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汝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笔记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静止是绝对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

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离开了时空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空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空同样是不存在的。

时空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与无限性。

2.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

3.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客体的现实活动。

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受到客体的限定,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从而超越现实客体。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认识论 第⼀节认识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主义认识论的对⽴(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 1、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性意识第⼆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坚持反映论原则 2、唯⼼主义认识论以意识的⼀性物质第⼆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了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坚持先验论原则。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定义 可知论:是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性,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识的,⼀切唯物主义反映论都是可知论,彻底的唯⼼主义,也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统⼀性,否认⼈能认识世界或能彻底认识世界,其代表⼈物是休谟和康德。

只有马哲把实践观点引⼊认识论,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定义(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或能动的反引论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对⽴) ⼀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都与唯⼼主义认识论根本对⽴。

但也有本质区别: A、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社会实践考察认识问题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

B、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物质是⼀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因⽽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机械反映论。

不同:辩证唯物认识论: A、把实践观点引⼊认识论,创⽴了能动的反映论。

B、把辩证法运⽤到反映论,揭⽰了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能动⾰命反映论。

1、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

①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应的客观性。

②能动的反映也具有创造性是⼀种能动的创造活动。

③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于创造的统⼀,否认其摹写性客观性是唯⼼主义认识论,否认其创造性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形式,关系 认识主体是处于⼀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

认识客体是进⼊实践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是是简和认识的纵观。

认识主体的属性:1⾃然性,2意识性,3社会性,4实践性 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1个⼈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 主体和主管既相联系⼜相区别。

马克思原理笔记

马克思原理笔记

马克思原理笔记1. 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有阶段性的。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成为资本家的剥削对象。

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掌握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劳动者只能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

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获得利润。

3. 阶级斗争: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将导致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

4.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思想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他认为,人的思想观念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5.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应当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剥削关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通过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劳动力的社会化,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6. 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

通过废除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可以消除阶级剥削,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7.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性: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国际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共同斗争,认为只有推翻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8. 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通过消除剥削和压迫,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个人的自由解放也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9.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唯一能够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阶级剥削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10.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

自己总结的任汝芬马哲笔记

自己总结的任汝芬马哲笔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理论体系。

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可以做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从它的阶级属性讲;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的唯物论即世界本质论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三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两原理,即“三观两原理”。

唯物的辩证法即世界发展论内容包括物质世界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两个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五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即“二、三、五”理论。

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是否承认思维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性第一节物质运动及其规律一、世界本原说的不同流派(物质观)从人之初就开始了对周围世界和对人本身的认识。

世界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1、唯物主义一元论(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A、泰勒斯的“水”原说B、赫拉克里特的“火”原说C、中国古代的“五行”说D、古印度的“四大”说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识的最高成就A、古希腊的“原子论”:原子和虚空B、中国古代的“元气”说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1)列宁的物质定义(p.33)(2)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A、坚持彻底唯物论,同唯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B、坚持彻底的唯物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C、把“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论物质观的局限性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特殊与普遍4、现代科学发展更证实、丰富和深化了科学的物质观(p.34)二、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

1、什么是运动(p.34)(1)运动的概念(2)运动的内含A、物质的位置移动B、物质运动的过程C、人类思维运动2、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性(1)没有不运动的物质(2)形而上学否认物质的运动性(3)没有无物质的运动(4)唯心主义否认运动的物质性3、物质运动的两种状态(1)运动是普遍的绝对的运动的客观性、普遍性、绝对性。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运动的静止性相对性A、没有发生机械的位置移动B、没有发生质的变化(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动与静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承认运动相对静止的意义(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真正理解运动(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和理解事物的多样性(3)承认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实践的前提5、正确把握两种运动状态的关系,防止极端化错误(1)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A、芝诺的“飞矢不动”说B、董仲舒的“道不变”说(2)反对相对主义的“诡辩论”A、赫拉克利特的运动观B、克拉底鲁的运动观C、庄子的运动观三、物质与时空的关系(时空观)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1、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1)时间的概念及特点(2)空间的概念及特点(3)物质离不开时空(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4)时空离不开物质(没有纯粹抽象的时空)2、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时空的绝对性(2)时空的相对性(3)时空相对性的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七章第七章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鞭策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

(以上两句话注意回答选择题)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或生关系必需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论述)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二者的彼此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鞭策生产发展和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需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意义: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经济必需占主导地位。

2、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的比力低,而又发展不平衡,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必然要求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其相适应,以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3、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能够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正确的。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什么是经济基础?(选择)(联系本节第三点的辨证关系出简答)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构成(简答、选择)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必然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办事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它由政治上层建筑和不雅念上层建筑构成。

(选择)关系:1、二者之间既彼此区别,又彼此依赖、彼此作用、彼此渗透、彼此转化。

2、不雅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随不雅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是不雅念上层建筑的物质附属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笔记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笔记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要点精述第一单元唯物论(选择题)1。

哲学的科学内涵(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理论性质)(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一切哲学)(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由于哲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意识属性)(以上是所有哲学的共性)(注意马哲与非马哲的区别)2。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4。

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这两种表述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才相等]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是恩格斯提出的)康德、休谟(不可知论的代表)(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是真正彻底的可知论(实践)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认识的规律本章标题也可标为“认识与实践”,就是认识论。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层含义是:“世界是什么?”第二层含义是:“世界可知否?”“如何知?”认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人的正确思想是怎样形成的?(2)人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4)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5)真理的客观性与辩证性。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什么是认识的本质?概括地说,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的结构一个正常的认识过程或认识行为,一种正确认识的产生,必须具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认识主体→认识工具→认识客体1、认识的主体什么是认识的主体呢?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主体观。

(1)唯心论的主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主体神秘化,把主体抽象为精神性和观念性的东西。

把主体等同于主观意识或“客观精神”。

这是很模糊很不科学的概念。

(2)旧唯物主义主体观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主体说成是自然的、一般的人。

从它注意了人的自然属性一方面看是对的,具有反宗教神学、反唯心主义的进步性。

但它却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性,所以它的主体观也是不科学的。

(3)马克思主义主体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P.94)2、认识主体的基本特征(1)自然物质性(反唯心主义)(2)自觉能动性(人不同于一般动物)(3)社会实践性(主体是历史的实践的人)3、认识主体的形式(层次性)(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4、认识的客体(P.95)什么是认识的客体?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客体观。

(1)唯心论的客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客体解释为“精神主体”的“创造物”和“附属品”。

认为认识的客体不是自然的、物质的,而是由主观精神或神秘精神“外化”出来的。

(2)旧唯物主义客体观旧唯物主义一方面把自然物看作是真正现实的客体,而不是精神的产物,这是对的。

但另一方面,它又认为认识客体是与认识主体毫无关系的纯粹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 第⼀节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选择) (⼀)、什么是联系?以及联系和区别的关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联系和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关系(选择题) (⼆)、联系的客观性 其客观性是指它是事物本⾝所固有的,不依⼈的意志为转移的,反对⽤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现实的联系。

(三)、联系的普遍性 其普遍性是指⼀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个相互联系的统⼀整体,坚持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要求必须⽤整体性的观点、全⾯的观点看问题。

(四)、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内部的联系和外部的联系,本质联系和⾮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向,外部的,⾮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

⼆、联系的条件性(选择) (⼀)、什么是条件? 条件是指同某⼀事物相联系,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作⽤的诸要素的总和。

(⼆)、⼀切与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由于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变化,条件和空间、时间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变化,所以要坚持⼀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尊重条件,具体条件具体分析,有效的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唯⼼主义。

三、联系观点和系统观点的⼀致性 系统指相互联系的若⼲要素,按⼀定⽅式组成的统⼀体。

其主要特征是:①整体性②结构有序性③内部结构趋向优化 两者的联系是:系统是世界联系的普遍形式,是对辨证法的运⽤、丰富和证实。

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意义(或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1、⼆者相互依存,⼀⽅⾯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

2、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是有机结合,优化的整体⼤于部分的总和。

3、⼆者相互作⽤,整体⽀配和决定部分,部分也影响和反作⽤于整体。

任汝芬考研政治课堂笔记及考点整理

任汝芬考研政治课堂笔记及考点整理

注:红色的是重中之重考研政治里面哲学的比重最大,难度也最大,要重点看。

还要注意结合一些现实的热点示例。

这部分不仅会考选择,分析题的第一题也必定是哲学题。

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p4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基本特征)p4-53、哲学的基本问题p16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p225、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p24-256、人与自然的关系p28(注意胡锦涛的话)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p30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p30-319、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意义(主要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p3210、矛盾及其基本属性p34-351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3612、内外因的地位作用p37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p381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p38-3915、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p39-4016、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p4017、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p40-4118、认识的本质与结构p5519、实践和认识的关系p55-5620、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p57-5821、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58-592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p6023、真理和谬误p6024、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p622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632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6727、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的作用p682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682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693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p703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7232、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7233、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p7434、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p74政治经济学这部分没有大题目,主要就是考选择,分值一般也只有4-5分,但是难度是有的,所以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一些小的知识点,一定格外小心,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任汝芬 重要马哲原理 知识点

任汝芬 重要马哲原理 知识点

任汝芬政治哲学基础最重要★原理考点整理(2009年5月16.17号)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区别: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存在的;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替代物质。

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是和物质具有同一性(即意识能反映且能正确反映物质)。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多样性(事实和状态,有是统一性(一元论),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的一元论),物质就是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3 质量互变规律规律的概括: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无限过程。

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利用对方的发展,是自己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在相互包含中,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儿而转化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矛盾斗争性在食物发展中的作用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变化,促使事物的量变。

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促使事物的质变。

5 事物过程中的内外因(1)内外因的含义:内因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

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原因,是指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

(2)两者的辩证关系:任何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第二位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6 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矛盾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在时时有;意义: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本质;表现:a 矛盾性质的特殊性b 矛盾的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c 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3)两者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转化7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就是要认清是主要的矛盾还是主要的矛盾方面8 否定之否定规律:含义:就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和道路的规律。

任汝芬考前重点补充

任汝芬考前重点补充

重点与补充任汝芬现在离1月9日的考试还有两三天了,考生朋友应当沉着应对、心态平稳,不急、不乱、不慌。

在原有的复习备考基础上冷静思考思想政治课的重点和热点,掌握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朋友们取得好成绩,我再帮大家点出一些重点分析题和对若干试题的补充,供了解参考,务必不要死记硬背。

一、重点分析题(一)原理1. 之四p18:34(1)、34(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包括矛盾分析法、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 之四p28:34(3)。

3. 之四p42:34(2)。

4. 之四p61:34(1)。

5. 之四p69:34(4)。

(二)概论与纲要1. 之四p15:36(3)。

2. 之四p30:36(1)。

3. 之四p46:36(1)。

4. 之四p48:36(3)。

5. 之四p67:36(1)。

6. 之四p68:36(3)。

(三)基础1. 之四p16:37(1)。

2. 之四p32:37(1)、37(2)。

3. 之四p49—50:37(1)。

4. 之四p69—70:37(1)。

(四)世经1. 之四p19:38(2)。

2. 之四p34:38(1)。

3. 之四p52:38(1)。

4. 之四p71—72:38(2)。

二、补充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20世纪50年代,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会议是A.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届十中全会C.七千人大会D.中共八大(D)2.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改革开放D.辛亥革命(A)3.《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

这体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A.权利义务一致原则B.公开公正原则C.依法管理原则D.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D)4.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A.立法B.守法C.执法D.司法(B)5.整个仲裁制度的基石是A.仲裁协议B.仲裁法C.仲裁委员会D.仲裁事项(A)6.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A.党的基层组织B.党内民主C.思想政治建设D.理想信念教育(A)7.2009年9月20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已成为各方加强合作的基础是A.共同的责任B.有区别的责任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D.无区别的责任(C)(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历史性转变是A.遵义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七大(AB)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A.在中国大陆结束了几千年的剥削阶级统治B.结束了中华民族被帝国主义欺凌压迫的屈辱历史C.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D.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现(ABCD)3.1953年,党正式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任务有A.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D.建设小康社会(AB)4.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政治制度有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CD)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A.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B.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C.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基础D.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文化基础(AB)6.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1956年开始对社会主义作出的贡献有A.领导全国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B.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C.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D.发动文化大革命(ABC)7.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A.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B.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C.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D.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ABD)8.1987年党的十三大的主要内容是A.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明确概括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部署(ABC)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是A.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CD )10.2008年11月、10.2009年9月、2009年11月先后举行了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这表明A.20国集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B.20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C.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发言权增强D.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ABCD)11.2009年9月16日,日本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新首相。

任汝芬马哲笔记

任汝芬马哲笔记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本章重点:辩证法。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物辩证法的定义: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定义: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对立的主要表现:⑴、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⑵、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⑶、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⑷、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

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联系的定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5、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6、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同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同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7、联系的多样性:⑴、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⑵、是指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

8、联系的条件性:⑴、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⑵、条件是可以改变的;⑶、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9、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观点:⑴、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⑵、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⑶、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转化;⑷、整体和部分相互包含。

10、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有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

⑴、从概念上;如:太极⑵、从理论上;如:天人和一⑶、从价值上。

⒈中国古代整体观比西方哲学传统中天人两分的思想有更多的合理与优越之处;⒉研究整体观的辩证思想,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人类智慧的继承,同时中国的整体观又可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思想的真理性,丰富其理论体系。

任汝芬的政治复习笔记1

任汝芬的政治复习笔记1

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述1、世界是物质的;2、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3、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4、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和获得自由。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二章

第⼆章 第⼀节世界的物质性 ⼀、辨证唯物主义的特质观: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 1、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种或⼏种具体物质,世界是由⼀种或⼏种原初物质发展来的; 2、形⽽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原⼦和原⼦的属性是物质; 3、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A、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物质的物性是客观实在性。

(⼆)、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或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简答或多选)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A、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物质的物性是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 1、他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反对了唯⼼主义和⼆元论; 2、它揭⽰了物质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3、它坚持了辨证法的物质观,是⽆限多样性的统⼀,反对了形⽽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三)、哲学物质范畴和⾃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简答) 1、⼆者是⼀般和个别,普通和特殊的关系,是既有区别⼜有联系的; 2、其区别是:哲学物质范畴是对⼀切物质形态普遍本质的概括,是⼀般;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以具体物质形态特殊本质的概括,是个别,它随实践和⾃然科学的发展⽽不断变化。

3、其联系是:物质结构理论为哲学物质范畴提供⾃然科学基顾,哲学物质范畴为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法论的指导。

⼆、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运动范畴的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的⼀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存在的根要⽅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包括形⽽上学运动观和唯⼼主义运动观)(简答或选择)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谁也离不开谁。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式,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上学;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也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是唯⼼主义。

(三)、运动和静⽌的关系以及承认相对静⽌的意义(包括什么是静⽌) 1、⼆者是对⽴的,运动是⽆条件的、绝对的,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者是统⼀的,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是动中有静;相对静⽌中包含绝对运动,是静中有动; 3、相对静⽌是绝对运动的特殊状态: ①⼀个事物相对于另⼀个事物来说没有发⽣位置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②事物外在量变过程中,没有发⽣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静⽌是相对的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串讲笔记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串讲笔记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串讲笔记2-330、矛盾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原理:⑴、含义;见3.25⑵、基本属性;见3.26⑶、作用;见3.29⑷、意义。

见3.28Yac注:此为任汝芬老师的补充说明,总结了考点3.25-3.29。

3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示:⑴、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彼此依存:⒈在彼此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⒉使对立面彼此作用、彼此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⒊向本身的对立面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⒈鞭策事物量变;⒉鞭策事物质变。

32、矛盾的遍及性:矛盾的遍及性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处处有矛盾和每一事物变化发展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33、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任汝芬注: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量力而行。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量力而行、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4、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35、矛盾的遍及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⑴、彼此区别:⒈矛盾的遍及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⒉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⑵、彼此联系:⒈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⒉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的;⒊个性表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36、矛盾的遍及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⑴、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遍及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的不雅点(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不雅点),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用个性代替共性);⑵、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遍及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⑶、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

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是共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汝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述1、世界是物质的;2、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3、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4、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和获得自由。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0、唯心主义的根源:⑴、社会根源;⑵、阶级根源;⑶、认识论根源。

11、唯心主义的主要二种形态: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⑵、客观唯心主义: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⑴、在对象上:是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的指出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⑵、在内容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在作用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三个特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对立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本章重点:物质观、实践观、意思观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定义:物质的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⑵、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⑶、而且是客观实在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重要意义:⑴、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⑵、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⑶、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运动的定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⑵、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⑶、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⑷、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脱离了物质谈运动;⑸、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成没有运动的物质。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静止的定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⑴、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⑵、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⑴、对立统一关系;⑵、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⑶、整体和局部的关系;⑷、相互渗透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空的定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8、时空与物资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9、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10、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微观领域、宏观领域、宇观领域的物资结构层次的多样性、无限性,证明自然界是一个具有无限层次结构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

11、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的哲学意义:证实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将进一步深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定义:⑴、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⑵、是人的存在方式。

1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实践不同理解: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定义的两层意思:⑴、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1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6、实践的基本特征:⑴、客观现实性;⑵、自觉能动性;⑶、社会历史性。

17、实践的基本形式:⑴、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⑶、科学实践。

18、实践的主体:⑴、指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⑵、作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因素,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⑶、主体按社会构成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

19、实践的客体:⑴、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⑵、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客体和客观事物又有区别;⑶、客体和主体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⑷、有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0、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第一性、第二性关系。

21、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⑴、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⑵、客体主体化:⒈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⒉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2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成为“为我之物”;⑵、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容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打破限定,超越现实客体。

这种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⑶、实践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使世界二重化(一分为二)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构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

2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⑴、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⑵、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

24、自在世界的定义:指天然世界,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世界。

25、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⑴、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⑵、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

26、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⑴、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⑵、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

27、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⑴、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社会存在等同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生产方式为主、及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构成。

2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⑴、世界是多样的;⑵、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9、折中主义:调和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30、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⑴、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⑵、世界上存在包罗万象的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⑶、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并不能独立的存在;⑷、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

31、意思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2、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⑴、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⑵、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⑶、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33、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4、意识的本质: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

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⒊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Ⅰ、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Ⅱ、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35、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

36、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⑵、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⑷、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

37、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⑴、物质决定意识;⑵、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⑶、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⒈主张意识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⒉主张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

38、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39、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工智能在功能上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

⑵、人脑和人工智能有本质区别:人脑人工智能区别1 生理的、心理的过程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区别2 有自觉性没有自觉性区别3 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区别4 具有社会性不具有社会性40、如何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⑴、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⑵、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⑶、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⑷、要明确认识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