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 (修复的)
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50d33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0.png)
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U/R2.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电阻的计算:R = U/I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阻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2. 知识讲解:介绍欧姆定律的概念,讲解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a. 一根电阻为10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5V,求电流大小。
b. 一根电阻为20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10V,求电流大小。
5. 电阻的计算: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R = U/I,并请同学们进行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电阻的计算:R = U/I七、作业设计a. 一根电阻为15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7.5V,求电流大小。
b. 一根电阻为30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15V,求电流大小。
a. 导线两端电压为10V,电流为2A。
b. 导线两端电压为5V,电流为1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欧姆定律和电阻计算的掌握程度如何?2.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最为基础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2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c04058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7.png)
文档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该章节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2. 欧姆定律的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 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4. 欧姆定律的应用:如何根据给定的电压和电阻计算电流,以及如何根据给定的电流和电阻计算电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及其公式;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和运用;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电压表、电流表;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2. 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3. 举例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计算解决问题;4.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5.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欧姆定律;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定义;2. 欧姆定律的公式;3. 欧姆定律的应用举例。
七、作业设计:a. 给定电流为2A,电阻为3Ω,求电压;b. 给定电压为12V,电阻为4Ω,求电流。
答案:a. 电压= 2A × 3Ω = 6V;b. 电流= 12V ÷ 4Ω = 3A。
a. 一个灯泡的电阻为10Ω,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求灯泡的电流;b. 一个电流表的电阻为5Ω,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上,求电流表的读数。
答案:a. 灯泡的电流= 220V ÷ 10Ω = 22A;b. 电流表的读数= 10V ÷ 5Ω = 2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和举例讲解,使学生了解了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路设计、电器维修等领域。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新版)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新版)沪粤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35a4bade80d4d8d05a4f18.png)
《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学习日标1. 巩固电阻定义、单位及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对欧姆定律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2.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熟练使用欧姆定律解决电学中的相关问题•3. 重点:巩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欧姆定律的应用预习导嗥——芹看不稱1.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是R ,国际单位为欧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2. 滑动变阻器:(1)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将其串联在电路中,正确的接法为“一上一下”,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阻值调到最大.(2)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_电压;②保护电路.3.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 欧姆定律(1)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公式:1= ____ .⑶变形公式:①电压U= IR ;②电阻R _.5. 回顾“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完成下列问题:(1) 实验原理:R=.(2) 实验电路图:在空白处画出实验电路图.(3) 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作用;在闭合开关前应先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电路中电阻值最大,电流最小的位置.(4) 实验结论: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令作探究-------- 不枫不诗I 4 f Wk"十■鼻十十渺少1.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2 A 20 Q”的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玄阜(D)系是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24 V,电阻R=R=120 Q ,两只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0. 6 A.当闭合开关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2 A .若故障由这两个电阻中的其中一个引起,则出现的故障是(D)A. R短路B.R2断路C.R i短路DR 断路3. 实验室有以下器材:电源电压未知的一块蓄电池,一块电压表,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出未知电阻R的阻值.A. 根据电路图按正确方法连接实物,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B.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a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源;C.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b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D. 整理实验器材.⑶利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R),推导出R的表达式R= R .4. 如图所示,R=20 Q,艮=60 Q, R=40 Q,电源电压恒定.若S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 .则:(1) 电源的电压是多少?(2) 当S i和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R两端的电压是多少?(3) 当S i和S2均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解:(1)当S i闭合,S2断开时,R被短路,R被断路,电路中只有R3;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故电源电压:U=IR=0. 6 A X 40 Q =24 V .⑵当S i和S2均断开时,电路为R和R3的串联,画出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故电路中电流I====0. 4 A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故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A R 两端的电压:U=IR i =0.4 A X 20 Q =8 V .(3) 当S i 和S 2均闭合时,R 被短路,电路变为R 和R 3并联,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电路的总电阻 : R 并===24 Q 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 , 故 I 2===1 A.甲乙940仃。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复习课 导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复习课 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8124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3.png)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课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掌握欧姆定律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掌握欧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复习导入(10分钟)•复习前几章学过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
•提问学生:什么是欧姆定律?它的公式是什么?2. 引入新知(10分钟)•向学生介绍欧姆定律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分析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解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教学讲解(2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分析并解决典型的欧姆定律应用问题。
4. 拓展应用(30分钟)•给学生准备一些复杂的电路图,让他们自己分析并应用欧姆定律求解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并解答问题。
5. 实验探究(20分钟)•利用实验进行欧姆定律的验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
6. 小结与评价(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和预习下节课内容。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范围,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解决典型欧姆定律应用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和条件•教师准备的教学PPT、电路图、示意图等。
•实验设备和材料: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对欧姆定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4623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f.png)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本节课主要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包括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思考在家庭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 欧姆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即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介绍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6.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值。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1. 定义: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表达式:I=U/R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段导体的电阻为10Ω,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导体两端的电压。
答案:U=IR=2A×10Ω=20V2. 题目:一个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通过电路的电流为4A,求电路中的电阻。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复习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复习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613c8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png)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十四章复习研学案学校:设计教师:设计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复习电阻的概念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2)复习导体和绝缘体.(3)复习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4)理解欧姆定律.(5)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6)认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2. 过程和方法(1)能结合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熟练使用欧姆定律;(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能结合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熟练使用欧姆定律【教法学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作用,电阻用字母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和温度有关,与电压、电流.其它条件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其它条件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3.“220V 40W”的白炽灯未接入电路时(冷态)电阻约100Ω,正常工作时(热态)电阻约1200Ω.这表明.4.常态下的玻璃是相当好的体,若将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为了体.这表明.5.某些材料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突然减小为零,具有这种性质的物体称为.6.常见的变阻器有、、等.7.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滑动变阻器应联在电路中,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8.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的正确接法是“ ”.若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若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9.某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 2A”,其中“10Ω”表示,“2A”表示.10.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结论是.11.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结论是.12.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13.家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电路中的总电阻越,总电流越.14.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其公式为.15.“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原理是,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二、例题分析:例1.一根导线被拉长后,它的电阻变____,这是因为____变大,而________变小的缘故.(图1)例2.如图1所示,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1和L2的亮度变化是()A.L1、L2都变亮B.L1、L2都变暗C.L1变亮,L2变暗D.L1变暗,L2的亮度不变例3.有一根镍铬合金线,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合金线的电流为0.3安,则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_欧;若两端电压减小一半,则合金线的电流是________安;如果合金线两端不加电压,则合金线的电流为________安,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_欧.例4.关于欧姆定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B.对同一个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C.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所以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例5.小刚同学用图2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D.增加电池的数图 3 图2例6.如图3所示,OA、OB两直线是A、B两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图象.从图中可求得RA阻值为____欧,RB阻值为____欧.若将RA 接在6伏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安;若B接另一电源,IB=IA,则RB两端电压为________伏.例7.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导体编号A BCD长度1.0 1.0 1.0 0.5横截面积1.2 1.2 2.4 1.2材料镍铬锰铜镍铬镍铬(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两根导体;(2)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两根导体.例8.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3伏,那么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A.2:1 B.1:2 C.3:1 D.1:3(P)图4 图5 图6三、课后作业1.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导线的电阻比铝导线的电阻小B.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C.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大D.长度相同的铜导线,粗的电阻比细的电阻小如图5所示,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表示数变化()A.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3.如图6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若将A、C分别与图中电路的导线头M、N相连接,闭合开关后,当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D与N相连接,接线柱与M相连接,则闭合开关后,滑动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4.小明同学用图7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现将它换成1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来图7进行研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5.如图8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6.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图8 图9的关系”时,电路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B.电源电压3V太低C.20Ω的阻值太小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7.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射的强弱而改变.“光强”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 与光强E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光敏电阻随光强的增大而_________,随光强的减小而_________.(2)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0、电流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那么_________.A.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B.电流表的读数增大,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C.电流表的读数减小,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D.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减小(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光照强度为4.5 cd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 A.试求定值电阻R0 的阻值.8.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Ω,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A,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A.9.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宁宁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图10表测量出某段导体中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U/V 2.0 4.0 6.0 8.0 10.0I/A 0.1 0.22 0.3 0.38 0.5(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2)通过探究可得出:某段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比;(3)由上述关系图像可知导体的电阻R=_________Ω.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R1 和R2按甲、乙两图连接在同一电源上.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4A;乙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V.求:(1)R1 和R2的阻值;(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11.甲、乙两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1)甲小组选取的定值电阻为15,电阻箱阻值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5V,则该小组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V;实验中若增大电阻箱阻值,电路中的电流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 (后两空填变化情况).(2)乙小组选用其它规格的电源和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们通过调节电阻箱,得到几组电阻箱的阻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并作出U-R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电阻箱阻值为2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该组所选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1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在1A至2A之间,电压表的示数范围在6V至9V之间.求:(1)定值电阻R的阻值(2)电源电压.课后作业参考答案:DB变小B10将滑片向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VAA(1)减小增大(2)B (3)8()图略()正().(1)R1=10R2=5().(1)35 5 变小变大().(1)3()V。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专题复学课 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专题复学课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45cb00360cba1aa911da0f.png)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专题复学课 导学案一 复习目标:1、能正确理解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2、会使用三个基本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3、能正确判断两种基本电路及掌握其特点4、能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问题二:活动(一):基本知识梳理(1)电路组成:① ② ③ ④ 电路的三种情况:① ② ③活动(2)基本练习: 1、关于公式 ,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2、在一定值电阻R 两端加上4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400mA,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Ω;当通过它的电流减小为0.2A 时,电阻的阻值为 Ω,此时I UR它两端的电压为 V ;当它两端的电压降为0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 ,此时它的电阻值为 Ω.3;4、图中要使电灯L 1、L 2串联,应闭合开关 ;要使电灯L 1、L 2并联,应闭合开关 ;同时闭合开关 是绝不允许的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近似等电源电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L 2短路 B C 、 L 1短路 D 、L 1灯丝断了6.如图所示,已知灯L 处发生了断路或短路故障。
在不拆开电 路的情况下,利用一个电压表可快速判断故障,做法是:将开关断开,把电压表接在A 、B 两点间,如果电压表有示数,则灯L 路;如果电压表无示数,则灯L 路。
7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 1 = R 2 = R 3 = 20Ω ,当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是0.3A ,求:1)电源电压 2)S1、S2LLSSS(2)⑴_____________L 2 L 1SL 1L 2L 1L 2S(3)AS B A R 1 R 2R 3 A S 1 S 2活动(3)、拓展练习: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灯L 1、L 2、L 3的阻值分别为8Ω 、4Ω和12Ω.求:(1)当S 1和S 2都闭合时,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当S 1和S 2都断开时,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AvL 1S 2S 1L 3 L 2。
第14章 欧姆定律 全章导学案
![第14章 欧姆定律 全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0d3af3172ded630b1cb6e6.png)
第十四章第一节电阻导学案学校班级姓名日期一、学习目标: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知道电阻的概念;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3.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电学特征,了解半导体材料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二、课前预习:1.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电流大小;电流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精确测量,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等来粗略显示。
2.电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找器材做一做活动14.1,想一想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
4.导体让电流通过的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类似的现象是,道路让人们通过的同时又要消耗人的体力(即对人产生阻碍)。
你能用“类比经验”的方法,根据你走不同路的感觉,猜想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5.如果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我们该采用方法来探究这些因素对它的影响情况。
6.你知道物理学中对不易直接观察的物理量是采用方法进行观察的吗?(试着回忆一下“热量”的观测)7.查一查资料,“220v40w”白炽灯不工作(冷态)时的电阻约是___,正常发光(热态)时的电阻约是_____;由此,你对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猜想是___________。
8.试着在家中找一找,哪些是良导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些是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网搜一搜,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
三、预习交流:1.我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是……2.我在预习过程中,所做的小实验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是……四、互动突破:(一)电阻活动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根据按P82图14-1连接元件(连接电路时要注意些什么?)想一想:可用哪些方法改变电流大小?试一试:记录你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议一议: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1)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1)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40bdd9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9.png)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1)——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1)”。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学具:课本、导学案、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电阻器在电压为6V 时通过的电流为2A,求电阻器的电阻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6. 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电阻值,验证欧姆定律。
7.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单。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U = IR电流 I 电压 U 电阻 R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欧姆定律,探索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欧姆定律的应用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提到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14章欧姆定律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4章欧姆定律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ce71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1.png)
一、电阻【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表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3.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会根据电流大小判断电阻的大小.4.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学习过程】14.1 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实验器材干电池若干,小电灯,开关,几根不同的金属丝,电流表(量程为0~0.6A)。
将元件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议一议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归纳总结1、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1)、电路中接入同一导体时,_____________ ,即改变导体两端的______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2)、保持电路两端的电压相同时,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电阻()定义:元件符号:国际单位: ,简称:,符号: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kΩ= Ω 1 MΩ= Ω活动14.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猜想,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显示”出来?2.在实验中,用什么方法研究导体的电阻与这些因素的关系?3.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完成实验电路?它们应怎样连接起来?设计实验——电路图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控制的不变量有_____、__________ 。
表 1接入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大小电阻大小A(镍铬合金)l SB(镍铬合金)2l S实验结论: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______。
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控制的不变量有_____、__________ 。
表 2接入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大小电阻大小【巩固训练】1、常温下的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2、纯净水不导电,但含有杂质的水却容易导电。
这说明:Ω=_____ _Ω=____ _kΩ2.有一段粗铜线,若将它拉长,它的电阻将;若将它对折成一根导线使用它的电阻将3、一段由若干股组成的铜芯线,当抽去它其中的几股后,这段铜芯线的电阻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导体的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电流时,导体才有电阻B、导体的电阻大小取决于导体中电流的大小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及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D、导体的电阻大小取决于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第二节变阻器【学习目标】1.通过“铅笔芯”活动,知道滑动变阻器变阻原理;2.通过连接滑动变阻器活动,理解变阻器的结构,体验变阻器的变阻效果.3.会利用电阻箱等效代替测量导体的电阻,理解等效替代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复习:电阻影响因素: 。
第14章欧姆定律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4章欧姆定律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3b829e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a.png)
教案:第14章欧姆定律复习学校:初级中学教师:X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时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第14章“欧姆定律”的相关内容。
教材中的重点章节包括欧姆定律的定义、公式以及影响电阻的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1. 欧姆定律的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影响电阻的因素: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3. 学生能够了解影响电阻的因素,并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影响电阻的因素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练习题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提出问题:“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2. 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示例可以是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器连接在一个电路中,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验证欧姆定律。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并填写实验报告。
4. 讲解影响电阻的因素:讲解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或示例进行解释。
5. 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应用欧姆定律和影响电阻的因素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欧姆定律I = U/R影响电阻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七、作业设计电路图:电源电流表电阻器电压表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电流为2A,求电阻器的电阻值。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欧姆定律复习学案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欧姆定律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01476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b.png)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欧姆定律”的复习。
复习内容包括: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2. 电压的概念:电压是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3.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4.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I=U/R。
5.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
2.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回顾: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公式表达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 欧姆定律的推导: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引导学生发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欧姆定律公式I=U/R。
4. 欧姆定律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5.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图示电流 I 电压 U 电阻 R欧姆定律公式:I=U/R七、作业设计已知电路中电压为6V,电阻为3Ω,求电流。
已知电路中电流为2A,电阻为4Ω,求电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4)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4)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6564da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1.png)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4)——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4)”。
本节主要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难点: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投影仪。
学具:课本、导学案、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课本上的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公式:I = U/R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I ∝ U,I ∝ 1/R3. 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U = IR,R = U/I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通入电流为2A,求电路两端的电压。
答案:U = IR = 2A × 10Ω = 20V2. 题目二:一个电压为12V的电路,通过一个电阻为4Ω的电阻,求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I = U/R = 12V / 4Ω = 3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了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导学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c43a28762caaedc33d41c.png)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复习一、【复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熟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2.熟悉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熟悉欧姆定律的内容,会用欧姆定律进行相关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难点: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解决相关电学问题。
三、【知识梳理】四、【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例1:现有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规格如右表.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选用金属丝__________;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选用金属丝__________,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选用金属丝__________,结论为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例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小辰选用的小灯泡上标有“2.5V ”的字样.如图所示,是他连接的电路.(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2)小辰实验采用的测量方法是________,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3)小辰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该,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________端,以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还有一个作用是 .(4)小辰在实验时,小灯泡突然熄灭,检查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请你帮小辰分析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5)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Ω;(6)小辰移动滑片又测量了两次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泡的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由此总结得出: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泡的亮度_______(选填“变亮”或“变暗”),灯泡的电阻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Ω,B的电阻为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是 A,将A和B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A的电功率是W.例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6Ω,R2=4Ω.(1)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电路总电阻和电源电压.(2)当开关S1、S2和S3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l.5A,灯泡正常发光,求此时通过R1的电流和灯泡的电阻.例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V,且保持不变,电阻R1=2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30Ω,则当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上示数变化的最大范围分别是()A.0.2A—0.5A,0V—6V B.0.2A—0.3A,0V—6VC.0.2A—0.5A,4V—10V D.0.2A—0.5A,4V—6V五、【当堂反馈】1.有两条粗细相同的铜线,长度分别为1.0m 和0.5m,_______的电阻大.两条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线,横截面积分别为0.4cm2和8×10-4 m2,_____的电阻小.2.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小明同学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称重表原理图,对于小明同学的设计你认为( )A.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流表改装B.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压表改装C.此设计不可行,当车辆越重时电路中电流越小D.此设计不可行,电路中的R1没有作用3.当电阻两端的电压由8V变为10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A,该电阻的阻值为Ω;若它两端电压变为0V,则该电阻中电流为 A,此时电阻为Ω.4.通过A、B两个电路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将A、B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A的电流为0.2A时,A和B两端的总电压是 V;将A、B并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B的电流为0.2A时,A两端的电压是 V.5.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设计的电路图,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该组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导致上述现象的不规范操作是 .(3)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此时灯泡的电阻为Ω.接着用这个电路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滑片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4)该组同学分别记录三组电压和电流值,通过计算发现灯丝电阻是不同的,他们还了解到其他组同学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六、【课后巩固】中考指导书:复习练习一。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第一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第一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96d174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9.png)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第一课时)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电阻是导体对 的阻碍作用,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用字母 表示,国际单位是: ,1M Ω= k Ω= Ω.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 、 ,还受温度的影响.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法和转换法.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 .4、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的.滑动变阻器上“100Ω 2A ”表示:最大阻值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滑动变阻器应 联在电路中,接线方法: .5、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相比, 表示出电阻值,但 连续改变电阻(能或不能)。
二、典型例题:【例题1】我们已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规律叫做电阻定律,用公式表示为S L R ρ=,其中R 、L 、S 分别表示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而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材料的电阻率。
材料电阻率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小红 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电阻率与材料的长度有关;猜想2:电阻率与材料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3:电阻率与材料的种类有关。
于是小红找来不同规格的导线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见下表:(1(2)分析比较序号1、2的数据,可以初步确定猜想1是 (正确/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的数据,可以初步确定猜想2是错误的。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5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5)根据表中的数据,如果要制作一个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材料作为电阻线,这是因为相同规格的这种材料电阻较 (大/小)。
(6)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一段长10m ,横截面积2mm 2的铁导线的电阻是 Ω。
(7)小明想测出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利用的原理是______ 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电流表、 和 。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全章导学案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全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89130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d.png)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第1节 电阻学习目标1. 体会改变电阻大小的两种途径;2. 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认识到电阻时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 形成电阻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4. 了解两种物理实验设计思维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课前准备1.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图1电路中,我们可以通过灯泡的亮暗、 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感知电流的存在与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控制变量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思维方法,请你列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电阻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阻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电阻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3. 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常见的绝缘体有_________;常见的半导体有___________; 课堂例题例1. 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铝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长导线的电阻大 B .细导线的电阻大 C .长度相同,粗导线的电阻大 D .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大例 2. 你的文具盒里的文具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请各举一例;导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3.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明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小亮的猜想是: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小敏的猜想是: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④电阻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图2是三位同学为上述探究活动准备的实验器材,他们已经完成了部分实物的连接;若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要探究猜想①,应该控制___________不变;要探究猜想③,应该选用导线________和导线________填导线的代号字母进行对比实验;例4.二极管是一种电学元件,图13a 所示是二极管电路图符号,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性: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若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极流入,则电流无法通过二极管,使电路形成断路状态;图3b 是小明根据二极管特性设计的判断电池正负极的实验电路,请你说出判断过程;图1图2 a 图3 电池 b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班级:________巩固练习1. 下面的物体中,全部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是2. 小明观察到家里的两只灯泡甲和乙,它们都是用钨丝制成的,且长度相同,其中甲灯泡的灯丝较细,乙灯泡的灯丝较粗,比较它们的电阻 A .甲较大 B .乙较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3. 在铜丝、橡胶棒和盐水一组物体中, 是绝缘体,铜丝被均匀拉长后,其电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电 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见过,但根据已学知识可知,该电表使用前也需校零、观察并明确________和________;使用该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图中示数是________;5. 现有几根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右表所示;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剪断合金丝的前提下,比较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这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⑴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的锰铜合金丝和编号为_________的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⑵你是如何通过实验比较出这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的强弱的 简要写出你的做法;6.小刚为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温度的关系”选用不同型号的铅笔芯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将H 型铅笔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测量并记录通过它的电流;步骤二:用酒精灯给铅笔芯加热,每隔20s 测量并记录通过它的电流; 步骤三:分别将HB 型、2B 型铅笔芯接入电路,重复以上实验过程;右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他们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铅笔芯电阻的改变的;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编号 材 料 长 度横截面积A 锰铜合金 mB 锰铜合金C 锰铜合金D 锰铜合金E 镍铬合金 mF 镍铬合金G 镍铬合金 H镍铬合金第4题图别忘了认真检查哟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变阻器学习目标1.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作用;2. 能根据具体需要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3.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课前准备1. 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请你总结如何改变导体的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结合图1,说说滑动变阻器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请你在下面空白地方分别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4. 通过阅读课文,谈谈超导体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例题例1.图2所示是学生实验中常用的滑动变阻器;要改变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若一根导线接在C 接线柱时,另一根导线应接在 接线柱上,按你的接法,实验前滑片P 应移到 端 均用图中的字母表示;例2.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 向左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A .M 接C,N 接DB .M 接A,N 接BC .M 接C,N 接BD .M 接A,N 接D 例3.图4为小明“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电路; 1小明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图5所示,请你指出其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 ;2若M 、N 与A 、C 连接,则滑片P 向右滑动时,灯泡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移动滑片时灯泡亮度不变且灯泡发光较暗,说明M 、N 与 连接;4若M 、N 与B 、D 连接,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P 调到滑动变阻器的 端,目的是 ;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图1图3+ —图4ABCPD MN 图2图5班级:________巩固练习1.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使用时只需接入其中2个,因此有几种接法,在这些接法中,不能改变电阻大小并且可能损坏仪器的接法是A .接A 和DB .接B 和C C .接A 和BD .接C 和D 2. 下图中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的是3. 如图所示,是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滑动变阻器;将它连入电路,移动滑片P,可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此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的大小;如果将图示的变阻器连入电路,使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小,应将 两点接入电路中;4. 如图所示,该滑动变阻器标有“ 15 A 1”字样,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 为A 1;滑动变阻器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图中滑动变阻器在闭合开关前滑片P 应放在滑动变阻器的选填“左”或“右”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 如图所示是旋钮式电阻箱,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是 Ω;11.6. 学习了滑动变阻器以后,小明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调光灯,装置如图所示,他把滑动端的金属夹首先夹在了铅笔芯的B 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金属夹向A 端移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这一看不见的变化可由看得见的现象来呈现,即 ,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请你再列举一例应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实例: ,通过分析,此简易调光灯还有一些不足,请提出一种改进意见: ;7. 如图所示,是一种可以改变收音机大小的电路元件结构示意图,a 、b 、c 是固定的铜片,d 是一段弧形电阻,e 是一端连接在b 上、另一端可在d 上滑动的铜片;为了使滑片e 逆时针转动时音量减小即该电路的电流变小,那么应该将该第1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别忘了认真检查哟A B C D 第3题图元件的铜片b 和铜片 接入电路;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欧姆定律一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 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3. 进一步熟练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流和两端电压;4.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电压;课前准备1. 如图1所示,是在“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活动中连接的一个实验电路;请给提出两种能够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该实验中的实验现象,请你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自己的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你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3. 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物理量之间的正比、反比关系数学上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形式是怎样的课堂例题例1.2009年安顺市中考题刘阳同学想利用图2 所给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电流/A1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你指出;2假如错误已纠正,且原电流方向不变,则电压表将接在电路中a 、b 、c 、d 四点中的哪两点才能测量R 1两端的电压_ ___________;3上表是刘阳同学用R 1实验得出的几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什么结论 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例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宁宁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出某段导体中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U/V I/A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图1 图2图3班级:________1请在图3方格纸上画出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2通过探究可得出:某段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比; 3由上述关系图像可知导体的电阻R =_________Ω;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一定与电压成正比B .电流一定与电阻成反比C .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D .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2.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要求“保持电阻不变”,在进行“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骤时,实验要求是A .保持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B .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C .保持电阻R 的电压不变D .保持电阻R 不变,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3.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验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V 3的电源,阻值为Ω5、Ω10、Ω20的定值电阻各一只,“Ω15 A 1”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于;1根据题意,请你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并帮助小明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实物图的连接2实验过程中他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恒为V 5.1;A.先将R 用Ω5的电阻接人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B.再将Ω10的电阻替换Ω5的电阻接人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C.最后他用Ω20,的电阻替换Ω10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发现无法读取与Ω20的电阻对应的电流值;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且元件完好,请你帮他找出两种可能的原因;原因1: ; 原因2: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O ~15Ω;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 的关系;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 的关系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V ;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电压表的示数是,请根据你前面选择的量程,在图乙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第3题图第4题图甲乙别忘了认真检查哟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欧姆定律二学习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和公式;2. 会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串、并联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比例关系; 课前准备1. 欧姆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姆定律公式:_____________,公式中各物理量I 、U 、R 的单位分别为:_____________;2. 电阻与电流、电压有没有关系 若有关系,说出有怎样的关系;若无关系,说出自己的理由;课堂例题例1. 在一段导体两端加上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若使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3V ,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例2. 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 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 2的示数为,则电阻R 2的阻值为 Ω;例3.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 ,电流表示数为;乙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V;求: 1R 1 、R 2的阻值; 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例4.有两个电阻,R 1=4Ω,R 2=6Ω,如果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 、U 2,则I 1:I 2 ,U 1 :U 2分别为A. 1∶1 2∶3B. 2∶3 1∶1C. 1∶1 1∶ID. 2:3 2:3例5.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 1的示数为,电流表A 2的示数为,则R 1∶R 2= ;例6.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 1=10Ω,R 2=15Ω;当S 1、S 2都闭合时;甲、乙都是电压表,则U 甲:U 乙= ;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甲、乙都是电流表,则I 甲:I 乙= ; 巩固练习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班级:________图1图2 图3图41.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UR I=;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 .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 .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 .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2.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 ;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A .、20ΩB .1A 、20ΩC .、10ΩD .1A 、10Ω 3.某导体两端加V 2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A 5.0,则这段导体的电阻为 Ω;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A 1,应在该导体两端加 V 电压;4.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Ω,电压是,如果电源电压为4V,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 联一个 Ω的电阻;5. 在相距20 km 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1m 长的电阻为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测得电压表的示数为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0 m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是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5V 且不变,S 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1V,则灯L 1两端的电压为 V,灯L 2两端的电压为 V ;灯L 1、L 2的电阻相比较大的是 ,通过灯L 1、L 2的电流相比是 大L 1、L 2、一样;7. 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 1、A 2的示数比I 1:I 2=5:3,则电阻比R 1:R 2=______,电流表A 1、A 3的示数比I 1:I 3=______;8. 一只电流表,在指针指到最大值A 6.0时,它的两端电压为mV 75,电流表的电阻是多少Ω当指针指到A 4.0时,电流表两端的电压是多少V9. 如图所示,R 1=10Ω,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V 2的示数U 2=,电流表A 的示数I=;求:1电压表V 1的示数U 1 ;2电阻R 2的阻值; 以下是小谢同学的解答过程: 解:因为R 1、R 2并联,所以U 1=U 2= ,I 1=U 1/R 1=/10Ω=,I 2=I —I 1=—=, R 2=U 2/I 2=/=15小谢同学的错误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解答是: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第9题图 别忘了认真检查哟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第4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学习目标1. 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 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值;3. 能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具有初步处理常见实验故障的能力; 课前准备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伏安法”测电阻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在右面空白处画出;4. 将96页教材第一行表格补充完整; 课堂例题例1.用图1甲所示的仪器测电阻R 的电阻值; 1将图1甲的电路,连成正确的测量电路 2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对电路起保护作用,因此开关闭合前,其滑片应移到最_______端填“左”或“右”;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还有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1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电阻R 的电阻值为_______________;例2.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未连接部分连接好连线不得交叉;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 选填“a ”或“b ”端;2当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终过分折,同学们猜想了一些可能的原因,见上表;请根据同学们的猜想,在表中写出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3故障排除后,同学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3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时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为 Ω;4从图像还可以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中测出了小灯泡在多次不同电压下的灯丝电阻,有些同学认为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请说明理由;猜想 电压表 示数情况电流表 示数情况灯泡断路 灯泡短路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班级:________图1甲 乙图2图3巩固练习1. 小明选用了以下器材测一个电阻的阻值:待测电阻Rx 阻值大约25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20Ω 1A 、电源电压为12V 且恒定不变、导线若干;如图所示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完成以下工作:1实物电路连线中存在两处错误,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请你在图右侧画出正确的实验原理图;3连接好电路并检查后滑动变阻器已处于最大阻值处,为了防止电路连接不当或错误,造成仪器损坏,必须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并记录每次对应的______示数和______示数,计算每次待测电阻的阻值;若多次测量的电阻值依次为R l 、R 2、R 3、R 4,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均完好;2. 1图甲是测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请你在○填上合适的电表符号; 2根据图甲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该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亮度不变;导致上述现象的两个操作错误是:① ; ② ; 3. 在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其中有几处是错误的,请在错误之处打“×”并改正;2下表是小明同学拟出的实验报告;请将上述报告中的三处空白补充完整.实验名称 用“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测定未知电阻R 的阻值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在_________,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②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③根据测量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R 的阻值; 实验记录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实验结论略3从“实验步骤”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什么.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第1题图别忘了认真检查哟乙 甲 R P S ··第2题图 第3题图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班级:________第4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二学习目标1. 会推导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2. 会判断动态电路中电表示数变化;3. 会利用隐含条件进行简单的电路计算;课前准备1. 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方面考虑,电阻串、并联后,总电阻将如何变化2. 串、并电路总电阻的表达式分别是什么课堂例题例1.为了探究电阻串联的问题,小芳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 1是电阻箱,R 2是定值电阻,R 1与R 2串联的总电阻用R 来表示;电流表测量的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电压表测量的是A 、B 两点间的电压U;小芳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归纳出总电阻R 跟电阻R 1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给你一只标有“10Ω ”的定值电阻和一只标有“30Ω ”的滑动变阻器,在保证所有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若串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例3.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 的示数将__________,电压表V 与电压表V 1示数的差值将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4.如图l3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0=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c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移动滑片P 至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电源电压U 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分别为:A .U = 3V,R = 5Ω;B .U = 6V,R=20Ω;C .U = 6V,R = 10Ω;D .U = 3V,R = 15Ω;R 1/Ω 510 15 25 35 45 U/V 12 12 12 12 12 12I/AR/Ω 2025 30 40 50 60 图1 AV V 1R 1 R 2 SP 图2 图3别忘了认真检查哟巩固练习1. 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 1和R 2串联,则总电阻A.介于两个电阻之间B.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C.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D.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电阻 2. 如图所示.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B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C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D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4.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在1A 至2A 之间,电压表的示数范围在6V 至9V 之间;则定值电阻R 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是 A .3Ω,15V B .6Ω,15V C .3Ω,12V D .6Ω,12V5.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 V 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 端向a 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滑片移到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 A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 V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后,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滑片P 分别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a 和d 、中点c 和图中b 点小到大顺序分别为0V 、2V 、3V 和4V,则在图示b 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______ V;7. 如图6所示,电压U 恒定为8V,R 1=12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从3V 变到6V,则R 1的阻值为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0=20Ω,当只闭合开关S 1,滑片P 置于最左端a 时,电流表示数为;当开关S 1、S 2均闭合,滑片P 置于最右端b 时,电流表示数为,则定值电阻R 1= Ω,电源电压U = V;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第2题图AVSP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班级:________第4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三学习目标1. 掌握电学图像的一般分析方法;2. 会判断常见的电路故障;课前准备1. 你常见的电学图像有哪些它们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3. 常见的电路故障有哪些它们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课堂例题例 1. 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1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导体a 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B .导体a 的电阻大于b 的电阻C .当导体b 两端电压是1V 时,通过b 导体中的电流为D .将a 、b 两导体串联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例2. 如图2所示的是小灯泡的U —I 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4V 时,它的灯丝电阻为 Ω;例3. 如图3所示,闭合开关S,灯L 亮,一段时间后灯L 熄灭;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 或R 上;现用一只规格相同且完好的灯L′替换灯L,正确的判断是A .若灯L′亮,则灯L 一定断路B .若灯L′亮,则灯L 一定短路C .若灯L′不亮,则电阻R 一定断路D .若灯L′不亮,则电阻R 一定短路例4. 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电流表突然无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 1或R 2上;(1) 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强同学用一只完好的灯L 替换电路中的电阻R 1,闭合电键S,观察灯的亮暗情况;若灯L 亮,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灯L 不亮,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图1 图3 图4。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一课时)复习导学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一课时)复习导学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4cd3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1.png)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一课时)一、知识梳理1、电阻是导体对的阻碍作用,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用R表示,国际单位是,1MΩ= kΩ= Ω.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还受温度的影响.2、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法和转换法.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3、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来改变电阻的.滑动变阻器上“100Ω2A ”表示:最大阻值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滑动变阻器应联在电路中,接线方法:.4、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相比,表示出电阻值,但连续改变电阻(能或不能)三、考点梳理考点一电阻【典型例题】1、使用调光灯时,旋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这是通过下列哪个因素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电阻的( )A. 长度B. 横截面积C. 材料D. 温度2、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小明想起课堂上老师把电压比作水压,把电流比作水流,于是他想:电阻也可以比作是水管对水流的阻力.他还想到水管内部粗糙程度、有无杂物和它的长短粗细都可能导致水管对水流的阻力不同,因此经过分析,他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 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 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 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室有如下表格中的7种电阻丝,则: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横截面积(mm2) 3.2 0.8 1.2 0.8 1.2 1.2 1.2材料锰铜钨镍铬锰铜钨锰铜镍铬(跟电阻丝、(选填导线代号)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通过观察图中灯泡的来判断、分析比较这两个金属丝电阻大小.(2)若依次把M、N跟电阻丝分别与C、F的两端连接,这时探究的是电阻跟导体的的关系.(3)在上面的实验中,电阻的大小并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灯泡反映出来的,而实验中有时观察灯泡的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在原有实验器材中,串联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电阻丝的电阻越.【拓展变式】1.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A.金属、大地、石墨 B.陶瓷、湿木材、橡胶C.玻璃、花生油、大地 D.空气、水银、塑料2.小明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它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不可能完成的是()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闭合左电路中的开关,看到的现象是;点燃酒精灯后,再加热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说明了;如右图所示,给金属灯丝加热时,你会看到电流表的示数;该实验说明了。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第三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第三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4912a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7.png)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三课时)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
(2)电路图:2、同一个导体,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通过的电流将(填“变大、不变、变小”)(R=U/I)3、电阻R1、R2的串联有以下特点(写公式):①电流:(电流处处相等);②电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③电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串联,则有R总= ;④分压作用:U1:U2 = ,I1∶I2= ;4、电阻R1、R2的并联有以下特点(写公式):①电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②电压:(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并联,则有R总= ;④分流作用:I1∶I2= , U1∶U2= 。
二、典型例题:【例题1】某同学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的灯泡L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1)他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个元件与导线连接有误,这个元件是:.(2)改正(1)中的错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的数据如上右表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①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L=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②若将与上述小灯泡L规格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8 V,则电流表的示数应为 A.(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4)根据排除完故障的甲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能否实现灯泡两端电压从零连续变化到2.5V?答,理由是.【例题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U甲∶U乙=5∶4,则R1∶R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是I甲∶I乙=。
【例题3】如图所示,图甲是小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乙是他依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当R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_______(改变/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a/b)端滑动.【例题4】某小组同学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发生了损坏,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R0的阻值已知)(1)闭合开关S,S1接b,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2) ,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3)则未知电阻R x=;(4)在测出R x的阻值之后,为了多次测量减小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例题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线段AB表示.求:(1)电源电压;(2)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巩固练习3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Ω,R2=3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是()A.1:3 B.3:1 C.3:4 D.4:3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3Ω,R2=6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一)【考点梳理】 考点一:电阻1、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 ,电阻用字母 表示。
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 ,简称 ,符号为 。
常用单位: 、 。
换算关系:1K Ω= Ω 1M Ω= Ω2、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 、 、 有关,还与 有关。
因此电阻是导体 的一种性质,而与电流、电压 关。
其它条件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 。
其它条件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
3、常态下的玻璃是相当好的 体,若将玻璃加热到 状态时,它就变为了 体。
这表明 。
4、某些材料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突然减小为零,这种性质称为 。
具有这种性质的物体称为 。
举例说明它的应用前景 。
例题1.“220V 40W ”的白炽灯未接入电路时(冷态)电阻约100Ω,正常工作时(热态)电阻约1200Ω。
表明 。
例题2.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阴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A 、B 之间接电阻。
(1)本实验通过观察_________比较电阻的大小。
(2)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电阻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导体的__和_____有关.例题3.小明利用一个废弃的白炽灯,用甲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A .(2)点燃酒精灯给白炽灯的灯丝加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由此可知:灯丝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化情况是_______.考点二:变阻器1、常见的变阻器有 、 、 等。
2、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滑动变阻器应 联在电路中,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 。
3、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的正确接法是“ ”。
若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 ,若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 。
4、某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 2A ”,其中“10Ω”表示 , “2A ”表示 。
某小电灯上标有“2.5V 0.3A ”, 其中“2.5V ”表示 ,“0.3A ”表示 。
例题1.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 1、L 2的亮度变化正确的是A . L 1变亮,L 2不变B .L l 变暗,L 2不变C . L 1不变,L 2变亮D . L 1不变,L 2变暗例题 2.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
试问:当电流表示数越大时,油箱里的油量是越多还是越少?请说明理由:考点三: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阻、 、 、 、导线若干。
2、实验电路图:3 甲乙3、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是 。
4、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是 。
5、欧姆定律的内容是: ,其公式为 。
变形公式有 、 。
例题1.小海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 恒定,实验用到的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根据电路图甲,将乙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多次改变R 的阻值,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 随电阻R 变化的图象。
某次实验中,小海用5Ω的电阻做好实验后,接下来: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____端(选填“A”或“B”)。
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3)为了能够完成整个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____Ω。
例题2. 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所用实验器材是:电源(6V )、电流表(0~0.6A )、电压表(0~3V )、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40Ω 2A )、开关、导线若干.(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见表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Ω;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 关系.甲(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调节____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并调节__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相同,读出电流值,所测几组数据见表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____V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关系. ★(3)就本实验所用器材,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若保持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1.2V ,为能完成实验,电阻箱可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Ω至___Ω. 考点四: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实验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 、 、 和导线。
3、实验电路图:画出电路图。
4、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 。
(3)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4)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
5、测量小电灯的电阻问题分析:(1)、小电灯的电阻是变化的,为什么? (2)、能否计算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为什么? (3)、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调动滑动变阻器,小电灯都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是 。
(4)、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电灯不亮,且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是 。
(5)、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均稍有偏转,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表1表2例题1. 下面是在物理实验室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1)首先绘制实验电路图(如图A 所示),并找来一些相应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若干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R 0和足够的导线。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状态,正确连接后,进行试触,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都很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______。
②开关闭合后,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断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读出对应电流值,如图B 是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其电流值是_____A 。
③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绘制出如图C 所示的U -I 图像。
根据图像可得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进一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我们将两个相同的定值电阻并联后作为一个新电阻接入电路(如图D 所示),再次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新的U -I 图像,则图像应在图C 中的___区域内。
⑤如果将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更换为小灯泡,得到的U -I 图像就不再是一条直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上述定值电阻中有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其他不同,并且它的铭牌已磨损。
于是便设计了利用电源(电压未知)、两个开关、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 0、电压表和若干导线来“测量未知电阻R x 阻值”的实验:①设计电路,请你按照E 图中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A B CDE②闭合开关S1、S2,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③闭合开关S1、断开S2,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④可以推导出Rx 的表达式为Rx =_______。
例题2.小亮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小灯泡上标有“3.8V 0.3A”字样,电源电压为6V 。
请完成下列回答:(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
(2)图乙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甲(3)小亮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聪明的小亮猜想:A .可能小灯泡短路B .可能电流表开路C .可能是灯丝断了D .可能滑动变阻器开路小亮根据图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是否有示数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帮小亮填好上表中的空格。
(4)某次测量,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
(5)小亮分别测出了几组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
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
★(6)小亮还想利用这个电路图测出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假如电压表的0~15V 量程已损坏,请你在上面的方框内帮小亮设计出能完成这一实验的电路图。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二)【考点梳理】考点一:动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例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P 从中点向右端滑动的过程中A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C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D .灯泡L 变亮例题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图示位置向左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流表A1示数变大B .电流表A2示数变小C .电压表V 和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D .电压表V 示数变大例题3.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R3为定值电阻,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 与电压表V1、V2均有示数.断开开关S2,则 A .电流表A 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大B .电流表A 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小C .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D .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例题4. ★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 后,滑片P 从a 端移动到b 端,电流表示数I 与电压表示数U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____V ,R1的阻值为_____ 。
例题5.如图所示,电阻R1=12欧。
电键SA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0.3安;电键SA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求:(1)电源电压为多大?(2)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例题6. 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5Ω,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0~20Ω,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求:(1)电流表的最大示数和最小示数分别多大?(2)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考点二:电路故障的分析例题1.如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灯L短路B.灯L断路C.电阻R短路D.电阻R断路例题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会儿,两只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灯L断路B.灯L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例题3.小华做电学实验时,按图所示连接一个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发光,突然其中一盏灯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例题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三只电表均完好.开关S闭合后,发现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A.电压表V1示数为零,灯L1断路B.电压表V1示数为零,灯L1短路C.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2断路D.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2短路例题62【链接中考】1.如图,在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当我们将电阻由5Ω换成10Ω后,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将变阻器滑片P 向左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B .将变阻器滑片P 向左移动,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C .将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D .将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3.★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3V 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