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之间区别的认识

合集下载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直到1907年,美国正式决定减 收“庚子赔款”,以用于资助中国 学生赴美留学。清政府遂自1909年 (宣统元年)开始,平均每年选派 60名学生赴美,迅速形成了赴美留 学高潮。赴美留学生大多数学习工 程技术及其他理工科专业,以期报 销祖国的近代化事业。 总之,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 新学堂的大批涌现和派遣留学生, 形成了重视西方科学技术与西方社 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大批科 技、法政、教育、军事等人才,为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更新学制、废除科举和派遣 留学生。 更新学制:1902年8月15日, 清廷颁布了由张百熙拟订的《钦定 学堂章程》,因为这一年是旧历壬 寅年,故有“壬寅学制”之称。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正是 颁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在 “壬寅学制”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 增补而成的《奏定学堂章程》,又 称“癸卯学制”,并饬令全国推行 这一新型的学校教育制度。
1904年,北洋三镇新军(常备军)编成, 并由练兵处和兵部会同奏定《新军营制饷章》 (即陆军军制),确定以镇(师)为经常编 制,镇设统制。各镇辖2协(旅),设协统; 每协辖2标(团)、设标统;每标辖3营,设 管带;每营辖前后左右4队(连),设队官; 每队辖3排、每排3棚(班),每棚兵目14人; 另有马队、炮队各1标;工程、辎重各1营。 合计每镇将弁兵役12512人。新军军制从此划 一。1905年,定各省新军均名陆军。1906年 11月,改兵部为陆军部,统一指挥全国新军。 1907年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按省份配、 限年编练。至武昌起义前夕,已在全国编练 新军13镇(一说14镇)、18个混成协、4个标 和1个禁卫军。以北洋军为中央军(亦称国 军),各省新军为地方军。
(二)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
1、编练新军、举办警政; 2、更新学制、废除科举和派遣 留学生; 3、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4、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晚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与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是发生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水‎火不容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非同小可‎。

至于怎样‎看待二者的‎价值与作用‎,后世研究‎者也是见仁‎见智,聚讼‎纷纭。

曾几‎何时,在革‎命史观的研‎究视野与价‎值体系里,‎史学界大都‎强调暴力革‎命而忽视清‎末统治者的‎改革成效,‎许多辛亥革‎命史与近代‎通史论着要‎么对“新政‎”不屑一顾‎,鲜有提及‎,要么照搬‎当年革命文‎豪陈天华的‎思路,斥责‎“新政”为‎“假维新”‎、“伪变法‎”,充其量‎作为辛亥革‎命的一个背‎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新政”之‎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

近‎十余年来,‎基于改革开‎放的现实感‎召,加上中‎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与史‎学研究的深‎入,以中国‎早期现代化‎为视角重新‎审视清末“‎新政”的论‎着不断涌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场景‎与有关真相‎也渐次浮出‎水面。

可以‎说,近十余‎年来,我国‎史学界关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清末“新政‎”研究的突‎破。

不过,‎在价值评判‎的层面上,‎又有人以批‎判“激进主‎义”、倡导‎“权威主义‎”或“保守‎主义”为名‎,偏爱改革‎而轻视革命‎,惋惜“新‎政”的中断‎而指责暴力‎反清斗争乃‎多此一举,‎试图从根本‎上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必要性和合‎理性,由此‎引起的学术‎纷争也就在‎所难免。

‎‎平心而论‎,无论是一‎致否定“新‎政”还是彻‎底否定辛亥‎革命,尽管‎彼此的结论‎南辕北辙,‎但在思维方‎式上却具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都是基于‎顾此失彼或‎非此即彼、‎厚此薄彼的‎极性思维,‎从而也就忽‎视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时‎空联系,把‎复杂的历史‎处理得过于‎简单化,结‎果使读者无‎所适从。

‎‎应当承认,‎经过八国联‎军血洗京师‎的沉重打击‎与奇耻大辱‎,曾经双手‎沾满“戊戌‎六君子”鲜‎血的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途中所宣‎布的“新政‎”并非完全‎没有诚意,‎也不是没有‎具体措施和‎实际投入。

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师范教育 实业教育
时间 1902
学堂数
在校生数 6912
毕业生数
教师数
1903
1904 1905 1906
769
4476 8277 23862
31428
69475 258873 545338 2167 2303 8064
1907 1908
1909 1910
37888 47995
59117 42696
出洋考察大臣及其随员在罗马的合影
a b
1905年 1906年
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 “预备仿行宪政”
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布“预备仿行立宪”的 谕旨,并设宪政编查馆,作为筹备宪政的机关。 谕旨曰:
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涂饰空
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 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 第更张……以备立宪之基础 。
整顿中法, 革除弊端
学习西法, 厘定法律
1901年——1905年的新政措施
官制改革:裁旧衙门、添新衙门、整顿吏治 军事改革: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教育改革: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定学制 经济改革:成立商部、劝办商会、颁定商律、奖 科 励工商
举 考 场
社会习俗方面:准许满汉通婚、禁止鸦片、禁止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武昌起义
2018/11/30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明使则 一, 借 了外 则 黎 什人 使 元 么不 各 洪 ?敢 省 之 轻 可 名 视 表 以 。 同 号 ” 情 召 这 , 天 说 二 下
非, “: 武 借 欲 昌 黎 收 起 元 新 义 洪 军 总 资 全 指 望 体 挥 不 来 吴 可 归 兆 。 之 麟 效 说 47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危机、变法与革命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清末“新政” (1901年)
1.背景: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 以维持其专制统治
3.主要措施:
一、“新政”(1901年)
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
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
等自由。
自由平等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
之”;
府第,四总章揽“政临务时,大公总布统法副律总”统;”三,权规分定:立“临时大责总任统代内表阁临时政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
1.1911.10.10,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2.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背景 三、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的高潮
1.1911.10.10,武昌起义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条件
1.组织准备: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 (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
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条件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作者:谭旺来源:《中文信息》2017年第09期摘要: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有着某种必然联系,但清末新政的实施并不是辛亥革命发生以及清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在新形势下,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关系的研究有着非常深远的意義,是正确认识改革、革命乃至二者关系的关键所在,也是世人客观评价清末新政,正确认识辛亥革命性质以及历史重要性的首要前提。

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关键词: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关系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1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长河中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相辅相成的同时,也相互对立,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出台,清末新政又为辛亥革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阶级、社会”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武装力量等,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导火线。

同时,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有着不同的目的,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近代化发展以及封建帝制结束的速度。

一、对抗革命是清末新政推出的首要目的就清末新政而言,是清王朝主持的一场改革,较大的规模、涉及范围广等是其显著特征,清王朝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日渐加重是该清末新政所处的时代背景。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处于平行状态,清末新政的出台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避免革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以“戊戌变法”为例,尽管并没有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人思想的解放,利于对抗革命的同时,加快近代化发展步伐。

辛亥革命是在革命的基础上,优化完善生产关系,推动我国近代化,而新政是在改革的作用下,科学转变生产关系,维护皇统的同时,不断推动我国近代化发展。

也就是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具有鲜明的一致性特征,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抗革命才是新政的根本所在,但组长革命也是新政的关键性功能。

二、清末新政全面推动近代化在清末新政作用下,清末经济逐渐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清末政治不断朝着“民主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长河中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相辅相成的同时,也相互对立,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出台,清末新政又为辛亥革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阶级、社会”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武装力量等,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导火线。

同时,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有着不同的目的,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近代化发展以及封建帝制结束的速度。

一、对抗革命是清末新政推出的首要目的就清末新政而言,是清王朝主持的一场改革,较大的规模、涉及范围广等是其显著特征,清王朝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日渐加重是该清末新政所处的时代背景。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处于平行状态,清末新政的出台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避免革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以“戊戌变法”为例,尽管并没有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人思想的解放,利于对抗革命的同时,加快近代化发展步伐。

辛亥革命是在革命的基础上,优化完善生产关系,推动我国近代化,而新政是在改革的作用下,科学转变生产关系,维护皇统的同时,不断推动我国近代化发展。

也就是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二者具有鲜明的一致性特征,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抗革命才是新政的根本所在,但组长革命也是新政的关键性功能。

二、清末新政全面推动近代化在清末新政作用下,清末经济逐渐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清末政治不断朝着“民主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在经济方面,清王朝以近代化方向为基点,出台了相关政策,农业、矿业、商业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工业改革方面,清王朝制定了奖励政策,来促進工业持续发展;在商业方面,清王朝颁发了一系列谕令,比如,奖励商业、保护商业;在教育方面,清王朝废除了构建的科举制,构建了全新的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也就是说,在历史长河,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有着相同的作用,为全面推动近代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异曲同工1.经济改革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清末新政的政治、经济、法律体系、司法制度等改革都对辛亥革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经济改革便是其中之一。

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与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是发生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水火不容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非同小可。

可以说,清末新政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至于怎样看待二者的价值与作用,后世研究者也是见仁见智,聚讼纷纭。

纵观各文献,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无意义,认为清朝再过几年就有立宪,便废除君主专制;也有人否认清末新政的积极意义,认为这无非是清朝快崩溃前的苟延残喘,与辛亥革命并无直接联系。

我认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是息息相关的,无论从经济、文化、法律……辛亥革命的发展都是与清末新政极有关系的。

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

下面我分别阐述下我的观点:一、君主立宪削弱了清廷的控制力1901年开始的仿行立宪对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表面看来,君主立宪似乎既能让屡战屡败的清政府恢复体面,维持君主统治,又能稳定社会,强国富民,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种比较稳妥的渐进式改革。

但政治改革风险极大,它尤其需要最高领导人(层)在长期执政经历中形成的领导权威。

这种权威是攻克改革难点,稳定改革成果的关键所在。

而清政府在与外敌入侵的较量中却一败再败,大失人心,1900年与八国联军开战前,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四川总督奎俊、闽浙总督许应骁、福州将军善联、巡视长江李秉衡、江苏巡抚鹿传霖、安徽巡抚王之春、湖北巡抚于荫霖、湖南巡抚俞廉三、广东巡抚德寿等重臣合奏: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端不可开。

山东巡抚袁世凯也提出:朝廷纵乱民,至举国以听之,譬若奉骄子,祸不忍言矣。

紧接着抗旨发兵救京,实行东南互保。

浅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浅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浅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清朝末期新政和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新政是清廷在对外压力和内部危机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而辛亥革命则是带领中国走向新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一次重大革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一、新政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清朝末期的中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落后、民族危机等问题严重,清廷试图进行改革,并于1901年开始推行所谓“新政”。

清朝新政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多个方面的改革,其主要思想是以学习西方科技和文化为主,以提高国家实力和人民素质为目的。

清朝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创办新式学堂、兴办海军和维新派实行的变法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条件。

革命领袖孙中山曾说过:“如果没有清朝的新政,就不会有辛亥革命。

”二、新政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市民阶层清朝新政的另一个影响是开始催生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市民阶层。

新政推行的改革包括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教育和媒体的发展以及新生的工商业的出现,这些都为寻求好的社会机会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像样的平台。

新政对土地制度和贸易加以改革,大量的商人和业主得以进入市场,导致了中国城市的迅速扩展,其中一个结果是大量的市民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城市文化。

由此,中国开始崛起了一批有知识、开明、富裕、有地位和觉醒意识的市民。

这些市民成了反清起义和辛亥革命的重要支持力量。

三、新政增强了中国的抵御侵略力清朝新政的重大改革,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抵御侵略力。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科技、军事、文化和社会制度都比西方先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落后,这与西方列强的强大武力、技术和制度有密切关系。

为此,清朝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成果,学习先进的工业、航海、冶金、通信和医学等知识。

这不仅增强了中国的抗侵略力,还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越来越显著,到了辛亥革命时,中国新兴的市民阶层已经在列强面前有了一些更积极权利的表现。

第九讲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第九讲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18
清廷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1906年9月1日,在五大臣回国后不到一个月,清廷即 颁布了“预备仿行立宪”的谕旨。后又设宪政编查馆,作 为筹备宪政的机关。清末新政进入了“预备立宪”的改革 阶段。 “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但目前规 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涂饰空文,何以对国民 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 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以备立宪之基础”。 ——《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清末筹 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3页。
7
(一)“预约变法”上谕、督办政务处和《江楚会奏变法三 折》
清廷在庚子之变后实行新政主要原因: • 第一,八国联军血洗京师,朝廷亡命西安,庚子事变后的时局已经不 再是一般的“危局”、“变局”,而是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一去的 一种“残局”。这种局势深刻地刺激了朝野内外,包括慈禧太后,使 他们认识到,必须改弦更张,整顿政治,才有可能继续维护清朝的统 治。 • 第二,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冲击下,清朝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统治集团内部顽固守旧势力江河日下,改革势力日益崛起。有人 说,戊戌政变杀年青、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这 种南方与北方,年青人与老年人的背后,实际上是改革人物与顽固人 物的对立。在列强点名“惩凶”以后,顽固守旧势力从此江河日下。 这就为新政的推行减轻了阻力。与此同时,一些倡导洋务,倾向改革 的地方督抚如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在东南互保中已经显示了 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在顽固守旧势力被铲掉一大批后,他们 的实力和地位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新政的决策者和推行者。
《拉萨条约》(1904年)和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英 国在西藏取得大量特权,但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鄱阳湖危机:德国派炮舰驶入长江,要求租借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 ,后由于英法美等国的介入而被迫放弃要求。

【历史史料】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历史史料】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历史史料】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晚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与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是发生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水火不容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非同小可。

至于怎样看待二者的价值与作用,后世研究者也是见仁见智,聚讼纷纭。

曾几何时,在革命史观的研究视野与价值体系里,史学界大都强调暴力革命而忽视清末统治者的改革成效,许多辛亥革命史与近代通史论著要么对“新政”不屑一顾,鲜有提及,要么照搬当年革命文豪陈天华的思路,斥责“新政”为“假维新”、“伪变法”,充其量作为辛亥革命的一个背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新政”之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

近十余年来,基于改革开放的现实感召,加上中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与史学研究的深入,以中国早期现代化为视角重新审视清末“新政”的论著不断涌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场景与有关真相也渐次浮出水面。

可以说,近十余年来,我国史学界关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清末“新政”研究的突破。

不过,在价值评判的层面上,又有人以批判“激进主义”、倡导“权威主义”或“保守主义”为名,偏爱改革而轻视革命,惋惜“新政”的中断而指责暴力反清斗争乃多此一举,试图从根本上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必要性和合理性,由此引起的学术纷争也就在所难免。

平心而论,无论是一致否定“新政”还是彻底否定辛亥革命,尽管彼此的结论南辕北辙,但在思维方式上却具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都是基于顾此失彼或非此即彼、厚此薄彼的极性思维,从而也就忽视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时空联系,把复杂的历史处理得过于简单化,结果使读者无所适从。

应当承认,经过八国联军血洗京师的沉重打击与奇耻大辱,曾经双手沾满“戊戌六君子”鲜血的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途中所宣布的“新政”并非完全没有诚意,也不是没有具体措施和实际投入。

因而,我们不能因为“新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而否定“新政”本身。

由于历史条件不同,“新政”中有关改革的深度与成效超过19世纪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这是没有疑义的。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十日
颁布 的


爵旨
,



,
慈 禧太 后 重 申
强 百
, ,
:

择西 法 之善者
,
,
不 难 舍 己 从人
,
救 中法 之 弊
,
,

,
统归 实事 求 是

惟 有变 法
为 国 象安 危 之 命 脉
,
,
亦 即中 国 民 生 之 转机

再怡
中外 臣 工
将 应行变 通 兴 革诸事
, 。
力任其 难
,
破 除积 习
,
试 图说 明
新 政 与辛 亥革 命之 间的 内在历 史联 系 件

从而进 一 步展 示辛亥革命发生 的历 史环 境 与 外 部 条
当多灾 多 难 的中华 民 族 拖着疲 惫 的 身 躯 刚 刚 走进 2 0世 纪 的 时 候 大 规 模侵华 京师再 遭洗 劫 一 向至 高无 上 的 慈 禧太 后 也 疲 于奔 命
, 、
戊 戌 维新变 法 运 动
近 年来
.
关于 清末新 政 的研 究 已 引起学术界 的重 视

性质
,
以 及历 史 评 价等 间题 都 是学者 们 讨 论较 多 的 内容 想 着 重从其 中经 济

本 文 不 拟对 清末新 政重 新来 一 番评 价

军事

教育等 方 面 的 主 要 内容及其 客 观历史 作用 的分 析人手
,
以 期 补 救时艰


平心 而 论
,
在 民 族 危机 的 阵阵逼 迫 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二、立宪运动(1905——1911)
(一)立宪运动的背景
1.日俄战争(1904-1905) 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西 方的独裁大国被东方的君主立 宪小国打败,黄种民族的日本战胜 白种民族的俄国,引起了人们对 立宪制度有效性的关注。中国 人认为自己找到了一种生存模 式。立宪主义思潮突然风行, 在士人、社会领袖和开明的官 员中迅速传播。
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 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新政酝酿提出
1901年4月,清政府宣布成立督办政务处,作 为推行新政的中枢机构,任命奕劻、李鸿章、 荣禄、 王文韶、鹿传霖、昆冈、瞿鸿禨为督 办政务大臣,张之洞、刘坤一为参与大臣。 1901年7月,刘坤一、张之洞会衔连上《江楚 会奏变法三折》(育才兴学、整顿中法、吸 收西法),系统提出兴学校、练新军、奖励 工商实业、减冗员等内容,成为清廷变法的 蓝本。
(二)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5年7月,清廷谕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 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侍 郎绍英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因革命党人吴 樾谋炸,五大臣出访推迟。12月,载泽与山东布 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戴鸿慈与端方分 途赴日、英、法、比和美、德、俄、意、奥等国 考察政治。
“君上大权”共有十四条,如: 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 永尊戴。 2、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3、钦定颁布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 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 见诸施行。 4、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 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 之旧议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 节以相当之法律处置。 5、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 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洋务派开始得势,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分别获得进官加爵的 奖励。这次新政,实际上是在洋务派的领导下进行的,新政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和进 一步发展。
新政的形式和特点是洋务派提建议,中央接受后以上谕的形式下发实行。新政的 实际策划人前期是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刘坤一病故后是张之洞、袁世凯。 1909年之后,袁世凯下台,张之洞病死,新政由满洲少壮派贵胄领导,新政形势急 转直下,直至灭亡。
这是清政府在灭亡之前进行的一次深刻的改革运动,是中 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比较见成效的一次运动,其广度和深度,大 大超过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国的社会面貌在20世纪初期 得到较大的变化,是真正的中国社会的转型期。
这次改革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初见成效的情况下进一 步向深入发展,准备在政治制度上发生大的变化,即由封建专 制过渡到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但由于改革的失误,破坏了自 己的统治基础,在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迅速被推翻。
原来的旧军,八旗、绿营,湘军、淮军,兵种只有步兵、骑兵, 而新军马、步、炮、工、辎重等多兵种。
第三,裁汰旧军,编练新军
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共编练了十四个镇十八个混成协 和一支禁卫军,全国新军总数约为14万人,(一说为26万人) 。
第三,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规,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如《商人通例》、《公司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
地方省级改革: 改革前后,总督↘教育→学政→提学使司
巡抚↗司法→按察使司→提法使司 财政→布政使司
通过清末新政,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中国人所追求的真理我们都 学来了,至少在形式上实现了。这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巨 变。
2、新政与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
第一,将发展经济确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上谕宣布“工商业为 富强之根本,”要振兴工商,发展工商和保护工商。清政府已经 从传统的农本商末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发展工商业是现代理念。

新政与辛亥革命

新政与辛亥革命

新政与辛亥革命——改革是否必然引发革命自打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问世以来,旧制度在变革中更易引发革命,在近年的学界,成了一种流行论点。

美国政治学者斯考切波(Skocpol,T)的有关俄国、中国革命的宏观论述,更是强化了这种观点。

中国的辛亥革命,已经成了一个改革引发革命的典型案例。

[①]似乎改革成了旧体制迫在眉睫的催命符,不改还好,一改,死得更快。

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就是,不改是等死,改是找死。

宁肯等死,不要找死。

的确,辛亥革命似乎很能印证这个观点,这场革命,的确发生在清朝最后,也是最认真的一场改革过程中,打响第一枪的新军士兵,本身也是改革的产物。

多少年来,对于中外的研究者而言,一个流行的观点就是,新政的改革,激化了原有的社会矛盾,破坏了原有的社会政治结构,因而引发了革命。

客气一点的说是操作不当,不客气的干脆等于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根本不具备改革的条件,一改必死。

其中,新政诸项改革中,最令人争议的就是废科举,在许多学者看来,这项改掉了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制度的改革,不仅打掉了士子们上升的渠道,而且切断了民间精英跟朝廷的联系。

也导致了大批士子没有出路,倾向革命。

所以说,革命发生,土崩瓦解,势所必然。

然而,新政真的造成了清朝统治的危机,造成了革命的形势吗?如果真的是改革激成了革命,那么,清末新政有那一项改革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弹,造成了大规模的社会危机呢?新政期间,所有跟新政有关的民变,比如抗捐抗税,抵制清查户口丈量土地,都是零星的,小规模的。

连废科举,都波澜不惊。

以至于当时泰晤士报驻北京的记者莫理循乐观地说:“中国能够不激起任何骚动便废除了建立那么久的科举制度(1905年9月2日皇帝敕令从1906年开始废科举——注释),中国就能实现无论多么激烈的变革。

”[②]原来一直认为是专门针对废科举的民间骚动,山西的干草会的所谓“烧先生,打学堂”之举,现在发现其实好些只是平常的吃大户行为。

跟新政没有任何关系。

略论 清末新政 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

略论 清末新政 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

第31卷第4期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1No.4 2011年8月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Aug.2011略论“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①郝宏桂(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江苏盐城224051)【摘要】“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为自救而发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它对推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满清王朝的灭亡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它与辛亥革命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因果联系。

【关键词】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历史影响【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11)04-0019-05为了应对庚子政局的困境,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上谕,表示清政府应顺应形势,“极意维新”[1],慈禧太后被迫推动了晚清的体制改革,“清末新政”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上谕中,朝廷还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弊病进行了概括:“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

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

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

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推行新政就是要打破这一困境,主张“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2]4601。

从1902年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之时到1908年11月她去世为止,“她下令进行许多项意义深远的改革,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148。

新政内容涉及编练新军、筹饷,废科举、兴学堂,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振兴商力、奖励实业等方面,它是晚清政府为自救而发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关于“清末新政”的推行及其影响,在革命史观的研究视野与价值体系里,史学界大多强调暴力革命的作用而忽视清末统治者的改革成效,许多辛亥革命史与近代史论著要么对“新政”不屑一顾、鲜有提及,要么照搬当年革命文豪陈天华的思路,斥责“新政”为“假维新”、“伪变法”,充其量作为辛亥革命的一个背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新政”之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4]。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比较思考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比较思考

Comparison of Historical Positions between New Deal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1911 Revolution 作者: 魏明枢
作者机构: 嘉应学院政法系,广东梅州514015
出版物刊名: 龙岩学院学报
页码: 24-28页
主题词: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历史地位;性质;对比
摘要:近二十几年来。

清末新政史的研究经历了从否定到被肯定,然后逐渐被捧高的过程。

与此同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愈来愈低落。

其实,从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其本身内容看,尽管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它对于中国社会的促进及其在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中的作用却难于与辛亥革命相比较。

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辛亥革命是非进行不可的,并注定将推翻帝制。

辛亥革命既是民族革命,同时又实行了政治革命,它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基本事件.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之新篇章。

浅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浅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浅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徐小倩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5(000)030
【摘要】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都是中国社会变革进程中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大的社会潮流里,两者虽然直接目的不相同,但是产生的影响却能一致,那就是使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清末新政客观上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是中国社会变革,民主化趋势之下不可避免的结果。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徐小倩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间接推动
2.寒凝大地发春华——清末新政与贵州辛亥革命
3.略论“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
4.从历史运动机理看清末新政失败和辛亥革命的到来
5.论改良与革命的关系——以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就不过是清末新政的延续”说法的认识
对这个观点,我是否定的。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出发点不同,所代表的阶级也有明显的区别。

而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有些可能与清末新政有相似之处,但有些影响是它永远也无法实现的。

首先清末新政是面对列强的压力,面对国人慢慢的觉醒和西洋文化对民众的影响的一种妥协,起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统治。

而辛亥革命是慢慢新起的资产阶级,迫切的需要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经济方面的统治两个代表者分别是封建统治者和资产阶级革命者,结局必然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那一方取得胜利。

所以,即使清末新政继续下去,它依然会是失败的一次自救运动,也必然无法真正的引领时代的浪潮,促进中国的发展。

其次辛亥革命确实给予了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6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而清末新政的目的是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虽然清政府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从影响看,这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方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但它依旧无法真正将清朝封建统治完全推翻,或者说是连根拔起,因为意识到时态不利于清府之后,他们必然会终止新政的实施。

第三,清末新政是推行君主立宪制的,辛亥革命本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

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所走方向不同,取得的成就本质也就不同,所以更不可能说辛亥革命是清末新政的继续。

因此,我不占成“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就不过是清末新政的延续”这一说法,以上就是我的三点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