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第三章范文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
B.平均差 D.离散系数
2.如果峰度系数k >3,表明该组数据是(A )0
A. 64.5 和 78.5 D.64.5 和 67.5
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o
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0
8.在⽐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o
A.标准差不同
C 数据个数不同
1.⽐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 C 标准差
A.尖峰分布
B 扁平分布
C 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3.某⼤学经济管理学院有 1200 名学⽣,法学院有 800 名学⽣,医学院有 320 名学⽣,理学院有 200 名学⽣0
上⾯的描述中,众数是(
B
)0
A.1200
B.经济管理学院
C.200
D 理学院
4. 某班共有 25 名学⽣ , 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
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
)0
B.67.5 和 71.5
C.64.5和 71.5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6.某班学⽣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
70分,最⾼分是 96分,最低分是 62分,根据
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0
A ⽅差
B 极差
C 标准差 D.变异系数
A.极差
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
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
①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②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③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④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
① 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② 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
③ 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④ 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
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①小于1②等于1③大于1④不等于1
4、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 )。
① 组距=<上限-下限)÷2 ② 组中值=<上限+下限)÷2
③ 组中值=<上限-下限)÷2 ④ 组限=组中值÷2
5、就某一变量数列而言,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
①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②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
③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④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b5E2RGbCAP
① 490 ② 500 ③ 510 ④ 520
7、变量数列是< )。
①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② 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③ 按数量标志或质量分组的数列
④ 组距式数列
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① 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② 确定组距③ 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④ 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心理和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解析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1名词概念
(1)随机变量
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
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
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
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
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
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7)概率
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8)统计量
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
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
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统计学原理(第3章统计整理)
Excel还提供了数据分析工具包 ,可用于更复杂的统计分析工
作。
05
统计整理数据的显示与解读
统计整理数据的显示
表格显示
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统计数据,包 括频数分布表、累积频数分布表 等,使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图形显示
利用图形(如直方图、折线图、饼 图等)展示统计数据,可以更加生 动地表现数据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统计方法的适用性
结果解释的客观性
在选择统计方法时,需要关注方法的适用 性,根据数据类型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 统计方法。
在解释统计结果时,需要保持客观、中立 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性解释。
06
统计整理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通过数据清洗去除重复、异常值,进行数据转换和标准化等预处理操 作,为后续的统计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基础。
数据挖掘算法应用
利用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关联规则 挖掘等数据挖掘算法,发现数据中的 潜在规律和模式。
数据可视化技术
运用图表、图像等可视化手段,将数 据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 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交互式数据分析工具
提供交互式的数据分析工具,允许用 户通过拖拽、选择等操作对数据进行 灵活的分析和探索。
资料分组
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分成不同组 别。
第三章实验设计范文
第三章实验设计范文
第三章实验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实验设计的概念
二实验设计的内容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Ⅰ
四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Ⅱ
一实验设计的概念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
二实验设计的内容
①自变量(或刺激变量) 的确定及其呈现的方式;
②因变量(或反应变量)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③对一切有关变量(或变项)的控制措施;
④确定被试总体及被试样本人数和选择被试的方法;
⑤拟定主试在实验开始前对被试者要说的指导语;
⑥规定实验次数;
⑦安排实验程序;
⑧规定使用仪器的型号;
⑨规定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怎样确定被试样本人数
一项研究应从总体中抽取多少被试好?
容量越大越好?
容量越小,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使抽样误差增大而降低实验研究推论的精确性。
样本容量过大,虽然减少了抽样误差,但可能增大过失误差,增大无谓的经费开支和精力。怎样确定被试样本人数
在样本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是样本要有高的代表性,愈有代表性
的样本,类推样本总体的性质就愈正确。对总体而言,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根据下列三项因素而定:
一是选取的样本大小是否足够,
二是样本选取时抽样的方法是否恰当;
三是从样本处所获得的数据是否精确。
取样的样本要多少才算“够大”?
在研究设计中,被试的数目要多大才算具有代表性,多大的样本才算够大,这个议题,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似乎无一致结论。其中,学者sudman(1976)提出的看法,可供研究者参考。Sudman认为:初学者进行与前人相类似的研究时,可参考别人样本数,作为自己取样的参考。
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范文
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范文第一章:条形统计图的引入1.1 教学目标
1.2 教学内容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4 教学方法
1.5 教学过程
第二章:条形统计图的构成2.1 教学目标
2.2 教学内容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
2.4 教学方法
2.5 教学过程
第三章:制作条形统计图3.1 教学目标
3.2 教学内容
3.3 教学重点与难点
3.4 教学方法
3.5 教学过程
第四章:条形统计图的应用4.1 教学目标
4.2 教学内容
4.3 教学重点与难点
4.4 教学方法
4.5 教学过程
第五章:条形统计图的解读与分析5.1 教学目标
5.2 教学内容
5.3 教学重点与难点
5.4 教学方法
5.5 教学过程
第六章:条形统计图在不同场景的应用6.1 教学目标
6.2 教学内容
6.3 教学重点与难点
6.4 教学方法
6.5 教学过程
第七章: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比较7.1 教学目标
7.2 教学内容
7.3 教学重点与难点
7.4 教学方法
7.5 教学过程
第八章:条形统计图的扩展学习
8.1 教学目标
8.2 教学内容
8.3 教学重点与难点
8.4 教学方法
8.5 教学过程
第九章:条形统计图的创作与展示
9.1 教学目标
9.2 教学内容
9.3 教学重点与难点
9.4 教学方法
9.5 教学过程
10.1 教学目标
10.2 教学内容
1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0.4 教学方法
10.5 教学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条形统计图的引入
重点和难点解析:引入环节是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阶段,需要重点关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到其应用价值,从而引发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好奇心。
误差统计分析范文
误差统计分析范文
误差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门分支,用于研究实际观测值与理论预
测值之间的差异。在许多领域,误差统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
帮助我们确定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做出合理的决策。本文将详细介绍误差统计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误差的概念
随机误差是由于众多随机因素的叠加而产生的,它是不可预测的,通
常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存在无法完全消除,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样
本容量、重复测量等方法来减小随机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二、误差的度量
误差的度量指的是对误差进行量化和描述的过程,常用的度量指标有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等。
绝对误差是指观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的绝对值,它可以用来衡量
误差的大小。通常用公式:,观测值-理论值,来计算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则是绝对误差与理论值之比的绝对值,它可以反映误差占理
论值的相对大小,计算公式为:,观测值-理论值,/,理论值。
均方根误差是用来衡量实际观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的,它可
以理解为误差的平均偏差程度。计算公式为:sqrt(∑(观测值-理论
值)^2/n)。
三、误差分析方法
误差分析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图表分析、残差分析等。
统计分析是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误差的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进而进行假设检验、置信区
间估计等进一步的分析。
图表分析是利用图像化的方式对误差进行分析,常见的图表包括散点图、直方图、箱线图等。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发现数据的分布情况、
异常值等。
残差分析是对残差进行分析,其中残差指实际观测值与拟合值之差。
统计学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统计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几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B. 国民生产总值
C.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D. 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 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8000名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18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样本是< )。b5E2RGbCAP
A. 8000名消费者平均花费
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
D. 8000名消费者
3.进行某省高校学生情况研究,则总体单位
A.某省所有高校 B.某校学生
C.某省所有高校学生 D.某省所有高校每一名学生
4.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 下列各项指标中,哪一个是数量指标< )。
A. 人口的性别构成 B.人口数
C.人口密度 D.平均亩产量
6. 像性别、文化程度、民族这样的概念,在统计学中称为( >。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
7. 下列各项指标中,哪一个是数量指标< )
A.全国人口数 B.人口的性别构成
C.人口密度 D.平均亩产量
8.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
A.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D.所有制
9.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目录
第一章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章参数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六章假设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章方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二章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十三章统计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答案北邮版第三章
习题三
1.将一硬币抛掷三次,以X 表示在三次中出现正面的次数,以Y 表示三次中出现正面次数与
出现反面次数之差的绝对值.试写出X 和Y 的联合分布律. 111222⨯⨯111222
⨯⨯=
2.盒子里装有3只黑球、2只红球、2只白球,在其中任取4只球,以X 表示取到黑球的只数,以Y 表示取到红球的只数.求X 和Y 的联合分布律. 的联合分布律如表: 2324
7C 3
C 35= 1
32
4
7C 2C 35= 12
322
4
7C C 6C 35= 11322
4
7C C 12C 35= 132
4
7C 2C 35
= 24
27C /C =
21322
4
7C C 6C 35
= 2324
7C 3
C 35
=
3.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联合分布函数为
F (x ,y )=⎪⎩⎪⎨⎧≤
≤≤≤.,
020,20,sin sin 其他ππy x y x
求二维随机变量(X ,Y )在长方形域⎭
⎬⎫
⎩
⎨⎧
≤<≤<36,40πππy x 内的概率. 【解】如图πππ
{0,}(3.2)463
P X Y <≤
<≤公式 ππππππ(,)(,)(0,)(0,)434636
F F F F --+
ππππππsin sin sin sin sin 0sin sin 0sin 434636
2
(31).4
=--+=
-
题3图
说明:也可先求出密度函数,再求概率。 4.设随机变量(X ,Y )的分布密度
f (x ,y )=⎩
⎨⎧>>+-.,0,
0,0,)43(其他y x A y x e
求:(1) 常数A ;
统计学原理(第2版)习题答案解析简版
第一章总论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B 5.A6.D 7.D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D 15.D
三、多项选择题
1.ACE 2.ABD 3.BE 4.CE5.BDE 6.ABC 7.ACE 8.ABCE9.BCE 四、判断题
1.×2.×3.√4.√5.×6.×7.√8.×
第二章统计设计
一、填空题
(1)第一、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整体设计、专项设计
(3)全阶段设计、单阶段设计。
(4)长期设计、中期设计、短期设计。
(5)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6)总体数量、概念、具体数值。
(7)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8) 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9)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10)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
1.BE 2.AD 3.ABCE4.ACE 5.BD 6.ABC 7.CD 8.ABCD 9.ABCDE
三、判断题
1.√2.√3.×4.√5.√
第三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2.基础资料。
3.全面、非全面、经常性、一次性、组织方式不同
4.核心、原始资料
5.国民经济(或国家)、地方、专业
6.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7.一次性、全面
8.全面、非全面
9.原始、次级
10.范围
11.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12.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13.明确调查目的
14.调查单位
15.调查表、表头、表体、表脚、单一、一览
16.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C 6.D 7.D 8.D 9.D 10.D 11.B 12.C 13.B 14.A 15.B 16.B 17.A 18.B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第三章是统计学中的重要章节,涵盖了概率论和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本文将为读者提供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
1. 问题:某公司的员工平均年龄为35岁,标准差为5岁。假设年龄服从正态分布,求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员工所占的比例。
答案:由于年龄服从正态分布,可以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来计算概率。首先,将年龄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即计算Z值。Z = (X - μ) / σ,其中X为年龄,μ为平均年龄,σ为标准差。
对于年龄30岁,Z = (30 - 35) / 5 = -1,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概率为0.1587。对于年龄40岁,Z = (40 - 35) / 5 = 1,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概率为0.8413。
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员工所占的比例为0.8413 - 0.1587 = 0.6826,即68.26%。
2. 问题:某商品的销售量服从泊松分布,平均每天销售10件。求一天销售量不超过5件的概率。
答案:泊松分布是一种描述稀有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对于泊松分布,概率函数为P(X=k) = (λ^k * e^(-λ)) / k!,其中λ为平均发生率。
对于该问题,λ = 10。我们需要计算一天销售量不超过5件的概率,即
P(X<=5)。可以通过计算P(X=0) + P(X=1) + P(X=2) + P(X=3) + P(X=4) + P(X=5)来得到答案。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思考题范文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思考题
3.1 若要将一个被解释变量对两个解释变量做线性回归分析; 1) 写出总体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函数; 2)写出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 3) 说明对此模型的古典假定;
4)写出回归系数及随机扰动项方差的最小二乘估计式 , 并说明参数估计式的性质。
3.2 什么是偏回归系数 ? 它与简单线性回归的回归系数有什么不同 ? 3.3 多元线性回归中的古典假定与简单线性回归时有什么不同 ?
3.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 为什么要对可决系数加以修正 ? 修正可决系数与 F 检验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
3.5 什么是方差分析 ? 对被解释变量的方差分析与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度量有什么联系和 区别 ?
3.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F 检验与 t 检验的关系是什么 ? 为什么在做了 F 检验以后还要做 t 检验?
3.7 试证明 : 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i Y =1β+2β2i X +33i X β+i u 中 , 当 2X 和
3X 相互独立时,对斜率系数2β和3β的OLS 估计值 , 等于i Y 分别对2X 和3X 做简单线性回归时斜率系数的OLS 估计值。
3.8 对于本章开始提出的“中国汽车终极保有量会达到2.4亿-2.5 亿辆吗?”你认为可建立什么样的计量经济模型去分析?
3.9 说明用Eviews 完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
练习题
3.1 为研究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状况,建立了各省市旅游外汇收入(Y,百万美元)、旅行社职工人数 (1X ,人)、国际旅游人数(Xz,万人次)的模型 , 用某年31 个省市的截面数据估计结果如下
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统计数据的管理,保障统计数据的安全性、
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统计数据管理
工作,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本单位的统计数据管理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第四条统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人员应当遵守本制度的
规定,保守统计数据的商业秘密,不得私自篡改和泄露统计数据。
第二章统计数据收集
第五条统计数据收集工作应当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规定进行,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六条统计数据收集工作应当明确责任人,并且定期进行培
训和考核,提高统计数据收集工作的质量。
第七条统计数据收集工作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第八条统计数据收集工作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设
备和工具,确保数据的有效采集和及时传输。
第三章统计数据处理
第九条统计数据处理工作应当遵循数据处理的原则,包括真
实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条统计数据处理工作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一条统计数据处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数据核查、数据校准和数据清洗等环节。
第十二条统计数据处理工作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
软件和工具,确保数据的有效处理和分析。
第十三条统计数据处理工作应当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
分位值的计算范文
分位值的计算范文
分位值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概念,它用于描述一组数据中一些特定百分比的值。分位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以及该特定百分比的数据所处的位置。
常见的分位值有四分位值、中位数和百分位数。下面我们一一介绍这些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它们。
一、四分位值(Quartile)
四分位值将数据分为四个等分。第一个四分位值(Q1)表示数据的25%处,第二个四分位值(Q2)表示数据的50%处(即中位数),第三个四分位值(Q3)表示数据的75%处。
计算四分位值的步骤如下:
1.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
2.确定中位数,即Q2
3.将数据分为两部分:
-若数据总数为奇数,Q1表示前面一半数据的中位数,Q3表示后面一半数据的中位数。
-若数据总数为偶数,Q1表示前面一半数据的中位数,Q3表示后面一半数据的中位数。
4.若步骤3中的数据部分数量为奇数,Q1和Q3分别为该部分数据的中位数。
-若数据部分数量为偶数,Q1和Q3分别为该部分数据的中位数。
四分位值可以用来判断数据的对称性以及数据的离散程度。例如,如
果Q1和Q3之间的差异较大,表示数据的分布较不均匀。
二、中位数(Median)
中位数是数据中位于中间位置的值,也就是第50个百分位数。它将
数据分为两半,一半的值比中位数小,另一半的值比中位数大。
计算中位数的步骤如下:
1.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
2.若数据总数为奇数,中位数即为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值。
3.若数据总数为偶数,中位数为排序后两个中间位置的值的平均值。
中位数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中心位置,并且对异常值比较敏感。例如,当数据中存在离群点时,中位数可以更好地反映数据的整体趋势。
计量经济学平时作业习题及答案
德州学院
计量经济学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1—2班
第一章绪论(略)
第二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1、(例1)令kids表示一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educ表示该妇女接受过教育的年数。生育率对教育年数的简单回归模型为μ
β+
β
kids
=educ
+
1
(1)随机扰动项μ包含什么样的因素?它们可能与教育水平相关吗?
(2)上述简单回归分析能够揭示教育对生育率在其他条件不变下的影响吗?请解释。解答:(1)收入、年龄、家庭状况、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也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的因素,在上述简单回归模型中,它们被包含在了随机扰动项之中。有些因素可能与增长率水平相关,如收入水平与教育水平往往呈正相关、年龄大小与教育水平呈负相关等。
(2)当归结在随机扰动项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模型中的教育水平educ相关时,上述回归模型不能够揭示教育对生育率在其他条件不变下的影响,因为这时出现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的情形,基本假设4不满足。
2、(例2)已知回归模型μ
α+
β
E,式中E为某类公司一名新员工的起始
+
=N
薪金(元),N为所受教育水平(年)。随机扰动项μ的分布未知,其他所有假设都满足。(1)从直观及经济角度解释α和β。
(2)OLS估计量αˆ和βˆ满足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吗?简单陈述理由。
(3)对参数的假设检验还能进行吗?简单陈述理由。
解答:(1)N
α+为接受过N年教育的员工的总体平均起始薪金。当N为零时,平均薪β
金为α,因此α表示没有接受过教育员工的平均起始薪金。β是每单位N变化所引起的E 的变化,即表示每多接受一年学校教育所对应的薪金增加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B、确定组距
C、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3、统计分组的主要问题是()
A、划分各组组限
B、确定组数
C、选择分组标志
D、确定分组形式
4、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
A、重叠
B、相近
C、不等
D、间断
5、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
6、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划分各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7、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D、没有比例关系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
的组中值为()。
A、 520
B、510
C、500
D、490
9、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
A、组中值=(上限+下限)÷2
B、组距=(上限-下限)÷2
C、组中值=(上限+下限)×2
D、组限=组中值÷2
10、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
A、从构成形式上看
B、从内容上看
C、从作用上看
D、从性质上看
11、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
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
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
12、采用不等距分组编制变量数列是因为()
A、现象是均匀变动的
B、现象变动是不均匀的
C、在标志值中没有极端值
D、在标志值中有极端值
13、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则()。
A、55在第一组
B、65在第二组
C、65在第三组
D、75第三组
14、单项式分组适合运用于()
A、连续性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离散性数量标志中标志值变动范围比较小
D、离散型数量标志中标志值变动范围很大
15、计算向上累计次数及比率时,各累计数的意义是各组()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B、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C、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D、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16、统计表的主词是指()
A、所要说明的总体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栏标题
17、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
B、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
D、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
18、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1
19、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20、为了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中应采用()
A、划分经济类型的分组
B、说明现象结构的分组
C、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分组
D、上述都不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2、统计表从构成形式上看,一般包括()。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指标数值
E、调查单位
3、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B、工人按出勤率状况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4、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工人按技术等级分组
E、人口按居住地分组
5、变量数列中的频率是()
A、表明各组标志值出现频率的大小
B、各组的单位数
C、各组标志值对总体作用的强度
D、将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对比的结果
E、表明某种现象的正态分布
6、统计整理的必要性在于()
A、原始资料是分散的、杂乱的、不系统的
B、原始资料只能反映个别单位的情况
C、对原始资料整理加工有利于认识事物总体及其内部联系
D、统计整理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E、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组成部分
7、在等组分组中,组距的大小()
A、同总体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
B、同组数的多少成正比
C、同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D、同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E、同全距的大小成反比
8、次数()。
A、是指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B、只有在变量数列中才存在
C、只有在品质数列中才存在
D、又称权数
E、又称频数
9、统计分组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含义()。
A. 对个体来讲,是“分”
B. 对总体来讲,是“合
C. 对个体来讲,是“合”
D. 对总体来讲,是“分”
E. 无法确定“分”和“合
10、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
A. 钟形分布
B. U形分布
C. J形分布
D. S形分布
E. 十形分布
三、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