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与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直到1907年,美国正式决定减 收“庚子赔款”,以用于资助中国 学生赴美留学。清政府遂自1909年 (宣统元年)开始,平均每年选派 60名学生赴美,迅速形成了赴美留 学高潮。赴美留学生大多数学习工 程技术及其他理工科专业,以期报 销祖国的近代化事业。 总之,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 新学堂的大批涌现和派遣留学生, 形成了重视西方科学技术与西方社 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大批科 技、法政、教育、军事等人才,为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更新学制、废除科举和派遣 留学生。 更新学制:1902年8月15日, 清廷颁布了由张百熙拟订的《钦定 学堂章程》,因为这一年是旧历壬 寅年,故有“壬寅学制”之称。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正是 颁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在 “壬寅学制”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 增补而成的《奏定学堂章程》,又 称“癸卯学制”,并饬令全国推行 这一新型的学校教育制度。
1904年,北洋三镇新军(常备军)编成, 并由练兵处和兵部会同奏定《新军营制饷章》 (即陆军军制),确定以镇(师)为经常编 制,镇设统制。各镇辖2协(旅),设协统; 每协辖2标(团)、设标统;每标辖3营,设 管带;每营辖前后左右4队(连),设队官; 每队辖3排、每排3棚(班),每棚兵目14人; 另有马队、炮队各1标;工程、辎重各1营。 合计每镇将弁兵役12512人。新军军制从此划 一。1905年,定各省新军均名陆军。1906年 11月,改兵部为陆军部,统一指挥全国新军。 1907年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按省份配、 限年编练。至武昌起义前夕,已在全国编练 新军13镇(一说14镇)、18个混成协、4个标 和1个禁卫军。以北洋军为中央军(亦称国 军),各省新军为地方军。
(二)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
1、编练新军、举办警政; 2、更新学制、废除科举和派遣 留学生; 3、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4、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课件: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八国联军侵华
慈禧画像
①客观原因:经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 清政府 民心尽失,无法照旧统治。
②主观原因:通过改革,抵制革命运动,实现自救。
(二)、新政举措:
1、前期举措:1901--1905
(1)官制方面:增设改建新部门,淘汰部分旧衙门及下级 吏员。(行政机构的改造,利于国家机构近代化) (2)经济方面:颁《商律》设商会,创办大清银行。(鼓 励发展实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军事方面:扩编新军,采用新式装备,建立军事学堂。 (提高军队素质) (4) 文教方面:废除科举,推行新学制,办新学堂,派留 学生。(培养新式人才) (5) 法律方面:废除酷刑,修改《大清律例》。(加强法 制建设) (6)习俗方面:禁缠足,禁鸦片,允许满汉通婚。(倡新 风易旧俗)
谢谢观看
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 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 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梁启超意在说
c 明( )
A.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辛亥革命具有必然性) B.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非材料主旨) C.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 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 (概念混淆)
(三)、新政举措:
2、后期举措:1905--1911
(1)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好处有三: 一曰皇位永固,一曰外患渐轻,一曰内乱可弭。
(2)《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又颁布了 《钦定宪法大纲》,预备立宪。
(3)皇族内阁:13位内阁成员,有9位满 清贵族。(严重违背了宪政精神,清政府借 立宪之名欺骗国人、企图实现专制集权的目 的完全暴露,促使立宪派彻底失望,倒向革 命一边,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与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是发生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水火不容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非同小可。
可以说,清末新政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至于怎样看待二者的价值与作用,后世研究者也是见仁见智,聚讼纷纭。
纵观各文献,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无意义,认为清朝再过几年就有立宪,便废除君主专制;也有人否认清末新政的积极意义,认为这无非是清朝快崩溃前的苟延残喘,与辛亥革命并无直接联系。
我认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是息息相关的,无论从经济、文化、法律……辛亥革命的发展都是与清末新政极有关系的。
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
下面我分别阐述下我的观点:一、君主立宪削弱了清廷的控制力1901年开始的仿行立宪对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表面看来,君主立宪似乎既能让屡战屡败的清政府恢复体面,维持君主统治,又能稳定社会,强国富民,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种比较稳妥的渐进式改革。
但政治改革风险极大,它尤其需要最高领导人(层)在长期执政经历中形成的领导权威。
这种权威是攻克改革难点,稳定改革成果的关键所在。
而清政府在与外敌入侵的较量中却一败再败,大失人心,1900年与八国联军开战前,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四川总督奎俊、闽浙总督许应骁、福州将军善联、巡视长江李秉衡、江苏巡抚鹿传霖、安徽巡抚王之春、湖北巡抚于荫霖、湖南巡抚俞廉三、广东巡抚德寿等重臣合奏: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端不可开。
山东巡抚袁世凯也提出:朝廷纵乱民,至举国以听之,譬若奉骄子,祸不忍言矣。
紧接着抗旨发兵救京,实行东南互保。
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师范教育 实业教育
时间 1902
学堂数
在校生数 6912
毕业生数
教师数
1903
1904 1905 1906
769
4476 8277 23862
31428
69475 258873 545338 2167 2303 8064
1907 1908
1909 1910
37888 47995
59117 42696
出洋考察大臣及其随员在罗马的合影
a b
1905年 1906年
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 “预备仿行宪政”
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布“预备仿行立宪”的 谕旨,并设宪政编查馆,作为筹备宪政的机关。 谕旨曰:
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涂饰空
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 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 第更张……以备立宪之基础 。
整顿中法, 革除弊端
学习西法, 厘定法律
1901年——1905年的新政措施
官制改革:裁旧衙门、添新衙门、整顿吏治 军事改革: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教育改革: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定学制 经济改革:成立商部、劝办商会、颁定商律、奖 科 励工商
举 考 场
社会习俗方面:准许满汉通婚、禁止鸦片、禁止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武昌起义
2018/11/30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明使则 一, 借 了外 则 黎 什人 使 元 么不 各 洪 ?敢 省 之 轻 可 名 视 表 以 。 同 号 ” 情 召 这 , 天 说 二 下
非, “: 武 借 欲 昌 黎 收 起 元 新 义 洪 军 总 资 全 指 望 体 挥 不 来 吴 可 归 兆 。 之 麟 效 说 47
第七章 清末新政的终结——辛亥革命
三、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第三节 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
一、依靠会党、新军发动起义
二、孙中山与章柄麟等战略思想的分歧
第四节 立宪派与革命派结合,清廷 灭亡
一、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与各省独立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四、清廷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
袁世凯与列强公使的合影
第五节 辛亥革命的双重遗产
第一节 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 形成
一、孙中山革命排满思想的形成
二、孙中山、梁启超近代化思想比较
第二节 思想的建立和革命思想的传 播一、革命团体源自建立孙中山手书 中国同盟会纲领
二、革命思想的传播
林觉民《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 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 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 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第七章 清末新政的终结——辛亥 革命
教学目的:针对目前学术界对清末新政与辛亥 革命关系的争论,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 一、辛亥革命是对清末新政的延续和超越。二、辛 亥革命的昙花一现再次表明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和 曲折。
重点和难点:①改革和革命的关系,何谓改革, 何谓革命?②孙中山、梁启超近代化思想比较。③ 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
浅谈对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之间区别的认识
浅谈对“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就不过是清末新政的延续”说法的认识
对这个观点,我是否定的。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出发点不同,所代表的阶级也有明显的区别。
而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有些可能与清末新政有相似之处,但有些影响是它永远也无法实现的。
首先清末新政是面对列强的压力,面对国人慢慢的觉醒和西洋文化对民众的影响的一种妥协,起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统治。
而辛亥革命是慢慢新起的资产阶级,迫切的需要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经济方面的统治两个代表者分别是封建统治者和资产阶级革命者,结局必然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那一方取得胜利。
所以,即使清末新政继续下去,它依然会是失败的一次自救运动,也必然无法真正的引领时代的浪潮,促进中国的发展。
其次辛亥革命确实给予了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6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而清末新政的目的是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虽然清政府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从影响看,这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方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但它依旧无法真正将清朝封建统治完全推翻,或者说是连根拔起,因为意识到时态不利于清府之后,他们必然会终止新政的实施。
第三,清末新政是推行君主立宪制的,辛亥革命本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
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所走方向不同,取得的成就本质也就不同,所以更不可能说辛亥革命是清末新政的继续。
因此,我不占成“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就不过是清末新政的延续”这一说法,以上就是我的三点理由。
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②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会产生何种影响?
; / 小刀娱乐网 ; .
汉有些忍俊不禁.想当年他和王凯,那叫真正の死党,不过两个人经常在酒吧,或者是会所里比帅,比谁先泡到妞,那时是竞争关系.不过现在嘛,这个王凯,俨然变成了自己壹个马前卒了,这让根汉这个圣人の壹些低趣味,都得到了满足了....壹天之后,十万里之外の壹片原始群山之中,迎来了 两个不速之客.仅仅壹天の时间,根汉就带着王凯赶到了这里,远远の根汉便发现了前方有四五个黑袍人,正潜藏在群山中の角落里,盯着这四周の壹举壹动."叶少,那便是咱们の分坛,就在那片群山之中,附近有两层暗哨,壹般壹层有两个人把守,并不是特别严密..."王凯站在根汉身旁,感觉 自己也高档了不少.因为他现在就和根汉站在虚空中,根汉不知道有什么身法,让那些盯哨の人都看不到自己,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相当于明眼人斗瞎子,优势太大了.根汉没有说话,带着王凯飘进了壹些,发现前面の群山之中,有着壹座圣级法阵,不过对他并没有构成什么影响算不是什 么太高级の法阵.(正文贰06玖分坛)贰070炼丹宗王透过法阵,根汉用天眼看到了其中の情况,原来在这群山中有壹处黑色の巨大城堡,城堡内此时有壹些黑袍人在其中.城堡占地大概方圆百里左右,中间最高の铁塔足有上千丈高,只是这城堡看上去有些诡异,外面漆黑如墨却又无法看到里 面有什么东西似の."这是什么地方?"根汉问王凯.王凯说:"这城堡是府主亲自创建の,据说是用天外の陨石打造の,从外面就算是用至强の圣剑也无法劈动它分毫...""里面有什么东西?""里面没有什么特别の东西,只是有壹些大型の火脉,还有壹些神秘之地,咱们这些人无法进入其中..." 王凯想到了说,"府主平时如果来分坛の话,好像都会进入其中の壹片禁区,不知道那里面有什么东西,咱们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政机构,调整布局.首先是创设了一些新的政府部门,如设立外交部、商部、学部、巡警部(后改民政部)、邮传部,改刑部为法部;在各部之外设立大理院、审计院和资政院.同时裁汰冗衙,如撤通政使司,归并詹事府入翰林院,归并太常寺、光禄寺和鸿肪寺入礼部,合并兵部、练兵处和太仆寺为陆军部,合并户部和财政处为度支部.至此,隋唐以来的传统六部建置不复存在。
第二,整伤吏治.废除与腐败有密切联系的捐纳制度,简化各官署的公文形式,取消书吏.第三,削弱地方势力。
其手段是将最具实力的封疆大吏袁世凯和张之洞调入中央任军机大臣,同时通过减少兼职的新规定,剥夺他们在地方上的权力.第四,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集中与统一,结束多头财政的局面。
以上诸种措施不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意味着清政府已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相沿已久的“祖制”,不自觉地朝着现代化的国家建制推进。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后的“预备立宪”的法制改革更具有重要意义。
刑部左侍郎沈家本受命为修律大臣后,致力于传统法律改革,其主要活动大体为三个方面:第一,主持修订法律馆,评价和研究东西各国法律,并整理中国法律旧籍.到中国,使得比较各国法例,去芜存首,转而应用于改造本国旧律和创立新法成为可能。
第二,设立法律学堂,并由沈家本专赴日本,特聘日本法学专家来中国担任法律学堂教习。
法律学堂的创办不仅与创制和施行新法相配合,构成当时法律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开端.第三,修订旧律,创立新法。
宣统二年,由沈家本负责删修的《大清律例》以《大清现行刑律》之名正式颁行,作为新刑律颁布前的过渡性刑律.这部刑律是对中国法律数千年历史的重大革命.当然,《大清现行刑律》仅仅只是清末法律更新的开端.自光绪三十二年起,完全按照西方法律分类,编制的法典如刑法、民法、商法及刑律和民事诉讼法,均在准备和起草之中。
经济政策转轨从压抑私人资本主义到奖励实业、扶植工商,是甲午战后清政府政策转轨的一个重要趋势。
浅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浅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清朝末期新政和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新政是清廷在对外压力和内部危机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而辛亥革命则是带领中国走向新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一次重大革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一、新政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清朝末期的中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落后、民族危机等问题严重,清廷试图进行改革,并于1901年开始推行所谓“新政”。
清朝新政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多个方面的改革,其主要思想是以学习西方科技和文化为主,以提高国家实力和人民素质为目的。
清朝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创办新式学堂、兴办海军和维新派实行的变法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条件。
革命领袖孙中山曾说过:“如果没有清朝的新政,就不会有辛亥革命。
”二、新政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市民阶层清朝新政的另一个影响是开始催生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市民阶层。
新政推行的改革包括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教育和媒体的发展以及新生的工商业的出现,这些都为寻求好的社会机会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像样的平台。
新政对土地制度和贸易加以改革,大量的商人和业主得以进入市场,导致了中国城市的迅速扩展,其中一个结果是大量的市民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城市文化。
由此,中国开始崛起了一批有知识、开明、富裕、有地位和觉醒意识的市民。
这些市民成了反清起义和辛亥革命的重要支持力量。
三、新政增强了中国的抵御侵略力清朝新政的重大改革,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抵御侵略力。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科技、军事、文化和社会制度都比西方先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落后,这与西方列强的强大武力、技术和制度有密切关系。
为此,清朝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成果,学习先进的工业、航海、冶金、通信和医学等知识。
这不仅增强了中国的抗侵略力,还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越来越显著,到了辛亥革命时,中国新兴的市民阶层已经在列强面前有了一些更积极权利的表现。
第九讲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18
清廷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1906年9月1日,在五大臣回国后不到一个月,清廷即 颁布了“预备仿行立宪”的谕旨。后又设宪政编查馆,作 为筹备宪政的机关。清末新政进入了“预备立宪”的改革 阶段。 “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但目前规 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涂饰空文,何以对国民 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 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以备立宪之基础”。 ——《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清末筹 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3页。
7
(一)“预约变法”上谕、督办政务处和《江楚会奏变法三 折》
清廷在庚子之变后实行新政主要原因: • 第一,八国联军血洗京师,朝廷亡命西安,庚子事变后的时局已经不 再是一般的“危局”、“变局”,而是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一去的 一种“残局”。这种局势深刻地刺激了朝野内外,包括慈禧太后,使 他们认识到,必须改弦更张,整顿政治,才有可能继续维护清朝的统 治。 • 第二,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冲击下,清朝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统治集团内部顽固守旧势力江河日下,改革势力日益崛起。有人 说,戊戌政变杀年青、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这 种南方与北方,年青人与老年人的背后,实际上是改革人物与顽固人 物的对立。在列强点名“惩凶”以后,顽固守旧势力从此江河日下。 这就为新政的推行减轻了阻力。与此同时,一些倡导洋务,倾向改革 的地方督抚如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在东南互保中已经显示了 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在顽固守旧势力被铲掉一大批后,他们 的实力和地位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新政的决策者和推行者。
《拉萨条约》(1904年)和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英 国在西藏取得大量特权,但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鄱阳湖危机:德国派炮舰驶入长江,要求租借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 ,后由于英法美等国的介入而被迫放弃要求。
中国近代史之从晚清新政到辛亥革命
从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 建立现代制度的尝试
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历史条件,资 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活动、基本理论及其与改良派 论战的概况;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从而引导学生认清中国最终选择人民共和国方案的 必然性。 教学重点:从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特定时代 背景出发,理解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这两次建立现代 制度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教学难点:对晚清新政和辛亥革命的正确认识与评价。
现代陆军和教育体制开始在中国落户 现代法律体系与现代司法制度开始成型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 《民律草案》这三部大法,分别在程序法和实 体法领域奠定了中国现代法律体系的基础,其 价值与影响并未因为清朝的覆灭而消失。
推行宪政:改革官制,中央设资政院,各省
设谘议局
新政的成效与失误
二、辛亥革命:共和制的理论与实践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清末新政:改制运动的延续
历史背景
经过庚子事变,清政府内部的顽固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 1901年1月清廷被迫接受列强的“议和大纲”,包括庄王、 端王、刚毅、毓贤在内的一批高官和大批地方官员遭到严 惩,保守势力遭到致命打击。
新政的历史背景
美国力促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 清政府面临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军在汉口街市巡逻。
成就:颠覆帝制与创立民国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 统治的缺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 命的烈火。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包括上海) 及其它的省的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 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 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观点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 封建的需要。 观点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泼洗澡水不应把孩子一起泼 掉。 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
解题关键:如何正确评价儒家传统文化。 思路引领:正确处理批判和继承的关系。 答案提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 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 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 具,它承载了很多封建思想。因此,在新文化运 动中,批判儒学是必需的。但是,儒学毕竟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有很多我们民族几 千年的优秀文化积淀,不能全盘否定。
二、“预备立宪”(1905-1911年)
“预备立宪”目的遏制发展的革命形势 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
“预备立宪”内容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成立“皇族内阁”
骗局
结果: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失败,使社会各阶层都产生 了要求变革现状的强烈愿望,人们越来越相信革命派反 清革命的宣传和主张。清政府试图通过预备立宪来消弭 革命,但事实上却适得其反,反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 展,加快了自身灭亡的步伐。
而“预备立宪”是从政治上向近代化方向迈进。
P71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 么作用? 答案: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 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 觉醒。
讨论一下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 的最高代表,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 答案:辛酉政变后刚刚上台的慈禧太后,在内外 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 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因 此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实质维护清统治,而得到慈禧太后 的支持。
晚清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
【历史史料】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历史史料】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晚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与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是发生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水火不容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非同小可。
至于怎样看待二者的价值与作用,后世研究者也是见仁见智,聚讼纷纭。
曾几何时,在革命史观的研究视野与价值体系里,史学界大都强调暴力革命而忽视清末统治者的改革成效,许多辛亥革命史与近代通史论著要么对“新政”不屑一顾,鲜有提及,要么照搬当年革命文豪陈天华的思路,斥责“新政”为“假维新”、“伪变法”,充其量作为辛亥革命的一个背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新政”之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
近十余年来,基于改革开放的现实感召,加上中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与史学研究的深入,以中国早期现代化为视角重新审视清末“新政”的论著不断涌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场景与有关真相也渐次浮出水面。
可以说,近十余年来,我国史学界关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清末“新政”研究的突破。
不过,在价值评判的层面上,又有人以批判“激进主义”、倡导“权威主义”或“保守主义”为名,偏爱改革而轻视革命,惋惜“新政”的中断而指责暴力反清斗争乃多此一举,试图从根本上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必要性和合理性,由此引起的学术纷争也就在所难免。
平心而论,无论是一致否定“新政”还是彻底否定辛亥革命,尽管彼此的结论南辕北辙,但在思维方式上却具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都是基于顾此失彼或非此即彼、厚此薄彼的极性思维,从而也就忽视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时空联系,把复杂的历史处理得过于简单化,结果使读者无所适从。
应当承认,经过八国联军血洗京师的沉重打击与奇耻大辱,曾经双手沾满“戊戌六君子”鲜血的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途中所宣布的“新政”并非完全没有诚意,也不是没有具体措施和实际投入。
因而,我们不能因为“新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而否定“新政”本身。
由于历史条件不同,“新政”中有关改革的深度与成效超过19世纪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这是没有疑义的。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有着某种必然联系,但清末新政的实施并不是辛亥革命发生以及清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在新形势下,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关系的研究有着非常深远的意義,是正确认识改革、革命乃至二者关系的关键所在,也是世人客观评价清末新政,正确认识辛亥革命性质以及历史重要性的首要前提。
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标签: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长河中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相辅相成的同时,也相互对立,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出台,清末新政又为辛亥革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阶级、社会”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武装力量等,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导火线。
同时,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有着不同的目的,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近代化发展以及封建帝制结束的速度。
一、对抗革命是清末新政推出的首要目的就清末新政而言,是清王朝主持的一场改革,较大的规模、涉及范围广等是其显著特征,清王朝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日渐加重是该清末新政所处的时代背景。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处于平行状态,清末新政的出台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避免革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以“戊戌变法”为例,尽管并没有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人思想的解放,利于对抗革命的同时,加快近代化发展步伐。
辛亥革命是在革命的基础上,优化完善生产关系,推动我国近代化,而新政是在改革的作用下,科学转变生产关系,维护皇统的同时,不断推动我国近代化发展。
也就是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具有鲜明的一致性特征,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抗革命才是新政的根本所在,但组长革命也是新政的关键性功能。
二、清末新政全面推动近代化在清末新政作用下,清末经济逐渐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清末政治不断朝着“民主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在经济方面,清王朝以近代化方向为基点,出台了相关政策,农业、矿业、商业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工业改革方面,清王朝制定了奖励政策,来促進工业持续发展;在商业方面,清王朝颁发了一系列谕令,比如,奖励商业、保护商业;在教育方面,清王朝废除了构建的科举制,构建了全新的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二、立宪运动(1905——1911)
(一)立宪运动的背景
1.日俄战争(1904-1905) 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西 方的独裁大国被东方的君主立 宪小国打败,黄种民族的日本战胜 白种民族的俄国,引起了人们对 立宪制度有效性的关注。中国 人认为自己找到了一种生存模 式。立宪主义思潮突然风行, 在士人、社会领袖和开明的官 员中迅速传播。
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 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新政酝酿提出
1901年4月,清政府宣布成立督办政务处,作 为推行新政的中枢机构,任命奕劻、李鸿章、 荣禄、 王文韶、鹿传霖、昆冈、瞿鸿禨为督 办政务大臣,张之洞、刘坤一为参与大臣。 1901年7月,刘坤一、张之洞会衔连上《江楚 会奏变法三折》(育才兴学、整顿中法、吸 收西法),系统提出兴学校、练新军、奖励 工商实业、减冗员等内容,成为清廷变法的 蓝本。
(二)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5年7月,清廷谕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 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侍 郎绍英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因革命党人吴 樾谋炸,五大臣出访推迟。12月,载泽与山东布 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戴鸿慈与端方分 途赴日、英、法、比和美、德、俄、意、奥等国 考察政治。
“君上大权”共有十四条,如: 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 永尊戴。 2、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3、钦定颁布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 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 见诸施行。 4、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 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 之旧议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 节以相当之法律处置。 5、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 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清末新政的影响
二、经济早期现代化
1903年设立商部,(1906年改为农工商部,) 主管商务、工矿、铁路、电信、金融、农桑畜牧 1906年设立邮传部,将铁路、电信、航运从农 工商部分离,分工更为明确。
三、中国军事早期现代化
停止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培养新 型军官,裁汰旧军,编练新军
四、中国法制早期现代化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具有浓厚的封建 性,但也承认了人民有一定的权力,如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的自由,非依法律,不得加以逮捕 和监禁,财产和居住不得无故加以侵扰等。
第二,违背太平天国以来汉族地主地方势 力日益扩大的总的趋势,一味加强以满洲 贵族为中心的中央集权,迫使汉族官僚离 心,失去了自己统治基础的又一部分。
1861-1900的40年中,清政府任命的总督44个,其 中汉人占33个;同一时期任命的巡抚117个,其中 汉人104人。以载沣为首的清廷在新政的后期企图 扭转这个趋势,一味扩大强化中央集权,扩大满 洲贵族的势力,结果适得其反,将汉族地主阶级 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失去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 持。
最典型的例子1911年5月成立的内阁,是整个国人 的寄托和期盼,结果宣布,全国哗然,13名阁员 中,满人9,汉人4。9名满人中皇族占7人,被嘲 笑为皇族内阁,国人对清廷的信誉度一下子降到 零。 地方方面,剥夺总督巡抚的兵权、财权,全部集 中到中央。 所以武昌起义爆发,地方官员、汉族地主官僚几 乎没有人为清政府殉葬,他们几乎都站到了清政 府的对立面
清末新政内容 一、政治早期现代化
1909年各省成立咨议局,作为地方议会的雏形, 1910年中央设立资政院,作为国家议会的基础,而 咨议局、资政院的议员,绝大多数是通过选举产 生的。宪法方面,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废除军机处,1911年5月成立了内阁(皇族内阁)。 经过新政,设立了外交、农工商、学部、法部、 邮传部、巡警部、陆军部、海军部、度支部、理 藩部等部,国家机构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新政与辛亥革命——改革是否必然引发革命?
然 而 , 新政 真 的造 成 了清 朝 统 治 的 世 界 上所 有 国家 的禁 烟 举 措 一样 , 中 国 危机 ,造 成 了革 命 的 形 势 吗 ?如 果 真 的 的 禁烟 ,也 在 很 多地 方 都 引 发 了 民变 。 是 改革 激 成 了革 命 ,那 么 ,清 末 新 政 有 1 1 年 春 , 山西 文水 、交 城 民众抵 制 铲 90 哪 一项 改革 引发 了强 烈 的 社会 反弹 ,造
系 ,也 导 致 了大 批 士子 没有 出路 ,倾 向 的 ,其 实是 禁 烟 。 当时 的 朝廷 ,下 决 心
革命 。所 以说 ,革命 发 生 ,土 崩 瓦 解 ,
势所 必 然 。
在 几年 内让 中 国禁 绝 鸦 片 , 从铲 罂粟 , 到 禁 绝交 易 , 多头 入 手 ,力度 很 大 。跟
温 州 事 件 跟 文 交 事 件 一 样 ,下 乡 铲 烟 的 头 交 通 令 人 赞 佩 。各 城 门不 冉 出 现 堵 是 ,却 都 遭 遇 乡 民激 烈 的武 装 抵 抗 ,
规 模 达 到 成 上 干 人 。这 样 的骚 乱 和 民 的 笨 重 四 轮 运 货 马 车 也 / 准 破 坏 马 路 f 变 , 存 整 个 新 政 期 间 ,算 是 规 模 最 人 规 章 。 有 一 个 讨 厌 的 士 兵 装 腔 作 势 j。然 而 ,这 样 的 民众 骚 动 ,其 实 跟 新 肯服 从 指 挥 并 且 拔 出 他 的 刺 刀 来 , 维 7 政 的 改革 并没 有 直 接 的关 系 。无 论 什 么 持 治 安 的 警 察 便 吹 起 警 哨 把 这 个 兵 逮 时代 ,只 要 禁 烟 ,就 会 有 这 样 的反 抗 和 l 来 , 押 到 附 近 的 警 察 所 处 。那 个 r起
清末新政名词解释
清末新政名词解释清末虽然处于社会动荡的时期,但是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为新的一轮政治变革和发展提供了前景。
政治体制的变革,可以说,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它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此外,新政治运动也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抗议权威的机会,并造成了巨大的变革。
为了深入了解清末新政的机制,以下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含义。
首先,维新是清末的重要政治运动,它被定义为“保留封建制度,但实行现代政治制度”。
维新者的核心目标是改革政治,开放经济,他们旨在从内部实施变革,而不是引入外部因素。
此外,维新运动也强调了民主政治及其与和平共处的重要性,以及民主参与政治决策的重要性。
其次,同治新政是自古新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时政务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在政治方面,同治新政强调了赋予帝国更多权力,以应对政治流动性和多元化的环境。
该新政还促进了官方实行标准化政策,以及有效管理帝国财政等。
此外,光绪新政也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一部分,它把维新运动中政治上的独立思想传播给全国各地。
它旨在实行变革,减少落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并建立有效的公务机构。
在经济方面,光绪新政推动了内地的商业发展,建立了税务系统,以及实施等式的新政策。
最后,辛亥革命也是清末的重要政治运动,它被认为是政治体制变革的最终结果。
辛亥革命打破了封建君主制,推动中国走向民主,促进民族觉醒和实现共同发展。
此外,它还对中国帝国主义的衰落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政治经济的改革,以及对外交的国际化。
总之,清末新政的发展,以及它们推动的改革,都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的活力得到了重视,社会的多样性也变得更加重要,民主政治的思想也逐渐深入人心。
如今,这些新政派群体和理念仍然影响着中国社会,它们为中国发展现代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末新政的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1911年5月成立的内阁,是整个国人 的寄托和期盼,结果宣布,全国哗然,13名阁员 中,满人9,汉人4。9名满人中皇族占7人,被嘲 笑为皇族内阁,国人对清廷的信誉度一下子降到 零。 地方方面,剥夺总督巡抚的兵权、财权,全部集 中到中央。 所以武昌起义爆发,地方官员、汉族地主官僚几 乎没有人为清政府殉葬,他们几乎都站到了清政 府的对立面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以1901年1月29日,流亡在西安的慈 禧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的长达1200余言的新 政诏书为标志,结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 长达十年的新政改革中对政治、经济、教 育、财政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 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对之给予完全否定, 斥之为假维新、伪立宪;甚至认为清末新 政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是极其偏见和不 公正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对这段历史给予 复原,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对其客观评 价。
五、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实施1300多年的科举制 度寿终正寝;确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 体系;确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
新政失败的原因
第一,对袁世凯的处理,这是清廷决策的 最大失误
袁世凯与其北洋集团是新政的旗手,新政的业绩 大部分是他们创造的。他们对新政对清政府是积 极拥护和支持的,他们是清政府最重要的统治基 础之一。但是载沣上台以后,首先对袁世凯开刀, 在光绪、西太后死后的不到50天,处理袁世凯, 将袁世凯罢免,迫其回河南养病,从而将新政最 积极最有生机的一方逼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是清 廷决策的最大失误。
清末新政内容 一、政治早期现代化
1909年各省成立咨议局,作为地方议会的雏形, 1910年中央设立资政院,作为国家议会的基础,而 咨议局、资政院的议员,绝大多数是通过选举产 生的。宪法方面,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废除军机处,1911年5月成立了内阁(皇族内阁)。 经过新政,设立了外交、农工商、学部、法部、 邮传部、巡警部、陆军部、海军部、度支部、理 藩部等部,国家机构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政与辛亥革命——改革是否必然引发革命自打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问世以来,旧制度在变革中更易引发革命,在近年的学界,成了一种流行论点。
美国政治学者斯考切波(Skocpol,T)的有关俄国、中国革命的宏观论述,更是强化了这种观点。
中国的辛亥革命,已经成了一个改革引发革命的典型案例。
[①]似乎改革成了旧体制迫在眉睫的催命符,不改还好,一改,死得更快。
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就是,不改是等死,改是找死。
宁肯等死,不要找死。
的确,辛亥革命似乎很能印证这个观点,这场革命,的确发生在清朝最后,也是最认真的一场改革过程中,打响第一枪的新军士兵,本身也是改革的产物。
多少年来,对于中外的研究者而言,一个流行的观点就是,新政的改革,激化了原有的社会矛盾,破坏了原有的社会政治结构,因而引发了革命。
客气一点的说是操作不当,不客气的干脆等于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根本不具备改革的条件,一改必死。
其中,新政诸项改革中,最令人争议的就是废科举,在许多学者看来,这项改掉了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制度的改革,不仅打掉了士子们上升的渠道,而且切断了民间精英跟朝廷的联系。
也导致了大批士子没有出路,倾向革命。
所以说,革命发生,土崩瓦解,势所必然。
然而,新政真的造成了清朝统治的危机,造成了革命的形势吗?如果真的是改革激成了革命,那么,清末新政有那一项改革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弹,造成了大规模的社会危机呢?新政期间,所有跟新政有关的民变,比如抗捐抗税,抵制清查户口丈量土地,都是零星的,小规模的。
连废科举,都波澜不惊。
以至于当时泰晤士报驻北京的记者莫理循乐观地说:“中国能够不激起任何骚动便废除了建立那么久的科举制度(1905年9月2日皇帝敕令从1906年开始废科举——注释),中国就能实现无论多么激烈的变革。
”[②]原来一直认为是专门针对废科举的民间骚动,山西的干草会的所谓“烧先生,打学堂”之举,现在发现其实好些只是平常的吃大户行为。
跟新政没有任何关系。
所谓的打烧学堂,只是揭帖传单上的宣传。
[③]这一时期发生在江苏宜兴和浙江慈溪,上虞和余姚等地打砸学堂事件,根据当时的报道,大抵由于经济纠纷。
[④]按道理,改革举措,涉及哪个人群,哪个人群受损,就容易引发冲突。
军事改革,面临被裁撤、降等威胁的旧军,出现过哗变和骚乱吗?没有。
行政改革,那些被裁并的机构人员闹过事吗?也没有。
废科举,事关千万士子的前程,真正起来闹事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严格来讲,新政举措中,真正引发激烈的民间反弹和抵制的,其实是禁烟。
当时的朝廷,下决心在几年内让中国禁绝鸦片,从铲罂粟,到禁绝交易,多头入手,力度很大。
跟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禁烟举措一样,中国的禁烟,也在很多地方都引发了民变。
1910年春,山西山西文水、交城民众抵制铲烟苗,跟官府发生冲突。
后来山西巡抚派新军镇压,死伤过百,成为轰动一时的“文交惨案”。
[⑤]1911年春天,在温州也发生了铲烟委员下乡铲烟,连委员并随从七八人一同被乡民打死的事件。
温州事件跟文交事件一样,下乡铲烟的专员,都带有武装,配置新式洋枪,但是,却都遭遇乡民激烈的武装抵抗,规模达到成百上千人。
[⑥]这样的骚乱和民变,在整个新政期间,算是规模最大了。
然而,这样的民众骚动,其实跟新政的改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无论什么时代,只要禁烟,就会有这样的反抗和抵制。
在外国学者看来,中国那一时期的禁烟,是卓有成效的。
只是到了民国之后,才使得清政府的努力前功尽弃。
[⑦] 如果说新政的改革,把人们的胃口吊了起来,形成欲壑难填的求新欲望,倒也不能说一点没有。
但新政到1911年,满打满算,不足9年,开民智的效果,还不明显。
西方的观念,即使在比较开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只是有限的流行。
士绅们比较急切的改革呼声,无非是赶快立宪。
他们连模仿日本和德国的钦定宪法大纲,都没有进一步修改的欲望。
在武昌起义之前,立宪和革命,一直是在两个轨道上行走。
如果不是新上台的满人少年亲贵肆无忌惮地收权得罪了人,主张立宪的人,并没有革命的冲动。
虽然报纸上时常可见文人们对新政的讥讽,披露新政出的诸如食洋不化的笑话。
但总体上,新政的面貌给人印象还是不错的。
上面提到的莫理循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到,新政给北京带来了新的面貌。
“北京有了碎石子铺的马路,有几好的警察,有良好的秩序,有马车,有外国式的住房,有电话和电灯,今天的北京已经不是仅仅几年前你所知道的北京了。
”而且,新办的警政,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莫理循称赞道:“他们控制的街头交通令人赞佩。
各城门不再出现堵塞现象,人人都必须循序而行不准许向前猛冲猛撞。
即便是由德国兵驾着的笨重四轮运货马车也不准破坏马路规章。
有一个讨厌的士兵装腔作势不肯服从指挥并且拔除他的刺刀来,维持治安的警察便吹起警哨把这个兵逮了起来,押到附近的警察所处。
那个兵在当天晚些时候才由一名德国军官从那里营救出去。
”[⑧]得到同样印象还有来自苏格兰的传教士医生杜格尔德·克里斯蒂,他多年一直在奉天行医,在他的眼里,新政期间,奉天一片阳光,鸦片在禁绝,学校在兴办,几位总督都挤出钱来支持他开办医院。
雨天泥泞不堪,旱天尘土飞扬的奉天(新政前的北京也是一样。
——笔者注),现在兴建起了碎石子路。
街上开始出现了路灯,几年后,路灯变成了电灯。
随着道路的改善,“在大街上出现了数百辆黄包车,俄式无盖四轮马车已经非常普遍,官员们出行则乘坐国外封闭的四轮马车。
”警察也来了,“小小的蓝色岗亭出现在街角”,警察开始指挥交通。
奉天甚至组建了卫生委员会,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有关城市卫生方面的法律。
[⑨]不仅城市有了新面貌,开展了地方自治的乡村,治安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研究,都不能否认,跟新政前后相比,新政时期是社会秩序最好的一段。
这一时期的统计数据,也很说明问题。
新政时期,是一个民族资本投资的小高潮。
从1903年到1911年,1903年,新增企业9家,资本599280元。
1904年,企业23家,资本5222970元,1905年,企业54家,资本14813391元,1906年,企业64家,资本21278449元,1907年,企业50家,资本14573047元,1908年,企业52家,资本22527338元。
1909年,企业29家,资本9947254元,1910年,企业25家,资本4944740元,1911年,企业14家,资本2290500元。
[⑩]就此可以看出,在1903年到1909年这个新政比较健康发展的时间区段内,企业和资本的增加是相当快的。
与此同时,国家的财政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应该说,在支付4·5亿两白银的庚子赔款的前提下,作为国家主要收入的关税和盐税,已经被抵押掉了,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十分困窘。
但是,在1903年国家岁入1亿的基础上,1908年,国家年财政收入已经到达2·6321亿两,如果加上中央各衙门的收入0·3801亿,全国的财政收入则达到3·0122亿。
[11]不错,在此期间,国家财政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赤字,尤其最后三年赤字比例比较高,但也没有超过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成立资政院之后,国家有了预算,预算需要经资政院审议通过。
1911年(宣统三年)的预算,原来岁入为296961909两,岁出381357175两,赤字84395266两。
但经资政院的审议,岁入增加为301910294两,岁出降为298444360两,从赤字,变成略有盈余。
[12]不仅中央财政状况大有好转,地方财政也相当宽裕,很多省份都有大量的结余。
多的达到上千万两,少的也有几百万两。
辛亥革命后民军的扩充,大部分用的是这个钱。
这一时期财政收入的增加,固然有加税的因素。
新政期间,的确开征了一些跟新政有关的捐税,比如警务和教育的附加。
但也有现代方法的财务整顿的功劳,比如肃亲王善耆兼任北京崇文门税监,采用现代会计制度,严禁关员勒索,但增加部分,年终提奖。
最后在短时间内,税收增加了两倍。
[13]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吏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以往税收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而我们知道,传统税收最大的漏洞,恰在于中途的损耗,经手人的贪渎。
虽然说,到了清末,清朝的官僚机器,已经锈蚀,吏治的腐败依然根深蒂固,但是,由于新政及大地激发了汉人士绅和绅商的积极性,各地的士绅和绅商,通过地方自治以及办学,兴办各种社会团体的途径,以极大的热忱参与了新政。
对于地方官员的不法行为,他们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途径走御史门路弹劾,更可以通过斥诸媒体,全国通电,示威请愿等形式表达抗议。
新政时期抵制美货,收回利权和立宪请愿等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显示了士绅绅商的实力和威力。
新政时期推行的地方自治,以及预备立宪,给了士绅和绅商参与改革的正式通道,也反过来极大地制约了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行为。
与此同时,自1903年苏报案之后,朝廷的媒体政策逐渐开放,大量的民营报纸问世。
少数具有革命倾向的报纸自不必说,就是一般的民营报纸,也多半以与官府为难为事业。
凡是嗅到官员的贪腐和不法,一定大张鞑伐,毫不容情。
在这种特别的情形下,一方面是官员落马的多了。
据统计,仅1909和1910两年,经摄政王载沣批准革职的大小官员,就达千人以上。
[14]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说,这一时期的吏治状况,是有所好转的。
在媒体和士绅天天盯着,痛加批评的情况下,至少不可能变坏。
吏治好转,官员贪腐减少,民众的负担就轻,所以,尽管新政增加了许多新税,但民众的反弹却不强烈。
后来的革命,实际上是社会中上层对统治者不满的爆发,而非民众活不下去的造反。
革命,跟广大的农民基本没有关系。
由始至终,农民连响应革命都兴趣缺缺。
当然,废科举的确很有问题。
科举制度,本质上是一种选官制度。
以考试选官,原本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就目前来看,依然是最佳的制度选择。
但是,在古代的中国,这个制度不幸地跟教育制度捆绑在了一起,使得学校教育,基本上以科举为导向,到了明清两代,官学系统,居然成了科举的一个台阶,基本上丧失了作为教育机构的功能。
而且连带着把民间的私学体系,也跟科举联系起来。
虽然说进私塾读书的人,未必都要考科举,但其中学的好的,肯定是以科举为目标的。
这样一来,整个学校体系,所教的内容,基本上被科举左右了。
显然,这种现象,是导致中国社会其他的技能教育缺失,只能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一个重要原因。
间接地,也跟近代科学技术难以在中国发端,不无关系。
一直以来,对科举的诟病就没断过,而近代则更是把中国之弱归结于这个制度。
似乎只有废除了科举,西方的科技才能在中国落地。
在废科举的时候,实际上人们是把科举看成了教育制度。
所以,废科举,才跟兴学堂相对应。
事实上,当时兴办的新式学堂,是面对社会的,目的是给社会输送各类的人才。
而科举考试,则是面对官场的,为官场选拔人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科举和学校制度剥离开来,保留科举,但降低位置,取消附在上面的种种荣誉和特权,仅仅作为选官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