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语感,即语言直觉,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和规律,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韵味等方面的总体感悟。

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联想、想象的活动,思维的参与,情感的融入等。

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加强诵读,激发想象,增加积累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之一,它有益于积累,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应适当提倡。

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

诵读应建立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而又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韵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我们要改变那种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模式,让教师多些朗读指导、诵读示范,让学生多些诵读欣赏、吟哦涵咏,这样学生才能“披文入情”、“入乎其内”,产生共鸣,展开想象,积累感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诵读激发起的想象,能发展形象思维。

如果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同从作品传出的间接感受结合起来,产生联想,展开想象,必然产生“内心视像”。

尤其是在诵读成篇的文章时,启发学生“过电影”,对于形成语感有一定的作用。

这样有利于积累语言,积淀民族文化底蕴,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二、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积累生活经验
当学生接触到客观事物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个事物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准确地表现它;当学生接触到语言文字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语言文字表现的是什么事物。

例如,一位教师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开始在一个班里,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讲解有关百草园的描写部分,学生没在什么印象,思想感情没有什么共鸣,体会不到作者为什么要那么着重描写百草园,对这段的意义也不大理解。

这位教师吸取教训,后来在另一个班里教这一课时,多次朗诵的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想象一个孩子在“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等的情境中,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翻开断砖”碰上“蜈蚣”……许多学生都联系了自己在大自然游玩的童年生活经验,兴趣盎然地讲出来。

然后再朗读百草园的描写文字,就在头脑里创造出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热爱自然、强烈探索大自然秘密动人的图景,学生也就感受到了作品的主旨,理解了
作品描写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对比的深刻意义。

要联系生活经验,必须储备相当的生活体验,否则无从谈起。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形成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

如要理解炎炎烈日下之热,学生在夏天要多留心、多体验自己烈日下行走的感受,烈日下猫、狗、草木等动植物的反应。

这样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读到相关文字时,才会联系起来,加深感悟。

三、揣摩比较,培养学生对词句语境义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培养语感最基本的方法是从词句积累着手。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生活经验)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

如《老山界》一文中,“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粘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中“生怕”、“不准”粗看没什么深意,但细细揣摩,含义深刻,如把”生怕”改为“怕”、“不准”改为“不要”比较一下,就会体会出具体语境下不同词语表达的程度差别。

不经过类似的揣摩比较,怎能形成语感呢?
学生对语言的体会发生偏差,其中重要一点原因就是对具体语境感知能力不强。

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中“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

每一扇门,都有一个你们不了解的世界”。

此句中有两个“世界”,意义不同。

不注意语境,词语的意义差别就难辨别。

尤其是在具体语境中,有些句子话中有话,弦外有音,即有言外之意,更要揣摩比较。

例如:《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有一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注意“有一个小孩说”就不难理解其言外之意了。

四、借助语文知识,用理性思维提高感受语言的自觉性
一提起语文知识,可能就有人反感。

因为以前过分强调语文知识,专门系统地讲授,甚至使阅读失去了自身的特点,不再成为阅读实践,变成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训练。

但淡化语文知识不能矫枉过正,不能谈“语文知识”而色变。

《课程标准》不主张系统教学语文知识,只是在第四学段(初中)提出一条总结性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但“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可见,必要的语文知识,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不能完全淡化。

语感培养,到了高年级可借助语文知识,可以及时将学生对语言感受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提高感受语言的自觉性。

例如前文举过“生怕”和“怕”、“不准”和“不要”这两组词表达的程度有差别,运用程度较深的“生怕”和“不准”,才能更好地表现红军对人民利益的关心爱护。

在揣摩比较后,可以点拨:很多词语都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比较效果,因为同义词在程度、范围、语气、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方面总存在差别。

学生受到这样的点拨,认识上会有新的飞跃。


后就会自觉地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感悟语言,语感就会逐步增强。

当然,只是随文指导,不求系统化。

总之,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语感训练,对学生学好语文有很好的帮助。

它体现了语文教育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又遵循了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规律。

学生进校学习汉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获得的汉语口语语感作为基础的。

从小学到中学,汉语学习的任务已转到书面语,就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的语感。

学习汉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汉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身处在使用汉语的社会环境中,可以享受丰富的资源,大量的实践。

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培养意在形成以感性认识为主的语感,进而逐渐形成有良好思维品质的理性思维。

本文只从课堂主阵地探讨培养语感、提高阅读感悟能力的方法。

平时课外阅读达到相应数量、质量,是形成语感的重要保证,本文不再展开。

笔者愿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培养语感的新途径、新方法,及时总结归纳,以便交流、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