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痰证介绍
中医治疗痰证的常用处方
中医治疗痰证的常用处方痰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其发病常见咳嗽喘促,眩晕呕吐,癫狂惊痫等,那么痰证在中医上是如何治疗的,这里我们就主要看看痰证的处方用药。
一、概述1.痰证及其常见证型 痰是指人体的一种病理产物,较稠浊,是由湿聚而成。
痰证是指痰聚而成病的一种病证现在临床上痰证分以下类型:脾不健运,聚湿生痰者,多为湿痰;火热内郁,炼津为痰者,多为热痰;阴虚肺燥,虚火灼津为痰者,多为燥痰;脾肾阳虚、饮邪不化或肺寒留饮者,多为寒痰;痰浊内生,肝风内动,挟痰上扰或外风挟痰者,多为风痰。
2.痰证的常用治法 根据痰证的临床分型,痰证的治法可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熄风化痰五类。
凡用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证的方剂,称为祛痰剂。
相应的祛痰剂则分为燥湿化痰剂、清热化痰剂、润燥化痰剂、温化寒痰剂、熄风化痰剂五大类。
(1)燥湿化痰剂:适用于湿痰证。
症见痰多色白易咳,胸脘痞闷,呕恶眩晕,肢体困倦,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滑或弦滑。
湿痰之生,主要责于脾虚。
素体脾胃虚弱,又过食肥甘、生冷之品,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上归心肺反停聚为痰。
若思虑过度,劳倦伤脾,生活失节,以致中土虚弱,运化无权,水谷精微不归正化,也有生痰之弊。
若久居湿地,或冒雨淋湿,湿邪外侵,内应于脾土,湿土之气同类相召,脾土不能制湿,湿聚为痰。
湿痰为病,变化多端,在肺则咳嗽痰多,在胃则恶心呕吐,胸膈痞闷,在脾则肢体困倦,阻塞清阳不得上升则头眩心悸。
痰多色白易咳,或成块状,舌苔白滑而腻,脉濡缓,俱为湿痰内蕴之证。
燥湿化痰剂,常用燥湿化痰药如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白前等为主组成。
其在组方配伍方面的特点有以下几种:①配伍理气药。
湿为阴邪,痰因气滞,故燥湿化痰剂常配伍理气药;②配伍健脾渗湿药。
湿浊之生,主要责之脾虚,故治湿痰又常配伍渗湿健脾药,既能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又可健脾以杜生痰之源;③配伍扶正之品。
多痰者,血必少,加之温燥化痰药常有易伤阴血之弊,故配伍扶正之品。
痰证中医大解读.
痰证中医大解读什么是痰证?痰证是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一系列证候的一类病证。
历代有“痰饮”、“流饮”、“淡饮”等不同名称。
一般有广义之痰和狭义之痰之分。
狭义之痰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之可出,有形质可辨者,又称有形之痰;广义之痰多为无形之痰,表现症状纷繁,不易被查知。
《诸病源候论》将痰与饮分为两证,即后世所说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这种对痰饮证的分类法,影响较大,一般教材中均列痰饮一证。
张仲景所说的四饮(狭义的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与痰证虽均属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的病证,但与痰证却有较大的区别,尤其与无形之痰差别甚大,故应区别。
痰证的理论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
其理论奠基于《内经》,形成于汉唐,充实于宋、金、元,发展于明、清,飞跃于近代。
痰证是中医领域中许多疾病的一个带有共性病机的一类证候,涉及的病种很多,故有“百病兼痰”的说法。
由于其症状纷繁庞杂,尤其是一些无形之痰病证辨识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症状不典型,又无明显形质可辨,有些奇病怪病又多责之于痰作祟,故痰证中有相当比例的证候确属疑难。
尽管如此,痰证中大多数病证还是可辨可治的,而且只要积累丰富的辨痰经验和用药经验,疗效比较理想,部分病例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
西医学疾病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胸膜炎、慢性胃肠炎、神经官能症、咽炎、肿瘤等,如表现有中医有形之痰或无形之痰的症状、特征及相关脉舌者,均可参考中医痰证理论和方药进行辨证论治。
个别奇病、怪病、难病,凡用常法无功而临床又具有痰证的特征或症状时,也可从痰证理论中觅寻一线之光。
[病因] 痰证成因虽然复杂,但总不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波及脏腑而致津液代谢失常。
病因上,外感六淫,邪阻气化,津液积聚,可凝结为痰;内伤七情,郁结不畅,气不布津,聚而为痰;贪酒无常,膏粱厚味,湿热熏蒸,灼津为痰;体虚劳倦,房室过度,元气大伤,水谷不化,可反留为痰。
故陈无择谓三因皆可为痰。
(一)六淫生痰,气阻津凝因风生痰:风为六淫之首,风邪伤人,首先犯肺,肺气失宣,清肃失司,水液不布,聚生痰浊,可见咳喘咯痰之症。
【考点必背】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考点:化痰药
【考点必背】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考点:化痰药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一、功效1.温化寒痰药,药性多温燥,有温肺祛痰,燥湿化痰之功。
2.清化热痰药,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
二、适应范围1.温化寒痰药,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之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
2.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其中痰干稠难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其他如痰热痰火气致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用之。
三、配伍方法应用时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应据成痰之因,审因论治。
“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
又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药同用,以加强化痰之功。
四、使用注意温燥之性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药性寒凉的清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半夏天南星共同点:半夏与天南星均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的块茎。
皆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都能燥湿化痰。
同可用治湿痰、寒痰咳嗽,痰多清稀色白等症。
同时,二者外用均能散结消肿止痛,用治痈疽痰核肿痛,毒蛇咬伤。
且二者生用均毒性较大,宜外用;内服宜制用,以降低毒性。
不同点:半夏主归脾胃肺经,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要药,善于化脏腑之湿痰,尤长于化脾肺湿痰。
主治脾不化湿、痰湿壅肺所致的咳嗽、气逆、痰多等症(湿痰咳嗽),常配伍陈皮、茯苓等药。
也治湿痰眩晕,常配伍白术、天麻等药。
并善于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又常用治:1.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
半夏为止呕要药。
随证配伍,无论是胃寒、胃热、胃虚、痰饮、妊娠呕吐,均可使用。
痰证各家论述
痰证各家论述一、痰的认识及演变过程痰的概念有四:一、痰指排出体外之黏液,《黄帝内经》中已有痰的原义,隋代以后出现“痰”字,并逐渐取代了“涕”、“沫、“汁”等一义多字的用法;二、痰指积聚体内之涎液;三、指痰饮病;四、痰是对复杂病证的思维方式。
中医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但《黄帝内经》对痰证论述不多,但对水液代谢生理情况有所论述;《金匮要略》对痰饮描述很多并提出四饮分类及很多具体治疗原则和方药;《诸病源候论》列出“痰饮候”、“诸痰侯”,区分痰与饮,提出“百病皆有痰作祟”。
至宋金元时期以后,痰证证治不断丰富和发展,各代医家均有独到见解,使痰证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二、各代医家理论概述1.孙思邈孙思邈医疗经验极为丰富,但多方药少理论,在方药方面,广泛搜集了大量前代方剂及当时验方,其中《千金要方》中载有痰饮病方数十首。
用药特点有:1.治疗痰饮日久者,善于并用活血药,如用防己汤治疗膈间支饮,“若不愈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三合,微下利即愈”,芒硝活血软坚,使久痰得愈;2.善用吐法;3.温药如生姜,姜汁运用很多;4.亦有大黄、芒硝、大戟、芫花等峻下之法。
孙思邈治疗经验丰富了痰饮病的治法,为后世进一步发展提供方药指导。
2.张从正张从正将痰分为风痰、热痰、湿痰、沫痰,创造性提出“痰迷心窍”说,为用痰证学说理论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痰病做了有益的尝试。
3.朱丹溪朱丹溪是痰证论治的代表者,他继承《和剂局方》并发展了痰证理论,病因方面,他强调“脾虚”、“气郁”,“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揉”。
临床表现方面,提出百病兼痰的著名观点,“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痰在膈间使人癫狂或健忘”。
治疗方面,提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金元之前,治痰多用汗吐下温法,但容易损伤阳气,故朱丹溪提出“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实脾土,燥脾湿”。
与此同时,还强调应根据其成因、性质以及痰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定,以二陈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
痰证的辩证论治(化痰、祛痰)
痰证的辩证论治(化痰、祛痰)目录1.燥湿化痰2.清热化痰3温化寒痰4润燥化痰5治风化痰6临床应用7西医用药祛痰就是运用祛痰药以排除或消散痰浊,治疗各种痰病的治法。
又称化痰。
痰是由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水湿积聚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它又作为病因导致各种痰病。
痰不仅可以停留在肺,也可以停留在人体的其他部位,因此痰所致的病证很多,祛痰法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常用于滞痰在肺而致的咳喘咯痰;痰浊迷心而致的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在胃而致的恶心呕吐、痞满不舒;痰在经络筋骨而致的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阴疽流注;痰浊上犯而致的眩晕;痰气结于咽喉而致的梅核气(咽部异物感、咽癔症)等。
根据痰的病因、性质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祛痰法又常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润燥化痰、治风化痰等。
1.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证的治法。
湿痰证多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所致,证见咳嗽、痰多易咯,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头眩心悸,四肢困倦,舌苔白滑或腻,脉缓等。
常用燥湿化痰的药有半夏、陈皮等。
代表方剂如二陈汤。
中成药:二陈丸、橘贝半夏颗粒。
2.清热化痰适用于热痰证的治法。
热痰证多因火热灼津,痰热互结所致,证见咳嗽、痰黄,黏稠难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为癫狂,瘰疬等。
常用药有瓜蒌、贝母、胆南星、礞石等。
代表方剂如清气化痰丸、滚痰丸、消瘰丸。
中成药:清气化痰丸、、清心滚痰丸、礞石滚痰丸、黛蛤散、清肺抑火丸、鲜竹沥液、复方鲜竹沥液。
3.温化寒痰适用于寒痰证的治法。
寒痰证多因阳虚阴盛,水饮内停所致,证见吐痰清稀,咳嗽胸满,苔白滑,脉沉迟等。
常用温化寒痰药有干姜、细辛、白芥子等。
代表方剂如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紫苏子-主气喘咳嗽;白芥子-主痰;莱菔子-主食痞兼痰)。
中成药:小青龙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4.润燥化痰适用于燥痰证的治法。
燥痰证多因肺阴不足(肺阴虚),虚火烁津,或感受燥邪所致,证见咯痰不爽、痰稠而黏,咽喉干燥,舌红少苔等。
常用药有瓜蒌仁、杏仁、贝母、天花粉等。
中医说“痰”
中医说“痰”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对痰病、痰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将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可吐出,故狭义的痰又称外痰。
广义的痰指内痰,内痰的形成主要是机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
这种液体一般不咯出,而留伏在体内产生病变。
“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因而可产生各种病证。
●某些中青年妇女,形体丰满肥胖,食欲旺盛,妇科检查,没有发现与不孕有关的病理变化。
但婚后长期不孕,这是“痰阻胞宫”不孕,通过以化痰为主进行治疗,可以祛痰而使之孕育。
●有的人周身皮下出现结节或肿块(也有仅仅在颈项和肢体的某些局部发生),经细胞学检查并非恶性肿瘤。
这种病证称为“痰核”或“痰结”。
如常见到的颈淋巴结核、皮下脂肪瘤等。
中医按化痰散结医治可起效。
●有的人肢体某一部位发热,有的人一些部位凉冷如冰,或肢体某些地方麻木不知痛痒,而精神、食欲均好,经检查并无阳性指征,这就是内痰阻遏气血运行而产生的病证,通过化痰,可以收效。
●有的人常年头痛、头重如裹,闷重不适,遇阴冷天病证更为严重,舌苔白腻,厌食油腻和多饮水,这是痰气上注于脑,阻碍头部清气正常运行的病变。
称为“痰厥头痛”或“痰湿头痛”。
这类病人中,有的血压较高,但长期服降压药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头重、头痛的症状得不到改善。
如果按中医化痰的方法治疗症状则可很快消失。
●有的人肝脏或脾脏肿大,胀闷不适,并兼有面色灰暗、食欲不振等证。
肝功能检查可见轻微不正常,所以常按慢性肝炎治疗,但效果并不好,肝脏肿大、胸闷不适的病证中,有一些是痰、瘀交阻,中医称之为“肥气”,如按化痰活血治疗,则肝脏肿大、胀闷等证可逐渐消失。
●有的人皮肤溃疡、糜烂,常年渗流黏稠痰水,但不特别瘙痒、灼热,这就是“流痰”之证。
这种病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以化痰为大法,却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有的人咽喉中整天如塞败絮,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者时有时散,而实际上咽喉处并无实物可见,这是痰气阻滞于咽喉,多因情志抑郁不畅所引起。
【冲刺必备】2018年执业医师中医基础考点提取:痰饮
【冲刺必备】2018年执业医师中医基础考点提取:痰饮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离考试时间已经不多了!考生要好好报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痰饮
(-)基本概念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狭义之痰饮、广义之痰饮与有形之痰、无形之痰
(二)形成
痰饮的病证特点
痰肺—咳喘,痰多
心—心悸,神昏,失眠,癫狂
肝—面青,眩晕,动风
脾—腹胀,身重,肢倦
肾—腰膝痹痛,足冷
胃—脘痞,呕恶头—眩晕,昏不知人
咽喉—喉中梗阻(梅核气)
胸胁—胸胁胀满疼痛
四肢—麻木,疼痛
经脉筋骨—瘰疠、痰核、阴疽、流注、瘫痪等饮—四饮肌肤(溢饮)—肢体水肿,身重无汗
胸胁(悬饮)—咳嗽引胁疼痛,胸胁胀满
胸膈(支饮)—胸闷,咳喘不得平卧,其形如肿
肠间(痰饮)—肠鸣,腹满,口干,食少。
“痰”的中医辨证分型
“痰”的中医辨证分型
所谓“痰”,指的是声门排出的喉以下部分各级气管的分泌物。
中医学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
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
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此外,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临床上,中医根据痰的不同表现将其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肺热咯痰型
咯出之痰色黄、黏稠、有块,或痰中带血,伴有发热咳嗽、胸痛喘促、面红目赤、咽喉红肿疼痛、口渴唇燥、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等。
■肺寒咯痰型
咯出之痰色白清稀,患者形寒肢冷,恶寒重而发热轻微、咳嗽胸痛、喘促、面色青白等。
■湿邪犯肺型
咯痰量多,白滑易咯出,四肢困重无力、眩晕嗜卧、晚闷纳呆。
■风邪犯肺型
痰液清稀多泡沫,伴有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咽干痒、头身痛、舌边尖红、舌苔薄白等状况。
■湿热蕴肺型
咯吐浓血痰或咯痰腥臭,高热或潮热,胸闷疼痛,喘不得卧,口燥咽干,烦躁不安。
■阴虚肺燥型
痰少黏稠难出,咯痰带血。
若由燥邪所致,一般有发热、恶寒、胸痛、唇黑、鼻燥、咽干口渴等症状。
若由阴虚所致,则有虚烦不寐、
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舌鲜红少苔等症状。
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证型的不同调整药方,对症施治,才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另外,一些药膳食疗方也具有类似的功效,患者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缓解病情。
对中医痰证的认识
De e e 2 0 V0 . c mb r O1 1 2 No 3 _6
中国 中医药咨讯
Ju a f iaTrdt n l ieeMe iieI fr t n o m l n a io a n s dcn nomai o Ch i Ch o ・ 91 ・
论 治应 有 足够 的认 识 。 1 病 因病 机
障碍而引起 的病理产物 , 一旦形成又成为致病因子。 古人常 说“ 痰生 百病 ” “ 病多痰” , ,怪 等 都说 明痰致病的广泛性 、 复 杂性 。 古代 医家王硅主张“ 因痰而致病者 , 先治其痰 , 后调其 病; 因病 而致痰者 , 先调其 病 , 后治其痰 。 其治虽分先后 , ” 但 原则必须祛痰。除痰 能防止变证 的产生 , 虽为治标之法 , 但 对变证的产生又寓有 治本之意 ,临床上常用 二陈汤加减治 痰。
3 调治脾肾以绝生痰之源 《 . 2 景岳全书 ・ 》 :五脏之 痰 日 “ 病, 虽俱能生痰 , 然无不 由乎脾肾。” 并明确指出 :治 痰者 , “ 必 当温脾强 肾以治痰之本 。” 困脾土 , 湿 或脾虚生湿都可聚 湿生痰 , 健脾、 温脾以使湿化而痰无 以生 , 《 如 丹溪心法》 : 云
5 4
可见 , 而无形之痰从症测知。因痰所 在的部位不 同, 痰症 的 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 如痰滞于肺 , 可见 咳喘咯痰 ; 痰迷心 窍 , 可见胸 闷、 心悸 、 昏癫狂 ; 神 痰停 于 胃, 可见 恶心呕吐 、 痞满 不舒 ; 痰在经络 , 可致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 痰气 凝结咽喉 , 可致咽 中如有异物等等。总之 , 痰之 为病 随其 病 变部位以及寒热虚实性质 的不 同, 而各有不 同的临床表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子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子痰子痰是发生于附皋部,属于疮痨性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
中医文献称肾漏、穿囊漏。
其特点是患病的附睾有慢性肿块,最后化脓破溃,溃破后脓液稀薄如痰,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易成窦道,经久不愈。
相当于西医的附睾结核。
[病因病机]因肝肾亏损,脉络空虚,浊痰乘虚下注,结于肾子;或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灼津为痰,阻于经络,痰瘀互结而成。
浊痰日久,郁而化热,热胜肉腐化脓。
若脓水淋漓日久,而脓乃气血所化,故又可出现气阴两虚证候,甚则阴损及阳,而出现肾阳不足的表现。
[诊断]子痰好发于中青年,以20—40岁居多。
初萨自觉阴囊坠胀,附睾尾部有不规则的局限性结节,质硬,触痛明显,结节常与阴囊皮肤粘连。
病程发展,可形成慢性冷性脓肿,溃破后脓液清稀,或带豆腐渣样絮状物,腥味较浓,易形成长期不愈合的阴囊部窦道。
输精管增厚变硬,有多处硬结,成串珠状。
常有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倦怠,腰酸,食少,或肢冷畏寒,面色光白等全身症状。
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可有红、白细胞及脓细胞。
红细胞沉降率多增高。
脓液涂片可找到结核杆菌,脓液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
[鉴别诊断]一、非特异性附皋炎常为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的并发症。
附皋增大,有硬结,但为单个性硬结,输精管虽有增粗,但无中珠状结节的特征,阴囊皮肤无窦道形成。
二、淋菌性附睾炎有淋病史,附睾肿胀疼痛,排尿涩痛或灼热痛,尿道分泌物较多,涂片可查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无附皋硬结与窦道。
三、附皋肿瘤附睾尾部发现有实质性肿块,属良性肿瘤者,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属恶性肿瘤者,表面不光滑,结节状,质地硬韧,界限不清。
[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浊痰凝结见于初起硬结期。
肾子处酸胀隐痛,附皋硬结,子系呈条索状肿硬;无明显全身症状;苔薄,脉滑。
辨证分析:肝肾亏损,脉络空虚,浊痰乘虚下注,结于肾子,脉络不通,故肾子处酸胀隐痛,附皋硬结,子系呈条索状肿硬;病属初起,仅在局部,故多无全身症状;苔薄、脉滑为浊痰凝结之象。
痰证论
痰证论第一章痰的概念痰乃是人体病理变化的产物,亦称第二病因。
它既成于“五脏之伤”,而又反馈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证候。
痰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之痰的内涵是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致病因素,其外延甚广,泛指因此所致的某些特殊表现。
由于不易被人们的感官直觉,即看不到排出来或其它实质性的痰,只能从症测知,故名隐形之痰,亦称内痰。
狭义之痰的内函仅指肺部渗出物及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其外延即指咳咯或呕恶而出之痰。
因其容易被人们的感官所察觉,即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故名显形之痰,亦称外痰。
二者虽有所不同,但在病理变化上是密切相关的,同出一体,皆水湿、津液之变生。
而外痰又是内痰在某些脏腑或局部病理变化的表现。
痰与水、湿、饮均为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病理产物,其性状、发病特点、临床分类截然不同,应加以区别。
水病是体内水湿停留于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的一种疾患,其性状为质清,流动性大的液态,多流积于低下松弛部,临床上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
湿证是由于内外湿邪侵袭人体、困阻脾土、运化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类病症,其性状类似气态,弥漫全身.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根据病因分为内湿证、外湿证。
饮证是水湿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局部的一类病证,其性状较痰浊而清稀,流动性不大,常聚于胸腹肠胃等管腔之中,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支饮、悬饮、溢饮、痰饮。
痰证泛指因痰而产生的各种病症,痰从性状而言,质稠而呈半凝固状态,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致病范围甚广,其所停部位的不同以及寒热虚实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
总之,水、湿、痰、饮虽是四种病理产物,又是不同的致病因素,它们之间还有其内在联系:水化生湿,湿聚生痰,痰为饮之甚,饮为痰之渐。
第二章痰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痰证理论是贯穿于祖国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痰证学说的先导《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痰证论
痰证论痰证论第一章痰的概念痰乃是人体病理变化的产物,亦称第二病因。
它既成于“五脏之伤”,而又反馈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证候。
痰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之痰的内涵是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致病因素,其外延甚广,泛指因此所致的某些特殊表现。
由于不易被人们的感官直觉,即看不到排出来或其它实质性的痰,只能从症测知,故名隐形之痰,亦称内痰。
狭义之痰的内函仅指肺部渗出物及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其外延即指咳咯或呕恶而出之痰。
因其容易被人们的感官所察觉,即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故名显形之痰,亦称外痰。
二者虽有所不同,但在病理变化上是密切相关的,同出一体,皆水湿、津液之变生。
而外痰又是内痰在某些脏腑或局部病理变化的表现。
痰与水、湿、饮均为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病理产物,其性状、发病特点、临床分类截然不同,应加以区别。
水病是体内水湿停留于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的一种疾患,其性状为质清,流动性大的液态,多流积于低下松弛部,临床上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
湿证是由于内外湿邪侵袭人体、困阻脾土、运化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类病症,其性状类似气态,弥漫全身.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根据病因分为内湿证、外湿证。
饮证是水湿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局部的一类病证,其性状较痰浊而清稀,流动性不大,常聚于胸腹肠胃等管腔之中,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支饮、悬饮、溢饮、痰饮。
痰证泛指因痰而产生的各种病症,痰从性状而言,质稠而呈半凝固状态,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致病范围甚广,其所停部位的不同以及寒热虚实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
总之,水、湿、痰、饮虽是四种病理产物,又是不同的致病因素,它们之间还有其内在联系:水化生湿,湿聚生痰,痰为饮之甚,饮为痰之渐。
第二章痰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痰证理论是贯穿于祖国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痰证学说的先导《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读书笔记:痰证的特有体征和症状特点
读书笔记:痰证的特有体征和症状特点读书笔记:痰证的特有体征和症状特点一、痰证的主要症状特点1、头晕而痛,头重如裹机体痰湿内蕴,困遏脾气,使清阳之气不能升达,而头乃诸阳之会,头部失于濡养,故而可见头痛、眩晕、头重。
2、咽喉中似有物梗阻,吞吐不利痰质黏腻,其胶凝、顽固之性易于附着于管腔,阻塞气道、食管,而出现咽喉部不适,或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灼热痒痛,呼吸不畅。
3、呕恶或呕吐痰涎,或口腻、口黏,口干不欲饮水痰湿停聚中焦,脾胃升降失常,胃中浊阴犯逆于上,故见呕恶等症状;痰湿困遏脾阳,水湿不得布散,停蓄胃肠,故出现水声辘辘;痰为湿之聚,与湿同类,痰湿沿脾络上蒸于口,则口黏口腻或口干不欲饮水。
4、肢体重浊、嗜睡或困盹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末也”,痰湿内阻,困遏脾气,清阳之气不能布散,充达于四肢,故肢体重着、倦怠;痰邪蔽阻,清阳之气不能升发,同时心窍被蒙,神明不清,故而出现神乏困盹,或心迷嗜睡,正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所言:“气短为眠,为诸痰之候。
”5、低热身困,或自觉身热不扬痰为阴邪,黏滞之性使其易于内伏。
痰浊内伏,遏阻阳气,阳气不能伸展,致使阴不配阳,阴遏阳郁而发热。
此型发热,既不同于外感六淫之气化火,亦有别于气虚、阴虚、血虚之证,其特点是身体困重而热势不扬。
临床上不少原因不明之低热,如未出现气虚、阴虚、血虚之类的体征,一般多属于此类发热。
治则应以化痰除湿为主,若妄投滋阴补气方药,则助痰恋邪,造成低热身困,缠绵难愈。
6、胸闷憋气,背部作胀,阴雨湿季或天气寒暖交替时,症状尤为明显痰邪停蓄胸中,影响宗气、肺气宣发布散,气机郁闭不展,可见胸闷憋气,背部作胀。
在阴雨湿季或天气寒暖交替时,外界阴气较盛,与体内痰湿相应,故使症状加重。
7、易惊悸,失眠难寐,或昏厥、抽搐,或精神失常痰邪蔽心,神明不展,可引起惊悸、失眠;痰邪中阻,清气不能升达,脑府失常,或痰邪上犯脑府,阻闭清窍,元神受扰,可见昏厥、抽搐或精神失常。
中医实证·痰症篇
中医实证·痰症篇A、中医所说的“痰”,并不仅仅是指咳吐而出的粘稠之物,它还泛指一切“非人体生理所需的代谢性分泌物”。
人体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处不需水谷精微及津血滋养,若有阻滞,则膏脂凝聚而生痰浊。
故凡气血不畅之处,即津凝生痰之所。
脾主湿,肺主津,湿聚津凝则为痰,故前人有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痰虽生于脾肺,但随气血潜移默行,于人体周身,可无处不至。
咳吐于肺胃者,乃有形之痰;蕴藏于腠理者,乃无形之痰。
无形之痰伏于体内,随痰浊多少之不同、潜伏部位之不同,而变症百出。
因其病机隐晦,难以辨察,故医者时常感叹:“怪病多痰”、“百病皆因痰作祟”!痰,最初本是病理的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沦为了致病的因素,是致病最为广泛的实邪之一,欲为良医者,当深究之!B、何以辨知痰湿体质?辨证要点如下:1、舌苔厚腻,脉滑濡 2、口腔粘腻 3、头脑昏朦,沉沉欲睡 4、胃脘痞满,恶饮水 5、面目浮肿 6、肢体困重 7、大便粘滞难解 8、小便浑浊,骚腥味重 9、汗出酸腻,头发油腻,眼屎多、耳垢多。
10、皮下结节包块,或皮肤疮痘赘生。
C、因气机升降出入之异,脏腑寒热虚实之别,痰之特性,亦各不相同。
治痰之法,归纳如下:一、温化寒痰法:阳虚之人,痰从寒生,其痰清稀而色白。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即是言此。
二、清化热痰法:火旺之人,炼液成痰,痰亦化热,其痰粘稠而色黄。
当清解其热,热不去,痰难消。
三、燥湿化痰法:脾主湿,湿聚生痰。
湿气者,当以燥气克之。
四、滋阴化痰法:津液清稀则流畅,浓稠则滞涩。
阴虚者,津液粘稠,凝而生痰,当滋阴以稀释之,而后能化。
五、软坚化痰法:顽痰胶结,或生瘰疬、或生囊肿、或生瘿瘤、或生肿瘤,寻常化痰之法,攻之不克,需软坚散结而化之。
六、降气化痰法:水涨则船高,气逆于上,痰浊不降,治当降气为主,兼以化痰。
七、顺气化痰法:气行则津行,气滞则津凝。
气机宣畅,如风吹云动,痰涎自会消散。
八、开窍化痰法:痰浊壅盛,闭塞心窍则神识迷乱;闭塞上窍则五官不灵,治当化痰开窍。
医学基础知识:痰液考点总结
事业单位医疗卫生考试中,关于痰液的特点在医学基础知识、中医学、口腔学、护理学等学科都是常考知识点,但是内容多,题量大。
针对这个问题,中公教育专家条分缕析的归纳总结出的常考知识点,以便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能根据痰液特征判断出疾病的类型,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痰液特点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开始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2~3天后转为黏液脓性。
2.肺部感染性疾病
(1)肺炎链球菌肺炎:铁锈色痰。
(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翠绿色脓性痰。
(3)肺炎支原体肺炎:干咳,可咳出黏液或血丝痰。
(4)克雷伯杆菌肺炎:砖红色样痰。
3.肺脓肿:黄绿色脓痰,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粘液及泡沫,中层为混浊黏液,下层为脓块及坏死组织)。
4.支气管扩张症:大量浓痰,痰液静置后分三层。
5.肺结核:干咳或少量白色黏液痰,痰中带血。
6.支气管哮喘: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样痰。
7.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粉红色泡沫痰。
(二)痰液鉴别
1.肺脓肿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发病急,高热,体温高达39~40℃。
支气管扩张是慢性咳嗽、大量浓痰、反复咯血。
2.肺结核与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结核是痰中带血,午后低热。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铁锈色痰,起病急骤,寒战高热。
3.支气管扩张症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是慢性咳嗽、大量浓痰、反复咯血。
支气管哮喘是咳、痰、喘,主要是呼气性呼吸困难。
中医将痰分为4种,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
中医将痰分为4种,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
1、寒痰-------白痰-------寒邪犯肺-------痰呈白色,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建议:多吃山药,用炒过的薏苡仁熬水喝
2、风痰-------白稀后转黄黏痰--------风邪侵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
建议:保和丸
3、热痰------黄痰-----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
建议:白萝卜、川贝熬水喝
4、湿痰------痰为白色稀水样-----肺、脾功能失调------身重、倦乏或便溏,舌苔薄白或白腻
建议:二陈汤
5、燥痰-------口鼻咽燥,痰咳不出------燥邪侵肺-------全身燥热,不喜喝水,舌苔薄黄
建议:贝母瓜蒌散
(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可以辩症用药@中医徐文海)。
痰证
• 中医所说的痰证,除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 如上感、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 炎、肺气肿、肺心病外,还可见于内外妇儿 各科诸多种疾病,如脑血管意外、癫痫、高 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梅》:“痰之为物, 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 为喘为嗽,为呕为泻,为眩为晕,心 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
肿痛,为痞隔,为壅塞,或胸胁间
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
或四肢麻痹不仁。”
痰阻于肺:咳喘咯痰 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神昏、痴呆 痰火扰心:癫狂 痰浊上泛,蒙蔽清阳:眩晕 肝风夹痰:中风、惊厥 痰在经络筋骨: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和饮,都是津液变化而成,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表现的病证,但两者的形态不同。
痰证是指水液凝聚,浓度较高,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证。
因此,痰证的临床表现颇多,故有“诸般怪证皆属于痰”之说。
外感病因辨证/六淫,内伤七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均可产生痰证。
前人认为痰属阳,饮属阴,痰因于热,饮因于湿,在痰的方面,又有五痰之名,如风痰属肝,寒痰属肾,热痰属心,湿痰属脾,燥痰属肺,这是以五脏来分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