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研究
3-6岁儿童情绪伪装的认知能力研究
3-6岁儿童情绪伪装的认知能力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法来研究3—6岁儿童的情绪伪装认知能力是否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实验通过控制被试的年龄、性别以及实验工具,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对被试在不同情境中儿童对四种情绪伪装情境的理解研究结果发现的选择判以相应的分值。
进而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儿童情绪伪装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年龄差异显著,其中 4-5 岁是儿童情绪伪装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3-6岁儿童对情绪伪装中对隐藏消极情绪的理解能力明显要高于对隐藏积极情绪理解能力。
3-6岁儿童对于出于自我保护表达规则和社会表达规则两种情绪伪装动机的理解能力差异不显著,但是儿童对理解出于社会表达规则动机的情绪伪装能力表现得更加显著。
本实验研究以期丰富我国现阶段关于学龄前儿童的情绪伪装的研究,更全面地让广大幼教工作者以及家长了解儿童的情绪特点,并给以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情绪伪装;认知能力;儿童The Study on 3-6 Years Old children’s Emotional DissemblanceAbstractIt’ a study on 3-6 years old children’s em otional dissemblance by means of doing experiment to figure out whether they have some difference on age and gender. The experiment used the method of story content. Taking90 children from 3 to 6 as the subjects, through "distinction between real and apparent emotion" task and "false beliefs" task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emotional dissemblance from 3 to 6 in a kindergarten in Shanghai.Here are the results:(1)Children’s behavior and cognition of emotional dissemblancedevelopedwiththeageincreasing and being 4 to 5 years old, whose ability developeda lot. (2) Speaking of thegender difference, itwas found that more elder girls passed the measuring tasks than the little ones whereas the elder boys seemly performed the same as the younger; Under the twodifferent emotional types, the ability of negative emotional dissemblance ofchildren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ability of active emotional dissemblance of children in the ability of emotional dissemblance.Key Words: Emotional dissemblance, Cognitive, Children一绪论情绪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绪伪装是心理理论中关于情绪情感研究的一条分支。
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
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摘要:心理理论是当今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领域之一,而情绪理解是心理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理解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3~6 岁幼儿对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好于对语调表情的识别能力。
对积极情绪的识别好于对消极情绪的识别。
对情绪标签任务中面部表情的理解和语调表情的理解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3~4 岁幼儿就已经能够对情绪进行归因,伴随着年龄的发展对情绪原因的理解更具有逻辑性。
基于愿望的情绪归因高于基于信念的情绪归因。
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不显著,但年龄对情绪原因理解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4 岁幼儿没有对冲突情绪理解的能力,4~5 岁幼儿有对冲突情绪的意识,5~6 岁幼儿有一定的冲突情绪理解能力。
关键词: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一、引言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是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在心理理论的研究中,很多都采用经典的误念理解任务,把儿童对错误信念的认识水平当作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 Wellman 提出,误念理解不是判断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唯一指标。
Bartsch 和 Wellman 提出儿童是从一种以愿望、情绪、知觉为中心的心理理论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以信念为中心的心理理论,而后一种更高级的心理理论的获得是在前一种心理理论的重复和失败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
作为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情绪理解的发展不仅早于信念理解,而且了解它的发展过程,是对心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心理理论社会知觉成分的发展过程。
情绪理解是情绪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进行情绪交流和维持积极的同伴交往是幼儿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Eisenberg 等人认为,儿童再认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为后来许多重要能力(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方法
( 1 9 6 9 ) 提出 , 意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 , 并 用 以指 导其 在 特定 社 会情 境 下 , 表 现 出社会 期 望情 绪 的一套规 则。【 】 之后 , S o u t h a m— G e r o w 和K e n d a l l ( 2 0 0 0 )认 为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文化背景 下的社会规则 , 儿童的任务是对其不断进行意义建
构, 并最终 内化为个体 自身信念的一部分 。[ 2 1 因此 , 情绪表达规则 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 以来 约定俗成的规则 ,它规定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中、 面 对特定对象时 , 应该表现出相应的特定情绪 , 而不 管个体 内心真正的情绪状态如何。对情绪表达规则 的认知是儿童情绪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 , 关系到
的理解” 这两个成分 , 翻 即之后J o n e s ( 1 9 9 8 ) 所提出的 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和情绪表达 目标 ; [ 4 】 二、 探明了儿 童情 绪表达规则 的多种 策略 ,继 E k m a n 和F r i e s e n ( 1 9 6 9 ) 提 出的弱化 ( i n h i b i t ) 、 夸大( f a c i l i t a t e ) 、 平静化 ( n e u t r a l i z e ) 和掩 饰( m a s k ) 这 四种 常见 策 略之后 , 【 】 Ma t s u mo t o 等人 ( 1 9 9 8 ) 还 补 充 了 限制 ( q u a l i i f c a t i o n ) 和真实表达 ( u n m o d i i f e d e x p r e s s i o n )这两种策略; 圈 三、 揭示 了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 知能力发展 的基本 趋势 ,儿童在3 岁一 4 岁左右出现区分 内外情绪差异 的认知能力 ,到6 岁时初步掌握区分情绪表达规则 的面部表露 和内心体验 的技能 , 9 岁时情 绪表达规 则认 知的发展最为迅速 , 而1 2 岁 以上 的儿童 , 其情 绪表 达规 则 的认 知能 力几 乎不 再发 展( S a a r n i , 1 9 8 4 ; C o l e , 1 9 8 6 ) ; [ 6 川 四、 考察 了影响儿童情绪 表达规则 认知能力发展和运用的诸多因素 , 其 中包括儿童的
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
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心理理论视角下3~6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情绪理解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的情绪状态进行感知、控制、表达和解释的能力。
3~6岁是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影响不仅限于儿童本身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还可能对后续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心理理论视角理论视角下的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儿童情绪认知的规律和发展过程,更有助于重视儿童智力、情感、社交等多元素的融合发展,更全面地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心理理论视角下的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基础情绪理解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社会认知理论、情感知性理论、心理态度理论等。
其中,社会认知理论将情绪理解视为一种人际交往,即情绪能力的发展是指儿童解读和理解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感知性理论认为,情绪理解包括不同程度的情感知性,即理解不同情感反应及其表达的能力。
心理态度理论则认为,情绪的理解涉及到个体的情感体验、情感知觉、情绪调节和情感态度等四个层次。
2、发展规律梅因斯托克和卡普兰(1983)认为,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经历了预情感期、情感语言期、真实情感期三个阶段。
预情感期出现在出生后10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儿童通过声音、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方式感知情感。
情感语言期出现在2~3岁,儿童开始说出情感的名称,掌握情感词汇。
真实情感期出现在5~6岁,儿童开始了解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并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影响因素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早期经验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情绪表达方式对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发展水平也与情绪理解能力密切相关。
此外,儿童的性别、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经验和价值观念对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3至6岁儿童情绪管理指南
3至6岁儿童情绪管理指南情绪管理对于3至6岁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交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需要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应对各种情绪挑战。
本指南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们有效地引导和支持3至6岁儿童的情绪管理。
1. 理解情绪在帮助儿童管理情绪之前,首先要理解情绪的本质。
孩子们可能经历的主要情绪包括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等。
教育者和家长们应该学会辨认这些情绪,了解它们的表现形式和可能的原因。
例如,一个生气的孩子可能会发脾气、哭泣或者拒绝接受帮助。
通过观察和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情感需求。
2. 提供情绪表达的机会为了帮助儿童学会管理情绪,他们需要有适当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育者和家长们可以鼓励孩子们用言语、肢体语言或绘画来表达他们的情绪。
例如,当孩子感到沮丧时,可以邀请他们谈论原因,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
3. 建立情绪管理技巧情绪管理技巧对于3至6岁儿童的情绪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育者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情绪管理技巧:- 教授适当的表达方式:帮助孩子们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例如,“我感到生气”,“我需要一些时间来冷静一下”等。
这样的语言表达可以帮助他们表达需求,而不是通过愤怒或哭泣来表达。
- 教授放松技巧:教育者和家长们可以引导儿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数数、轻柔的按摩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们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并恢复平静。
- 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鼓励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例如参加喜欢的活动、与朋友一起玩耍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分散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并提升积极情绪的体验。
4. 创建有益的情感环境儿童的情感发展和情绪管理受到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
为了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情绪,家长和教育者们应该创建一个有益的情感环境:- 提供情感支持:孩子们需要感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情感支持和关爱。
3-6岁幼儿情绪发展规律及特点
3-6岁幼儿情绪发展规律及特点
幼儿时期是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
3-6岁是幼儿园阶段,孩子
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物,情绪表达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以下是3-
6岁幼儿情绪发展的规律及特点。
规律
1. 情绪逐渐多样化: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的情绪会逐渐丰富
多样,不再只是简单的开心、生气、哭泣等。
2. 情绪更加稳定: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情绪会更加稳定,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3. 情绪与语言能力相互促进:孩子会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通过情绪更好地研究和使用语言。
4. 情绪发泄方式多样化:孩子会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如通过绘画、玩具等。
特点
1. 感受敏锐:3-6岁幼儿的感受力很强,能够敏锐地感知到身边的事物和情绪变化。
2. 容易焦虑:幼儿时期是孩子对分离、陌生、新事物等最容易焦虑的阶段。
3. 喜欢模仿:幼儿喜欢模仿身边的大人和其他孩子的情绪、动作和语言。
4. 情绪易受干扰:幼儿的情绪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5. 具有独特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表达情绪的方法也不同。
了解3-6岁幼儿的情绪发展规律及特点,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引导孩子情绪的表达和管理。
学前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
儿童情绪表达能力一、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表达规则是情绪表达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个体会根据情绪表达规则而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情绪,而非真正的情绪体验,个体会在社会化进程中渐渐习得这种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一般包含四种基本策略,分别为夸大、弱化、掩饰和平静化。
1 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儿童早期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还是片面的,在从社会环境中逐渐获得有关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区分内心感受与实际表现之间的不一致,并为特定目的而改变自己的情绪表达,例如儿童通常会为了避免消极后果而掩饰真实情绪。
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在4~5岁时快速发展。
相比于积极情绪,幼儿会更多地掩饰消极情绪,掩饰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他人不会理解或帮助自己。
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在情绪类型上具有差异,消极情绪要比积极情绪发展更好,且更早掌握消极情绪表达规则。
儿童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渐趋成熟,在不同情绪类型上、不同的情绪情境中都存在一些差异,并且不同性别的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速度也存在不一致。
2 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儿童情绪表达目标主要分为:自我保护目标、社会定向目标、无目标和其他。
学前儿童的消极和积极情绪表达目标大多是自我保护目标。
而小学生在积极情绪情境下更倾向于社会定向目标,而在消极情境下更多地选择自我保护目标。
男孩更多地选择自我保护目标,而女孩更倾向于选用社会定向目标。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具有较明显的阶段特征、情境特征和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特定年龄所更常见的表达目标,情境特征使儿童所处的心境不同而选择更合适的目标。
3 情绪表达规则的策略运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策略运用具有差异性,一般年龄较小的儿童最常使用掩饰和夸大策略,平静化策略很少出现,4岁是策略发展的关键年龄,策略使用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小学儿童对平静化策略运用最多,且很少再用夸大策略,而掩饰、弱化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差不大。
3至6岁儿童情绪识别与表达指南
3至6岁儿童情绪识别与表达指南情绪识别和表达对于3至6岁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情绪认知和社交交往的初步阶段,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表达情绪,将为他们以后的情绪调节和人际关系建立奠定基础。
本指南将为家长、教师和保育员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以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好地认识和表达情绪。
一、身体信号认知在教育儿童情绪识别和表达时,理解身体信号是关键。
帮助孩子们学会辨认身体的信号,包括脸部表情、姿势和声音变化等,将有助于他们理解不同的情绪。
1. 脸部表情教导孩子们辨认不同的脸部表情。
可以通过使用镜子,或是观看图片和漫画等视觉材料,引导他们辨认开心、生气、悲伤等各种表情。
2. 声音变化让孩子们倾听不同情绪时声音的变化,如高兴时的笑声、愤怒时的咆哮声以及伤心时的哭泣声。
通过模仿这些声音,让他们体验情绪与声音的关联。
3. 身体姿势教导孩子们注意不同姿势与情绪的联系。
例如,当他们感到困惑时,可能会皱眉头;当他们开心时,可能会跳跃或挥舞手臂。
通过观察和模仿这些姿势,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情绪与身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二、角色扮演与情境模拟创造有意义的情境,让孩子们参与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是帮助他们学习情绪识别和表达的有效方法。
1. 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模拟出不同的情绪。
可以通过玩具、面具或服装等道具来辅助。
让他们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同时也可以通过互动让他们理解他人情绪。
2. 情境模拟创造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孩子们在其中体验各种情绪。
例如,在玩具角色扮演时,引导他们面对一些矛盾和挫折,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情绪词汇和情感故事积极引导儿童学习和使用情绪词汇,通过情感故事帮助他们理解并表达复杂的情绪。
1. 情绪词汇逐步引导孩子们学习各种情绪的词汇,包括喜悦、惊讶、恐惧、羞愧等。
通过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情绪,并在适当的场景中使用这些词汇。
3~5岁幼儿表情认知的发展研究
3~5岁幼儿表情认知的发展研究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也日渐提高。
幼儿在认知方面特别是感情表情的认知方面展现了很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看到各种表情,并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学习感情表达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3~5岁幼儿的表情认知发展。
1. 幼儿对感情表情的识别能力幼儿在3~5岁时已经能够识别各种基本的感情表情,如快乐、愤怒、害怕、惊讶、难过等,他们能够通过对面部表情的观察和理解,准确地判断出别人的感情状态。
而且,从三岁开始,幼儿已经能够在不同人的脸上识别出相同的表情,例如快乐的表情在不同的人脸上都是一样的。
2. 幼儿对感情表情的理解能力除了识别感情表情,幼儿在3~5岁时也开始理解感情表情的意义。
他们通过模仿、表情游戏等方式来学习感情表达方式,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当一个幼儿看到一个人的难过表情时,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这个人:“不要难过,我会陪着你的”。
3. 训练方法在幼儿对感情表情的认知和理解方面进行训练,家长和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利用绘本故事、图片等媒体资源,向幼儿传授认识和理解感情表情的能力。
(2)开展表情游戏,让幼儿通过模拟、模仿等方式学习感情表达方式,例如,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下展示不同的表情,同伴们要猜测幼儿的心情。
(3)家长和老师在生活中,不仅要注重自己的表情情绪的表达,更要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当幼儿做错事情时,采用耐心、理性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错误,宣泄自己的情感。
总之,在幼儿对感情表情的认知和理解中,孩子不仅需要自己的不断努力,更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让孩子学习感情表达和理解,将有助于塑造他们需要的正面人际品质和提高该方面的认知素养水平。
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与运用的发展
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与运用的发展一、本文概述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与运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以及这些能力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完善的。
文章首先回顾了情绪表达规则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情绪的社会功能、幼儿情绪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情绪表达的社会文化背景。
随后,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揭示了他们在认知和运用情绪表达规则方面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
文章还探讨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与运用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来促进幼儿在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
本文总结了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与运用的发展对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幼儿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与运用,本文期望为家长、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情绪表达的基本理论情绪的定义与分类:介绍情绪的基本概念,情绪是人类对于个人经历的主观认知和生理反应的统称。
情绪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强度进行分类,如快乐、悲伤、愤怒、惊讶等基本情绪,以及更复杂的混合情绪。
情绪表达的功能:阐述情绪表达的多种功能,包括社会交流、个体适应、心理健康维护等。
情绪表达是幼儿与他人交流和建立社会联系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们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关键途径。
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探讨幼儿如何学习和理解情绪表达的社会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文化背景、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情绪表达的影响。
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社会互动逐渐习得这些规则。
情绪表达的发展阶段:描述幼儿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本能反应到后期的复杂情绪调节。
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幼儿情绪表达能力发展的影响。
情绪智力的重要性:指出情绪智力在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与运用中的作用。
情绪智力包括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调节等能力,对幼儿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论述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
3至6岁的儿童正处于情绪理解的发展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和理解各种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以下是3至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一些发展特点:
1. 情感识别:3至6岁的儿童开始能够识别和区分基本情绪,如喜悦、悲伤、愤怒和恐惧。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声音来判断他人的情绪。
2. 自我表达: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他们可能会使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来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3. 情感控制:随着他们的大脑和认知能力的发展,3至6岁的儿童开始逐渐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他们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通过一些策略来应对挫折和困难。
4. 情感共情: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对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
他们可以表现出关心、安慰和帮助他人的行为。
5. 虚拟情感:3至6岁的儿童开始能够在想象和游戏中表现出多样的情感。
他们能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到不同的情感,这有助于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虽然3至6岁的儿童在情绪理解方面有一定的发展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情绪发展进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家庭和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个体差异等都可能对儿童的情绪理解产生影响。
因此,提供积极且支持性的环境,给予儿童情感表达和理解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在情绪发展方面取得良好的进步。
如何帮助三到六岁儿童认识和管理情绪
如何帮助三到六岁儿童认识和管理情绪对于三到六岁的儿童来说,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但往往还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这些情绪。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认知和管理能力,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情绪特点。
三到六岁的孩子情绪往往比较直接和强烈,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瞬间大哭大笑,或者突然发脾气。
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
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限,可能无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因此,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时,我们不要急于批评或制止,而是要耐心倾听和观察,尝试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
创造一个积极的情绪环境对于孩子的情绪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要以身作则,展现出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或者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压力。
相反,要多传递快乐、乐观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做游戏、阅读绘本、唱歌跳舞等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绪。
帮助孩子识别和命名情绪是认识情绪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
比如,当孩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哭闹时,我们可以说:“宝贝,你现在看起来很伤心,因为你没有拿到那个玩具。
”当孩子收到礼物时,我们可以说:“你现在是不是很开心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逐渐学会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绪,从而提高他们的情绪认知能力。
绘本是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的好工具。
有很多优秀的儿童绘本都以情绪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的画面,向孩子展示了各种不同的情绪。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些绘本,一边读一边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变化,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情绪知识。
比如《我的情绪小怪兽》这本书,将情绪比喻成不同颜色的小怪兽,非常形象地让孩子明白了快乐、悲伤、愤怒、害怕等情绪的特点。
三到六岁儿童的情绪表达如何引导
三到六岁儿童的情绪表达如何引导对于三到六岁的儿童来说,他们正处于情绪发展和表达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喜悦、愤怒、悲伤、恐惧等,而且他们往往还不太懂得如何恰当地表达和管理这些情绪。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表达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还能为他们今后的社会交往和情感调节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情绪特点。
三到六岁的孩子情绪通常比较直接和强烈,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瞬间大哭大笑或者发脾气。
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全,情绪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难以用准确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此外,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家庭氛围、幼儿园的生活等。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呢?第一步,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温暖的情感环境。
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接纳,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情绪,都能得到理解和支持。
家长要保持耐心和冷静,避免在孩子情绪激动时对他们大声呵斥或者批评指责。
比如,当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大哭时,家长可以先抱抱孩子,轻轻地说:“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很伤心,玩具被抢了肯定不好受。
”其次,帮助孩子识别和命名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交流和阅读绘本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不同的情绪词汇,如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等。
例如,在看绘本的时候,可以指着图片问孩子:“小兔子找不到妈妈了,它看起来怎么样?”引导孩子说出“难过”或者“害怕”。
当孩子自己经历某种情绪时,家长可以帮助他们说出这种情绪,比如“你现在因为搭不好积木很生气对不对?”这样可以让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表达出来。
同时,我们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时,他们的情绪就能够得到一定的释放和调节。
家长可以在孩子情绪平静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回顾之前的情绪经历,问问他们当时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6岁幼儿情绪理解与同伴互动的相关研究4
3-6 岁幼儿情绪理解与同伴互动的相关研究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学龄前期(3-6岁)幼儿刚刚步入幼儿园,随着儿童自己的的交际圈范围扩大,交际的也不再是长辈成人这种有巨大年龄差异的人群,而是和自己年龄相仿,情绪理解或者表达都含糊不清的同伴。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许多意义。
首先,同伴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第二,和谐的同伴互动可以让幼儿获得更丰富的情感,这可以让幼小的幼儿在园内甚至在社会上可以能得到安全和归属感。
最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幼儿们构筑健全的人格,构筑正确的自我概念。
Eisenberg 等人认为,儿童共情和理解辨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为后来许多重要社交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理幼儿期时与同伴之间的不良关系和互动,会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阻,轻则妨碍幼儿的成长,出现学校适应困难,重则有可能在成人后也难以适应适应社会。
[1]在成长过程中,幼儿们将不可避免地体验到同伴的互动。
在与朋友互动的过程中,幼儿一个人面对问题,走出以自为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交流,幼儿们也可以在情感上发展、支持和满足。
[2]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与机能发展十分快速的阶段,同时也是形成安全感与乐观态度的重要时期,所以与此同时,了解幼儿要尝试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表达的有效性,理解情感的原因,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会渐渐影响儿童未来的全面发展。
情绪理解是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的关键目标之一,一直有大量的研究者提供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表明幼儿和同伴拥有良好的沟通理解是幼儿敏感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
更多关于情绪理解的研究,则证实了幼儿同伴关系和情绪理解互为因果影响关系,张凤吟指出前人的研究的注意点在同伴之间的地位,而幼儿的同伴关系最主要还包括同伴的互动交集,为了了解情绪理解和同伴互动的具体联系,有必要对情绪理解与同伴互动的关系进行研究[3]。
本文在查阅文献时发现,情绪能力一般认为由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两部分构成。
3~5岁幼儿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3~5岁幼儿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作者:张金荣杜春霞杨丽珠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09期[摘要]本研究随机选取某幼儿园96名3-5岁幼儿,运用情境实验法考察其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3岁时已具有一定的区分内外情绪差异的能力,4岁左右这种能力开始迅速发展,且在积极和消极情境下发展趋势较一致,幼儿性别与情境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
在策略运用上,平静化策略出现频率最高,掩饰策略次之,夸大和弱化策略的运用相对较少。
[关键词]幼儿;情绪表达规则;策略[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9-0022-06一、问题的提出开始理解和运用情绪表达规则是儿童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重要一步,它影响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和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并能够预测儿童关注他人需要的倾向及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因此。
近年来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情绪表达规则(affective or emotional displayrules)最早是由Ekman和Friesen(1969)基于跨文化的研究而提出的,用以解释在文化和社会期望影响下产生的人的内部情绪体验与外在情绪表达不一致的现象。
它引导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面对不同的人时如何隐藏真实情绪,作出合适的情绪表达。
他们提出了四种常用的情绪表达规则:(1)平静化,即以自然或中性的表情替代真实情绪。
(2)掩饰,即表现出不同于真实情绪的表情。
(3)夸大,即增大真实情绪的表现强度。
(4)弱化,即减弱真实情绪的表现强度。
其中,平静化、掩饰和弱化是为了照顾他人的感受或避免受到惩罚、产生尴尬;夸大是为了分享情感或得到社会支持。
以往的研究大多探讨儿童如何运用情绪表达规则,而对儿童何时理解和获得情绪表达规则尚未达成共识。
Harris(、1986)等人在早期运用故事访谈法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6岁以上的儿童才能正确解释故事主人公表面情绪和内部情绪存在差异的原因,而4岁儿童无法作出这种区分。
【情商培养】3 6岁宝宝的情绪特点
【情商培养】3 6岁宝宝的情绪特点
【情商培养】3-6岁宝宝的情绪特点
易冲动
3-6岁宝宝的内遏制发展高,控制力强,言语的调节功能不健全,因此当外界事物和
情境提振儿童时,情绪就可以发生爆发性,常从一端快速发展至情绪的另一端。
因此这个
阶段的儿童的情绪极易波动,极不平衡。
所以,这个时期孩子的脸就鹿春天的天气那样多样,说道大哭就大哭,说道苦笑就苦笑。
易外露
这个时期的宝宝控制力发展高,他们的情绪变化毫不暗藏地整体表现出,而且擅于用
自己的身体语言去抒发。
例如,不高兴就大哭,高兴、难受就哈哈大笑或者就是手舞足蹈,愤慨就抖狂吼,存有高兴的事就要向亲近的人倾诉。
易感染
宝宝的情绪具备情境性,获得崭新玩具、妈妈离开、新朋友发生……都会并使他们的
情绪大起大落,孩子的情绪随着情境的发生改变而发生改变。
很多时候情绪不是由宝宝自
身收到去的,而是因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引发的。
在
幼儿
园中往往可以发生这样的情况:一个小朋友大哭出来了,其他小朋友也莫名其妙地跟
著大哭出来,整个场面可以显得纷乱极了。
以后随着年龄快速增长,控制能力强化,这些
情绪特征就可以逐渐增加,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随之提升。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道德感、审美感和调控情绪策略逐渐发展,孩子控制情绪的
能力慢慢加强,易冲动、易外露、易感染这些特征就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
也会随之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研究作者:陈艳芳钱文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08期【摘要】目前我国关于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的学龄儿童或成人,对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研究借鉴国外研究范式。
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年龄、性别、情境这三个因素对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和情境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存在影响,但性别不是影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因素。
【关键词】情绪表达规则;3-6岁儿童;年龄;性别;情境【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7/08-0064-05一、引言情绪研究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前沿的领域,一直吸引着“智者”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情绪研究又一次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了发展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领域。
情绪表达规则作为情绪研究的一个方面,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谓情绪表达规则,是一种存在于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规则。
它规定了个体在什么情境下对谁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而不管个体内心真正的情绪状态如何。
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则是指对情绪表达规则的感知、注意、记忆等心理过程,通俗地讲,即个体所拥有的关于情绪表达规则的知识。
以往的研究表明,儿童在早期就已经出现了情绪表达规则的应用。
因为情绪表达规则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儿童时期的情绪表达规则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下,家长或社会总会对儿童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使儿童在某种程度上掌握情绪表达规则,在不同的场所能表露出适宜的情绪。
事实上,这种教育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已经作为对孩子的一种隐性教育出现了。
以往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也有一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
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而且由于受方法的限制,研究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学龄儿童,涉及学前儿童的研究很少。
因此,我们认为,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3-6岁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探讨其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过程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两所幼儿园181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小班幼儿55名,中班幼儿61名,大班幼儿65名;男孩86名,女孩95名。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故事情境法,通过问卷对儿童进行调查。
问卷是参考相关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经前测修订而成,共有六个情境小故事,其中积极情境和消极情境各三个。
为了降低难度,且忽略动机因素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只考察儿童使用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能力,我们在每个情境故事中都为儿童提供了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即不需要儿童对是否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作出判断。
然后,配以故事情境卡纸和情绪表情卡纸对幼儿进行测查。
测查结果运用SPSS17.0形成原始数据库,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三、研究结果1年龄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因素对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存在较大影响(见表1),而且这种影响在男孩和女孩中都存在(见表2)。
由表1可知,3~6岁儿童在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方面受年龄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分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显著。
由表2可知,年龄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在男孩和女孩中同时存在,且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分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显著。
2性别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对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不存在影响(见表3、表4)。
从表3可以看出,男孩和女孩在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方面并不存在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大班、中班和小班这三个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儿童在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方面都不存在差异。
3情境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因素对3~6岁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存在较大影响(见表5),这种影响在不同性别的3~6岁儿童中都存在(见表6),但是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影响有所不同(见表7)。
由表5可知,在不同情境中,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且在积极情境中的表现明显好于在消极情境中的表现。
由表6可知,在不同情境中,男孩和女孩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且都是在积极情境中的表现好于在消极情境中的表现。
由表7可知,情境因素对不同年龄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大小不同,对大班和中班的儿童存在极其显著的影响,对小班儿童的影响并不明显。
四、结果分析与建议1年龄因素对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有较大影响年龄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有较大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状况越来越好,得分越来越高,这种影响在不同性别的儿童中都存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这可能是因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与情绪调节能力都有所增强,能更准确地理解故事情境;其自我中心逐步减弱,他们能更好地将自我与情境中的主人公分离,从情境中主人公的角度作出判断;能更好地理解表情与情绪的不一致性,理解表情不但受情绪的影响,还会受理智的控制。
但很多小班儿童尚不能将主人公与自我分离,且不能认识到情绪与表情的不一致性。
中班儿童在经历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之后,其社会性有了一定的提升,认知能力也较入园前或刚入园的小班儿童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在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方面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方面的训练,要根据年龄特点来进行,不能操之过急,但要及时引导、启发。
例如,可以尝试教给小班幼儿一些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区别情绪和表情,识别他人的情绪等,以便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性别因素对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本研究表明,性别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不存在显著影响。
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减弱了动机因素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Zeman,1996)表明,因为社会对男女角色的期望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在表现不同情绪时的动机水平产生性别差异,因此男孩和女孩在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方面会存在差异。
但在本研究中,为了消除动机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我们为每一参与研究的儿童提供了同样的情绪表达规则使用动机,因此,所得出的结论更偏重于儿童在情绪表达规则应用方面的能力。
这也在某种角度说明,以往研究中男孩和女孩在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归因为动机差异。
这一研究结论可为教师和家长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即儿童在发展中出现的某些性别差异。
更多的是由于成人的引导和期望不同造成的,而非儿童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
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教育中不妨多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观念。
在对不同性别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之前先想一下,这究竟是由儿童自身不同的特点决定的。
还是由于家长自己不同的期望造成的,并且不同的期望会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情境因素对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情境是影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在积极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要好于在消极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这种差异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中都存在,这与以往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
以往的大部分研究认为,儿童在消极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要好于在积极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即儿童掩饰消极情绪的能力要好于其掩饰积极情绪的能力,但本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本研究与以往的研究范式不同。
我们为儿童提供了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因此无论是在消极情境中还是在积极情境中,儿童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是处在同一水平上的,这就减弱了动机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
以往也有研究者认为,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存在差异,大多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因为“表现恐惧、难过、生气和羞耻等消极情绪,意味着个体是脆弱的,而幸福和自豪的积极情绪则使个体看起来更自信,从而面临的社会压力较小”。
但在本研究设计中,这种社会压力,即儿童在不同情境中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因素的影响明显降低。
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是在同一动机水平上,儿童更善于在哪种情境中使用情绪表达规则,即掩饰哪种情绪。
其次是儿童在掩饰不同情绪的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在消除了动机因素的影响后,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仍然存在差异,那么这种差异更有可能是儿童运用情绪表达规则的能力所致。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消极情绪引起的内心冲突较积极情绪更为强烈,因此对它的掩饰所需要的情绪控制能力要高于掩饰积极情绪,对于情绪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学前儿童来说,掩饰积极情绪要比掩饰消极情绪容易一些。
再次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本研究样本多为城市独生子女,与以往的研究样本相比,他们的家庭教养具有明显的独特性。
对独生子女,家长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由于观念的更新,人们对儿童有了更大的宽容,以往,儿童会被更多地训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家长对儿童的情绪表达有较为严格的规定。
同时,如果是非独生子女,儿童也需要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来适应生活环境,更好地与兄弟姐妹相处。
但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在这方面要宽容得多,不仅允许儿童表达积极情绪,也不反对儿童表达消极情绪,甚至在一些溺爱孩子的家庭中,儿童的消极情绪表达得更为强烈,家长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教师和家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和家长不仅要给孩子更大的情绪表达空间,鼓励孩子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还要帮助孩子发展其情绪控制能力,教给孩子控制自己消极情绪的方法,以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我们都知道情绪控制能力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和自我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家长要更新观念,重视孩子的自主性,允许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要注意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即在允许他们自由表达自我的同时,告诉他们哪些表达是合适的,哪些表达是不合适的,从小对他们进行情绪情感的教育,引导他们在自由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社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