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整合发展高校校园媒体

合集下载

试论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的构建

试论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的构建

试论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的构建摘要: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有效整合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构建整体“大宣传”的格局,是值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校媒的现状分析和整合的可行性研究,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42-01高校校园媒体是讲好高校故事、传递高校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高校校媒顺应时代大潮,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举,形成了校园媒体网络。

在全媒体语境下,媒体各自为政的格局已无法适应高校宣传工作的要求。

高校校媒必须针对不同媒体的特点,由依靠各个媒体“单兵作战”向多维媒体“联合作战”转变,构建一个多维媒体“大宣传”的立体新格局。

一、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现状纵观高校校媒的运行现状,宏观上可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类。

传统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和视听媒体,新媒体则包括网络媒体等。

(1)纸质媒体。

主要包括校报校刊、校园二级报刊、团学报刊等。

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机关报,办报早、历史长,在设备配置、采编队伍、策划组稿等方面较为成熟,在高校纸媒甚至是在校媒中处于高端和主导地位。

其优点在于图文并茂、能反复阅读、易携带、可保存;缺点是出版周期长、缺乏时效性、信息容量有限等。

其他纸质媒体由于发展时间不长、人员经费短缺等问题,发展举步维艰。

随着其他媒体形成的冲击,纸质媒体在现今这个信息化时代被师生接受的程度非常有限。

(2)视听媒体。

主要包括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

前者的优势是信息简短、传播快捷,在校园各个主干道定时定位播出,具有“强制传播”的特点;其劣势则是播出时间短,节目不便保存,多由大学生担任编播人员而缺乏专业性,节目质量和水准不高。

校园电视融音画和文字为一体,形象直观、现场感染力强;但由于节目制作要求高,各类设备资金投入大,专业采编人员紧缺,播出时间受限等原因,在全国高校并不太普及。

整合校园媒体资源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整合校园媒体资源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般都有专职 的编辑 , 且出版周期 固定 , 是校 园媒
导 向性 、受 众 的接 近 性 等成 为有 别 于其 他社 会 媒 体 中最为 传统 的一 种形 式 ,也 是校 园媒体 中管 理
新 发展 最 为成 熟 的一 种 媒 体 的校 园里 的一道 独 特 风景线 。校 园媒体 是 学 校 最 为规 范 、 闻效果 最 佳 、
自己采 、 、 、 , 少 专 职 老 师 的 指 导 , 理 上 编 排 播 缺 管 较为 松散 , 有学 生 自娱 自乐 的性 质 。另 外 , 带 由于
在 的 问题
( ) 报 一 校
受技 术条 件 的 限制 ,校 园广播 稍 纵 即逝 ,无 法 保
( ) 园有线 电视 三 校
校报 是 学校 党 委 的机关 报 ,是学 校 传播 教 学 存 。 科 研 、 革 发展 等 新 闻信 息 的主 流媒 体 , 改 是师 生 员
工 沟通 联 系 的桥 梁 , 是展 示 学 校形 象 的重 要 窗 口 ,
校 园有线 电视 以直观 的图像 和声 音 形 式 传递
收 稿 日期 : 0 0 1- 5 2 1— 1 1
基金项 目:江苏省教 育厅 2 0 度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研究 课题 “ 09年 高校校 园媒 体与和谐校 园建设研 究” 项 目编 号 : (
( ) 园新 闻网 四 校
随着 我 国互联 网的飞速 发展 , 目前 高校基 本 播 媒介 , 日益被各 大高校所 重视并运用 。校 园新 闻
上 都建 立 了 自己的 网站 ,网络作 为新 兴 的重要 传 式 ,充分挖 掘 和宣传 深入 学 习实践科 学 发展 观 的 网信 息快 捷 、 图文 并茂 、 即时更新 、 动态 性强 , 不受 增 强科 学发展 的信 心 ,对 和谐 校 园建设 产 生 了重 时 间和 空 问的 限制 , 为高 校师生 获取 信息 、 富 要 而深远 的影响 。 成 丰 知 识 、 习交 流 的重 要 渠道 , 学 也是 高校对 外 宣 传 、

试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

试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

试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作者:牛卫红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论述了校园媒体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媒介融合的途径。

要实现组织管理方式的融合,传播手段的融合,报道内容编排的融合。

构建特点突出、覆盖全面的融合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机遇;融合发展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对内宣传和对外交流的主要阵地和形式之一,在校园信息传播以及校园文化的营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探讨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实现媒介融合的途径。

一、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中国高校校园媒体数量庞大,主要由三大类型构成。

一类是主要承担校园宣传任务的媒体,如清华大学的《清新时报》、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年人大》等;一类是一些功能性较强的专业校园刊物,如陕西师范大学的《扶摇》等;还有一类是突出娱乐和消遣功能,以刊登一些文学作品为主的媒体。

对于校园媒体的数量,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0年的调查报告显示,90%的高校有2家以上校级校园媒体,79.6%的高校有3-4家校级校园媒体,52.5%的高校有3-5家校级校园媒体。

纸媒、广播、电视、网站等是最常见的几种校园媒体形式。

2008年5月25日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指导下,由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63家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其宗旨在于为各高校的校园媒体搭建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

截至2011年5月31日,联盟签约理事高校247所,会员媒体近千家。

此外,北京、天津、江苏、四川、福建、江西、上海、河南、广东、陕西等地方高校传媒联盟相继成立。

这一切都显示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已有一定的发展,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高校校园媒体也同样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二、校园媒体融合的必要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高校信息传播环境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校园媒体深切感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校园媒体融合时代下校报创新发展思路

校园媒体融合时代下校报创新发展思路

校园媒体融合时代下校报创新发展思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校园媒体进入了融合时代。

传统的校报在数字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个快节奏、多元化的信息社会里,校报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从内容创新与媒体融合两方面探讨校报的创新发展思路。

一、内容创新:更贴近学生、多元化内容形式1. 深入调研学生需求:校报需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关注点,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们对校报的期望。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需求,才能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2. 创新内容形式:校报可以尝试多种内容形式,如图文并茂的报道、视频播放、音频节目等。

通过多媒体形式呈现信息,不仅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

3. 引入时事热点: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将热点事件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共鸣。

同时,校报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学者等撰写评论,提供深度分析,增加信息的价值和可信度。

4. 多元化的创作方式:除了校报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校报内容的创作。

可以设立校园写作比赛,征集学生的文章、照片等,以增加信息的多样性和生活化。

二、媒体融合:整合资源、拓展传播渠道1. 整合校内媒体资源:校园内存在着多个媒体平台,如电视台、广播台、网络媒体等。

校报可以与这些媒体合作,共享资源,提高校报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2. 联合其他社团与组织:与其他校园社团、学术组织等合作,共同举办活动,提供新鲜的话题和内容来源。

例如,与电影社合作,推出校园电影评论专栏;与音乐社合作,推出校园音乐人访谈节目等。

3. 利用新媒体平台: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校园媒体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与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互动。

同时要注重内容的独特性,提供学生无法在其他平台上获取的独家新闻或观点,以吸引学生的关注。

4. 发挥校园文化传媒工作室作用:校报可以与校园内的文化传媒工作室合作,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和创意能力,提高校报的制作质量和表现形式。

试论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试论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试论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

特别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中,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对于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媒体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和手段,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高校可以更加便捷地发布安全教育信息,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还可以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为安全教育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内容。

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容易导致安全教育信息的过度曝光或失真,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

新媒体的高度自由性和开放性,使得一些不良信息和言论更容易在高校传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A. 选题背景和意义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传播方式上,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这使得高校安全教育可以更加便捷地传播给广大师生。

通过新媒体平台,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可以实时更新,及时传递给学生,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新媒体还可以帮助高校安全教育实现个性化定制,针对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教育形式上,传统的安全教育主要以讲座、培训班等形式进行,而新媒体则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形式。

可以通过制作短视频、微电影等多媒体作品,将安全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互动游戏、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

这些新媒体形式的运用,既提高了安全教育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的积极影响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和碎片化特点可能导致学生接触到不安全的信息,降低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体的整合传播

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体的整合传播
及学 生就实习等实际情况 . 造 成 兼 职 队 伍 和 通 讯 员队 伍 往 往 成 熟 一
技 术迅 猛 发 展 , 高 校 媒 体 也 随之 不断 变 化 着 , 无论 是 传 统 的 校 报 、 校 园 广播 , 抑 或 是 新 兴 的高 校 I ' q户 网站 、 高 校 官方 微博 , 它 们 都 在 不 同程 度 上影响和改变着师生的观念和行为 , 与教 师和 学 生 的 学 习生 活 紧 密相
校 园 媒 体 传 播 效 果 变 弱 的 恶 性循 环 。
【 关键词 】 新媒体 ; 高校媒体 ; 整合传播
自2 O世 纪 9 O年 代 以来 ,以 计 算 机 技 术 和 网络 技 术 为 代 表 的科 学
4 、 媒体队伍建设落后 , 专 业人 才缺 乏 。 在 校 报 、 广播 、 电视 台 、 网络 等高 校 传 播 媒 体 中 的 工 作 人 员 大 多 不是 专 职 的 。 由 于 工作 岗位 调 动 以
高 校 媒 体 的类 别 及 特 点 分 析
高 校 相 当 于 ~ 个 小 社 会 ,校 园 虽 小 却 也 拥 有 各 种 丰 富 的媒 体 资 源 。根 据 高 校 媒 体 的 形 态 , 我们把高校媒体分为 : 纸 质媒 体 、 试听媒体 、 网 络媒 体 等 四个 类别 。
1 、 纸质媒体 。 纸 质媒 体 中历 史 最 为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当 属校 园报 刊
体可以在设置报道主题后 , 采 用 网 友 的评 论 、 相关 的帖子等作为补 充 , 进行整合报道。
校园报刊主要包括校报 、 各部 I ' q院 系 所 办 的 机 关 报 和 学 生社 团 创 办
的报纸 、 杂 志 等 。校 报 是 由高 校 的 党 委 和 行 政机 关 直接 领 导 的媒 体 , 是

网络时代大学校园媒体的特征及运行策略

网络时代大学校园媒体的特征及运行策略
Zha oYi n
( l g fJ u n l m n mm u iai , h a x r l iest, ’ n 7 0 2 Col eo o r ai a dCo e s nc t on S a n iNo ma v riy Xia 1 06 ) Un
A b t a t Th ril n lz st efau e n a a e n tae iso olg a u dai n en tt s s r c eatcea ay e h e tr sa dm n g me t rtge fc l ec mp sme i nitr e i s e me Ke y wor ne n tc l g a u da dsitre ol ec mp sme i ma a e n tae y e n g me tsrtg
染力 。
3 内容 实 用 性 。传 统 常 规 的 报 刊 、 台 和 电视 台 等传 播 、 电 内容 多 为 思 想 素 质 的 正 面 引 导 和校 园 文 化 的积 极 营 造 。而 网络 时 代 的大 学 校 园媒 体 借 助 学 生 网站 、 晶 电视 和 中 国 高 液 校 视 频 网等 新 媒 体 形 式 可 以 发 布 企 业 招 聘 信 息 、 就业 形 势 分 析 以 及 勤 工 助 学 岗位 等 贴 近 学 生 生 活 实 际 、 实用 性 较 强 的信 息, 这些信 息不仅拓 展了学生 的资讯渠道 , 而且 还扭转 了学 生 的 错 误 就 业 观 , 学 生 的 就 业 选 择 更 加 理 性 务 实 、 加 契 使 更 合 自身 优 势 和 社 会 需 求 。 4 运 营 商 业 化 。 媒 介 的 产 业 化 与 商 业 化 是 市 场 经 济 体 、 制 的 必 然 产 物 , 在 大 学 校 园传 统 常规 媒 体 中体 现得 不 是 很 这 明 显 , 常 校 报 院 刊 、 园 广 播 和 电 视 台等 多 为 单 纯 的 新 闻 通 校 信 息 和 文 化 信 息 , 少 受 到 来 自校 外 社 会 各 界特 别是 企 业 的 很 商 业 化 影 响 。 而 网 络 时 代 的 大 学 校 园 媒 体 不 同 , 布校 园公 遍 共 场 所 的 液 晶 电 视 、 媒 体 网 站 、 外 招 贴 画 等 多 为 校 外 企 多 户 业 投 入 的广 告 媒 体 , 种 校 园媒 介 的 引 入机 制 和传 播 内容 的 这 延 伸 既 使 高校 摆 脱 了 捉 襟 见 肘 的 资 金 窘 境 , 又使 学生 潜 移 默 化 地 感 受 到 扑 面 而 来 的 市 场 气 息 , 连 接 校 内与 校 外 、 校 为 学 与社 会 搭 建 了一 个 难 得 的 平 台 , 学生 实 习 与就 业 奠 定 了 良 为

利用网络聚合优势加强高校宣传思政管理工作的探索

利用网络聚合优势加强高校宣传思政管理工作的探索

利用网络聚合优势加强高校宣传思政管理工作的探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高校宣传思政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网络聚合优势是指通过整合和利用网络资源,加强高校宣传思政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影响力。

下面将就利用网络聚合优势加强高校宣传思政管理工作的探索进行详细阐述。

一、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高校宣传思政管理工作也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来传播校园新闻、教学科研成果等相关信息,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高校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等,发布有趣、接地气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高校还可以利用专业的新媒体管理团队,进行数据分析和舆情监测,帮助学校了解社会民意和舆论动向,及时调整宣传策略和舆论引导方向。

二、网络素材的创作和传播网络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创作丰富多彩的网络素材,增强对学生和社会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高校可以通过拍摄校园宣传片、微电影等视频作品,展示校园文化和精神风貌,提升学校形象和吸引力。

高校还可以开展在线直播、网络沙龙等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分享学术成果和行业动态,吸引更多关注和参与。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素材,高校可以将宣传思政工作做得更加丰富生动,有效提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三、网络平台的互动和参与网络平台是一个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传播渠道,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线上活动,增强与学生和社会大众的互动和参与度。

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问答平台等,定期举办各种话题讨论和答疑解惑活动,回应学生和社会大众的关切和疑问,增强互动交流的机会。

高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调查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和意见,为宣传思政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引和支持。

通过这些互动和参与的活动,高校可以增强与学生和社会大众的情感联系,建立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社会形象。

四、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危机处理网络舆情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因素,高校宣传思政管理工作需要及时引导和处理网络舆情,确保校园稳定和声誉不受损害。

高校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的媒体整合

高校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的媒体整合
刷形式与电子传播形式 。

期 刊 、宣传 册。学生社 团的成员都有 共同的爱好 和特点 ,代表 了不 同
群体的不同需求 ,学 生社 团 的刊物 具有 显现 针对 这该 群体 特性 的功

不 同性 质 媒 体 的 资 源 整 合
能 。如民航大学学生刊物 中新 闻性 质的刊物 《 新 视线》 ,从形 式和 内
应从整合 “ 导众型媒体 ”( 学校新闻网、校报 、宣传栏 、校 园广播 电视等 学校 官方媒体 )与 “ 分众型媒体” ( 学生社 团 自办刊物、 网站 等) 、新
媒体结合传统媒 体 ( 网络 、广播 、电视等 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的结合) 两方面入 手,充分利 用不 同校 园媒 体的优 势和平 台,整合校 媒资 源和 队 伍 ,结合 “ 走转改” 的深度报道 ,通过组合报道等形式 ,传递主流思想 ,发挥主流精神的引导作用。
精神 ,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观 ,这 就意味着高校校 园文化建设 要充 分利用载体 ,营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氛围 。( 2 0 1 1年 中国传
重要 的关注转为报道读者关注的 、与学 生利 益相关 的、深 受学生喜 欢 的新闻 ,因为在主推 “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观” 的前提下 ,受众 的文化 关注点就是学校的热点 ,学校的热点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 。 深入推进 “ 走转改”,联合学 生 自办刊物和 网站记者 ,作为校 报 通讯员 ,使其在校报主 流思想 引导下 ,有 意识 地经 营学生 自办 刊物 , 整合资源和 消息 。充分发挥纸质媒体 的作用 ,将深度报 道的焦点 对准
形成作 品再 由 “ 把关人” 审核后发 布消息 的媒体 。如各个 社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发 刊
物 、校 园 B B S等 。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新媒体技术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技术实现的信息传播媒介,它具有互动性、跨越地域和时间的特点。

本文将对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1.教学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教学平台、教育软件、数字化教材、网络课程等方面。

在教学平台方面,常见的有Blackboard、Moodle等平台,它们可以通过网页版或手机应用,提供课程表、教学资料、在线交流等功能。

教育软件也具有多种丰富的功能,比如视频播放、课件制作、题库管理、在线测试等。

同时,大部分教育软件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使用。

数字化教材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背负的书包,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教材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网络课程则满足了学生跨越地域和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也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2.科研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科研应用主要体现在科研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科研合作等方面。

科研平台可以为科研团队提供项目管理、论文撰写、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服务,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

数据分析工具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数理计算、模拟仿真、数据可视化等工具,让科学家更好地分析和处理数据。

科研合作则是科学家之间开展互动交流、合作研究的一种方式,新媒体技术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

3.管理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涉及到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在线选课、学生档案查询、校园卡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通过新媒体技术,管理者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校园安全情况等,及时处理学生反映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学生。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发展研究主要与其应用相关。

一方面,研究者可以探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比如研究使用网络课程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更好。

另一方面,研究者可以探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高校教学和管理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以深入理解和推进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的构建研究

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的构建研究

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的构建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的加速,高校校园媒体的作用逐渐增强,成为高校传播文化和宣传校园生活的重要渠道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大宣传”格局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高校校园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构建“大宣传”格局的路径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高校校园媒体的概念与发展高校校园媒体是指针对高校师生群体的信息传媒平台,合法登记并获得相关许可证明的电子媒体、纸质媒体等。

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当时高校校园媒体主要以宣传公告为主,发行对象主要集中在校内师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校园媒体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现在已经形成了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社、网络媒体以及社交平台等多种形态。

从现代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历程看,高校校园媒体不仅是传递校内管理与日常活动信息的媒介,还成为了推动高校文化和提升高校品牌形象的重要平台。

目前,高校校园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多样化,由简单的信息上报转化为更具启迪性的文化传播,包括高校的办学理念、校内的师生文化交流、校内风景、校园新闻时事等方面。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尽管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宣传过于片面化。

当前的广告推广和宣传往往只是单方面地闪现宣传方提供的优点和亮点,忽略了校园内部的真实环境和学生的意见。

其次是宣传份量过于庞杂,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

再者是宣传渠道单一,缺少创新思维,无法满足师生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三、构建“大宣传”格局的路径从以上问题看,高校校园媒体面临的挑战不少。

因此,构建良好的“大宣传”格局几乎成为了所有高校校园媒体的当务之急,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1. 创新课堂教学当前,高校校园媒体可以采用课堂宣传的方式,结合课堂讲授和互动,让宣传信息更易记忆和吸收。

此外,还可以将一些新颖的讲授方式和媒体元素加入其中,让整个宣传更加生动有趣。

2. 整体营销思考高校校园媒体的综合传播方式具备了整合多个平台信息资源的优势,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鉴理论营销策略进行整合式策划,减少单项浪费等问题,提升校内媒体营销的有效性。

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的构建研究

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的构建研究

高校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的构建研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校园媒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以往的校园媒体主要是为了提供学生生活必需的信息,如宿舍安排、学生证办理、课程表等等。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校园媒体不仅需要提供必要信息,还需要成为一个学生们交流、分享、互动的平台。

因此,建构一个全面、高效、个性化的校园媒体平台以及相应的“大宣传”格局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校园媒体平台校园媒体平台是校园媒体的核心之一,是向全校师生提供各种媒体服务、信息的平台。

主要包括新闻资讯、视频直播、音频广播、电子阅读、社交互动等功能。

建构一个全方位的校园媒体平台,重点在于提高媒体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校园媒体平台需要有一个专业的运营团队,负责校园媒体的内容更新、信息收集、整理、编排、审核等方面的工作。

运营团队需要有足够的专业水平、高度的媒体敏感性、对新媒体趋势的敏锐度等层次较高的素质。

第二,校园媒体平台应该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易用性。

采用主流技术和框架,支持多种设备的使用,并适配不同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

同时,媒体平台应该有较好的社交交互功能,使得学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分享等,而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信息传播途径。

这需要媒体平台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灵活的数据存储结构,便于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接口等。

第三,校园媒体平台需要有多样化的内容覆盖。

作为校内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校园媒体平台应该能够缩短信息的传播时间,及时发布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学术档案、办公便捷、课堂协作、学生生活、文化艺术等。

这些信息的发布应该满足用户的需求,方便实用,并且具有较好的信息推荐系统和个性化推荐服务。

二、建立“大宣传”格局的必要性1.提高宣传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

传统宣传方式已经不能符合学生的需要,需要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学校宣传方式。

融合各种宣传手段的“大宣传”模式不仅可以扩大校园宣传的面,增强校园媒体的影响力,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宣传费用,提高宣传效益。

整合媒体资源,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整合媒体资源,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大量地减轻教 师板书的工作量, 使教师能腾出更多的
时间, 采用灵活的教。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普遍存
在的问题
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反而对应该 执行的制度产生抵制、 反感的心 理。
3 . 重单向灌输, 轻双向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多 媒体技术的优势, 注重多向交流, 适时 反馈, 及时矫正, 充分发扬教师的主导 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 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认知过程由 被
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整合
多种 媒 体 资源 的优 势 , 校 园文 化建 使 设 走上 健 康 发展 的道 路 , 我们 教育 是
将校 园文化 推广 的方法局 限在听
报告、 受教育的狭小圈子里, 学生缺乏 主动体验, 学生的要求和愿望常常被压
抑, 不少学生表现出对校园文化的淡漠。 由此可见, 校园文化 建设 不仅 要明
告 , 余师 生到各个 多媒 体教 室中, 其 以
面影响下, 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和装备功
能单一 , 不能很好地为师 生的文化生 活 服务 。 如, 例 片面 追求 多媒体 教室的数 量与档次, 只用于单纯的教学 却不对学
静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
1 . 多媒体教学平 台, 促进 创新思维
时间支持学生各社团举办各类文化活 动, 对提高大学生素质, 丰富大学生校
园生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校园广播台具有传播快捷 的优势, 在课间或者饭后有较大的覆盖面。 技术
直播的方式, 很好地解决了听报告时人
数 众多和空间相对 不足 的矛盾, 扩大 了
传播范围, 提高了传播效率。 此外, 将这
确基本的目 更要 晗当的方法和途 标,

利用网络平台整合发展高校校园媒体

利用网络平台整合发展高校校园媒体

时 代 . 传 统 校 园媒 体 的 发 展 在 新 媒 体 的 强 烈 冲 击 下 必 须 进 行 改 革 。 本 文 分 析 了 高 校 校 园媒 体 存 在 的 现 状 和 面 临 的 困境 . 寻 求 通 过 网络 平 台 对 高 校 校 园媒 体 进 行 整 合 发 展 的道 路 . 深刻 具 体地 分析 了各种 可 行 的 方 法。 并 关 键 词 : 园媒 体 校
到 国 内外知 名 高 校进 修 , 国培 训或 考 察 , 领 和 指导 学 出 带
生 团 队 参 与 会 展 专 业 技 能 大 赛 ,利 用 假 期 到 企 业 锻 炼 或 者 去大 型会 展 机 构工 作 , 等 , 方 面 提 高专 业 教 师 的理 等 一 论 水 平 , 一 方 面 提 高 他 们 的 实 践 技 能 和 操 作 技 能 。() 另 2 引 进 新 教 师 , 师 资 队 伍 注 入 新 鲜 血 液 。 过 优 惠 政 策 吸 引 为 通
网络 平 台
媒介 融 合
新 媒 体
园 媒 体 整 合 , 传 统 型 校 园 媒 体 发 展 的 需 求 , 是 对 党 的 是 也 十 七 大 “ 康 建 设 高 校 网 络 文 化 ” 求 的 回 应 。 目前 高 校 健 要 校 园媒 体 存 在 的现 象 和管 理 比较混 乱 , 络 、 播 、 纸 、 网 广 报 电台 等校 园媒 体 分 属不 同的 管理 部 门 , 们 各 自为政 、 它 内

利 用 网 络 平 台 整 合 发 展 高 校 校 园 媒 体
伍 洁
( 京农 业 大 学 , 苏 南 京 南 江
摘 要 : 互 联 网技 术 迅 速 传 播 和 广 泛 应 用 的 网 络 在
2 00 ) 1 0 0

探析网络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

探析网络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

探析网络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1. 引言1.1 网络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性在网络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高校的重要传播平台和宣传工具,校园媒体承担着传递学校声音、宣传校园文化、服务师生学习生活等多重功能。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校园媒体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而是逐渐转向以网络平台为主的新型媒体形式。

这种转变不仅扩大了校园媒体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更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高校校园媒体在网络时代的重要性体现在其成为高校品牌塑造和形象建设的重要渠道,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深入探析网络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加强融合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字数: 197】1.2 融合发展的背景意义在当今网络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

融合发展的背景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融合发展可以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统的校园媒体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公众的需求。

通过融合发展,可以整合各种媒体资源,打破媒体壁垒,提升传播效果,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多元化传播和内容创新。

在网络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传统的单一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通过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传播,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内容,增强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融合发展可以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

传统的校园媒体往往各自独立运作,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管理困难。

通过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统一整合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融合发展不仅是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竞争力、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只有抓住融合发展的机遇,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结束】2. 正文2.1 高校校园媒体的特点分析作为高校校园内的重要信息传播和交流平台,校园媒体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面向特定受众:高校校园媒体通常针对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友等特定受众群体,因此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针对性。

以媒体融合推动高校校园媒体创新发展

以媒体融合推动高校校园媒体创新发展

以媒体融合推动高校校园媒体创新发展作者:徐寅来源:《人民论坛》2021年第13期【关键词】高校媒体融合守正创新【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

”高校校园媒体以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为主要传播对象,除了承担“宣传”的职责之外,还承担着“育人”的使命。

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媒体融合已经成为适应互联网新业态的必然趋势。

高校校园媒体融合需要立足大学宣传工作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坚持守正创新,做到“宣传”“育人”两不误。

在信息化浪潮之下,传播技术发生了巨大变革,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因应时代化要求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针对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党和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過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更是清晰地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随着传播技术的迭代发展,网络自媒体应运而生,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到来。

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采编力量强,采编内容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但也存在单向传播、互动较少、缺乏反馈等不足之处,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互动性强、即时性强,能有效地弥补传统媒体的薄弱环节。

新的传播实践也为媒体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即在推动传统媒体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新媒体的发展,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壮大主流舆论。

高校宣传部职责

高校宣传部职责

高校宣传部职责高校宣传部作为高校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宣传学校形象、宣传教育理念、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重要职责。

宣传部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形象,同时也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高校宣传部的职责。

一、校园形象宣传高校宣传部的最基本职责之一就是宣传学校的形象。

宣传部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术氛围、师生风貌等信息,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方向。

通过宣传,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宣传部要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如新生迎接、校庆活动、知识竞赛、文化艺术展示等,通过有声有色的活动展示,向内外宣传学校的活力和魅力。

同时,宣传部还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全校师生宣传学校的重要政策和发展动态,提醒师生关注学校的发展,并及时反馈师生的建议和意见。

二、媒体与网络宣传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与网络宣传成为了高校宣传部不可或缺的职责。

宣传部要善于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及时发布学校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展示学校的先进事迹和优秀人才。

同时,宣传部还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与师生建立互动交流的渠道,及时回应热点问题和关注度高的话题。

宣传部要密切关注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趋势,灵活运用网络推广、网络宣传等新技术手段,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同时,宣传部要关注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及时做好危机公关,防止负面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学校的声誉。

三、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宣传部还承担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软实力之一,反映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内涵。

宣传部要积极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

宣传部要注重学校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组织校史展览、名人事迹展示等活动,宣传学校的历史传统和优秀人物,弘扬学校的精神价值观。

同时,宣传部还应积极组织学习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提高师生的文化修养和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型校园传媒平台的分析

新型校园传媒平台的分析

新型校园传媒平台的分析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发展迅速,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

校园媒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传播生态改变的影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速崛起。

但与此同时,由于其半封闭性,校园传播格局的改变并不彻底。

关键词:校园;传媒宣传;大学生;多方位一、概述“传媒”这个词来自英文单词“media”,汉语的解释就是传播媒介。

高校校园传媒是我国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学生报刊、新媒体、海报、标语、公告栏等,是学校与师生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

具有舆论引导、信息传递、文化传播、教育等功能。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校园传媒的形态和内容也在不断演化。

这种变化在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时代显得更加鲜明。

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影响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同学们热衷于使用手机等工具获取信息,传统的报纸等来源受到很大的挑战。

而高校 SNS 公众平台在移动终端中优势十分明显,获取信息十分迅速,成为高校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

二、新型校园传媒特征1.校园受众基数大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并且手机上基本都安装了新型软件。

随着校园媒体公众号的推送,基本可以覆盖到每一个大学生。

大学生成长背景类似,年龄相仿,在这个整天学习、生活在一起的群体中,同学的言行对个体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为了使自己在群体中被接纳和认同,就要和朋友、同伴保持趋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具有相近的文化认同和审美情趣。

大学生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2.大学生封闭性较强。

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附近商家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

3.系统开发成本低。

目前,企业在校园的经营并非相当激烈,一个企业要进入校园市场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浅谈校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

浅谈校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

浅谈校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发布时间:2022-12-28T09:46:38.813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9月17期作者:李泓纲[导读]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出现李泓纲烟台理工学院,山东烟台 264003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传统校园信息传播模式,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的挑战。

基于此,本文将以校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建设作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平台建设架构,并提出了希望更好的达到校园电视台媒体融合目标的合理性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视台;云平台;融合媒体;建设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融合媒体发展过程中,校园电视台为了更好地顺应当前时代发展,对云平台进行逐步的构建。

在于传统校园媒体进行比较过程中,对于融合媒体云平台来说,能够对内容实现转码的工作,有效解决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信息交流过程中存在阻碍问题,实施新闻传播信息共享工作。

注重对媒体数据库进行优化,全媒体覆盖得以实现,通过动态化新闻传播形式,深入分析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效提升校园电视台节目制作和宣传的针对性,对于校园电视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分析融合云平台实际建设需求1.1融合媒体生产以及多平台分发融合媒体平台在新闻业务方面,将进行采编报道流程重塑、新闻运营模式改造与提升、创新整合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等,并科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网络等前沿科技,进行对新闻的策划、数据、终端、内容加工、用户和媒体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整合,确保新闻业务的自动化、采编专业化、传播信息可视化目标得以实现。

对新闻资料的收集、编辑、发行等各方面以及校园师生舆情、影响力、传播渠道等,有序实施统一管控,为合理构建融合媒体“互联网+”运营模式提供智能集约化服务,如校园电视台融合媒体报道的运营监控、智慧策划、融合报道考核等。

1.2优化校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工作模式平台内容上注重统一性,校园电视台发展过程中,科学利用新媒体中多种生产工具,使得信息融合媒体的统一制造和开发的总体目标得到了达成,并实现了指挥、策划和调度的三相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网络平台整合发展高校校园媒体作者:伍洁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35期摘要:在互联网技术迅速传播和广泛应用的网络时代,传统校园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必须进行改革。

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媒体存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寻求通过网络平台对高校校园媒体进行整合发展的道路,并深刻具体地分析了各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校园媒体网络平台媒介融合新媒体技术麦克卢汉认为,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①当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对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高校校园媒体的对象是在校师生,它是校园内部传播信息、发布资讯的平台,是学校与社会交流的工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媒体的形式在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以网络为主的四类媒体结合的综合校园媒体体系。

在网络时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高校的校园媒体整合,是传统型校园媒体发展的需求,也是对党的十七大“健康建设高校网络文化”要求的回应。

目前高校校园媒体存在的现象和管理比较混乱,网络、广播、报纸、电台等校园媒体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它们各自为政、内容比较单一、形式过于严肃,与外界互联网流行的微博、BBS、各类新闻娱乐网站等形式相比对学生明显缺乏吸引力。

面对各种各样的校园媒体形式,要提高学生的关注度,高校的校园媒体整合需要强有力的抓手——网络。

1.传统校园媒体网络化延伸1998年初,美国合众国际社CEO杰姆·亚当斯在一系列会议上断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吞没传统媒体。

而SUN微电子公司的杰可布·尼尔森1999年在一篇专栏文章中更是语出惊人:“未来的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它们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

”②在网络化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开始通过网络途径扩大自己的战营。

世界著名国际广播公司美国之音VOA,以23种语言在网络上在线广播;我国各大知名电视台、电台、报纸也都在传统的形式上利用网络加以延伸,如中央电视台的央视国际网站();人民日报的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广播网(/)。

传统媒体通过网络平台,扩大受众群体覆盖面,抢占相当比例的一部分市场,弥补传统媒体的缺陷,这些都给传统校园传媒的发展带来启示。

在高校以校园网为载体的校园网络媒体以信息量大、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主流媒体。

其他三类传统校园媒体与网络媒体相比,传播途径受到时间地点和其他条件的制约。

如校园广播受到场地、时间和硬件设施的限制;报纸的周期较长存在时效性问题;校电视台的发展更是走向边缘化。

这些传统的校园媒体曾经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主体,但在当今社会网络媒体“称霸”的大环境下,只有向网络化转型,才能在传播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以既方便又喜闻乐见的形式重新包装自我,以求更好地发展。

2.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媒介融合“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校园媒体融合的探索。

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都组建了“新闻中心”,整合校内的新闻宣传资源,统一管理原有散乱的校园媒体。

新闻中心将学校校报、校园网、广播台、电视台等相关新闻传播的机构、资源、人员有机整合,走“媒介融合”之路。

媒介之间的融合,可以使各媒介相互借鉴优点和经验,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传播的效果,形成舆论的合力。

③在原有校园网络媒体的基础上,加上报纸、广播、电视、服务等专区发展传统校园媒体,校园网可以挂上校园视频新闻,增加校报电子阅览版,从而拓展传统校园媒体的宣教功能。

就世界范围来看,“媒介融合”的体系不够成熟,仍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借鉴。

在实践摸索中,网络媒体起到的集成作用大于整合,融合后的媒介产品形式比较单一,内容重复,内部分工不够明确。

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在原来各种媒体的功能和特点上发展优势。

校报、校广播台、校电视台、校园网同属校园媒体的阵地,各有优势和不足。

在媒介融合中要发挥各自优势进行互补,报纸的立足点比较官方,信息准确、分析深入,以新闻、思想教育、教学科研为主导;广播贴近学生生活,以生活服务见长;校园电视的形式生动,与其他方式结合可以增强可视听效果。

以网络为平台,媒体受众的覆盖面扩大,增加其他媒体的影响力。

校园媒体在大众传媒发展环境下遇到各种外在压力和内在发展的瓶颈障碍,要寻求根本的突破使之立足并发展,传媒之间就要联合互动。

3.管理部门统筹合理安排、协调管理高校的报纸、广播、校园网等各个媒体常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在信息采集和发布过程中往往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同一个新闻,宣传部、记者团、广播站、学生会、各院系不同部门的人参访,会出现人员、资金浪费、宣传口径不一致等弊端。

高校校园媒体整合的基本前提是各媒体职能管理部门统筹安排协调管理。

可行的做法是由一个主管部门牵头全面协调各校园媒体工作,采取纵向网络型管理模式,以统一平台发布,由不同部门分管不同的内容。

比如北京大学的“新闻中心”和“宣传部”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宣传部”这样的部门总体负责学校校园媒体的方向和构架,向下辐射管理各部门与各院系的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分工和内容审核的工作。

原不同媒体所属的管理部门也要明确分工,找准在整合后网络平台中的位置和定位。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先进学校的做法,美国的公立大学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0年开始对学校News Center(新闻中心)网站改版,启动改版计划,整合后的校园媒体机构定名为“公共事务办公室”,下面设有负责新闻报道的“传播部”,承担对外报道工作的“媒介关系部”等。

“公共事务办公室”将校内相关的校园媒体机构的人力物力整合优化,停办了原本的纸质校报,改用了更为方便又节约成本的网络媒体。

并针对学校师生、校友、家长、捐资者、企业界、社会公众及各级政府领导者等不同受众将职能细分,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内部服务,促进学校的对外交流。

4.加入吸引学生的网络流行元素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对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被调查的4300多名大学生中,有66.3%的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但运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不是校园网带给大家的学校咨询、学习资源和校园文化生活的内容,而是BBS、影视讯息、网络游戏等大众网络形式。

显而易见,校园媒体的网络形式符合社会潮流的发展,但如何吸引学生眼球,要紧跟时代脚步向一些大众网络媒体形式学习。

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网络上流行的形式和一些热点问题,如BBS论坛、微博Blog、百科wiki等,学校校园媒体应该密切关注,在可行的范围内借鉴或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学校为平台的网络局部小环境。

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是中国教育网的第一个BBS,曾经是中国人气最旺的BBS,2005年改制前总注册人数近30万,平均在线18000多人,日登陆量44万人次,改制后仍旧是在校学生关注的最大热点。

麻省理工学院在校园网的醒目位置开设了“博客集锦”栏目,让大家分享最受关注和欢迎的博文,并在著名的微型博客网站Twitter上开出了MITNews栏目。

学校媒体整合要从网络媒体开始突破,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着手,紧跟时代步伐,与学生拉近距离,扩大校园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发挥舆论导向功能。

5.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快校园媒体发展“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这样给新媒体下定义。

现阶段的新媒体建立在Web2.0、三网融合、多元终端等新媒体技术支撑的“新媒体环境”下,是由互联网的互动、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及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的媒体环境。

④数字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运用好网络、数字、移动通讯等新技术,才能真正把握新媒体的发展方向。

在近期突出表现在Twitter博客、3G手机网络、IM即时通讯软件等方面。

大学生是媒体受众中走在前端的使用群体,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紧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的脚步。

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程度来看,国外高校媒体明显高于国内。

国外很多高校,早在几年前就已推出简易信息聚合,即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服务,为老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不同的信息分类服务,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订阅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栏目,为用户提供了方便,也有效地提高了信息送达率。

麻省理工学院于2010年2月起,在校园媒体中运用了便携式媒体播放器Iphone应用技术。

在校师生用户通过手机媒体访问校园网,随时随地查阅各种学校最新的MIT新闻资讯、班级信息、通告及校园衍生服务信息。

传播部主任Jason Pontin说:“MIT帮助创造了世上很多正在使用的电子媒介,Iphone可以为我们社区和广大公众提供更多MIT新闻及一系列工具。

”⑤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真正体现了新媒体的价值,必将促进高校校园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6.结语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必须走媒介融合的道路,在整合过程中要抓住网络平台这一着力点,理清高校媒体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紧跟时代的脚步,运用新的新媒体技术,在网络平台的推动下,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定会翻开新的篇章。

注释: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②张正武.浅谈网络媒体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③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介未来发展新趋势.④霍晓丹,李玉桥.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的影响.⑤/wip/9.参考文献:[1]钱梅.浅谈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新闻界,2009.3.[2]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介未来发展新趋势.报业新论,2010.3.[3]霍晓丹,李玉桥.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的影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