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的预后影响因素
多发性硬化症的症状与治疗
2
多发性硬化症的诊 断
诊断标准
症状:视力模糊、肢体麻木、平衡失 调等
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脑部或脊 髓病变
脑脊液检查:发现特异性抗体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评估神经传导功 能
基因检测: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
病史和家族史: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和 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
诊断方法
疾病修正治疗: 通过生物制剂, 修复受损的神经 细胞和髓鞘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的原理: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 降低自身免疫反应, 减轻多发性硬化症 的症状
免疫疗法的类型: 包括免疫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免疫 细胞疗法等
免疫疗法的效果: 可以有效减轻多发 性硬化症的症状, 延缓疾病进展,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师和心理 治疗师的帮助和支持
THANKS
汇报人:XX
定期进行体检,及 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避免过度紧张 和焦虑。
护理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进行康复训练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充足睡眠等
心理咨询: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患者需要得到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 对疾病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 量
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 和帮助
社区支持:社区组织和志愿者 的服务和支持
医疗支持:医生、护士和康复 师的专业指导和治疗
多发性硬化-PPT课件
06 结论
对多发性硬化的理解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大脑和脊 髓的神经纤维。
该疾病通常在成年早期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缺损,如视力丧失、肌肉 无力、平衡失调等。
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都与其发病有 关。
描述
多发性硬化以时间和空间的多发性为 特征,即病变部位在时间和空间上呈 现多发性,导致神经传导的异常,从 而引起各种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
特性
特性一
特性三
多发性硬化通常在青壮年时期发病, 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 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特性二
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多样,包括视力障碍、 肌肉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这些 症状在病程中会反复发作和缓解。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一
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免 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自身免 疫反应攻击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
造成神经传导的异常。
发病机制二
遗传因素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中也 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基因突变与多 发性硬化的发病风险相关联。
发病机制三
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吸烟、缺乏 维生素D等也被认为与多发性硬化 的发病有关。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休息,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感染、情绪波动等诱 发因素,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复查,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疾病的复发和进展情况。
05 多发性硬化的预防和预后
预防方法
01
02
03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疲劳、感染、情 绪压力等诱发因素,以降 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风险。
社会心理因素在多发性硬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作用的比较
社会心理因素在多发性硬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作用的比较叶海霞刘晓加王宗发 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1-4]的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通过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或者加重疾病的症状,从而影响疾病的进展、复发、转归以及预后,并最终决定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质最。
但这些研究者大多将“心理障碍作为MS、SLE的一个共病现象,或者是MS、SLE的症状之一”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而社会心理因素在MS发病及复发中作用的研究很少[5]。
本研究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MS、SLE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关系。
10. 3760/cma. j. issn. 1674 -6554.2011. 10.018 作者单位:510545广州,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内科(叶海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叶海霞、刘晓加),皮肤科(王宗发)万方数据万方数据@@[1]刘晓加,叶海霞,戴蓉,等.社会心理因素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心理 健康状况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413-415.@@[2]沈晓红,金晓红.心理社会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身症状 的关系.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55-356.@@[3]姚丽英,肖水源,梁巍,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 生活质量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05,7:955-956.@@[4] 兰海梅,刘晓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华 皮肤科杂志,2000,33:40.@@[5 ] Liu X J, Ye HX, Li WP,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oso cial factors and the onset of multiple sclerosis. Eur Neurol,2009,62: 130-136.@@[6 ] Hart SL, Vella L, Mohr DC. Relationships among depressive symp toms, benefit-finding, optimism, and positive affect in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after psychotherapy for depression. Health Psychol,2008,27 : 230-238.@@[ 7 ] Pakenham KI. The positive impact of multiple sclerosis (MS) on car ers:associations between carer benefit finding and positive and nega tive adjustment domains. Disabil Rehabil,2005 ,27 :985-997.@@[ 8 ] Mohr DC, Pelletier D. A tempor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on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Brain Behav Immun ,2006,20:27-36.@@[9] Theoharides TC, Kempuraj D, Kourelis T, et al. Human mast cells stimulate activated T cells: implications for multiple sclerosis. Ann N Y Acad Sci ,2008,1144 :74-82.@@[ 10 ] Bartolomucci A. Social stress, immune functions and disease in ro dents. Front Neuroendocrino1,2007,28:28-49.2011-04-19睡眠剥夺对大鼠不同脑区腺苷含量的影响冯飞许崇涛徐国建 腺苷在睡眠和觉醒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睡眠因子[1]。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征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观察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征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观察曾敏;冯灵;李梦岚;陈静;李银萍【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征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MS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性别分为男性组70例和女性组98例,分析MS患者的临床特征估、生活自理能力和影响其自理能力的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MS患者以无明显诱因发病为主,发病形式多为慢性起病,疾病分型以复发缓解型为主,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为主.MS患者神经损伤以感觉障碍、运动系统损害、视神经损害为主;男性组其他神经损害发生率高于女性组(P<0.05).男性组无残疾率显著高于女性组,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总残疾率均低于女性(P<0.05).自理能力良好者与自理能力损害者的病程、疾病分型、发作次数、首发肢体无力发生率、首发感觉障碍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发作次数、首发症状肢体无力是影响MS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S患者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为主,以感觉障碍、运动系统损害、视神经损害为主,病程、发作次数、首发症状肢体无力是影响MS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31)008【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多发性硬化;临床特征;生活自理能力;危险因素【作者】曾敏;冯灵;李梦岚;陈静;李银萍【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白质脱髓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认知行为疗法对多发性硬化抑郁预后的影响研究
年 6月对 M S并发抑郁者进行 了认 知行为疗 法及 随访观察 ,并 与 同期未进行认知行为疗法者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病死率等为观察指标 ,随访时 间为 5 年。
1 .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 P S S 1 3 . 0软件进 行分析 。计 量资 料 以 (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 资料 采用 X 检验 。以 P
况 ,通 过倾 听、鼓励 、共情等技术帮助其有效控制情绪 ,给予
有效 的心理支持 。利用启发式心理联想方法 ,帮助患者认识思 维 活动与情 感行 为之间 的联 系 ; ( 2 ) 帮助患者 意识到 自己惯
用 的错 误认 知模式 ,指导患者用另一种方式来替代和解释 目前 的思维 ,从 而 改变 歪 曲的思维 方式 ; ( 3 ) 采用 真实性 检验 、
反应 预防等方法指导患者改变不合理 的想法 ,建立积极的合理
观察组 5 l 6 ( 1 1 . 7 6 ) 8 . 6 8± 2 . 3 6 1 0 . 3 4± 2 . 6 7 1 ( 1 . 9 6 )
的认知模式 。指导患者参与放松训练 ,帮助其在认知和社会活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1 0 1例 中男 4 2例 ,女 5 9例。年龄 2 l一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4 6岁 ,平均 ( 3 4 . 2 1 ± 6 . 0 7 )岁 。入 选标准 : ( 1 )均符合 M S
诊断标准确诊 】 ,病程 3年以上 ,且为发作 一缓解型 ,其 间歇 期在 1 个月 以上 ,每次发作期 时间 2 4 h以上 ,且均在我 院治疗 及观察 ; ( 2 )无 意识 障碍 ,且 无痴呆 、精神疾病 个人史 或家 族 史、免疫缺陷病史或体征 者 ; ( 3 )扩 充神经 功能残疾 量表 ( E D S S )评分 3— 5分 ;( 4 ) 汉密尔顿 抑郁量 表 ( H A MD)评
多发性硬化症
病因三、环境因素:目前已经明确一些化学物质可以引起硬皮病样的改变,如
硅、聚氯乙烯、有机溶剂、博莱霉素、环氧树脂、色氨酸、喷他佐辛等,在长期接
触这些物质的人群中本病患病率较高。
病因四、免疫功能异常:本病患者存在较为广泛的免疫功能异常:本病常与系
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或者先后发生;病程
【多发性硬化症会对患者造成 哪些严重危害 】
、心脏损害:心脏的损害是其症状中较为常见的,可以出现心包、心肌或心脏传导系统的病
变。肺部损害造成的肺动脉高压也可加重心脏的病变,在疾病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常见临床
表现有心包积液、心肌受损、心率失常等。其中心包积液较常见,但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病情
发展较为缓慢,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肺损害: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对患者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纤维化及限
制性肺的伤害等。患者常见咳嗽、气短、运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在疾病早期,这些表现并不
明显,胸部线和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及了解病情。
、胃肠道损害: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来说,肠胃的表现常常被误诊,其主要为胸骨后烧
灼痛、反酸及吞咽食物后的哽噎感等。胃肠道的这些非特异性表现常常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
表格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分型 复发缓解型( ,) 临床最常见,约占,疾病早期出现多次复发和
缓解,可急性发病或病情恶化,之后可以恢复,两次复发间病情稳 定 继发进展型(,) 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可转为此型,患病年后的患 者转为此型,病情进行性加重不再缓解,伴或不伴急性复发原发进 展型 原发进展型(,) 约占,起病年龄偏大(~岁),发病后轻偏瘫或 轻截瘫在相当长时间内缓慢进展,发病后神经功能障碍逐渐进展, 出现小脑或脑干症状 进展复发型(,) 临床罕见,在原发进展型病程基础上同时伴急性 复发
什么是多发性硬化
什么是多发性硬化简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简称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它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炎症和脱髓鞘为特征的疾病,导致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多种症状。
病因多发性硬化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有关。
1.遗传:多发性硬化在家族中有一定遗传倾向,若亲属患有多发性硬化,个体罹患风险会增加。
2.免疫系统异常: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组织。
在多发性硬化中,免疫系统攻击脑脊髓的神经髓鞘,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损。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的触发因素之一。
例如,低维生素D水平、吸烟、感染以及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增加罹患多发性硬化的风险。
症状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症状包括:1.运动障碍:包括行走困难、肌力减退、肢体痉挛等。
2.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
3.视力问题:可能出现双眼视力模糊、视觉障碍或失明等症状。
4.平衡和协调问题:可导致失衡、手脚不灵活等。
5.疲劳:患者可能经常感到疲惫不堪。
6.肌无力: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无力的手臂或腿。
7.言语和吞咽困难:可能出现言语困难或吞咽困难。
诊断多发性硬化的诊断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多发性硬化的症状通常是反复发作的,并且可能出现于不同的神经系统部位。
2.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感觉、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等方面。
3.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疾病,并检测是否存在脱髓鞘带有特异性的抗体。
4.MRI扫描: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可以观察脑脊髓的异常信号,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减轻发作频率和延缓疾病进展为目标。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免疫调节药物:如干扰素、甲基泼尼松龙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和控制免疫系统的攻击性反应。
多发性硬化
(5)治疗期间
1、皮质类固醇:(甲强龙;强的松) 2、interferon-β,INF-β 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MTX,环磷酰胺,环孢 素A 4、免疫球蛋白(Ig) 5、血浆置换疗法(PE)
(6)饮食
主张低脂饮食、无麸质饮食和补充亚油酸
饮食,富含维生素D饮食
(7)生活护理
1、平时注意锻炼身体,防止病邪的侵袭,做 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避免手术、外伤、受寒、分娩等诱发因素。 3、起居有常,节制性欲,避免房劳过度损伤肾 中精气。 4、高温可阻碍神经传导,要避免用热水浴与其 他热疗等。
辅助检查
2、电生理检查 ①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 ②brainster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 ③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
辅助检查
3、影像学 ①CT: ②MRI:最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白质内多发 长T1、长T2异常信号。
临床分型
复发——缓解型(relapsing-remitting,RR) 继发进展型(secondary-progressive,SP)
原发进展型(primary-progressive,PP)
进展复发型(progressive-relapsing,PR)
辅助检查
1、CSF ①常规生化: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 15×106/L,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 ②IgG指数增高,鞘内IgG合成增高。 ③寡克隆IgG带。 ④细胞学:免疫活性细胞
诊
断
Diagnosis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治
疗
1、皮质类固醇:(甲强龙;强的松)
2、interferon-β,INF-β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MS诊断应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表现的疾病。
MS诊断需符合以下条件:2.1.1存在CNS多发病灶,具有时间多发和空间多发的特点;2.1.2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相似表现;2.1.3存在免疫介导的异常反应,如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增高和/或免疫球蛋白G(IgG)的脑脊液/血清比值(Q值)的异常升高;2.1.4具有临床分型特点。
2.2诊断流程:MS的诊断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2.2.1详细了解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神经系统和全身系统检查;2.2.2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2.2.3进行脑脊液检查,包括蛋白质、细胞、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检测;2.2.4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视觉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视神经诱发电位等;2.2.5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制定诊断方案。
3 MS的治疗3.1治疗原则:MS的治疗应基于病情分型、病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等多方面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包括以下方面:3.1.1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1.2控制疾病进展,减少病损形成;3.1.3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康复;3.1.4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3.2治疗方法:MS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MS治疗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3.2.1免疫抑制剂:如干扰素β、甲基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等;3.2.2免疫调节剂:如胞磷胆碱、丙种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等;3.2.3症状治疗药物:如抗病毒药物、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等。
3.3治疗进展性MS:对于进展性MS,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3.3.1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3.3.2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深静脉血栓预防等;3.3.3新药研究:如微生物疫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临床治疗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临床治疗发表时间:2010-08-25T10:01:31.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杨丽[导读]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免疫学、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能提高临床确诊率,磁共振成像较CT意义大。
杨丽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东海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039-02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分析3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一般资料、临床定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
结果 MS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起病较急,病程多可缓解,上呼吸道病变感染是其主要诱因之一,脊髓、视神经受累多见,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免疫学、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能提高临床确诊率,磁共振成像较CT意义大。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诊断治疗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病。
中枢神经系统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空间多发性)与病程中的缓解与复发(时间多发性)构成了多发性硬化的主要临床特点。
部分病人可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一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32例,以上患者诊断符合Mcoonald诊断标准[1]。
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4~65岁,平均(35.1±14.7)岁,其中病情在1周内达到高峰的急性起病,有16例;亚急性起病即病情在1周到1个月内达到高峰,有9例;慢性起病为病情1月以上才达到高峰,有7例。
患者病程2 d~15年,平均为(4.7±2.5)年。
有22例患者有明确的发病诱因:其中感冒17例,劳累4例,酗酒1例。
二临床表现(一)一般临床资料1.发病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平均发病年龄30岁。
儿童多发性硬化33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Ab ta t Obe t e T ec b ec ncletrs f eitc hpesl oi( ) Meh d Pt ns i nsd sr c jci o sr e h l iafa e da il ce s MS . to s ae tda oe v d i t i u op i r mu r s i g
a r olc e r m a 9 8 t rh 2 1 s MS wee c l t d f e o M y 1 9 o Mac 0 1,r — v l a e i 0 5 Mc n d d a n si c tra f r MS e e au t d w t 2 0 Do a i g o t r e o .T e d t f h l c i i h aa o ci i a n fsa in,lb r t r x mi ai n,io o r p y a d fl wig u e e a a y e . s t A t t f 3 f a ig o e l c lma i tt n e o a oa oy e a n t o c n g a h n l n — p w r n z d Re ul oo l s oa o n l a n s d l 3 i d c s s w r e r i d i t h t d ,1 l sa d 1 e ls a e e e r cu t no t e su y 7 ma e n 6 f mae .Ag f n e a g d f m . o 1 8 y a s i 6 p t n sb f r e e o s t n e r 2 3 t 4. e r ,w t 2 ai t eo e o r o h e
性脑病 起病 ; 障碍 、 视力 惊厥和脊髓受 累常见 。M I R 显示皮质下 白质 病灶 多见。以复发一 缓解型为 主, 多于半年 内复发 。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病程和预后
产 生 和 作 用 环 节 , 进 受 损 的神 经 髓 鞘 再 生 _ ] 促 4 。糖 皮 质 激 素 曾 经 是 治 疗 G S的 主 要 药 物 , 目前 多 数 学 者 认 为 , B 但 急 性 期 应 用 激 素 治 疗 不 能 缩 短 病 程 和 改 善 预 后 , 至 可 能 推 甚 迟 恢 复 及 增 加 复 发 率 。2 0 ] 0 3年 美 国 吉 兰 一 雷 综 合 征 治 巴 疗 指 南 已禁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0 0年 我 国最 新 版 指 南 中 不 推 21 荐 使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治 疗 。 目前 治 疗 G S疗 效 比 较 肯 定 的 B 是 集 中在 大 剂 量 免 疫 球 蛋 白 冲击 治 疗 和 血 浆 置 换 疗 法 两 个 方 面 。免 疫 球 蛋 白治 疗 的作 用 机 制 可 能 是 大 量 抗 体 竞 争 ] 性 阻 止 抗 原 与 淋 巴细 胞 表 面抗 原 抗 体 结 合 , 疫 球 蛋 白调 免 节 独 特 型 免 疫 调 节 网络 , 强 N 细胞 非 特 异 性 抑 制 , 强 增 K 加 抑 制 性 T 细 胞 免 疫 活 性 等 _ 。对 于 病 情 进 展 GB 8 ] S患 者 、 有 呼 吸 肌麻 痹 可 能 者 , 尽 早 应 用 大 剂 量 免 疫 球 蛋 白 治 疗 。 应
[5 o e ]B wyr HR,Olv rM. Gul i ar y do :ma ae o e ia B resn rme ln ng —
m e t a r a me p i n o a i n s wih mo e a e t e n nd t e t nto to s f r p te t t d r t o s —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炎症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免疫介导性疾病。
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MRI的影像学表现为CNS白质广泛髓鞘脱失并伴有少突胶质细胞坏变,也可伴有神经细胞及其轴索坏变。
MS病变具有时间多发和空间多发的特点。
MS的临床分型MS好发于青壮年,女性更多见,男女患病比率为1:1.5~1:2。
CNS各个部位均可受累,临床表现多样。
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复视、肢体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
一、复发缓解型MS(RRMS)疾病表现为明显的复发和缓解过程,每次发作后均基本恢复,不留或仅留下轻微后遗症。
80%~85%MS患者最初为本类型。
二、继发进展型MS(SPMS)约50%的RRMS患者在患病10~15年后疾病不再有复发缓解,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过程。
三、原发进展型MS(PPMS)病程大于1年,疾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复发过程。
约10%的MS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四、进展复发型MS(PRMS)疾病最初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中偶尔出现较明显的复发及部分缓解过程,约5%的MS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五、其他类型根据MS的发病及预后情况,有以下2种少见临床类型作为补充,其与前面国际通用临床病程分型存在一定交叉:1.良性型MS(benign MS):少部分MS患者在发病15年内几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残留症状及体征,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
目前对良性型无法做出早期预测。
2.恶性型MS(malignant MS):又名爆发型MS(fulminant MS)或Marburg变异型MS(Marburg variant MS),疾病呈爆发起病,短时间内迅速达到高峰,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MS的诊断一、诊断原则首先,应以客观病史和临床体征为基本依据;其次,应充分结合辅助检查特别是MRI特点,寻找病变的时间多发及空间多发证据;再次,还需排除其他可能疾病。
《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01
尿路感染处理
02
褥疮处理
根据病情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保持尿路通畅。
局部换药、清创,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进行治疗。
03
深静脉血栓处理
使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或手术治疗 ,同时注意防止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的发生。在处理并发症时,需密切关 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营养 支持,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和生活质 量。
非药物治疗策略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专业 的康复训练,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 等。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环境改善
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避免诱发因素。
患者管理与教育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尿路感染
褥疮
深静脉血栓
多发性硬化患者常因排尿障碍 需长期留置尿管,易发生尿路 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 痛等症状。危险因素包括长期 卧床、留置尿管、免疫力低下 等。
由于多发性硬化患者常出现肢 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长 期卧床易导致皮肤受压、血液 循环不畅,从而发生褥疮。危 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营养不 良、皮肤清洁度差等。
多发性硬化患者因活动减少、 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易发生 深静脉血栓,表现为肢体肿胀 、疼痛等症状。危险因素包括 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血液高 凝状态等。
预防措施与建议
尿路感染预防
定期更换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患者多 喝水等。
褥疮预防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增加营养摄入 等。
多发性硬化与脱髓鞘病
一.单选题:1. 多发性硬化(MS)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为:A 位于脑干的脱髓鞘病变B 位于小脑的脱髓鞘病变C 位于内囊的脱髓鞘病变D 位于侧脑室周围的脱髓鞘病变E 位于半卵圆区中心的脱髓鞘病变2. 下列关于MS病理改变说法正确的是:A MS脱髓鞘病变以灰质受累为主B 本病病变特点为脱髓鞘改变,即使晚期也不会影响到轴突C 早期新鲜病变可见硬化斑D 在MS疾病各时期都存在脱髓鞘和轴索的损害,只是不同时期的突出损害有所不同E 病变晚期可有轴突崩解,神经细胞减少,代之以神经胶质形成的影斑3. 下述哪项体征高度提示为多发性硬化:A 眼球震颤、复视B 核间性眼肌麻痹、眼球震颤C 一个半综合症、感觉障碍D 视盘水肿、痉挛性截瘫E 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共济失调4. 一个半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为:A 炎症或小血管瘤压迫脑干脱髓鞘病或腔隙性梗死B 基底节部位的多发腔隙性梗死或炎症C 脑干脱髓鞘病或腔隙性梗死D 小血管瘤压迫或脑干脱髓鞘病E 腔隙性梗死或小血管瘤压迫5. 关于多发性硬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脑脊液急性期细胞数轻度增多B 脑脊液中IgG量增高C CT上可见脑室周围和白质高密度硬化斑D 磁共振T2加权像可见脑室周围和白质中散在的高信号硬化斑E 听觉、视觉及体感诱发电位异常6. 下列哪种症状及体征为MS典型大的发作性症状,且常为确诊病例的特征性表现:A 单肢痛性发作及球后视神经炎B 张力障碍性痉挛及单肢痛性发作C 张力障碍性痉挛及横贯性脊髓炎D 球后视神经炎及横贯性脊髓炎E 横贯性脊髓炎及单肢痛性发作7. 下列哪项为临床确诊的MS:A 病程中有两次发作,一个临床病变证据,CSF OB/IgGB 病程中有一次发作,两个分离病灶临床证据,CSF OB/IgGC 病程中有一次发作,两个不同部位病变临床证据D 病程中有两次发作,一个病变临床证据和另一个部位病变亚临床证据E 病程中有一次发作,一处病变临床证据和另一部位病变亚临床证据8. 下列哪项不是脱髓鞘疾病常见的病理改变:A 神经细胞相对完整B 神经纤维髓鞘破坏C 神经轴索严重坏死D 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侵润E 病变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9. 下列哪项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无关:A 病毒感染B 遗传易感性C 环境因素D 自身免疫因素E 血管炎10. 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A 原发进展型B 继发进展型C 复发-缓解型D 进展-复发型E 良性型11. 35岁妇女,一年前疲劳后出现视物模糊,未治疗约一周后好转,近一周感冒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及麻木,伴有视物叠影。
多发性硬化
提示预后良好的因素包括女性、40岁以前发病、临床表现视觉或体感障碍等;出现椎体系或 小脑功能障碍提示预后较差。约半数患者发病10年后遗留轻度或中度功能障碍,病后存活期 可长达20~30年,但少数可于数年内死亡。
第四节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治疗
14.认知障碍的处理 MS患者多表现在记忆力、注意力、概念理 解、执行能力、信息处理速度和空间技能等方面 障碍,而整体智力水平和语言能力相对保存。 康复治疗的主导思想是:代偿、代替和直接 训练。
15.情感精神障碍的处理 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第五节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结局
1.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发病,临床表现复杂。
康复角度
原发症状 继发症状
第二节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原发症状: ①运动障碍:多为不完全单瘫、偏瘫、截瘫或四肢瘫,以中枢性瘫痪多见,晚期可出现假性球麻痹。 ②感觉异常:如针刺感,烧灼感,触电感,麻木感,疼痛等。 ③眼部症状:常为急性视神经炎的表现如视力下降;也可出现眼肌麻痹及复视;另外,眼球震颤也
第四节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治疗
4.疲劳的处理 常表现为缺乏活力,精力不充沛;易疲劳性;不可抗拒的睡眠等。 1)保证患者的睡眠; 2)冷疗法 ; 3)药物治疗。 5.震颤和共济失调的处理
辅助具的使抗用重能力改姿善势因和震刺颤激和近共端济肌失肉调收造缩成的的方不法便;。
运 通过增加感觉信息而促进活动的稳定性;
第二节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1.
3.1次发作,有2个或2个以上病灶证据,再附加下列条件之一:①MRI证实病灶在时间上
的多发性;②有2次临床发作。
抑郁对多发性硬化预后的影响研究
抑郁对多发性硬化预后的影响研究刘艳;张晓明;赵淑霞;潘更毅;徐心阔;蔡美霞;左新阳【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3(21)1【摘要】目的探讨抑郁对多发性硬化(MS)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1例MS并发抑郁患者(抑郁组)及90例MS未并发抑郁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发作次数、发作期时间、随访前后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 评分、病死率等,随访时间为3年,以ED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心理状态.结果随访后抑郁组与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病死率、发作次数及发作期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抑郁组轻、中、重度抑郁患者与对照组患者ED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并发抑郁患者肺部感染率及病死率明显升高,发作次数增加及发作期时间延长,且抑郁程度越重MS患者生活质量越差.【总页数】2页(P80-81)【作者】刘艳;张晓明;赵淑霞;潘更毅;徐心阔;蔡美霞;左新阳【作者单位】463008,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神经内科;463008,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神经内科;463008,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神经内科;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63008,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神经内科;463008,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1【相关文献】1.循证护理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预后影响研究 [J], 黄冬;魏炎;张英2.早期抗抑郁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J], 吴丽华;王怡雯;郝磊;田洪;张玉波;周虎传;刘磊3.抗抑郁治疗早期反应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J], 刘海平;张程赪4.循证护理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预后影响研究 [J], 黄冬; 魏炎; 张英5.认知行为疗法对多发性硬化抑郁预后的影响研究 [J], 陈秋丽;张晓明;赵淑霞;潘更毅;徐心阔;蔡美霞;刘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内科出科考试题及答案
神经内科出科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或急性上升性脊髓炎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痰多、发绀时,应及早()A、吸痰B、吸氧C、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D、胸外人工呼吸E、气管切开正确答案:E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脑磁图有脑组织和颅骨的衰减B、脑电图的改变要早于脑磁图C、脑电图记录的是神经细胞的突触前电位和细胞外的容积传导电流D、脑磁图的空间定位水平不高E、脑磁图记录的是由突触后电位引起的细胞内离子电流产生的磁场正确答案:E3、颈内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A、对侧偏瘫B、对侧偏身感觉障碍C、失语D、对侧上肢或下肢的发作性瘫痪E、同侧单眼失明正确答案:D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临床表现最具特征性的是()A、常有颅神经损害B、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C、腱反射减弱或消失D、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E、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正确答案:E5、脊髓空洞症常发生于()A、中胸段B、上腰段C、下胸和上腰段D、下胸段E、下颈及上胸段正确答案:D6、Brudzinski征阳性的表现为()A、下肢抬不到30°,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B、从掌面弹拨中间三指指尖,各指屈曲C、伸膝受限伴疼痛和屈曲痉挛D、颈抵抗存在E、双侧髋关节屈曲和膝关节屈曲正确答案:E7、多发性硬化中MRI检查发现脑室周围病灶特点为()A、多个类圆形及其融合灶短T1,长T2B、单个类圆形及其融合灶长T1,长T2C、多个类圆形及具融合灶长T1,短T2D、多个类圆形及具融合灶长T1,长T2E、多个类圆形及其融合灶短T1,短T2正确答案:D8、一个52岁的女性半年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痴呆、震颤、步态共济失调和肌阵挛性抽搐,言语变得缓慢而模糊,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家族史。
头部MRI发现双侧基底节信号轻微升高,EEG记录到异常背景活动,伴有1次/秒的尖波,后者向头部双侧扩散。
动脉造影未见血管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 硬化 ( lpesl o i, ) 中青 年 mut l ce s MS 是 i r s 常见 的慢性 自身免 疫性 中枢神 经系统 脱髓鞘 疾病 , 可 分 为 复 发 缓 解 型 ( e p igrmi ig MS rl s -e t n a n一 t ,
有 致残性 , 自最初 发病 起生存 期 约为 2  ̄4 年 , 0 5 达
到 扩展致残 量表 ( x a d ddsbhysau cl, e p n e i it ttssa a e E S ) 分 6分 ( D S评 经常 需 要 间歇性 或 单侧 性 帮 助 ,
如 使用拐杖 等情 况下才 能行 走 1 0米 ) 0 的平均 时间
2 5 其 他 怀 孕 对 女 性 患 者 预 后 也 有 一 定 影 .
响 ] 在 对 确 诊 的女 性 MS患 者 的研 究 中 发 现 , 。 孕
基 因 , 多出现 于预后 欠佳 的 P MS患者 。 更 P
期 MS发作风 险 比产 后及非 孕期 均低 , 产妇 比未 经 产妇发 作风 险更低 , 怀孕 患者 比非 怀孕 患者发作 风
rvrl a l W , R W ) 其 所 编 码 的 具 有 强 o i mi HE V— 及 af y
和一 QB *0 0 D 1 6 3与 MR 像 上 预示 病 情 相 对 严 重 I 的病灶 间具 有很 强 的相 关性 , DR 7 D 而 1 、 Q2以及 MS患 者 相 对 较 少 出 现 的 D 、 Q5提示 预 后 欠 R1 D
为 1 . ~2 . 2 7 7 0年 , 望 寿 命 比健康 人 群 约减 少 8 期
2 3 个人 习惯 .
有研究 结果显示 l 曾经 吸烟 者 比 6
不 吸 烟 者 患 进 展 型 M S可 能 性 更 大 ( P< 0 0 ) 尤 .1 ,
岁 L 。综合 评估患 者病情 、 析 MS预后 因素 以及 1 ] 分 据 此选择合 适 的治疗 方 案 对 延缓 残 疾 发生 和 延 长
险低 。
2 一 般 情 况
21 性别 . P MS与 S MS的性 别 比例 不 同_ , P P 4 ]
3 临 床 表 现
多项研 究 m 发现 , 病程类 型为 RR MS 首 发 , 症状 为感觉 障碍 , 发作 累及部位较 少 、 解完 全 、 缓 持 续 时间短 、 病情较 轻且距 再发 时间长 , 复发不频 繁 、 至不 可逆性 残疾 时 间长 等 因素 提示预后 相对 较好 ;
l 遗 传 背 景
有 研 究 发 现 , 位 基 因 位 点பைடு நூலகம்HL — R 1* 等 AD B
1 0 、DOB 5 1一 1*0 0 、DQB1* 0 0 、DQB1*0 0 3 1一 32一 62
等环境 因素 在 MS发病 中有一 定作 用 , 并认 为在 其 病程发 展及 预 后 中也 可 能具 有 一定 作 用 _ 。人 内 7 ] 源性反 转 录 病 毒 家 族 W ( u n e d g n u e— h ma n o e o srt
免疫病 理 活性 的病 毒 包 膜蛋 白 (n e p rti, e v l epoe o n E V) MS的病情 进展及 预后也 可能相关 。 N 与
佳 , 与 相 对 严 重 的 病 情 有 相 关 性 。Mc o n l 也 D n el
等 研 究 发 现 HL — RB *1 。 A D 1 5基 因 为 M S的 易 感
生存 期具有 重要 意义 。
其是 开始 吸烟年龄 在 1 5岁 以下者 进人进 展期 的年 龄 比不 吸烟 或晚 吸烟者也 更小 ( P<0 0 ) .1。 2 4环境 因素 流行 病 学 研 究 结 果显 示 , 染 、 . 感 毒
物接触 、 免疫 接种 、 营养 状况 、 素水 平 变化 、 伤 激 外
虫国 垒鱼垄堂塑韭垒
苤壹
生!旦箜 ! 塑 鲞箜
i
uo m uo & N uo 21 , o 1, o5 ri m nl erl 00 V 1 7 N . .
多 发性 硬 化 的预后 影 响 因素
高靓 叶好 好 张 旭
摘 要 : 多 发 性 硬 化 ( ) 中青 年 常 见 的 致 残 性 疾 病 。 此 文 对 MS患 者 的 遗 传 背 景 、 般 情 况 、 MS 是 一 临床 表 现 特 征 、 关 检 查 结 果 、 往 治 疗 情 况 中 影 响 预后 的 因素 进 行 综 述 。 相 既 关键 词 :多 发性 硬化 ;预 后
RR MS 、 发 进 展 型 ( r r rg es e MS, )原 p i yp o rsi ma v
PP S 、 发 进 展 型 ( e o d r o r s ie MS, M )继 s c n a ypr g esv
情 逐渐进 展 而无缓 解 , 与病 程初期 为复发 缓解 过程 的 S MS相 比通 常 预后 更 差 , P 而其 女 性 患 者 比例 低 于 S MS 提示 女 性 MS患 者 预后 相 对较 好 , P , 这 可 能与雌 激素对 MS的免 疫调节 作用有 关 。 2 2 起病 年龄 . 多项研 究发 现 , RR 与 MS患 者相 比 P MS患者平 均发病 年龄较 大 。Smo e P i n 等 报 道 , 童起 病 的早 发型 MS患者 与晚发 型 MS患者 儿 达到 E S D S评 分 4分 的平 均 时 间分 别 为 2 . 2年 02
和 1 . 7年 , 明 早 发 型 M S患 者 病 情 进 展 相 对 缓 09 表 慢。
S MS 、 展 复 发 型 ( r gesv 一 p ig MS P )进 po rsier s , . da n
P MS 、 R ) 良性 型 5种 类 型 。 前 4型 病 程 晚 期 均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