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磁州窑虎形瓷枕
精美雅致的河北博物院藏瓷枕
枕头是人们日常起居的重要生活用具。
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初步加工过的石块。
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
历代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瓷枕,瓷枕是一种生活日用品,它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
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
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精美雅致的河北博物院藏瓷枕冯 宁1. All Rights Reserved.AppreciatION鉴赏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所展现出的工艺、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
当时的瓷枕造型非常丰富,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
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使得这些造型精美的瓷枕,不仅是生活中的实用品,更成为雅俗共赏的工艺品。
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著名瓷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各地所产的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也各有特色。
北方瓷枕尤以磁州窑和井陉窑所烧制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窑,在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一带,晚唐、五代开始生产,北宋最为兴盛,一直持续到清代。
因磁州窑是民窑,窑工创作时无拘无束,故而磁州窑系瓷枕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装饰技法及纹饰上,都具有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有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时尚追求。
井陉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北部和井陉矿区,隋代始烧,直至明清,是一处分布面广、烧造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址群。
井陉窑瓷枕以白釉为多,装饰手法以划花、刻花、印花、镂空为主,造型多样,精巧细致。
河北博物院育才街院区收藏有多件磁州窑及井陉窑瓷枕,形制多种多样,装饰题材丰富多彩,涉及人物风景、花鸟鱼虫、诗词歌赋、建筑图案等内容,画面风格洒脱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强的感染力,展示了北方瓷枕高超的艺术成就。
磁州窑
磁州窑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有延续。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概况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
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宋代尚未见到,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
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磁州窑瓷器在造型、釉色、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
磁州窑的历史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
从磁州窑瓷枕看宋代民俗文化
从磁州窑瓷枕看宋代民俗文化作者:余可欣来源:《景德镇陶瓷》2017年第02期摘要:瓷枕虽小,却浓缩了历史与社会。
通过瓷枕我们不仅能了解一个时代的制瓷,而且更多地了解了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感悟到古人的思想、情感、希望与追求。
关键词:宋朝磁州窑瓷枕吉祥纹样民俗宋朝是我国瓷器生产的巅峰时期,有官、哥、汝、钧、定五大官窑并存,生产的产品各有特色,流传千古。
而磁州窑是我国北方古代著名的一个民间瓷窑,生产的瓷器大多面向的是贫民百姓,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陶瓷国度里,仅存在于寻常人家的磁州民窑,仿佛是一股清流。
从磁州窑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当时人们真真切切的生活,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的本色和他们的平凡。
而提到磁州窑,就不得不说到磁州窑烧造的瓷枕了,我国古代烧造瓷枕的窑场虽多,但磁州窑烧造的数量和技术都是其他窑场所望尘莫及的。
瓷枕的制作始于隋代,盛行于宋元时期,明清以后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瓷枕作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用途较为特殊而又非常普遍的一种器物,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我国南北方诸多窑系都有烧制,其中以磁州窑系的瓷枕尤负盛名。
磁州窑瓷枕工艺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具有实用的民俗特征。
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还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表达了人们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寄托,这正是磁州窑源远流长的平民本色基调。
磁州窑瓷枕外观不仅仅是单纯的美,枕上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与民俗生活紧密相连。
但民俗并不等于民间艺术,民俗因素在磁州窑民间装饰艺术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使生活充满祥瑞感觉的意识上。
在民俗观念的引导下,尤其是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力量的作用下,人们对装饰内容、造型、图式进行表现时,会以丰富的想象力、巧妙的搭配来体现祥瑞意识。
在磁州窯瓷枕林林总总的图案题材中,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各种珍禽瑞兽,狮子、龙、凤、鹿,各种花卉,牡丹、莲花、岁寒三友(松、竹、梅),各式缠枝花图案等等,作为民间的集体创作不断丰富和发展,都在瓷枕上面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宋金元三彩枕的分类与产地
宋金元三彩枕的分类与产地以往对三彩器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唐三彩和辽三彩,宋金元三彩枕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把宋金元三彩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本文从考古材料出发,结合博物馆藏品,对宋金元三彩枕的分类与地域分布作了比较全面的揭示。
分类宋金元三彩枕,是指在宋金元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瓷枕,先素烧胎体,再在胎体上施彩釉,低温烧成,釉色呈黄、绿、白、酱等多种色彩,以北方窑口烧造为主,窑炉主要是北方典型的馒头窑。
装烧工具有匣钵、支垫具、垫饼等。
三彩枕的侧面上遗留有三枚支钉痕,表明是用三岔形支钉支撑、侧置入窑烧制而成的。
宋金元三彩枕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在装饰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图案也是同时期三彩器中最丰富、最有特点的。
本文主要根据三彩陶瓷枕的造型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箱形枕。
由枕面、枕底及枕墙粘合成型。
此种枕最常见,种类最多,数量也最多。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长方形枕。
发现的数量最多。
棱角分明,枕面平坦或稍微内凹,两端微翘。
按釉色、装饰又可明显分为3组:第一组,枕面主题为折枝花朵,个别为动物、人物纹。
纹饰规整,布局多为长方形边框内刻划菱形开光,开光内刻划花朵,开光外饰花草纹。
釉的颜色较多。
这类三彩枕最早出现于北宋中期以后,金代依旧流行。
代表性藏品有:1、河南内黄县宋墓出土者,枕面开光内分别饰红色葵花和牡丹花,四周上首绘青色花卉,下首饰白釉,枕底面未施釉,微平。
2、新安宋墓出土的三彩莲花纹枕,枕面绘缠枝纹和荷叶荷花,上有铭文“镇宅大吉”,墓葬年代为北宋中期宋哲宗时期(1086~1101年)。
3、故宫博物院藏刻花人物纹枕,上半部及枕面周围均饰绿釉,枕面中心饰二人物行走在草丛中,绿树和黄色的朵云作陪衬,两侧均为黄地开光折枝花一枝。
4、1956年西安曲江池西村元墓出土叶纹枕。
枕面稍凹,用黄、绿、褐彩绘成由花卉纹、十字纹等组成的树叶纹。
第二组枕面装饰以人物为主题。
目前仅发现两件,年代为12世纪中后期。
磁州窑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
该地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
磁州窑始烧于宋代,经元代、南宋而终于明。
品种繁多,主要烧白瓷和黑瓷。
产品有瓶、壶、炉、枕、缸、瓮、钵、碗、盘、盆、盒等。
磁州窑产品胎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
白釉普遍带奶白色,不太透明。
均使用化装土,器内一般多挂釉。
碗、盘一类采用叠烧法,器内留有五个条形支烧痕。
在装饰工艺上除黑、褐、绿彩绘外还有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等,所用装饰题材丰富,如马戏、熊戏、童子钓鱼、池塘赶鸭,跷球等等。
线条流畅,风格豪放,富有民间生活情趣。
同时还常见题写唐诗、宋词和民谚警句等,作为纹饰也颇具特色。
元代磁州窑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大、圆浑,纹饰主要有云龙、云风、云雁和鱼藻纹等。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现藏于广州博物馆的北宋磁州窑“枕赋”铭长方形枕,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元代磁州窑白地赫彩“西游记”方型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磁州窑烧制瓷器历史悠久,影响很大,到唐、宋时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
主要窑口包括有河北省磁县观台窑、河南省鹤壁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谷窑、登封曲河窑、江西省吉州窑等。
这些窑口产品在装饰技法和工艺上都与磁州窑相似,或者说都在模仿磁州窑,但因各地的胎、釉、彩的原料不同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
因其窑厂主要位于古磁州而得名。
磁州窑的烧陶制瓷历史源远流长。
古代磁州地域即今河北邯郸的峰峰矿区、磁县和武安等地,早在七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先民们就已经能够烧制陶器,这一地区曾多有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及商周的灰陶和战国印纹硬陶;并已出现了制陶作坊,标志着制陶的生产已初具规模。
汉代磁州的釉陶臻于成熟,魏晋和南北朝时期已完成了釉陶向粗瓷青瓷的转化,开始烧制白瓷。
榆次馆藏磁州窑瓷枕
漳河从 太行 山深处 缓缓流 出 , 形成 一 片扇 形 的冲积
界 陶瓷产生 了深远而 巨大的影晌 。
平 原 。这里 蕴藏着 丰 富 的高岭 土和优 质 的煤炭 资 源, 水运便捷 , 是理想 的瓷业基地 。磁州窑的烧陶制 瓷历史源远流长 。古代磁 地 域即今河北邯郸 的峰 H 峰矿 区 、 县和武 安等地 , 磁 早在 7 0 50年前 的新石器 早期 先民们就 已经 能够烧制 陶器 , 这一地 区 曾多次 发现仰 韶文化时期 的彩陶 、 龙山文化 时期 的黑 陶及
纹居 多 , 如牡丹 、 花等 , 荷 也有一 些动物 图案 , 如鱼 、
蝴蝶 、 、 芦雁 鹭鸶等 , 还有少量龙 、 人物很少见 , 凤。 主 要是枕面上 的婴戏图 。最值得一 提的是 ,宋代瓷枕
坊 , 志着 制 陶的生产 已初具规 模 。汉代 磁州 的釉 标
臻于成熟 , 魏晋和南 北朝时期 已完成 了釉 陶 向粗 瓷
图一 宋 白釉划花牡丹纹如意形枕
文 世 物 界
2 6 5 ( )5 。
维普资讯
纹饰 , 然后罩上透 明釉烧成 ( 图二 ) 。 3 .宋白釉剔花莲 花纹腰 圆形枕
枕长 2 . 9 5厘米 , 1 -厘 米 , 1. 宽 33 高 4 5厘米 。呈 腰 圆形 . 后高 , . 前低 两端翘起 , 四壁直立 。 胎色灰 白较
效果 , 并把 中国的传 统绘 画 、 法技艺 与制 瓷工艺 书 结 合起来 , 创造 了全 新 的综合 艺 术 , 拓 了古代 陶 开
瓷 美学 的新境界 , 以后 的青 花和五彩瓷 器 的发展 为 开辟 了道路 。磁州 窑的装饰题材 丰 富多彩 , 别具 一
枕上风光: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
04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 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文化内涵
传承与创新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在 继承唐代瓷枕风格的基础上, 融入了新的元素和理念,体现 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民俗与地域特色
磁州窑瓷枕纹饰反映了当时民间 信仰、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为 研究地方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资料。
寓意与象征
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运用与传承
当代陶瓷艺术中的运用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艺术家 们将这些传统纹饰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了众多既具有传统文化韵味又具有现代感的优秀作品。
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发扬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传承和发扬,我 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现代社会注入新的文 化内涵和价值。
菊花是宋代的“四雅”之一,磁州窑瓷枕上的菊花纹多采用写实手法 ,线条流畅、色彩和谐,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
03
莲花纹
莲花具有高雅圣洁的象征意义,在佛教艺术中也有重要地位。磁州窑
瓷枕上的莲花纹多与佛教题材相结合,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动物图案纹
龙凤纹
龙和凤分别代表了阳刚和阴柔 的力量,是宋代宫廷艺术的重 要题材。磁州窑瓷枕上的龙凤 纹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具有
浓厚的皇家气息。
虎豹纹
虎和豹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猛 兽,具有辟邪驱恶的象征意义 。磁州窑瓷枕上的虎豹纹多采 用夸张手法,形象威猛生动,
寓意勇猛有力。
鱼鸟纹
鱼和鸟分别代表了水中和空中 的生物,具有生殖和富贵的象 征意义。磁州窑瓷枕上的鱼鸟 纹多采用寓意手法,形象优美
磁州窑瓷枕上书写的苏东坡词
磁州窑瓷枕上书写的苏东坡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词人。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词开豪放派之风,对后代影响巨大。
中国北方最大民窑――磁州窑的瓷枕上书写有多篇苏东坡的词作。
现分别介绍并对瓷枕的烧造年代予以考证。
1. 白釉黑绘《如梦令》词枕枕呈八角形,长34厘米,宽21厘米,前高8.5厘米,后高13厘米。
白地黑绘,枕面随枕形开光,枕四周绘卷草纹,枕面开光内书行楷《如梦令》词:“为向东波(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图1)枕为金代烧造,底部有竖式“张家造”窑戳。
1988年磁县冶子村出土,现存磁县文保所。
这首词为苏轼元二年(1087年)所作,《全宋词》中收录了这首词,题为“又有寄”。
苏轼当时为翰林学士,作这首词寄给黄州友人。
苏轼于神宗熙宁年间,曾因被御史弹劾作诗讪谤朝廷,贬谪黄州团练副安置。
故友马正卿使请得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苏轼开垦躬耕于此,并以“东坡”这一地名作了自己的别号。
“为向东坡传语”意为苏轼请友人代为向“东坡”传语。
词中“玉堂”为翰林院的美称,因唐代翰林院设在宫中,称为“玉堂”。
这首词以地写人,体现了苏轼虽由黄州回朝,身在“玉堂”深处,心却对躬耕于“东坡”的恬静生活充满温馨怀念,及遥想故地,意欲归去的急迫心情。
词卒章云:“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苏轼因以为名。
2. 白地黑绘《菩萨蛮》词枕枕呈八角形,长33厘米,宽22.5厘米,高11厘米。
白地黑绘,枕面随枕形粗细线开光,枕四周绘卷草纹。
枕面开光内外楷书《菩萨蛮》回文词:“回文落花闲院春衫薄迟日恨依依梦回莺舌弄邮便问人羞菩萨蛮”(图2)。
枕为金代烧造,底部有上荷叶覆盖、下荷花承托的“张家枕”窑戳。
2002年邢台清河出土,私人收藏。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杨永德捐枕中亦有一方磁州窑回文《菩萨蛮》词枕,枕呈椭圆形,枕面随枕形粗细线开光,四周绘卷草纹,枕面开光内外楷书《菩萨蛮》回文词。
宋代瓷枕探析——以磁州窑、定窑为例
061宋代瓷枕探析——以磁州窑、定窑为例摘要:本文以宋代陶瓷中独特的艺术形式——瓷枕为研究对象,对宋代磁州窑、定窑系中的典型瓷枕进行分析。
磁州窑以“白釉文字枕”为例;定窑以“白釉孩儿枕”为例,分别对每个窑系中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概括瓷枕造型和装饰背后隐含的寓意,并总结时代背景对瓷枕造型和装饰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瓷枕;磁州窑;定窑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1) 02—061—(03)An analysis of the porcelain pillow in the Song Dynasty — Taking the porcelain kiln of Zhizhou and Dingyao as an example0前言 宋代重文抑武,是文人的天下。
不注重军事发展,这也是宋朝受到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侵略的原因。
但就是这样的宋朝,为我们留下了举世瞩目的艺术瑰宝,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陶瓷、雕塑等。
下文中笔者将对宋代陶瓷艺术中的一个支流——瓷枕进行探析,分别对“白釉文字枕”文字装饰性的形成原因和“白釉孩儿枕”造型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的瓷枕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使瓷枕中图案及文字的魅力尽显无遗。
1宋代社会背景 宋代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起到上承动乱的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作用。
北宋和南宋的统治时间共达到320年,总时长超过了繁华的大唐王朝。
在宋代的统治下,割据政权势力逐渐被消亡,结束了前期战乱的局面。
但宋朝并没有完全的统一,一分为二为北宋和南宋。
宋代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国号为契丹的辽,金国的女真族、元朝的蒙古族、西夏的党项族都威胁了宋代社会的稳定与统一。
宋代于内,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情形恶略,这些矛盾严重时可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于外,少数民族政权的侵略,内忧外患导致宋代的社会统治错综复杂。
最终,北宋和南宋都灭亡于少数民族所统治的政权之下。
磁州窑的造型
磁州窑的造型四、磁州窑瓷器的造型宋代磁州窑瓷器的产量很大,造型也十分丰富,主要生产民间日常用瓷,还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娱乐用品及各种瓷塑等。
常见的器型有:各式的盘、碗、碟、盏、盏托、渣斗、瓶(玉壶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壶、罐、钵、洗、盆、缸、水盂、笔洗、砚滴、镇纸、炉、香薰、唾盂、灯、盖盒,仿古铜器式样的樽、奁等,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
瓷枕始见于隋代,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唐代多为医用脉枕,式样上体轻形小,入宋以后大量生产,形体变大。
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从而开始把它做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
磁州窑即有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虎形、人形等瓷枕,品种繁多,形式新颖别致,侧重实用性。
磁州窑最突出特点是淳朴、粗犷,大件器皿豪放雄伟,神态端庄古朴,有气魄。
小件器皿制作精美,盘、碗、碟类注重灵巧实用,形体比例,轻重适度,线条干净利落,造型与装饰能够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磁州窑的历史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
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两晋南北朝时期,彭城、临水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城西郊的名胜之地。
陶冶技术也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
在过去的考古调查中曾发现临水窑窑址,出土百余件青瓷碗,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开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妆土,上罩以青黄色透明釉,化妆部分显现出黄白色,这是磁州窑釉陶向化妆白瓷过渡的初级阶段。
1975年又在临水发现了一处唐代古窑址及化妆白瓷器残片。
说明此时磁州窑化妆白瓷的烧制已经步入成熟时期,窑器也由支烧改为笼(匣钵)钵装烧。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
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
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作者:季崇建来源:《中国收藏》2014年第11期数年前,携夫人东瀛度假,遇友人横田君告之有批宋元瓷枕可观。
随其往观,在地若寸金的东京,一处斗室内满堆锦盒,迭高等身。
主人介绍,此批古枕达143件之众。
这哪是私家庋藏,实乃一小型博物馆之库存。
要在短时间内消化完如此之多的古枕内容实在有点儿难,好在夫人不仅不埋怨,还比我来劲,眼神里始终充满着好奇:“真是古人睡卧时所用?”“为何如此之高?”问得虽然稚嫩,却亦不无道理,因为坊间尝传古枕多为殉葬之具,且枕式如此之高,有害脊梁,不是说“低枕无恙”么?我正专注于品鉴,脱口便答:“高枕无忧!”此语既出,闻者齐赞:形象,贴切,极富文学色彩之妙喻也。
我亦自感得意,于是这“高枕无忧”四字打那一刻起就如同命题般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所谓“高枕无忧”即指垫高枕头入眠,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
其语出《战国策·齐策四》:“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事实上,古代用枕本来就高。
然而,固执的人们依然不会相信这冰冷梆硬的瓷枕会是日常用具。
1922年,考古学家在被黄河淹埋深达二丈的北宋巨鹿古城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瓷枕。
据《巨鹿宋器丛录》记载,从发掘现场看到,这些瓷枕大多安置于炕头,或睡时平放,或闲时竖起,其中一方瓷枕还有“崇宁二年新婚”墨书铭款。
至此,人们才恍悟其非“尸枕”,而是宋人寝榻上的必备卧具。
倘若仅就“枕”字本身而言,则应与木相关。
人类在石器时代已懂得用天然之石作枕,湖北省江陵市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木枕,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枕头实物。
在以后千余年间,由石、木质地发展到玉、漆、皮、铜等不同品类硬质枕头,间或丝织类软质枕头。
随着入唐后烧瓷工艺的成熟,瓷枕便逐渐成为床上卧具的主角,既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之功用,又能依形美化,甚至寄情抒怀,成为表达驱邪避恶、寻求太平、保佑吉祥等美化意愿的重要载体。
孩童枕趣如果以宋元瓷枕最高成就论,当首推定窑孩儿枕。
枕头发展进化史(附古代枕图赏析)2
枕头发展进化史(附古代枕图赏析)2⾃⼰整理收藏的,好累啊,⼤家看看吧⾦⽩釉剔花花鸟纹枕⾼17.7cm,⾯横30.3cm,⾯纵26cm,底横30cm,底纵24cm。
枕呈腰圆形,微出沿,枕⾯前低后⾼。
胎体施化妆⼟。
枕⾯中⼼花形开光内剔刻⼀株折枝花卉纹,枝头上的绶带鸟正在振翅鸣叫。
开光外饰卷草纹。
枕侧上下随形划弦纹,弦纹之间剔刻缠枝花叶纹。
枕⾝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两个圆形通⽓孔。
北⽅地区的磁州窑、定窑、钧窑、耀州窑等瓷窑在⾦代都有⼀定的发展,如磁州窑的虎纹枕、定窑的印花器、耀州黄堡窑的⽉⽩釉器等都是当时的典型器物。
宋磁州窑⽩地⿊花“镇宅”铭狮纹枕⾼12cm,⾯横24.5cm,⾯纵17.6cm,底横19cm,底纵13.2cm。
枕呈⼋⽅体形,通体⽩地⿊彩装饰。
枕⾯绘⼀雄狮,昂⾸凝⽬,四肢紧绷,似要⼀跃⽽出。
左侧以⿊彩书写楷体“镇宅”⼆字。
枕边缘以⿊彩随枕形描绘⼋⽅边线,枕侧⾯绘缠枝花草。
此枕绘画⽤笔流畅,动物形象刻画得极为⽣动,寥寥数笔即让狮⼦威风凛凛、咄咄逼⼈的形象跃然枕⾯。
瓷枕以猛兽为纹,如狮纹、虎纹表达了⼈们祈求平安、逢凶化吉的美好愿望。
此外,磁州窑的瓷枕上还经常选⽤婴戏、⽔藻鱼纹、花鸟等题材做装饰。
宋吉州窑绿釉划花瓷枕宋代吉州窑烧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9厘⽶,⾯26×22厘⽶,底24×19厘⽶。
枕⾯前低后⾼,呈如意形。
枕体中空。
通体施绿釉,底素胎⽆釉。
枕⾯依枕形外周划复线开光,开光内刻叶纹4⽚,枕侧戳印朵花。
为防⽌烧造变形,在后壁留有⼀个出⽓孔。
从侧⾯⼀边留有四个⽀烧痕看,当时为竖⽴烧制。
绿釉枕是宋⾦时期⽐较流⾏的瓷器品种,尤以北⽅窑烧造较多,为低温铅釉。
如河北定窑、磁州窑,河南鲁⼭窑、宝丰窑、禹县窑等均有制作。
宋磁州窑瓷枕⽀烧痕⼀般在枕底,胎⼟淡红,且绿釉表⾯有反银现象。
⽽宋代吉州窑瓷枕⽀烧痕在⼀侧⾯,胎⼟灰⽩,绿釉表⾯⼀般⽆反银,釉层有剥落现象。
此枕纹饰与在吉州窑窑址中采集到的标本类同,为吉州窑绿釉器物之典型。
中国古代瓷枕赏析
枕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起居用具之一。
据考古资料记载,人类最早使用的枕头是天然石块,新石器时代开始用石器打磨加工枕头,到后来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多种材料。
其中以瓷制作的枕头数量最多,造型最为丰富,应用最为广泛。
瓷枕,即瓷质的枕头,在我国古代陶瓷中,是非常独特的、易碎的一种枕头类型。
目前考古记载瓷枕创烧于隋朝时期,实际从笔者收藏、研究大量资料来看,瓷(陶)枕早在汉代已经在墓葬中出现,从唐代开始几乎所有窑口都在大量生产并开始大面积流行,宋金元时期,瓷枕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并且进入了其最繁荣鼎盛时期,但是明清以后,由于其他材质的崛起以及西洋文化的进入,使得瓷枕艺术开始衰退,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走向衰落。
汉唐时期,盛行的是厚葬文化,追求的是人死后灵魂不散,生前使用的和享受过的都会安排复制品陪葬,比如楼房,猪、羊、鸡、鸭等饲养的动物,灶台上陈设着肉、鱼、素菜等类,让死去的人在阴间同样能享受到阳间的美味佳肴。
瓷枕作为陪葬品同时在这个时期盛行起来。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瓷枕除了作为陪葬品之外,还具有夏天纳凉、催眠等效果,被作为寝具和脉枕延续下来。
瓷枕形制丰富,如六角形枕、八角形枕、长方形枕、腰圆形枕、云头形枕、花瓣形枕、鸡心形枕、椭圆形枕等,还有孩儿枕、虎形枕、龙形枕等。
涉及窑口有巩义窑、长沙窑、磁州窑系、耀州窑系、景德镇窑系、定窑系、钧窑窑系、寿州窑等各类窑口。
汉代时期的枕原则上称不上瓷,属于釉陶范畴,以绿釉为主,做工较粗,属于早期瓷枕的原型。
到了唐代,瓷器开始大面积流行,体积相对较小,特别是河南巩义窑三彩与胶胎瓷图1中国古代瓷枕赏析郑州天中博物馆 丰兴运枕、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瓷枕、安徽寿州窑黄釉瓷枕最为典型和具有代表性。
唐代陶瓷枕主要有动物枕、近方形枕、长方形枕三种,胎质有陶与瓷两种。
所谓陶枕,是用制瓷的黏土制成,烧成温度较低而已,部分陶枕由于火温高可能已接近瓷质。
河南巩义窑出土的唐代动物虎枕(图1),整体椭圆形,做卧状。
瓷枕上的虎纹艺术
道美 丽风景 葩 。 关键 词 : 磁 州窑 虎形 枕 虎 纹枕
虎在十二生 肖中 ,排行第 三 ,与青龙 、朱雀 、玄 武 、合称 为 “ 四灵 ”是 我国古 代人民所喜 欢 的吉 祥物 。对 虎的崇拜 ,应 源 自 楚文 化对虎 的图腾 崇拜 ,成 为正义 、勇 猛 、威严 的象 征。 同时, 它又蕴含一 种强烈 的祝愿 , 祝 人人 “ 生 龙活虎 ”愿民 族 “ 虎跃 龙 腾” 。在传 统文化 的各个 领域 中,虎 的形象无 所不在 ,造型 也随 着装 饰器物 不断变 换及艺 术家们 的思 想感情 的丰富变 化 ,而 出现 了千 姿百态 的图案 纹样 ,时而威风凛凛 、时而憨 态可掬。 陶瓷虎枕 ,作 为中 国几千 年枕具史 上的一道美 丽风景 ,被称 为 “ 虎 纹”艺术 中 的魅力 奇葩 。①晋 人葛洪在 《 西京 杂记 》中记 载 :李 广与兄弟共 猎于冥 山之北 ,见 卧虎焉 、射之 ,一矢 即毙 、 断其骷 髅以为枕 , 以服猛 也 ,这应是 最早 以虎作枕 “ 虎枕 ”的起 源传说 之一 吧 !总 的来说 ,陶瓷 虎枕可分 为:虎纹枕 和虎形 枕两 种。 虎纹枕 是在 枕面上 以猛虎 图案作 为其主要 装饰 内容 。邯郸市 博物 馆藏 :金代 白地 黑花 “ 猛 虎望月” ,长方形枕 ,枕 面绘一虎 蹲坐于地 ,回首望月 , 生 动形象 。 邯郸市 博物 馆藏元代 “ 白地黑 花” “ 僧稠 降虎”长方 形枕 , 长3 O 、宽1 6 、高 1 6 厘 米 、枕 面绘 画一 手持禅 杖 的僧 人 ,也就 是北 齐高 僧稠禅 师 ,向左 右两只猛 虎说法 ,两 虎中一 只低 头 、一 只侧 耳似在 看着 僧人 手势 ,聆 听僧人讲 说佛 经 ,从此二 虎不 在伤人 , 并跟随僧稠左右。 枕面个 个老虎形象逼真 ,生 动形象, 真所谓 画老 虎不宜 , 自 古 有 “ 画虎不成 反类犬 ”说法 ,俗 语说 画虎画皮难 画骨 ,画笔功底 不 到 家 ,就会 弄巧 成拙 ,反映 了磁 州 窑匠 工高 超 独特 的绘 画艺 术。 虎形枕 则是一种象 生枕 ,它 是摹仿老虎 的形状制 成的寝具 因 其形象多为伏虎状 ,又称 为伏虎形枕和 卧虎形 枕. 从造 型上看 ,虎形 枕又可分 为两种类 型:第一种类 型为雕塑 虎形 枕 ,以 卧虎为枕 座 ,虎背 上放一 中间稍 凹,两端 翘 的叶形盖 或椭 圆形盖作 枕面 ,虎身全部雕 塑而成 ,而且很少使 用彩 绘 ,卧 虎造 型不一 ,神态各 异 ,枕面 很少有花 纹装饰 。磁 县磁 州窑博物 馆收 藏的一 件北宋 时期 ,白釉 珍珠地 牡丹纹 卧虎枕 ,长2 5 厘米 , 宽1 5 . 4 厘米 。虎头偏 向左 侧 ,凝 眉圆 眼 ,巨 口咧到耳 边 ,躬身 曲 肢 ,利爪外露 ,粗尾 前甩 。以圆雕与 浮雕相结合 的手 法,生动表 现 出猛虎的 卧姿形象 ,以削平 的虎背 为枕面 ,枕 面压 印珍 珠地刻 画牡 丹纹图 案 ,造 型逼真 、生 动形象 ,为研究磁 州窑 瓷枕的装饰 技法 、艺术造 型提供 了珍 贵的实 物资料 。 第 二种 类型 为彩 绘 虎形枕 。大部 分 为俯 卧状 , 四肢 蜷 伏于 地 ,虎头叠 于伏 地 的前爪上 ,虎尾延 身体前侧 贴于腹 部。此类造 型基 本相 同 ,只有 头向左 向右 之别 。虎 身多以黄 黑或 黄褐相 间的 条状 纹来表 现虎斑 ,口、眼、鼻 、耳等 部位均 以黑笔 画出 。虎背 直接 削平为 椭圆形 枕面 ,枕 面开光 内多是 白地 黑花或 彩绘 图案为 主,虎头 、尾 、爪 大致塑 出轮廓 ,虎纹 、虎尾 、眼 、鼻 、 口、耳 以及 背上图 案都以 彩绘来表现 ,所以有 “ 三分塑 ” 、七 分绘 “ 之 说 。就是把 瓷器的 造型和绘 画内容结合 起来 ,赋 予陶 瓷以生动 的 形象 。一件 现藏于 上海博物馆 的 “ 金大 定二年 ”的虎形 枕 ,就是 彩绘 艺术的代 表作 。枕呈卧虎 型 ,枕 面画鹊钨纹 ,虎 口 微 合 ,双 目圆睁 ,给人 以虎视 眈眈 的感觉 。堪称金代的传世珍 品。 虎枕的起源 虎枕 出现的时 间比较早 ,晋 人王嘉 《 拾遗 录 》② 中记 载殷商 时期 便已有虎 枕 ,此说虽 未足凭 信 ,但至少 在秦汉 时 已有虎枕 , 据考古 资料发现最 早 的虎枕为江 苏徐州狮 子山汉墓 出 土的西汉文 景帝 时期镶有 虎形 玉 片的玉枕③ ,而 以瓷 为虎枕 ,当始 于唐代 ,
论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及其艺术特征
论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及其艺术特征
金代磁州窑瓷枕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其绘画装饰艺术独具特色。
下面将
从金代磁州窑瓷枕的绘画装饰特点、题材内容、技法和意义等方面来谈论其艺术特征。
金代磁州窑瓷枕的绘画装饰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形式大致相同,呈略呈蘑菇状,枕中央凹陷,上面留有空间供头部靠放。
第二是绘画装饰独特丰富,通常包括枕正面、两侧及頂部四个面,故又称四面瓷枕。
第三是使用的色彩丰富多样,主要以蓝彩为主,也
有不少以黄彩、绿彩、红彩等多种整体釉上绘花彩装饰。
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等,其中最常见的是
人物和花鸟。
人物绘画既有古代文人雅士的形象,也有当时士族地主、军事将领、官员等
的形象;花鸟绘画以花草、鱼虾、鸟雀等为主题。
这些题材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生活
情景,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的技法主要包括勾线、填彩、点染和砧印等。
勾线技法是用
细细的绘画勾勒出图案的轮廓,使其更加清晰;填彩技法是将不同颜色的颜料填充到轮廓中,使其更加丰富多样;点染技法是用细细的笔尖点出细节,增加趣味性和层次感;砧印
是将刻有不同图案的砧板印在瓷面上,形成凹凸不平的装饰效果。
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其绘画装饰特点丰富多样,题材
内容丰富多样,技法独特巧妙,具有重要的艺术意义。
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的独
特之处及其表现形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河北磁州窑瓷枕中的动物图像研究
参考文献: 口]张柏•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 张子英.磁州窑瓷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 北大考古学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观台磁州
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⑷索德浩•陶瓷枕的分类、演变及相关问题[J].文物春秋,2004( 2 ):
前高11.2厘米、后高9、端髙126厘米 枕面划画兔及散草纹, 兔子位于右侧,左侧损毁,前侧墙模印花及镂孔为荷塘奔狮图。
以上两件瓷枕的兔子造型为卧于草丛,目视前方,耳朵 或立起来或向后.枕面绘有小草装饰.均采用白地剔花装饰 技法.表现出兔子机警灵敏的特点。
图12素胎Y3①:403 二、走兽类 磁州窑的瓷枕中经常可见许多陆地动物装饰•常见于扇 形枕、腰圆型枕、如意型枕、虎型枕,在禽鸟图像中,这种 走兽类的动物有以下三种: (一)鹿纹 鹿纹图案仅出现于磁州窑扇形枕的枕壁,一般采用模印 浅浮雕技法,枕前立面中心上方印“福”字,下方印一俯卧 的小鹿,两边各有一盘坐的老人,似为寿星,为“福鹿双星 图案”,“福鹿”谐音“福禄”,故具有福、禄、寿的美好 寓意。例如:出土于观台磁州窑址的Y3①:321 (见图13 ) 与Y3①:320 (见图14 )均为上述造型样式。
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
河北磁州窑瓷枕中的动物图像研究
徐子佳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1100)
【摘要】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民窑,以河北省磁县为中心,沿漳河、溢阳河流域有众多窑口
磁州窑的瓷枕出现于宋金元时期,以金代最盛。在磁州窑瓷器中,瓷枕以其丰富的装饰图案、美
好的内涵寓意,深受民间喜爱。其中,动物图案在瓷枕装饰中占据一席之地,其生动的造型样式,
藏金代虎形瓷枕赏析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现藏一件虎形瓷枕,长33cm,宽12.5cm,厚6.5cm,金代磁州窑烧制,该枕整体为卧虎造型,枕面微微下凹,两边微翘,以虎背为枕面,枕面的图案以花卉为主,描绘的是一幅芳草连天,映日荷花的初夏景象。
画面上的三只鸟滑翔天际的姿态展现得活灵活现,整个画面给人以安逸悠然之感,画面着墨不多生意盎然。
枕面下为单只卧虎睡姿,虎尾摆在虎身一侧,后爪隐于腹部,前爪托腮。
面部表情虽怒目圆睁,龇牙咧嘴,但给人以不怒自威之感。
虎双目凝视前方,目光中充满安详,展现了制作者内心的平静与精益求精的匠心。
这件瓷枕在制作工艺上还有一巧妙之处,就是无论什么样的瓷枕,只要是空心的,都要在枕的那个地方留下一个1厘米见方的小洞,用于释放枕内热气,防止在烧造过程中发生炸裂。
这件瓷枕的虎鼻下方有两个小洞,正逢鼻孔之处,将出气孔巧妙地设计于此处,不仅写实自然,也规避了烧制过程中发生变形的现象。
整个器物除了底部素面外,其余地方皆施以黑,褐 白三色釉,色泽均匀。
虎身褐釉黑毛的写意风格,清新自然,画风朴素无华。
我们今天的枕头柔软舒适,很难想象在一千多年前古人用陶土堆塑成型、入窑高温烧成的瓷枕。
这种瓷枕隋朝已有,但并不常见,唐代以后渐多,常见的不足一拃长,人称脉枕,中医号脉所用。
宋金瓷枕尺寸适宜,从质到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元代以后渐衰。
北方常见的瓷枕磁州窑系的为多,瓷枕的造型非常丰富,几何式样藏金代虎形瓷枕赏析裴建华编辑|刘 玉21AppreciatION 鉴赏AppreciatION 鉴赏中有长方形、八角形、椭圆形、银锭形等,人物造形中有孩儿枕、仕女枕等;兽形枕中有龙形枕、虎形枕等;除此以外还有腰圆、鸡心、花瓣等随意造型。
虎形枕的流行源自我国民间百姓自古以来认为猛兽可以辟邪,而虎又是百兽之王,是威猛和力量的象征,含有为大众祈求平安、镇宅伏妖、逢凶化吉之意。
睡虎枕据说有护身安神百毒不侵的作用。
并且虎的形象深得大众的喜爱,它的形象运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小孩儿穿的虎头鞋、戴的虎头帽等。
磁州窑系瓷枕制作工艺初探
磁州窑系瓷枕制作工艺初探陈馨【摘要】@@ 陶瓷枕是磁州窑产品中最具特色且别于其他窑系的重要品种之一.有关瓷枕的成型工艺,大部分文章都是一语带过,于文荣[1]与张子英[2]曾经有过相应的论述,其中于文相对详细,为进一步探讨瓷枕的成型工艺提供了有益思路.本文将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所藏磁州窑系瓷枕[3](图一、二)为例,试图从器物本身及结合陶瓷工艺学原理[4]来详细探讨瓷枕的成型工艺.【期刊名称】《考古与文物》【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5页(P96-100)【关键词】磁州窑系;瓷枕;制作;制作痕;工艺学原理【作者】陈馨【作者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东,广州市,510040【正文语种】中文陶瓷枕是磁州窑产品中最具特色且别于其他窑系的重要品种之一。
有关瓷枕的成型工艺,大部分文章都是一语带过,于文荣[1]与张子英[2]曾经有过相应的论述,其中于文相对详细,为进一步探讨瓷枕的成型工艺提供了有益思路。
本文将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所藏磁州窑系瓷枕[3](图一、二)为例,试图从器物本身及结合陶瓷工艺学原理[4]来详细探讨瓷枕的成型工艺。
图一白釉剔填缠枝花豆形枕(K406)图二白釉褐彩虎纹如意形枕(K407)任何陶瓷器的产生都离不开原料的粉碎、淘洗、练泥、陈腐等几大过程,而陶瓷枕在之后的成型工艺上与其它陶瓷器相比,有其特殊性。
拉坯成型可以利用在陶车(又称辘轳)上反复数次的拉压坯体把泥揉熟,除去坯泥内的空气并增加坯泥的粘性,而瓷枕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绝大多数不能采用这种方式,故而揉泥的工序更为重要,其他也只能采用比较简单的工具辅助,依靠手工操作完成产品的制作。
磁州窑陶瓷枕按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高温釉瓷枕(包括白釉枕、黑釉枕等);二是低温釉枕(包括绿釉枕、黄绿釉枕等);三是素胎枕[5]。
按造型可分为几何类箱形、仿生形两大类。
具体形状亦多变,有元宝形、长方形、束腰形、椭圆形、豆形、八角形、如意形、叶形、卧婴形、弧边扇形等。
磁州窑(枕系列)白与黑的美学——金代中篇
磁州窑(枕系列)白与黑的美学——金代中篇磁州窑(枕系列)白与黑的美学——金代上篇我们将考古学的材料、方法以及视角更深层地引入“当代艺术”的研究,所能获得的成果会更为深刻和准确。
磁州窑的技法具有强烈的外向型特点,其代表性的白色化妆土制瓷技术和刻划画白地黑花装饰纹样,促进和影响了许多国家陶瓷艺术的发展和进程,对世界艺术史的贡献是各国认同与接受的。
自古以来磁州窑的产品通过海上和陆路“丝绸之路”到达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区,尤其是对日本陶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磁州窑烧造大约自北宋开始,主要釉色以白、黑为主,同时烧造三彩等。
其装饰手段丰富之极,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被称为白与黑的艺术。
产品具有丰富多变的线描样式和深入生活的观察视角,这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样对世界的艺术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虎纹枕)磁县观台镇东艾口村出土(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虎纹枕)磁县都党乡治子村出土(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孔雀望牡丹纹枕)磁州窑艺术馆(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山水人物纹枕)河北省博物院藏(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狮纹枕)磁县观台镇出土(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望江月纹枕)磁州窑艺术馆(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虎纹枕)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虎纹枕)故宫博物院藏(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童戏捶丸纹枕)磁州窑艺术馆(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童戏纹枕)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童戏纹枕)磁县观台镇遗址出土(金代中期,磁州窑白地褐彩线描喜鹊登梅枕)磁县观台镇出土详细注解与参考文献:文字:部分文字《中国文物网》图片:故宫博物院。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河北省博物馆。
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
邯郸市磁县博物馆。
磁州窑博物馆。
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
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
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磁州窑艺术馆。
烟台市博物馆虎文物赏析
烟台市博物馆虎文物赏析作者:梁雪王慧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21期摘要:2022年春节期间烟台市博物馆推出“指尖上的展览:虎虎生威—馆藏虎文物精选”,3件馆藏虎文物同屏送福,为虎年增添了几许虎趣和文化。
文章对幽靓高贵的伏虎仕女图撇口瓶、虎气尤腾的白釉酱花虎形枕、张善孖所作《虎啸》图3件虎文物进行赏析。
让文物说话,讲历史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烟台市博物馆;馆藏虎文物;赏析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21.006虎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
中国人对虎的崇拜古已有之,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和殷商的青铜器上均出现了同虎样貌相近的兽面。
虎是百兽之王,是中国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时至今日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
仙人往往乘虎升天,伏虎罗汉、伏虎仕女的形象也并不鲜见,人们为猛虎被驯服赋予了更浪漫的含义。
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的演变及发展,对虎形象的崇拜便成了华夏民族共同的文化习俗。
2022年春节期间烟台市博物馆推出“指尖上的展览:虎虎生威—馆藏虎文物精选”,3件馆藏虎文物同屏送福,为虎年增添了几许虎趣和文化。
烟台市博物馆收藏的以虎為造型装饰或纹饰的文物多达10余组,本文将拣选清末民初的青釉堆粉青花伏虎仕女图撇口瓶、民国时期的白釉酱花虎形枕、张善孖所作的《虎啸》图进行介绍。
1 幽靓高贵的伏虎仕女图撇口瓶1.1 豆青釉堆粉青花伏虎仕女图撇口瓶整体介绍此豆青釉堆粉青花伏虎仕女图撇口瓶(图1),撇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底部“官”字刻款清晰可见。
此瓶胎质紧致,胎体较为厚重,釉面肥润细腻,温润如玉,瓶身以象牙白为主色,青花嵌入其中点缀,蓝白色泽相衬,简洁而不失优雅。
仕女神态生动,纹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繁而不乱,整器包浆润泽,高贵气质无与伦比。
伏虎即制伏猛虎,比喻降伏凶人,是历代绘画常见的画题,明代徐渭就曾有《伏虎画赞》。
瓷器上的伏虎造型与绘画承自一脉,有伏虎罗汉、伏虎仕女等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磁州窑虎形瓷枕
时间:2014-12-03 15:28:49 来源: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磁州窑虎形瓷枕系金大定二年(1162年)制作。
尺寸:高12.8厘米,长39.6厘米,宽19.5厘米。
由上海博物馆收藏。
枕以虎为造型。
猛兽为枕可镇妖避邪、早得贵子。
唐代韦后的姐
姐出嫁后便用豹、熊形枕,以辟魅求子。
金代器物纹饰常出现虎、豹、鹿等,也与其民族“秋捺钵”(秋天狩猎)的生活习俗有关。
此枕将虎的威
猛及水鸟的灵巧和谐地组合一起,体现了工匠的丰富想像力。
枕底有
墨笔行书“大定二年六月廿六日张家”十一字,应是买主随手写下的。
瓷枕为夏季寝具,宋代瓷枕上有题诗为:“久夏天难暮……一枕最幽宜。
”磁州窑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以白地黑花装饰为特色,画面活
泼自然,笔法简练豪放,图案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官窑所缺
乏的奔放、洒脱的自然之美。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
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
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
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
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
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
近似的瓷器。
风格独特的磁州窑瓷器,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融入本地特色,精细粗犷并存,豪
放工致兼有,与同时期的五大名窑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作品更具有
浓厚的民间情趣,装饰形神兼备,别开生面,颇具北方特色。
磁州窑
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
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
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
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现藏于广
州博物馆的北宋磁州窑“枕赋”铭长方形枕,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元磁州窑白地赫彩西游记方型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磁州窑的制品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风俗,为研究这个时期的民间绘画等艺术提供
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