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实验 我们为何对自己撒谎 认知失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实验我们为何对自己撒谎
认知失调
1959年的一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了我们如何以及为何对自己撒谎。

对这个实验的理解很好地解释了我们内在动机的阴暗世界。

这个无比创新的实验是由Festinger和Carlsmith(1959)负责的。

人们总
是试图解释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而这个实验正是提供了对于这种自我解释的重
要而深刻的理解。

实验中充满了巧妙的骗术,所以对它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想
象自己正身临其境。

那么请坐好,放松,让我们回到过去。

现在的时间是1959年,而你是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
作为你课程的一部分,你同意参加一项"表现衡量"的实验。

你被告知这个
实验需要两个小时。

由于你原本每年就需要作为被试者参加一定数量的实验,
所以这次只是多了两个小时而已。

你并不知道,这个实验会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经典。

在你看来似乎是实
验者造成的意外事故实际上都是被小心控制的骗局的一部分。

不过就目前来看,你是无辜的。

准备
进了实验室,他们告诉你实验是关于你的预期如何影响你在一个任务中的
实际经历的。

很显然,被试者被分为两组。

而在另外一组中,被试者被告知了
一个特殊的关于这次研究的预期结果。

为了清楚地灌输这个预期结果,一个显
然刚刚完成这项任务的学生正在给另一组被试者作非正式的简要介绍。

不过,
在你的这组里,被试者不会被告知预期结果。

你可能会纳闷为什么要告诉你所有这些东西。

虽然如此,这样看起来似乎
更加刺激,因为你现在知道了一些这个实验的背后过程。

于是你开始着手于第一个任务,不过很快又发现它无比地无聊。

头半个小
时里,你被要求将一些线轴放到一个箱子里。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你又被要求
将一些钉子放在一块木板旁边。

说实话,相比这个,你宁愿看着油漆变干。

在任务的结尾实验员感谢你的参与,并告诉你很多其他被试者发现这个任
务非常有趣。

这有点令人困惑--这个任务明明很无聊。

管他呢,你就这么让它
过去了。

实验的疏忽
然后那个实验者看上去有一点尴尬,他开始吞吞吐吐地解释说出现了一点
小差错。

他说他们需要你的帮助。

在你之后的那个被试者是属于在任务开始前
就知道预期结果的那一组的。

这个预期结果就是任务很有趣。

不幸的是,通常
负责告诉别人预期结果的那个人没来。

所以,他们问你是否愿意代劳。

不但如此,他们还提出会为此付给你1美元。

因为这是在1959年,而且你是个学生,所以对于这么一点小事这1美元的酬劳也不算完全微不足道。

并且,他们告诉你将来可能还会用的到你。

这钱听
起来很容易赚,于是你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这真不错--起初这个实验只是作为
为了完成课程的一个部分,现在倒让你捡到了一点现钱。

你很快被介绍给了下一位被试者,她将要去做你刚刚完成的那个任务。


照指示你告诉她,她将要做的任务非常有趣。

突然间你因为给了她太高期望而
感到一阵后悔。

这时,实验者回来了。

他再一次对你表示感谢,而且又一次告
诉你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任务很有趣,也希望你同样这么认为。

然后你被引导进入另一间房间,在那里你接受了关于刚才那个实验的采访。

其中一个问题问你,刚才那个任务是否有趣。

这让你停顿了一下,并引发了你
的思考。

现在这个任务看起来似乎没有刚才那么无聊了。

你开始发觉即使是线轴和
钉子的重复运动也蕴含了一种对称美。

而且这一切都在科学的名义之下。

这是
一个有价值的劳动,并且你希望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果。

那个任务仍然不能被算是非常好玩,但是也许也没有那么糟糕。

再回想一下,你发现它没有你最开始认为的那么无聊。

你给它的评价是比较有趣。

实验结束后你和同样参加了实验的朋友聊天。

比较了一下后你们发现除了一个重要的区别外,你们两个的经历是完全一样的。

她得到的赏金比你得到的多多了:20美元!这让你第一次开始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一些"阴谋"。

你问她关于线轴和钉子的任务:
"哦,"她回答道,"真是无聊透了,我给了它最低的评价。

"
"不。

"你坚持反驳,"没有那么糟糕。

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想想,它还是挺有意思的。

"
她不可思议地看着你。

到底是怎么回事?
认知失调
你刚刚所体验到的是认知失调的力量。

研究认知失调的社会心理学家对于我们如何处理两种矛盾的想法很感兴趣。

在上面这个实验中,一开始你认为任务很无聊,然后他们付给你钱,让你告诉另外一个人任务很有趣。

但是,你不是那种随便撒谎的人。

所以你如何解决作为一个诚实的人的真实看法和对下一个被试者撒谎的矛盾?你得到的金钱很难安抚你自己的良心--那些钱挺不错,但是还不算那么有份量。

你的大脑决定认为这个研究实际上比较有趣,以此来解决这个难题。

那个告诉你其他人都觉得任务很有趣的实验员帮你坚定了这个结论。

与此同时,你的朋友没有必要经历这些内心的矛盾。

她只是对自己说:我为了撒这个谎得到了20美元。

对于像我这样的学生来说这是一小笔财,足以为我撒的小谎提供足够的理由了。

无论实验者告诉我什么,这个任务始终都是无聊的。

一个美丽的理论
在这个实验之后,人们又进行了大量关于认知失调的研究,并且有了可喜
的成果。

它的美丽在于它解释了我们每天生活中的许多行为。

以下是Morton Hunt在他的著作《心理学的故事》("The Story of Psychology")中提到的几
个例子。

当你试图加入一个团体的时候,越是难以进入,你就越珍惜你的会员资格。

为了解决(1)你为了加入他们而需要越过的障碍和(2)其实那只是一家普通的俱
乐部之间的矛盾,我们说服自己,这家俱乐部实际上还是很棒的。

为了支持自己的看法,人们对于同样的信息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当决定
自己关于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的看法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冲突,就故意忘记和
自己的理论相矛盾的观点,而记住所有支持自己理论的观点。

即使是在明显不道德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会迅速地将自己的价值体系调整
到适合自己行为的标准上来。

那些偷自己老板东西的人会声称"每个人都是这么干的",于是他们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显得落后。

或者他们会说"我的报酬太低了,所以我理应在其他方面得到一点额外补偿。

"
只要你去思考,人们通过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来解决认知失调的情形还有
好多好多。

如果你对自己是诚实的,我敢肯定你可以想起很多你自己这么做的
情形。

我知道我可以想起好几次。

意识到这点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下认知失调的一种后果最为危险的过错:
相信自己的谎言。

随着认知失调的不断增加,一个要求减少和消除失调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减少和消除这种由失调而产生的压力和心理紧张,通常采取以下三种途径:①
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②增加协调的认知成分;③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个认知成分矛盾。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
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

更精确一点来说,是两种认知中
所产生的一种不兼容的知觉,这里的"认知"指的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

认知失调的理论表示相冲突的认知是一种原动力,会强迫心灵去寻求或发明新的思想或信仰,或是去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好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减到最低。

已有实验试图去量化此一理论上的趋动力。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

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

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

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
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由费斯廷格,L.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认
知相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
50~60年代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

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
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
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随着人当前社会活
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

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
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

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
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

认知失调理论研究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
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心理活动变化。

费斯廷格认为,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会
引起人的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他将其定义为失调感。

例如,一
个平日吸很多烟的人,读了论证吸烟可能导致患肺癌的文章后,心理体验是不
愉快的。

因为"我平日吸许多烟"与"研究证明吸烟很可能引起肺癌"这两个认知
因素相互失调。

失调感的程度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两个认知因素矛盾的程度;二是从个人角度看,两个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给人带来不愉快心理体验的失调
感可成为动机作用于人,使人努力减弱或消除它。

采用的方法有4种:改变认
知因素之一的方向,使其与另一个相协调;采取新的行动获得协调;收集新的
认知因素重新调整原来的认知系统;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费斯廷格提出,
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

相关研究
费斯廷格在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实验证据加以验证。

不充分合理化实验让被试做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
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

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
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

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
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
欢这个工作了。

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


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
两者是相互失调的。

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

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

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
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

由于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
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

其中第2个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做出的事不
易收回;第1个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

所以,被试
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

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

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得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

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
引起的态度改变。

决断后效应人对几个各有利弊的事物做出唯一的选择是个决断过程。

如果
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
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

人对被他选
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未选中的事物易于采取贬低的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内部解除失调感的过程。

人作出选择意味着他放弃了未被
选择事物的利处,接受了被选择事物的弊处,对这一结果的认知与他自己对自
身的评价("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人的失调感。

为了
消除它,他可以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所作选择是难于
改变的,于是,便采取重新评价各种事物的方式,收集新的信息缓解由于决策
造成的失调感。

这时,他更多地意识到被选事物的优点和被拒绝事物的缺点,
致使对两种事物的评价在态度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以削弱失调感增强信念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另一情形是,人为了某个目标
作出种种努力,但后来发现结果与原来所期待的相差甚远。

当面对与期待不一
致的结果时,有的人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却坚持原来的看法。

费斯廷格和他的同事做过一次现场调查研究:偶然的机会,他读了报上一篇报导,说某个地区的宗教团体向人们宣布了上帝的意思,在一个特殊日子,人类
生存的这个世界将被一场洪水彻底摧毁。

费斯廷格随后来到这个地区,观察当
地的人们为迎接这个特殊日子所做的种种准备活动。

当这个日子到来时,世界
并没有毁灭。

随后他发现人们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对上帝的信仰,反而更加虔诚
地敬仰、崇拜他,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积极的努力
和热情的迎接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使之改变了原来的计画。

人对某种目标
怀着坚定的信念,并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最终发现那个目标根本没有实现,这会引起很强的失调感。

消除这种由于徒劳的努力引起的失调感也是很困难的。

因为已经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挽回的,即使改变原来的信念,也无法消除失调感:"我曾为某种信念投入了巨大的劳动"与"事实证明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

这时,人只好寻求其他方式,可作的选择是对已有的事实作少许让步。

比如说找些看
上去还说得过去的理由为已存在的开脱,或是简单地承认在这次活动中有些小
的失误,但总的信念系统是正确的。

在对事实作出小的让步的基础上,以更加
坚定的方式信奉原来的信念,并更加努力地宣传它和维护它,以此缓解人内心
中怀有的失调感。

费斯廷格指出,以削弱失调感的方式增强人的信念这种现象
可以在历史上的许多群众运动中发现。

引起争论
认知失调理论在学科中也引起很多争议。

其中有两种反对的观点较有影响:
一是以M.J.罗森伯格等人为代表的强化观点;
二是以D.J.比姆为首的自我知觉观点。

争论主要围绕着不充分合理化实验
展开的。

持强化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态度是由人所得到的酬赏数量决定的。

人喜爱一事物是因为该事物给他带来较多的酬赏。

人对没有酬赏的事物自
然不喜欢。

这当中不存在失调感及其影响。

他们批评原来的实验在方法上有问题,并且从强化原则的角度出发,重新设计实验,获取有利强化原则的证据。

自我知觉论的观点是对认知失调理论的另一种批评,它接受不充分合理化实验
所获得的结果,但不赞成用认知失调观点所作的解释。

比姆指出,人评价自己
对某事物的态度与他评价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的方式是一样的,他作为观察者,观察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推论出自己或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

他对别人说绕
线工作有趣,并得到少量的钱,这时他会从观察者的角度评价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既然在很少好处的条件下说了此话,则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是喜爱的。

反之,若是在较多好处的条件下说绕线有趣,则是自己并不喜欢绕线,只是为得到好处。

这种解释也否定了失调理论。

反对意见和相应的实验证据引起了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心理学家对失调理
论本身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支持失调理论的实验证据,并且
从理论上探讨了认知失调理论适用的领域和场合。

由争论引起的各种研究对社
会心理学的一个突出作用是,它们极大地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改善。

反覆
的争论和探索终于使心理学家认识到,人的社会心理活动是极为复杂的现象,
每一种理论都是对这种复杂性的探索,它们作为人的问题的理解,都有其合理
的一面,也有其谬误之处。

在此处适用的观点在彼处不一定适用,但它们相互
之间不是完全不相容的,它们对人的问题的理解依赖于当时现象的特点和存在
的条件。

认知失调理论探讨人对自身活动的认识与外界事物发生过程之间的联系,强调人的行为对态度转变或持续的先行作用,这在理论上是对心理学科的
一项贡献。

在此之前,人们强调的是态度先于行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
样的行动。

但认知失调理论提醒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的情况。

人的行为也可以是
态度改变或更加坚定的先行条件,已做出的行为引起人的内部失调感,从而发
生态度的改变。

这一看法对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认知失调理论自身的弊端是,在语言表达上不够明确,特别是关于认知"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始终没能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说:两个认知因素在心理上不一致。

这给进一步严格的科学研究带来困难。

在有关的实验中,研究者不能
用可观察的指标定义被试内部产生的认知失调感,只能假定或推测它的存在。

在学科中一个好的理论不仅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性,而且应包含良好的证
明手段,认知失调理论在后一点上是薄弱的。

80年代以来,人们对认知失调理论的讨论转向新的方面。

其中较为引起重
视的课题有两个:一是认知失调现象与人格的自我评价之间的联系,因为越来
越多的研究表明,认知失调感的发生通常伴随着人的自我形像的损害;二是认
知失调感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它的发生伴随着何种特有的生理唤醒状态。

===
善有真假、端曲、阴阳、是非、正偏
行善、积善,首先要懂得什么是「善」。

有许多人对于善恶没有辨别的能力,把善当作恶,恶当作善,这种颠倒的成见,不但学佛难,连做人都难。


古代,小孩从小有人教导,在家父母教,上学老师教,从小熏习,纵然做坏事,还会受良心责备,也就是他还知耻。

现在人做坏事,不但不会受良心责备,还
认为做坏事是应该的,说起来还谈笑风生,不以为耻。

这是修道最大的障碍,
不但道业不能成功,做人到后来都失败,那就是「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何谓「真善」、「假善」,了凡先生也有一个标准,此标准与佛相同:有
益于人的是善,有益于自己的是恶。

现在人的观念,则是相反,都把自私自利
看作是天经地义,是正当的道理,这观念是见解上的错误。

自私自利,决定损
人利己。

好事自己独揽,恶事推给别人,在现前社会里,这种现象太多了。


处存有侥幸的心理,占别人的便宜。

为何说自利是恶?佛告诉我们,六道轮回就是自私自利变现出来的。

自利的心淡薄,超越轮回就容易;没有自利的心,就超越轮回。

换句话说,超越六道
轮回是善,不能超越六道轮回是恶。

这件事,相信的人更少了,许多人根本不
承认有六道轮回,认为六道轮回是神话,不是真的,这是世间人自作聪明。


们之所以相信,因为有相信的道理,就是大乘经上所讲的「唯识所变」。

十法
界依正庄严从何处来的?从心想生。

贪心是饿鬼,愚痴是畜生,瞋恚是地狱。

你心里有嫉妒、瞋恚,就会变现地狱。

我们有贪瞋痴的心,贪瞋痴是业因,就会
变现三恶道。

所以能将贪瞋痴的心断除,三恶道就没有了。

这是一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利益别人的,称之为公,公就是真;利益自己的是私,私就
是假。

第三种说法,从真心里去帮助别人,利益社会,这是真的;看到别人做,我们不得不跟著去做,那是假的。

第一个发心的人,是从真心里发的,这是真的。

第二个发心的人,可能是为名、为利,心就不真了。

虽然发心利益别人,
其实终极目的是自利,希望获得别人赞叹、恭敬,这还是私,是假的。

第四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