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大堰河——我的保姆》含答案
河形 感情 修辞 方式
象
手法
一、大堰 悲苦 怀念
河与我 低微
(1~2 的身 与痛
段)
世悼
间接 反复 抒情
二、大 堰河勤
勤劳 善良
眷恋 感激
反复 排比 通过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劳、悲苦、
记事
善良的一
来
生(4~8
抒情
段)
三、大
堰河身后
边叙
的悲凉和 命运 同 反复 事
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2.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
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
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 岁时
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
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
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
被歧视空气里长大” 的。因此他对他的养
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
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乳儿幸福就
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
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
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
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
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
5。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
却有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
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年月日
单元(章、节)
第一单元第三课
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题
第 课时
周第
高
中
授课班级
班
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
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用事实说话第3课唐山大地震(节选)课件语文版必修1
答案
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描述灾难中的人性美的?
答案 (1)在看守所,当看到军人们面对没有围墙、没有电网阻隔的众多
囚犯仍旧恪尽职守时,我们肃然起敬;当看到囚犯们面对狼藉而空旷的
废墟竟无人逃跑,最终主动请求加入救援大军时,我们感慨万千。无论
是军人还是囚犯,他们美丽的人性都值得我们尊敬。
(2)在盲人区,面对无边的废墟,盲人们又能做些什么?但他们做了,他
强烈
三、名言警句
有关“灾难”的名句
1.对灾难的惧怕要比灾难本身可怕。——笛福
2.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恩格斯 3.如果灾难没有出现,那恐惧是徒劳的;如果灾难已经发生,那恐惧只会 增加痛苦。 ——富兰克林
文本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钱钢,全国记者协会理事、作家。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 鸿章》《大清留美幼童记》等著作。
第一单元 用事实说话
第3课 唐山大地震(节选)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预读先学 ——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语言知识积累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嘈杂( cáo) ②磋商( cuō) ③一瞥( piē) ④吞噬(shì ) ⑤庇佑( bì) ①解 (2)多音字 解月28日3点42分53秒在唐山发生了7.8级地震,地震震中在唐山路 南区的吉祥路一带。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 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夷为一片废墟。242 769人丧生,164 851人受 重伤,70多万人受轻伤,158 886户家庭解体,7 821 个妻子失去了丈夫, 8 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 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 061人肢体残废,遗 留下3 675位孤寡老人,4 204个孤儿„„这就是唐山大地震。10年后,身 兼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的钱钢,重回唐山,写出了“全景”式的报告文 学作品《唐山大地震》,为历史留下了一部关于大毁灭的真实记录。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答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例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有权要求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有权要求商家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等。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消费及其类型”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消费及其类型”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使学生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同感。
2. 公共参与:培养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正确的消费行为,成为理智的消费者。
3. 法治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消费类型的识别和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消费的基本概念、消费类型和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消费类型的识别和应用。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单元第3课第2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 是 可持续性 消费。 4.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消费心理具有复杂性 · 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 消费行为,只不过可能在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 更突出、表现得更鲜明罢了。 · 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健康的。除了 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作辩证分 析,不能简单否定。
3.绿色消费有利于个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 程中的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 污染排放。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典型 酷暑难耐的盛夏时节,经常有人把室内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不料随后出 例题 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医学专家认为,将空调设置到26℃不仅是一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典型 年底冲销量是商家惯用的一种营销策略。商家大力宣传降价、抽奖、送红包等
例题
各种促销活动以达到增加销量的目的。而消费者也往往会利用这一机会增加购
物。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C )
①消费者此时购物违背了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的原则②商家善于利用消费者的
消费。盛夏时节,将空调设置到26℃,有利于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材分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
本框是第三课教学的落脚点,它有两目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和做理智的消费者,它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色彩,贴近学生生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指导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目前社会上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形成对消费心理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落实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重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教学难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的把握;适度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消费心理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这就是第二框的内容。
讲授新课: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首先我们来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心理。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什么是消费心理?一般地说,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要考虑一些问题,如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以什么方式消费、消费后自我感觉如何等等,这些总是伴随着消费者有目的、有意识的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叫消费心理。
我们的消费行为都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几种消费心理的利弊及态度。
(通过课件展示)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和别人行为的带动。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 必修1 第1单元 第3课 君主与丞相—君权与相权之争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的内容。唐代科举 分为明经和进士等科,①正确;明经或进士都以儒家 经典为主要考查内容,考生要熟记文本,②正确;在 三试的时候,两科考生都要对时务策,以考查其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正确。无论从考试内容的数量还 是难度上看,进士科比明经科都要难,④错。故选A。
2.(2011年上海文综)下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 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
A.秦朝 C.唐朝
B.汉朝 D.宋朝
【解析】C。从图片反映的中央行政机构部门及其关 系来看,可以判断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在隋朝 建立,唐朝完善。故选C。
3.(2011年北京文综)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 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解析】D。韦伯所指的制度即是科举制。“无法连 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可判断③正确;“对任 何人开放”可判断④正确;“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可判断②正确。①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D。
5.(2011年乌鲁木齐三模)“史实”、“史论”、“史识”是构 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 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 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 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 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 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 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Word版含答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2、通过反复诵读和细读文本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分析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3、了解大堰河勤劳淳朴、慈爱善良的品质及不幸遭遇,体会诗人对以大堰河为代表的劳苦大众的赞美和同情之情,学会感恩。
【学习重点】1、分析大堰形象;2、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学习难点】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学习方法】朗读、三段式学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
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
诗集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
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诗人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青年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写作背景: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
据说艾青出生后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
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
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
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
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规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
次年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
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团箕.()檐.头()瓦.菲()冰屑.( )青苔.( ) 荆棘..( ) 牌匾.( ) 灶.火( )火钵.( ) 忸怩..( ) 叱.骂( ) 麦糟.( ) 碾.过( ) 咒.语( ) 虱.子( )多音字:①炮炮火( )炮制( )②菲瓦菲( )菲薄( )③臂两臂( )胳臂 ( )④埋埋葬( )埋怨( )⑤泥泥潭( )拘泥( )⑥泊停泊( )血泊 ( )⑦苔苔藓( )舌苔( )4、解释下列词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汪凯【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一、导入: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
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
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资料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yi)田蒋村。
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
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
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里的不受欢迎的人。
因此,艾清被送到本村的一家寄养,后来又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他的乳儿,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
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
诗情汹涌,不能自己。
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新人教必修1
答案:苔/笞 谄/掐 碾/辗 忸/纽 箕/萁 侮/诲/晦
七、辨析词语 1.飘泊/飘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悉/熟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养育/孕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飘泊:同“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 东奔西走。 飘零:①(花、叶等)坠落;飘落。如:花自飘零水自 流。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稳定。如:四处飘零。
2.熟悉:知道得清楚。既可用于具体的人或物,也可 用于抽象的事物。语义较重。如:他们彼此很熟悉/我熟 悉他。 熟识: 对某个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较 透彻。多用于具体的人或有形的物。语义较轻。如:这批 学员熟识水性/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 )
数 见不鲜( ) . 学( ) 数 . 钱( ) 数 .
答案:à i/yì fēi/fěi shí /zhì qiē/qiè páo/pào/bāo bei/b 鞭chī( niǔ( niǔ( ) ) )怩 )扣 chǎn( qiā( 团jī( ( 豆qí )媚 石niǎn( ) )死 zhǎn( )转 ) ) 凌wǔ( ) ( ) 教huì ( )涩 hu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1.3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自转的意义(区时、地方时和日界线)】(共
21
日界线西侧 180º 日界线东侧
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
向东
A、它是人为规定的,原则上是 180° 经线
自西向东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
东12区 西12区
区日期减去一天(顺着地球自转 方向越过人为日界线日期减去一
9
时区与区时 图
时区
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 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区时
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为标准时间。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 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
阳
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
日出,东边的时刻比西 边早,即“东早西晚”。
光
3
一.地方时
1.概念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①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 ②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 3. 计算: 经度每隔15º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º ,地方时相差4分钟。
北京的时间:
只是116°E所在经线的时间。
12
时间的计算
一、地方时的计算
定义:因经度不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做地方时。
计算依据: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计算法则:东加西减,(即:求东边经线上的地方时,用加法, 求西边经线的地方时,用减法。)
计算步骤: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2) 课时2 一物一景皆关情——《百合花》与《哦,香雪》联读
活动二
景象显诗意
《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中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而景 物描写是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服务的。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 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2.赏析想象中的“故乡之美”。《百合花》中的两次抒情性景物或情境 描写非常动人,请朗读并赏析特点和作用。 (1)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 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肩 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 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物描写
特点和作用
(3)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
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 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 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 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
景物优美温暖,圣洁美妙。 表现出“铅笔盒”带给香雪 力量,让她充满憧憬。
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景物描写
特点和作用
答案 ①这段景物描写充满着诗情画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②起到了插叙的作用,补充交代了通讯员在家乡当老百姓时的可爱纯真 形象;饱含着“我”对故乡生活的热爱;增强了“我”对通讯员的亲切 感;含蓄地揭示了通讯员淳朴憨厚的性格和牺牲精神的生活基础。
(2)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 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 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 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 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儿。 赏析:_①__这__段__情__境__描__写__温__暖__温__馨__,__充__满__生__活__气__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__采__用__联__想__和___插__叙__的__方__式__,__表__达__了__“__我__”__对__美__好__生__活___的__向__往__;__给__文__章__ _增__添__了__一__种__诗___情__画__意__的__美__;__与__后__文__战__斗__情__形__的__紧__张__形___成__了__对__比__,__舒__缓__ _了__紧__张__的__气__氛__;__此__时__的__温__暖__和__欢__乐__跟__后__文__通__讯__员__的__死__形__成__对__比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1) 一课时 言浅情深,百合盛开
3.知识链接 (1)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五四”时期传入中国, 是指“思维发散化、结构散文化、人物形象淡化”的小说类型。诗化小 说具有散文和诗的某些特征,自废名开其滥觞,经沈从文扛其大旗,至 萧红、汪曾祺等人延其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情节方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往往不将事件作为线索,而 将情感、心理作为线索。人物方面:人物形象不是特别鲜明、饱满,文 中传递出作者的某种意绪和感悟。环境方面:重自然环境描写,文中常 有大段的景物描写,物象也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主题方面:表面上美丽、 祥和,关系融洽,但深层往往弥漫着苦难和伤痛。
活动四
体会“动人处”,解读女性视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如果你是制片人,选择把小说《百合花》搬上屏幕,是因其具有独特的魅力。 (1)作家茅盾曾说,《百合花》“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千余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 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请你结合小说主旨,谈一谈《百合花》最打动人心的 原因。
答案 (示例)《百合花》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圣洁情感,以及普通人 的善良、纯朴。正义的战争正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保护和平的生活以及人类 美好纯洁的感情。尽管小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却以一种别样的方式高扬 了正义。美好的人性、温暖的情感和正义的行为正是感动人心的源泉,具有穿 透时空的力量。
(2)《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都不是真人真事,也不是依据真人 真事来加工的。但是小说里所写的战斗,以及战斗的时间、地点都是真 的。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总攻海安战斗的时间,正是一九四六年 的八月中秋。那时候,我确实是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里做战勤工作。 我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也正是去借被子。而该小说中对通讯员的描 写,则主要取材于我在莱芜战役中和一位通讯员去战斗最前沿的亲身经 历。我在确定小通讯员的性格、特点的同时,就出现了一个女性的 “我”,来串起整个故事。——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
高中政治第1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3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2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课件部编版必修
(2)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在“严”的方面, 要坚持寸步不让。对党员干部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严 明纪律,严惩腐败,严肃治理党内的各种歪风邪气。在“治”的方面, 要坚持标本兼治。要加强纪律建设,管住纪律、看住权力、匡正风气, 真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3.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 (1)全面从严治党是时代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 强党的建设,必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 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 党、全面从严治党。
(3) 含 义 : 依 法 执 政 , 就 是 坚 持 依 法 治 国 、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国 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__社__会__建__设___、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 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 治国理政。
问题2: 说说从严治党的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 增强党的凝聚力。 问题3: 请为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三点具体的建议。 提示:示例:加强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 养、法律意识;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完善法律法规、加 大处罚的力度等。
【自主论证·科学精神】 1.全面从严治党的地位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的重要内容。
深化理解
思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哪些严峻考验? 提示: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着许多严峻考验,包括执政考验、改革 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
2.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 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 __纯__洁__性____建设为主线,以党的 _政__治__建__设___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 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 __思__想__建__设___、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 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 ___反__腐__败____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 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 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百合花
5.年轻媳妇有怎样的神态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
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 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 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cǎi)不理不( 睬 )
(zhì)( 稚 )气未脱 ② (zhì)( 雉 )鸡
(zhuī)( 椎 )骨
三、课内词语
张皇: 惊慌不安的样子。 讪讪: 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局促不安: 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莫名其妙: 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也作莫明其妙。
课堂训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3.“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 通讯员这看似奇怪的举动写出了什 么?
【分析】细腻地写出了他对护送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善解人意,对女 同志的细心体贴,但腼腆和憨厚,怯于和女同志在一起。
4.插叙“我”想象的小通讯员在家乡拖毛竹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四、近义词语
1.停顿/ 停滞
相同点:二者都有“停止不动”的意思。 不同点:“停顿”多指暂停,时间多半不长。“停滞”指长时间地停止, 表示因受阻而不能顺利发展。
2.局促不安/ 如坐针毡
相同点:二者都可用于“不安”。 不同点: ”局促不安”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造成不安的原 因是“拘束”。“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造成“不 安”的原因是“心神不宁”。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新宁一中李辉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读全诗,识记重点字词。
2.能力目标:朗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分析把握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分析体味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来的感情。
3.情感目标: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大堰河真挚的感情,树立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学过,大家对此文章的内容还比较熟悉。
因此,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应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体性地位,扎住重点进行设问,问题的答案应由同学们自己答出。
重点难点分析把握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分析体味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来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妈妈的吻是最甜蜜的吻,妈妈的爱是最无私的爱。
1933年1月的一天,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而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监狱的诗人艾青看到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妈妈,而是保姆大堰河,诗人就用一支饱蘸深情的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
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主要注意四点:一是识记字词,二是概括诗歌内容,三是把握人物形象,四是分析体味感情。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指导: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二)读课文,教生字,概括诗歌内容。
1、指名几位同学朗读,有错即停,师生共同纠正。
2、听一遍示范朗读。
3、这首诗总共有13节。
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一)指导:读罢全诗,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大堰河含笑操劳的情形,我们的脑海里幻化出大堰河那美丽的梦境,我们的耳朵旁似乎听到了大堰河临死前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多么真实、生动、感人的形象啊!那么,诗歌中的大堰河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呢?(二)先学:朗读这首诗,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先自主思考,再与周边的同学讨论。
(三)后教:1、视情况请几名同学来说一说,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3.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
背 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 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 行政区 的办
景 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
政 权 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 特 行政单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色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背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 起义和暴动中,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 级 苏维埃政权 陆续建立起来。 (2)建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在 江西瑞金 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 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正式成立。
实质 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5.国民党的“宪政”
时 间 1948 年 内 国民党打出“ 行宪 ”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 容 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评 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 价 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目的 防止袁世凯独裁
内容
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 三权分立 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
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 生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意义 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 步意义
3.政党政治的尝试
核心归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 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为防止袁世凯 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
教案2-《百合花》《哦,香雪》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群文阅读
学习活动二:两篇小说的心理描写都很精彩,请梳理概括“我”对通讯员态度的转变。《哦,香雪》第三部分,香雪换铅笔盒,她先后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学习活动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初中所学小说《智取生辰纲》中曲折的情节导入。
二、把握小说情节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概述《百合花》的情节。
第1部分:开端带路(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
第2部分:发展借被(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第3部分:高潮牺牲/献被(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
第4部分:结局盖被(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概述《哦,香雪》的情节。
开端:火车来到台儿沟
发展:台儿沟姑娘们迎接火车【看火车、卖东西】
高潮:香雪换铅笔盒【渴望铅笔盒、登车换铅笔盒】
结局:香雪夜归台儿沟【独自夜行、与姐妹们会合】
三、《百合花》的创作背景及学习任务
——《我写<百合花>的经过》
学习活动一:在小说中找到与“我”“通讯员”“新媳妇”相关的情节,分析这些人物的矛盾冲突,进而分析人物形象。
明确:我与通讯员:他撂下我,我对他生气;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表示对我的关心,我不禁对他产生了兴趣;得知他是我的同乡,我对他越加亲热起来。
通讯员与新媳妇:借被子时,通讯员没有注意场合和特定情境,导致他与新媳妇起了冲突。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小说创作背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2.把握小说中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如被子、火车、文具盒等。
3.理解小说的主旨,体会作家的情感。欣赏诗化小说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指数:★★★★)
一、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 1.______________ 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 引发的消费,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2.____________ 攀比心理 引发的消费,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3._____________ 求实心理 主导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4.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题组二 消费类型 (2014·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13)下图是某国 20 年来人 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D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 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漫画中汽车销
售商迈克之所以认为是向鲍威尔推销的良机,关键是他的 邻居刚买了一辆,正是基于鲍威尔的攀比心理,因此才是 最佳良机,故选D项。A、B、C三项与漫画寓意不符。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一份网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会关 注网店商品的销量。有网购狂人表示:“卖得多的商品就算不 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这种消 费心理是( A ) A.从众型的,这有利于钱花得物有所值 B.求异型的,这有利于形成消费流行趋势 C.攀比型的,这有利于帮助企业掌握市场需求 D.求实型的,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个人消费的认可度 解析:“至少大家都在买”是网购狂人的购物心理,这种跟风随
是个人家庭收入。人们的消费水平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
应,才是适度消费。 (2) 适度消费要求我们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资源,鼓励
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费。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 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抑制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
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
钱货两清 1.按交易方式不同划分:______________ 的消费、 租赁 贷款 ______________ 消费和______________ 消费。
2.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划分:生活消费可以分成 生存资料 消费、______________ 发展资料 消费和 ______________ 享受资料 ______________ 消费。
2. 消 费 类 型
安徽· 1 四川· 2 1.从考查内容看, 安徽· 本课的高频考点是: 38(1)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消费行 为。 2.从考查题型看, 多以选择题为主,且 在选择题中出现漫 画题和图像题。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考情分析 考纲展示 2013年 3 . 消 重庆· 1 16 费心理 上海· 2014年 2015年 命题特点 浙 江 3.从能力考查看, · 24 突出考查学生 浙 江 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 · 24 用知识、描述 和阐释事物的 能力。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及其类型。从图表数据变化看,该国
20 年来,人均用于日用品的消费支出增长率稳中有降,但 也处于不断增长中,③符合题意;人均用于奢侈品的消费 支出增长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意味着该国居民享受资料的 消费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④符合题意。①②与材料
不符。
了家庭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如果贷款消费是建立在自 己的收入能力或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那么,这种贷款 消费就是适度消费,不是超前消费。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题组一 影响消费的因素 (2015•高考安徽卷, 1)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 求量 (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 (M)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 他因素,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 P 与 Q、 M 与 Q 关系的图形有( B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误区警示 崇尚节俭等于限制消费
[点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节俭是一种美德,并不是一种
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 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 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而不抑制人们的合理消费。因此, 不能把崇尚节俭理解为限制消费。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解析:材料中“„二胎‟生不起,更养不起”,是从居民生活消 费角度而言的。稳定物价水平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费成本 ,① 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
④符合题意;政府可以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但
不能随意提高职工工资水平,②错误;③与题目要求不符。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核心考点1 消费及其类型(高考指数:★★★★)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主要因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 居民的收入 。 素是______________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 当前收入的影响: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 越大 的消费总量就______________ 。
艰苦奋斗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______________ 精神,任何时候
都应该发扬光大。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一、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1.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 两层意思,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 量入为出,既不滞后,也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也不盲 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合 理进行消费。 (1) 适度消费的 “ 度 ”,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情,二
发展资 料消费 享受资 料消费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身心愉悦、全面发展、丰富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易混提醒
贷款消费≠超前消费
(1) 贷款消费是指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类型。超前消费 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消费行为。
(2) 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要看是否超出
3.如果对自己收入能力的判断符合实际,能够按时还清贷 款和分期付款,采用贷款消费形式就是一种合理消费而不
是超前消费;如果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
知自己无力消费却与别人进行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是人们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一、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因素 关系 措施 最根本的是大力解放和 生产决定消费 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 经济发展水平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 当前可支配收入 增加居民收入 收入是 搞好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 消费的 基础和 未来收入预期 度,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前提 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 收入差距 公平
未来收入 (2) 未来收入的影响:如果人们对 ______________ 有非常乐
观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3) 收 入 差 距 的 影 响 : 收 入 差 距 过 大 , 总 体 消 费 水 平 会 降低 ______________ ;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 提高 ______________ 。 二、消费类型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016高考导航
考纲 展示 考情分析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命题特点
消 费 及 其 类 型
1.影 浙江· 26 响消 天津· 14 费的 (1) 因素
北京· 32 福建· 32 江苏· 6 新课标 全国Ⅰ.13 大纲 全国· 25 安徽· 39(1)
求量越大,故③图示错误,④图示正确。综上所述,选B项。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目前,许多省份“单独二胎”政策正式实施。可 相当一批符合条件的夫妇却表示养育孩子成本太高, “二胎” 生 不起,更养不起。为解决“养不起”难题,政府应 ( B ) ①稳定物价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②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③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
首先,从P与Q的关系看,题干指向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两者之间成反比关系,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故①图示 正确,②图示错误。其次,从M与Q的关系看,题干指向居 民收入对需求量的影响,两者成正比关系,即居民收入越高,需
消费观念 消费行为受到消费心 理和消费观念的制约
分配政策
分配影响消费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误区警示 家庭收入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就一定会提高
[点拨]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1) 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
相应提高。
(2)但商品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居民消费观念也会 影响家庭消费水平。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 消费观念落后,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 定会提高。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题组一 消费心理 (2013· 高考上海卷,16)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 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