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营运指标
上海中远海运业务评价指标
上海中远海运业务评价指标
1. 运输能力:评估中远海运的运输能力,包括船队规模、船舶类型、航线覆盖范围等。
较大的船队规模和广泛的航线网络可以提供更多的运输选择,满足客户的需求。
2. 运输效率:评估中远海运的运输效率,包括船舶装卸时间、航程时间、货物的准时交付率等。
较短的装卸时间和航程时间以及高的准时交付率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3. 运输安全:评估中远海运的运输安全能力,包括船舶的安全记录、货物的安全保障措施等。
较好的运输安全能力可以减少货物损失和风险,提高客户信任度。
4. 成本效益:评估中远海运的成本效益,包括运输费用、运输时间和货物损失率等。
较低的运输费用和货物损失率以及较短的运输时间可以提高客户的竞争力和利润率。
5. 服务质量:评估中远海运的服务质量,包括客户服务、物流跟踪、信息透明度等。
较好的服务质量可以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增加客户忠诚度。
6. 环境友好:评估中远海运的环境友好程度,包括船舶排放控制、碳排放减少措施等。
较低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7. 创新能力:评估中远海运的创新能力,包括数字化技术应用、物流解决方案等。
较好的创新能力可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国际航运管理思考题
国际航运管理思考题——13陆上中队学习部第七章 国际航运管理指标一、船舶各营运工作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船舶营运情况可从四个方面来反映,即:船舶运输量、船舶生产能力、船舶使用效率以及船舶生产效率。
1.船舶运输量指标(1)货(客)运量:指将货物(或旅客)由甲地运送到乙地的数量。
单位:货运量:(吨); 客运量:(人)。
计算公式:单船:Q j j n=∑1;多船:Q ijj n i m i==∑∑11其中,Q 代表货运量或客运量。
(2)货(客)运周转量:将一定数量的货物(或旅客)位移一定距离运达目的地,其运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即为货(客)运周转量。
单位:货运周转量:(吨海里);客运周转量:(人海里)。
计算公式:单船:∑=nj j Ql 1)( ;多船:∑∑==m i n j ijiQl 11)( 其中,Q 代表货(客)运量,l 表示所载货物或旅客的运输距离。
这里应注意:货(客)运量一律按到达量进行统计,其中的货运量按运输单据上记载的实际重量统计,客货运送距离亦按运输单据上所记载的到发港之间的距离计算。
因船舶在实际航程中有可能按多角航线运行或因故绕道航行,其距离同客货运送距离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3)换算周转量:在统计工作中,为便于计算及比较船舶运输效率,将货物与旅客的周转量换算成同一的单位。
根据我国交通部的规定,交通部直属航运企业1人(海)里=1吨(海)里,而地方航运企业,分铺位运客和座位运客的不同,换算比例也不同,前者1∶1,后者3∶1,这种换算的数量称换算周转量。
2.船舶生产能力指标决定船舶生产能力的要素是拥有船舶的数量和船舶的技术性能,对于具有相当数量船舶的船队,船队的各种类型和数量也是反映运输能力的指标。
反映船舶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有:(1)船舶实有数 以船舶的艘数m ,定额吨位D 定、定额客位M 及定额功率N 等计量单位来表示船舶的拥有量。
(2)船舶吨天 只有将船舶的实有数同它的运用时间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航运企业船舶的生产能力状况,在航运企业生产活动指标体系中采用了“吨天”这一计量单位。
船舶行业绩效考核方案
船舶行业绩效考核方案一、背景介绍船舶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提升船舶行业的绩效和竞争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适用于船舶行业的绩效考核方案。
二、绩效考核指标1.船舶运营指标船舶运营指标是衡量船舶经营绩效的重要标准,包括航次效率、货物吞吐量、航速和船舶利用率等。
其中,航次效率可通过船舶的平均航速和准时率来衡量,货物吞吐量则对应船舶的装卸效率和货物运输量,航速和船舶利用率则是衡量船舶交通效率的重要指标。
2.船舶安全指标船舶行业对安全要求极高,因此船舶安全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核心要素之一。
安全指标可以包括船舶事故率、船舶维修频次、安全文化建设等,通过有效的安全措施和培训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船舶环保指标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船舶环保指标也成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船舶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海洋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因此船舶行业需要制定严格的环保要求,加强排放控制和船舶燃料的节约利用。
4.客户满意度指标客户满意度是衡量企业运营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对船舶行业而言也同样重要。
在绩效考核中,可以通过调查客户对航运服务的满意度、客诉率和投诉处理时效等指标来评价船舶企业的绩效。
三、绩效考核方法1.定量指标评价定量指标评价方法是绩效考核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衡量指标的达成情况。
例如,船舶运营指标可以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统计航次、船速、货物吞吐量等数据,结合预先设定的指标要求,计算出每个船舶的运营绩效。
2.定性指标评价除了定量指标评价外,定性指标评价方法也是绩效考核中重要的一种方法。
定性指标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谈、观察等方式来获取数据,从而评估船舶行业在安全、环保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表现。
3.绩效奖励与激励机制在船舶行业的绩效考核中,绩效奖励与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设定奖金、晋升和培训等激励措施,可以引导船舶企业员工积极投入,并不断提高绩效水平。
船舶营运指标
2.船舶生产能力指标
(3)船舶空间位移情况指标 船舶空间位移情况指标是从船舶空间位移上反映 船舶营运情况的指标,在数值上它等于船舶吨位(客 位、马力)数与其航行里程(包括重航和空航)的乘 积,并用船舶吨位(客位、马力)公里(海里)表示。船 , ( ) ( ) 舶吨位(客位、马力〉公里(海里)也可分为重航和 空航。重航(或空航〉船舶吨位公里是指船舶吨位 数与其重载(或空载)航行里程相乘积之值。船舶 有重载和空载航行时,应分别计算重航、空航船舶 吨位公里。
船舶营运指标
1
一、船舶营运指标的作用
船舶营运指标是对航运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所必须的,其作用是: 1. 1.营运指标的完成实绩是编制船舶运输生产 计划的基础; 2.为考核和评价船舶运输工作成绩,进行方 案比较以及决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3.可作为分析和改善船舶运输工作的手段: 4.是有关领导了解运输生产情况和指导运输 工作的工具
4
1.船舶运输工作量指标
船舶运输工作量指标是说明船舶营运活动 的运输任务或成绩的指标,它包括船舶运输 的货物数量(即货运量,以吨计)、船舶运输的 旅客数量(即客运量,以人计)和用所运输的货 运量乘相应运输距离的积表示的货物周转 量(以吨公里或吨海里计)、用所运输的客运 量乘相应运输距离的积表示的旅客周转量 (以人公里或人海里计)。
5
2.船舶生产能力指标
(1)船舶保有量指标 运输船舶保有量的计算单位有艘、吨位、客位和 马力。 (2)船舶营运时间指标 船舶营运时间指标是从时间上反映船舶所处状态 和营运情况的指标,以吨位(客位、马力)天作为计 算单位。它是计算船舶营运效率的基础。 船舶营运时间是指船舶总时间中技术状况完好可 以从事客货运输工作的时间,它包括航行、停泊和 其他工作时间。 (3〉船舶空间位移情况指标
船运指数bdi
船运指数bdi
船运指数BDI是反映国际航运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
BDI指数是由英国伦敦航运交易所于1985年创立,计算方法为将各种船舶的运输费用加权平均,并按月统计。
BDI指数包括了干散货、原油运输和液化气运输等各种船舶的运输费用,反映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活跃程度。
BDI指数越高,说明国际贸易活跃,船运市场充满活力;反之则说明国际贸易萎靡,船运市场低迷。
因此,BDI指数是全球航运市场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海运公司和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 1 -。
船舶营运率计算公式
船舶营运率计算公式船舶营运率是指船舶在一定时间内实际运营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例。
船舶营运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评估船舶的有效利用程度和经营效益,并为船舶运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船舶营运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船舶营运率 = 实际运营时间 / 总时间其中,实际运营时间是指船舶在一定时间内真正用于运输、装卸货物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的时间;总时间则是指船舶在同一时间段内的总运营时间。
船舶营运率是船舶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计算船舶营运率,可以了解船舶在一定时间内的运营情况,评估船舶的运营效益和利用程度。
船舶营运率越高,说明船舶的运营效率越高,利润也相应增加。
而如果船舶营运率较低,可能意味着船舶的利用率低下,运营效益不佳。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船舶营运率需要准确的数据支持。
首先需要确定计算的时间范围,如一年或一季度。
然后需要获取相关的数据,包括实际运营时间和总时间。
实际运营时间可以通过记录船舶的运输、装卸货物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的时间来获取;而总时间则需要考虑船舶的工作时间、维修时间和停泊时间等。
当获取到实际运营时间和总时间后,就可以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船舶营运率。
计算结果一般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船舶的运营情况。
船舶营运率的高低不仅受到船舶运营管理的影响,还受到市场需求、运输环境和船舶自身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航运公司来说,提高船舶营运率是提升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提高船舶营运率,航运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安排船舶运营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输环境,合理安排船舶的运输任务,确保船舶在有效时间内进行运营,避免空载或满载不足的情况。
2. 加强船舶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船舶设备和船体结构,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营和良好状态,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航时间。
3. 提高船舶装卸效率:优化装卸工艺,提高装卸效率,缩短装卸时间,增加船舶的有效运营时间。
4. 加强船舶调度管理:合理调度船舶,避免船舶之间的冲突和重复,提高船舶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
中国标准船的数据
中国标准船的数据
中国标准船的数据包括以下内容:
1. 总吨位:标准船的总体积,以“吨”为单位,是衡量船舶载货能力和规模的最基本指标。
2. 净吨位:由总吨位减去船舶自身重量、船舶结构、设备等自重和船艏船艉的空间,得到的船舶装载货物的总重量。
3. 总长:船舶从船首到船尾的长度,以“米”为单位。
4. 船宽:船舶宽度,从船体两侧的最宽点测量,以“米”为单位。
5. 型深:船舶从甲板上部到船底的垂直深度,以“米”为单位。
6. 速度:标准船的巡航速度,通常以节为单位。
7. 船舶排水量:船舶在水中排泄的水量,也就是船只没有入水前和进水后的重量,以“吨”为单位。
8. 船员数量:标准船需要的工作人员数量,包括船长、船员等。
9. 适航范围:标准船的适航范围包括航行区域、领航员要求、航行季节等。
10. 载货类型和载货体积:标准船适宜装载的货物种类和最大载货体积。
船舶运输价格指数计算公式
船舶运输价格指数计算公式船舶运输价格指数(Baltic Dry Index,BDI)是衡量国际海运市场的价格指数,它反映了干散货船舶租金水平的变化。
BDI是衡量国际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重要指标,对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BDI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船舶运输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船舶运输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BDI = BDTI + BCI + BPI + BSI。
其中,BDTI代表干散货运输市场的价格指数,BCI代表干散货船舶租金市场的价格指数,BPI代表干散货船舶运力市场的价格指数,BSI代表干散货船舶运力市场的价格指数。
BDI的计算公式中涉及到了干散货运输市场、干散货船舶租金市场和干散货船舶运力市场的价格指数,这是因为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货物运输需求、船舶供给、航运成本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干散货运输市场的价格指数(BDTI)反映了干散货运输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
这一指数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贸易情况、货物运输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当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时,货物运输需求减少,干散货运输市场的价格指数将下降。
其次,干散货船舶租金市场的价格指数(BCI)反映了干散货船舶租金水平的变化。
这一指数受到船舶供给、船舶租金需求、船舶租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当船舶供给过剩、船舶租金需求减少时,干散货船舶租金市场的价格指数将下降。
再次,干散货船舶运力市场的价格指数(BPI)反映了干散货船舶运力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
这一指数受到船舶供给、船舶需求、船舶运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当船舶供给过剩、船舶需求减少时,干散货船舶运力市场的价格指数将下降。
最后,干散货船舶运力市场的价格指数(BSI)反映了干散货船舶运力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
这一指数同样受到船舶供给、船舶需求、船舶运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当船舶供给过剩、船舶需求减少时,干散货船舶运力市场的价格指数将下降。
船舶营运工作指标0902
(2)计算公式:
同一航线上从事多个航次生产活动的某一单船,它
的平均航次周转期是指一定历期内船舶营运时间与完成
的航次数之比。
t次
=
T营 n
同一航线上类型基本相同的多艘船舶或船队来说,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船营运吨天总和与完成的营运吨次总
和之比。
m
(D定T营 )i
t次 =
i 1 m
(D定n)i
i 1
四、船舶生产效率指标
间之比。
航
=
T航 T营
一组船舶或船队,它是一定时期内各船航行吨天总
和与营运吨天总和之比。
m
(D定T航 )i
航=
i 1 m
(D定T营 )i
i 1
3、载重量利用率
(1)分类
发航装载率,指船舶离开港口时船舶定额吨位的利 用程度。
运距载重量利用率,表示船舶在一定行驶距离内的 平均利用程度。
(2)计算公式: 发航装载率
i1 j1
4、平均航行速度 (1)定义:是船舶平均航行一天所行驶的里程。 (2)计算公式:
单船单航次 单船多航次
多船多航次
L v
T航
n
Lj
v
j 1 n
T航 j
j 1
mn
(D定L)ij
v i1 j1 mn (D定T航 )ij i1 j1
5、平均航次周转期
(1)定义:指历期内船舶完成一个航次平均所需天数。
m (1)船舶的艘数 ,指从事营业性运输船舶的数量。
(2)定额载重量 D定 ,指船舶的航次装载量标准。 (3)定额客位 M ,指用于载运旅客的铺位和座位的合 计数,不包括船员自用的铺位。
(4)定额功率 N ,指船舶主机的额定功率。
航运指标概述0901
4、按覆盖范围分 (1)单元指标:反映航运企业生产活动某一方面的特征;
(2)综合指标:反映航运企业生产活动某些方面的特 征。如每营运吨天生产量,每吨船生产量。
三、国际海运统计指标
1、船舶保有量
(1)在国际海运统计中,主要使用艘数、总登记吨位和载 重吨三个指标。
净载重量是总载重量中除去船员及其装备重量燃油淡水供应品等重量后所允许装载货物和旅客包括行李和携带物品在内的最大重量即能用亍装载货物及旅客的最大重量一般称为载货量
航运指标概述
一、航运指标定义
指标:是一类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 有特定含义的测量值,用于反映生产、管理活动中某 一方面的特征或所达到的程度。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 数字表现。
航运指标:是以一定的名称、一定的数值、配 合一定的计量单位来反映航运企业生产活动的状况。
二、分类
1、按指标作用分 (1)计划指标:表示在计划期内的船舶生产经营活动所要 达到的目标和水平;
(2)统计指标:反映船舶在报告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实 际达到的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等。
2、按指标体系结构分
(1)营运工作指标:从空间位移和时间利用的角度,反映 船舶生产活动成果和经济效益;
4、平均运距 由总的货运周转量与总的货运量相比而得。
5、港口吞吐量 分货物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两种。其中货物吞吐量
指经由船舶运入、运出港口,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
6、港口装卸效率
船公司统计分析所属船舶在国内外各主要港口的装 卸效率,可用于合理安排船舶挂靠以加速船舶周转和计 算航次停泊时间。
装卸效率可按不同含义分为总效率和纯效率两种。
(2)船舶艘数的统计一般指100总吨以上的船舶,按不 同船类分别统计。艘数还用于统计新船订造量、旧船拆 除量以及海事丧失量等。
航运指标概述0901
净载重量是总载重量中除去船员及其装备重量、燃油、 淡水、供应品等重量后,所允许装载货物和旅客,包括行 李和携带物品在内的最大重量,即能用于装载货物(及旅 客)的最大重量,一般称为载货量。
2、外贸海运量(又称世界贸易海运量)
指各国对外贸易物资的运输,其中由海上运输所完 成的总量(吨)。在外贸海运量的统计中,一般按不同国 家(或地区)进出口或按货类统计。
4、按覆盖范围分 (1)单元指标:反映航运企业生产活动某一方面的特征;
(2)综合指标:反映航运企业生产活动某些方面的特 征。如每营运吨天生产量,每吨船生产量。
三、国际海运统计指标
1、船舶保有量
(1)在国际海运统计中,主要使用艘数、总登记吨位和载 重吨三个指标。
(2)船舶艘数的统计一般指100总吨以上的船舶,按不 同船类分别统计。艘数还用于统计新船订造量、旧船拆 除量以及海事丧失量等。
指经由船舶运入、运出港口,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
6、港口装卸效率
船公司统计分析所属船舶在国内外各主要港口的装 卸效率,可用于合理安排船舶挂靠以加速船舶周转和计 算航次停泊时间。
装卸效率可按不同含义分为总效率和纯效率两种。
装卸总效率
在港装卸总货吨 在港停泊总时间
吨
/Leabharlann 船天装卸纯效率在港装卸总货吨 在港装卸作业时间
(3)船舶登记吨位是指按船舶吨位丈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 行丈量所得到的内部容积,反映的是船舶内部容积的大小。 它分总登记吨和净登记吨两种,简称总吨和净吨。
总登记吨=(全部内部容积-免予丈量容积)/100立方英尺 净登记吨=总登记吨位-应予扣除的吨位
(4)船舶载重量指的是船舶所允许装载的能力。它有总 载重量和净载重量之分。
船舶营运工作指标0902
数量。 包括两大类具体指标:一类是每营运吨天生产量,
另一类是每吨船生产量。
2、每营运吨天生产量
(1)定义:指船舶在营运期间平均每一载重吨每天完 成的货物周转量。
(2)计算公式:
mn
(Ql)ij
i1 j 1 m (D定T营 )i i 1
(1)定义:指船舶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一载重吨完成的
货物周转量。 (2)计算公式:
mn
(Ql)ij
Z i1 j1 D定
m
(D定T册 )i
D定 = i1 T历
mn
m
(Ql)ij m n
Z i1 j1 D定
(Ql )ij
i1 j1
T历
m
(D定T册 )i
(D定T营 )i
i 1 m
营T历
(2)计算公式:
同一航线上从事多个航次生产活动的某一单船,它
的平均航次周转期是指一定历期内船舶营运时间与完成
的航次数之比。
t次
=
T营 n
同一航线上类型基本相同的多艘船舶或船队来说,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船营运吨天总和与完成的营运吨次总
和之比。
m
(D定T营 )i
t次 =
i 1 m
(D定n)i
i 1
四、船舶生产效率指标
一、船舶运输量指标
用于说明一定时期内船舶生产活动的计划或成绩。 1、货运量:船舶运输货物的数量,单位:吨 2、货运周转量:货运量与运距的乘积,单位:吨海里 3、客运量:船舶运输货物的数量,单位:人 4、 客运周转量:客运量与运距的乘积,单位:人海里
二、船舶生产能力指标
1、船舶实有数
m (1)船舶的艘数 ,指从事营业性运输船舶的数量。
船舶营运数量指标
船舶营运数量指标船舶营运数量指标,它表示船舶营运活动达到的要求或已达到的数量。
它包括运输工作量指标与生产能力指标。
一、船舶运输工作量指标船舶运输工作量指标船舶运输工作量指标是说明船舶营运活动的任务或成绩的。
它与航运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是计算船舶生产率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依据。
是国家考核航运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包括如下几个指标:货(客)运量———指实际运送的货物(旅客)数量。
计算单位为吨(人)。
货物(旅客)周转量———指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旅客人数)与其到、发港间的里程乘积。
计算单位为:t·km(人km),海运用吨海里(人海里)。
(1海里=1.852km)。
在计算货运量时,凡办有托运手续,收取运费,由始发港、站装船发出的货物实际重量都应计货运量,但不包括换拖不换驳和捣载(换船)、中转(换装)的重复数量。
凡货物重量达一吨者,即计为一个货运吨。
是以货物实际毛重量来计算的。
目前,交通部直属水运企业在统计货运量时,除了统计重量吨外,还按计费吨分别统计。
在计算客运量时,不论旅客乘船里程长短、客票(包括半票)票价多少、舱位等级如何,每位旅客均按一人计算。
船舶货(客)运量和货(客)运周转量是按每一单航次来统计的,然后再累积统计月、季、年所完成的货(客)运量和周转量,并以该月、季、年最后一天的18点为统计的截止时间。
运量及周转量是水运企业的主要生产指标,也是运输计划的主要内容。
运量及周转量完成与否,反映水运企业在货(客)运输方面做了多少工作,不仅表现在它运输了多少吨(人),还表现在它把这些货物运输了多少距离,较全面地反映了水路运输的生产量。
它是计算水运企业劳动生产率及运输成本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统计运输收入的依据。
因此,在检查生产量时,应包括运量和周转量两个方面。
如果计划运量已经完成,而周转量未完成,则计划生产量并未完成;反之,周转量已经完成而计划运量未完成时,也同样作为未完成计划生产量。
通过生产量的分析,可以了解计划的完成情况,找出计划完成好或差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油船运力指标
油船运力指标油船运力指标是衡量油船运输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船舶的载重量、舱容、航速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油船运力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一、船舶载重量船舶载重量是油船运力指标中最基本的一项,它表示船舶可以装载的最大货物重量。
载重量越大,船舶所能装载的油品越多,运输能力也就越强。
一般来说,油船的载重量主要受到船体结构、强度、浮力等方面的限制。
根据载重量的不同,油船可以分为小型油船、中型油船和大型油船。
小型油船的载重量通常在几百吨到一千吨左右,适用于短途运输和区域性运输;中型油船的载重量一般在几千吨到几万吨之间,适用于国内和国际间的长途运输;大型油船的载重量可达几十万吨甚至百万吨以上,主要承担国际石油运输任务。
二、舱容舱容是指油船货舱可以容纳的油品体积,也是衡量油船运力指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油船的舱容越大,所能装载的油品越多,运输能力也就越强。
但是,舱容的增大也会导致船舶结构的复杂性和建造难度的增加,同时还会影响船舶的航速和油耗等指标。
舱容通常用吨位来表示,可以分为总吨位和净吨位两种。
总吨位是指船舶可以装载的最大货物重量和体积的综合指标,而净吨位则是指船舶可以装载的纯货物体积指标。
根据舱容的不同,油船可以分为小型油船、中型油船和大型油船。
三、航速航速是油船运力指标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它表示船舶在水中行驶的速度。
航速越快,船舶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和能源消耗就越少,运输效率也就越高。
但是,航速的增加也会导致船舶油耗和运营成本的增加,同时还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小型油船的航速较低,主要适用于短途运输和区域性运输;中型油船的航速较高,适用于国内和国际间的长途运输;大型油船的航速更高,主要承担国际石油运输任务。
四、其他指标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运力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衡量油船的运力水平。
例如,船舶的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的指标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船的运力水平。
总之,油船运力指标是衡量油船运输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船舶的载重量、舱容、航速等多个方面。
国际货运运力指标
国际货运运力指标是什么
国际货运的运力指标主要有在港船舶货舱容量、装运能力、取送货服务能力、可支持各类服务能力等。
其中在港船舶货舱容量的指标包括船舶的最大载重量、载货量、最大体积等。
装运能力方面,主要与船舶的运输灵活性、装运技术服务以及管理流程相关,它可以指出船东和海运代理之间怎样合作以及最大化自身利益。
取送货服务能力指标可用于衡量承运方能为客户提供的货物取送服务,主要包括该承运方能够提供的仓储服务以及交货地点的灵活性等。
可支持各类服务能力指数可以反映出船东所具备的技术服务能力,其包括可支持的全球航線、可使用的船舶、可支持的商品知识等技术和业务。
船舶运营标准
船舶运营标准引言: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广泛应用于贸易、旅游等领域。
为了保障船舶运营的安全、高效、环保,各国制定了相应的航海规范、运营规程和技术标准。
本文将就船舶运营标准展开论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船舶设计标准船舶设计标准是船舶运营的基础,它决定了船舶的结构和性能。
最基本的设计标准包括船体强度、稳性和航行性能等。
船体强度的设计标准应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家航海管理机构的要求,以确保船舶在恶劣环境下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稳性的设计标准则需要根据船舶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合理的确定,以确保船舶在各种载重情况下的稳定性。
航行性能的设计标准包括船舶的速度、机动性和操纵性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船舶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2. 船员操作规程船员操作规程是指船员在船舶运营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
这些规程主要包括船舶操纵、航行安全、货物装卸和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
船舶操纵规程要求船员在遵守航行法规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船舶设备,确保船舶平稳、安全地行驶。
航行安全规程要求船员在航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导航规则,正确判断和处理各种航行隐患。
货物装卸规程旨在确保船舶在装卸过程中,安全、高效地完成货物的装卸作业。
紧急情况处理规程要求船员能够在遇到火灾、漏水等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船员和船舶的安全。
3. 船舶维护与管理标准船舶维护与管理标准涉及到船舶设备的检修和保养,以及船舶的运营管理。
船舶设备的检修和保养要求船员按照设备供应商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修和保养。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验收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船舶的运营管理要求船舶所有者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船舶运营计划、船舶维修计划和船舶安全管理计划等。
这些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4. 船舶环保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对船舶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船舶环保标准主要包括船舶废水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标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标准等。
【科普】船舶营运性能知多少
【科普】船舶营运性能知多少船舶为完成客、货运输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载重性能、容积性能和速度性能等,这是船舶营运的最基本条件。
(一)船舶载重性能船舶作为运载货物的工具,其装载货物重量大小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船舶载重性能,通常用船舶排水量、载重量和载重线标志等方法表示。
1排水量排水量是指船体在水中的部分所排开水的重量(单位:t)。
按照船舶装载状态的不同,排水量可分为:(1)空船排水量指船舶装备齐全但无载重时的排水量。
空船排水量等于空船重量,按规定应包括船体、机器及设备、机器中的燃料及润料等重量的总和。
新船的空船重量是一个定值,可在船舶资料中查得。
(2)满载排水量指船舶的吃水达到规定的满载水线(通常指夏季载重线)时的排水量。
满载排水量等于船舶满载时的总重量,应包括空船重量、货物、燃润料、淡水、压载水、船员及行李、粮食和供应品、船用备品等各类载荷重量的总和。
(3)装载排水量指船舶装载一定货物的排水量。
其大小可根据船舶的装载状态确定。
2载重量在船舶运输生产中更为重要的是船舶的载重能力,即船舶的载重量。
载重量分为总载重量和净载重量。
(1)载重量载重量是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情况下所能装载的货物、燃润料、淡水、供应品及其他物品的总重量,该值等于装载排水量与空船排水量之差。
(2)净载重量净载重量是船舶具体航次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重量,等于载重量减去该航次总储备量(包括航次所需的燃润料、淡水、粮食、供应品、船员、行李等重量)及船舶常数。
船舶常数是指船舶经过一段时间营运后的空船排水量与新船出厂时的空船排水量之差。
3载重线标志载重线标志是勘绘在船中部两侧船壳板上作为在不同条件下船舶的载重量限制,保证船舶在不同条件下航行的安全。
载重线标志包括一个圆环和与圆环相交的一条水平线,该水平线上缘通过圆环的中心,而圆环中心正处于船中处。
在它正上方有一长水平线叫做甲板线,该甲板线上缘正通过干舷甲板的上表面,圆环中心至甲板线上缘的垂直距离为夏季干舷。
船舶第五章
第五章船舶营运指标一、是非题1.货运周转量中,货物的运输距离是以在航程中,船舶实际航行的距离来计算的。
(F)2.根据我国交通部的规定,交通部直属航运企业和地方航运企业客运周转量1 人海里换算成1 吨海里货运周转量。
(T)3.高航行率的主要途径是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
(T)4.长航线上配置高速度船,在装卸效率高的航线上配置大吨位船舶可以收到缩短船舶平均航行周转期较好的效果。
(T)5.发航装载率以及运距装载率的数值都是一定小于1.0的。
(F)6.为避免在受水流影响的航段上航行的船舶上下水平均速度不致低于静水速度,必需选用静水速度较高的船舶在此航段上航行。
(T)7、航次成本是为了保持船舶适航状态所需要的经常性维护费用。
(F)8、客货运送距离与船舶航行距离的计量单位,海上和内河是不同的,海上以海里为单位,内河以公里为单位。
(T)9、当一个航运企业有很多船舶在修理时,应当首先缩短大吨位,高航速船舶的修理期,这对提高营运率有很大意义。
(T)1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航次时间起止是这样规定的:自上一航次终点港口卸空所载货物(或下完旅客)时起,至本航次终点港口卸空所载货物(或下完旅客)时止,记为本航次时间。
(T)11、发航装载率反映船舶在一定的航行距离内货船的定额吨位,客船的定额客位及拖(推)轮的定额功率的平均利用程度。
(F)12、船舶应用情况派生指标包括船舶吨(客位、千瓦)里及船舶(客位、千瓦)次。
(T)13、每艘船舶的年收益等于该船的年利润和该船的年基本折旧费。
(T)14.提高装卸效率,对短航线上的大吨位船舶有利,对长航线上的高速船舶有害。
(F)二、选择题1、计算一个船队的平均航行速度时,在计算速度时,将( A)作为权数来求各船的加权平均值。
A、船舶航行吨天B、船舶在册吨天C、船舶营运吨天D、船舶载重吨2、以下哪个时间属于非生产性停泊时间?( B)A、装卸作业时间B、处理货损、货差时间C、补给时间 D熏舱、洗舱时间3、以下指标体系中不属于按内容结构来划分的是:(D )A、营运工作指标 B.财务成果指标 C.安全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4、以下哪个时间不属于非生产性停泊?( B)A、等候码头泊位B、等候天气转好C、等工人和货D、等候调度命令5.以下正确表示单船营运率的式子是(B )A、ε航= T航/T营B、ε营 = T航/T营C、a运= QL/D定LD、a发= Q/ D定三、思考与练习题1.某船公司去年货运情况如下:船舶在册48,860,000吨天,营运42,800,000吨天,完成货运周转量6,848,000千吨海里,今年该公司在册吨天不变,计划要在去年水平上将营运率提高5%,将营运吨天产量提高10%,测算今年可完成的货运周转量以及可达到的每吨船生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船舶营运指标的作用
船舶营运指标是对航运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所必须的,其作用是:
1.营运指标的完成实绩是编制船舶运输生产 计划的基础;
2.为考核和评价船舶运输工作成绩,进行方 案比较以及决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3.可作为分析和改善船舶运输工作的手段: 4.是有关领导了解运输生产情况和指导运输
4
1.船舶运输工作量指标
船舶运输工作量指标是说明船舶营运活动 的运输任务或成绩的指标,它包括船舶运输 的货物数量(即货运量,以吨计)、船舶运输的 旅客数量(即客运量,以人计)和用所运输的货 运量乘相应运输距离的积表示的货物周转 量(以吨公里或吨海里计)、用所运输的客运 量乘相应运输距离的积表示的旅客周转量 (以人公里或人海里计)。
间(即总时间,用在册吨位,客位、马力天表
示)的百分比。对于某一单船来说,营运率
(ε营)实际上就等于船舶营运时间(t营)与在
册时间(t在册)之比,即
营=
t营 t 在册
100%
17
(2)航行率
航行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船舶的航行时间
(用航行吨位、客位、马力天表示)占营
运时间(用营运吨位、客位、马力天表示)
的百分比。对于某一单船来说,航行率ε航
实际上就等于船舶航行时间(t航)与营运时
间(t营)之比,
航=
t t
航 营
100%
18
(3)平均航次时间
-
t次
船舶平均航次时间( )是指船舶每一吨 位(客位、马力)完成一个航次平均所需 天数
10
发航负载率
对于货一船个时期发货内=的多D航定Q次•平n 均1值00%
客船
发客=
P M•
n
100%
拖(推)船 发拖=
Q N•n
n——计算期内完成的航次数
11
发航负载率
发航负载率和每马力发航拖(推)量应按 发航港口分别计算,可用来分析航线上各 港口发航时的船舶吨位(客位、马力)利用状 况。
9
发航负载率
对于单船单航次
货船
、
发货=
Q D定
100%
客船
发客=
P M
100%
拖(推)船
发拖=
Q N
发货 发客 ——各为货物、客船发航负载率;
发拖 ——拖(推)船每马力发航拖(推)量;Q——船舶发航时的载货量;
P——客船发航时的载客量;D定——货船额定吨位; M——客船额定吨位;N—1.船舶负载指标 船舶负载指标是反映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客位、吨位和推
(拖)船马力利用情况的指标,它包括发航负载率及每马力发 航拖(推)量、载重量(客位)利用率及平均每马力拖(推)量。 发航负载率和每马力发航拖(推)量,是指货船(客船)、拖(推) 船发航时载货量(载客量)、所拖(推)驳船载货量与货船(客 船)、拖(推)船额定吨位(客位)、额定功率之比的比值,分别 用为说明客船客位、货船载货吨位以及拖(推)船功率在发 航时的利用情况,即:
工作的工具
2
船舶营运指标体系的结构
数量指标船 船舶 舶生 运产 输能 工力 作指 量标 指标
营运指标质量指标船 船 船舶 舶 舶时 速 负间 度 载利 指 指用 标 标指标
船舶生产率指标 船舶运输能力指标
3
二、船舶营运数量指标
船舶营运数量指标用来表示船舶营运活动 应达到的数量要求或已达到的数量,它包括 船舶运输工作量指标与船舶生产能力指标。
12
载重量(客位)利用率及平均每马 力拖(推)量
载重量(客位)利用率及平均每马力拖 (推)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船舶运输周转 量与船舶行驶吨位(客位)、拖(推)船 功率公里之比的比值,它是用为反映船舶 在行驶距离内船舶吨位(客位、马力)平 均负载情况的指标
13
载重量(客位)利用率及平均每马
力拖(推)量
5
2.船舶生产能力指标
(1)船舶保有量指标 运输船舶保有量的计算单位有艘、吨位、客位和
马力。 (2)船舶营运时间指标 船舶营运时间指标是从时间上反映船舶所处状态
和营运情况的指标,以吨位(客位、马力)天作为计 算单位。它是计算船舶营运效率的基础。 船舶营运时间是指船舶总时间中技术状况完好可 以从事客货运输工作的时间,它包括航行、停泊和 其他工作时间。 (3〉船舶空间位移情况指标
7
2.船舶生产能力指标
(4)船舶吨位(客位、马力)次数指标 船舶吨位(客位、马力)次数是从船舶周转上反映
船舶营运情况的指标,在数值上它等于营运期内船 舶航次数与相应的船舶吨位(客位、马力)的乘积。 航运企业某种船型(如货船〉在营运期间内的总吨 位次数等于各货船吨位次数的总和。这一指标不 仅可以反映船舶的周转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出时间、空间因素对船舶设备能力的影响。
6
2.船舶生产能力指标
(3)船舶空间位移情况指标 船舶空间位移情况指标是从船舶空间位移上反映
船舶营运情况的指标,在数值上它等于船舶吨位(客 位、马力)数与其航行里程(包括重航和空航)的乘 积,并用船舶吨位(客位、马力)公里(海里)表示。船 舶吨位(客位、马力〉公里(海里)也可分为重航和 空航。重航(或空航〉船舶吨位公里是指船舶吨位 数与其重载(或空载)航行里程相乘积之值。船舶 有重载和空载航行时,应分别计算重航、空航船舶 吨位公里。
15
2.船舶速度指标
货 船
v D定L D定t航
(公里/天或海里/天)
客 船 v ML Mt 航
拖(推)船 v NL Nt 航
式中:∑D定t航、∑Mt航——分别为货船、客船的航行吨位、客位天总值; ∑Nt航——拖(推)船航行马力天总值。
16
3.船舶时间利用指标
(1)营运率
营运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船舶从事营运的时间 (用营运吨位、客位、马力天表示)占在册时
货船
货=
Ql
D定 •
L
100%
客船
客=
Pl ML
100%
拖(推)船
拖=
Ql NL
∑Ql、∑Pl——分别为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 ∑D定L、∑ML——分别为货船、客船行驶吨位公里和客位公里; ∑NL——拖(推)船功率公里。
14
2.船舶速度指标
船舶速度是指船舶平均航行一天所行驶的 里程,它等于船舶航行吨位(客位、马力) 公里(海里)与航行吨位(客位、马力) 天的比值。一组船舶的平均航行速度(v) 则应等于各船舶航行吨位(客位、马力) 公里(海里)之和与船舶航行吨位(客位、 马力)天之和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