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华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秦半两钱(见右图)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
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A.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阔无边的愿望B.体现了中央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C.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D.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3.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4.右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6.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Q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仲甫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7.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该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部分体育项目的图示,其构思主要取材于A.楷书B.草书C.小篆D.行书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9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制天命而用之”B.“以法为本”C.“尚贤”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中国古代诗词中不乏励志佳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等等,上述佳句对应的文学体裁,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汉赋、唐诗、宋词B.楚辞、唐诗、宋词C.楚辞、汉赋、唐诗D.诗经、楚辞、唐诗4.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儒家思想,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6.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堪称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恩格斯所说的作家是A.巴尔扎克B.雨果C.司汤达D.莫泊桑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从徐渭和郑板桥的绘画和诗句中,我们能发现文人画的特点是A.线条挺拔流畅,色彩绚丽典雅B.吸取印度波斯风格,色彩瑰丽C.表现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D.宫廷画派,富有生活气息8.下列是某电影中汉武帝宫庭的场景,其中合乎历史真实的是:①他用楷书书写诏书②墙上挂着宝剑和火枪③墙角放着一个古色古香的青铜器真品④桌上摆着翻开的《离骚》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D.③④9.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其“争”的核心问题是()A.如何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B.如何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C.如何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D.如何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2.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①B.②C.③D.④3.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4.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炎黄子孙。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6.“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
这主要反映了()A.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7.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
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14.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的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的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A. 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 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清朝晚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5. 正阳门位于北京内城南垣的正中,原本专供龙车凤辇通行。
近代一首竹枝词描述了正阳门的变化:“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
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发生了
A. 鸦片战争。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右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2.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3.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的两千余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是①皇帝“家天下”②中央集权制度③官僚制度④“多民族”与“大一统”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其中不属于专制决策结果的是5.“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
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6.右图反映的情景应是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相关历史史料。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运动③中共诞生④维新变法运动⑤五四运动⑥辛亥革命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有A.①②③B.①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8.右图为拿起武器保家自卫的高山族战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情景发生于《马关条约》签订后B.他们的斗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C.粉碎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企图D.避免了中国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厄运9.观察右图邮票,该邮票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爆发多少周年?A.28周年B.29周年C.17周年D.36周年10.某导演创作了一部电视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A.“仁”的思想B.“礼”的思想C.“天行有常”的思想D.“君轻民贵”的思想2.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内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内圣外王。
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A.汉朝B.南北朝C.唐朝D.宋朝3.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
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A.隶书楷书小篆B.行书隶书草书C.行书楷书草书D.隶书楷书草书4.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③宋代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苏轼6.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①反封建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④呼吁解放妇女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的是哪一中国画的特点?A.工笔画B.花鸟画C.文人画D.风俗画9.“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A.造纸术针灸指南针B.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C.造纸术印刷术火药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10.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2021年整理)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王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共4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克盂和克晷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出土的两件青铜器。
据《史记》记载,最初周王是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的,但召公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镐京辅佐王室。
于是,太保的长子“克”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
两件青铜器的铭文中记载了这件事,克盂与克罂也由此得名。
对克盂、克晷两件历史文物认识准确的是①为西周的分封制提供充分佐证②说明受封贵族须在都城辅助天子③展现了周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④能够印证古代史籍的相关记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战国时期韩宣王置三川郡,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丞相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弗能下。
当时的李由A.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B.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C.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封地D.享有世袭的职权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3.《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4.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5.《后汉书·任延》记载,南阳宛人任延任九真(郡治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太守,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
这表明A.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B.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C.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D.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6.“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讲究因地制宜C.强调精耕细作D.注重自给自足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福建省华安一中高二历史下册考试试卷(含答案)【精选】.doc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 《吕氏春秋》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其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同时又宣扬“一则治,异则乱”。
由此可知,该书的创作意图在于()A. 传承百家思想,保留文化精髓B.实行文化高压,加强君主专制C. 取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D.实行礼法并治,实现思想统一2. 韩非子说:“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
天则不非,鬼则不困。
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
”这说明韩非子()A. 主张推行开明君主制B. 认为法、术、势缺一不可C.认同“君权神授”的说法D.用封建迷信蛊惑群众3.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此等论调”应该是()A.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思想B.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C. 康有为的“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观点D. 黄宗羲的“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思想4.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种事业成败与否的无形的精神文化气质。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儒学推动B. 开放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古代科技的繁荣C. 理学的求理精神推动了当时的科技创新D.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源于文化的缺失5. 右图为宋朝画家崔白的《寒雀图》,此画以几枝寒干枯木和九只形态各异的麻雀,突出地表现了冬季的“寒”。
画中栖枝的麻雀呈现出向、背、俯、仰、正、侧、伸、缩、睡、鸣、倒挂、理羽等各种姿态,充满了生动的情趣。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4.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适宜的是()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5.下列哪一材料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走向衰亡的历史阶段 ( )A.陶片放逐B.甲骨文C.查士丁尼法典D.红楼梦6.图是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
这些图标是以我国汉代以前就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设计的。
这种笔画园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A.篆书B.楷书C.行书D.草书7.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
“新”是因为它的内容包括()A.反对封建专制B.提倡工商皆本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民主革命,走向共和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粹主义9.某同学查阅《青年杂志》《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等资料,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国民大革命10.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
这一状况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A.信息技术B.原子能技术C.激光技术D.宇航技术2.春秋战国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你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A.孔丘B.庄周C.商鞅D.孟轲3.宋明时期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C.产生了经世致用的思想D.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4.下列古代文化现象,与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密切相关的是①明清小说的繁荣②“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③宋朝风俗画的出现④汉赋和乐府诗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5.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
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A.光大儒家B.恢复礼乐秩序C.建立教育体系D.加强中央集权6.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英国《权利法案》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C.正好相反D.互为补充7.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8.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今之清谈孔孟。
福建省华安县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 《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出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
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 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B. 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C. 政治局面相对稳定D. 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答案】B【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战国时期在地方上已经很少出现诸侯国威胁中央的事件,这表明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掌握了政权,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郡县制度,故A项错误;C中政局稳定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混战局面的史实; D项中社会矛盾说法也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特点。
2. 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
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
由此看出两者都()A. 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B. 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 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D. 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和黄宗羲的思想都属于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并没有颠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孟子也没有指出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故B选项错误;两者都主张制约君权,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故C选项正确;,孟子和黄宗羲也没有主张民权绝对高于君权,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
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A. 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B. 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C. 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D. 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答案】D【解析】先秦时期,孔子对于君主是“事君”,孟对于君主态度是“民贵君轻”,而董仲舒对于君主是绝对服从。
可见,汉代儒学思想是对先秦儒学进行了取舍和创新,故D项正确;哲学化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儒学不管是汉代和先秦时期本质相同,故B项错误;汉代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发展,故C项错误。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2.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
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A.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D.墨子“兼爱”思想4.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为政以德”C.因材施教;有教无类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一位南宋学者对“克己复礼为仁”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人伦者,天理也”C.“存天理,灭人欲”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6.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7.《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
福建省华安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 《吕氏春秋》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其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同时又宣扬“一则治,异则乱”。
由此可知,该书的创作意图在于()A. 传承百家思想,保留文化精髓B.实行文化高压,加强君主专制C. 取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D.实行礼法并治,实现思想统一2. 韩非子说:“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
天则不非,鬼则不困。
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
”这说明韩非子()A. 主张推行开明君主制B. 认为法、术、势缺一不可C.认同“君权神授”的说法D.用封建迷信蛊惑群众3.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此等论调”应该是()A.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思想B.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C. 康有为的“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观点D. 黄宗羲的“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思想4.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种事业成败与否的无形的精神文化气质。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儒学推动B. 开放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古代科技的繁荣C. 理学的求理精神推动了当时的科技创新D.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源于文化的缺失5. 右图为宋朝画家崔白的《寒雀图》,此画以几枝寒干枯木和九只形态各异的麻雀,突出地表现了冬季的“寒”。
画中栖枝的麻雀呈现出向、背、俯、仰、正、侧、伸、缩、睡、鸣、倒挂、理羽等各种姿态,充满了生动的情趣。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黄帝传说B.商朝卜辞C.《三国演义》D.《资治通鉴》2.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
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①道家②儒家③墨家④法家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C.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D.①法家②墨家③儒家④道家3.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对此评论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4.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
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封建与世袭B.九品中正制存在严重弊端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相对公正D.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5.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6.下图为一只四系瓷瓶,盛酒器,上饰“……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不见了。
福建省华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
绝密★启用前福建省华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9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
报案者称,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
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
苏格拉底是贵族酒会的常客和主角,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
材料反映雅典A .聚众饮酒违反城邦法律B .城邦精神排斥私人空间C .法律体现了公平与公正D .公民都有权利管理城邦2、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
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试卷第2页,共10页3、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
可见其( )A .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B .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C .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D .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4、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 .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 .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5、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
福建省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福建省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中)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其诸子为争夺爵位而兵戎相见。
按照当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齐桓公国君位置的是()A . 大儿子,齐桓公最宠爱的妾所生B . 二儿子,齐桓公正妻所生C . 三儿子,与大哥同母,手握兵权D . 四儿子,为齐桓公最喜爱2. (2分) (2018高三下·揭阳月考)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十将军之一修昔底德曾如此评论雅典公民:“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
”这表明当时雅典()A . 民主政治带有非理性一面B . 公民大会不具有议会性质C . 政治野心家放纵不受控制D . 民主政治由演说家主宰3. (2分) (2016高一上·揭阳月考)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 . 专制皇权B . 中央集权C . 监察权力D . 对农民的控制4. (2分) (2017高二下·天水期中) 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他又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 . 解决大州和小州的矛盾B .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 . 废除君主立宪制D .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加强中央集权5. (2分)(2017·运城模拟) 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
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材料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B.“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2.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说明唐代三省制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B.提高了行政效率C.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D.政事堂权力膨胀3.有学者研究发现,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原为中央(台、省)的临时派出机构,后罢。
金代初年曾置行尚书省于汴京。
这些行省前期只理民政,不理军事,后期因内忧外患不断,则兼理民、军政,实际成了地方一级政区。
这表明A.魏晋行台的职能与汉代刺史类同B.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历史传承性C.中国的行省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D.行省在历史后期削弱了中央集权4.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
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5.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6.天王洪秀全出宫乘坐的是64人抬的龙凤黄舆,随行的有典天舆一千人、典天马一百人,还有典天锣、典天乐……等等共数千人。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
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
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
”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A.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B.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C.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2.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B.自由主义C.重商主义D.农商并重3.下表最能体现()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D.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4.蔡邕在《独断》中说:“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
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皇帝制度建立B.汉代继承发展秦制C.“天人合一”思想产生D.皇帝独断局面出现5.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6.唐诗自由奔放,诗人随意抒发个人主观感受。
而宋代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极其罕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B.唐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断D.宋代理学兴起,主张存理灭欲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邦国”指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安一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出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
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B. 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C. 政治局面相对稳定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2、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
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
由此看出两者都()A.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B. 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 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D. 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
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A.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B.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C.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D.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4、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认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该学派应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5、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
这说明()A.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 B.“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C.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 D.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6、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
然而到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
有的州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D.社会局势动荡不安7、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
2016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文献记载因受编纂者主观影响而价值不大B.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相互印证C.出土文物证明刘贺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粗人D.史书上“荒淫无道”的记载是对刘贺的丑化8、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两代)”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
”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
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
这反映了当时()A.吏治废弛犯罪频发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C.严刑酷法主观随意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9、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其主要原因在于()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10、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
这要反映了()A. 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B.道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C. 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11、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
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
这一变化可以说明()A.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B.政府掌握的土地减少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D.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12、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发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省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
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A.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B.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C.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 D.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13、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
这反映了宋代()A.官员选拔严格B.官僚机构臃肿C.宰相权力削弱D.政府分工精细14、北宋蔡襄在担任福州知府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福州五戒》,其一曰:“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为财也。
观今之俗,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这表明当时()A.社会风气逐渐败坏B.传统观念受到冲击C.逐利意识普遍强化D.门第制度不复存在15、在很多国家历史上,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中国明清时期,几个大都市的人口与城区规模却小于两宋与元代。
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城市管理更严格B.工商业发展受阻C.工商业市镇兴起D.人口向海外迁移16、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
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17、明代《天下水陆行程》记载了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114条全国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载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
据此推断,作者编写此书旨在()A.为官府汇总民情奏报B.为藩国安排朝贡路线C.为游士介绍旅游资源D.为商贾提供行程指南18、据统计,明代江西商帮每年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中粮食达500万石、茶叶500万斤、夏布230万匹、售纸50万两及杉木、蓝靛均居全国之首。
材料表明商帮()A.获得了人们的大力支持B.有利于整合地方商业资源C.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D.经营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19、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
这种情况说明()A.儒家学者开始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 B.有识之士反思君主专制制度C.国内外形势变化推动了学风的转变 D.儒家经典的权威受到了质疑20、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
”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内涵是()A.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B.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C.批判存天理灭人欲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21、在中国古代,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
但是,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没收豪富田产,强制豪富迁徙的事情。
这说明中国古代()A.实现国家对土地的绝对控制B.没有完整意义的土地私有制C.有效地抑制了大土地私有制D.事实上以土地国有制为主导22、康熙年间的衙门旧习,在朝廷税收定额之外,另行“加耗”一成,用于维修县衙等公共设施。
雍正元年,一位省级官员奏请实施“火耗归公”:“知县征收钱粮,可加征百分之十的附加税,并将加征所得,大部分留在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经费。
”各级地方官员依职务高低,从中收取份额。
“加耗”合法化的政策()A.使清朝腐败问题日益加剧B.旨在解决基层官员薪俸问题C. 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D. 利于减少地方官扰民现象23、图1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
据此可知,我国古代()A.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B.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C.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24、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C.忽视道德建设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25、柏拉图的《会饮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人最初是球形的,是两个人的合体,能瞻前顾后,任意向前或向后奔跑。
众神之王宙斯不能容忍,把人用霹雳劈成两半,让人以后只能用两条腿直着走路,这样人就没有原来那么强大,敬奉神的人数大增。
这个故事()A.体现了人的价值与作用B.宣言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C.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D.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26、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
报案者称,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
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
苏格拉底是贵族酒会的常客和主角,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
材料反映雅典()A.聚众饮酒违反城邦法律 B.城邦精神排斥私人空间C.法律体现了公平与公正D.公民都有权利管理城邦27、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
可见其()A.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 B.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C.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D.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28、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这实质表明两人()A.公开反对原始神灵B.注重于对人的思考C. 强调理性的重要性D.因违法遭到了惩罚29、《十二表法》第8表第22条:“法律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事后拒绝作证的,即为‘不名誉者’,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亦不得请他人为之作证。
”这体现出罗马法()A.把道德法律化B.强调证人证言C.保护平民利益D.重视法律权威30、《十二铜表法》规定:罗马公民的成年儿子在广场、元老院或军营享有“人”的公权和私权,在家里他仅是“物”,任性的父亲可以将他像牛一样随心所欲转让或毁灭。
这说明当时的罗马法()A.父权至上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法律至上D.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二、非选择题(40分,共3题,31题8分,32题16分,33题16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启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于前,由是有隙。
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踽(尚书仆射)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璃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
会璃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璃、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资治通鉴》(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