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研讨课教案_1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研讨课教案_17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七到九年级对文言“阅读”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的方式学习,营造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掌握新知识,而且养成阅读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夸父逐日》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易懂。

学生能够根据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从这个故事中衍生了“夸父逐日“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同时有褒义和贬义两层含义,在学习时要使学生能结合故事辨析,并获得对夸父精神的正确理解。

【学情分析】任教班级为我校151班,29名学生,班容量较小,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学有余力,基础差的同学学习积极性欠缺,所以我采取小组学习法,平时座位就按照学习特点均衡搭配,对整体提高卓有成效。

学生对文言学习颇有兴趣,如能合理引导,当堂掌握是可能的。

在翻译方面,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会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益于以后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读准字音,正确掌握句中停顿。

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能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3、理解“夸父逐日”这个成语的两种含义。

4、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推敲,比较,引导学生恰当翻译课文,运用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2、理解神话故事的内容并正确认识夸父形象,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学习夸父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夸父逐日的积极意义,感悟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教学案新人教版解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教学案新人教版解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教学案新人教版解读《夸父逐日》【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教学重点)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教学重点)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预习】1.读一读,找一找。

关于《山海经》:关于夸父:2.查一查,写一写。

欲:想要足:够北:北方其:代词,他的,代夸父昔:从前 3.问一问,悟一悟。

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4.评一评,议一议。

夸父是个怎样的形象?作品有何寓意?【导学】一、整体感知1.、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逐走:欲得饮:饮于河:大泽:邓林:2.、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3.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品味探究1、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如何理解?【检测】一、积累·运用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⑵河渭不足()⑶北饮大泽()⑷弃其杖()⒉翻译下列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死⑶弃其杖,化为邓林二、阅读·感悟1、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答:2、《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答:3、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答:三、表达·交流(1—2题)拓展思维训练。

例:《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当”;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

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课标)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讲得是上古时期,神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被太阳烤死的事情。

古籍《山海经》对此有详尽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这段记述是说:夸父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

手杖弃于路边,竞长成一片桃林。

夸父为何要去追赶太阳?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记得的寓意。

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杨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受到许多同志的赞同。

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你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

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萧先生的看法,颇有几分浪漫色彩。

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

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

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它积极的意义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已美好的追求。

《两小儿辩日》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学习本文的生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齐读课题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二、介绍资料,了解背景知识。

1.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学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生乙: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学会了干不少“卑贱”的杂活。

后来做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篇一:夸父逐日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把握句子中的停顿。

(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和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1.阅读和背诵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文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二、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

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1、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

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山海经》译,书名。

18篇。

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中学七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教案设计

中学七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走、渴、饮、泽、至、道、弃、化)。

2.了解神话和《山海经》的有关知识,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省略现象,正确地翻译课文。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并锻炼概括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准确流利地翻译、背诵课文。

2.深入认识夸父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深入认识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主题内涵。

【教法学法】1、朗读法。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字词,培养语感,熟读背诵。

2、圈点法。

让学生学会抓重点字词,找重要语句来理解课文。

3、讨论法。

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学会积极主动地阅读与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作为刚读初一的我们,肯定童趣未减,对动画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先来看个动画片:动画欣赏。

师:这则动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对一篇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什么是神话呢?1、了解神话:神话是远古先民以幻想的方式集体创作的故事,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2、《山海经》,书名,共18篇,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是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一、精细地认读结合课后注释,自我了解课文大意。

1、认识一种语法现象:省略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2、用成语印证字义:走渴饮泽至道弃化不胫而走、求贤若渴、饮水思源、竭泽而渔、宾至如归、道听途说、背信弃义、化干戈为玉帛3、一个倒装句:状语后置句饮于河、渭4、两个名词作状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5、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研讨课教案_2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研讨课教案_27
夸父是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在黄帝时期,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夸父族人都是热心公益,善于奔跑,身怀巨力的人。因为他们长的个个身材高,力气大,所以又称巨人族。他们仰仗这些条件,专喜替人打抱不平。夸父族的人帮助蚩尤部落对抗黄帝部落,但是后来被黄帝打败。
4.文中的夸父具有什么精神?这篇文章的主题表现了什么?
四.背诵课文。(学生自由背诵——全班集体背诵)(用多媒体展示背诵步骤,指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
你从夸父身上学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六.本课小结。
【达标测评】
完成课堂作业第55页第5题。
【整理学案】把自已疑难的知识点整理出来。
【教与学反思】
语文学科导学案(案)编号:
七年级下册
课题: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课时:1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意思,积累文言文字词。2.了解文言文中省略的现象。3.了解我国古代神话,了解《山海经》这本书。4.当堂背诵课文。5.把握夸父形象。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能翻译全文。2.积累文言词语。3.了解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认识古人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课文。
你了解到的古代神话故事有哪些呢?你对《山海经》有了解吗?(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再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读音障碍,并勾画出有疑难的字词。
2.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试着划分朗读节奏全班齐读课文。(用多媒体展示句子朗读的节奏划分)
【知识链接】
《山海经》中国古代著作,主要记述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及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今传本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旧传是禹、益所作,一说出自“禹鼎图”,都不可信。《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的描述,其中包括了一些海外的远古山川鸟兽,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著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研讨课教案_1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研讨课教案_1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夸父逐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尽量能当堂成诵。

(2)了解《山海经》有关知识及神话的含义。

2、能力目标:(1)复述故事,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2)学会分析夸父形象,提高概括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1)认识学习夸父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精神。

2、教学难点:学习夸父精神,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三、教学过程一、导人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翻阅上古神话史册,光华熠熠,散发令人夺目的光辉。

关于上古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神话《夸父逐日》!这篇神话选自哪一部书?请看课文注解。

《山海经》是一部怎样的书?根据书名,能猜猜这本书的内容吗?出示幻灯《山海经》二、初读课文,读懂课文(一)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2.播放朗读带,认真听读。

3.齐声读,读懂大致意思。

(二)释疑讨论:1.词语意思出示词语重点字解释:“弃”怎么翻译?(生:丢弃、舍弃)讨论:“弃”能不能翻译成“丢弃、舍弃”?为什么?(不能,因为“丢弃、舍弃”是主动的,而这时夸父的生命已耗尽,不仅没有主动“丢弃、舍弃”的力量,而且从心里不想“丢弃、舍弃”,不想倒下去,因为夸父心中的强烈的逐日梦想还没有实现。

因此,“弃”是不得已,是因夸父生命竭尽而遗弃,应翻译成“遗弃”。

)2.疏通句子三、诵读,把握神话情节:1、这则神话故事只有37个字,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曲折有致。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是开端和发展,第二句是高潮,第三句是结局。

请同学们根据标点,读出层次: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全班读第三句。

2、教师进入情境,有感情地范读,要求学生用最少的字来归纳故事的情节:出示:“走”“入”(开端)——“渴”、“饮”(发展)——“死”(高潮)——“化”(结局)3、用一句话概括这则神话的内容:夸父逐日入日,渴死,其杖化为邓林。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优质课教学方案3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优质课教学方案3

25短文两篇目标: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并掌握神话故事的相关知识,理解短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重点:理解积累文言词汇难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教程一、引言板题1.同学们,喜欢神话吗?说说什么是神话?(指明说:白板展示:神话是……)2.同学们脑中一定装着很多神话,老师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知不知道下面图画所战士的神话名称?(白板展示图片,指明让学生说)3.板题(读题释题简介《山海经》)二、文本研读1.出示全文(首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最后齐读)2.学生自读,理解掌握整点字词(随后指名汇报)逐走入日河不足大泽未至弃邓林3.翻译活用词(状语前置)饮于河渭道渴而死4.翻译句子(逐句指名翻译)(同时电子白板展示)5.指名以故事形式通译全文(随后电子版对照读故事)6.指导背诵找出稳重文中最能体现清洁的字词(据生回答展示图片同时板书)板书:逐日渴饮道死弃杖成林(照图背诵)三、质疑(电子板随机展示)引言:学了此文,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吗?(如若学生没有,则由老师之处,指导学生赏析体会)1.你能猜猜夸父逐日的原因吗?2.夸父捉住太阳了吗?结果如何?2.你如何评价夸父?()的夸父(据此板书:)3.在夸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的精神品质?4.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旨?(引出作者的写作意图)5.四、归纳小结(电子板展示)本文使用神话的笔法,实行大胆的想像和艺术的夸张塑造了夸父这个神话人物。

表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五、学生自学《共工怒触不周之山》1.直接板题释题(简介《淮南子》以及三皇五帝)2.文本研读(读——把握字词——翻译)3.梳理情节指导背诵。

4.质疑:a:共工败后心里怎么想的?据此分析人物性格。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背诵《夸父追日》;3.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4.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

学习资料:《山海经》,书名,18篇。

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基础过关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饮于河、渭(wèi)弃其杖(zhàng)2.解释下列划线字:逐走(跑)饮于河(到)(黄河)未至(到达)道渴而死(表修饰)弃其杖(他的)化为邓林(桃林)3.文学常识填空《夸父追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逐日”是追赶太阳之意。

“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

教学过程一、课文内容把握。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二、探究品味文章内容。

1.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①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②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

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课标)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讲得是上古时期,神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被太阳烤死的事情。

古籍《山海经》对此有详尽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这段记叙是说:夸父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旁,因酷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

拐杖弃于路边,竞长成一片桃林。

夸父为何要去追赶太阳?杨公骥先生以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记得的寓意。

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看成知识的象征);也只有取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掉队于时间”。

杨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受到许多同志的赞同。

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你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取得光明与温暖。

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萧先生的观点,很有几分浪漫色彩。

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

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

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硕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不单单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它踊跃的意义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熟悉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已美好的追求。

《两小儿辩日》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学习本文的生字。

教学进程:一、揭露课题1.齐读课题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二、介绍资料,了解背景知识。

1.孔子是何时的人?学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开创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生乙: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当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学会了干很多“卑贱”的杂活。

后来做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优质课教学方案2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优质课教学方案2

【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能准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第一次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并把不理解的字做上记号。

2分钟后,老师将指名同学朗读课文。

【第一次自学检测】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第一次教后预设】本课并无太生僻的字,如有学生有读错字的现象,即时纠正。

【第二次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若有不会的地方能够小组讨论。

4分钟后,请同学们翻译课文。

【第二次自学检测】一、请同学们翻译课文。

二、请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夸父与日逐走..(赛跑) 2、欲.得饮(想要)3、饮于河、渭..(大湖)...(黄河、渭水) 4、北饮大泽5、道.渴而死(半路)6、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三、古今异义的词1、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2、河.、渭不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第二次教后预设】文学生翻译完后,再做自学检查题。

自学检查题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做,或找差生做,这样不确定性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照顾差生。

纠错时能够举手发言。

【第三次自学指导】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篇文章,4分钟后,老师指名同学背诵。

【第三次自学检测】请同学们背诵课文。

【第三次教后预设】先找两名同学背诵课文(每人背诵一部分),再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一遍课文(不会背诵的同学能够看着书朗读)。

【第四次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形象? 3分钟后指名同学口头回答。

【第四次自学检测】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次教后预设】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实行归纳总结。

这个环节的课堂教学,这对于协助学生理解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堂训练】一.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准确的一项是()A.夸.父与日逐走(kuā) B.北饮大泽.(hé)C、道渴而死(..shǐ) D、弃其杖,化为邓.林(dèn)二.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1、夸父与日逐.走()2、欲.得饮()3、饮于河、渭..()...() 4、北饮大泽三.请翻译下列句子①夸父与日逐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夸父逐日》教
学设计新人教版
[创意说明]
《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

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神话故事图片,让学生来猜(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等)
2﹑出示图片,了解的特点神话及《山海经》。

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
1、出示朗读视频。

2、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

3、展示朗读,学生个体和集体朗读结合,激发兴趣。

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三、翻译
1.学生借助工具书翻译。

2.出示图片,疏通文意。

3.比一比,通过学生比赛来验证效果。

四﹑能力展示
1.学生看视频动画《夸父逐日》
2.静音后,学生给动画配音。

五﹑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

勇于探索、
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

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

“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

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

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六、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蔼的余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明确: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gameover,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

这就是逆向思维。

创设情景:
(1)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2)蜗牛:守旧、爬行主义、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等。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讨论情况。

七、点评各组讨论结果。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烈日下,沙漠中,两个疲惫的旅行者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

一个旅行者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

”而另一个旅行者却高兴地说:“。


(1)另一旅行者会说些什么呢?
(2)两个旅行者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哎呀,太好了,我们还剩半壶水呢!”
2、第一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的是更遥远的路,凭这半壶水恐怕难以走出茫茫的沙漠,充满忧虑和悲观。

第二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的则是希望,坚信有这半壶水足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沙漠,充满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