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新闻自由比较

合集下载

浅析新闻自由

浅析新闻自由

浅析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最初被表述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人类历史上,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崛起,一些思想家在17~18世纪率先提出了要求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新闻自由观念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从约翰·弥尔顿到约翰·洛克到密尔,最后由杰弗逊把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付诸实施,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

而中国的新闻自由观则是外国传教士传入的。国人新闻自由的思想是由太平天国时期的洪仁玕首次提出。此后,随着中国社会与西方国家更加频繁地接触,王韬、郑观应、梁启超、康有为、严复以及孙中山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也对西方的新闻理论与实践进行研习,并将其中部分理念引入中国,付诸于各种报刊活动中。

西方的新闻自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有着深厚的政治、哲学基础。由于西方社会的政治民主和宗教自由的增长,以及自由贸易与旅行探险的扩展,自由放任主义经济被社会广泛地接受,再加上启蒙运动的推动,新闻的自由主义观念应运而生。

2.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在民众中是普遍的,彻底的西方新闻自由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西方社会争取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斗争过程是极其惨烈的。

3.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被看作是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力。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是不需要任何人恩赐的,把个体自由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对比西方而言,中国的新闻自由的特点:

1.新闻自由观念的工具理性代替了价值理性

在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间的近70年里,中国近代报人基本上是围绕抵御外辱、自救图强的主题来探讨“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在五四运动以前,新闻自由在中国是当作一种武器来使用的,即是当作一种通往国家富强、民族文明的工具来看待的。

美国和中国的客观新闻报道有何不同?

美国和中国的客观新闻报道有何不同?

美国和中国的客观新闻报道有何不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全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在国际

社会中,美国的新闻媒体一直被认为是客观、公正、真实的代表,而

中国的新闻媒体则被指责为宣传口径统一、内容受限、比较传统的代表。那美国和中国的客观新闻报道究竟有何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新闻报道的内容

美国的新闻报道注重新闻价值,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尽量不能主观臆

断和偏颇。如果出现失实报道,媒体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更正或者道歉。而且在美国,权力监督媒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媒体是监督

政府的重要力量,通过调查报道的形式,揭露政府或企业的不法行为,惩治腐败现象。

相反,中国的新闻报道受到官方宣传的干扰,被政府机关统一控制。

新闻报道不允许公开讨论一些敏感的问题,可能会被证明与中国的重

要利益相抵触。因此,在中国,重点关心官方的政策言论和政策调整,而不是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

二、社会信息监控

美国的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信息监控相对较严格,尤其在涉及

个人隐私的议题上更是如此。他们强调新闻道德和职业道德,比中国

更加重视信息真实度,从而减少凭借主观判断编造内容的可能性。

中国的新闻媒体对社会信息进行了大规模严密的监管,这是由于中国

国家安全的需要所产生的。新闻媒体有必要坚定维护中国国家整体利

益和国家安全,并在各个方面宣传中国的优势议题。但是他们并不像

美国的主流媒体一样避免旁观者的立场参与,所以就会出现偏颇。

三、对事件的政治敏感

美国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时注重保持敏感度,尤其是在政治敏感性事件上。例如,在国际关系和政治问题上的报道中,美国媒体经常以人权、民主和自由等标准来指导其报道,遵循公正、平衡和多元化的原则。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别?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别?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程度是否

存在差别?

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也是每个国家所应当尊重和保障的公民权利。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些自由的程度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本文将就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中,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现状进行探讨和比较。

一、西方国家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

在西方国家,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受到法律和民主制度的保护。这些国家通常都有独立的新闻机构和监管机构,新闻机构的编辑和记者可以公开报道和批评政府,而政府部门不得干预新闻报导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一些国家,政府也会设立新闻补贴或调节机构来保障媒体的财务独立性。此外,在西方国家,公民对于言论自由的保障是基于宪法的。

二、中国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

中国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中国的新闻机构大部分是国营的或是控制于国家官方机构下的媒体,对于新闻报道的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和管制,新闻机构可以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官方的方针和政策。此外,中国的言论自由也受到了法律的限制。在中国,对于一些敏感的话题,人民和媒体的言论表达是受到限制和追究

的。

三、其他国家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

除了西方国家和中国,其他国家的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也存在许多差别。在一些国家,新闻媒体受到了政治或经济压力的限制,报道的内容也可能被政府或官方机构的干预所影响。在另外一些国家,例如阿拉伯国家,新闻媒体受到了宗教和文化的限制,报道的内容可能也受到了宗教和文化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每个国家对于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限制程度不同,但是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保障是永恒的价值观,是每个国家所应该权衡和维护的。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身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寻找和确立适合自己的新闻和言论自由维护机制。

从历史视角探析中美新闻理念差异的原因

从历史视角探析中美新闻理念差异的原因

从历史视角探析中美新闻理念差异的原因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碰撞逐渐增多,尤以新闻媒体的交流最为频繁,中西方新闻理念的差异在这个时候彰显出来。作为西方新闻界的代表——美国的新闻体制很好的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理念,将之同我国新闻理念进行对比并研究其发展历史,对于国人清楚认识中西新闻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闻理念;新闻史;新闻自由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46-01

伴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文化体系相互摩擦,碰撞出绚烂的火花。新闻作为沟通全世界事实与真理的媒介,在跨文化符号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此时代背景下,了解各国的新闻传媒机制和发展历史,并与我国的新闻理念进行对比研究,对于发展我国媒体技术,培养新闻价值观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以此为初衷,以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代表——美国作为切入点,从历史视角探讨中美新闻理念的差异及产生原因。

一、中美新闻理念的差异

(一)文化观念不同

一般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的是一种“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人更重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舍小我而顾大局”;

相反,美国人常表现出独立的个人主义倾向,这从好莱坞电影的“个人英雄主义”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追求群体效益,以实现集体利益为最终目标,美国人则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他们的人生目标。中国人讲究和谐,避免冲突;美国人往往直面问题、提出批评,将意见表达权视为基本权力,这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也可以从新闻报道中体现出来。

中西方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方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方新‎闻报道比‎较

篇一‎: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中西‎新闻报道‎比较摘‎要:

‎由于‎中西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本‎文重要针‎对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来做‎对比,探‎讨中西方‎新闻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关键词:‎

‎灾难新闻‎报道差‎异性共‎同点主‎要内容:‎

‎灾难事件‎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报道,灾‎难性报道‎指媒体对‎天灾人祸‎所进行的‎报道,这‎些报道由‎于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西媒介‎各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有‎所相同。‎

‎一‎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性:‎

‎1、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公‎开性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

性‎。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

剧。‎

‎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浅析中西方舆论监督之异同

浅析中西方舆论监督之异同

浅析中西方舆论监督之异同1000字

中西方舆论监督都是通过传媒来完成的。传媒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

承担舆论监督的重要角色。中西方舆论监督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

是也存在很多的异同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西方舆论监督的异同。

一、西方舆论监督的特点

(一)媒体监察自由

西方社会的传媒监督非常自由,没有限制或封锁,新闻媒体可以依

据公共利益、社会道德、民意使命和商业规范等多种因素进行舆论

监督和持续报道,类似调查报导、内部揭穿、纪录片等重大事件公

布在媒体上,而且媒体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都是

西方媒体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

(二)独立、公正的媒体

西方媒体比较独立、公正,不仅是政府,而且还有业界、科技界、

教育界等,这些机构都通过舆论监督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确保媒体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三)舆论监督的力量

西方社会普遍认为舆论监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舆论监督

会影响到社会和个人的各个方面,甚至会对政治体制产生影响,这

是西方传统的思想理念所决定的。

二、中西方舆论监督的异同

(一)对事实真相的追求

在对事实真相的追求上,中西方舆论监督还有一些差异。中方媒体

在报道新闻时较为慎重,会谨慎对待真实性等问题,因为中方的媒

体发展时间较短,而且在早期发展时受到政府的控制,反应相对较

为迟钝。而西方媒体就比较大胆,有时会去争取某些被掩盖的事实

真相,用信息和事件作为新闻来报道,吸引公众的注意,加大舆论

监督的力度。

(二)舆论监督的目的

中西方舆论监督也有着不同的目的,中方的舆论监督以社会稳定和

国家安全为考虑,偏向于发挥正面效果,防止负面效果的影响。比如,政府发布重大新闻时,媒体会选择比较中立的角度,避免产生

该国与中国的新闻管控及媒体自由状况有何不同之处?

该国与中国的新闻管控及媒体自由状况有何不同之处?

该国与中国的新闻管控及媒体自由状况有何不同之处?

在当今社会,新闻媒体的自由度与管控成为了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

然而不同国家的媒体自由与新闻管控情况却大有不同。本文将以“该国

与中国的新闻管控及媒体自由状况有何不同之处?”为题,简要介绍一

下该国与中国的新闻媒体现状及其不同之处。

一、新闻媒体得到了相对良好的自由

一些国家的新闻媒体有着相对良好的自由度,在报道时不必受到强制

性的新闻管控。例如,美国的新闻媒体可以不用经过政府的审查,媒

体人可以在自己的判断下自由报道,这种自由与独立的报道对于创造

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政府对新闻媒体进行重度审查

在中国,政府对新闻媒体进行了相当严格的管控,大多数发表的新闻

报道都经过严格审查后才能出版。政府对媒体的一些言论进行强制控制,以维护其观点和利益的统一,使其媒体人员很少为了真相而打破

常规,其中不乏被指出为虚假报道,篡改事实等问题,引发了一些质疑。

三、新闻媒体面临着各种压力

在一些国家,尽管新闻媒体能够自由发声,但其仍难以避免政府和其

他利益方的压力。例如,新闻媒体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宣传

平台,这些媒体业在写作时必须考虑到政治倾向,以获得政府和其他

组织的许可,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四、新闻媒体扮演了重要的监督与反馈角色

在言论自由和政府管制的比较中,有一些国家的新闻媒体起到了非常

积极的作用,持续监督并反击政府的错误权利。例如,一些发达国家

的新闻媒体通常都能及时查证事实,并向公众发出警报,持续监督政

府的工作做得好坏。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公民的言论自由,避免国家主权劲头过重而扼杀进步的声音。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新闻自由思考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新闻自由思考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新闻自由思考

作者:杨幸芳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8期

[摘要]中西新闻自由观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渗透的文明类型、受众群体以及对于新闻自由的认识等方面。对于当今中国的新闻自由,应当从多个方面作独立思考:其一,新闻自由是一把双刃剑,中国的新闻自由也不外如是,包括自由和制约两个方面;其二,既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闻自由,又要以动态的思维来思考中国的新闻自由;其三,准确定位当前中国实行新闻自由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四,冷静对待西方对中国新闻自由的质疑并予以有理有据的回击。中西新闻自由观的差异与冲突,实质上就是中西文化、中西文明之间的差异与冲突。

[关键词]新闻自由比较研究双刃剑文明冲突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09-02

在新闻学发展史上,新闻自由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西方新闻自由最初被表述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成文源头可上溯至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与1791年的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国的新闻自由观念是由外国传教士传入,国人最早提出该思想的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洪仁玕。此后,随着中西接触的频繁,方有王韬、郑观应、梁启超、康有为、严复及孙中山等人对西方的新闻理论与实践进行研习,将其中部分理念引入中国,付诸于各种报刊活动中。

概括说来,20世纪90年代迄今,中西学界对于新闻自由及其相关问题也已进行过多番探讨与研究,成果颇丰,仁智各见。[1]然而,将新闻自由放在中西文明冲突的全球化背景之下,以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中西新闻观,进而对当今中国新闻自由作出深刻思考并发表新见地,却尤为少见。鉴于此,笔者不啻简陋,欲通过本拙文比较研究中西新闻自由观之差异,并得出本人对于新闻自由尤其是中国新闻自由的几点独立思考。

中西方新闻自由比较

中西方新闻自由比较

中西方新闻自由的比较

新闻传统不同: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外部侵略产物

西方对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追求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经过了数世纪的发展,其追求自由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新闻研究者要求立法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维护新闻自由的环境。而西方政府在长期的斗争中,认识到了新闻自由的重要性,或不制定法律约束新闻界,或指定法规保障新闻界。在西方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新闻自由可以不断壮大。

而中国的新闻自由观则是鸦片战争输入的产物,且在我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自由”这个概念本身随着不同时代不同政局的变化,就不断经受着多方挑战。中国新闻界几次利用短暂的宽松环境不断壮大自己,但是最终都受到了压制。

中国新闻界先是与政府严厉的出版条例抗争,在抗争未果的情况下,先是质疑西方新闻自由的本质,认为西方新闻自由不适合中国,奉劝国人不要太看好自由。再是向政府妥协,沦为政府发布新闻的工具。最后,面对动荡的时局和不自由的言论环境,中国新闻界还是寄希望与政府,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法规来保护新闻自由。

新闻本体价值观不同: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通过中西方新闻学者对新闻自由领域的研究,西方对新闻自由观念产生于西方人的信仰,“人人平等”是西方新闻自由的哲学基础,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注重人的个性的舒张和主体性的发挥,追求绝对自由,是对自然权利的诠释和解读。

而中国的新闻自由思想来自于西方,是在西方殖民侵略活动中流入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物。它迎合了几千年来戴着沉重的封建镣铐跳舞的中国人自由表达思想的渴望,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在西方新闻自由流入中国的过程中,因为中国的具体国情,新闻自由观念的工具理性被中国人认可并继承下来,但是对价值理念并没有被中国多数学者所接受,中国学者将新闻自由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否定了西方绝对自由的理念,而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且被中国国人认可的新闻自由观念。

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一、本文概述

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全球化背景下,中西媒体在报道方式和内容上的差异性逐渐凸显出来。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在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方面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通过对中西媒体在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本文旨在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影响,以期增进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

本文将首先概述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定义和分类,明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接着,将分别探讨中西方在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方面的特点和趋势,包括报道内容的选择、报道角度的取向、报道风格的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分析中西方在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方面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新闻报道的价值观、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本文将提出促进中西媒体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建议,以期推动全球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正面报道在中西方的表现

正面报道在中西方的媒体中都有着广泛的存在,然而它们在呈现

方式、内容选择、社会影响等方面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中国,正面报道往往被赋予极高的重要性,它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正面报道倾向于突出集体主义精神,强调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个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这种报道方式在塑造公众的社会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时这种报道可能会过于强调正面形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问题的存在,导致公众对社会的全面认知产生一定的偏差。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摘要:由于中西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本文重要针对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来做对比,探讨中西方新闻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差异性共同点

主要内容:灾难事件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报道,灾难性报道指媒体对天灾人祸所进行的报道,这些报道由于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西媒介各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有所相同。

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性:

1、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公开性

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

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分类号密级

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戈巍

03272005288

指导教员姓名:王清清人文教研室

学员系队:四系59队专业名称:新闻学

论文提交日期:2009-4-30论文答辩日期:

评阅人:

2009 年4月11日

内容摘要

在中西方新闻发展的历程中一向有着各自泾渭分明特点与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本文重点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与中西方新闻自由思想两大代表思想体系的研究,从而对中西方新闻思想的差异作出比较,本文先以社会平衡发展的观点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分析中西方新闻媒体文化价值差异和自由思想的现状并探讨产生中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异同与文化价值差异的成因,总的来说,新闻自由思想的进步或停滞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衰是同步的,而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新闻思想走向的不同,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和新闻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 中西新闻写作报道上也存在差异并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可以得出, 中国新闻报道的思想重点在于报道具有反映时代精神的人物, 注重国家整体形象, 厚爱稳健保守的“硬新闻”, 用整体思维、普遍价值取向观照个体的特点; 而西方新闻写作报道的思想注重体现个人价值, 揭露性的报道, 厚爱变化求新的“软新闻”, 从不同个体中归纳出一般的价值与原则的思维方式的特点。

索引关键词: 文化价值差异新闻自由思想社会平衡发展中西方媒体

目录

绪论 (1)

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 (2)

中国的新闻自由思想及西方新闻自由思想比较 (5)

一、中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发展的现状 (5)

二、对新闻自由观的理论思考:中西方不同的新闻自由思想源于中西方各不相同社会环境 (8)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及举例

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是由文化、历史、政治、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也体现在了新闻报道中。在中西方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一,中西方新闻报道的观众面向不同。中西方的观众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新闻报道中,这种差异显得尤为明显。中文媒体的观众往往需要的是一份更加详尽、丰富而又深刻的报道,而西方媒体更加强调新闻的迅速和简洁,即所谓的“10秒钟新闻”。因此,西方媒体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内将新闻传达出去,而中文媒体往往更加注重新闻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分析。

例如,中西方报道香港反送中事件的立场和方式就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媒体强调新闻的及时性,尤其是一些英语国家的主流媒体,他们的报道往往更加简洁,突出“警方与示威者冲突”的重点,同时同时也会提到其中涉及“自由民主”的部分内容。而在中文媒体中,除了简洁明了的新闻概述之外,还经常出现了对香港历史、政治、社会生活的介绍和分析,这可能是因为中文媒体的受众需要对事件和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中西方新闻报道的价值评判标准不同。中西方新闻媒体基于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对新闻事件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西方媒体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人权、民主,而中文媒体中很多则强调家庭、亲情、忠诚、礼仪等传统价值。因此,中西方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常常存在着不一致的价值判断,表现在情感上的关注点、词汇用语等方面。

例如,关于新冠病毒的报道,中文媒体中常常强调了国家的一些努力和计划,强调中国政府做出的特殊贡献,对抗病毒和保护人民的作用。而在西方社交媒体中,则经常发表有关世卫组织态度的文章,发表有关新冠病毒治疗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强调西方的科技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强调政府的开放和直接的应对措施。这种评判标准的不同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更表现为两方的政治、经济上的代价。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

【篇一:中外新闻报道对比】

中外新闻报道对比

摘要:分别列出中国和外国对哥本哈根峰会没取得显著成果的报道,而后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历史环境。

新华社的报道:

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义务导致关键问题进展甚微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

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气

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原因是发达国家

企图逃避他们在有关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义务。

解振华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

国际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等关

键问题不断提出建议,但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一直未给予正面

回应,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

他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问题上,发达国家不仅想方设法逃避到

2020年的中期量化减排义务,还试图通过将矛头指向主要发展

中国家来转嫁减排义务,转移谈判焦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

气体浓度增加,理应承担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但现

实是,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几十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高,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也与科

学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他说,发达国家“无

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提出很高的减排要求,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解振华说,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一

中西方新闻写作关于“新闻价值”的认识不同

中西方新闻写作关于“新闻价值”的认识不同

中西方新闻写作关于“新闻价值”的认识不同

中西新闻写作在新闻价值上的差异源于两种不同的新闻实践的差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多的强调传媒的经济功能,倾向于把传媒视为一种产业,把受众看作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中国则更多的强调传媒的政治和社会功能,更倾向于将传媒变成社会教育机构,向受众宣传和讲解各种正确的观念。

西方新闻习惯于把新闻价值归纳为七个标准,分别是“读者、影响、接近性、及时性、显要性、异常性、冲突”,而我国新闻界则习惯于将其归纳为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和时新性等五个要素。从这种区分看,西方更注重受众,以受众为本位。正因为如此,中西媒体在新闻价值上有认识上的不同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新闻的及时性方面,西方更注重及时,中方则更关注于时宜性,有些新闻必须从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从新闻自由的理念来说,消极报道、批评性的报道似乎是西方推崇的新闻理念,但中国人以“仁”为社会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这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再次,西方媒体的商业意识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使媒体获得恒多的商业利益:而在我国,体现的则是中国传媒的本位意识。

二是对异常性理解的不同。新闻价值由重要性、显著性、新鲜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组成。在不同类别题材的新闻中,衡量新闻价值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我国新闻报道中,判定新闻价值一般是以政治思想上的重要性、显著性为首要标准。只是近年来随新闻事业改革的深化才逐渐重视趣味性等因素。而西方新闻报道中则把新奇性、趣味性以及人情味等因素放在首要位置,一场橄榄球比赛在媒体中的位置要高于一次火药味甚浓的总统竞选演说。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方式、节目内容和报道风格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下面将对中外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是传播方式。中外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方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媒体形式和传播平台方面。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仍然是主要的传播形式,大多数人通过电视机观看新闻节目,媒体公司主要依靠电视台频道播出节目。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新闻信息。因此,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逐渐倾向于将节目内容进行互动和多媒体呈现,以适应观众多样化的媒体习惯。

其次是节目内容。中外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差异主要表现在报道对象、观点倾向和报道深度上。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在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中,通常会报道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事,以及领导人的活动和讲话。相比之下,在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普通公民的声音、社会事件和人文故事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此外,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特殊国情,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对国家和政府的正面宣传和政策宣讲居多,报道观点倾向较为单一。而在西方国家,新闻报道通常更加中立客观,多角度呈现问题,追求平衡报道。当然,这些差异也受到国际新闻价值观的影响,每个国家的新闻价值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最后是报道风格。中外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风格差异主要表现

在表演性和亲近感上。中国的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为了吸引观众,会采用一些娱乐性的元素,比如明星主持人、轻松幽默的台词、特效图像等,以增加观众的观看欲望。而在西方国家,电视新闻节目更加注重报道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主持人更加稳重和客观,不会过多强调个人情感。此外,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时,中国电视新闻节目通常会采用集中报道、长时间连续播出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新闻节目更加注重即时报道,力求第一时间传递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新闻自由的比较

新闻传统不同: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外部侵略产物

西方对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追求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经过了数世纪的发展,其追求自由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新闻研究者要求立法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维护新闻自由的环境。而西方政府在长期的斗争中,认识到了新闻自由的重要性,或不制定法律约束新闻界,或指定法规保障新闻界。在西方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新闻自由可以不断壮大。

而中国的新闻自由观则是鸦片战争输入的产物,且在我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自由”这个概念本身随着不同时代不同政局的变化,就不断经受着多方挑战。中国新闻界几次利用短暂的宽松环境不断壮大自己,但是最终都受到了压制。

中国新闻界先是与政府严厉的出版条例抗争,在抗争未果的情况下,先是质疑西方新闻自由的本质,认为西方新闻自由不适合中国,奉劝国人不要太看好自由。再是向政府妥协,沦为政府发布新闻的工具。最后,面对动荡的时局和不自由的言论环境,中国新闻界还是寄希望与政府,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法规来保护新闻自由。

新闻本体价值观不同: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通过中西方新闻学者对新闻自由领域的研究,西方对新闻自由观念产生于西方人的信仰,“人人平等”是西方新闻自由的哲学基础,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注重人的个性的舒张和主体性的发挥,追求绝对自由,是对自然权利的诠释和解读。

而中国的新闻自由思想来自于西方,是在西方殖民侵略活动中流入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物。它迎合了几千年来戴着沉重的封建镣铐跳舞的中国人自由表达思想的渴望,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在西方新闻自由流入中国的过程中,因为中国的具体国情,新闻自由观念的工具理性被中国人认可并继承下来,但是对价值理念并没有被中国多数学者所接受,中国学者将新闻自由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否定了西方绝对自由的理念,而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且被中国国人认可的新闻自由观念。

传统文化/自由信念不同:

上帝人人平等,家天下

基督教认为人是神创造的,神在创造人同时赋予人各种权利。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由此可见,平等与自由的观念是西方基督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人权”所倡导的在自然法则下,人人平等有相似这处,其区别就在于是神赋予了人权利还是自然赋予了人权利随着资产阶级自由观的提出和确立,人民对自由权利的要求随之升高。新闻自由研究者为建立适合本阶级的自由与平等,提倡“人”的自然权利,提倡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

中国的新闻自由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们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同。在我国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植根于爱国主义传统,中国新闻自由研究者以促进国家发展为己任。西方的核心文化是个人自由,而中国文明讲求“家天下”,因此中西方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不和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民不讲求个体自由,在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下,“天下大同”,“家天下”等观念成为了封建专制政权的主流,这样的社会不允许个人自由的存在。“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封建帝王居于权利的中心。其次,在我国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植根于爱国主义传统,中国新闻自由研究者以促进国家发展为己任,对于新闻本身的价值以及自由本身的诉求并未被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