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的曾国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书》——浅析“清王朝”的曾国藩的思想轨迹

中华民族的历史在那个还叫大清的时期有着一条触目惊心的伤痕,这道伤痕之大之怖,总是会让人下意识地去躲避,而躲避的最好办法就是否定。比如当时的国人,有像在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奔走孙文等人,也有像呼喊着民主与自由,身边总是聚集着一群热血青年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即使时至今日,还在学着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我,在每一次看到清朝晚期的历史,也会选择性的跳过或者迅速的掠过。

或许正是因为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爱着这片土地,爱着她的历史和未来,所以才会在她受到屈辱的时候难受得不能自己,所以也才有人,会去选择背负她的苦痛,在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黑暗中追根揭底,以求深爱的祖国的将来,不再走上曾经的荆棘之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翻阅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晚清,开始去了解我们的历史。资料还原了我们真实,让我们看到晚清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的微弱的星光。那段历史原来不仅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不仅是失败的太平天国匆匆的捻军鲁莽的义和拳,不全是咸丰帝外逃慈溪卖国求荣袁世凯两面勾结,也还有东方的俾斯麦李鸿章,洋务运动带回来的詹天佑,中华民国总理唐昭仪,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

当然,也还有那个站在历史后面的帝国一等侯爵,文学大家,思想大儒——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出生,湖南长沙湘乡人。父亲曾麟书是书塾秀才,爷爷曾玉屏虽然不是饱读诗书却也是视野开阔,曾家虽然是农耕与教书之家却也算是富裕,幼年的曾国藩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而青年的曾国藩在不断地应试中考中进士来到京城,成为一名低级别军官。在京城多纨绔的环境中,曾国藩也是年少气盛,经常和一帮同学在一起吃饭闲聊,到处吃喝玩乐,不思进取,差点就因此无所事事,只做京中小吏,再无所作为。后来曾麟书从家里致信曾国藩,提出了节欲,节劳,节饮食的三节要求,这才点醒了曾国藩。壮年的曾国藩拜师理学大师唐鉴,向他学习修身之法,并在大师的建议下开始了记日记。期间,他开始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步步高升。晚年的曾国藩经历了天津教案等事之后,虽然政治上有所前进,但在民间声誉上有所不齿。在他61岁那一年,有一天散布在南京西花圃的时候身感不适,由次子曾纪泽扶回书房,不久逝世。

大概总结曾的一生,少年的曾国藩活在教育书中,青年的曾国藩活在励志书中,壮年的曾国藩活在厚黑学中,晚年的曾国藩活在修身养性的书中。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银锋冷画一色天,惯看戎马笑狼烟,是非功过谁堪论?无名冢上祭流年”。曾国藩的历史功过自由历史学家,人民大众来梳理定性,而我也是只是希望能从他的人生中获取一些感悟,看到一些道理罢了。

我选择通过《曾国藩家书》中《致温弟(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来阅读曾国藩这个人,大概是觉得家书真切实际,“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以下便是我个人的一些节选和我个人的理解。

“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人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若果威仪可测,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国藩自幼熟读经书,善学之理便是再明白不过了。他是这么对自己的六弟说,“香海的为人很好,我虽不曾和他居住很久,却对他有较深的了解,你可以用对待兄长一般方式待

他。丁秩臣、王衡臣两位,我都不曾没有见过,大概可以做你的老师。是认他为师,还是认他为友,在于六弟你自己的决定。如果真是威仪可为表率,淳朴实在,知识宏博通达,可以认之为师。如果只是博雅能文,作为朋友可以。不论是认为师或认为友,都要抱一种敬畏的心理,不要等闲视之,慢慢就怠慢亵读了人家,则不再能受到教益。”曾之所以为大儒,大师,他较之常人不同的就是“知行合一”。其实向他人学习的道理谁都知道,但是能够平衡自己心态,虚心求学的人确实不多。且不论能不能够扯下面子虚心向别人请教,有时就连面对自己的老师的态度都显得有些不对。现在的大学大家都不把逃课当问题,不仅是对任课教师的不尊重,对知识学科的不尊重,也是过于浮躁而没有去看到教师身上作为老师的值得学习的地方。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自己掌握得比老师教授的要好,便不去在意老师的教学。其实这种做法不甚可取。有些老师上课方式或许古板,有些老师上课或许天马行空,但我觉得我们应该看到老师的更多为人师表之处:古板的背后也许是备课的认真,严谨和负责;天马行空的背后也许是老师在告诉我们学科知识可以这么拓展,某一个问题可以换成这样这样的思考方式。现代社会大家的心态都太浮躁,学习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习功课,也还有学做人,习处事的含义。学习看似小事,却是难以做到大事。功课如此,为人处世也如此。“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后信言已向陈季牧借《史记》,此不可不熟看之书。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来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专字之外,又有数语教弟,兹特将冷金笺写出,弟可贴之座右,时时省览,并抄一付寄家中三弟。”“六弟你三月送来的信(里说道的)(我觉得)所定功课太多,多了做不到专心了,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后来(你又)来信说已经向陈季牧借了《史记》,这是不可不熟读的书。你既然读《史记》,便一定不能看其它书了。学习功课没有一定的死办法,只一定要专注。我从前教各个弟弟,常常以功课来限定,最近觉得这样做是强人所难,如果你们不愿意,即使天天遵守限定的进程,也是没有益处。所以近来教弟弟,只强调一个专字。专字以外,又有几句话告诉弟弟,现特地用冷金笺写出来,弟弟可以贴在座位右边,时时看看,并抄一付寄给家中的三个弟弟。”专心,恒心,自古以来成事之不二法门。“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读书如此为上道。在我看来,专心应该是这样的:身无旁骛,心无杂念,身临其境,身心投入。现在的社会习惯于高效率的做法,认为譬如读书学习应该就是抓住中心围绕重点。这是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这种做法我无意评判对错。但我觉得,不管好书劣书,都应该认认真真,专专心心地读。书的好坏是主观判定,主观则代表存在个体性差异,读书本身是在和作者对话,和自己对话,在每次不论好坏中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便是读书的意义。而得能够找到这种意义的做法便是专心读书。

“香海言时文须学《东莱博议》,甚是。尔先须过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即不读亦可,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香海说学时文要学《东莱博义》,正是这样。你先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己选择几篇来读熟。即使不先选几篇来读也可以,(但)无论什么书,总要从头到尾的通读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这本书的大的布局,它的精彩之处,却茫然地什么都不知道。”通读是我读书的习惯,我觉得通读一遍能够让自己对一本书的布局和构思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样自己的思考不会以为只是节选了某一处的文字或者知识而存在偏颇,同时也能更深刻地去了解作者想要表现得的意思。由此可推,就像我们了解某一件事,如果没有能够了解整体,未能做到了解事件全部,便有可能造成误会或者差错。有人觉得读文或许只读重点便可以,一孔窥洞,但我觉得有时书或者人并非如此简单,或许最后勉强猜对,但因为未能通读全文或了解全貌,便错过了什么,这实在不能不说是可惜。同时,曾国藩告诫六弟要通读全书,不仅仅是说希望六弟能够从全局来看,也是表明了读书学习要持之以恒。“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