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理念在《家电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摘要】在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竞赛起着非常最要的作用。

通过校赛、市赛、省赛到国赛,层层选拔,检验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水平,丰富了工学结合的内容,进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本文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对这种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工学结合;改革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和教高(2010)8号文精神,强化工学结合特色,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师生从2003年开始就积极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到目前为止,累计参加了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物理设计大赛、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广州市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等各类电子设计大赛10多次,努力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改革实施的前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培养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制造业,能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比如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等。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核心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技能竞赛,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通过技能竞赛,能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要让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或某一门课程的过程中有成就感。

就像玩游戏一样。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感兴趣呢?是因为学生在课堂找不到成就感,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他能找到。

所以,我们要在课程的编排上下功夫。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找到成就感。

如果课程只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

因此,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要以对应的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来体现。

(二)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物”。

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92 学法教法研究幼师这一职业更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和知识,用更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3]。

三、结语多年一直以来,我国幼师这一行业都存在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加强幼儿教师这一队伍的建设,使得这一行业的整体素养提高。

由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前提,故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只局限于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更要求教师队伍个人精神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

我国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要有对职业的高认可度和积极性,热爱自己所在的这一岗位,切实关爱每一个幼儿的成长。

幼儿教师肩负着为新一代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任务,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在人们日益关注学前教育、国家更加重视幼师素质的新形势下,深化幼师改革培训,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1]陈亮华,邱仁根.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优化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283-284.[2]陈亮华, 邱仁根. 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优化建议[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2):283-284.[3]胡晓芳. 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90-92.中职学生的基础薄弱,以笔者所带农村电气专业学生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对理论知识毫无兴趣,课堂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屡禁屡犯,使课堂教学不能顺利进行,所以改变中职教育的现状迫在眉睫。

本人针对目前的形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并加以探讨。

2017年世界技能大我国选手获得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李克强总理在11月21日接见了相关获奖学生。

分析获奖学生的成功之路,都是从中职学校进入高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因此中职学生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和人生观念,首要的是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我校课堂教学情况分析我校有四十多年的办学经验,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在教学上两年前主要传承普通教育的模式,为适应发展,在教学方法上,近几年我校改变以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等组织形式,把企业办进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的办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大大增强,打破思维限制。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摘要:本人根据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项目的经验和教学实践,探讨了技能大赛对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适合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是中国职教界的年度盛会,已经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

职业学校将技能比赛常规化,围绕技能比赛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学风和实践动手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实验实训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一、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技能大赛表面上是在“赛学生”,实质上是在“赛教师”,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大赛的成败。

对于职校的教师来说,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如何发挥职业学校的特点,培养出技能素质高,在技能大赛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学生,这就对我们职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又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1、提高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

这就对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特别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资格。

而现今的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特别是“从学校走进学校”的年轻大学生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太熟悉,实践操作能力差。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探究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探究

综合论坛一、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1、科学与趣味性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作为老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必须注意科学性;另一方面,还必须使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我们只重视思品课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教学中缺乏趣味性,那么他就会上成枯燥无味的说教课,毫无生动性可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死板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

实际上,教学中的科学性与兴趣性是相辅相成,要使学生在轻松自如、愉快活泼的气氛中接受抽象的理论,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肯下功夫。

要使教学能吸引学生,教师除了深入钻研教材外,特别要在平时广泛搜集、积累可供教学用的各种资料。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思品课教学中,恰当的用运挂图、电影、电视、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背景,引起学生的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去探索、去创造。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喜欢思品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才敢于无顾虑的质疑问题,积极地接受我们讲授的道德规范方面的内容。

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把握他们的兴奋点。

尊师爱生,师生都有良好的情结体验,自然就有可能顺利、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走进生活、丰富实践活动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比较感性。

对于他们来说,言传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真正理解,也更容易忘记;而身教则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共鸣;若是能让其参与其中,就会有深刻的明白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把知、情、意、行有效的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加小小志愿者活动,到社会上的一些养老院和福利院等去体验半日的志愿服务,在照顾老人和孤儿同时,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同时也更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更能理解学校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逐渐诞生了“以赛促学”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推动了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的学科竞赛,参赛院校和参赛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参加学科竞赛可以为各个院校和企业、院校与院校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能够促进教师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了解行业的前沿与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新颖的与企业结合紧密的案例库。

可以说“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概念的提出为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变革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引言为了切实贯彻《纲要》要求,同时也为了使职校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模式、评价方法更好地适应学生特点,着力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成立课题组,将“以赛促教、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方向,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体现自己特色的教学新路子。

一、“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一直是职业院校的育人目标。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转型发展最终落实到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技术型人才也顺势成为“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模式的应用,可以为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为加快专业建设开辟绿色通道,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与时俱进的动力。

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也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层次和实效性。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的讲解比例过大、实践教学占比较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为例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为例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为例摘要:以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为例分析研究参赛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得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呈现的几个方面。

使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有个体走上社会性,由单一赛项渗透到多个赛项相互学习,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逐步走向开放性。

并且在备赛过程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并且采取不同的方式比拼、有兴趣逐步走上精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与创新一、概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般有国赛和省赛两大级别,但大赛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引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业发展,同时呈现职教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等。

通过大赛能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培养模式,加快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研发、管理、操作、维修等各类人才。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的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大赛项目的多样化给更多学生参赛的机会,加快各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增强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现根据“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这个赛项对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二、对参加过“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的学生发展现状分析“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是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下根据规定设计方案对智能产品技术相关的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实施的能力和职业素质,包括对常用电子产品制作工具的应用、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能力、电子产品软硬件调试能力、电子产品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的操作技能、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安全、环保等意识。

通过竞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对接产业发展,实现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电气控制技术与PLC》为例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电气控制技术与PLC》为例
科技论坛
2021.13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电气
控制技术与PLC》为例
段金英,张晓娟
(西京学院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3)
摘要:《电气控制技术与PLC》是自动化类、电气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针对电气控制技术与PLC
实验教学现状,将学科竞赛和PLC实验教学相结合,重构了实践教学内容,釆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形成了“以赛促教、赛教 融合”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深度融合,而且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
PLC》实践课赛教融合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PLC编程基础,主要以S7-1200为教学载
体,指导学生使用TIA博图软件进行编程,完成电动机的正反 转控制、抢答器控制、交通灯控制、饮料混合控制等实验,利 用TIA博图软件的在线调试功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工 程创建、硬件组态、基本指令编程以及通信设置的方法,而且初 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为后续的综合设计项目打下基础。
本文针对当前《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实践课的现状,结 合PLC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学科竞赛重构了该课程教学内容, 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和多
元化评价使学生迅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学 习效果。
1学科竞赛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的重要载体。“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在教育 部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下共同举办 的。大赛主要设有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企业命 题方向和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3大类赛项。竞赛内容着眼于 智能制造领域中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工程项目设计和智 能应用等,大赛赛题主要来自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和科研项 目作,使学生亲身体会真实的工业设备和工业环境,考核评 分指标采用工业企业的工程标准,通过比赛学生解决复杂工 程问题的综合能力、系统思维均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西门子 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竞赛宗旨和竞赛模式旨在培养自 动化类专业、电气类专业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学科竞赛 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理念在《家电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理念在《家电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风 2016年 4月下
应 用 技 术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教学理念在《家 电产 品设计》 课 程 中的应用研究
何 月 明 陈 凡 亮 南 昌大 学 共 青 学 院 江 西 共 青 332020
摘 要 :随着 当今 高校 产品设计专业教 学模 式的改 良,与教 学方法体 系的不断完善 ,很 多高校推 出 了各种创新式 的教 学理念 , 并在 实践 中得 以实施 。经过 多年在 企业从事 实践 工作 与在 高校 从事教学的经验得 出:在 进行《家电产品设 计》课程 时,采用“以赛促 教 、以赛促 学”的教 学理 念,真正体现 出理论联 系实践教 学的 重要性 ,组织 学生参加相 关家电产 品设 计课 程 内容的产品设计 大赛 ,让 学生成为教 学的主体 ,充分调动其 学习的积极 性 ,更直接 有效的掌握 家电产 品设 计流程与方 法 ,并研 究 出一套更 为完善 的《家电产 品设计》课程“以赛促教 、以赛促 学”的应用教学法 ,解 决研 究过程 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让 学生成 为教 学的主体 ,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 实践能力 ,以及有效的调动 学生 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及培养 良好的学 习态度 。
快 、更有效的让学生全都掌握各项专业能力?这是 高校 、老师 、以 这 就 要 求 我 们 作 为 高 校 的教 学 者 ,有 责 任 在 新 教 学 模 式 与 教学
及学生 多方共 同面对 的问题 。
理念上提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适应 当前高校新 教学 ,让
随着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 的审美意识也 在逐 渐提高 , “以赛促 教 、以赛促学 ”教学理念应 用于实践教学 中,让我们的学
一 系列产 品创新设计 的课程设计基础 :三大构 成(设计类学科必 由于各种原因 ,如校企合作资源的利 用不充分 、学生专业方 向的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综述·专著“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姜小丽阎伟红姜旭霞(冀中职业学院河北定州073000)【摘要】电子机械工程是一个集合机械、计算机技术、微电子、自动化控制于一体的现代化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而在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着培养对象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等问题,但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技能竞赛案例形式来驱动教学,能够促进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教学素质的提升,并且为校企之间的合作提供良好的契机。

【关键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专业教学应用【基金项目】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以技能比赛引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174037。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15-01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指面向职业院校在读生及教师,根据专业性质及岗位要求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包含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竞赛、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两个模块,通常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的,为全国性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可在教育部委托下或自行牵头组织相关比赛,职业院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也可以自行组织校比赛邀请相关院校参赛[1]。

电子机械工程是职业院校中较为热门的一个专业,开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及教材更新提供了源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不断的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满足社会就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有助于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1.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大多职业院校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而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除了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基于网络技能大赛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教学模式改

基于网络技能大赛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教学模式改

每年如期而至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是对高职院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及该专业教学水平的全面系统考核评价。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本文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紧密联系“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结合多年竞赛指导与专业教学的经验,进行深入探讨。

1 “计算机网络应用”大赛内容“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的内容,会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动态变化,但是,总体知识框架和命题思路是不会有大幅度更改。

既包含网络操作系统管理运维、路由交换设备配置、网络设备安全架构等基础知识,又包含IPv6应用、云计算与虚拟、人工智能等IT新兴行业技术。

当然,新技术、新领域模块的比重,会适当调整和增加。

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赛项具体模块及所占比例序号模块内容所占比例模块一无线网络规划与实施10%模块二设备基础信息配置与验证10%模块三网络搭建与网络冗余备份方案部署20%模块四移动互联网搭建与网优15%模块五出口安全防护与远程接入10%模块六云平台搭建与企业服务应用15%模块七综合布线规划与设计15%模块八赛场规范和文档规范5%2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模式分析赛项内容,可以对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环境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为其内容的制定指明具体方向,做到目标明确而又有的放矢,■2.1 “以赛促教”2.1.1 采用“1+2+1”模式,注重教学过程改革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改践环节,2是指理论环节。

最开始的实践阶段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对所需掌握的技能有初略认识,然后进行理论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体系结构,最后再次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提升,并能活学活用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由此可见,“演示”环节是整个理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深刻。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是一种将竞赛活动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包括竞赛讲座、竞赛演讲、竞赛辩论、竞赛设计等,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对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设计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正好符合这种需求。

通过参加各种设计类竞赛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设计问题和现实的设计环境,了解行业最新的设计趋势和技术要求,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

竞赛活动还能为学生提供评价和反馈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自己的设计作品。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竞赛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胜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而且,竞赛活动通常还会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如奖金、奖状、实习机会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外在的回报和认可,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竞赛的形式,学生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成绩。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可以促进设计类专业和实际行业的有效对接。

竞赛活动往往由行业专家和权威机构组织和评审,参赛作品也会得到相关行业人士的认可和关注。

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学生可以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建立起与行业的紧密联系。

竞赛活动还可以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实际工作中,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来推行。

学校可以组织和支持各种竞赛活动,如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评审、与企业合作举办设计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经验的平台。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竞赛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分析竞赛问题、制定竞赛方案、完善设计作品,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产品设计专业“以赛促学”高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产品设计专业“以赛促学”高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郑越梅Zheng Yuemei成都锦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Chengdu Jincheng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0065摘 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探索与产品设计专业特色相适用的高阶教学模式,通过教研结合的方式,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体系,为高阶教学提供一种可行性理论模型和实践方案。

以“以赛促学”为依托,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性课程为目标,分析了高阶教学的能力目标、课程知识体系, 研究了设计竞赛赛程赛制、评价标准,将三者有机结合,构建了教学模式基本框架,以课程《公共设施设计》为例进行了设计实践,总结了课程在选题、头脑风暴实施、色彩设计等方面的教学特色,提炼了多元化教学工具,最后展示了学科竞赛奖项成果和色彩设计能力提升成果。

关键词:产品设计;高阶教学;以赛促学;色彩设计Abstract: Cultivate students'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y, explore higher-order teaching modes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design, and sublimat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to a theoretical system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viding a feasible theoretical model and practical plan for advanced teaching. Relying on "promoting learning by competition", and aiming at the practical courses of product design majo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bility goals and course knowledge system of advanced teaching, studies the competition schedule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of design competitions, and organically combines the three to construct a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eaching model, taking the course "Public Facility Design" as an exampleto carry out the design practice, summarizing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in topic selection, brainstorming implementation, color design, etc., refining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tools, and finally showing the subject competition Award results and color design ability improvement results.Keywords :product design;advanced teaching;promoting learning by competition;color design 引言:产品设计是以产品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内容、结构、形态、色彩、包装、体验、价值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是一种以竞赛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的教育模式。

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优势和挑战。

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实践等。

可以通过设计竞赛项目为课程设置导向,设置项目型课程和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竞赛项目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学校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设计类竞赛,提供相关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通过参赛来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竞赛项目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竞赛项目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参加竞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尽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竞赛项目的组织和指导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和资深设计师来进行,学校和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竞赛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设备和场地等,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竞赛项目的结果评价需要客观公正,学校和教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家电产品设计》课程探讨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家电产品设计》课程探讨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家电产品设计》课程探讨家电产品设计课程在产教融合中的地位家电产品设计课程是家电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理论基础。

随着行业的发展,家电产品设计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阶段,而是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

家电产品设计课程在产教融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电产品设计课程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对接。

通过和家电企业合作,学校可以了解到企业最新的产品研发需求以及市场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学习内容和案例。

学校还可以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家电产品设计课程需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现在的家电产品设计不仅仅谈论理论,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

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室实践、项目设计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家电产品设计课程需要注重行业导师的指导。

通过引入行业内资深设计师担任课程导师,将实践经验和创新理念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认知。

家电产品设计课程的发展方向产教融合的核心是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产和发展当中。

家电产品设计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动态,不断调整课程方向和内容,保持与市场的接轨。

课程需要注重产品创新设计。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家电产品设计课程应该注重学生对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产品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课程需要注重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的结合。

消费者需求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参考,因此课程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让产品设计更贴近用户,更符合市场需求。

课程需要注重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引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

家电产品设计课程应该引导学生注重产品的环保性能和绿色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可持续设计意识。

211188302_“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下的家具设计课程实践与创新探究

211188302_“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下的家具设计课程实践与创新探究

教学实践[摘 要]在21世纪的社会发展中,从国家要求地方大学向应用型转型的政策出发,地方高校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越来越重视。

重点围绕技能竞赛反映出的行业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推进家具设计课程创新与改革的进程中全面构建“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以各类家具设计相关竞赛为中心,应用在家具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更新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家具设计实训,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及延伸度,扩大教学成果覆盖面,最终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以赛促学”;家具设计;课程创新[中图分类号]TS664.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7-0079-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王秀.“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下的家具设计课程实践与创新探究[J].天工,2023(7):79-81.王 秀 太原师范学院“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下的家具设计课程实践与创新探究作者简介:王秀(1994—),女,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课程实践与创新探究。

一、研究背景家具设计是一门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艺术类课程,具有多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在国内各大高校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专业都开设了此课程。

但目前高校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滞后于家具产业发展,而中国家具设计产业也不太重视产品研发,缺失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具产品,学生与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存在差距。

在当前的教学中虽进行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设计主题更新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但仍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造成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缺失实际性的设计项目,呈现出“天马行空”的设计,使得教学成果形式化和抽象化,难以转化为实际家具产品,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仍薄弱,不利于体现家具设计课程的实践属性。

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充分将学科竞赛与日常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旨在以竞赛为核心促进学生竞争、合作、实践、创新,从而推动家具设计课程发展,这对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是一种将竞赛活动与学习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设计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正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

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主动性。

研究表明,参与竞赛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为他们需要为竞赛做充分的准备和实践。

竞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竞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或创新成果,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监督者,而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竞赛活动,提供学习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

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热情。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进步。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它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提供指导和支持,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和竞赛。

只有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优势,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人才。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下应用探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下应用探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下应用探究发布时间:2021-06-23T06:45:14.94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9期作者:曹中琴[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一体化,竞争越来越大,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毕业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教学模式非常重要。

四川工商学院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一体化,竞争越来越大,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毕业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教学模式非常重要。

然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定期开展学生的专业技能比赛,不仅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还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以更好的适应企业的要求,从而推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快速的成长,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关键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应用型新时代发展下,高校不断快速发展,各个高校基本都开始艺术设计专业,在高校发展的进程中,如何让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与社会接轨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的改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符合时代的进程,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本文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下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起到促进作用。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作为高校艺术专业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非常重视,艺术设计类的行业与市场接轨比较密切,全球设计师的水平、方向、审美,作为我们老师一定要清楚,每年流行的东西都不一样,尤其是在软件方面的更新,为了适应市场,每年都会有软件上的更新,我们老师要及时的熟悉这些操作,认真备课,寒暑假多利用空余时间去充充电,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最前沿的动向,多与行业上的精英进行交流,定期听取专业大咖的讲座,积极去企业挂职锻炼,努力实现双师型教师,从而增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这样提升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下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近年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逐渐在高校教育中普及。

该教育模式以“竞赛”为核心,通过设置优秀的竞赛机制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类专业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在类专业教学中的设计思路。

一、竞赛作为教学手段首先,竞赛的目标和具体内容需要清晰明确。

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负责教授的专业领域,对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化设计。

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竞赛计划,具体内容应该包括竞赛的主题、形式、参赛条件、评分标准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将竞赛与教学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竞赛效果的统一。

其次,竞赛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教师应该制定竞赛的规程,包括竞赛的通知、报名、选拔、评选、颁奖等环节。

在竞赛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手段来协助学生取得优质成果,如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调研等。

同时,教师还要严格遵循竞赛规则,确保竞赛的公正和公平。

最后,竞赛需要注重反馈和总结。

教师需要对竞赛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得失经验和教训,以提高竞赛的效率和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还要及时对学生的竞赛成果做出评价和反馈,以便学生及时纠正和补充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水平。

二、实践教学与竞赛的结合类专业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竞赛正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实践的方式。

竞赛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推动学生向着优秀的方向不断努力。

针对类专业教学,竞赛可以基于项目路线,模拟日常实际工作,勤奋地钻研到工作细节。

比方说,在设计课中可以设置创新设计竞赛,要求学生在保证设计美观的前提下,寻找新的材料和工艺,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

通过竞赛相结合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科知识,培养细心和耐心,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以及快速学会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这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将家庭作业化为实践,更好的发挥学生们的才能和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理念在《家电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何月明陈凡亮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08期
摘要:随着当今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良,与教学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高校推出了各种创新式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得以实施。

经过多年在企业从事实践工作与在高校从事教学的经验得出:在进行《家电产品设计》课程时,采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出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家电产品设计课程内容的产品设计大赛,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更直接有效的掌握家电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并研究出一套更为完善的《家电产品设计》课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的应用教学法,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以及有效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教学理念;产品设计;家电;创新
一、研究背景
产品设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

要求的知识面也十分广。

现在国内的高校教育是以产品的创新思维教育为主的。

学生主要学的是产品设计方面的技能,基本课程包括:产品手绘、三维建模(软件)、平面软件理论基础:设计心理、设计方法、设计史以及一系列产品创新设计的课程设计基础:三大构成(设计类学科必学)、家电产品设计、产品造型、产品色彩、以及一定的平面基础其他次要技能:产品加工、材料学、产品结构设计、产品营销策略、产品设计管理等等,高校作为教学的执行者,也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完全了解并掌握全部内容,如何能更快、更有效的让学生全都掌握各项专业能力?这是高校、老师、以及学生多方共同面对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逐渐提高,目光所及之处都在寻求着美的享受。

社会对产品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在产品设计师人才的综合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实情况说明,企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会要求应聘人员具备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或者说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这点是多数刚毕业的学生所不具备的。

因此,众多设置产品设计专业的高校,都想在教学理念上寻求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完成课堂上的基本教学任务以外,让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花在课外实践上,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这也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全新尝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产品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设计活动,涵盖面很广,大到火车头小到牙签都可以成为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要满足可工业化生产。

产品设计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包括前期的用户调研、市场分析、目标群定位、设计风格定位等等,之后再到后期的产品造型设计、结构设计、三维图及工程图输出。

所有这些设计能力的体现,离不开设计师在学校时系统的教学影响,如何学好产品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中的家电产品设计,更需要一系列完整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

《家电产品设计》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中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专业领域能力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机会,因此,如何让课堂内的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怎样更有效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意识,全国所有设置产品设计专业的高校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上都在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从分析理论教学案例、增强实践教学内容、到开设课外辅助教学方法等内容,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有效的调动起来,没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的教学还是处于被动的,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国外,大部分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都会经常性的参加各类设计大赛,特别是家电产品设计行业,每年的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奖、IF概念设计奖,都有大量的国外学生参加并获奖;近年来,部分设有产品设计专业的高校也在尝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校企合作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学生专业方向的不对接等因素,课外、校外参加大赛就成了一种空话,也都没有真正的普及用于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专业设置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目前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作为高校的教学者,有责任在新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上提出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前高校新教学,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中,让我们的学生实践能力更强,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家电产品设计的课程中,通过让学生参加校外实践大赛,培养学生主体独立意识。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校外各大产品设计大赛,特别是企业类产品设计大赛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设计企划、市场调研、设计草图等一系列产品设计流程,这期间都能让学生学到很多课堂上少有的课外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调学习上的独立自主,创新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家电产品设计的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设计大赛相结合进行,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解决课程中一味的理论单调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四、结论
在进行《家电产品设计》课程时,如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大赛中获奖的少数人,是否能对大部分的专业学生起到引导、示范、带动作用等。

经过这几年在学校教学中逐渐采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得出,真正体现出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更直接有效的掌握家电产品
设计流程与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有效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突出理论与实践的连接,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基金:2014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理念在《家电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XJG-14-29-3,项目负责人:何月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