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中商誉会计的特点及局限性

合集下载

解读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商誉问题的相关规定

解读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商誉问题的相关规定

解读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商誉问题的相关规定[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商誉会计的理论也需要不断发展。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再次对我国商誉问题的处理作了进一步完善。

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商誉和商誉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为前提来探讨准则中关于商誉会计的规定以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商誉;商誉会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企业,企业的资产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企业商誉价值也随之不断增加,其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商誉会计问题的地位也日益突显。

从19世纪末开始,商誉问题就引起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学界的普遍重视。

我国对商誉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是会计学界悬而未决的一个难题。

对商誉制定出一种适当的会计方法也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我国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对商誉这一问题也作了一些新规定。

对此,试作以下探讨。

一、关于商誉与商誉会计商誉通常被认为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与信誉”。

在会计学界,对商誉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观点有:(1)好感价值论:美国会计学家Hendrickson认为,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无形价值。

这些好感可能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企业信誉、垄断的特权和管理有方等。

一个企业拥有了商誉则能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利润。

(2)超额收益论:该观点认为商誉是预计超额收益的资本化。

(3)总计价账户论:即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计量企业未入账资产的结果。

它是对企业主体中优秀的管理人才、忠实的客户与有利的地点等资产的计量。

(4)无形资源论:认为商誉是未入账的无形资源。

(5)核心商誉论:关于核心商誉,是Petrone 和Johnson在1998年首次提出的。

他们认为商誉是由6大部分组成:①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在收购日的公允市价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②被收购企业存续业务“持续经营”要素的公允价值;③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和业务结合的预期协同效应的公允价值;④收购企业由于计量收购报价的错误而多计量的金额;⑤被收购企业未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公允市价;⑥收购企业多支付或少支付的金额。

新准则下商誉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新准则下商誉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企业间合并和企业间竞争不断增加,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商誉的会计处理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再次对我国商誉问题的处理作了进一步完善。

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商誉和商誉会计的一些处理方法,并探讨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一、新准则下商誉的全新内涵1、商誉从无形资产中脱离出来。

根据《应用指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

2、新准则主要确认的是“正商誉”,不包括“负商誉”。

即“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作为商誉(正商誉)处理,如果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负商誉,则计入当期损益。

3、商誉的确认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4、商誉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并且减值不允许冲回。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对商誉测试的减值部分,应计入当期损益,并且一旦确认,不允许冲回。

5、新准则会计科目新增设了“商誉”、“商誉减值准备”等会计科目。

6、商誉在资产负债表单独列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和《应用指南》的规定,会计期末,商誉在资产负债表“资产”栏中单独设立“商誉”项目予以反映。

二、商誉的初始确认的会计处理1、在新准则体系下,只有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涉及商誉的会计处理。

我国新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可以看出,我国就商誉的初始确认及计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差额式的间接计量。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商誉会计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商誉会计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商誉会计【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之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进行了重新阐述。

尤其在有关具体准则中,对作为资产要素特殊项目的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与原有准则和制度的规定截然不同。

本文对新准则体系之下的商誉会计问题作了归纳和解析。

商誉,通常被会计界普遍认定为能使某一会计主体获得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

从理论上来看,它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财务报表的编报框架》中对资产所下定义的基本特征,但在实务中不论是主要国家的国内准则还是国际准则,关于商誉的确认和计量的流行惯例基本上与理论假设不同。

一、商誉不再被确认为无形资产(CAS6)企业商誉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商业信誉良好而获得了客户信任;或由于组织管理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

由于商誉的没有形态这一特征,就使得人们习惯上将其划入无形资产的范畴。

在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中曾经将外购的商誉认定为无形资产中的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并在预计的年限内进行摊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尤其强调,无形资产中的可辨认性标准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然而,商誉往往与整个企业密切相关,因而它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与企业可辨认的各种资产分开出售。

因此,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不再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来考虑,而是单独将其认定为一项资产要素。

另外,企业自创的商誉虽然也能成为企业的一项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由于其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故不能将自创的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

例1:甲公司在其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之下,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甲公司为取得这样的成绩付出了多少代价,即成本是难以计量的。

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内容摘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在内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

商誉是一种不能被单独识别与确认的资产,数值上等于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在全球企业并购案盛行的今天,商誉成为会计界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我国实施的新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事项作了一系列新规定,在商誉会计的相关部分有了很大的变化,进行了一些较合理的修改,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本文就其变化以及处理等做了概述,并分析了新准则下,企业合并的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对商誉的系统摊销和减值处理问题都有一些思考,此外本文阐述了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的变化的影响及相对措施。

最后本文对中外有关商誉处理做了比较并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商誉思考措施AbstractFebruary 15, 2006, including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released a basic guideline and 38 specific guidelines, criteria and application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enterprise system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January 1, 2007 in the first Listed companies. Is a kind of goodwill can not be separately identified and recognized in the assets, the value equal to the purchase on the purchase side of the merger andconsolidation costs in the purchase was made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fair value of net assets of the share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case of global M & A popular today, goodwill accounting profession to become a major concern. China's new guidelines on the goodwill of the matter made a series of new regulations in the accounting of goodwill associated with some of the great changes that had some of the more reasonable amendments, 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issues need further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as well as changes in its management has done a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new guidelines, the merger of self-purchased goodwill and goodwill, goodwill amortization and impairment of the system has some thinking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in addition to this article A new set of guidelines for goodwill accounting treatment and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the relative measures. Finally, on foreign-related goodwill to do to deal with the comparison and some enlightenment.Key word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Goodwill think Measures目录一、关于商誉本质的分析 (1)二、关于企业合并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割裂对待 (2)(一)新准则下关于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分析 (2)(二)外购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局限性的反映 (2)(三)确认和计量自创商誉的当前可行做法 (3)三、关于商誉摊销和减值的处理 (3)(一)商誉的系统摊销问题 (3)(二)商誉减值处理问题 (3)四、新准则下商誉处理方法变化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4)(一)商誉处理方法变化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4)(二)解决措施 (4)五、商誉会计规范演进比较研究 (5)(一)中外商誉会计规范演进过程 (5)(二)中外有关商誉会计处理规范比较 (5)(三)中外有关商誉会计处理规范比较后的启示 (6)参考文献 (7)新准则下商誉会计问题思考商誉虽然是一种资产,但是不能单独识别和确认的,数值上等于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浅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商誉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商誉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进行 减 值 评 估 时 很 难 将 合并 商誉 与 自创 商 誉 区分 开 ,除 非 在极 少数 情况 F 买方在合并后仍允许被 并购企业完全独立经营 。 购
本 之 间 的 配 比关 系 。因 为 自创 商 誉在 形 成 之后 的较 长受 益 期 间
内 , 确认 其 带 来 的 收人 , 确 认 其 带来 的耗 费 , 实 际 上 是 歪 只 不 则 曲 了 配 比原 则 的贯 彻 执行 ,这 样 计 量 得 到 的利 润 或 亏 损 很 难说 足 客 观公 允 的 ; 是 会 计 上 确 认 合 并 商誉 , 确 认 自创 商誉 , 二 不 过
的 隐形 负债 。 ( ) 末 商 誉 的报 表 列 示 与披 露 不 利 于 实 际操作 四 期
认 资产 、负 债 公 允 价 值 份额 的差 额 ,其 存 在无 法与 企 业 自身 分 离 , 具有 可 辨 认性 , 属于 无 形 资产 准 则 所规 范 的 无 形 资产 。 不 不 二 、 会 计 准则 下 商誉 会 计 处 理存 在 的 问题 新
者 由 于经 营效 率 高 、 握 了先 进 技 术 、 理 基 础 好 、 产 历 史 悠 掌 管 生 久 、 员 素质 高及 广 告 宣传 等多 种 原 因 , 比 同行 业 企业 获 得 更 人 能
新 会 计 准 则 中对 负 商誉 的处 理 , “ 买 方合 并 成 本 小 于 合 即 购 并 中取 得 的被 购 买 方 可辨 认 净 资 产 公 允 价值 份额 的差 额 ,应 当 计 入 当期 损 益 ” 。这 样 既 简 化 了会 计 处 理 , 又避 免 了在 规 定 的没 有 客 观 依 据 的期 限 内 固定 的夸 大 各 期 收益 。但 该 方 法 也存 在 一 定 的 缺 陷 :一是 由于 将 负 商 誉 直接 计 入 合 并 当 期 损 益 可能 造 成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合并商誉是指企业通过收购其他公司而产生的差额,即超过收购价格的净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之和。

在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合并商誉的计量方式不再使用公允价值以前的会计准则要求将合并商誉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新会计准则要求将合并商誉按照其实际支付的成本计量。

这导致了两个问题:首先,如果合并商誉的实际价值高于成本,公司可能会出现资产被低估的情况;其次,如果合并商誉的实际价值低于成本,公司可能会出现负债被高估的情况。

对策一:加强尽职调查在进行企业收购时,应加强尽职调查,充分了解被收购公司的实际价值,并对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做出合理的估计。

这样可以降低合并商誉的计量误差。

对策二:做好商誉减值测试在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需要进行定期减值测试。

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减值测试程序,及时评估合并商誉的实际价值,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其价值。

这有助于减少合并商誉的计量误差。

问题二:合并商誉的摊销期限的变化在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不再摊销固定的期限,而是需要进行定期减值测试。

这导致了一个问题:企业如何确定合并商誉的摊销期限,以及何时进行减值测试。

对策一:基于商誉的预期持续时间进行摊销企业可以根据商誉的特性和预期持续时间,确定合适的摊销期限。

根据商誉的预期持续时间对其进行摊销,可以更好地反映商誉的实际价值变动。

对策二:灵活地进行减值测试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企业认为合并商誉的价值出现了实质性的下降,可以提前进行减值测试。

这样可以更及时地调整合并商誉的价值,减少潜在损失。

问题三:合并商誉的跨期摊销带来的审计问题新会计准则下的合并商誉不再摊销固定的期限,而是需要进行定期减值测试。

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如何确定合并商誉的准确价值,以及如何评估合并商誉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减值风险。

新准则中商誉会计的特点及局限性

新准则中商誉会计的特点及局限性
法。
誉。这是 由于 目 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实例大部分是 方股票 的市场价值 比较 准确地反映了该企业作 同一控制下的企 业合并( 如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 为一个独立企业 的持续经营价值 , 则兼并方愿意
合并 , 同一所有者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 )这不一 , 定是 购买方和被购买方完全 出于 自愿的交 易行 为, 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 的结果 , 不代 表公允价值 。出于遏制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实行利 润操纵的原因 , 面价值作为资产 确认 计量的 以账 基础 。对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准则规 新 定采用购买法( 即视 同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 的交易 ) 行核算 , 按照公允 价值确认所取 得的 资产和负债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份额 的差额确认为购买方 的商誉 ; 合 并 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 资产公允价值份 额的差额 ’进行复核后确认 为购买方的 当期损 ; 益 。可见 , 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 合并看作是 对 双方 自愿交易的结果 , 在交易中有 双方都认 可的 公允价值 , 以确认商誉。 可 由于商誉是无法具体辨认的资源 , 能使 并且 企业获取超额收益 的能力 , 因此不进行摊销 。但 是会计 期末需测试其获得超额 收益 的能力是否 降低 , 计算其减值金额。 2新 准则中商誉会汁的局限性 2 . 1新准则中对外购商誉确认的规定不尽符 接受 的购买价应该等 于被兼并方股票的市场价 值 (V )加上购买方 的预期合并后产生协 同效 P B, 应能多获得 收益的现值 ( 增量溢 价) 即购买价= , P + vB 增量溢价。在前面的假设成立的情况下 , 购 买价与 P B之差就是 合并成本大 于享有 的被购 V 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 而以增量溢 价表现 的产生预期协 同效应能多获得收益 的现 值从商誉 的经济实质意义上说就是外购商誉。因 此, 从理论上讲 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 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等于外购商誉。 但在企业合并 的实例 中, 外购商誉与购买企 业 的合并 成本大 于享 有的被购买企业净 资产公 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也是存在 区别的。虽然从理论 上讲 , 购买价 由上面提 到的公式来确定 , 可是购 买价往往受 到市场供求关 系、 交易双方谈判 技巧 等 因素的影 响而偏 离理论上确定的价格 , 这样计 算 出来 的外 购商誉就必然包含 了大量的非商誉 因素。事实 上 , 购买企业愿意 以超过被购买企业 公允价值的代价来进行合并 , 往往出于 自身战略 发展等多方 面原 因, 获取超额收益能力仅仅是其 中可能的原因之一 。以购买企业的合并成本大于 合其含义 享有的被 购买企业净 资产公 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从商誉的本 质角度看 , 企业具有 的获取超额 确定的外购商誉 主要 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收益能力才是企业商誉形成的基石。企业有无获 被购买企业 持续经营 中各种得 以存续的优

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会计问题探讨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商誉会计处理的思路和方法,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靠拢。

本文结合新准则对商誉的确认、摊销和减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有助于商誉会计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商誉确认摊销减值商誉是企业的一种无形价值,通常指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

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即具有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信誉和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企业间合并不断增加,商誉的会计处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的出台,在商誉会计的相关部分有了很大的变化,进行了一些较合理的修改,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现就商誉的确认、摊销和减值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以有助于商誉会计发展。

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问题商誉可以自创,也可以外购。

《新准则》规定,将企业合并过程中,对于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即外购商誉,确认为商誉。

而自创商誉仍旧不予确认。

这一处理方法将本质一致的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割裂对待,显然不甚合理。

(一)自创商誉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新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持续经营中所形成、享有的,可以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能力的一项无形资源,符合资产定义。

此外,《新准则》要求,资产的确认要同时满足条件: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对自创商誉是否应确认的争议多在于此。

事实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自创商誉有关的各项支出在发生当期就已确认,如服务态度的改善,诚信经营,广告推介,研发及企业文化的创造等等,企业要为这些活动付出相当的代价,即自创商誉也是能够计量的。

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影响(1).doc

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影响(1).doc

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影响(1) -商誉是一种不能被单独识别与确认的资产,数值上等于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在全球企业并购案盛行的今天,商誉成为会计界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我国在2007年实施的新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事项作了一系列新规定,这次变化基本实现了国际趋同,而对其后续处理方法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本文将从国外对商誉处理的经验出发,试析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将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一、我国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基本情况继欧盟2005年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后,我国在2007年也向国际趋同跨了很大的一步,其中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上有了重大变化。

有关商誉,新准则涉及主要三点会计政策的变更:CAS No.6——《无形资产》准则将商誉剔除在无形资产的范围之外;CAS No.20——《企业合并》准则明确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作为企业合并的使用范围,并规定只有购买法合并才能够确认商誉;CAS No.8——《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由公允价值法代替直线摊销法,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

我国早期采用商誉十年直线摊销的方法等于承认了商誉是作为无形资产的一个种类,并按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然而定义上不可辨认的商誉同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毕竟有本质的区别,将其处理方法分开,不失为新准则的进步之处。

但对商誉会计方法的变化将影响到每年转入损益的商誉摊销额,进而影响利润表的净利润金额,这对采用购买法进行企业合并且带来大量商誉的购买方有巨大影响。

二、国外会计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的演进1、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目前国际上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四种:直接冲销法、系统摊销法、减值测试法、永久保留法。

直接冲销法是将商誉在取得后立即冲销资本公积,该方法将购买商誉视为一项特定资本交易所产生的价值差额,其实质是代表收购价格高于目标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形成的资本损失。

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问题

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问题

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问题商誉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看似无形却又价值很大,有时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商誉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2006年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构成,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作出了相应的会计处理规定。

但商誉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殊性质,38项具体准则中并没有对其作出直接的规定,而只是在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中对其略有提及。

本文从新会计准则的角度,对商誉的本质进行剖析,进而详细阐述有关其账务处理的问题。

一、对商誉本质的探索商誉,从表面意思上翻译为商业上的信誉。

它既不像固定资产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又不像无形资产那样可以辨认。

对商誉一词的定义最早可以追溯到1859年英国的一宗案例,当时法官对商誉的定义是指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与企业经营有联系的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商号等。

当时对商誉的定义可以很直观的让人们对其有一个初始的认识,所以作为权威的定义,它一直沿用到19世纪末。

从商誉的来源来看,可把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两种。

自创商誉的本质是资源的超额效用所能带来的未来超额收益的贴现价值,它们往往被看成是很多种无形资产的组合。

会计学者对企业自创商誉的组成要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杰出的管理队伍、优秀的销售组织、有效的广告、先进的工艺技术、领先的员工训练计划、优惠的纳税条件、有利的政府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客户口碑等。

自创商誉是企业日积月累形成的,企业在形成商誉过程中付出的成本已于当期形成费用,因此无法得到商誉的历史成本,无法将其用货币计量,这也是新会计准则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其构成要素像人力资源等大多数也不符合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即它们具有不可辨认性。

由此看来,在对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上,新会计准则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

新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只有在企业购买和兼并另一个企业时才能进行核算。

也就是说,只有外购商誉才能涉及到会计处理的问题并且与企业合并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通常也将外购商誉说成是合并商誉,对企业合并业务的处理也就直接影响着对合并商誉的处理。

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变化影响

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变化影响

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变化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兼并和收购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商业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商誉被认为是一种价格差,它代表了企业收购其他公司支付的超过目标公司净资产的费用。

然而,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存在争议。

在201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更新了商誉的会计准则,这些新准则对企业的商誉会计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新准则对商誉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商誉被定义为企业超过目标公司公允价值的支付金额。

在新准则下,商誉的计算也需要考虑到可识别的无形资产和其他已知负债的存在。

这些调整意味着企业要在收购业务时更深入地研究目标公司的特点,以更好地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从而确定商誉的准确价值。

新准则还改变了商誉消耗和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方式。

在旧准则下,商誉被认为是无限持续的,不涉及折旧或摊销的消耗方式。

在新的准则下,商誉需要在有限的使用期限内进行折旧或摊销。

企业需要对商誉进行定期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减值损失的调整。

这些变化使企业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商誉的实际价值,以避免出现会计损失。

新准则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细节,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商誉会计。

例如,这些准则要求企业定期对商誉进行摊销或折旧,并且要求企业对收购业务的影响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应将收购业务作为商誉资产进行处理。

这些额外的指导方针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计算其商誉资产,从而提高会计透明度和准确性。

总之,新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新的准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商誉的实际价值,并定期进行调整,以避免会计损失的发生。

这些新征程还能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计算商誉,在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时提高准确性和透明度。

因此,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和实施新准则,以确保良好的会计处理和业务效益。

2019年1月29日商誉准则

2019年1月29日商誉准则

2019年1月29日商誉准则1. 背景介绍2019年1月29日,我国颁布了新的商誉准则,这一举措意味着我国商誉会计处理规则将迎来重大变革。

商誉是企业在企业并购中由于溢价支付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品牌、客户关系、员工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一种,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商誉准则的调整,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披露,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着重大的影响。

2. 新的商誉准则内容新的商誉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2.1 商誉准则的范围和目的新的商誉准则在确定商誉的会计处理和报告准则,对商誉进行定价、资产净值调整和监督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2.2 商誉的确认标准商誉的确认标准是指企业在企业合并中,对商誉的确认条件和标准,新的商誉准则对商誉的确认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避免了财务报表的数字被操纵。

2.3 商誉的计量方法商誉的计量方法是指企业在确定商誉价值时所使用的具体计算方法,新的商誉准则对商誉的计量方法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提高了商誉计量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2.4 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企业在确认商誉价值时所进行的测试程序,新的商誉准则对商誉减值测试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商誉减值测试的程序和流程。

3. 对企业的影响新的商誉准则的出台,对企业有着重大的影响:3.1 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披露新的商誉准则明确了商誉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对企业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企业的财务报表披露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3.2 经营和财务状况新的商誉准则的出台,将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4. 结论新的商誉准则的出台,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 参考文献[1] 商务部:2019 年 1 月 29 日 8 个行业商务系统签约调减去产能任务[2] 2019年新证券法[3] 2019年《关于促进裙众体育健身运动的若干意见》[4] 《2019年Ⅱ家居行业研究报告》6. 商誉准则对税收的影响除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披露和经营状况产生影响外,新的商誉准则还将对企业的税收产生影响。

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会计

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会计
誉 的 初 始 计 量
《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0号~企业合并》 中规 定 , 非 同一控制 下 的 的控股合并都不存在合并 理论 的 问题 , 只有母公 司就非 全资 子公 企 业 合 并 , 购 买方 对 合 并 成 本 大 于合 并 中取 得 的 被 购 买 方 可 辨 认
公司的整体价值是通过母公司所付出的购买价格 除 以其拥有 的股
权 比例 推 定 的 , 即假 设 子 公 司 的 少 数 股 东 也 愿 意 与 母 公 司 股 东 一
合并理论是编制合并 财务报 表 的理论依 据 , 是说 明少数 股东 样支付 同样 的价格获 得股权 , 但 实际上 并非 如此 。主体 理论 对于 权益的会计处理。因为在非 1 0 0 %控股合并的情况下 。 子公 司的普 合并商誉计算的这种假 定性 质 , 是主体 理论 的最大缺 陷 。而 我 国
财政部 于 2 0 0 6年颁布 的《 企业会 计准 则》 中对合 并商誉 的规
范 较 之 以前 的会 计 准 则 可 以说 有 本 质 不 同 , 不 但 引 入 了公 允 价 值 , 更 为重 要 的是 对 于 合 并 商 誉 的 后 续 计 量 取 消 了 以往 的 系 统 摊 销
所有者权益 中所享受 的份额 的差额计算 确定 的。这一 计算方法类 法, 取而代之的是减值测试法( 即只 有 在 商 誉 发 生 减 值 的 情 况 下 才 似 于母 公 司 观及 所 有 权 观 。 由 此 可 见 , 我 国 没 有 选 择 单 一 的 合 并 减 少 商誉 的 账 面 价 值 ) , 这 样 的 做 法 与 目前 国 际 通 行 做 法 几 乎 一 理论 , 而是将几种 合并 理论 结合 运 用 。 更像 是修 正 之后 的 主体理

新会计准则2021商誉摊销

新会计准则2021商誉摊销

新会计准则2021商誉摊销摘要:1.新会计准则概述2.商誉的定义及特点3.新会计准则下商誉的摊销方法4.新会计准则对商誉摊销的影响5.企业如何应对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摊销正文:一、新会计准则概述新会计准则,即2021 年1 月1 日起在我国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新修订的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商誉的定义及特点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合并等过程中,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点:1.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企业整体;2.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3.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三、新会计准则下商誉的摊销方法新会计准则下,商誉的摊销方法主要有两种:1.直接法:在商誉确认后,按照预计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誉的预期收益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

2.间接法:在商誉确认后,按照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占购买价的比例,调整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从而在后续期间按照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摊销。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誉的预期收益难以可靠估计的情况。

四、新会计准则对商誉摊销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对商誉摊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了商誉摊销的准确性:新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商誉的内在价值,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提高了商誉摊销的准确性。

2.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新会计准则下商誉摊销期限的延长,可能导致企业在合并后一段时间内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五、企业如何应对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摊销面对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摊销,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估计商誉价值: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应合理估计商誉价值,避免过高或过低估计,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2.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根据商誉的预期收益情况,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确保商誉摊销的准确性。

商誉评估局限

商誉评估局限

商誉评估局限商誉评估是指对一家公司在市场上所积累的声誉、品牌价值和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商誉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商誉评估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首先,商誉评估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很难进行准确的衡量。

评估商誉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例如市场环境、行业竞争力等,这些因素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同时,商誉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变动,评估商誉的结果也会受到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

其次,商誉评估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商誉评估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信息、经营状况等。

然而,这些信息往往只有企业自己才能掌握,而对于外部评估机构来说是难以获取的。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商誉评估往往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准确的问题。

第三,商誉评估的方法和模型比较复杂。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的评估相对于有形资产来说更加复杂。

目前,商誉评估的方法和模型有很多种,例如市场倍率法、贴现现金流量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局限性。

评估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才能准确地评估商誉的价值。

最后,商誉评估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由于商誉的价值很难准确衡量,并且评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商誉评估的结果往往并不完全准确。

评估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假设和推测,这些假设和推测也会对评估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综上所述,商誉评估虽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为了准确评估商誉的价值,评估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商誉评估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评估结果可能存在的误差。

商誉核算新制度

商誉核算新制度

商誉核算新制度概述商誉是企业收购其他企业时,付出的超过被购企业净资产的价值。

在会计上,商誉是在一次收购中形成的无形资产。

在过去的会计实践中,商誉需要进行摊销,但摊销期限却是不确定的。

因此,商誉摊销被诟病为存在会计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会计准则颁布了一项新规定,将商誉的摊销改为商誉减值测试,并规定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

本文将对这项新制度进行介绍和解析。

新制度的内容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减值测试有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测试首先需要对商誉进行第一阶段测试。

第一阶段测试主要是比较被购企业当时的开展情况和预测情况,根据该比较结果,评估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如果被测试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则需要进入第二阶段测试。

2.第二阶段测试第二阶段测试主要是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商誉进行详细测试。

测试的过程中,需要计算被测试企业的可回收金额。

如果被测试企业的账面价值超过可回收金额,商誉就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商誉的披露新制度对商誉披露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在披露商誉信息时需要提供以下信息:1.被购企业的名称、买卖协议的日期、交易的性质和商誉余额。

2.评估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和前提假设。

3.商誉减值测试的结果和计提减值损失的金额。

新制度的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更高过去的商誉摊销制度存在会计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但新制度下,商誉的减值测试要求更加明确,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企业的财务成本降低摊销商誉在会计上需要计入成本,将会减少企业的净利润,也将影响企业的财务成本。

而采用商誉减值测试制度后,企业在摊销商誉方面的财务成本将会降低。

企业的投资按值计量在过去的商誉摊销制度下,商誉被纳入长期资产,被摊销为成本,而不是按照其市场价值进行计量。

新制度下,商誉减值测试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投资按值计量的结果。

结语新的商誉核算制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及财务成本等方面,企业需要充分理解新规定,并对内部下达相关的制度文件,以便尽快适应新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准则中商誉会计的特点及局限性
作者:李晓燕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09期
摘要:在新会计准则中,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数额,既体现国际趋同,又结合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情,但新准则在对商誉确认、计量的方法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商誉会计
商誉是在企业合并中产生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涉及商誉的经济业务(如企业股份制改革、兼并等)不断涌现,使商誉概念、商誉会计理论向更深层次发展。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再次对我国商誉会计处理作了进一步完善。

1 新准则中商誉会计的特点
在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中,由于自创商誉的形成是一长期过程,价值构成复杂,因其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不易确定市场价值,出于谨慎性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考虑,一般不予资本化为资产。

新准则规定商誉在企业合并中产生,也就明确了自创商誉不予确认。

在会计处理上反映了国际趋同。

外购商誉因取得方式、计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国际会计准则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通常将其与企业合并联系在一起,在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中规范商誉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既借鉴了国际准则的规定又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了类似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按照股权结合方法进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不形成商誉。

购买方合并对价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权益项目,即首先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时冲减调整留存收益。

因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产生商誉。

这是由于目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实例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合并,同一所有者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这不一定是购买方和被购买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

出于遏制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实行利润操纵的原因,以账面价值作为资产确认计量的基础。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准则规定采用购买法(即视同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的交易)进行核算,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购买方的商誉;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进行复核后确认为购买方的当期损益。

可见,对于非同一
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看作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在交易中有双方都认可的公允价值,可以确认商誉。

由于商誉是无法具体辨认的资源,并且能使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因此不进行摊销。

但是会计期末需测试其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是否降低,计算其减值金额。

2 新准则中商誉会计的局限性
2.1 新准则中对外购商誉确认的规定不尽符合其含义
从商誉的本质角度看,企业具有的获取超额收益能力才是企业商誉形成的基石。

企业有无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是商誉的定性标准;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大小是商誉的定量标准。

从商誉的形成过程来看,商誉的形成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单纯的产权交易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商誉。

外购商誉定义的预期协同效应也并不是在产权交易之日就产生的,它必然要经过购买方与被购买方一段时间的磨合才会形成。

外购商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被合并企业有一部分价值在平时未予确认,而且购买企业预期这部分未入账的价值将会带来超额利润,这部分未确认的价值实质上就是被购买企业的自创商誉。

因此,如果被购买企业的自创商誉在平时就确认入账,不考虑讨价还价的技巧及其它偶然因素的影响,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就不会再有差价产生。

外购商誉实质上是被购买企业的自创商誉,只不过合并之前未予确认。

新准则规定外购商誉是企业合并时购买企业合并成本高于被合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从购买企业的购并动机来进行分析,合并成本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并不能代表商誉的性质。

2.2 新准则中外购商誉的计量方法不够准确
在企业合并时,购买企业的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由于本身内涵的模糊性,无法解释定性为何种性质的资产的。

外购商誉与购买企业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是有密切联系的。

从企业理财学的角度来看,假定被购买方股票的市场价值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该企业作为一个独立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则兼并方愿意接受的购买价应该等于被兼并方股票的市场价值(PVB),加上购买方的预期合并后产生协同效应能多获得收益的现值(增量溢价),即购买价=PVB+增量溢价。

在前面的假设成立的情况下,购买价与PVB之差就是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而以增量溢价表现的产生预期协同效应能多获得收益的现值从商誉的经济实质意义上说就是外购商誉。

因此,从理论上讲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等于外购商誉。

但在企业合并的实例中,外购商誉与购买企业的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也是存在区别的。

虽然从理论上讲,购买价由上面提到的公式来确定,可是购买价往往受到市场供求关系、交易双方谈判技巧等因素的影响而偏离理论上确定的价格,这样计算出来的外购商誉就必然包含了大量的非商誉因素。

事实上,购买企业愿意以超过被购买
企业公允价值的代价来进行合并,往往出于自身战略发展等多方面原因,获取超额收益能力仅仅是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

以购买企业的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定的外购商誉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被购买企业持续经营中各种得以存续的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所具有的公允价值;通过企业合并实现购买企业与被购买企业的整合所具有的公允价值;因种种原因未能由被购买企业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价值;购买企业由于高估被购买企业净资产而多付的价值;由于合并双方的讨价还价而导致购买企业多付或少付的价值。

在实务中,购买企业的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并不完全等于外购商誉,外购商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虽然从商誉的本质、形成来看,有关商誉确认计量的规定是不妥当的,但这也是由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确定的。

从我国目前控制权市场来看,股权高度集中,大约有2/3左右的国有股、法人股是不流通的,并且这些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在60%左右,独享了公司的控制权。

另外,协议受让非流通股比在二级市场收购流通股的成本要低许多,加之协议收购无需反复公告自己的持股量,省去了许多繁琐的程序,所以中国目前主要以协议收购为主。

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仅当企业合并时以合并成本与享有的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外购商誉并进行表内单独列示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也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情的处理方法。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资产已从有形化向无形化发展。

商誉作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源,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出于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的考虑,应尽快制订单独的商誉准则来规范商誉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自创商誉作为反映具有超额盈利能力的信息,对评估企业价值起极大作用。

从理论上看,在财务报告中确认企业的自创商誉才是解决有关商誉会计问题的有效途径。

可是由于谨慎性原则、缺乏确认价值基础等理由的存在,在表内确认自创商誉的条件还不成熟。

因此笔者建议先在表外提供有关自创商誉的信息。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市场足够健全时,为了及时做出正确决策,企业利害相关人会有提供自创商誉信息的要求。

应该相信,随着预测科学的进步,准确预测企业未来每年盈利及其能带来的现金流量,选择公认较合理的贴现率,商誉的账面价值将最大可能地反映其真实价值,体现其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这一本质,也就可以科学合理地计量企业的自创商誉,进而完善商誉会计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2]朱学义.浅谈新会计准则中的商誉及其核算[J].财务与会计,2007(2).
[3]于小镭,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