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物理课程编号:TJ090240参考学时: 10 参考学分: 0.625一、课程简介建筑物理研究人在建筑环境中的声、光、热作用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平衡感觉所产生的反应;采取技术措施、调整建筑的物理环境设计,从而使建筑物理达到特定的使用效果。
其内容包括1、建筑声学,主要研究建筑声学的基本知识、噪声、吸声材料与建筑隔声、室内音质设计等内容;2建筑光学、主要研究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天然采光、建筑照面等问题;3建筑热工学,研究气候与热环境、建筑日照、建筑防热、建筑保温等知识。
建筑物理实验是《建筑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为必修课程,是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知识及设计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实验课是在《建筑物理》课程相关知识讲授之后开设,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
二、实验目的建筑物理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某些物理量和某些建筑环境技术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做试验,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测试方法;初步掌握观测、分析实验现象和问题的方法;通过所得数据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掌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合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合格实验报告的方法;了解导热系数测定,驻波管法测材料吸声系数等实验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完成简单的设计型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
三、实验基本要求1.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报告书,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预习有关理论知识;2.学生应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按照课程教学安排,准时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3.实验时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服从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4.实验中应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不准敷衍,不准抄袭别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5.实验结束后,应整理、清洁实验现场,经指导老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6.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及图表、分析结果等,并按时交实验报告。
建筑力学规定实验指导书

建筑力学规定实验指导书专业:班级:小组:姓名:XX科技职业学院2014年3月目录1.实验守则 (2)2.实验项目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 (3)实验二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实验 (13)实验守则1.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有关理论。
2.进入实验事不得高声喧嚷,不得擅动机器、仪器;不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项。
3.实验时应严肃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仪表安装、测试线路连接完成后,必须严格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实验。
4.机器、仪表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人员及时检查处理。
若有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机仪损坏的学生,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包括赔偿损失。
5.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工具清理归还,实验记录经指导教师阅后方得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拉伸与压缩实验是建筑力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
任何一种材料受力后都要产生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断裂破坏。
材料在受力——变形——断裂的这一破坏过程中,不仅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而且对变形和断裂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些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机械性能。
通过拉伸实验,可以确定材料的许多重要而又最基本的力学机械性能。
拉伸实验这个实验是研究材料在静载和常温条件下的拉断过程。
利用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见图 1.1)自动绘出的载荷——变形图,及试验前后试件的尺寸来确定其机械性能。
图1.1 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一、实验目的1.研究低碳钢、铸铁的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图。
2.确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机械性能(比例极限、下屈服强度、强度极限、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等等)。
3. 确定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机械性能。
二、实验原理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在单向拉伸时—(力——变形)曲线的形式代表了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F S σ=0L L ε∆= 可得到-曲线关系。
三、实验所用的设备、仪器和工具1、300KN 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一台2、游标卡尺一支3、记号笔一支4、低碳钢、铸铁试件各一个四、试件试件的形式和尺寸对实验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就是同一材料由于试件的计算长度不同,其延伸率变动的范围就很大。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步骤及测量数据)-推荐下载

建筑热工部分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定应达到的目的。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温度的测定;(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三)气流速度的测定。
二、测定的方法与步骤(一)温度的测定本试验与试验(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共同完成,通风干湿球温度计中干球温度计的指示值即为室内的温度。
记录在试验报告表1中。
(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1、仪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人一组。
2、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挂于支架上,感温包部距地面高 1.5m,在每次测定前5分钟(夏季)至10分钟(冬季)用蒸馏水均匀浸润湿求感温包纱布。
用钥匙上紧发条后,戴3~4分钟等温度计读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值时要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记录在实验报告表2中,并查出相对湿度。
(三)气流速度的测定1、设备:QDF热球式电风速仪,2人一组。
2、步骤:⑴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差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指向零点。
⑵“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电源选择”开关置于所选用电源处。
用仪器内部电源,将四节一号电池装在仪器底部电池盒内,“电源选择”开关拨至“通”的位置。
⑶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塞压紧,使探头密闭,“校正开关”置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在满刻度的位置。
⑷“校正开关”置于“低速”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⑸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即可进行0.05~5米/秒风速的测定,测量时探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根据电表上的读数,查阅所供应的校正曲线,查出被测风速。
(6) 如果5~30米/秒的风速,在完成3、4 步骤后只要将“校正开关”置于“高速”位置,即可对风速进行测定,根据电表读数查阅所供应得高速校正曲线。
建筑力学实验报告指导手册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基础力学实验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合订本)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建筑力学实验室年月日目录《建筑力学》实验规则 (1)《建筑力学》实验报告填写要求 (2)《建筑力学》实验指导书 (3)基本实验(一):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 (3)基本实验(二):扭转实验 (5)基本实验(三):冲击实验 (8)基本实验(四):纯弯曲梁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 (10)基本实验(五):材料弹性模量E的测定 (13)基本实验(六):弯扭组合作用下的电测试验 (15)建筑力学实验报告 (19)实验报告(一):金属的拉伸实验报告 (19)实验报告(二):金属的压缩实验报告 (20)实验报告(三):材料扭转实验报告 (21)实验报告(四):冲击实验报告 (22)实验报告(五):梁的纯弯曲实验报告 (23)实验报告(六):弹性模量E的测定实验报告 (25)实验报告(七):弯扭组合作用下的电测试验 (26)《建筑力学》实验规则一、每次实验前要做好准备,必须做到:1、复习有关理论知识。
2、阅读实验指导书,基本上了解实验目的、内容、程序及有关仪器设备的主要原理和使用方法。
3、实验前指导教师按上述要求,检查学生准备情况,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实验。
二、按照实验课程表所指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
三、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1、实验小组长负责保管所有用具,组织分工,按实验步骤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2、小组成员要有分工,并要互相配合,认真地进行实验,不得独自的无目的地随意动作,以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实验设备。
1、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不清楚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询问,避免造成设备损坏。
2、按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不得随意改变实验方法和步骤。
3、对所用仪器,工具要注意保持整洁,不得随意乱丢。
4、实验中遇到异常情况或仪器损坏,小组长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处理,不得使用非指定仪器。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步骤及测量数据)

建筑热工部分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定应达到的目的。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温度的测定;(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三)气流速度的测定。
二、测定的方法与步骤(一)温度的测定本试验与试验(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共同完成,通风干湿球温度计中干球温度计的指示值即为室内的温度。
记录在试验报告表1中。
(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1、仪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人一组。
2、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挂于支架上,感温包部距地面高 1.5m,在每次测定前5分钟(夏季)至10分钟(冬季)用蒸馏水均匀浸润湿求感温包纱布。
用钥匙上紧发条后,戴3~4分钟等温度计读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值时要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记录在实验报告表2中,并查出相对湿度。
(三)气流速度的测定1、设备:QDF热球式电风速仪,2人一组。
2、步骤:⑴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差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指向零点。
⑵“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电源选择”开关置于所选用电源处。
用仪器内部电源,将四节一号电池装在仪器底部电池盒内,“电源选择”开关拨至“通”的位置。
⑶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塞压紧,使探头密闭,“校正开关”置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在满刻度的位置。
⑷“校正开关”置于“低速”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⑸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即可进行0.05~5米/秒风速的测定,测量时探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根据电表上的读数,查阅所供应的校正曲线,查出被测风速。
(6) 如果5~30米/秒的风速,在完成3、4 步骤后只要将“校正开关”置于“高速”位置,即可对风速进行测定,根据电表读数查阅所供应得高速校正曲线。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讲解

建筑热工部分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定应达到的目的。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温度的测定;(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三)气流速度的测定。
二、实验仪器TES1361C温湿度计三、测定的方法与步骤(一)温度的测定本试验与试验(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共同完成,通风干湿球温度计中干球温度计的指示值即为室内的温度。
记录在试验报告表1中。
(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1、仪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人一组。
2、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挂于支架上,感温包部距地面高1.5m,在每次测定前5分钟(夏季)至10分钟(冬季)用蒸馏水均匀浸润湿求感温包纱布。
用钥匙上紧发条后,戴3~4分钟等温度计读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值时要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记录在实验报告表2中,并查出相对湿度。
(三)气流速度的测定1、设备:QDF热球式电风速仪,2人一组。
2、步骤:⑴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差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指向零点。
⑵“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电源选择”开关置于所选用电源处。
用仪器内部电源,将四节一号电池装在仪器底部电池盒内,“电源选择”开关拨至“通”的位置。
⑶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塞压紧,使探头密闭,“校正开关”置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在满刻度的位置。
⑷“校正开关”置于“低速”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⑸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即可进行0.05~5米/秒风速的测定,测量时探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根据电表上的读数,查阅所供应的校正曲线,查出被测风速。
(6) 如果5~30米/秒的风速,在完成3、4 步骤后只要将“校正开关”置于“高速”位置,即可对风速进行测定,根据电表读数查阅所供应得高速校正曲线。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物理实验报告(2)名称:刘亮班:10建筑类学生编号:12022244520实验地点: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实验楼时间:2022年6月19日实验名称:不同方向建筑物表面温度的比较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比较建筑物不同朝向对其表面温度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了解和掌握温度测量技术,对温度概念有更好的理解。
3.锻炼收集数据、整合数据、处理数据和误差分析的能力。
4.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2、实验步骤1、小组成员分工,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建筑物表面温度以及后期数据处理。
2.测量对象为土木水利工程学院实验楼。
在实验楼的东南、西北和西北分别选择两个、五个、两个和五个测量点并编号。
3、从早晨8:10~晚上19:40,每隔半小时测量一下各点温度并记录数据。
4、分析整理数据,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得出实验结论。
5、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仪器及原理实验仪器:红外测温仪实验原理: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和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在其视野内收集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
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被转换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射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及其波长分布与其表面温度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可以准确测量物体表面温度,这是红外辐射测温的客观依据。
4、实验记录和结果处理的测试点分布见附图。
实验数据记录见后面详细附表。
成果处理及数据分析见折线图附表。
五、实验总结经过12小时的实验测量,可知不同方向的建筑表面温度不同,同一方向不同时间的建筑表面温度也不同,同时同一方向上建筑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也不同,但温差很小。
由于建筑物东、南、西和北表面在不同时间点的太阳暴露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作为建筑围护结构,建筑物的表面温度也不同。
综合比较四周的综合温度,东西向外墙的外表面温度高于南北向外墙。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9页word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光学实验:1.采光系数测量2.教室亮度测量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范俊文 2011303156肖求波 2011301549沈杰 2011301544指导教师:刘京华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一实验目的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
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
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实验原理及仪器1.原理: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
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
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和同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的比值。
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w2.仪器:照度计2台/组卷尺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地点:教学东楼D座四实验要求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2.附加测量项目:(1).采光系数最低值Cmin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av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
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
(3).采光均匀度Uc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c =Cmin/Cav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实用文档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上海海运学院2010.05目录绪论┅┅┅┅┅┅┅┅┅┅┅┅┅┅┅┅┅┅┅┅┅┅┅┅┅ 3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7实验一.长度的测量┅┅┅┅┅┅┅┅┅┅┅┅┅┅┅┅┅┅┅9实验二.测量钢丝杨氏模量┅┅┅┅┅┅┅┅┅┅┅┅┅┅┅┅11实验三.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13实验四.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17实验五.线膨胀系数测定┅┅┅┅┅┅┅┅┅┅┅┅┅┅┅┅┅ 18实验六.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 19实验七.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22实验八.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24实验九.电表改装┅┅┅┅┅┅┅┅┅┅┅┅┅┅┅┅┅┅┅┅26实验十.示波器的使用┅┅┅┅┅┅┅┅┅┅┅┅┅┅┅┅┅28实验十一.等厚干涉的应用┅┅┅┅┅┅┅┅┅┅┅┅┅┅ 31实验十二.用光栅测定光波的波长┅┅┅┅┅┅┅┅┅┅┅┅┅┅33实验十三.旋转液体物体特性测量┅┅┅┅┅┅┅┅┅┅┅┅┅┅34实验十四.波尔共振┅┅┅┅┅┅┅┅┅┅┅┅┅┅┅┅┅┅┅┅36实验十五.用梁的弯曲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38实验十六.仿真实验—偏振光的研究┅┅┅┅┅┅┅┅┅┅┅┅┅39实验十七.光纤传输技术┅┅┅┅┅┅┅┅┅┅┅┅┅┅┅┅┅┅42实验十八.激光全息照相┅┅┅┅┅┅┅┅┅┅┅┅┅┅┅┅┅┅44实验十九.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46实验二十.光拍法测量光速┅┅┅┅┅┅┅┅┅┅┅┅┅┅┅┅┅49实验二十一.光电效应┅┅┅┅┅┅┅┅┅┅┅┅┅┅┅┅┅┅┅52实验二十二.霍尔效应及其应用┅┅┅┅┅┅┅┅┅┅┅┅┅┅┅55实验二十三.荷质比实验┅┅┅┅┅┅┅┅┅┅┅┅┅┅┅┅┅┅58实验二十四.金属电子逸出功实验┅┅┅┅┅┅┅┅┅┅┅┅┅┅62实验二十五.声速测量┅┅┅┅┅┅┅┅┅┅┅┅┅┅┅┅┅┅┅66实验二十六.夫兰克赫兹实验┅┅┅┅┅┅┅┅┅┅┅┅┅┅┅69实验二十七.密立根油滴实验┅┅┅┅┅┅┅┅┅┅┅┅┅┅┅┅73实验二十八.多量程直流电表的设计┅┅┅┅┅┅┅┅┅┅┅┅┅77绪论早在五十年代,我国物学家钱三强就指出: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概括为“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也就是说:科学和技术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
《建筑物理》课件

声波的频率
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它的音高,频率越 高,音调越高。
声环境与音质设计
室内声环境
室内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听觉感受,室内声环境的设计需要考虑声 音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等因素。
音质设计
音质设计是指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声音环境进行设 计和优化,以达到良好的听觉效果。
噪声控制与消声
光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和情绪有 重要影响,如舒适度、安全感等
。
视觉适应性
人的眼睛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有 不同的适应性,如明适应和暗适
应。
眩光与视觉疲劳
眩光和视觉疲劳是光环境不良的 表现,对人的视觉健康有不良影
响。
照明设计
照明标准与规范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 ,需要制定相应的照明
标准和规范。
照明布局与灯具选择
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节能建筑设计
优化建筑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可再生能源利用
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绿色建筑材料
如生态砖、再生混凝土等
04 建筑声学
声波的基本性质
声波的传播速度
声波的波长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 秒,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更快。
声波的波长决定了它的音色,波长越 长,音色越低沉。
室内声学应用
室内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音乐厅、剧院、电影院、会 议室等场所的音质设计和优化,以及家庭装修中的隔音、吸 音处理等。
05
建筑物理实验与实践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建筑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理实验的实践操作能力。 提
02 建筑光学
光的性质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的性质,如反射、 折射和干涉等。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一)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建筑物理实验是研究建筑材料、结构和环境的物理特性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建筑物理实验中的光学部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内容。
通过实验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物理中的光学原理,并应用于实际建筑设计中。
正文:1. 光的传播- 光线的直线传播:通过使用光传感器和光源,我们可以观察光线在直线传播中的特性,并进行测量和分析。
- 光的速度和折射率:通过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测量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并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变化。
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使用反射镜和光源,观察光线在平面镜和曲面镜上的反射规律,并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 反射角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计算反射系数,并分析不同材料对光的反射的影响。
3.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使用折射测量器和光源,在透明介质中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并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 折射角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计算折射系数,并研究不同材料的折射特性。
4. 光的色散- 白光的色散效应:通过使用光柱分光仪将光进行分解,观察和分析白光在三棱镜中的色散现象,并研究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差异。
- 棱镜的色散角测量:通过实验测量棱镜中不同颜色光的色散角,计算色散率,并分析不同材料的色散特性。
5. 光的透射与吸收- 透射光的强度与介质厚度关系:通过在不同厚度的介质中传播光,测量透射光的强度,并研究透射光与介质厚度的关系。
- 材料的吸光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材料对光的吸收特性,分析材料的吸光系数和吸收谱。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建筑物理中的光学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以及透射与吸收等内容。
这些实验可以为我们在建筑设计中的光学问题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并提高建筑的光环境和节能效果。
建筑学专业实验指导书

建筑学专业实验指导书建筑学专业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混凝土试件制备、试验前处理、试验过程和试验后处理;3. 了解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原理: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子、碎石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粘土质材料。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中主要的结构材料之一。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其最基本的力学性质之一,通常用于评价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是通过在混凝土上施加压力,破坏试件,并根据破坏时施加的最大荷载和试件的尺寸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水泥、砂子、碎石和清水;2. 混合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子和碎石混合,并逐渐加入清水,搅拌均匀成糊状混凝土;3. 制备试件:用模具将混凝土填充,并压实一定次数,使其变得密实,然后将试件平整刮平;4. 养护试件:试件养护一段时间,让其保持正确的湿度。
养护时间如下:存放在室内温度为15℃~30℃的环境中,养护时间为24小时;存放在湿度控制室中,养护时间为28天;5. 试件测试:在压力机上对试件进行压力测试,并计算其最大荷载和抗压强度。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并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定;2. 在混合材料过程中,要保持比例的准确性和搅拌混合的均匀性;3. 在制备试件时,要使用合适的模具,并进行足够的压实,以确保试件的密实度;4. 对试件进行充分的养护,以避免试件的缺陷;5. 在试验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测试速度,并观察试件是否出现破裂现象。
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和原理;2.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3. 实验数据和计算过程;4. 结论和分析;5.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 实验感受和反思。
实验数据:试件编号\t试件尺寸(mm)\t最大荷载(N)\t抗压强度(MPa)1\t100×100×100\t20000\t202\t100×100×100\t22000\t223\t100×100×100\t24000\t244\t100×100×100\t21000\t215\t100×100×100\t19000\t19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共测试了5个试件,计算得到的抗压强度为20 MPa~24 MPa,平均抗压强度为21.2 MPa。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建筑物理实验室 2013年10月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学生成绩:实验题目:建筑热工参数测定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热工参数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温度、湿度、风速的测试方法,达到独立操作水平;3、利用仪器测量建筑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场分布,检验保温设计效果;4、测定建筑室内外地面温度场分布;实验内容:2. 测定建筑墙体内外表面温度,检验保温效果。
3. 测定建筑室内外地面温度场分布。
实验步骤:1. 运用电子微风仪,将电子微风仪放置在室外阳面开阔地迎风测量并读数,将电子微风仪放置在室外阴面开阔地迎风测量并读数;在走廊选择四个点,确定无其它干扰后读数;将电子微风仪分别放置在室内阴阳面教室内测量并读数。
2. 运用温湿度计,将温湿度计分别放置在室内阴阳面教室,室外阴阳面空地以及走廊的四个测量点进行测量,待其稳定后读数。
3. 运用数字温度仪,分别在室内阴阳面教室内距离墙脚0m、0.5m、1m、1.5m处测量,待其稳定后读数;分别在室内阴阳面教室内与墙脚有0m、0.5m、1m、1.5m高差处测量,待其稳定后读数。
分别在室外阴阳面距离墙脚0m、0.5m、1m、1.5m处测量,待其稳定后读数;分别在室外阴阳面教室内与墙脚有0m、0.5m、1m、1.5m高差处测量,待其稳定后读数。
实验测试表格及简单说明:表一空气温湿度及风速数据表表二表三表面温度数据表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结果分析: 1.温度: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室外,室外阳面温度高于室外阴面温度,阳面教室温度高于阴面教室温度层数越高,温度越高,阳面教室温度最高。
建筑物室内外阳面与阴面的表面温度相比,无论是墙面还是地面的表面温度,阳面的表面温度都要远高于阴面的表面温度。
室外地面表面温度随距墙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墙面温度随距地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受到天气与地面材质的不同影响,室外墙面和地面温度随距离不同而产生不同变化室内外墙面表面温度随高度的增高普遍呈增高趋势。
高一物理实验指导书(完整资料)

高一物理实验指导书(完整资料)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给高一物理学生参与实验的详细指导和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实验一:测量简单直流电路参数实验目的- 了解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学会使用万用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 掌握简单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方法实验器材- 一个电源- 一个电阻器- 一个电流表- 一个电压表- 相应的电源连接线和测量线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2.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阻器中的电流,并记录结果。
3.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并记录结果。
4.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电阻器的电阻值。
5. 分析实验结果,并根据理论知识得出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之前,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并确保安全。
- 在测量电流和电压时,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测量方法。
-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准确性。
实验二: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 了解重力加速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进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掌握测量误差的估计方法实验器材- 一个计时器- 一个直线轨道- 一个小球- 一个光电接收器- 相应的实验测量线实验步骤1. 将小球放在直线轨道的起始点,并让其自由滚动到终点。
2. 在轨道上设置合适的位置安放光电接收器。
3. 使用计时器测量小球从起始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4.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
5. 分析实验结果,并根据理论知识得出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之前,检查实验装置的状态是否正常。
- 在测量时间时,尽量消除人为误差。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实验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目的-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 学会使用反射板进行光的反射实验- 探究入射角、反射角与光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 一个反射板- 一个光源- 一个直尺- 一根针实验步骤1. 将反射板竖直摆放在桌面上。
2. 在直尺上选择不同的入射角度,并用针标记出来。
建筑学建筑物理光学实验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学生成绩:实验题目: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一)采光系数测定(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三)测量表面光反射比(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测试仪器:照度计两台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同,间隔1~2m布置一测点。
2.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如全阴天。
时间最好在9:00~16: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2011年3月30日天空情况晴采光实测记录表测点室内En 室外En c值实测值值实测值平均值1 1275 1275 5250 5360 0.2382 448 448 5740 5380 0.0833 301 301 5670 5400 0.0564 176 176 **** **** 0.0325 146 146 5850 5420 0.0276 145 140 5430 5370 0.0267 192 200 5450 5390 0.0378 564 564 5420 5350 0.1059 401 401 5440 5310 0.07610 207 207 5390 5390 0.03811 151 151 **** **** 0.02812 150 146 5410 5410 0.02713 1830 1830 5120 5310 0.34514 531 540 5250 5330 0.10115 333 335 5080 5340 0.06316 227 230 5370 5360 0.04317 170 170 5970 5410 0.03118 148 148 6110 5430 0.02719 198 198 **** **** 0.03720 531 531 5480 5360 0.09921 314 314 5430 5400 0.05822 232 232 5480 5410 0.04323 180 190 5350 5360 0.03524 166 180 **** **** 0.03325 1825 1825 5200 5310 0.34426 556 560 5740 5420 0.10327 377 380 5210 5320 0.07128 239 240 5510 5360 0.04529 180 180 **** **** 0.03430 178 169 5280 5370 0.031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测试仪器:亮度计一台1.先选定一个工作地点作为测量位置,在此观测点可看到的各种表面,都选作测量点;同一表面的测点数,则视该表面面积大小、亮度变化程度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
闫海燕 职晓晓 编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
声
环
境
光
环
境
2011年3月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
目 录
学生试验守则……………………………………………………………(2)
第一篇 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3)
实验二 建筑日照实验 ……………………………… …………………(5)
第二篇建筑光学实验
实验三 照明模型试验 ……………………………………………………(7)
实验四 天然采光模型试验 ………………………………………………(9)
第三篇建筑声学实验
实验五 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12)
实验六 环境噪声测量……………………………………………………(14)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2
建筑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一、要按时进入实验室并签到,迟到15分钟禁止实验。
二、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
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回答指导教师的提问,否则应重新预习,经指
导教师认可后方能进行实验。
三、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穿拖鞋、短裤和
背心,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物,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
四、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服从
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和结果,不得弄虚作假。
五、要爱护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内其它设施,节约使用材料。使用前要仔细检
查仪器设备,认真填写使用情况登记表,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未经许可不得动
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对不听劝阻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按学
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事故,防止损坏仪器设备,若出现问
题,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指导教师,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
方可继续实验。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3
七、实验结束后要如实填写“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经实验室工作人员
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无误后方可离开,严禁擅自将实验室任何物品带走。
八、值日人员要认真打扫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九、学生应认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指导教师批发的报告要认真改正。
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教师留存。
十、课外到实验室做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同意。
十一、学生因病、事假缺实验者,可凭假条找任课教师补做实验。因旷课缺
实验者,必须写出检查,经辅导员签字同意后,方可补做实验。
十二、学生未完成实验室安排的全部实验无权参加最后考试。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温湿度计
热舒适度仪
自动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4
三.实验内容
测试地点:
测试时间:
每组人数:
测试内容及得出的结论:
测试地点:
测试时间:
每组人数:
测试内容及得出的结论: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5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6
实验二:建筑日照实验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设备:
实验仪器的名称及型号
三.实验内容
1.利用日照仪测试某一地区某日(如冬至日)的日出时间,日没时间以及
每隔1小时的高度角与方位角。
2.利用日照仪绘制该地区冬至日的棒影图
3.在日照仪上放置两个以上建筑模型观察相互遮挡情况及日照时间
四.实验步骤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7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8
第二篇建筑光学
实验三:照明模型试验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9
二.实验设备
1、 照明模型:矩形房间,比例1:5,灯泡功率25W,电压12V。下面是
可自由组装的模型:
2、照度计及微型三角架:请参阅“检验侧窗采光房间实际采光效果”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 内表面的反光系统数和灯具挂高,测量房间的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
2、 将模型装好,其内表面为白色,开灯;
3、 将模型的工作面表面分成坐标网格,在格中心处测量照度E1i ;
4、 改变灯具挂高,再测量各测点照度;
5、 将模型内表面换成黑色,再按2、3程序进行测量各测点照度;
6、 计算平均照度 n
7、 计算照度均匀度u
U=Emin/Ecp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0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1
实验四:天然采光模型实验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人工天空是天然采光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实验设备,其理论基础是:穹顶内表
面涂以漫反射特殊材料,灯具发出的光线经天穹内表面多次反射,使天空亮度满
足国际照明学会标准全云天空亮度分布或均匀亮度分布。亮度值应满足国际照明
学会标准全云天的亮度分布。其计算公式为:
Z
LL3sin21+=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2
式中 Lz—天顶亮度(cd/cm²);
L—测点切面与地面呈 角处的天空亮度(cd/cm²);
—测点切面与地面的夹角。
科技人员利用它能在国际照明学会(CIE)推荐
的标准全云天空以及其他天空下用建筑模型进行建
筑采光的研究。人工天空亮度稳定,数据可靠,在同
样条件下做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
区做的同一实验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便于科学研究和
国际交流。
现以JT-1型人工天空为例做介绍。如右图:其特点是球体内表面尺寸精度
高(高精度模具加工而成),采用环氧聚脂材料,不变型。拆装方便,多次拆装
不破坏主体,只需按要求重新涂刷内表面。
主要配置:
照度计: 两台
调光器: 1台
采光模型: 1个
主要参数:
调光器: 3X1000W连续调光
体 积: 球体内直径:3500mm
总 高: 312±1cm
颜 色: 球体:瓷白 支架:蓝
电 源: 220V交流电、 承载≥3KW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3
采光模型: 1:10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自制模型时,实验报告中需用图表示出模型的尺寸及开口位置及大小)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4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5
第三篇建筑声学
实验五: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 实验设备(写出所用仪器规格及型号)
三、 实验步骤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6
四、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可另加附页)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7
实验六:环境噪声测量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 测量仪器型号
声级计
秒表
三、测量条件
测量时间: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8
天气状况:
测试地点:
四、测点测量方法和时间的选择原则
五、数据及处理
1、 统计声级L10、L50、L90
2、 等效声级(平均声级)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9
六、结果分析及讨论(附原始实验记录)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