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整理与复习3》教案
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分数乘法课题: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以自主整理、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完善有关分数乘法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并能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自主整理。
(8分钟左右)知识整理单(8分钟)1.快速阅读书本第28页到第39页所有内容。
用你喜欢的方式简单记录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可结合书本第40页上面的“回顾与整理”)2.本单元哪些地方我掌握得不够好?(1)(2)(3)3.本单元哪些练习我经常出错或不太会做。
在书上折上角,用笔作上记号。
交流要求:1.重点交流你是怎么整理你学到的知识的,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有什么注意点?2.善于倾听,及时补充和提问。
二、集体梳理重难点(10分钟左右)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整理的知识点及有疑问的地方。
其余同学作适当的补充及答疑解惑。
导学要点:根据学生整理的知识点,系统梳理。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分倒数的意义数倒数乘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决实是多少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14分钟左右)1.自主完成练习单,完成后可在小组中先交流自己的想法。
练习单一、基本练习。
完成书本第40页第1~3题。
第1题,提问:涂色时,你是怎么想的?第2、3题,收集学生中的典型错误让学生改错。
提问:计算分数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二、专项练习。
完成书本第40、41页第4~6题。
第4题选择其中的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第5题,提问:求一共喝了多少升,也就是求什么?求一瓶牛奶大约含钙多少克,也就是求什么?三、创编题3337. + +……+ =()×()=() 55560个ab8.已知a和b互为倒数,那么× =(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3)》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整理与练习(3)
教学内容:开展“探索与实践”和“评价反思”,完成书本第25页第11、12、13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征。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准备:学生预先回家准备第11、12、13题。
教学过程:
一、第11题
可以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球和小棒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
再结合对长方体框架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时,应该怎样选料。
做好后组织相应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料时的思考过程。
二、第12题
事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好相关数据,课上进行计算和交流。
三、评价与反思
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四、作业:练习册相关作业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应用题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建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应用题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应用题等基本知识。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设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PPT、学习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2)比一比,说说自己列算式或列方程的思考过程。
(3)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解释自己的想法:如第(1)题,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列除法算式;也可以根据“ 米是王师傅1小时工作量的 ”列方程解答。
2、分数应用题练习第10、11、12题
先分析数量关系、再独立解答,最后集体汇报。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总备课第( )课时
单元章节
课题名称
整理与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计算分数除法
2、能用分数、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用分数、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导学案、课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
自主备课部分
一、交流前置性作业
1、师生校对口算练习
2、基本习
1、完成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解方程,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校正,校对时说说怎样想的。
(2)教师要注意学生计算中的典型错误,并及时帮助分析原因。
2、第7题
申报者自主讲解
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分析的,你的解答依据是什么?
三、提高练习
1.对比练习,第8题
(1)分别画出第10、11、12三题的关键句,并相互说一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
(2)第10题可以怎么解答?第11题呢?
(3)第12题可以先求什么?还可以先求什么?
3.按比例分配的应用,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校对,强调:你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5、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第五课时练习内容:第一、二、三、四单元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能正确解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能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相关施加问题。
3.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具体练习内容如下:一、填空题。
1.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这个长方体左边的面积是(),上面的面积是(),表面积是()。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六神花露水有195()。
我们的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50()。
一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0()。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大约是40()。
3.1450毫升=()升()毫升3.08升=()升()毫升4升20毫升=()升2.04立方分米=()立方厘米4.一个正方体的高增加3分米后,得到一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
5.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4分米,宽是16分米,高是19分米。
锯掉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后,剩下部分的体积是()。
6.甲仓库比乙仓库多存粮24吨,如果从甲仓库运走4吨,则甲仓库的存粮吨数是乙仓库的3倍。
两个仓库共存粮()吨。
7.一根绳子长16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4,第二次用去剩下的1/3,两次共用去()米。
8.已知A某7/8=B某8/7=C÷8/9(A不为0),把A、B、C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9.甲数是0.75,乙数是甲数的倒数,乙数是(),甲、乙两数的积是(),甲数占乙数的()。
10.六(2)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5,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11.六(1)班人数的2/3与六(2)班人数的3/4相等,六(1)班人数占六(2)班人数的()。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3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第115页的5-10题复习内容: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科书第115页第5-10题)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和ax±bx=c等方程的解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上述方程解决相关的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会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检验。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有条理地表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抽象能力和符号感得到相应的发展。
3.增强应用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利用画图、列表的方法理解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主动反思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适当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4.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并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复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和ax±bx=c等方程的解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上述方程解决相关的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复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需要复习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解方程1.完成课本第115页第5题。
(1)出示题目后,提问:你能将这些方程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2)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及时指出:这六题中有ax±b=c、ax÷b=c和ax±bx=c这三种类型的方程。
(3)学生任意选择三题进行解方程,同时指名学生板演。
(4)教师结合板演情况进行讲评,同时及时小结这三种不同类型方程的解法。
三、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15页第6题和第8题。
(1)学生认真读题后列方程解决这两题。
(2)展示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请学生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重点知道如何寻找等量关系和如何设未知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已学过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统计图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数学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运算、几何图形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和整理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PPT、黑板等。
2.学习用品: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和整理已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例如: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求两个数的和、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
3.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请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表格式)
备课时间:年月日总备课第()课时单元章节第七单元课题名称数的世界(1)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能进一步算好分数计算题,同时也进一步使分数计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小数计算更好整合。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与性质,区分求比值与化简比,能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
使学生通过复习让学生感受复习的必要性,掌握一定的技能,复习的必要性。
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分数基本计算,求比值,化简比。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简算。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投影仪等课型复习主备教师教学过程集体备课部分自主备课部分一、回顾并整理整体框架。
指导复习的内容P112“数的世界”,学生读一遍,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复习所提内容。
【板书框架】。
二、回顾并整理本学期有关比的知识。
1、引导学生回答出:比的意义、性质,比、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对比求比值与化简比。
并让学生说一说、读一读,练一练。
如,20:50求比值并化简比。
指名学生版演,其他学生评议。
2、练习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评析。
3、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时,指出应注意些什么?三、回顾并整理本学期有分数运算的知识。
1、引导学生口头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练习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时强调两点:1、除法的转化;2,约尽。
3、练习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邀请一部分学生到黑板来板书。
议一议:那几题能简便算,举例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哪题看起来好像能简算,为何又不能?四、全课小结:对本节课的复习知识体系再简要说一遍。
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1)分数、比、分数的运算教后反思备课时间:年月日总备课第()课时单元章节第七单元课题名称数的世界(2)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百分比、百分率)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关于利息,税和折扣等百分率应用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本章主要对整个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模块,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复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可能对某些知识点产生了疑问,需要通过复习来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和复习整个学期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知识点,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复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师巡回指导。
3.合作交流:各组分享自己的复习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
4.讨论交流:针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013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整理与复习三
复备人这节课主要是针对可能性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此类问题。
知识与技能:对可能性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可能性的认知结构。
数学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此类问题。
情感与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小黑板(出示补充习题)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二、复习可能性:(1)、举例说明: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拔河比赛选场地,用掷硬币的方法,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各是1/2。
(2)完成118页25题。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题:拿到每一张票的可能性是1/40,每一种颜色的票有10张,抽到任一种颜色的可能性是10个1/40,即1/4。
第二题,10张红色票,抽中任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是1/10,即或幸运奖的可能性是1/10。
(3)完成119页26题。
学生先动笔完成,再评讲。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教师再点评。
三、应用广角:(1)、完成119页27、28、29题。
(2)、补充练习:1、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高3.6米,现在要在教室四周贴瓷砖,从地面量起,瓷砖贴1.2米高,扣除门窗面积2平方米,贴瓷砖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教室墙壁的剩余部分及顶部刷油漆,扣除门窗面积18平方米,刷油漆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在一个大厅里,铺了1800块长5分米,宽1分米,后3厘米的木质地板。
求大厅面积和地板体积。
3、一瓶花生油和一瓶调和油共78元,花生油价格是调和油的6/7,一瓶调和油多少钱?4、小华买6角和8角的邮票一共13张,用去8元4角。
这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四、课内总结五、作业:120页:30、31补充:1、2、3、4 第一次修改:第二次修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2.学生小组交流。
指名全班进行交流。
4.教师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指导。
四、全课总结。
教师针对本课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五、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10-13题。
教学反思
整理和练习(1)
教学内容:P40-41“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地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
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与整理
1.小组讨论。
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用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2..指名全班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直接写得数。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1.第14题
学生自己探索规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全班交流。
第一小题后一个分数总是前一个的一半。
第二小题前一个数乘3/2得后一个数。
2.第15题
学生按照要求涂色。
进行交流。
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解答。
思考题。
规律是: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不为0)、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差是它们的积。
三、评价与反思。
10/21×12/25×7/8 3/20×14×5/7
2.解答应用题。
(1)甲地到乙地公路长180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 ,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2)》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2)》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为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第七章整理和复习(2),包括数字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运算、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以及综合运用。
本单元内容对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增强其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2、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包括借位和不借位的情况。
3、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包括通分和不通分的情况。
4、认识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5、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数字的四则运算。
2、小数的加减运算。
3、分数的加减运算。
4、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四、教学难点1、小数的借位运算。
2、分数的通分运算。
3、综合运用。
五、教学准备课件、板书、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巩固数字计算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如口算、填空、选择题等,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又可以为今天的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1) 36.45 ÷ 1.5 = ? (2) 14.78 - 3.9 = ?(3) $(\\frac{3}{4}+\\frac{1}{8})\\div (\\frac{2}{3}-\\frac{1}{9})$ = ? (4)$\\frac{7}{12}-\\frac{3}{8}+\\frac{5}{24}=\\frac{?}{24}$怎样“两案相除,取整不舍(超过0.5进1),得有多少”?(3分)2、输入新知(1)数字的四则运算教师可以通过 ppt 等辅助工具呈现文字画面,向学生讲解数字的四则运算。
在讲解时可以利用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四则运算的规律。
例如:$16+23=39$,$36-25=11$,$8×5=40$,$156÷13=12$(2)小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加减运算包括借位和不借位两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 ppt 等辅助工具讲解小数的加减运算,特别是借位运算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2整理与练习》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2整理与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1.1《2整理与练习》教案主要针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计算技巧,提高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但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计算技巧,提高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
2.准备纸笔,供学生做笔记和练习使用。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如卡片、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题,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师讲解例题,讲解过程中注意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整理与复习3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上)册教学 课题:整理和复习页码:66、67主备 人 复备人 教学 时间本单元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会用方程来解决分数的实际问题。
1、 复习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流程教学意图一、基本复习1、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第66页第1题,直接写得数。
反馈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几题分别说说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用一句话概括: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 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
38×20÷12131115÷1120÷1225 3×49÷3814×4÷14×4 让学生分组练习,讲评反馈时,了解学生中的典型错误,及时分析指导。
小结: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同样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不同的是将除法改成乘它的倒数之后,变成连乘法,可以同时约分,使计算简便。
3、 分数应用题对比练习题组。
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5。
(1)梨树有1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苹果树120棵,梨树有多少棵? 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中讲评。
让学生说说列算式或列方程的思考过程: (1)求苹果树的棵数,就是求梨树棵数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已知梨树棵数的35是120棵,求梨树的棵数,根据梨树的棵数×35=120,可用方程解答。
4、练习。
P66第4题。
结合有代表性的几题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最后概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通过练习,沟通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与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联系,同时突出强调先约再乘。
通过题组练习,巩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通过对比,加强用方程解题的方法指导。
二、综合题组练习。
1、(1)一根绳子用去了一部分后,还剩下16,正好长12米,这跟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2) 一根绳子用去16米后,正好长12米,这跟绳子原来长多少米?2、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14,女生比男生少6人,女生有多少人?三、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整理与练习3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上)册教学内容课题:整理与练习页码:33主备人复备人教学时间教材简析这节课主要是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主要是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数学思考: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情感与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小黑板(出示补充习题)过程设计通用预案教学反思教学流程教学意图一、教学引入师:今天我们要对本单元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
(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二、回顾整理1、出示讨论题,分组讨论和整理,按照知识学习的顺序集体交流。
(1)、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联系?学生根据下表来交流回答:形状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形状大小棱长长方体( )个( )条( )个正方体( )个( )条( )个⑵、提问: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它们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⑶、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常用的体积(或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⑷、提问:在学习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发现的?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与它有什么联系?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3⑸、提问:你是经过怎样的过程获得这些知识的?运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体会或感受?三、联系与应用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一题。
疏理本单元所学内容,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结构。
第一次修改:第二次修改:指名口答,说说是怎么判断的?(结合每个图形中的数据大小判断)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核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3)-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3)-苏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复习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和技能。
2.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下:1.知识点复习:整数,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和体积。
2.综合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
3.思考创新:给出一些具体的题目,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创新。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1. 知识点复习1.整数–复习正数、负数、绝对值等概念。
–复习加、减、乘、除整数的计算方法。
–给出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分数–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等。
–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给出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小数–复习小数的基本概念,如小数点、小数位数等。
–复习小数与分数的互换。
–给出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和体积–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
–给出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综合运用在练习题中,选出若干实际问题作为例子,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思考创新给出一些具体的题目,要求学生自由思考和创新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新颖、有创意的方法,并对学生的思考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概念及进行基本计算。
2.练习法:对每个知识点进行题目练习,让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应用。
3.案例法:选取一些实际问题,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现实应用中的价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对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进行综合复习,并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
通过讲授、练习、案例三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基本情况《整理与练习(2)》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由江苏省教育科研院数学教研室编写。
本书一共分为六个单元,涵盖了六年级上学期的全部数学内容。
每个单元都包括教材部分和《整理与练习》部分,共二十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练习题。
1.2 教材特点本次教学所选用的《整理与练习(2)》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练习题目的多样性,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作图题和计算题等。
•练习难度逐渐加大,有选择性的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
•练习与教材相结合,既有专题练习,也有全册练习。
本书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和相关概念。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能够巧妙地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培养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练习和小组讨论,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培养对于学习方法的总结和反思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小数的加减•三角形的性质及相关定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简单的统计与概率知识3.2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练习课三种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通过介绍概念、定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在全面交流和讨论中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课:重点讲解一些典型问题和解题经验,全面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四、教学流程4.1 教学准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准备相关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白板等;•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讲义、试卷、作业等。
4.2 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查漏补缺,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2)》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2)》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2.熟练掌握计算综合应用题;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重点是整理和复习(2)部分,包括:1.数数总结;2.进退借与换算;3.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4.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第一步:数数总结1.老师用图表等方式先将1~99的数字标明;2.让学生通过数学口诀,如“一十二、两十三、三十四”等,进行数数总结;3.随机出几个数字,由学生明确是哪个数字,加深印象。
第二步:进退借与换算1.回顾、总结进退借加减法的运算要点;2.以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灵活使用进退借加减法,如:小明有30元,一支笔要20元,他又拿了20元,还有多少钱?3.教学换算的方法和技巧,如:以1米等于100厘米,1千克等于1000克等为例,引导学生换算其他单位。
第三步: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1.回顾、总结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方法;2.练习常见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如:1/2+3/4、0.5-0.25等;3.阐述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在买菜时要对价格进行加减操作。
第四步: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1.回顾、总结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2.练习计算基本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3.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路和方法,如:求某容器的容积、某房间的面积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复习为主,将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重新回忆以前所学。
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体现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并提高其自信心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出示书P35T8。
(1)出示一个用橡皮泥球和小棒做成的长方体框架。
(2)问:用小棒和橡皮泥球来做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时,小棒和橡皮泥球分别用来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什么?
(3)思考:做一个长方体要用几团橡皮泥球和几根小棒?
做一个正方体呢?
2.合理选择材料动手做。
提示:选择的小棒长度有什么要求?说明了什么?(屏幕提示)
(2)制作这个包装盒,你打算准备多大的硬纸?怎样剪裁?
根据数据大小情况合理选择让学生笔算或使用计算器计算。
四、评价反思。
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五、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其它的问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2整理与复习3)
课题
整理与复习(3)
第二十课时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35。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橡皮泥和给定长度的小棒做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重点
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程序
个性修改
一、课前预习。
师布置学生准备若干长为10厘米、8厘米、6厘米、5厘米的小棒和一些橡皮泥球。
收集几个长方体家用电器包装盒长、宽、高的数据。
3.展示和交流。
理解选择小棒长度的理由。
4.引申:你能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问题?
三、联系生活。
1.交流自己收集的家电的包装盒的长、宽、高。
学生不说出是什么家电的包装盒,让学生根据数据想像包装盒的大小,猜出是什么家电的包装盒。
2.选择其中一种包装盒。提问:这里面涉及到哪些数学问题呢?
如:(1)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