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简版)

合集下载

[神经影像]“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神经影像]“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神经影像]“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病史摘要】女,35岁。

发作性左侧上下肢强直性抽搐15天,进行性加重。

图1多发性硬化MRI检查【影像所见】图1A、B、C、D、E、F,横轴面T1WI、T2WI及矢状面T2 Flair 可见侧脑室旁脑白质内多发斑点及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模糊,部分病灶垂直于侧脑室体部分布。

图1G、H、I、J、K、L,增强扫描见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多个结节状、斑片状异常强化。

【诊断和分析】本病例诊断为多发性硬化。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脱髓鞘斑块好发部位包括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白质、胼胝体、脑干等部位;②CT主要表现为等或低密度影;MRI 1WI病灶中心为低信号,外周为环状稍高信号(“灶中灶”外观),T2WI(矢状面最佳)为双侧非对称性卵圆形高信号,胼胝体及脑室周围可见垂直征,可存在占位效应及灶周水肿;③增强扫描可提示疾病的活动程度,活动期病灶强化;④活动期病灶DWI表现为高信号;⑤MRIS提示Cho峰升高,NAA峰降低。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主要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相鉴别。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为单次发作,临床无反复发作、缓解的病程特点,影像上两者表现相似,难以区分,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有时可累及基底节区,多发性硬化通常不累及基底节区。

【检查方法及选择】MRI常规扫描序列及DWI是多发性硬化最敏感的检查方法,MRIS能为本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临床病理和随访】多发性硬化的病理特点为:活动期表现为炎性反应,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周围袖套,髓鞘崩解和细胞增生,病灶常以小静脉为中心,继而扩大融合,沿白质深部小静脉周围的炎性脱髓鞘反应是影像学表现为“垂直征”的基础;慢性期细胞浸润消退,髓鞘脱失,少突胶质细胞几乎消失不见,轴索相对保存,细胞间隙增大,小静脉壁增厚并透明变性。

本病主要为亚急性发病,多起病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表现为时间及空间上的多发性,临床过程常为复发缓解交替进行,数年后病情进行性加重,激素治疗后MRI增强扫描病灶均减少或消失。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

CT表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内,对称性分布多发斑 片状低密度灶。
MR表现:大小不一,边缘稍模糊,散在长椭圆形长T1长T2异常 信号影,一般无占位效应。(目前MRI是最佳检查方法)
典型部位为侧脑室旁,病灶长轴与脑室“垂直”分布(直角脱 髓鞘征);其次为胼胝体、颞叶、脑干、小脑、 脊髓,亦可位 于近皮质,单发病灶幕下多见(延髓多见)。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
一、概述

二、临床

三、影像
四、鉴别诊断
五、治疗、预后
一、概述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又称播散性硬化,是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中青年女性多见。我 国以白质软化坏死为主。以病灶多发,病程复发与缓解反复交替 为特征,具有发生时间、空间的多发性。
NMO:
四、鉴别诊断
五、治疗、预后
激素治疗有效,容易复发,致残率高。
倒逗点征:发生在胼胝体压部的MS,矢状位T2WI表现为“倒逗 点”状高信号。
视神经病灶:包括范围较短,一般不累及视交叉,也可表现为 视神经萎缩。
脊髓病灶:颈胸段多见,偏后部或偏侧性多见,短脊髓节段(病
灶>3 mm且<2个椎体节段,横断面上<1/2 脊髓面积),水肿一般 较轻。
同时出现脑部和脊髓病灶对于MS诊断价值大,特别是脑内病灶具 有分布于脑桥、侧脑室及皮层下的特征。
活动期:膨胀感,边缘模糊,T1WI表现低或略低;T2WI表现 “核心+晕环”征象。增强后呈斑点/斑片状/环形/半环形强化。
“煎蛋”征:活动期的斑块多呈长T1、长T2信号,周边多可见等 信号成分,周围可见因血浆蛋白渗出的水肿带,称为 “煎蛋征”。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弥漫性白质病灶 低密度
视神经炎,脊髓受累,常 ≥3个椎体节段
低密度
MRI
急性活动期:T1低, T1低信号,T2高信号
脊髓肿胀增粗,中央点、斑
T2、DWI高,明显强化。
片长T1长T2信号
静止期:T1等T2高,
无强化
小结
MS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 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中青年女性好发。 影像上: ①时间多发性、空间多发性在MR上的表现。 ②侧脑室旁“直角脱髓鞘征象”。 ③增强MR:不完整的环形强化。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诊 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概念: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 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 主要临床特点:部位多发于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 脑干和小脑;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病程中 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体征具有空间多发性和病程时间多 发性。
影像学表现
MRI(提供空间多发性、时间多发性的客观证据): • 病灶大小不一,小病灶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长径方向
往往与侧脑室前后方向垂直-直角脱髓鞘征;较大病灶多 融合,形态不规则。 • 活动期病灶周边明显强化,激素治疗后病灶明显减少并 缩小。 • 脊髓MS以颈胸段多见。
影像学表现
MR-脑部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
CT: • 平扫:病灶为等或低密度,多无占位效应,
病灶小。累及白质(多发)、视神经、脑干 及小脑。 • 增强扫描:病灶可有强化(早期活动征象, 因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壁渗透性增高,对比 剂外渗)、无强化(慢性期)以及脑萎缩 (晚期)的表现。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
MRI(提供空间多发性、时间多发性的客观证据): • 颅内表现为大小不一类圆形的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无占

[颈椎影像]“颈髓多发性硬化”的症状体征、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颈椎影像]“颈髓多发性硬化”的症状体征、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颈椎影像]“颈髓多发性硬化”的症状体征、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颈髓多发性硬化定义●是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散在分布的硬化斑块;多发于颈髓症状和体征●感觉异常●运动及感觉症状类似于神经根病和(或)脊髓病●常伴眼神经炎●反射亢进●消化道症候群和膀胱症候群●高温可加剧症状(乌托夫征)●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必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自然病程:本病发病后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流行病学●30~40岁高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率:女性>男性●欧洲西部地区高发●高纬度地区高发,随纬度降低至赤道发病率直线下降●家族群发影像学检查●脑及颈髓MRI检查:■T1加权像、T2加权像以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偶需造影剂成像影像学表现●磁共振检查T2加权像脱髓鞘斑块呈高信号●FLAIR像中斑块更明显●T1加权像表现正常●斑块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较好辨认●斑块早期更明显●无脊髓内扩散●伴有脑及颈髓内损伤可增加诊断特异性其他检查●如果出现神经根病症状则需做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以排除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大脑激发电位测试可用于脊髓和脑神经损害的定量测定鉴别诊断●脊髓缺血和梗死●特发性横贯性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ADEM)治疗●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β干扰素●血浆净化●醋酸格拉替雷●米托蒽醌●那他珠单抗●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图1 (A)磁共振成像T2加权像矢状位图像示C4颈髓内可见一明显卵圆形高信号斑块,符合多发性硬化斑块表现。

(B)横断面梯度回波序列图像亦可见斑块表现为脊髓左侧稍高信号区(白色箭头)。

多发性硬化影像学

多发性硬化影像学

多发性硬化影像学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多发性硬化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髓鞘受损,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

该疾病通常影响年轻成年人,女性发病率较高。

影像学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关键工具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脑脊液分析。

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脑脊液分析则可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异常水平。

在磁共振成像中,多发性硬化患者通常表现为脑白质异常信号灶,这些异常信号灶称为脱髓鞘斑(demyelinating plaques)。

这些斑块在T2加权图像上呈现高信号强度,而在T1加权图像上呈现低信号强度。

此外,多发性硬化的斑块通常呈现多发性、对称性分布,有时呈现环状增强。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另一重要手段。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中可检测到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增高,特别是IgG的异常增高。

这些蛋白质的异常水平可以反映患者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有助于诊断多发性硬化。

除了MRI和脑脊液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脑电图(EEG)也可用于多发性硬化的辅助诊断。

VEP可以检测视神经功能是否受损,而EEG可评估大脑电活动是否异常。

在治疗方面,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疾病修饰性药物、免疫调节剂和对症治疗等。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被应用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

总之,影像学在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疾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通过科学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更好地了解多发性硬化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研究致力于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保障。

多发性硬化的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多发性硬化的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单相病程。 ➢ 病前1-2周常有传染病、预防接种或呼吸道感染史。 ➢ 静脉周围出现炎性脱髓鞘,散布于大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的灰质和白
质,以白质为主。 ➢ 起病急,全脑症状明显,常伴高热。 ➢ 影像表现:急性期: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内不对称的多发斑片状病灶,近
➢ 临床特点:病变发生时间的多发性和病变空间的多灶性。 ➢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或鞘内IgG 合成率升高。 ➢ MRI表现:“直角脱髓鞘征”;胼胝体常受累(矢状面多见萎
缩),脊髓病灶常位于脊髓侧后部,不超过脊髓横径1/2,长径 不超过两个椎体,视神经病变可见视神经增粗、信号异常,脑萎 缩。
谢谢
➢ 常见的部位为苍白球、尾状核头、壳核、红核、黑质 等处,T2WI低信号。
➢ 铁沉积可以评估MS 患者病灶,与疾病进展有关。
MRI表现
• 目前进展:高场强MR能较低场强MR发现更多的病 灶 ,双反转恢复(DIR)序列;发现皮质病变及海马病 变;超小颗粒铁氧化物(USPIOs) 增强—USPIOs被 巨噬细胞吞噬,反应细胞浸润, USPIO s增强可能在 钆增强之前几周, 并可能在钆增强停止后持续,DTI、 fMRI。
关于空间和时间多发性影像标准
空间多发性标准需满足: ➢ CNS以下5个区域中的2个区域:(1)3个以上脑室旁病灶;
(2)1个以上幕下病灶;(3)1个以上脊髓病灶;(4)1个以 上视神经病灶;(5)1个以上皮层/近皮层病灶。 ➢ 时间多发标准: ➢ (1)与基线MRI比较,在随访中出现1个以上新的T2或增强病 灶,对随访时间无特殊要求;(2)在任何时间同时存在强化和 非强化病灶。
MRI表现
大小不一类圆形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冠状 位病灶呈条状垂直于侧脑室(“直角脱髓鞘征”);胼胝 体常受累(矢状面多见萎缩)。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诊断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诊断

VS
脊髓CT
显示脊髓内低密度病灶,病灶多位于脊髓 中央部位。
眼肌与视神经影,视神经增 粗、肿胀等异常信号。
眼肌与视神经CT
显示眼肌与视神经密度增高或降低等异常表 现。
其他部位影像表现
肌肉MRI
显示肌肉内多发斑块状异常信号,病灶多位 于肌肉中央部位。
骨关节影像
征进行综合诊断。
经验二
MRI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T2加权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 复序列。
经验三
多发性硬化病灶多位于脑室旁、视 神经、脊髓等部位,需留意这些区 域是否存在病灶。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一
探索多发性硬化影像学特征与临 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提高诊断准
确率。
研究方向二
研究多发性硬化影像学进展与疾 病进程的关系,为疾病监测提供
病例一
患者李某,女,45岁,因视力下降、肢体无力等症状就诊,MRI显示脑部存在多个T2 高信号病灶,诊断为多发性硬化。
病例二
患者张某,男,38岁,因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就诊,MRI显示脊髓存在多个病灶, 诊断为多发性硬化。
诊断经验分享
经验一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表现多样, 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
04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表现
脑部影像表现
脑部MRI
显示脑白质多发斑块状病灶,病灶多位于侧脑室周围,呈圆形或类圆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脑部CT
显示脑白质低密度病灶,病灶多位于侧脑室周围。
脊髓影像表现
脊髓MRI
显示脊髓内多发斑块状病灶,病灶多位 于脊髓中央部位,呈长条状或斑块状,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疾病进程的监测
病灶数量与分布

中级病例多发性硬化影像表现

中级病例多发性硬化影像表现

中级病例多发性硬化影像表现
病因病理
主要为发生在脑白质内的髓鞘脱失,形成多发的脱髓鞘斑块。

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女性稍多,20-40岁多见,特点是症状多发,多变。

一般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可以为部位多变的轻偏瘫。

有人可以自愈。

【影像学表现】
早期:平扫脑室周围见多处低密度区,常表现为脑室前后角及三角区明显的斑片状低密度灶。

增强扫描时低密度灶有强化,密度增高,40%~53%有强化,因此有人认为,对比增强是活动期多发性硬化的特殊CT征象。

主要是因活动期血脑脊液屏障破坏,血管壁渗透性增高,使对比剂外渗,而出现强化。

慢性期:病变可累及大脑各部白质、视神经、脑干及小脑常表现为脑室周围脑白质比较广泛的低密度斑,其CT值平均低于正常脑组织10Hu但增强检查时多无强化及占位效应,为此可与脑瘤区别。

晚期:主要表现为脑萎缩,据统计多发性硬化至晚期35%~46%有脑萎缩,表现为脑沟、脑裂增宽加深,白质萎缩表现为脑室系统扩大。

MR显示结节硬化病变较CT有明显优势,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边界较清晰,无占位效应或轻度占位效应,新鲜病灶与陈旧性病灶可同时存在。

来源:Neurology,14, 2004; 63。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金真
【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5(020)004
【摘要】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最常见的致残性脱髓鞘疾病中名列第二,仅次于年龄相关的缺血性脱髓鞘疾病。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儿童期MS的发病率是0.135~0.250历,在婴幼儿约是0.04~0.14历。

女性与男性患病的比例在成人约为2:1,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高达5~10:1。

MS的确切病因不明,目前资料表明与基因和自身免疫有关。

在MS的诊断中,MRI是公认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总页数】3页(P297-299)
【作者】金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磁共振室,北京,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9
【相关文献】
1.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核磁共振的诊断意义 [J], 杨淞然;蒋少艾;潘小平
2.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核磁共振表现 [J], 陈丽琴;陆燕芬;张育才
3.儿童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磁共振特点 [J], 王江桥
4.儿童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特点 [J], 赵志华;胡学强
5.儿童原发性脑膜瘤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J], 顾卫彬;方世元;马丁;侯欣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检查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检查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检查多发性硬化(MC)的影像学检查首选:磁共振成像(MRI)通常MRI是MS病人需要的唯一检查,MRI因其可以精准的预测而远远优于其他影像技术。

矢状面T1WI描绘了多个胼胝体低信号病变,这是多发性硬化症的特征表现MS病人的冠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MRI显示了脑室周围的高信号强度病变,表现出多发性硬化症的典型分布。

冠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磁共振成像(FLAIR MRI)对病变的检测很敏感,尤其是对小脑幕上的病变有着高度敏感性。

MS病人的纵向T2加权磁共振成像显示了许多位于胼胝体及其周边的白质斑块。

MS病人的纵向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显示出几个高信号病灶,这是炎症性疾病活动的特征。

但MRI的局限在于通常影像上表现出的病变部位与临床症状不一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除此之外,MRI在MS的诊断上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尤其是在MS病程进展的初期,对于经典的离散性病变复发- 缓解型MS可以很好地显示。

然而有时在MRI上,MS与非特异性白质病变表现一致,并没有表现出敏感性和特异性,这对医生的诊断有一定的干扰。

因此,医生应该更仔细地从细节观察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病人的神经病史和临床症状,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其他检查方法优劣对比:普通X线平片在MS的诊断中显示不出阳性预测值,但平片可以用作排除机械性骨损伤。

血管造影术在MS诊断中的作用很小。

但如果病人的症状与中枢神经系统(CNS)脉管炎相符合,偶尔也会考虑使用血管造影术。

脑脊液的寡克隆带和IgG水平的检测不再是MS检查的常规项。

但是在MRI不适用或者MRI无诊断意义时,也会使用这两项检查。

CT检查同X线平片相似,自MRI问世以来,CT扫描对MS的诊断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CT影像可以排除其他神经损伤的情况,但对于诊断MS来说,阳性预测值还是较低,假阴性率很高。

静脉注射双倍或三倍剂量的造影剂后的增强CT扫描,可以用于确诊活动性的MS病变,但对与慢性病变却不敏感。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 简版共36页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 简版共36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 简版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椎或腰椎脊髓病变。
MR表现—脑内病灶
.
:点线征、条纹征
.
:直角脱髓鞘征( Dawson手指征 )
.
:煎蛋征、晕环征
.
:开环征、弓形征
MR表现—脑内病灶
. 条纹征:胼胝体下出现垂直于室管膜的条纹状高信号 . 点线征: 胼胝体下的室管膜出现不规则的圆点与细线相连的高信号
MR表现—脑内病灶
. 直角脱髓鞘征:位于侧脑室周围病灶的长轴垂直于侧脑室呈指状分布(MS斑块围 绕脑室周围的髓静脉分布)
(2)1个以上幕下病灶; (3)1个以上脊髓病灶;
(4)1个以上视神经病灶; (5)1个以上皮层/近皮层病
灶。
时间多发性
(1)与基线MRI比较,在随 访中出现1个以上新的T2或 增强病灶,对随访时间无特 殊要求;
(2)在任何时间同时存在 强化和非强化病灶。
》 名词解释
.
T2加权或质子密度加权MRI扫描的高信号区域, 长轴至少为3mm。
. 轴位T2WI (层厚≤3
mm)
. 注射对比剂至少5min 后进行轴位、矢状位或三 维T1WI扫描
. 至少包括颈髓,条件 允许时, 推荐全脊髓扫描
. 平行和垂直于视神经 的压脂T1WI和T2WI (层 厚≤3 mm)
. 注射对比剂至少5min 后行与平扫位置一致的 T1WI扫描
. DIR或PSIR (双反转恢
01
2016.06.16
女 16岁 右侧肢体无力6天 脑脊液寡克隆区 带电泳(阳性)
01
2016.06.16 女 16岁 右侧肢体无力6天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电泳(阳性)
01
2018.10.16
02
男 20岁 反复左侧肢体 麻木1年余,再 发伴头晕4天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
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轴突相对完 整 ❖慢性活动性斑块:只在病灶边缘可见炎症改变 ❖慢性静止性斑块:表现为细胞减少、髓鞘丢失 、轴突破坏,无活动性炎症,常伴有胶质细胞 增生
MS
❖病程类型分型,国际通用的MS临床分型为4型 ❖复发缓解型MS:临床最常见,约占85%,疾
病早期出现多次复发-缓解,可急性发病,之后 恢复,两次复发间期病情稳定 ❖继发进展型MS:复发缓解阶段后,疾病复发 后不在完全缓解,病遗留部分后遗症,一并缓 慢进行性加重过程,约50%复发缓解患者最终 转变成此型
MS(多发性硬化)
ADEM(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NMO(视神经脊髓炎)
好发人群 好发部位 形态特点 CT MRI
中青年女性
任何年龄,好发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 亚洲人群,女性多见
侧脑室周围以及深部脑白质
直角脱髓鞘征 脱髓鞘性假瘤(少见) 低密度
大脑白质区不对称的 多发斑片状病灶
双侧视神经、颈胸段脊髓中央
病理基础
病因不明,可能与 遗传、病毒感染、 环境等因素有关
• 髓鞘崩解,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早期 轴索保持
• 髓鞘崩解产物被吞噬细胞清楚,形成坏死灶, 中期 轴索消失
• 病灶区有胶质细胞增生,周围有网状与胶原 晚期 纤维增殖,形成斑块
MS
❖病理:典型变化为髓鞘破坏而轴索完整 ❖急性斑块:病理学表现为炎症,髓鞘破坏,血
有脊髓肿胀并强化。 ❖ 静止期:不强化
37岁,RRMS(复发缓解型)
男,20岁,左侧肢体麻木,伴头晕1年余,加重4天
男,16岁,左侧肢体麻木1天
鉴别诊断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 任何年龄,好发于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 ➢ 病前1-2周常有传染病、预防接种或呼吸道感染史 ➢ 静脉周围出现炎性脱髓鞘,散布于大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的灰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简版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简版
第二十四页,课件共33页
脊髓病灶同时合并小脑/脑干病灶是多发性硬化的常见特点
第二十五页,课件共33页
脊髓MRI轴位扫描,MS病灶形状常常表现为圆形或三角形,病灶位置 常常是偏后部或偏侧性
第二十六页,课件共33页
同时出现脑部和脊髓病灶对于MS诊断价值大,特别是脑内病灶具有分布于 脑桥、侧脑室及皮层下的特征.
“犄角征”
第十九页,课件共33页
“倒逗点”征
发生在胼胝体压部的多发性硬化,矢状位T2WI表现为“倒逗点”状高信号
第二十页,课件共33页
黑洞征
T1像上的低信号病灶至少存在6个月以上,其T2像 为高信号( 脑脊液信号)影。 黑洞更多分布于脑内幕上区,多见于进展型MS
第二十一页,课件共33页
假黑洞征
Ovoid lesions perpendicular to the ventricles (yellow arrow). Multiple lesions in brainstem and cerebellum.
第九页,课件共33页
Juxtacortical lesions located in the U-fibers are also very specific for MS
• 所谓“假黑洞”是指一些活动性病灶带有液体和脱髓鞘 成分,其大小和T1像低信号部分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及髓 鞘生长恢复后减小或消失。反之真黑洞不可恢复,其数 目和体积与致残程度相关
第二十二页,课件共33页
肿瘤样脱髓鞘
• 肿瘤样脱髓鞘病灶的直径通常大于3cm。肿瘤样病灶通常是活动期病灶,引起广泛 的临床综合征,但也可能是无症状的。
● 任何时间MRI检查发现同时存 在无症状的钆增强和非增强病灶
第三页,课件共3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旁、皮质下、脑干等部位,信号均匀。
Typical for MS in this case is:
Involvement of the temporal lobe (red arrow) Juxtacortical lesions (green arrow) - touching the cortex Involvement of the corpus callosum (blue arrow) Periventricular lesions - touching the ventricles
Juxtacortical lesions located in the U-fibers are also very specific for MS
Dawson手指征
Dawson手指征(Dawson‘s fingers) 是指MS斑块围绕脑室 周围的髓静脉分布的特点,这与其病理上表现的围绕小静 脉的炎细胞浸润吻合,呈垂直于侧脑室发散分布的表现, 类似于手掌五指张开的表现。
• •
McDonald诊断标准中时间多发性的标准比较
2005修订版
2010修订版
具备以下2项中的1项: ● 首次临床发作开始至少3个
月后MRI检查发现非首次发作责 任病变的钆增强病灶
● 首次临床发作至少30天后 MRI检查与参照MRI相比,任何 时间出现了新发T2病灶
具备以下2项中的1项: ● 不管何时行基线扫描,随访
多发性硬化影像学诊断
(Diagnotic Imaging of Multiple Sclerosis)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 )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 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临床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 的时间多发性
• 最常见部位为两侧脑室旁,病灶长轴与脑室“垂直” 分布;其次为胼胝体、颞叶、脑干、小脑、 脊髓,亦 可位于近皮质(累及U形纤维),单发病灶幕下多见;
• 急性病灶有膨胀感,T1WI表现低或略低信号;T2WI表 现“核心+晕环”征象。增强后为病灶周围环形/半环 形强化或斑点/斑片状强化。
• 稳定期病灶可无强化,新老病灶可同时存在。 • 慢性病灶有收缩感,分布于两侧脑室旁或散布于脑室
Typical findings for MS as seen in this case are:
Multiple lesions adjacent to the ventricles (red arrow). Ovoid lesions perpendicular to the ventricles (yellow arrow). Multiple lesions in brainstem and cerebellum.
“犄角”征
发生在胼胝体的多发性硬化,矢状位T2WI见病灶垂直于侧脑室壁, 形成典型的“犄角征”
“倒逗点”征
发生在胼胝体压部的多发性硬化,矢状位T2WI表现为“倒逗点”状 高信号
黑洞征
T1像上的低信号病灶至少存在6个月以上,其T2像 为高信 号(脑脊液信号)影。
黑洞更多分布于脑内幕上区,多见于进展型MS
MRI检查与基线MRI相比出现新 发T2和/或钆增强病灶
● 任何时间MRI检查发现同时 存在无症状的钆增强和非增强病 灶
McDonald诊断标准中空间多发性的标准比较
2005修订版
2010修订版
具备以下4项中的3项: ● 至少1个钆增强病灶;若无 钆增强病灶时要有9个T2高信号 病灶
● 至少1个幕下病灶 ● 至少1个近皮质病灶 ● 至少3个侧脑室旁病灶 注:1个脊髓病灶=1个幕下病灶; 1个脊髓增强病灶=1个脑部增强 病灶;脊髓独立T2病灶数可与 脑部T2病灶数相加
• 区分肿瘤样病灶和真实的肿瘤、感染性病灶有时非常困难。不完全的环状强 化、同心圆环状(balo-type)病灶、以及存在于脑、脊髓的其他的具有脱髓 鞘特征的病灶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脊髓MRI表现
• 颈胸髓多见;
• 矢状面病变节段脊髓正常或略增粗,髓 内见粗细不等条状(短脊髓节段)长 T1WI略低、T2WI高信号影,横断面病灶 单发或多发,偏侧略多见
假黑洞征
• 所谓“假黑洞”是指一些活动性病灶带有液体和脱髓鞘 成分,其大小和T1像低信号部分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及 髓鞘生长恢复后减小或消失。反之真黑洞不பைடு நூலகம்恢复,其 数目和体积与致残程度相关
肿瘤样脱髓鞘
• 肿瘤样脱髓鞘病灶的直径通常大于3cm。肿瘤样病灶通常是活动期病灶,引 起广泛的临床综合征,但也可能是无症状的。
“开环”征
MRI增强扫描时活动性病灶可呈结节状强化或环形强化,MS强化的 斑块易见到不完全的环形强化,称为“开环征”(open ring sign)
“树形”征
矢状位T2WI显示侧脑室体部上方脑实质内呈“树状”分布的高信号 ,“树干”与侧脑室壁垂直,“树冠”为散在的相互融合的病变。
“轨迹”征
横断面T2WI表现为右侧侧脑室枕角旁条状高信号,其贯穿一椭圆形 结节,类似于一个小行星运行过程中的“轨迹征”
脊髓病灶同时合并小脑/脑干病灶是多发性硬化的常见特点
脊髓MRI轴位扫描,MS病灶形状常常表现为圆形或三角形 ,病灶位置常常是偏后部或偏侧性
同时出现脑部和脊髓病灶对于MS诊断价值大,特别是脑内病灶具有分 布于脑桥、侧脑室及皮层下的特征.
鉴别诊断
多发性硬化—同病异像
以下4个CNS区域至少2个区域 有≥1个T2病灶: ● 侧脑室旁 ● 近皮质区 ● 幕下 ● 脊髓 注:DIS诊断标准中不需要钆 增强病灶;若患者有脑干或脊 髓综合征,其责任病灶不在 MS病灶数统计之列
颅脑MRI特征
• 病灶多发,大小数毫米到2厘米最多见,较大病灶可呈 “假肿瘤征”或弥漫分布病灶;
高场强磁共振(7.0 T)脱髓鞘病灶中央静脉血管征
“煎蛋”征
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斑块多呈卵圆形或圆形,有膨胀 感,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信号多不均匀,斑块 周边多可见等信号成分,周围可见因血浆蛋白渗出的 水肿带,称为 “煎蛋征”(fried egg sign)
晕环征
急性期MS斑块周边在DWI上可出现环形高信号,其表观扩散系数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相对减低,称为“晕环征 ”(halo sign),考虑为急性期MS斑块病灶边缘聚集大量巨噬细胞,细 胞外间隙缩小,水分子扩散受限。但很快会转变为ADC值升高的血管 源性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