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
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中国的人口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人口项目内容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10个)、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以上四个8000万以上)江苏省、河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西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探究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3.教师注重多层次学生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规则与评价:1.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答案,给予积极评价2.回答不全面者,给出鼓励和点评。
体,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图。
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以看图分析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第二步:课内探究深挖掘具体探究活动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交流提升探究三活动要求:1.小组自主学习认真、合作活动热烈,针对问题展开积极讨论。
2.积极回答,积极展示。
3.教师注重多层次学生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4.交流提升题进步加强知识的升华运用。
规则与评价:1.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答教师设计意图说明(分环节列出):使所学的知识得以提升。
教师个性化修改(用红色标记):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让我们一起解决。
案,给予积极评价2.回答不全面者,给出鼓励和点评。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避免笼统,要问出精彩,问出实效。
第二步:课内探究深挖掘具体探究活动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课堂达标固知识(时间 6分)1.根据20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A.12.95亿B. 11.95亿C.10.95亿D. 13.7 亿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A.粤、鲁、豫B.京、津、沪C.青、藏、宁D.苏、皖、湘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A.新疆B.西藏C.甘肃D.青海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下两幅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01长期或□02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人口机械增长:□03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3.人口数量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04自然增长和□05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1.判断正误。
(1)全球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
(×) (2)人口迁移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 2.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人口在两地间的空间移动B .由北京出发到欧洲旅游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D .人口空间移动距离大于1 000千米 答案 C解析 人口迁移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长期或永久改变。
旅游、购物及出差等活动的地理位置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也没有具体距离的界定。
3.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劳动力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提示 不一定是。
要判断是不是人口迁移必须依据空间位移、时间限度、居住地的变更这三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01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02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自然环境优美、□03气候宜人和□04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环境问题、□05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主导因素:□06经济因素。
其他因素:□07政治、□08军事、□09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1.判断正误。
(1)叙利亚局势动乱,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巨大的推力。
(√)(2)海南省吸引了大量东北地区老年人定居,主要与气候因素有关。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年《金版学案》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课标要求
分析不同人口 增长模式的主 要特点及地区 分布。
课标解读
知道: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 空间上的差异。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并利用其指标差异对比分析世界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 应用:能够根据相关的人口资料或 图表,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 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 人口措施。
今后几十年人 采取了控制人
今后变化趋势 口数量将比较 口的措施,人
稳定,一些国 口增长速度将
家还会逐渐减 趋缓,但人口
少
数量还将增加
三、不同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国家 人口问题
影响
措施
发达 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 人口老龄化 足,社会负担加重等
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和 外籍劳工
13.26%
增长5.84% 下降6.29% 上升3.36% 上升2.93%
(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呈现的态势是( ) A.少年儿童比例呈上升趋势 B.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 C.人口总量呈增长态势 D.人口呈零增长态势 (2)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到 10%,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列关于我国老龄化 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 2010 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B.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 方面:
(1)关注塔形特征。不同的塔形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 题:年轻型反映了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高的 问题;成年型反映了劳动力丰富、就业压力较大的问题; 老年型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一般以≥60 岁的 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10%或≥65 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达 7%作为判断一国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人口普查》教案
《人口普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和意义。
2. 知道人口普查的内容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和意义。
2. 难点:知道人口普查的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世界各国人口数量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人口的关注。
2. 新课呈现
(1)讲解人口普查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
(2)介绍人口普查的内容和方法,如人口数量、性别、年龄、职业等。
(3)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数据对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
3.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人口普查的重要性。
4. 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查找自己所在地区的人口普查数据,并分析该地区的人口特点。
高三地理复习学案-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三地理复习学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考纲解读】1.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分布及不同类型国家人口问题。
2.掌握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及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考情分析】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差异、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如2010年重庆高考题(市一轮86页16题)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各类人口统计图表、数据为背景材料来考查人口问题。
(市一轮资料94页2010年湖南高考题)3、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考查学生对图表、数据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维设计67页2009年全国卷一)【基础回顾】一、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的。
2、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和大小共同影响。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5、人口增长模式由、、三个指标构成。
自然增长率= - 6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分布: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向,继而向转变。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中国为,世界为阶段。
二、人口的合理容量1. 环境承载力实质:环境能持续供养的,衡量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影响因素:①本国自然资源:相关(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②地域开放程度:相关;③科技发展水平:相关;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相关。
3.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
【知识结构】【课堂检查】1、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以及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1.2人口迁移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 必修二
湘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掌握国际和我国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重点关注】①人口迁移的属性和类型。
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③国际人口迁移。
④中国当代人口迁移。
【知识清单】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流动行为。
(2)重要属性:①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或长期性变化。
注意:因人口的日常通勤活动、短期旅行等而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②空间属性: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界线为依据。
注意:不能把人们任何形式的空间流动都看作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类型:①划分依据:人口迁移范围的不同。
②类型:国际迁移: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包括 ,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国内迁移: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由到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 (或排斥力)与 (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的变化: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的影响。
②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的影响。
二、国际人口迁移:1.20 世纪以前:(1)迁移方向:由“”流向“”、由已开发地区流向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2)移民原因: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主义的扩张。
(3)移民类型:①15 世纪到 19 世纪:来自欧洲的“新大陆”的殖民者;来自的奴隶。
②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欧洲涌向及加拿大的移民潮。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国际人口的迁移急剧增加。
(2)国际人口迁移的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三率: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率和 率两者共同决定。
人口 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数在该国活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人口 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活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人口自然增长率= —二、世界人口变化: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20世纪以来是人口增长的 时期,根本原因是 和 等方面的进步。
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1)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 。
在教材P 3图1.4上标示出七大洲。
(2)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 。
有些国家人口数量还会逐渐下降,如 和 ,并相应的采取了的政策 。
(3)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由于 的独立, 的发展, 的进步,人口 下降,导致人口增长很快,其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采取了 政策。
【探 究 案】探究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地区分布差异、原因、人口政策1、仔细读图1.4, 洲人口数量最多, 洲人口增长最快。
2、人口政策(图1. 5)读图思考: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各国或各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为什么?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一样吗?有何影响?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后 果对 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探究二:得大妈者得天下:北京一理财经理陪舞陪出千万大单每晚8点,北京东直门来福士广场,在大妈阵中总有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格外显眼,他对整场表演非常娴熟,每个角色都能“无缝切入”,小伙子是某银行的理财经理,他跳舞的目的是拓展客户。
“观众中什么人都有。
一位以前做房地产的阿姨常来看演出,慢慢被我发展成客户,现在在我们行有上千万存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银行来说,广场舞大妈们是非常优质的客户,她们有钱有闲,掌控家中财政大权,对投资理财也感兴趣,特别是青睐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轮复习讲学案
201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学案(第十一案)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直击2010——考纲下载】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情上线】1、结合世界热点区域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2、以人口统计图(柱状图、曲线图、坐标图、金字塔图)切入,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基础知识梳理】人世界60亿人口日:——年—月——日口时农业革命前: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的10万年以来人口增长农业革命后: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自间工业革命后:人口数量———,增长速度———人然近100年来人口增长: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口增的长空发达国家:人口数量———,一些国家人口数量还会———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数人口人口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量增增长传统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变长模式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模化式发达国家:———型及分发展中国家:———型其全球:———型向———型的过渡转布中国:基本实现从———型向———型的转变变2.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
【应用提升】图中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上图反映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填序号),该国应当采取的政策是______________。
2.四个国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_______(填序号),该国可能位于_______洲: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它可能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
【考点分析探讨】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结合资料及课本,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有何特点?2、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各是什么?3、这些特点又分别会产生哪些影响?4、我国目前在人口增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针对该问题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随堂检测训练】(满分为50分,选择题每题4分)(07高考上海卷)右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人口》
张湾中心学校课时教案【课题名称】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调查、收集我国或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举,树立正确的人客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2.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青B宁C.新D.藏(材料)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
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3.西藏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人口的出生率B.人口的死亡率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B.医疗水平的提高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公开课教案-《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用平板辅助教学已经不是新鲜事,“翻转课堂”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很热的词。
这节课我结合平板、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了新型地理教学的尝试,利用平板的交互功能和互联网的资源搜索功能,引领学生结合身边的案例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究,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了解了现实中“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参政议政的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公民意识和爱国精神。
的成果,渗透学科前沿技术与生活的关系。
探究活动:延续预习任务学习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人口移动,学生自主思考2分钟,之后合作探究6分钟,之后学生交流展示。
学生谈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时引出“留守儿童”的问题,播放关于“留守儿童”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探究活动: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如果你作为人口迁出大省湖南或人口迁入大省浙江的人大代分的合作探究解决一系列问题,通过学生展示和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通过“留守儿童”的视频开阔学生的视野,用“两会”这一情境让学生代入身份,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参政议政的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深刻了解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力发展中西部的经济,缩小经济差距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通过总结让学生。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节-人口分布-含解析
本章概述明要求〔课标导航〕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地理实践力)。
描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影响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的因素,解释不同区域、不同因素对人口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形成判断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二节主要运用相关资料和典型案例,介绍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在学习这两节时,可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是比较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不同: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的人口分布、民工潮、民工荒、移民就业等现实问题,分析英影响因素。
第三节,注意对比区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主要掌握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项目专业或髙校(排名不分先后)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社会学类专业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淸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Yl ZHANG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自主梳理探新知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分布的特点:很不均匀。
2.世界人口分布(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
〜60°地带。
(2)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平地区。
(3)从距海洋远近来看:近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 km以内的沿海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四部和北美东部。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因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而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探究学案
人口的变化探究学案主备人:王敏审核人:高凌使用时间:2015.3.19 【教学目标】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4.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高频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判断例1、【2014·江苏卷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 ~2题。
图1 图2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 .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 .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 .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变式训练1 (2013·浙江文综)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1~2题。
【考点二】人口问题及人口结构(中频考查)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 .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 .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 .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特别提醒]1、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7%。
理解概念时应注意年龄限制和比例大小。
《中国的人口》教案
《人口》教案【课题名称】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调查、收集我国或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举,树立正确的人客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2.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青B宁 C.新 D.藏(材料)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
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3.西藏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人口的出生率B.人口的死亡率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 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B.医疗水平的提高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含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1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明确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思考人口迁移问题.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3、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探究能力【自学导引】【图表解读】阅读教材P16页图1-9填写下列表格迁出地迁入地迁移的原因中国、印度等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非洲等自然灾害、战争、生活贫困需要到海外谋生欧美洲、地理大发【活动点拨】活动一:课本第17页参考答案:问题1: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居住地;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涉及定居地较长时间的改变;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B中学读书,虽有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依据,但未变更定居地,所以都不属于人口迁移,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因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因此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2:①北宋末年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属国内人口迁移,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活动二:课本第19页(1)由乡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2)是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活动三:课本第21页⑴世界人口迁出国多为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迁入国多为发达国家⑵发达国家经济、文化水平高,但人口增长慢,劳动力较为短缺;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人口增长快,有大量劳动力过剩【课堂探究】1。
人口迁移与人口的空间移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它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人间空间移动包括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种形式,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时间移动后立刻返回居住地的现象,例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人口;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游牧民族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移动;有两个或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15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学案
第2部分人文地理——重在运用第15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考纲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某地区人口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明确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及增长速度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综合思维:能够分析人口特点、人口问题及解决途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区域认知: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地理实践力:调查当地面临的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1.以人口统计图表、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2.以示意图、统计图表、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基础全面梳理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01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02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03明显加快。
(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4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05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2.原因分析(1)人口增长率的决定因素:06出生率和07死亡率。
(2)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08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指标:01出生率、02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转变增长模式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名称原始型03传统型现代型特点“高高低”“高低高”“04低低低”转变过程原始型→05传统型→现代型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等(1)06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07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08现代型的转变。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1)定义: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01人口数量。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容量一、人口增长1.概况:(1)总趋势:人口不断增长。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1)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2)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指标:(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正增长②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负增长(2)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正增长②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负增长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表现原因影响矿产资源枯竭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森林植被破坏乱砍滥伐限制人类草原退化过度放牧的生存和发展土地沙漠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大气、水环境恶化工业生产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作用: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3.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和制约因素: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18世纪中叶后,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政策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就会下降。
(×)4.影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020年3月9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至2019年年末,全市户籍常住人口1 450.43万人,较上年增加2.8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原因: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
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人口变化有一定的惯
要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应该采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对策。
四、本节小结
课后练习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