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牧民定居后的文化调适

合集下载

西藏农耕文化之旅体验藏族农民的生活方式

西藏农耕文化之旅体验藏族农民的生活方式

西藏农耕文化之旅体验藏族农民的生活方式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独特而精彩的农耕文化。

从古至今,藏族农民一直依靠农耕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充满了原始的自然美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一、藏族农民的居住环境在西藏的高海拔地区,农民们的居住环境十分特殊。

他们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外墙上涂抹有石灰,给人一种朴实而又充满韵味的感觉。

房屋内部装饰简单,大多是木质家具和藏式室内装饰品。

在居住环境中,农民们充分利用了地形资源,比如修建巢状的房屋,使房屋更加稳固并避免寒冷。

二、农耕的季节和作物西藏的农耕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严寒的冬季和多山的地形,农民只能在有限的夏季进行短暂的种植和耕作。

在夏季来临之际,农民们会集体开展劳动,耕地、播种、除草、灌溉等一系列农作活动。

在西藏,人们主要种植青稞、马铃薯、高山蔬菜等作物,这些作物对于西藏人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活价值。

三、农耕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农耕文化在西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代表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藏族农民们世世代代传承着农耕技艺和智慧,他们尊重土地、尊重自然,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同时,他们也注重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通过劳动互助、合作经营等方式,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四、农耕文化的生活方式藏族农民的生活方式独特而丰富多样。

在种植时,他们会穿上传统的服饰,手持农具和麻绳,一边长着棕色皮肤的面庞,一边与田地亲密接触。

在收获时,农民们会举行丰收仪式,表达对大地恩泽的感激之情。

此外,农民们的生活还与传统节日息息相关,比如藏历新年、哈达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是农民们放松身心的时刻,也是展示藏族农耕文化的重要场合。

五、农耕文化之旅的意义和体验进行农耕文化之旅,可以深入了解藏族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多样文化。

通过参与农耕活动,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种植作物的艰辛和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同时,通过与农民的互动,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淳朴善良,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牧民定居工作思考建议

牧民定居工作思考建议

牧民定居工作思考建议
在现代社会,牧民定居工作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牧民必须适应
现代生活方式,并与城市居民进行交流和互动。

下面是我对进行牧民定居
工作的一些建议。

首先,牧民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这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农牧业
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来实现。

这些培训和教育可以帮助牧民了解现代农牧业
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农牧业技能。

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帮助
牧民了解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规则,以及如何与城市居民进行有效的交
流和互动。

其次,牧民应该主动参与社区活动和组织。

这可以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并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

例如,他们可以加入当地的农民协会
或农民市场组织。

通过参与这些组织,牧民可以与其他农民和城市居民分
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也可以获取一些有关市场趋势和需求的信息。

第四,牧民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农牧业的可持续性是牧
民定居工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牧民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采用更环保的农牧业方法。

此外,牧民还
可以考虑发展农村旅游业,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牧民定居工作需要牧民具备现代生活方式和与城市居民进
行交流的能力。

通过接受培训和教育、参与社区活动和组织、推广自己的
产品和服务、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创
新精神,牧民可以成功地进行定居工作,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
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青海藏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发展区域之一,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有的牧民文化。

牧民们世代生息于这片广袤的草原上,他们依赖畜牧生活,也在与自然和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观。

本文将探讨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以期更好地理解青海藏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青海藏区的牧民生活方式与其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密不可分,这一认知构成了牧民独特的生态文化观。

在牧民文化中,草原被视为自己的家园,是他们生活和生存的基础。

他们相信大地是生命的源泉,因此尊重大自然,崇尚自然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处。

他们有自己的自然观念和自然伦理,认为人类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破坏自然。

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维护草原的生态平衡。

牧民还形成了独特的畜牧文化观。

在他们看来,牲畜是象征着生命力和财富的动物,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和经济来源。

他们对畜牧活动充满了敬畏和感恩之情,除了细心照料牲畜的生活之外,还通过丰富的习俗和节日活动来祭祀牲畜,以感谢它们为人类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这种畜牧文化观也体现在牧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成为了牧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影响着他们的日常行为和决策。

二、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青海藏区的畜牧活动与牧民的生态文化观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牧民的生计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牧民的生态文化观和畜牧活动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方面,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使畜牧活动趋向于商品化,牧民开始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维持生计。

这种变化带来了牧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导致他们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自然环境的变化也给牧民的生态文化观和畜牧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

气候变化和草原退化等问题使得牧民的生活受到了影响,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态文化观和畜牧活动方式,寻求适应新环境的生存之道。

中国传统民居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与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民居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与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民居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与文化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其中的藏族民居堪称传统建筑的瑰宝。

藏族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意义而闻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传统民居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

一、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藏族民居是藏族人民长期生活的产物,其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藏民族生计方式、气候特点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藏族民居主要采用石木结构,追求简约稳固的建造方式。

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抵御寒冷的高原气候,同时也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其次,藏族民居常见的特征是平顶的建筑形式。

平顶设计既能够在冬季储存厚厚的积雪,增强保暖能力,也能够在夏季带来凉爽的通风效果。

另外,藏族民居外立面通常采用独特的白色墙壁涂料,以及精美的图案和装饰物。

这些装饰物往往具有宗教意义,通过它们传达着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最后,藏族民居在内部空间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房屋内部通常分为三个区域:家庭区、牲畜区和作坊区。

这种布局不仅保护了家庭的隐私,还满足了牧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二、藏族民居的文化意义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显示出了藏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首先,藏居民居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充满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观念。

材料的选用和结构的建造旨在对抗高寒环境和强烈的风雪等自然灾害,同时保护环境,与自然相互依存。

其次,藏族民居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图案都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意义。

图案的绘制多采用佛教和本土宗教的符号,代表着人们虔诚的信仰和对神圣的崇敬。

另外,藏族民居内部布局的合理性展示了家庭和社群的重要性。

家庭区域的独立与分隔保护了家庭成员的隐私,牲畜区和作坊区的存在展示了牧民和手工艺人的劳动和创造力。

最后,藏族民居作为藏族人民文化的代表,被视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精神家园。

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民居藏族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牧民生活

藏族牧民生活

藏族牧民生活
藏族牧民生活是一种充满着神秘和宁静的生活方式。

他们生活在高原上,依靠
着牛羊为生,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

在藏族牧民的生活中,牛羊是他们的财富和生活来源。

他们依靠着牛羊的肉、
奶制品和毛皮来维持生计。

每天清晨,藏族牧民就会驱赶牛羊到草场上放牧,一直到傍晚才会把它们赶回家。

在高原上放牧,他们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

藏族牧民的家庭生活也是非常和谐的。

他们住在帐篷里,家庭成员相依为命,
互相照顾。

在帐篷里,他们会一起吃饭、聊天、唱歌、跳舞,度过快乐的时光。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是充满着幸福和快乐。

在藏族牧民的生活中,信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崇拜自然,尊重生命,对大自然充满着敬畏之心。

他们会在特定的节日举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家庭平安。

他们相信神灵的保佑,也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虽然藏族牧民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过着自己喜欢的
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藏族牧民的生活方式也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意义。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藏族牧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地区,这里自古以来有着独特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这一文化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还是社会发展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这一文化也面临着传承与变迁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藏族牧民的生态习惯法。

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寒、低氧的高原地区,生存环境十分艰苦。

因此,他们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习惯法,以适应这个特殊的环境。

例如,他们注重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物品。

他们还尊重自然,崇尚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还有丰富的牧区传统知识,如土壤肥力的掌握、草地保护与管理等。

这些习惯法及其传统知识对于维持牧区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生态习惯法开始面临挑战。

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牧区,转而进入城市工作。

这导致传统的生态习惯法得不到传承。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推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使得一些传统的生态习惯法逐渐被摒弃,给牧区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传承和保护藏族牧区的生态习惯法文化,一些措施已经被采取。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牧区的扶持力度,鼓励牧民保留和传承传统的生态习惯法。

政府还加强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以确保传统习惯法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也开始参与到保护和传承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工作中。

他们举办培训班、开展科普宣传等活动,提高牧民的意识和参与度。

然而,要想真正传承和保护藏族牧区的生态习惯法文化,还需要更多的措施。

首先,教育是关键。

必须加强对牧区青少年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和尊重传统的生态习惯法,培养他们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的意识。

其次,应该加强对牧民的经济扶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减少年轻人离开牧区的情况。

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

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

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藏族风俗是我国重要的民族风俗文化,它所带来的特殊的文化也是如此令人着迷。

那么,藏族的风俗文化有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藏族的饮食1、藏餐:藏族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制作很简单,将青稞炒熟后磨成面便成了糌粑。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改善,藏餐在菜肴烹制技术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丰富。

在藏餐的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

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

鱼、虾、蛇、鳝等水产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外,农牧区群众一般不习惯食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肴烹制技术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丰富。

2、酒文化:西藏比较流行的是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酿成的,度数较低,藏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所必备的。

当然随着跟内地的联系越来越多、西藏也有了很多内地制造的酒。

聚会饮酒时,歌是必不可少的。

藏族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之辞。

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她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唱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3、茶文化西藏人比较喜欢的是酥油茶。

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做酥油茶离不开酥油、盐和茶,酥油是从牛羊奶里提炼的奶油,以夏季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黄色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

藏民族饮茶时讲究长幼、主客之序。

客人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为最吉利。

喝茶之前、客人需先用手指沾下茶水、撒三次到外面,这也是一种对主人的礼貌藏族的服饰西藏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气候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区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藏族的生活特点

藏族的生活特点

藏族的生活特点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其生活特点深受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他们居住在高原地区,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与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他们居住在海拔
较高的地区,气候寒冷,氧气稀薄,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体质都适应了这种环境。

他们的饮食习惯以牦牛肉、青稞酒、酥油茶等为主,这些食物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帮助他们适应高原地区的生活。

其次,藏族人民的文化传统也是他们生活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有着悠久
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例如,藏历新年、赛马节、藏戏表演等都是藏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他们的文化传统。

此外,藏族人民的信仰和宗教也是他们生活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人民信
仰藏传佛教,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宗教仪式和信仰活动。

例如,转经、祈福、朝拜等都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宗教活动不仅是他们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也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支柱。

总之,藏族人民的生活特点深受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信仰和宗教都具有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展现了他们的民族风情。

藏族的生活

藏族的生活

藏族的生活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高原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他们的生活方式受到高原地区的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因此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

藏族人民以牧业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善于饲养牦牛、羊和马等家畜,以此为生。

在高原的辽阔草地上,他们放牧、饲养家畜,过着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的民居也是独具特色,多为石木结构,外观简洁而厚重,能够很好地抵御高原的严寒和酷热。

藏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宗教色彩。

每年的藏历新年和各种宗教节日,都是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他们会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以示对神灵的敬畏和感恩。

在日常生活中,藏族人民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例如,藏族舞蹈、藏戏等传统艺术形式,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藏族人民还以刺绣、唐卡等手工艺品闻名于世,这些艺术作品都展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美感。

总的来说,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藏族牧民生活

藏族牧民生活

藏族牧民生活
藏族牧民生活在高原上,他们依靠着牛羊为生,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生活。

他们
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面对着严寒的气候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但他们
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藏族牧民的生活充满了朴实和真诚。

他们居住在简陋的藏式帐篷里,白天放牧,晚上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唱歌、跳舞。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在藏族牧民的生活中,牛羊是他们的生活支柱。

他们依靠牛羊提供的牛奶、羊毛、肉食等来维持生计。

每到春天,牧民们就会开始放牧,带着牛羊在草原上自由地奔跑,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而在冬天,他们则会把牛羊赶到低海拔的地方,以躲避严寒的天气。

在牧民的生活中,信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信仰着藏传佛教,每天都
会进行祈祷和供奉,以祈求风调雨顺、牛羊平安。

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恩,使他们拥有一颗宽容而坚定的心。

虽然藏族牧民的生活简朴,但他们却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

他们的服饰、
歌舞、民间艺术等都充满了浓厚的藏族特色,每一样东西都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藏族牧民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纯朴和真诚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愿我们都能像藏族牧民一样,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过上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牧民文化对地理环境的适应

牧民文化对地理环境的适应

牧民文化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在广袤的草原上,牧民文化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文化形态。

牧民们依赖着草原和牲畜的资源,形成了一种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他们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不仅体现在生活方式上,还体现在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

首先,牧民文化在生活方式上对地理环境进行了巧妙的适应。

由于草原地区干燥,牧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水资源的稀缺。

例如,他们会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建立牧场,确保牲畜有足够的饮水;同时,他们还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牧草种植技术,以保持草原的生态平衡。

此外,牧民们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徙至适宜放牧的地区,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草原资源。

这种灵活的生活方式,使牧民们能够在草原这样的特殊地理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其次,牧民文化在社会结构上体现了对地理环境的适应。

在牧民社会中,家族和部落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这种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草原地理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

草原广袤无垠,牧民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管理和利用草原资源。

因此,家族和部落成为了牧民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

家族和部落的形成,不仅有助于资源的共享和分配,还能够提供相互支持和保护。

这种社会结构的适应性,使牧民们能够在草原地理环境中建立起相对稳定和和谐的社会秩序。

此外,牧民文化还体现了对地理环境的价值观念上的适应。

在牧民文化中,自然被视为神圣的存在,牲畜被视为生命的象征。

牧民们崇尚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的规律。

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和传统习俗,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例如,牧民们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祈求自然的恩赐和保佑。

这种价值观念的适应,使牧民们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和维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最后,牧民文化还通过艺术表达来展现对地理环境的适应。

在牧民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中,草原和牲畜是最常见的主题。

他们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对草原的热爱和对牲畜的敬意。

绘画作品中,牧民们常常以草原的美景和牲畜的形象为题材,展现出对地理环境的深情厚意。

如何在西 藏体验最纯正的藏族文化

如何在西 藏体验最纯正的藏族文化

如何在西藏体验最纯正的藏族文化西藏,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承载着深厚的藏族文化。

如果你渴望在这里体验到最纯正的藏族文化,那么请跟随我的脚步。

首先,了解藏族的宗教信仰是至关重要的。

藏传佛教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走进那些庄严的寺庙,比如拉萨的大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在寺庙中,你能看到信徒们虔诚地转经、磕长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信仰的坚定和执着。

不妨跟着他们的脚步,轻轻转动经筒,感受那份宁静与神圣。

参加藏族的传统节日是体验其文化的绝佳方式。

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期间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人们身着盛装,互道新年的祝福,街头巷尾弥漫着欢乐的氛围。

还有雪顿节,这个以展佛和藏戏表演为主要内容的节日,让你能欣赏到精美的唐卡和精彩的藏戏。

藏戏独特的唱腔和舞蹈,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品尝藏族美食也是深入了解其文化的重要途径。

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酥油茶浓郁的奶香和茶香混合在一起,喝上一口,既能驱寒又能补充能量。

青稞酒则醇厚香甜,是藏族人招待客人的佳品。

糌粑作为主食,由青稞面制成,搭配酥油茶搅拌食用,口感独特。

还有牦牛肉,肉质鲜嫩,烹饪方式多样,无论是炖煮还是烧烤,都别有一番风味。

走进藏族人家,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传统的藏式房屋里,你会看到精美的壁画和装饰。

主人会热情地招待你,与你分享他们的生活故事。

学习一些简单的藏语,用“扎西德勒”向他们问好,这会拉近你与他们的距离。

在西藏,传统的手工艺也是藏族文化的瑰宝。

唐卡绘画艺术以其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

拜访唐卡画师的工作室,观看他们一笔一划地绘制唐卡,了解其中蕴含的宗教意义和艺术价值。

藏毯编织工艺同样精湛,那些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藏毯,不仅是实用的物品,更是艺术品。

如果你对音乐感兴趣,那么一定不能错过藏族的传统音乐。

藏族民歌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往往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青海藏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藏文化聚居区,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藏族文化。

在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构成。

本文将就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进行探讨。

一、牧民生态文化观的形成青海藏区地处高原草甸,气候寒冷,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藏族牧民生活在这片高原上,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观。

他们视草原为生命之源,尊草原为神灵。

在藏区的传统文化中,牧民将草原视为母亲般的存在,他们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藏民族的传统歌谣中,草原是永恒的主题,歌颂着草原的美丽和神奇。

藏民对草原有着崇敬之情,保护草原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藏民对动植物也有着特殊的情感。

他们尊重动植物的生命,视之为和谐共生的伙伴。

在藏族文化中,有着大量关于动植物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藏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藏民传承了祖先对自然界的教诲,他们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保持生态的平衡。

二、畜牧活动的文化意义在青海藏区,畜牧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藏族牧民以牛羊养殖为主要生计,并依托这一产业维持自己的家庭生活。

畜牧活动也渗透着浓厚的文化意义。

藏民对畜牧有着特殊的情感,将其视为宝贵的财富。

在藏族传统文化中,畜牧生产被视为一种神圣的活动,把畜牧活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将它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畜牧活动也成为了藏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藏族的服饰、房屋到宗教信仰,都能看到畜牧文化的影子。

藏民的服饰中常常绣有与畜牧有关的图案,住宅建筑中也常常运用畜牧产品,如羊毛、牛皮等。

在藏民的宗教信仰中,也包含了对畜牧生产的祈福仪式,他们祈求自己的牲畜能够健康成长,给自己带来丰收和幸福。

畜牧活动不仅是经济收入的来源,也承载着藏族文化的情感与记忆。

青海藏区的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牧民的生态文化观影响了他们对畜牧活动的态度。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青海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其中的藏区是西藏民族自治区以外最重要的藏族聚居区。

在青海藏区,牧民是主要的居民群体,他们依靠畜牧业为生,同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民世世代代传承着独特的生态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青海藏区牧民的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这一主题来探讨。

一、青海藏区牧民的生态文化观青海藏区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牧民们生活在这片高原上,他们深深地依赖着这片土地。

在牧民的生态文化观中,他们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可以说是贯穿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青海藏区的牧民对土地和水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认为这些自然资源是生命的来源,是神圣的。

牧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尊重土地、珍视水源,努力保护和维护这样的自然资源。

除了对自然资源的尊重外,青海藏区的牧民还有着独特的生态保护观念。

他们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共存共荣的,因此在牧民的文化中,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平衡的。

在牧民的生态文化观中,他们坚信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不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二、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青海藏区的牧民主要以畜牧业为生,畜牧活动一直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畜牧活动主要是放牧、放养,在自然界中获取食物和水源等生存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畜牧活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科技的进步对畜牧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青海藏区的牧民们在畜牧活动中越来越多地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比如改良畜种、引进优质牧草、利用人工饲养等。

这些科技手段使牧民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畜牧业的效益。

但与此现代科技的引入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等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改变着牧民的畜牧活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牧民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计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而留在牧区的一些牧民也开始逐渐接受着城市生活的影响,他们开始使用汽车、机械工具等设备来辅助畜牧活动。

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

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

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郭家骥本文在对云南藏族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资源管理机制和婚姻家庭模式等方面,阐述了云南藏族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

文章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

文化与自然的互动或文化对自然的适应可被称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主要是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为适应迪庆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云南藏族早在历史上就通过文化调适,形成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良性互动的生态文化体系。

面向未来,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必将得到复兴,其中的古老智慧必将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全球化市场体系相结合,成为推动云南藏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环境云南藏族文化适应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作者郭家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34。

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

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这一命题所揭示的,是云南藏族为适应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而进行的文化调适,这一文化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可称之为藏族的生态文化。

藏族生态文化是藏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括藏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主要是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①云南藏族主要聚居在迪庆藏族自治州。

1999年末,该州有藏族人口11.25万,占云南藏族人口总数的89.35%。

②迪庆州地处青藏高原至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喜马拉雅山东坡的横断山脉纵谷区。

三山(怒山、云岭、贡噶山)夹两江(金沙江、澜沧江)的高原地形地貌,使雪山草原和高山峡谷成为这里的主要生态景观,许多地方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更增加了自然环境的严酷性。

对藏族文化的感悟

对藏族文化的感悟

对藏族文化的感悟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之一,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文化体系。

我有幸有一次深入了解了藏族文化,也让我对这个神秘而美丽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藏族文化让我感受到了它的独特性。

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原地区,艰苦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品质。

他们崇尚自然,尊重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的信仰、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都体现了独特的藏族文化特色。

例如,藏族的传统服饰色彩丰富多样,图案精美细腻,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藏族文化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包容性。

藏族人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对待客人始终保持着友善和谦虚的态度。

他们尊重不同的文化,包容多样性,与其他民族和谐共处。

他们的民间艺术、藏医药、佛教信仰等方面都充满了包容性。

例如,藏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有唐卡、堆绣、木雕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藏族文化让我感受到了它的深厚底蕴。

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他们的文化底蕴深厚而丰富。

在藏族文化中,佛教占据着重要地位,佛教文化对藏族人民的思想、道德、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族人民通过佛教信仰,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

藏传佛教寺庙、经幡、经幢等都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文化让我感受到了它的传承性。

藏族人民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他们把传统文化代代相传,通过语言、音乐、舞蹈、绘画等方式将文化传承给后代。

藏族人民通过传统节日、庙会、藏戏等活动,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这种传承性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通过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和感悟,我深深地被它的独特性、包容性、深厚底蕴和传承性所吸引。

藏族文化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我希望能够继续了解和学习藏族文化,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相结合,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让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继续璀璨辉煌。

“极高海拔生态搬迁”下藏北牧民社会文化适应性研究

“极高海拔生态搬迁”下藏北牧民社会文化适应性研究

“极高海拔生态搬迁”下藏北牧民社会文化适应性研究本文以那曲市双湖县生态移民搬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等方法,从移民群众的生理和环境、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心理适应三个方面分析了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模式下藏北牧民社会文化适应性程度。

并且,提出了部分对策建议。

标签:极高海拔生态搬迁;藏北牧民;文化适应性一、宏观背景“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是指国家针对青藏高原上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区域的人类进行扶贫搬迁的一项政策。

这一政策是近几年才开展落实的,是《西藏自治区极高海拔生态搬迁规划(2018-2025)》政策顺利实施的结果,是扶贫藏北牧民,保护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双赢目标的战略。

2018年6月18西藏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加玲加东村和藏曲村从海拔5000米处迁入到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嘎冲村,标志着西藏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正式实施。

笔者选择的调研地是在2019年12月才开始实施搬迁的,此次搬迁中“双湖县2900人向南跨越近千公里,搬到了海拔3600米的雅鲁藏布江北岸”2,是从牧区到农区,以永久性搬迁、产业转型,城镇化发展为目标的整村迁移的搬迁模式。

在学术界,专门针对“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的专注和论文笔者尚未发现,关于“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的具体概念在学界仍以有待研究。

二、迁出地情况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双湖县被称之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是我国气候最恶劣,人民生活最艰难的行政县。

2012年11月15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设立双湖县的批复”,这一文标志着我国最年轻的行政县“双湖”的诞生。

双湖县的前身是“双湖办事处”“双湖特别行政区”。

在1976年,为了缓解班戈和申扎等地日益突出的畜草矛盾,合理开发利用藏北无人区的丰富资源,经西藏自治区和那曲地区批准,设立了双湖县级办事处。

据了解,当时有“2053名牧民赶着16万多头的牛羊首批来到了无人区”3,这也就是后来藏北牧民家喻户晓的“北移”(byang bskyod),他们做出的北移的抉择,改变了藏北无人区的历史。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云淡风轻的青海高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牧区之一,这里的藏族牧民长期以来依靠畜牧生活,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观和畜牧活动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变化,青海藏区牧民的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与互动。

本文将从青海藏区牧民的生态文化观和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态文化观的形成与演变青海藏区牧民的生态文化观是与他们长期居住、生存和生活在这片高原草地上密不可分的。

藏区牧民相信“山水是有灵性的”,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灵性,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

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生态文化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青海藏区的生态文化观开始重视起来。

在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引导下,藏区牧民的生态文化观逐渐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他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保护和治理中。

二、畜牧活动的传统与现代化青海藏区的畜牧活动是藏族牧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

传统的畜牧活动主要包括牛、羊的放牧,奶牛喂养和饲草的储存等。

这些畜牧活动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往往季节性强,而且牧区资源有限,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青海藏区的牧民开始逐渐引进现代化的畜牧技术和管理理念。

他们开始了解并学习新的养殖技术,引进优良的牲畜品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畜牧效益。

政府也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推动了牧民畜牧活动的现代化。

三、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与变迁。

一方面,畜牧活动的现代化对牧民的生态文化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引进,畜牧活动的效益得到了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有助于增强牧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强他们的生态文化观。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青海藏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地区,这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着许多牧民一代又一代地以畜牧为生。

他们的生计与文化息息相关,而牧民的生态文化观念和牧民畜牧活动之间的互动与变迁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我们要了解牧民的生态文化观。

在青海藏区,牧民与自然的关系被传统的生态文化观念所影响。

牧民们认为自然是神圣的,他们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循环和生态规律。

他们对环保的态度非常重视,严格遵守着一些传统的环保习俗和规定,比如在某些地区的牧民会禁止狩猎和砍伐树木等。

在牧民的心中,畜牧活动不仅是生计的一部分,更是在维系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

他们依靠畜牧生活,同时也懂得如何保护草场、放牧地和水源,以确保牧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生态文化观念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比如传统的蒙古包、饲养乳牛、羊等动物的方式都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牧民的生态文化观和畜牧活动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生活观念的影响,一些年轻的牧民逐渐离开了牧场,选择到城市就业,这导致了一些畜牧生产的问题。

新的生活方式也使一些传统的环保习俗和规定逐渐淡化,比如以前禁止狩猎的习惯,一些年轻人却会对此置若罔闻。

在这种情况下,牧民们的生态文化观念和畜牧活动之间的互动也在发生变迁。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影响,牧民的生活方式和畜牧生产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思考如何在现代化的同时保持传统的生态文化观念。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牧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通过新技术提高畜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牧民的生态文化观和畜牧活动之间的互动与变迁,以寻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牧民的生态文化观念和传统生产方式,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生计支持。

也需要加强对牧民的生态文化观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牧民的生态文化观念,并积极参与到环保和生态保护工作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6期J.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6.2012藏族牧民定居后的文化调适韩玉斌(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藏族牧民安居工程的推行为牧区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传统游牧文化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冲击。

但是牧民定居并不会割裂传统游牧文化,定居牧民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文化模式里,游牧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定居文化也能寻找到其适当的生存空间,如此定中动,动中有定,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就此诞生。

[关键词]藏族牧民;定居;文化调适;自我发展[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40(2012)06-0126-05青藏高原属于高海拔、寒冷地区,农耕经济无法正常发展,这为游牧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1]。

青藏高原的牧民利用牛、羊等草食动物的特性,将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植物资源转化为肉类和乳制品等,为牧民提供生活所需。

由于青藏高原的土地单位产出十分低下,牧民们不得不采取移动的方式来扩展其生存空间,此所谓游牧。

青藏高原牧区的文化基础是建立在牦牛和羊等四蹄的移动放牧模式上,并由此产生相应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族群认同。

近年来,西藏及四省藏区先后开始兴建牧民安居工程,当游牧民定居下来以后,其游牧文化将做出怎样的适应性反应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深入藏族牧区进行调查,试图揭开藏族游牧民定居以后的文化调适之路。

一、藏族牧民定居给游牧文化带来了冲击青藏高原游牧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于“游”,“移动以及随时做出有关移动的抉择,是游牧社会人群适存于资源匮乏且变量多的边缘环境的利器。

”[2]惟有移动,牧民才能充分利用分散的水源和草资源;惟有移动,牧民才能及时躲避干旱、暴风雪等各种风险。

围绕着“游”的精髓,藏族牧区的游牧文化以其独有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游牧文化的魅力。

近几年来,青藏高原各牧区纷纷推行牧民安居工程,许多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鲜事物被引入牧区,由于生计方式的改变和生活环境的显著变化,牧民传统的游牧文化在多个层面面临着冲击。

1.牧民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在定居以前,游牧民呈现小范围集中居住的格局,这里所谓的集中居住是相对而言的,两户牧民实际相距都在数公里乃至十几公里以上,除了交换生活资料以及与亲邻之间的互助以外,游牧民很少与外人打交道,牧民面对的主要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较为单纯与质朴。

定居以后,牧民主要面临的是人[收稿日期]2012-06-15[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资金2010年项目“藏族牧民安居工程中的文化调适问题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0SZYZJ21)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韩玉斌(1971—),男,山东青岛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民族学。

——126与人之间的关系,面对突如其来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原先与游牧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不再适应定居生活,牧民在定居初始常常感觉束手无措。

2.牧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定居以前,游牧民是小团体的分工协助,团结合作,在家庭关系上则是严格的家长制。

定居以后,由于原先的暴风雪、严寒等自然风险不再对人们的生存构成威胁,所以人们不再强调群体内部的力量,转而关注个体能力的发挥,而开放的心态和有序的社会秩序是个体生存的关键。

因此定居以后,定居牧民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都要首先相互承认并尊重彼此人格的独立、平等和自由,父母不能继续包办婚姻,女儿出嫁也不能索要“女儿价”[3]。

定居以后,部分牧民可能从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即便是仍然从事牧业的牧民,他们也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在打草、牲畜种群、冬季养护等方面引入新的技艺和做法,这些都会大大增强定居牧民对生产和盈余的可预期性,随着定居牧民的生活资料不再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对于外界的态度将发生改变,和平、善意、开放的心态能够使定居牧民较快地融入到现代社会。

3.牧民的行为规则发生了改变青藏高原传统的牧区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习惯法担当了社会调控的首要任务。

藏族牧区即便是有成文法的存在,其间也因为掺杂了太多的习惯法内容而显得具有弹性[4]。

游牧民定居以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将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

首先,在行为理念上,牧民定居以后,人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在双赢或多赢的情景中实现自我才是定居牧民的普遍追求。

其次,在行为规则的遵循上,牧民定居以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疏远起来,在实际的生存利益面前,传统的道德或伦理等的力量将无法把人们的行为圈定在可控范围之内。

为了建构一个有序的社会,定居牧民必然会去寻求更为强力的行为规范,因此,法律将是定居牧民生产和生活行为的主要规则,与国家法律不相适应的行为习惯,比如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妻多夫制、离婚妇女不能必然取回婚前财产等[5],将逐渐被淘汰。

第三,在行为形式上,牧民定居以后,其权利义务关系变得纷繁复杂起来,口头方式不能胜任对人们重要财产和权利的保护,定居牧民将逐渐认识到书面形式的重要意义。

第四,在纠纷的解决方式上,定居以后,人的生命、健康和尊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至高礼遇,决斗、复仇等传统做法不再适于解决纠纷,寻求调解和诉讼等公力救济力量的帮助是定居牧民的理性选择,这并将逐渐成为定居牧民的行为习惯。

4.牧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在定居以前,由于牧民的基本生产方式具有显著的移动性,为了配合其牧业生产的特点,牧民的日常生活处处都围绕着游牧而展开,终生都为了生计而忙活。

定居以后,人们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生存资料的满足,而是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寻求生命的意义,自尊和自我实现将是定居牧民新的主要诉求。

洗脸等个人卫生,其他的习惯也会因为定居后自我实现的不同评价标准而悄然发生改变。

5.牧民的生存依托发生了改变定居以前,游牧民的生存资源主要体现在草场的多寡和牲畜的数量等自然条件,游牧民的放牧技巧和节约的美德只是辅助性的,自然环境是决定牧民生存状况的主导力量。

牧民定居以后面向一个开放的社会,外来投资、技术和信息等被定居牧民引入牧业生产:草场承包经营权开始出现流转和整合倾向;牧民开始接受并逐渐学会以人工授精的方式改良牛羊种群质量;在过度放牧的草场中种植优良牧草;采用风车、深井、沟渠等方式改善牲畜的饮水条件;通过储藏干草和建设畜棚等方式减少牲畜在冬春季节的死亡率等等。

所有这些措施,都将使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迈进。

目前,部分牧区已经出现了交替放牧、隔栏放牧、迟延放牧、先后放牧和牲畜信托等生产方式,但是与国际上相比较,藏族牧区畜牧业的科技含量还有待大幅度提升。

除了提前式隔栏放牧和前推式围栏放牧等先进放牧技术以外,国外牧场还有着自己牧业竞争优势,比如加拿大的围栏和青贮、新西兰的优质人工草地、澳大利亚的畜种改良等,这些牧业技术能否在藏族牧区得以推行,尚待定居牧民进一步提高心智以后做出适应性的选择。

因此,在新的社会环境里,定居牧民的生存能力主要表现在科学技能的掌握、脑力劳动的开发和才智的提高等方面,这不仅体现在直接的畜牧业生产上,由牧民定居所引起的其他产业,例如乳制品加工、毛皮加工、——127鲜肉冷藏以及牧家乐等,都表现出定居牧民的强大学习能力,传统的游牧文化也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平滑变迁。

当然,牧民定居前后的生存努力状态是不同的,在没有定居的游牧时期,有的牧民生活自由自在,定居以后,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生存资源,牧民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因而生活的节奏比以前紧张多了。

6.牧民的文化形式有了创新牧民定居以后,因为居住环境的根本性改变引起生存方式的改变,而牧民经济基础的改变必将带来作为上层建筑的传统文化的改变。

在语言方面,定居牧民的日常口语中,会出现越来越多与新的生存环境相关的借词和外来词汇,甚至部分定居牧民的日常会话主题也将从畜牧业生产转到城镇生活上来。

在资讯方面,电视、电话、电脑的普及,让定居牧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丰富的资讯促使定居牧民迅速提高其心智,传统文化“和风细雨”般地变化着。

在教育方面,定居让牧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牧民子女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年轻牧民成为知识牧民的愿景不再遥远。

二、藏族牧民定居并没有割裂其游牧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属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移动是游牧文化的性格,安居是农耕文化的特质,游牧民需要通过不断地迁徙来维持其生产和生活,唯有农民才需要稳定的安居条件来维持其生产和生活。

牧民安居工程将农业的定居概念植入牧区,从根本上颠覆了牧民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因而有人认为“用占主导地位的农业文明思维来进行牧区生产方式转型,全面提倡工业文明式的生活方式这种做法是需要反思的。

”[6]那么牧民安居工程是否真的割裂了藏族传统游牧文化吗?对于这种疑问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才能作出解答。

1.游牧文化中存在定居文化因子在藏族牧区的传统游牧体系中,原本就存在着多玛式“逐水草而居”的大范围游牧、阿巴式半定居的小范围游牧和季节性游牧三种形态[7],青藏高原的游牧业并不排斥牧民定居。

据统计,2005年以前甘南州的定居牧民就高达50.8%[8],牧民安居工程只是对大范围游牧的牧民传统文化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原本就有冬季定居点的游牧民来说,其传统文化几乎没有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除此之外,在藏族牧区也存在定居放牧的牧业生产体系,如罗马让学部落大部分是定居放牧,牧民常年居住在牛毛帐篷底下,早出晚归,放牧牲畜[9]。

可见,在藏族牧民的传统文化里面,本身就存在着定居文化的萌芽,牧民安居工程只是将牧民自发的零星定居上升为规模化的自觉定居,在文化上也只是强化了定居文化在藏族牧区的份额和力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藏族牧区游牧的文化模式。

2.牧民安居工程未在空间上割裂游牧文化牧民安居点,不是将所有的牧民集中于某座城市,或者重新建造一座牧民定居新城,而是将牧民小规模地零星分布于整个牧区,定居牧民距离其草场并不遥远。

以牧民草场与定居点的关系为标准,藏族牧民安居工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其一是牧民对已有的“冬窝子”加以改造提升;其二是纯粹的游牧民在其他牧民的冬季房屋旁边新建住房;其三是牧民定居在县城附近;四是远距离迁居的生态移民。

牧民的第一种安居类型对于游牧文化的传承没有丝毫影响;第二种安居类型让曾经的游牧民在心态上产生了变化,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定居牧民对物质财富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虽然在游牧的时候不再无忧无虑,但是牧民积极创造财富的压力和动力会使游牧文化更加凝聚;牧民选择第三种类型定居,主要从生计方式的转换角度考虑的,由于距离县城较近,定居牧民渴望通过手工业、商业和务工的便捷来增加收入,但是这些定居牧民并没有把所有的希望压在二、三产业上,他们大多还保留着自己在草原里的牧场和畜群,为今后的生活留下安全保障;只有第四种定居类型才彻底割裂了定居牧民与草场的关系纽带,但我们不能因此以偏概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