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近49a淮河流域相对湿度演变特征研究1

合集下载

Piper图解淮河流域江苏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

Piper图解淮河流域江苏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
+
Ca + N a & Na + Ca & Na , 成条带状分布, 高 邮 宝应 建湖 涟水 赣榆以西的广大平原地区 以 HCO3 - Ca ( ∋ N a ) 型 水 为 主 , 面 积 超 过
+ + + + +
HCO 3 ∋ C l- Ca ∋ N a 、 H CO3 - Ca∋ Na 等类型 , 大丰 滨海 灌南 连云港以东沿海地区则 C l- N a 型水 2 大量分布, 面积达 9812km ; 中间间夹有 C l∋ H CO3 - Ca ( ∋ N a) 、 C l∋ HCO3 - Na ∋ C a 、 H CO3 ∋ C lCa ( ∋ Na) 等类型水, 形态上狭而长 , 仅在里下河 洼地区分布广泛 , 因为该域地势低洼, 地下水径流 速度缓慢, 无机盐易于积累, 因而 TDS 相对于临近 地区为高, 总体特点符合传统意义上地下水溶质含 量从补给区 径 流区 排泄 区越来 越高 的分 布特 征 , 见图 2 。
31212咸化区域形成原因咸化区域本身天然水化学背景含量极低多为200400mgl已接近于河水上升空间极20世纪80年代淮河干流区浅层水tds的含量较低但经常被污染的淮河水对当地农田的灌溉及对浅层水的侧向垂直补给作用使环洪泽湖地区的tds存在大量超过1000mgl的样点20世纪80年代新东赣丘陵so含量均值仅为1514mgl含量迅速上升至8517mgl经分析日益频繁的酸雨可能是so接威胁着浅层地下水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phreatic water equality evolution by P iper diagra m in H uaihe river drainage area , Jiangsu province

中国水文区划及水文分区方法综述

中国水文区划及水文分区方法综述

第 1 期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No. 1 2024 年 2 月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 2024 DOI:10.12170/20221028003孙周亮,王婕,刘艳丽,等. 中国水文区划及水文分区方法综述[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4(1):77-86. (SUN Zhouliang, WANG Jie, LIU Yanli, et al. Evaluation of hydrological zoning technique and its utilization in China[J].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1): 77-86. (in Chinese))中国水文区划及水文分区方法综述孙周亮1, 2,王婕1,刘艳丽1, 3, 4,陈鑫1,刘翠善1, 3, 4,王国庆1, 3, 4(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 2.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 3. 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 4.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98)摘要: 水文区划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无资料地区水文研究的有效手段。

中国早期的水文区划工作主要是适应水资源规划的需求,全国性的水文区划主要出现在1950s,20世纪末集中出现了更精细、完善的省级水文区划研究。

水文分区是水文区划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分区指标和分区方法的确定。

当前采用的水文分区指标主要包括气候、水文、下垫面三类,水文分区方法以聚类方法为主。

目前主要用于解决水文缺资料问题,同时也发展出生态水文分区方法,提高了生态性评价的合理性。

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如下:(1)在水文分区中纳入水文相似理论;(2)水文区域性规律研究及其在水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应用;(3)水文分区结果的检验与科学解释。

借助GIS研究史前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

借助GIS研究史前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
呈 现复 杂化趋 势 。 南省 龙 山文化 河 遗址 共 计 12 2处 , 布 的显 著 特 3 分
征 是 淮 河 流 域 遗 址 数 量 的 突 发 性
之 间的 相互 作用 关 系 。钱耀 鹏[ 8 1 分 北 纬 3 。 3一 6 2 间 。 西 长 约 12 3 o2之 东 析 了 自然 环 境 因 素 对 聚 落 要 素 形 5 0 m, 北长 约 5 0 m。 里是 中 8k 南 5k 这 态特 征 , 以及 微 观环 境 因素 对 聚落 华 文 明 起 源 的 核 心 区 域 ,是 考 古 类 型及 其平 面形 态 、 观环 境 因 素 宏 学 、 明起 源 、 境 考 古 研 究 始 终 文 环 对 聚 落 区 域 特 征 及 其 发 展 道 路 与 关 注 的重点 区域 。省 内有史 前聚 落 特点 的影 响作 用 。顾 维 玮 和朱诚 20 0余 处 ,整 体 上秉 承 了裴 李 岗 0 在对 古 遗 址 分 布 与 环 境 演 变 关 系 文化一 韶 文化一 山文化一 商 文 仰 龙 夏 研 究 中认 为 , 址 的分 布与 气候 和 遗 化这一 中原 史前 文化演 化序 列 。在
址人 地 关 系 的 特 征 因 素 进 行 了 分 环境 的关 系 进 行分 析 , 现 了史 前 大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 发 比较 大 的村 落 的 房屋 有
析 . 用 了遗 址 面积 、 址 文 化 层 选 遗 置 、 址 距 河 的 距 离 、 址 距 河 岸 遗 遗
聚落 选址 的一般 规 律 , 为解 决 聚 落 整体性 思路 。
域 文 化谱 系 以外 的其 他 文化 类 型 .
如 大汶 口文化 、 家 岭文 化 等也 在 屈
近 的登 封 、 禹州 一 带 , 次 是 晋 南 其 汾水 中下游地 区。商代 是第 二个奴

近十年来淮河流域历史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淮河流域历史研究述评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中东部,横跨豫、皖、苏、鲁四省,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多重过渡性特征,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

在现代中国,淮河流域是一欠发达而又人口密集的相对落后地带,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被喻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谷地”,其“三农”问题严重。

随着历史学界对区域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视,特别是以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逐渐兴起,学者们从不同的视野对淮河流域历史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尤其是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别于1498年与蚌埠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与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5年与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联合举办了三届全国性淮河文化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学界对淮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研究。

现择其要者述评如下:一、经济开发学者们对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甚为关注,有关成果相对较多。

邹逸麟在《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从植被、土壤、人口、灾害、水系、湖泊、农业开发和城市等方面探讨了黄淮海平原的历史变迁。

淮河水利委员会编撰的《淮河志·淮河综述志》(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分自然地理、淮河水系、社会经济、自然灾害四部分,较为详尽地综述了淮河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历史状况。

王鑫义主编的《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黄山书社2001年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淮河流域自上古到鸦片战争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细致探讨了影响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臧世骅编纂的《中国淮河流域民间工匠习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全书共10卷188个条目,作者利用多年“田野作业”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民俗学角度介绍和研究淮河流域匠行、匠人习俗等方面问题。

宋豫秦等著的《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总结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等的发展现状与演变过程,剖析了当前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所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冲突,对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进行了客观的评估,论证了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对策。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概述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是环境科学和历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通过对古代文献记载、考古遗址和自然记录的分析,研究者们对中国气候变迁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

最为著名的研究成果是竺可桢先生绘制的竺可桢曲线,该曲线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材料的研究,将中国近五千年气温变化制成了一张清晰、简明的曲线图。

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显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

在这之后,年平均温度有23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而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这些气候变迁的特征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有丰富的记载,而且也得到了考古遗址和自然记录的佐证。

研究者们还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历史文献、农民记忆、冰川记录、树木年轮、湖泊和沉积物等多方面的资料,对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过去几千年中中国气候的暖期和寒期交替的特征,还为我们了解古代气候的湿度、温度等变化情况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研究是一个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领域,通过综合分析古代文献、考古遗址和自然记录等多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对过去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够为今后的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1. 简述气候变迁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迁,作为地球系统长期演变的一部分,不仅是自然界的内在规律体现,更是关乎人类社会福祉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水资源分配、人类健康乃至全球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

理解并应对气候变迁,对于人类有效适应未来环境变化、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气候变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它塑造了地球表面的物理和生物条件,决定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与物种分布。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淮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淮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2024年1月灌溉排水学报第43卷第1期Jan.2024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No.1Vol.4352文章编号:1672-3317(2024)01-0052-09基于CA-Markov 模型的淮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刘赛艳a ,张永江a ,解阳阳a,b ,张钦a ,席海潮a(扬州大学a.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b.现代农村水利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目的】研究淮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预测淮河流域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实现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方法】基于淮河流域1990—2020年共7期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淮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基于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A-Markov )模型模拟淮河流域2010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并在满足一定的精度条件下,预测淮河流域203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结果】①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淮河流域土地利用面积的80%以上,是淮河流域最主要的两种土地利用类型;②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是淮河流域1990—2020年土地利用最为明显的变化特征;③基于CA-Markov 模型模拟的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的Kappa 系数分别为0.937和0.944,模拟精度较高;④预测的淮河流域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显示: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扩张仍然是主要趋势,但二者变化幅度放缓,林地和草地的变化不显著,水域面积继续增加。

【结论】淮河流域建设用地大幅度扩张以及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应引起重视,基于CA-Markov 模型模拟的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可为流域未来土地利用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CA-Markov 模型;转移矩阵;Kappa 系数;淮河流域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志码:Adoi :10.13522/ki.ggps.2023309OSID :刘赛艳,张永江,解阳阳,等.基于CA-Markov 模型的淮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24,43(1):52-59,96.LIU Saiyan,ZHANG Yongjiang,XIE Yangyang,et al.Research on land use change in Huaihe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CA-Markov model[J].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24,43(1):52-59,96.0引言【研究意义】土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土地的开发利用关系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坏境的良性演变[1]。

气候变化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26个)

气候变化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26个)

气候变化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26个)气候变化是全人类所关注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以下是整理好的126个关于气候变化论文题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气候变化论文题目一: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淮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径流影响研究2、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Ⅴ的计量研究3、叶尔羌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4、基于大数据治理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5、基于APSIM模型评估北方八省春玉米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6、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产量潜力的时空特征7、未来黑碳气溶胶排放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模拟8、气候变化对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9、1976-2015年柴达木盆地湖泊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10、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进展和展望11、未来气候变化对特有物种沙生柽柳分布格局的影响及其保护启示12、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森林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3、近20 a云雾山草地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4、高寒草甸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15、气候变化技术机制专门化的困境及其克服16、1980年以来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17、气候变化下辽西北春玉米生育期需水量研究18、气候变化对浙江省大气污染的影响19、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冷杉属植物地理分布模拟分析20、欧洲历史上气候变化与鼠疫的关系21、未来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22、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的损失函数研究进展23、气候变化对跨境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24、伏牛山地森林植被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5、1951—2016年甘肃乌鞘岭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变化论文题目二:26、呼伦贝尔草原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7、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8、中国自然地理学中的气候变化研究前沿进展29、气候变化风险及其定量评估方法30、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背景下气候变化风险规制立法31、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与政治决策32、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产量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基于Meta回归分析的定量综述33、促进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研究34、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极海冰对我国冬季气温的影响研究35、气候变化耦合海洋污染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3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鸭绿江流域入海水沙通量的影响37、全球气候变化多样性及应对措施38、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地方规划行动——减缓与适应的权衡抉择39、青藏高原湖泊变化遥感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40、基于VIC模型的气候变化对红水河上游流域径流影响研究41、明清小冰期鼎盛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42、气候变化对通辽草甸草原草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43、1901—2014年黄土高原区域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征44、减缓与适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收益分析45、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进展46、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特征及其对小冰期气候变化响应研究47、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未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特征48、气候变化和林火干扰对大兴安岭林区地上生物量影响的动态模拟49、未来气候变化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毛竹异戊二烯排放速率的影响50、火的历史重建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关系研究进展气候变化论文题目三:’51、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分析52、大九湖泥炭磁化率及腐殖化度记录的1853、气候变化背景下1981-2010年中国玉米物候变化时空分异54、辽宁朝阳地区季节冻土最大冻土深度和持续冻结时间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55、1990~2015年青海省湖泊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56、化学蚀变指数指示古气候变化的适用性探讨57、青海柴达木盆地巴音河上游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58、天山南坡清水河与阿拉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59、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进展60、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水青树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61、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库分子结构特征与稳定性影响研究进展62、日本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环境合作机制评析:非国家行为体的功能63、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制度竞争——基于欧盟、美国、中国的比较64、华北平原夏玉米潜在产量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6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武江流域年径流及最大日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66、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改变的贡献率及其量化方法研究进展67、气候变化下中国未来综合环境风险区划研究68、叶尔羌河平原绿洲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69、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公众健康的挑战与政策建议70、基于暴露度-恢复力-敏感度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评估与特征分析71、1982—2013年黄河源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72、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季风环流因素73、近50a来洮河流域气候变化和干旱演变过程74、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季风区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的影响评价75、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气候变化论文题目四:7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汾河流域径流情势影响分析77、RegCM4模式对雄安及周边区域气候变化的集合预估78、青海湖热力状况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数值研究79、近115a中亚干湿气候变化研究80、浑善达克沙地早全新世气候变化81、古土壤: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针82、关注气候变化,落实环境教育——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侧记83、气候变化适应性与韧性城市视角下的滨水绿地设计——以美国哈德逊市南湾公园设计研究为例84、美国两党气候变化演讲语篇的隐喻架构分析——以两次关于“巴黎气候协定”的总统演讲为例85、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86、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冰雹灾害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87、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湖泊动态及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88、气候变化教育:联合国行动框架及其启示89、1260~1911年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及与气候变化关系90、气候变化下饮水安全及其健康影响因素进展91、新时代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长期战略的新思考92、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关联分析93、气候变化、林火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的影响9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酶化学计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95、黑河径流对LUCC和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96、气候变化下湿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进展97、气候变化政策的协同收益研究述评98、气候变化背景下1981~2010中国小麦物候变化时空分异99、全球气候变化对温带果树的影响100、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定义方法与预估气候变化论文题目五:101、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影响的研究进展102、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103、气候变化对游客生态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以秦岭地区为例104、西藏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影响105、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林业投资效率研究106、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综述107、资产专用性与专业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基于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证据108、东北地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框架研究109、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与全球治理博弈的中国启示110、气候变化条件下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111、基于SWAT模型的乌鲁木齐河上游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112、近55 a渭河流域气候变化113、基于HYPE模型评估小洪河流域水资源的气候变化敏感性114、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115、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116、空间溢出效应视角下低碳技术创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17、基于气候变化特征的广西春玉米播期研究118、不同RCP情景下山东省小麦、玉米关键生育期的气候变化预估119、近60年山西省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120、哈尼族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估——以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农村社区为例121、海南岛1959—201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122、1981~2010年辽宁省气候变化区划123、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联合挑战124、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主产区单产的影响——基于扩展C-D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125、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夏玉米适宜播期分析126、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扁蓿豆潜在适生区预测。

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

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

索南吉,徐长春,曹林淋,等.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J ].中南农业科技,2024,45(3):103-111.与火山、地震、洪涝、飓风等典型突发性自然灾害相比,干旱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1],对水资源、农业生产、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地方和全球经济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2]。

据统计,20世纪全球发生的重大干旱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3,4]。

这些地方原本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系统脆弱,干旱的加剧给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因此,加强对干旱重灾区干湿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干旱的发生较为复杂,选择及构建适合的指标是准确监测和评估区域干旱状况的基础和前提[5]。

通常采用干旱指数对干旱事件进行描述,如标准化降水指数[6](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帕默尔干旱指数[7](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8](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 )、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tandardized soil moisture index ,SSMI )[9]和标准化径流指数[10](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 ,SRI )等。

上述干旱指数是针对某一干旱类型而提出的单类型干旱指数。

然而,干旱事件是由不同时期的多种缺水因素共同造成的,仅从干旱形成的某一方面来评估干旱的严重程度,难以全面表征干旱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复杂影响[11]。

因此,融合多源信息构建综合干旱指数是干旱监测的重要发展趋势[12]。

较多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构建综合干旱指数,如线性组合法、主成分分析法、概率统计法等。

Hao 等[13]采用线性组合法构建干旱指数LDI 进行干旱预测;常文娟等[1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降雨、径流与土壤湿度等水文要素,构建了综合干旱指数PRSM (Precipitation runoff soil moisure ),并将其应用于南盘江上游的干旱特征分析中。

专题17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演变的解题思路(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

专题17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演变的解题思路(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

专题17 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其演变河流和湖泊是陆地主要的水体,河流的供水、航运、灌溉、发电等功能使其地位突出,同时河流又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之一。

在近些年高考试题中,时间尺度下,河湖水系的演变是重要的考点,其体现的格局变化及地理过程能较好检验地理思维能力。

2023年山西卷(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

2022年山东18(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2022年广东17(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7(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6分)2022年广东17(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

(8 分)一、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其演化河流特征包括河流水文特征和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区域的气候、植被、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把握河流特征的原因,才能应对复杂的实际问题。

1.河流的水文特征【内流河水文特征】① 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①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①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水量就较丰富,为丰水期;① 径流量小,流程短且变化大,冬季甚至断流。

【理解】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2.河流的水系特征6种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河流水系一直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导致水系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构造运动,气候变化,河流本身的侵蚀、沉积过程等。

因综合性思维较强,能较好的考察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近年来成为高考题的高频考察方向。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河流水系的演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在某一时期可能以某种因素为主。

【河流袭夺】: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

4.河流渠道化河流渠道化:将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河流裁弯取直的影响1.有利影响(1)改善航运条件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流长度缩短,使得轮船通航时间缩短,提高航运效益;河道变得更笔直,水流速度加快,使得顺水航行的轮船速度加快,节约燃料。

淮河中游雨季前后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分析

淮河中游雨季前后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分析
( 1淮 河 流域 气象 中 心 , 埠 2 34 ; 蚌 3 0 0 2安 徽 省 气 象 台 , 肥 2 0 3 ) 合 3 0 1
摘要
利 用 安徽 省 寿县 站 边 界 层 综 合 观 测 试 验 资 料 , 近 地 面 层 风 、 温 、 度 等 微 气 象 要 素 及 感 热 通 量 、 热 通 对 气 湿 潜
第4 O卷 第 2 期
21 0 2年 4月




V o.4 N O 1 0. .2 Ap. 2 2 r O1
M ETEOROLOGI CAL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淮河 中游雨季前后大气边 界层综合观测分析
张 晓红 胡 雯 刘远 永 叶金 印 刘 静
减小 , 风速 值 波动较 大 。雨季 后期 , 速再 次 出现 突 风
增, 9日 3 . 的 风速 极 大 值 达 到 1 . 1m/ , 0 2 2m 1 8 s 1
日 3 . 的风 速 极 大 值 达 到 l . 4m/ 。分 析 发 2 2m 1 3 s
现 , 季 即将 开始 和将要 结束 时 , 雨 近地 面层 风速均 有 突增 的现 象 ( 1 。 图 ) 2 1 2 不 同 天气条 件 下近地 层风 廓线 .. 分别 以 2 O 0 5年 6月 2 9日( 雨 ) 7月 7 日 无 和 ( 有雨 ) 例分 析不 同天 气条件 下 近地 面层 风廓线 变 为 化 , 天 中不 同时次 风 随 高 度 变 化在 有 雨 日和 无 雨 一
化 范 围大致 在 5 ~8 之 间( 4 。一天 中相 对 O 0 图 )
湿 度 极 大 值 出 现 在 O : 0 6 []最 小 值 出 现 在 4 O —0 :), (

基于湿地二级分类的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基于湿地二级分类的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t e Hu i e Ri e sn Ba e n t e S c n a y W e ln sClsi c t n h ah v r Ba i s d o e o d r h t d a sf a i a i o
HU e—we De at n fT u n g me t Ha s a r lC l g ,C a zo 2 o 1 hn ) W i i( p r me to o rMa a e n , n h n Noma ol e h oh u5 1 4 ,C ia e
国 土 与 自然 资 源 研 究
2 2 N0 2 01 .
TERRI TORY & NAT UFALRESOURCE S S TUD Y
・5 ・ 5
文 章 编 号 :0375 ( 02 0—050 10 -83 21 )2 05-3
淮 河 流 域 中游 湿地 景 观 格 局 演 变 研 究
C0U r e s
湿地 与森 林 、 洋一 起并 称为 全球 三 大生 态系统 , 海 湿地 具 类 活动影响相对强 烈的地 区 ,水旱灾 害和水 污染 问题 最严 重 。 有 巨大 的调 蓄洪 水 、 节气 候 、 制污染 、 少土壤 侵蚀 、 调 控 减 美化 淮河 中游 河湖湿 地水 空间 巨大 , 史上 就是淮 河上 、 历 中游洪水 对有 效削减 洪 峰 , 保证淮 北大 堤 安全 起重要 环境 、 维护生 物多样性 、 提供生 物生产 力等生态服 务功能 【 l 】 。淮 滞 蓄 回旋 的地 区 ,
Re u ̄ s o d ta eln ss rn e n te ae ,ato g h e u t n o t d ra w s s l nen lsrcua h n e inf- s l h we h tw t d hik d i I ra l h u h te rd c o fwe a s ae a mal tra tu trlc a g d sg i a l i l n ,i i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8年度学术年会日程(初步)(2009年2月12-13日)2月11日下午16:30-18:3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大厅2月12日上午08:30-09:0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大厅2月12日上午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多功能厅09:00-09:30 开幕式中国气象局领导致辞国家气候中心领导讲话09:30-12:00 特邀报告(报告25分钟,讨论5分钟)中国季风雨带年代际尺度移动和预测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全新世中国气候湿润度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林而达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东半球夏季越赤道气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研究孙照渤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流域水循环与水文预测夏军研究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2:00-13:30 午餐午休2月12日下午-13日分会报告(10-15分钟,包括答疑2分钟)专题讨论、小结(30分钟)2月12日18:15 招待会(地点:待定)2月13日17:00 大会总结闭幕式第一分会气候变率的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2月12日下午13:45-17:45S1-1 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与ENSO贾建颖孙照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秋季北太平洋海温对我国冬季降水的影响艾孑兑秀杨明珠孙林海韩荣青,国家气候中心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周兵胡景高,国家气象中心亚洲-太平洋涛动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关系周波涛崔绚赵平,国家气候中心变年循环参考系下的中国气候年际变率研究(开放课题)钱诚赵天保吴召华符淙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对拉尼娜事件的衰减作用韩荣青任福民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东亚冬季风对中国东北冬季气温变化影响的分析刘实,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冬季大气环流系统变化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分析朱艳峰,国家气候中心南亚高压气候异常研究彭丽霞孙照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JO对我国冬季降水和环流的影响贾小龙,国家气候中心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刘芸芸丁一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热带印度洋SST海盆模态的“充电/放电”作用—对夏季南亚高压的影响杨建玲刘秦玉,宁夏气候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淮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的标度特征宋寔陈星程兴无,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关系的SVD分析周浩,重庆市气候中心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特征及其在汛期降水预测中的应用顾思南,宁波市气象台海温异常与东亚季风及信风之间的关系向华,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上午08:30-12:00S1-2 气候模式与预测方法研究中国气象局气候系统模式研究进展吴统文,国家气候中心利用CAM-RegCM嵌套模式预测我国夏季降水异常邓伟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区域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预测方法的预测能力分析陈丽娟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区域气候模式在气候预测业务中的应用张英娟,北京市气候中心An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20th Century Climate By the BCC Climate Model董敏吴统文王在志,国家气候中心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应用李忠贤孙照渤陈海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区域卫星遥感土壤湿度同化系统研究师春香,中国气象局卫星研究所气候模式中不同积雪覆盖率参数化方案的比较分析李伟平,国家气候中心基于赤道中太平洋冬季表层-次表层海温异常早期信号的淮河流域降水预报陆波,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基于SWA T模型的汉江流域径流模拟夏智宏,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青藏高原气温极值概率变化的模拟试验任雨张雪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公度法预测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吴泓,南京市气象局广东热带气旋预测系统简介胡娅敏,广东省气候中心近57年常州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寒潮预报雷正翠,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朝阳市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设计常中波张国林梁群,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最优信息的中国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确认摘要)山东省气候中心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下午13:45-17:00S1-3 区域气候及极端气候事件成因分析社会对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程度的定量评估研究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2008年甘肃省河西地区春、夏旱影响及成因分析冯建英,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北大西洋涛动与吉林省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张丽,吉林省气候中心2008年南方冻雨与夏季风降水的早期信号符娇兰钱维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基于RS和GIS的2008年湖北省特大雪灾的监测评估梁益同夏智宏,武汉区域气候中心2008年初江南雨雪冰冻过程的天气气候分解丁婷钱维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陕西春季干旱的环流特征分析方建刚,陕西省气候中心2008年1-2月宁夏持续连阴雪低温极端天气气候背景及成因分析纳丽, 宁夏气候中心2008年华南前汛期一次连续大暴雨过程成因的分析李兴荣,深圳市气象局安徽省气温序列的均一性检验程智,安徽省气候中心辽西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天气特征研究张国林,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2008年常州两次寒潮天气的对比分析史诗杨,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焦作市持续冰雪低温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分析预报司福意,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阿克苏地区大降水天气的气候特征胡翠珍,新疆阿克苏地区气象局副高脊点的东西移动与冬夏季风中的经向垂直切变-2008年我国北方冬旱的应用诊断王万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重庆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确认摘要)张天宇,重庆市气候中心辽宁区域性春旱的大气环流及影响因子分析(确认摘要)阎琦, 辽宁省鞍山市气象局专题讨论,小结第二分会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和气候资源评估2月12日下午 13:45-17:45S2-1 气候变化监测和预估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历史、现状与问题陈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未来10-20年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估算赵宗慈王绍武罗勇江滢,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北方未来20-50年干旱前景的预测研究封国林,国家气候中心2050年前中国旱涝格局趋势预估翟建青曾小凡苏布达姜彤,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北极海冰遥感监测与分析郑照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小兴安岭红松树木生长的气候响应机制研究尹红刘洪滨黄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全新世气候变化信号的检测-孢粉气候响应面函数的应用赵传湖陈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确认摘要)张存杰,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珠三角地区常规气象站气温与土地覆被、人口要素的关系研究窦浩洋赵昕奕,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气象站记录的中国区域气温变化特征郝立生,河北省气候中心1963-2007年安徽省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温华洋,安徽省气候中心东亚季风对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的影响李娇,辽宁省铁岭市气象局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动态演变特征(确认摘要)王劲松,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河湟谷地气候变化对高原鼠害的影响马生玉,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山东省气候监测系统介绍(确认摘要)顾伟宗,山东省气候中心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上午08:30-12:00S2-2 气候资源评估与大气环境城市气候研究的一些发展动态胡非,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风能资源评估数值模式系统的开发进展朱蓉何晓凤周荣卫程兴宏,国家气候中心欧盟-中国能源环境项目研究进展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中国风速变化多气候模式模拟检验及未来风速变化预估江滢罗勇赵宗慈,国家气候中心MM5与CFD软件相结合对复杂地形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探何晓凤周荣卫朱蓉,国家气候中心风云三号卫星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反演产品及其初步检验黄富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影响因子及其可能气候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申彦波赵宗慈石广玉,国家气候中心城市建筑物动力冠层方案的引入及应用研究周荣卫蒋维楣何晓凤,国家气候中心上海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局地气温变化特征侯依玲,上海市气候中心Nudging源同化方案在中国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程兴宏,国家气候中心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下午13:45-17:00S2-3 气候变化检测及成因分析中国地面气温变化检测的若干问题任国玉,国家气候中心中日美三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集的比较研究任福民,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北方夏半年极端干期变化的区域特征刘莉红翟盘茂郑祖光,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的研究胡国权,国家气候中心内蒙古近50年气温和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的检测分析尤莉戴新刚张宇,内蒙古气候中心江淮梅雨典型性的变化特征研究梁萍,上海市气候中心我国近50年高空温度变化趋势分析郭艳君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西北干旱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孙杨张雪芹,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地区冬季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区划研究(开放课题)赵春雨,沈阳区域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地震与珠江大洪水刘利平卢伶俊马经广,广东省水文局宁夏河东沙地近百年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李艳春,宁夏气候中心吉林省近56年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程红军,吉林省气候中心气候变暖背景下太原市霜冻的变化规律研究钱锦霞,山西省气候中心安顺市近45年气候变化分析杨忠明,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台50多年来本溪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吉奇魏军, 辽宁省本溪市气象局专题讨论,小结17:00-17:30 大会总结闭幕式。

近50年来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统计特征_佘敦先

近50年来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统计特征_佘敦先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第66卷第9期2011年9月V ol.66,No.9Sept.,2011收稿日期:2011-05-16;修订日期:2011-06-0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10CB428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25)[Foundation:National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No.2010CB428406;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071025]作者简介:佘敦先,男,安徽芜湖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研究。

E-mail:shedunxian@通讯作者:夏军(1954-),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1624M)。

E-mail:xiaj@1200-1210页近50年来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统计特征佘敦先1,2,夏军1,张永勇1,杜鸿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摘要:以淮河流域27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为基础,选取年最大降水量序列(AM)和超门限峰值序列(POT),分析淮河流域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淮河流域降水极值的统计特征。

研究发现:过去50年,淮河流域大多数站点年最大日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少数站点有减少的趋势,但增加和减少的趋势均不明显。

从单个气象站点50年降水序列来看,年最大日降水事件发生的时间大多集中于20世纪60-70年代,且以汛期居多。

利用L-矩法、K-S 检验等方法,发现GEV 和GP 分布分别能够较好的拟合AM 和POT 序列。

通过计算比较在不同重现期水平下的降水量,发现POT 序列及其对应的GP 分布能够更好的模拟淮河流域极端降水序列。

淮河流域河南段的地理环境研究综述开题报告

淮河流域河南段的地理环境研究综述开题报告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以及防治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功能,因而森林植被的变迁是影响地理环境演变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对淮河流域河南段森林植被的历史变迁的研究当首推徐海亮的《历代中州森林变迁》[20]一文,该文探讨了历史时期淮河流域河南段天然森林的变迁规律及变化特征,认为战国至两汉、唐宋、清中后期是淮河流域河南段天然林消耗的三个高潮,天然林自北向南、自东向西缩减,历史气候自温湿向干冷转化,与人为因素叠加,加剧了森林的消减乃至消亡,指出了森林破坏所造成的地理环境恶化的问题。此外,凌大燮的《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21]也述及淮河流域河南段森林变迁的过程。直接研究淮河流域河南段森林变迁的著作尚没有见到,相关著作则有陈嵘的《中国森林史料》[22]、熊大同的《中国近代林业史》[23]等。人们的筑堤、浚河、凿井、开渠等水利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淮河流域河南段水利厅宣传中心编的《淮河流域河南段水利大事记》[24]一书以编年体为主的形式记录了自公元前2297年至1949年四千多年中淮河流域河南段人民与水旱灾害斗争中的一些较大事件,大体反映了历史时期淮河流域河南段水利事业的兴衰轨迹。其次,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编的《黄河水利史述要》[25]、《淮河流域河南段黄河大事记》[26]、《民国黄河大事记》[27]等系列著作和水利部治淮委员会编的《淮河水利简史》[28]及郑肇经的《中国水利史》[29]、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域水利事业的发展》[30]、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水利史稿》[31]也涉及到历史上淮河流域河南段境内的水利建设。论文主要有:魏希思的《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河南段水利机构述略补正》[32]、袁跃汉、王玉华的《南阳地区历代水利述要》[33]、钮仲勋的《豫北沁河水利灌溉的历史研究》[34]和《百泉水利的历史研究——兼论卫河的水源》[35]等。

《2024年基于降雪识别的1951—2020年京张地区降雪演变趋势分析》范文

《2024年基于降雪识别的1951—2020年京张地区降雪演变趋势分析》范文

《基于降雪识别的1951—2020年京张地区降雪演变趋势分析》篇一一、引言京张地区,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城市群,其气候特征和气象变化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降雪作为该地区的重要气象现象,其分布、强度和频率的演变趋势,对于当地的气候变化研究和城市规划建设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文基于1951年至2020年京张地区的降雪观测数据,结合先进的遥感技术和气象学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降雪演变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在京张地区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和卫星遥感技术所收集的降雪数据。

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布分析和气候模型模拟等。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期揭示京张地区降雪的演变趋势。

三、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1. 时间分布特征:根据统计数据,京张地区的降雪主要集中在冬季,尤其是1月和2月。

自1951年以来,虽然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在某些年份,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后期,出现了显著的波动和下降。

此外,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几十年来的降雪强度有所变化。

2. 空间分布特征:京张地区的降雪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地域性特征。

降雪量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山区和北部地区,而南部和城市中心区的降雪量相对较小。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热岛效应对降雪的空间分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降雪的演变趋势分析通过对1951年至2020年京张地区降雪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地区的降雪呈现出以下演变趋势:1. 总体上,京张地区的年降雪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在近十年内增长更为明显。

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2. 空间上,山区和北部地区的降雪量呈增加趋势,而南部地区则呈现减少趋势。

这可能与气候变化和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3. 降雪强度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在近几十年中,大到暴雪的频率有所增加,而小到中雪的频率则有所减少。

这表明京张地区的降雪强度正在发生变化。

五、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京张地区降雪演变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城市热岛效应等。

基于SPI-Markov链的淮河流域气象干旱特征研究

基于SPI-Markov链的淮河流域气象干旱特征研究

基于SPI-Markov链的淮河流域气象干旱特征研究
刘赛艳;秦璇;高峥;解阳阳
【期刊名称】《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25)5
【摘要】基于淮河流域29个气象站1960—202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Markov链,研究了该流域不同气象干旱状态演变规律和概率转移特征.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易发生轻旱及中旱事件,夏季干旱发生频率高、覆盖面积广,春季和冬季易发生重旱和特旱事件,但年际干旱特征呈不显著变化趋势;流域干旱频率空间分布不均,逐季干旱高值点在空间上呈顺时针转移变化,年际干旱发生频率由西向东递增;流域不同季节各干旱等级最易转移为无旱状态,夏季和秋季易发生干旱状态急转,出现强度较大的干旱灾害,且下游和沂沭泗水冬季和春季由无旱状态转移到特旱状态概率较高,冬春季节交替时易发生急旱;流域年尺度各干旱等级状态均极易转化为无旱状态,区域重旱特旱状态之间不能一步转移,连续特旱的概率极低.
【总页数】9页(P31-39)
【作者】刘赛艳;秦璇;高峥;解阳阳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大学现代农村水利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6
【相关文献】
1.基于SPI和HI的淮河上中游流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2.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石羊河流域近50年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3.1961-2015年淮河流域气象干旱发展过程和演变特征研究
4.基于SPI和SPEI的淮河中上游流域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5.基于非平稳的淮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赵传普;张乃夫;张洪达;杜晨曦;张春强;袁利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
【年(卷),期】2022()12
【摘要】淮河流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属水力侵蚀类型区中的北方土石山区,山丘区土层浅薄,水土流失潜在威胁巨大。

基于2021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及分布状况,以及水土流失集中区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征,并针对各分区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赵传普;张乃夫;张洪达;杜晨曦;张春强;袁利
【作者单位】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相关文献】
1.淮河流域汉唐时期蝗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淮河流域历史农业灾害研究之二
2.综合防治水土流失为建设美丽淮河提供保障--淮河流域综合规划水土保持规划解读
3.淮河流域鲁西南平原的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4.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
5.淮河流域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成果——淮河干流河道与洪泽湖演变及治理

科技成果——淮河干流河道与洪泽湖演变及治理

科技成果——淮河干流河道与洪泽湖演变及治理技术开发单位河海大学等研究背景淮河经60余年的洪涝治理,已取得重大成就,但目前的工程治理措施并未能完全根除淮河水患,尤其是中下游“关门淹”问题依然严重。

在变化环境下,以系统论为指导,开展淮河干流与洪泽湖的洪水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河湖水沙互馈机制和河床湖盆演变响应研究,优化防洪工程体系布局、规模及运行方式,综合论证潜在的防洪构想,提出淮河进一步综合治理方略,具有重大意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淮河干流与洪泽湖水沙时空演变规律、驱动机制及其发展趋势;(2)淮河干流河床和洪泽湖湖盆演变特征、稳定性条件及其调控技术;(3)淮河干流与洪泽湖水动力互馈机制及其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4)淮河干流及洪泽湖综合治理措施系统性评估。

研究内容(1)淮河干流洪水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2)淮河干流与洪泽湖水沙互馈机制及河床湖盆演变响应;(3)现状及规划防洪工程体系整体协调性系统分析;(4)河湖分离可能性方案及其综合影响评估;(5)淮河干流与环洪泽湖防洪工程体系格局与规模整体优化;(6)淮河干流及洪泽湖洪水综合治理措施系统性评估。

研究进展本项目2017年7月正式实施,取得了以下研究进展:(一)进一步明晰了研究需求,凝练聚焦了研究重点、难点召开了淮河水利委员会、安徽省、江苏省等治淮专家咨询会3场。

进一步理解了淮河治理的历史过程、经验教训、现状成就和遗存的主要问题;明晰了流域及上下游不同利益主题的诉求和矛盾焦点;梳理了淮河干流与洪泽湖综合治理的可能途径,以及项目研究的范围和重点难点。

(二)组织了项目组骨干成员的现场踏勘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组织了项目骨干,详细勘察了研究范围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工程格局和相互关系,重要骨干性工程的位置、规模布局、作用和运行情况等,组织了现场座谈会,进一步具象了研究任务,聚焦了各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制定了项目和课题的详细实施方案及工作大纲在专家咨询、现场考察、内部研讨的基础上,项目和课题开展了广泛的文献调研,详细梳理了现有研究基础和技术手段,编制了项目和课题的详细实施方案和工作大纲;并分别召开了课题与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了项目和课题的研究方案。

淮河流域焦岗湖水质参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淮河流域焦岗湖水质参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淮河流域焦岗湖水质参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王变;陈飘雪;韦绪好;孙庆业【摘要】焦岗湖是淮河左岸一个天然湖泊,集防洪、灌溉、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利用焦岗湖4个季节水质监测数据,运用Kriging方法,分析焦岗湖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受水文季节变化过程及人类活动等综合影响,焦岗湖水质参数在时间及空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从时间变化来看,夏季透明度较低、秋季较高;溶解氧浓度在春、冬季显著高于夏、秋季;总氮、总磷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均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从空间变化来看,4个季节的透明度空间差异较为显著;溶解氧浓度在春、冬季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夏季呈现中心高周围低的变化趋势,秋季则表现为西高东低;总磷浓度春季分布较为均匀,夏、秋及冬季则呈西高东低之势;高锰酸盐指数在春、秋季节呈现东高西低之势,夏季高浓度主要集中在湖区北部,冬季浓度变化不大.【期刊名称】《湖泊科学》【年(卷),期】2016(028)003【总页数】8页(P520-527)【关键词】淮河流域;焦岗湖;水质参数;时空变化;影响因素【作者】王变;陈飘雪;韦绪好;孙庆业【作者单位】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601;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601;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601;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流域面积27×104 km2,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流域人口增加、工农业及乡镇企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自1960s以来,淮河流域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水质不断恶化,恶性水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给沿淮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政府于1994年启动淮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经过多方努力,水质有了显著改善.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淮河流域水质整体呈轻度污染状况,淮河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但淮河支流总体呈现出中度污染状况[1],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2015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该条例的出台将重点推进包括淮河在内的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管理. “水十条”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需要,更是推进水资源管理战略转型的路径平台.淮河流域支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其水面总面积约7000 km2,总蓄水能力280×108 m3,较大的湖泊有洪泽湖、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女山湖、高邮湖、宝应湖、高塘湖等.作为淮河水系的一部分,湖泊承转上中游淮河来水,具有调蓄洪水的功能.研究发现,淮河流域多数湖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2-5],湖泊水体的恶化将对淮河流域整体水质产生一定影响.焦岗湖位于淮河左岸,地跨淮南市毛集实验区与阜阳市颍上县,是淮河流域的天然浅水性淡水湖泊,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集灌溉、养殖、旅游、调蓄洪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发展地方经济和促进农业生产,近年来焦岗湖大力发展渔业养殖及生态旅游业,流域内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湖泊受到较大程度的干扰.上述情况在淮河安徽段的洪泽湖、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沱湖、高塘湖等湖泊也广泛存在,因此对焦岗湖进行水环境状况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焦岗湖的水质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也可为焦岗湖及淮河安徽段其他类似湖泊的保护、管理提供依据.焦岗湖(32°35′~32°37′N,116°34′~116°39′E)为淮河左岸一处重要的浅水性淡水湖泊,总流域面积480 km2,分属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及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5℃,平均水温14℃,年均降水量为902 mm,汛期为5-9月.湖泊呈椭圆形,东西长15 km,南北最宽处为5 km,大湖湖面面积31.3 km2.入湖河流主要有3条,分别为位于湖西部的北中心沟、南中心沟及湖东北部的关沟.一般年份焦岗湖正常水位在17.5 m时湖区总面积为37.5 km2,蓄水量为2×107 m3;雨季汛期水位在18.5 m时水面面积为46.7 km2,蓄水量为4×107 m3.湖区养殖面积近13.0 km2,主要分布在湖中-西部,是安徽省放养较早的湖泊之一.水生植物主要有菱、金鱼藻、狐尾藻、莲等,广泛分布于非养殖区.样点设置采用网格布点法,在大湖湖面共设置36个采样点(图1),大湖水面周边因人工阻隔而与大湖湖面分隔的水域未设置采样点.于2013年10、12月和2014年4、7月分4次采集各点表层水样,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依据《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T14581-2002) [6]进行.监测指标包括透明度(SD)、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其中,透明度、DO浓度分别使用塞氏黑白盘、便携式溶解氧仪现场测定.水样带回实验室后立即进行TN、TP浓度及CODMn的测定,分析方法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7]进行.其统计描述见表1.焦岗湖旅游人次增长情况,湖区养殖面积、种类、产量,流域农田播种面积及施肥量等数据来自《毛集实验区志》*淮南市毛集区地方编篡工作委员会. 毛集实验区志. 合肥: 黄山书社, 2011.及《淮南统计年鉴》*淮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南调查队. 淮南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2012..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Excel和SPSS软件及美国ESRI公司的ArcGIS 10.0软件,作图采用Kriging方法.水体透明度是水质的重要外在表现之一,能直观地反映水体清澈和混浊程度,其时空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认为,悬浮物(SS)、浮游藻类和可溶性有机物是影响透明度的主要因素[8-9].但对不同湖泊,具体影响因素及每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在4个季节中,秋季焦岗湖透明度最好,夏季最差(表1).这可能是由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泥土大量流失,且汛期入湖河流带来外源营养盐和泥沙含量都较高,在夏季东南风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再悬浮,使得水体浑浊,导致这一时期透明度低于其它季节.夏季暴雨过后,透明度会增加.另外,4个季节焦岗湖各采样点透明度差异较大,这可能与湖区浮游藻类的生长情况有关. 藻类的大量增殖,一方面可以增强对光的吸收和散射,阻碍光线在水体中传播;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光的衰减,降低水体透明度[10].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焦岗湖浮游藻类生物量最大值为21.48 mg/L,最小值为0.54 mg/L,平均值为5.33 mg/L(未发表数据).各采样点浮游藻类生长状况差异悬殊,可能导致湖区各点透明度的差距较大.DO是湖泊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焦岗湖夏、秋季DO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38和5.84 mg/L,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1],属于Ⅲ类水标准;春、冬季DO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1.74 和13.95 mg/L,达到Ⅰ类水标准.可以看出,春、冬季节DO浓度显著高于夏、秋季节.由于篇幅有限,且春、冬季DO浓度各湖区分布较为均匀,因此本文着重对夏、秋季DO浓度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夏季DO浓度呈现中心高边界低的趋势,以湖区为中心,向周围扩散,浓度逐渐升高.中心水域DO浓度在6.00 mg/L以上,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标准,边界则基本处于3.00~5.00 mg/L,属于Ⅳ类水;秋季焦岗湖东部及中部部分湖区DO浓度主要在5.00~6.00 mg/L之间,西部DO浓度则在6.00 mg/L以上,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变化趋势.有研究表明,水温与DO浓度呈负相关,高温会阻碍氧气在大气与水体之间的交换[12].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焦岗湖夏、秋季平均水温分别为27.8和23.3℃,而春、冬季水温分别为17.8和7.1℃,夏、秋季DO浓度低于春、冬季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结果.另外,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夏季DO浓度与TN、TP浓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氮、磷浓度越高,DO浓度越低.这是因为夏季焦岗湖氮、磷浓度尤其是磷浓度较高,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中有机腐败物和有机质增加,分解这些有机物使得氧气消耗增加,进一步降低水中DO浓度[5].从空间变化来说,湖中-东部散布餐饮船舶18条,游艇30余只,夏季大量游艇的频繁扰动以及大量沉水植物(主要是金鱼藻(Ceratophyllum)、黑藻(Hydrilla)和狐尾藻(Myriophyllum))的生长,可能会造成夏季湖中部水域DO浓度较周围高.一般来说,养殖区鱼类的呼吸作用和鱼类排泄物的分解耗氧,也会使DO浓度降低. 而秋季焦岗湖西部及夏季湖区西南部养殖区DO浓度反而高于湖东部,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由图3可以看出,焦岗湖TP浓度在不同季节及空间分布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从季节变化来看,TP浓度整体呈现秋季、春季、冬季、夏季逐渐升高的趋势.春季焦岗湖TP浓度主要在0.050~0.100 mg/L之间,属Ⅳ类水质的水域面积为27.2km2,占焦岗湖总面积的87.0%;夏季焦岗湖TP浓度主要在0.100 mg/L以上,属于Ⅴ类及以下水质的水域面积为29.5 km2,占焦岗湖总面积的94.2%;秋季焦岗湖TP浓度主要分为0.025~0.050 mg/L和0.050~0.100 mg/L两个等级,分别属于Ⅲ、Ⅳ类水,水域面积分别为11.0和20.3 km2,占焦岗湖总面积的35.0%和65.0%;冬季TP浓度分为4个等级,主要集中在0.050~0.100 mg/L和0.100~0.200 mg/L,分别为Ⅳ、Ⅴ类水质,水域面积分别为12.7和18.5km2,占焦岗湖总面积的40.5%和59.2%.从空间变化来看,TP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春季焦岗湖TP分布相对均匀,有较高或较低TP浓度的水体呈斑块分布;夏季TP浓度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湖西部及东北方向边界处小块水域,TP浓度均大于0.200 mg/L,湖中部及东部大部分水域TP浓度主要为0.100~0.200 mg/L;秋季湖区中西部及东北方向TP浓度主要在0.050~0.100 mg/L之间,湖东部则主要集中在0.025~0.050 mg/L;冬季焦岗湖中西部TP浓度主要在0.100~0.200 mg/L之间,湖东部则主要集中在0.050~0.100 mg/L.除春季TP分布较为均匀,其它3个季节TP浓度整体呈“西高东低”之势.磷是影响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限制性因素,是促进湖泊富营养化形成的重要环境因子[13].从季节变化来说,夏季丰水期湖水中TP浓度高而其它季节低的现象,反映出非点源污染对湖泊TP浓度的影响.有研究表明,非点源污染对水污染中氮、磷的贡献分别达到81%和93%[14].农业面源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焦岗湖流域是重要的农作区,除少量城镇、居民点和道路等建设用地外,流域内绝大部分区域为农田.近年来农田施肥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523.05~565.50 kg/hm2之间,高于安徽省施肥量平均水平(371.85 kg/hm2).夏季频繁降雨导致土壤侵蚀作用加强,土壤中氮、磷大量流失[15],随地表径流进入湖泊,造成湖泊水质显著劣于其它季节.这种农业面源污染对湖泊水质的影响,与淮河中游城东湖、城西湖的情况类似[2].另外,焦岗湖TP浓度在季节上的差异性,还可能与焦岗湖旅游业的快速、大规模发展有关.焦岗湖年游客接待量从2001年的1万人次到2009年的45万人次,2009年以后年均接待游客数量基本保持在50万人次,其中60%~70%游客量集中在夏季.夏季游客的显著增加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加剧了焦岗湖水质恶化.因此,夏季焦岗湖磷浓度增加,水质下降明显增加.其它季节水质相对较好,这可能是因为人为干扰相对较小,汛期之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且湖中生长的水生植物群落能够增加水中DO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吸持和固定水体氮、磷[16],湖泊水质得到一定净化,这与万蕾等对骆马湖的研究一致[17].从空间变化来看,夏、秋、冬季湖西部TP浓度明显高于湖东部.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发现湖中西部均存在不同程度围网养殖.近几年鲜鱼年产量在12.4×105 kg左右,主要包括草、鲢、鳙、鳊等鱼种.有关研究显示,每生产出1 t鱼,水体中的磷负荷就增加约19.6~22.4 kg,随养殖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18],而围网中未消化的食物和排泄物是引起养殖区水体TP、TN浓度升高和DO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19-21].因此湖区夏、秋、冬季TP浓度“西高东低”的变化趋势可能与湖区围网养殖有关,这与吴朝等[22]对焦岗湖的研究结论一致,在淮河下游洪泽湖关于养殖对水质影响的调查中也得到了相同结论[23].另外,张绪美等[24]的研究发现,受夏季东南季风影响,湖区营养盐会向西北方向堆积.本研究中的焦岗湖西部TP浓度较东部高,也可能与这个原因有关.春季TP浓度较高或较低水域呈斑块状分布,可能是由于湖水流动性较差,加上水流、地形等因素影响[25],以及湖面渔民居住点的散布,从而导致湖泊水质空间上的差异性.值得关注的是夏季TP浓度,尤其是湖西部及东北角TP浓度严重超标,显著高于秋、冬季节,达到劣Ⅴ类水质标准,可能与焦岗湖西部及东北部的3条入湖河流有关.湖东部两条河流为出湖河流,对湖泊水质影响不大.入湖河流作为连接湖泊流域“源”(陆地)与“汇”(湖体)的廊道,其水质对于整个湖泊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显得尤为重要[26].春季调查数据显示3条入湖河流TP浓度平均值为0.125mg/L,属于Ⅴ类水标准.入湖河流位于乡镇附近,两侧区域人口众多,且为重要的农作区,居民的生活污水、垃圾的随意排入以及农田径流的排入导致河流水质恶化.5-9月为焦岗湖汛期,河水入湖,使得湖西部TP浓度显著增加,加剧焦岗湖水质恶化.与TP一样,TN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与TP相比,焦岗湖四季TN浓度都不高,春、夏、秋、冬季TN平均浓度分别为0.549、1.060、0.453和0.612 mg/L,除夏季TN浓度属于地表水Ⅳ类水标准以外,其它3个季节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季TN与TP浓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焦岗湖TN与TP浓度可能受到相同影响因素作用.围网养殖及夏季雨水对农田土壤的冲刷不仅造成磷浓度的增加,同时也会对氮浓度产生影响.但相对于TP来说,对TN浓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养殖区投喂饵料及来源区域农田施肥特征有一定关系.由于本研究监测指标未涉及鱼类饵料、农药,因此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由图4可以看出,焦岗湖4个季节CODMn存在一定差异.春季CODMn主要分布在4.00~6.00 mg/L与6.00~10.00 mg/L两个等级之间,分别属于Ⅲ、Ⅳ类水水质标准,水域面积分别为11.1和17.9 km2,分别占焦岗湖总面积的35.5%和57.3%;夏季焦岗湖CODMn主要在6.00~10.00 mg/L之间,属于Ⅳ类水水质标准,水域面积为25.3 km2,占焦岗湖总面积的81.0%,其余水域均属于Ⅴ类水标准;秋季CODMn主要集中在4.00~6.00 mg/L与6.00~10.00 mg/L之间,水域面积分别为11.8和16.1 km2,占焦岗湖总面积的37.7%和53.2%;冬季CODMn基本在6.00~10.00 mg/L之间,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水域面积为31.0 km2,占焦岗湖总面积的99.0%.从空间变化来看,春、秋季CODMn值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夏季焦岗湖北部及东北角CODMn值较高,其它水域水质较为均匀,CODMn值都在6.00~10.00 mg/L之间;冬季CODMn值空间差异不大,基本都在6.00~10.00 mg/L. 有机质是水体主要的污染源,水体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有机废水、污水的排放和动植物残体的腐烂分解[27].从季节变化来看,CODMn值从秋季、冬季、春季、夏季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可能与焦岗湖水生植物的腐解有关.焦岗湖主要水生植物有菱、金鱼藻、狐尾藻、莲等,湖区分布广泛.水生植物的分解会增加水体有机质浓度,且水生植物腐解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夏季高温腐解得到增强,本研究中焦岗湖CODMn季节变化趋势与之相近.从空间变化来看,焦岗湖北部为码头,长期停驻渔民自用及观光船舶(尤其夏季旅游高峰期),机舱废水、燃油等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有机污染,导致湖区春、夏、秋北部CODMn值偏高.春、秋季节CODMn值西低东高的趋势可能与湖区中西部频繁的人为活动有关,生活废水及垃圾都会对CODMn产生影响,与淮河流域的城东湖及城西湖情况相似[2].而冬季CODMn在焦岗湖北部及东部并没有表现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趋势,说明焦岗湖本身水文特征对该湖水质在空间上的差异也会产生一定影响.1)TP浓度和CODMn对焦岗湖水质恶化贡献较大.2)从时间变化来看,夏季透明度较低、秋季较高;DO浓度在春、冬季显著高于夏、秋季; TN、TP与CODMn浓度均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从空间变化来看,4个季节的透明度空间差异较为显著; DO浓度在春、冬季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夏季呈现中心高周围低的变化趋势,秋季则表现为西高东低;TP浓度春季分布较为均匀,夏、秋及冬季则呈西高东低之势;CODMn在春、秋季表现为东高西低之势,夏季高浓度主要集中在湖区北部,冬季浓度变化不大.3) 结合“水十条”要求,在焦岗湖湿地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方面应通过实施退网还湖、控制旅游人数、强化湖内及流域内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管理、减少流域内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实施入湖河道清淤疏浚和湖泊生态修复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GIS支持下淮河流域淮南市中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开题报告

GIS支持下淮河流域淮南市中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开题报告

GIS支持下淮河流域淮南市中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非点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淮河流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麦棉区和种猪基地之一,在该区域深入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GIS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对非点源污染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因此有必要对GIS支持下淮河流域淮南市中段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GIS技术,探讨淮河流域淮南市中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为建立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深入分析淮河流域淮南市中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和造成的污染物种类,通过采集和整理该区域的土壤、水质、气象等数据,建立GIS空间数据库。

利用空间分析、遥感技术和地理统计学等方法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图表等形式形象地展示研究结果。

最后,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淮河流域淮南市中段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能够更好地掌握该区域的污染状况,为政府部门规划和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帮助农民规范农业生产活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收集与整理淮河流域淮南市中段农业非点源污染有关的数据资料。

第二阶段:利用ArcGIS等软件建立空间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第三阶段:利用空间分析、遥感技术和地理统计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第四阶段:总结分析结果,撰写论文。

六、预期成果1. 淮河流域淮南市中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报告。

2. 相关研究论文若干。

3. 通过论文和报告的宣传,增进公众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认识,提高污染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 I S 的近49a 淮河流域相对湿度演变特征研究摘要:为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利用淮河流域165个台站1961-2009年逐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采用GIS 技术对淮河流域四季及年空气相对湿度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了1km ×1km 栅格序列。

在此基础上,对淮河流域空气相对湿度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相对湿度年内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分布,相对湿度8月最大,2月和3月最小;空间上呈南部高于北部、山区高于平原、近海多于内陆的分布格局。

近49a 来淮河流域相对湿度年际波动较大,除夏季相对湿度有增大趋势外,其他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但1980s 中期以来相对湿度均明显减小。

REOF 分析表明,年相对湿度序列空间上可分为5个主要区域。

流域年平均相对湿度存在序列存在9~14a 的显著周期振荡,并且2004年以来相对湿度明显变小。

关键词:相对湿度;GIS 插值;时空变化;淮河流域1 引言20世纪以来,全球和中国的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1-4]。

相关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导致地表蒸发增加,从而引发全球干旱化的发展和加剧[5]。

土壤湿度变化作为气候变化研究重要方面一直受到有关研究的重视,但近地层空气湿度的研究却鲜少受到关注[6-9]。

空气相对湿度影响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生活环境的舒适程度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

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气溶胶的辐射性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因子,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大气气溶胶粒子短波辐射特性的重要因子[10-11]。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经济发达。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相对湿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其连锁反应是导致土壤干湿程度的改变。

因而,空气湿度的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农作物产量必然会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利用GIS 技术开展气候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近地层空气相对湿度时空演变特征精细化研究,充分考虑地形与海拔对相对湿度的影响,这将进一步丰富对淮河流域气候过渡带气候变化的认识,为认识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对生态系统、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提供参考,也对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淮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干湿变化问题有积极意义。

2 资料与方法2.1 资料来源本文选用淮河流域165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逐日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资料,个别缺测数据由周边台站代替。

资料由流域四省(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气象局提供,由于气象站点空间分布均匀,且兼顾不同地形状况,具有较好代表性,能满足研究需要。

淮河流域空间数据主要包括流域边界、数字地面高程(DEM )、气象站点分布等,主要是通过数字化和利用站点经纬度自动生成。

由于空间数据为经纬度坐标系,而最终结果需要以公里网坐标存储运算,因此利用ArcGIS 的投影变换功能将空间数据的坐标系转换成等面积Albers 投影下的公里网坐标。

1.2 研究方法空气相对湿度受温度和海拔高度的综合影响,因此插值过程中要考虑温度和高程因素的影响。

先将台站资料订正到海平面高度,某一高程的空气相对湿度由以下公式求得[12]:z z z t t t t r r β−+−+×=3.2375.73.2375.700010 (1)式中0r 为海平面相对湿度,0t 为海平面气温(℃),z t 为高程z 处的温度(℃),自由大气中z β为常数(1z 5000/1−=m β)。

利用GIS 技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内插,然后在垂直方向上代入以上公式进行拟合,即可得到淮河流域相对湿度空间分布图层。

空气相对湿度时间序列的演变特征,主要是运用REOF 、线性倾向率、功率谱以及Mann-Kendall 非参数突变检验等方法来分析,上述统计方法内容详见相关参考文献[13-15]。

3 结果分析3.1 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3.1.1 基本分布图1是近49a 淮河流域不同时段平均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

淮河流域全年和四季平均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大体呈现南部高于北部、山区高于平原、近海多于内陆的特征。

相对湿度较高区域位于流域西南部山区。

但从局部看,并不完全符合这个规律。

例如,在淮河流域东北部海拔较高的区域,空气相对湿度的分布并没有明显的规律,而这也与(1)式中相对湿度与高度的函数关系相符合,即相对湿度并非随高度单调的递减或递增。

较大,均超过70%(最大8月为83%),这是由于此阶段气温较高,降水较多以及风速相对较小,造成近地层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其他月份较小(最小值为2月和3月均为67%)(图略)。

按照年相对湿度70%的阈值划分湿润和半湿润的标准,淮河流域东北部和西北部年相对湿度不足70%,属于半湿润地区,而其余绝大部分地区超过70%,属湿润地区,这也体现了淮河流域过渡性气候的特征。

此外,淮河流域地处季风区,受季风进退影响,四季相对湿度高低有明显的交替变化,即冬春季相对湿度较低,空气较为干燥;夏秋季相对湿度较高,气候较湿润,其中夏季最高(流域平均达78%)。

3.1.2 异常分布利用EOF 和REOF 对淮河流域年相对湿度序列进行分析,其载荷向量(LV)和旋转载荷向量(RLV)能够较好地反映年相对湿度的空间异常特征。

表l 给出了旋转前后HC 和RHC 对总方差的贡献率。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尺度的扩大,台站数目的增多,其主成分和旋转主成分的收敛速度降低,表明淮河流域年相对湿度时空差异大;旋转后各分量方差贡献率较均匀分散,同时某些分量方差大小顺序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方差贡献只集中于某一较小的区域,使其他区域的方差贡献尽量减小。

EOF 第一荷载向量方差贡献率即达99.94%,并且其特征向量在全流域内均为正值,这表明年相对湿度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这显然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条件而导致的区域性相对湿度一致增减[16]。

表1 前5个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率Tab.1 Accumulated contribution of front 5 EOF and REOF序号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HC 累积贡献率(%)99.94 99.96 99.97 99.98 99.98 RHC 累积贡献率(%) 15.42 30.51 45.37 60.07 73.70在EOF 分析的基础上,对前5个荷载向量进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REOF ),其旋转载荷向量场的累积方差贡献达73.70%,表明前5个旋转载荷向量场最具有代表性。

按North 判别准则[13],将同一旋转荷载向量场中贡献率≥0.6且在地理上连成一片的测站多于5个的区域划分为同一区域。

因此,近49a 淮河流域年相对湿度分为5个区域(图2):I 区位于淮河流域北部,旋转载荷向量中心值为-0.95(山东嘉祥);Ⅱ区位于淮河流域西部,载荷向量中心值为+0.92(河南新蔡);Ⅲ区位于淮河流域南部,载荷向量中心值为+0.94(江苏姜堰);Ⅳ区位于淮河流域中部,旋转载荷向量中心值为-0.95(安徽灵璧);V 区主要位于淮河流域东部,载荷向量中心值为-0.98(江苏邳州)。

上述分型确定的临界值范围内,基本包括了流域所有站点,每个区内各个站点与大致中心代表站之间相关性较好,相对湿度异常特征较为一致,相对于传统的聚类分析,更能较好地识别相对湿度的区域性,有明显的优势。

这也是将来开展相对湿度客观综合区划的基础。

3.2 相对湿度的时间演变3.2.1 基本态和变率淮河流域不同时段平均相对湿度均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线性变化夏季为显著的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58%/10a ,通过0.05的信度检验),东春秋三季及全年线性增减趋势不显著,但1980s 中期以来变小趋势明显(图略)。

从空间分布来看(图3a ),不同时段相对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313233343536°°ⅠⅡⅢⅣⅤE N湿度总体呈东部减少、西部增加的线性变化趋势,即淮河流域东部和南部趋于干燥而西部趋于湿润;具体就年相对湿度而言,淮河流域东部线性倾向率基本为负值,其中流域东南部为-0.5~-2.1%/10a (通过0.01的信度检验);流域中西部基本为正值,其中西北部为0.5~1.3%/10a (通过0.05的信度检验)。

为进一步研究淮河流域相对湿度在长时间序列下空间格局的变化,分析前后25a 相对湿度均态的空间差异,即用1986-2009年相对湿度均值空间插值图层减去1961-1985年相对湿度均值空间插值图层,以此来反映气候均态的变化。

通过前后25a 对比可见(图3b ),尽管在全流域尺度上相对湿度均值相差不大,但是空间格局上却有较大差异,表现为:流域东部和南部差值为负,其中流域东南部减小2.0~4.8%;流域中部和西北部差值为正,其中流域西北部增加2.0%以上。

这种空间格局的变化导致淮河流域东部和南部近地层大气趋于干燥,而流域中西部趋于湿润。

3.2.2 突变分析Mann-Kendall 检验是一种非参数突变检验方法,根据M-K 统计量的意义可知,当UF值大于0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小于0则表明呈下降趋势。

当它们超过α=0.0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线时,则上升或下降趋势显著。

若统计曲线在临界线之间出现交点,则交点对应的时刻便是突变开始时间。

淮河流域年平均相对湿度于1969年左右发生突变,突变后相对湿度有显著增大趋势(通过0.05的信度检验);2008年UF 和UB 再次相交,突变后相对湿度呈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图4a )。

此外,四季之中,夏季于1971年左右发生显著性突变(通过0.05的信度检验),突变后相对湿度增加显著,表明1970s 以来夏季空气相对湿度明显增大(图4b );而冬春秋三季未出现明显突变,但1980s 中期以来趋于干燥(图略)。

3.2.3 周期变化气候变化规律十分复杂,气候时间序列常表现为多频率、准周期的振动特征。

分析气候周期活动,有助于更好理解其过去的变化以及推测未来的演变。

通过对近49a 淮河流域年平均相对湿度序列功率谱和小波分析表明:相对湿度功率谱估计值在9.3a 处为峰值,且大大超过标准谱,因此9.3a 是第一显著周期,其次在14a 处功率谱估计值也超过标准谱(图5a )。

因此可以确定年相对湿度存在9~14a 的显著周期振荡。

小波变换系数小尺度变化表现为嵌套在较大尺度下的较为复杂的多少结构(图5b )。

从高频振荡看,在5~9a 时间尺度上周期震荡较为明显,相对湿度值经历了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的循环交替,目前相对湿度正处于偏小期;低频9~14a 准周期震荡也较为明显,并且2004年以来相对湿度处于明显变小。

4 结论与讨论综合上述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淮河流域相对湿度空间差异明显,大体呈现南部高于北部、山区高于平原、近海多于内陆的分布格局,但相对湿度随高程变化并非单调的递减和递增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