和后面的景色,表达了我赞美与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了解科文写了我的家乡的哪些美景,激发学生描写自己家乡美丽景色的欲望。

2、学习课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按一定的写作顺序进行描述,并体会渗透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感受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

教学设计流程一、组织教学:上课,师生问好!二、导入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我的家乡》,齐读课题。

在上新课之前,老师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谁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家乡美吗?(请几生回答)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笔下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三、新授:1、师生齐读一遍课文。

2、生自渎一遍课文,并思考问题:问题: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我”的家乡在哪里?它是个怎样的村子?课文写了“我”的家乡的哪些美丽景色?3、教师提问前两个问题,生回答,教师板书:课文有四个自然段。

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4、课文写了月亮湾的哪些美丽景色呢?下面我们来分组进行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师点击出示问题:读课文,看插图,划一划:课文写了月亮湾哪俩个地方的美丽景色?用“—”划出表示方位的词;课文写了月亮湾的哪些美丽景物?用“﹍﹍”划出来。

并发练习题请学生做一做:月亮湾村子前面有一条()。

河上有()。

()在河里游来游去,河面上()在嬉水。

村子的后面是(),山坡上种着许多(),有()、()和()。

月亮湾()有一条河。

()有一座石桥。

一群群鱼在()游来游去,()白鹅在嬉水。

()是山,()种着许多果树,有梨树、苹果树和柿子树。

生自由讨论,并划出来,写一写,教师巡视辅导。

完成后,师进行简单讲解,并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

5、同学们讨论得很棒,写得也很正确,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看一下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是怎样写的?第二自然段:出示问题,第二自然段写了村子前面的什么?一生读,教师进行讲解:讲了村子前面的小河:河上的石桥河里的水和鱼(缓缓地,慢慢地,读时语气要慢)(鱼多,很高,游来游去)美河面上的白鹅。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任课教师:贺继伶一、教材分析《我的家乡》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六册看图学文单元里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通过让学生正确观察课文插图,流利的朗读以及联系自己的家乡从不同的方位来认识家乡,掌握按照方位顺序观察及描写一处景物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则是对课文前两个自然段进行教学,意在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具体认识村前的景物。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本课生字词。

2、通过观察课文插图,理解1、2自然段的内容,了解村子前面的景物。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

2、能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课文插图,理解1、2自然段的内容,了解村子前面的景物。

2、提高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

3、能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不同景物的。

2、提高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ppt,生字卡片,量词卡片,视频六、教学过程:(一)比赛读词,导入新课师出事生字卡片,示意学生比赛读词,再师教读,最后学生齐读词语。

展示比赛结果,奖励读词优胜的学生。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么多的生词,那本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七课。

(板书:7、我的家乡)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朗读全文,生欣赏2、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1: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问2;读完课文,你对家乡有什么印象?读懂了什么?(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第一自然段2、收集学生的问题,深入课文师:同学们,读完第一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请举手告诉老师3、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师:同学们知道月亮湾是什么意思吗?村子又是什么意思呢?(1)观察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2)图片分类,巩固新知。

师简单提出村子与城市的概念4、联系实际,体会课文内容师: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家乡,那谁来说说自己家乡的名字。

(板书:家乡)师:课文中小作者的家乡是什么名字?(板书:月亮湾)(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谈话过渡师:第一自然段学完了,有没有具体写家乡的美丽景物呢?那你们想知道村子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吗?我们继续往下面学习课文。

三年级语文-聋教版-第六册第7课《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聋教版-第六册第7课《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总结
同学们真厉害,两节课学会了5个生字、5个新词!同学们不但学会了课文里的新词,还会用这5个生字组成其他词语。下课后,把你今节课学会的字词写出来告诉其他同学、老师、阿姨好不好?
急着与其他人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抓住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以分享的心态去巩固知识,避免枯燥的布置作业使学生产生负累感。
板书设计
本节课以学习生字新词为重点,注重考虑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突破重难点,老师始终驾驭着课堂动态,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1、放视频:欣赏乡村美丽的景色。
2、问:1同学们,视频中的景色美吗?2、你们觉得这美丽的景色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3、你们的村子也这样美吗?对比一下,视频里的乡村与你们的家乡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4、同学们知道这美丽的乡村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课题
2、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散思维,说一些自己熟悉的句子。
1、加深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还可以学以致用。
2、通过说句子,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学习的信心。
巩固
1、出示新词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
2、开火车书空生字。
3、出示拼音,让学生先读拼音再写词语。
按老师的指导思路进行读写
1、抓住本课的重难点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
1、注意力一下子被老师吸引过来,抢着回答
2、认真观察视频,努力回忆自己的家乡景色,作比较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提高上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几个问题有意在开课之初提出,吸引学生的兴趣,对课文充满好奇,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3、这两步的导入针对三年级聋生的生理年龄特点,大概要用1分钟左右,调动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积极性了,有助于以后的学习。

《我的家乡》教案

《我的家乡》教案

《我的家乡》教案引言:教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提高其写作和表达能力。

一、背景介绍1.1 家乡的地理位置在这个部分,学生将通过地图等工具了解家乡的具体位置,包括所在国家、省份、城市等信息。

1.2 家乡的地理特点在这个部分,学生将学习家乡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对当地人的生活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历史文化2.1 古代历史在这个部分,学生将了解家乡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可以结合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呈现给学生。

2.2 近代历史在这个部分,学生将学习家乡近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成就,了解家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3 文化传统在这个部分,学生将了解家乡独特的文化传统,例如民俗节日、传统手工艺等,可以邀请当地的文化代表来给学生讲解和演示。

三、风土人情3.1 风景名胜在这个部分,学生将学习家乡的著名风景名胜,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等来给学生展示。

3.2 名人故事在这个部分,学生将了解家乡的著名人物和其故事,可以选择一些特别出名的人物,例如科学家、艺术家、体育明星等,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3.3 当地特色在这个部分,学生将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特产等,可以通过品尝当地美食或者参观当地特产加工厂等实地活动,来引导学生对家乡的思考和了解。

四、写作练习4.1 家乡的美景在这个部分,学生将进行写景练习,描述家乡的美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形容词、副词等丰富语言,表达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

4.2 家乡的人物在这个部分,学生将进行人物描写练习,写出一位在家乡有重要地位或影响力的人物,例如家乡的领导人、教育家等。

4.3 家乡的记忆在这个部分,学生将进行回忆练习,写出自己对家乡的记忆和体验,例如小时候玩耍的地方、家乡的季节变化等。

五、总结与展示学生将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进行对家乡的总结,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和体会。

《我的家乡》教案精讲

《我的家乡》教案精讲

《我的家乡》教案精讲。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描述自己的家乡,展示自己的家乡优美的景色和历
史文化遗产。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训练。

重点:
1.词汇:有关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的词汇。

2.句型:描述自己的家乡景色、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句型。

3.写作技能:开展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训练。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景色和文化遗产,让学生互相分享家乡的美丽和历史。

第二步:阅读
让学生阅读一篇有关家乡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一些有关地理和历史的信息。

第三步: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老师介绍一些关于家乡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乡。

第四步:写作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乡的文章,让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展示自己家乡的美丽和历史,可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创意。

第五步:讲评
老师可以挑选几篇作文展示给全班,进行讲评和分享,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写作中来。

以上就是教案的五个步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更佳。

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好这项任务,老师需要在课后进行跟踪和评估,同时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引导,以加强他们的能力和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美丽,同时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方法来进行有效的教学,那么学生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学习和生活,也更加珍视自己所在的家乡。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的风俗习惯4. 家乡的名人5. 家乡的发展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发展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家乡的相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分享家乡的信息。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家乡的实例,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

4. 采用课堂讨论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热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家乡的资料,课堂上进行分享。

3. 课堂讨论:针对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家乡实例,让学生分析家乡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家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基本情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3. 评价学生对家乡风俗习惯的认同和尊重态度。

4.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评价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资料。

2. 家乡的名人传记、发展变化的相关报道。

3. 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等可用于教学的参考资料。

4.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的风景名胜4. 家乡的特色美食5. 家乡的风土人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搜集家乡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风景名胜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

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掌握家乡的位置特点。

3. 分析家乡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底蕴。

4. 欣赏家乡的风景名胜,让学生感受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

5. 品尝家乡的特色美食,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6. 探讨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体验家乡的独特魅力。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家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基本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评价学生对家乡风景名胜的特色和魅力的感受。

4. 评价学生对家乡特色美食的认知和喜好。

5. 评价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体验和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家乡的地图和图片资料。

2. 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

3. 家乡的风景名胜介绍。

4. 家乡特色美食的图片和资料。

5. 家乡风土人情的案例和故事。

八、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的地图和图片资料,挂在教室墙上。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产业等。

(2)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变迁和发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家乡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变迁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2.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和产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家乡的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家乡信息。

2. 探究家乡的基本情况(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产业等。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整理家乡的基本情况。

3. 对比家乡的变迁和发展(1)教师展示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家乡的发展变化。

4. 分析家乡的产业特点(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主要产业和发展优势。

(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家乡的产业特点。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对家乡发展的建议。

六、教学活动1. 学生展示家乡特色文化(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家乡的特色文化进行展示,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各小组展示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在展示结束后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我的家乡》最新教案

《我的家乡》最新教案

《我的家乡》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2)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1)让学生通过地图或网络查询,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介绍家乡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

2.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文化(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如建城时间、历史事件等。

(2)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3.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俗习惯(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风俗,如婚嫁、丧葬、节日庆祝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家乡的风俗习惯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家乡的实例,了解家乡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3.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出保护家乡的建议。

五、教学资源:1. 地图或网络查询工具,用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2. 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用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3. 家乡的风俗习惯实例,用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风俗。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家乡的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和变化,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分享。

4. 课堂展示: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进行评价。

《我的家乡》教案讲解

《我的家乡》教案讲解

《我的家乡》教案讲解。

一、情景演绎
教师为情境制造一些道具和故事情境,比如当地山川风光、历史故事等,以此引出家乡的特色和出彩点。

教师在场景里引出问题并进行解答,让学生意识到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它有怎样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了解并认识到家乡的重要意义。

二、实物展示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当地产品进行展示和讲解,对这些特色产品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留下的许多特色和欣喜点,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故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兴趣和爱好,增加学习的参与度和热情。

三、实地考察
学生参观当地的企业、地标建筑、风景景点等地,认真观察、体验和记录。

也可以与当地人进行交流,了解到他们对于家乡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能够深刻了解家乡的特色和风貌,从而更加热爱和珍惜它。

四、创作作品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创作有关家乡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画作、手工艺品等,这些作品能够反映学生对家乡的理解和感受,增强他们的爱乡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其进行点评和展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创造尊重和关爱学生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在安全和信任的氛围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同时,教师需要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学生成长为具有情感认知和实用价值的人。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精选17篇)《我的家乡》篇1活动目标:1、认识地图,掌握用尺测量的基本方法,对测量活动有初步的兴趣。

2、对自己的家乡有初步的了解。

喜欢自己的家乡,以自己的家乡为荣。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图片、照片、土特产、风景录像等)2、三张地图(黄浦区、上海、中国)、尺和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1、我住在上海——说说你的家庭地址是什么?出示上海黄浦区行政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出自己家的位置。

——为什么小朋友的家在黄浦区地图上找不到?——找找你知道的上海有名风景点。

——我们住在上海,可是我们许多小朋友的家乡却不在上海,你的家乡在哪里?——这是什么地图?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上海吗?找到你的家乡吗?——还有谁的家乡也是xx省的?让我们一起对来自同一省份的幼儿人数做一个统计——用测量工具量一量家乡到上海的距离,小组成员间统计一下测量结果,然后比较出谁的家乡最远,谁的家乡最近。

——你们小组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距离是多少?我们班级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3、创设“家乡风情展”和“各地土特产展览”。

——通过幼儿的相互观摩和介绍,进一步感知家乡的美、中国是个好地方。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篇2活动目标:1、感受上海的美好,增进喜欢上海的情感。

2、通过分享交流多角度地了解上海的文化与特点。

3、大胆交流,用语言表达对上海的喜爱。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关于上海的物品; PPT。

活动过程:一、喜欢上海(互动交流)提问:你了解上海吗?你喜欢上海吗?为什么?小结:每个人都有喜欢上海的理由,上海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都爱上海!二、这就是上海梳理上海的地理位置,饮食特点,风俗习惯,节日派对,海派文化。

小结:上海在中国的东部,海岸线的中部。

这里经济繁荣,高楼林立,交通发达,商品繁多。

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

我们喜欢上海,因为这里有孩子们喜爱的游乐场、博物馆,有年轻人喜欢的高雅艺术,运动赛事;有老人们喜欢的生态公园,水乡古镇;有外国人喜欢的海派文化,时尚派对。

《我的家乡》教案

《我的家乡》教案

《我的家乡》教案《我的家乡》教案(通用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家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乡》教案 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家乡的美丽景色,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确良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朝”和“倒”的字音,了解字义;理解“家乡、月牙、倒映、河岸、火红、朝霞、绿油油、农田”等词之意。

3、学会看图用“许多”写一句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有关的词义;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家乡”,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家乡就是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2、老师的家乡在杭州,谁来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3、揭题,提出问题。

出示:7我的家乡(齐读)“我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家乡又怎么样呢?二、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哪一段告诉我们”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指名读第一段。

2、哪风段是具体写家乡的.美丽?指名读2、3、4段。

3、齐读全文。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读课文,遇到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怎么记住这些字,再想想词义。

3、一边读课文,一边看看课文上的插图,想想叶一段告诉我们“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哪几段具体介绍家乡的美丽?四、检查字词。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乡、苹、映(后鼻音)栽(平舌音)、绕、朝(翘舌音);多音字:朝、倒2、字形分析。

绕:左右结构,注意右上不要加点,右下是“兀”,不是“几”。

霞:上下结构,上扁下大。

3、词义理解。

理解词义的方法。

看图理解:绕(围),河岸、(河边的陆地);用近义词理解词语:许多(很多)、缓缓地(慢慢地);分析词素来理解:朝霞——朝,早晨;霞,云霞;朝霞就是早上日出时东方火红的云霞。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家乡的美丽景色,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会看图用“许多”写—句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全文。

难点:①比喻句的理解;②学习把句子写具体: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解题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我的家乡》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教学生字“乡”:家乡就是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居住的地方。

你的家乡在哪里,能告诉老师吗?2.小朋友,你们都有白己可爱的家乡,今天课文中的这位小明友,也有自己的家乡,那么他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家乡又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听听课文(放课文录音,听后让学生大体说说“我”的家乡是怎样的):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想一想,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记一记这些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情况:①读生字新词,正音;你觉得哪些生字的字音最难读? (教师帮助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说哪些生字的字形最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③重点正音:栽、霞:④重点分析的字形:栽、霞;⑤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渎准字音,不添字、漏字;(读后评议)3.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5.用下列字口头扩词:牙、乡、霞、流、栽:三、指导书写生字。

.指导重点写好“群、霞”这两个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掌握生字新词。

抽读生字卡片。

二、讲读课文。

1. 课文中“我”的家乡指的是哪里? (用简笔画画出课文中的村子)2.齐渎第1自然段,说说这1段主要讲什么(板书:美丽)(二)学习2、3、4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3段课文写了月亮湾的哪些地方。

(板书:后面、前面、河岸、河对面。

)请说说这些地方怎样的美丽:2.学习第2自然段,去看看村子后面有些什么。

指名读这一段课文。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

《我的家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1. 让学生通过地图或其他途径,找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县区等。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文化1. 让学生简要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如建城时间、历史事件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1. 让学生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如饮食习惯、民间习俗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民性格特点,如热情好客、勤劳善良等。

第四课时:家乡的自然景观1. 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风景名胜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气候条件、地理优势等。

第五课时:家乡的发展变化1. 让学生通过调查或访谈,了解家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如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发展变化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3.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口头表达、合作交流等。

3. 学生对家乡发展变化的关注程度,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五、教学资源1. 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调查表、访谈提纲等教学工具。

3. 相关书籍、文章等参考资料。

六、教学步骤第六课时:家乡的名人故事1. 让学生搜集家乡的名人资料,包括历史人物、文化名人、杰出青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名人的成就和对家乡的贡献,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第七课时:家乡的特色产业1. 让学生调查家乡的特色产业,如农业、手工业、旅游业等。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方案25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方案25
(课件出示题)
师:“这里的条、座、群、只都是量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小火车开起来。”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一二”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师:“男生先一起读。一二”
师:“女生说男生读的好不好?鼓掌”
师:“女生一起读。一二”
师:“男生说女生读的好不好?鼓掌”
生:“读第一自然段。”
生:“2句。”
生:“我的家在月亮湾。”
师:“女生起来读,一二”
师:“都读得好。鼓掌”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我的家乡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那村子为什么美丽呢?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一二”
师:“这个自然段讲了村子的什么呢?同学们来数一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师:“3句,是不是?1、2、3”
师:“村子的前面有什么?这是什么?村子的前面有一条小河。”
师:“河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河上有一座石桥。”
师:“河水怎么样?它怎么样?河水缓缓地流着。”
师:“河里有什么?这是什么?河里有一群群鱼。它们在做什么?一群群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师:“河面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河面上有几只白鹅。它们在做什么?河面上几只白鹅在嬉水。”
(指名学生回答,图文结合,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括号里的。一二”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方案
所用教材: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人教版)
目次:第六册第二单元
教材
分析
《我的家乡》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教学是在前面学习了复杂的句子和简单的课文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能为今后学习给自然段分层打下基础。本次教学为第二课时,是在扫除生字新词障碍之后,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学生通过正确朗读、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我的家乡
教学内容:5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

会用常用的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课文插图,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3、会用“哪里的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5、能仿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家乡,说、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家乡,说、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教具准备:放大课文、词语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5个生字新词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扫除生字词障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我的家乡》。

那“我的家乡”在哪里?那个地方美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板书生字词:
月亮湾村子缓缓嬉水灯笼
3、领读词语,学习手势。

4、出示拼音,指导学生拼读、正音,注意“村”的发音。

5、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6、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湾、缓、嬉的书写。

7、讲解、交流词意。

月亮湾:地名。

村子:指图中的一群房屋,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缓缓:慢慢的意思。

嬉水:联系生活,辅以动作。

灯笼:画简图示意,结合实际生活讲解。

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识记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并回答:我的家乡在哪
里?那个地方美吗?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读课文。

课后记:本课的生字词较少,教学中通过看图、结合生活经验讲解,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并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正确观察课文插图,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

会用“哪里的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听)写词语。

月亮湾村子缓缓嬉水灯笼
二、新授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词语之间的停顿。

2、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图文对照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3、自由读句子,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的家在哪里?月亮湾是个怎样的村子?
(2)村子的前面有什么?河上有什么?河水怎样?河里有什么?鱼怎么样?河面上有什么?白鹅在干什么?
(3)村子的后面是什么?山坡上种着什么?果树上结满了
什么?柿子怎么样?柿子像什么?
4、分组朗读课文。

5、仿写句子。

(树上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像()。

(1)读例句,理解句意。

(2)再读句子,找出句式“哪里的什么像什么”。

(3)指导学生仿说、仿写句子
(4)朗读所仿写的句子。

三、巩固练习
图文对照,再读句子,领会句子的意思。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记: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文中描写内容大多能在图上看到,形象、直观、易懂。

我注重了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弄清了方位。

并且采用幻灯片教学,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第一、二自然段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再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二、讲解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思考并回答:
(1)“我”的家乡在哪里?
(2)它是个怎样的村子?
(3)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二)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这一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4、思考并回答:村子的前面有些什么?
5、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图文对照,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6、谁能把这一段所描写的景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7、指导朗读。

三、巩固
1、通读课文。

2、边读课文边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记:逐段讲解时,学生课文内容又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第三、四自然段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一、二自然段。

2、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的家在哪里?它是个怎样的村子?
(2)村子的前面有些什么?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思考:
(1)村子的后面是什么?山坡上种着什么?
(2)秋天,果树上结满了什么果子?
(3)树上的柿子像什么?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一句讲什么?第二句讲什么?
3、指导学生朗读,要读出“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情。

四、巩固练习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五、课堂总结(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六、作业: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课后记: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看图复述课文
二、综合练习
1、第2题:填空。

(1)让学生独立填写。

(2)集体讲评
强调:(1)一()鱼可以填“群”,也可以填“条”。

(2)一()苹果可以填“个”,也可以填“斤”或“筐”。

2、第3题:仿写句子。

(1)读例句。

(2)分析例句的句式:哪里的什么像什么。

(3)指导学生仿照句式,联系实际说句子。

(4)引导学生写句子。

(5)交流、评价。

3、第4题:看图读课文,再回答问题。

(1)看图读课文。

(2)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在哪里?它是个怎样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些什么?
村子的后面的山坡上有哪些果树?
4、第5题:课文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1)找出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
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3)小结。

5、第6题:仿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家乡,说、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1)读课文。

(2)指导说说自己家乡的景象,说清楚:家乡在哪里?那里是怎样的村子?村子的前面有什么?村子的后面有些什么?家乡怎么样?爱不爱自己的家乡?
(3)请一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

(4)集中讨论,老师适当指导。

(5)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三、作业:课后习题1、2、3、4、5、6。

课后记:习题一至五学生能独立完成,但第六题需在教师指导下才能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