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对一教案

合集下载

扬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案

扬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案

扬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主要讲述了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画图策略的含义,并能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体验画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

但是,他们在解决复杂实际问题时,往往还是依赖于文字叙述和逻辑推理,对画图策略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画图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画图策略的含义,能够主动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画图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2.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体验画图的过程,理解画图策略。

2.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画图策略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画图工具,如白板、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文字叙述和画图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例1,讲解例题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用画图策略解决这个问题,边演示边解释画图的过程和思路。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画图策略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反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认识问题解决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2.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包括理解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检验结果;3.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等;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节将围绕这些内容,结合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例如:在解决行程问题时,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并能按照步骤设计方案、执行方案、检验结果;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指导学生按照理解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检验结果的步骤进行。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们能够运用画图、列表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仍然难以迅速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策略选择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用策略。
-例如: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学生可能忽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解题失误。
(3)数学思维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学生需要从具体的图形中抽象出数学关系,运用几何公式求解。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通过实际例题的演示、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核心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分数乘法应用题和用方程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两个部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通过画图和方程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乘法和实际应用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简单的计算和表面的理解上,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策略的应用。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引导学生从画图和方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画图和方程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画图和方程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画图和方程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画图和方程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课件、例题、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复习分数乘法和实际应用题的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画图和方程的策略来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课堂,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变式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画图和方程的策略。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校内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校内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校内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四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用有序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几何知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知识,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计划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科学和有效。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用有序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四个方面的方法和策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以及如何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问题的分析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和执行计划的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反思法: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问题解决的计划和策略,用于讲解和指导。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估算、反比例、比例、分数、小数等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比例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比例、分数、小数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比例、分数、小数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直观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3.学生活动材料: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优惠后的价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典型的问题案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学会用画图、列表等策略整理信息,寻找解题思路;体会转化的策略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意识,解题方法单一,思路不清晰。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2.学会用画图、列表等策略整理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3.体会转化的策略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教材,了解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时策略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购买一件商品原价100元,如果购买两件及以上,每件商品的价格为80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依靠直觉和经验的基础上,缺乏系统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3.板书设计:设计板书,突出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一幅购物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购买这些商品需要支付的总金额?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尝试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算式求值、列式计算和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算式求值和列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简单解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算式求值和列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算式求值和列式计算的方法。

2.难点: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知识点。

2.练习题: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黑板等,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旅行等,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小明吃了几个,剩下的水果数量是多少?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猜测与估计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基本数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猜测与估计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猜测与估计等策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

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具,如计数器、小棒等,以便于他们在操作中学习。

3.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已知的信息解决问题。

2. 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家有15个橘子,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引导学生运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使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即先假设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最后求解未知数。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合理假设,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2.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并能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买40元的东西送10元,小明有60元,他想知道他最多可以买到多少钱的东西。

2.呈现(10分钟)呈现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问题,运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问题,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运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其他同学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问、讨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和检验等策略。

本单元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策略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策略。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局限于一种策略,缺乏灵活性。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新学的策略接受能力较强,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和检验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策略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和检验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策略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和掌握策略。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策略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策略的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物品,要求学生计算物品的总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常见的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量关系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分析问题和策略选择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如何选择最优的购买方案等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呈现一个关于行程的问题,让学生计算两个人相遇的时间。

在呈现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要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材简介:《苏教版数学》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实验学校联合出版的一套基础数学教材。

本教材内容全面,涵盖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练习学生的计算技能,在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4.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2.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3.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策略:1.启发式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热情,本课采用启发式学习策略。

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问题驱动式学习:本课强调问题驱动式学习,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3.探究式学习:本课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探究,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教师出示一道翻转棋盘的问题:如果你翻转一片黑子所在的的方格,那么与他相邻的白子就会变成黑子,而原来的黑子变成白子。

请问,翻转完整个棋盘,最终会出现什么情况?请学生思考一下,并进行讨论。

二、教师讲授1.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称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以较快速度、较小代价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引导学生:通常我们可以采用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已知条件入手,找出题目中的关键点。

2)通过类比(对比)解决问题。

3)画图帮助理解和解题。

4)序列思维。

三、解决问题教师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假设你有 $20$ 元,玩游戏时每次可以花费 $2$ 元,有多少次机会可以玩游戏?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然后想想使用哪种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与反思。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在理解问题、制定计划等方面存在不足。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能够清晰地表达问题。

2.培养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引导学生进行检查与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理解问题的实质,制定合适的解决问题的计划。

2.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实质,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总结解题策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基本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画图策略、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列表策略和猜想-归纳-验证策略等。

这些策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他们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图、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列表和猜想-归纳-验证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策略。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策略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展示问题和策略。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策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购买一个商品原价100元,如果购买两个及以上,每个商品的价格将打9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画图等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意识,不能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策略。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需要策略。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具体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策略。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策略。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

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2.:列式解决问题、图形解决问题、倒推解决问题等;3.。

教学重点1.;2.、图形解决问题、倒推解决问题等策略的应用;3.。

教学难点1.;2.;3.。

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介绍今天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1)”。

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何为“问题解决的策略”。

提问:1.?2.?3.,但是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2. 新授内容(25分钟)解释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常用的三种策略:1.:通过列出相关数据的式子,解决问题。

2.:通过画出图形,解决问题。

3.:通过逆推思路,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上述的概念。

3. 案例讲解与分析(30分钟)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的相关实例进行讲解,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增加一些例题,以便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以“列式解决问题”为例:【例1】小李有600元,小李花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买了一副书画,又花了其中的四分之一买了一块玉石,问小李还剩下多少钱?解答步骤:1.x 元,则 - 购买玉石花费为 (3/4) × (600 - x) 元。

- 则:x + (3/4) × (600 - x) = 600 × (2/3)2.:x = 200。

所以,小李还剩下:600 - x = 400元。

【例2】小狗连着吃6天肉食后,第7天只吃了150克肉食,第8天和第9天分别吃了其前一天肉食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问小狗这三天肉食总共吃了多少克?解答步骤:1.6天吃的肉食总量为 x 克,则 - 第7天吃了 150 克,总共吃的肉食总量为 x + 150 克。

- 第8天吃的肉食量为 x/2,第9天吃的肉食量为 (x + 150)/4 × 32.: x + 150 + x/2 + (x + 150)/4 × 3 = 30003.:x = 1800。

所以,小狗这3天总共吃了肉食:150 + x / 2 + (x + 150)/4 × 3 = 855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对一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对一教案
小汽车行驶的时间是:24﹣8=16(小时)。求出两车各行驶的时间后,就好求两车各行驶的路程了。
3、一项工程,甲独做要20天完成,乙独做要30天完成。现甲乙合做,中间甲有事请假几天。工程完成后,前后共用了15天。问中间甲请假几天。
分析:列式为 [( + )×15﹣1]÷ =5(天)
这种列式就是设甲没有请假休息,这样算出走超额完成的工作量。这个工作量就是甲请假几天应干的工作量。然后再计算出甲请假的天数。
例四、大华织袜厂上半年全年完成安排的 ,下半年又完成全年安排的 。全年实际比原安排多消费袜子60万双。全年安排消费袜子多少万双?
变式:1、一袋大米,第一天吃了 ,第二天吃了剩下的 ,还剩下7.5kg,这袋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
三、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例一:鸡与兔共40只,数一数共有116只腿。你知道鸡与兔各有多少只吗?
7、买80本语文书的钱可买100本数学书,已知每本语文书比数学书贵0.8元,语文书与数学书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教化主任签字: ___________
龙文教化一对一上课状况反应表
上课学生
上课时间
上课老师
上课内容
课堂学习状况总结
课后学习建议
老师评定:
1、 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特别好 ○好 ○ 一般 ○ 须要优化
徒弟工作时间是:9﹣6=3(天)。
2、两辆汽车从相距为730公里的两地先后相向而行。卡车每小时行20公里,小汽车每小行36公里。当两车相遇时,两车行驶时间相加正好是24小时。求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公里。
分析: 此题看起来是行程问题,但本质上是从前的鸡兔同笼问题。730公里是两车所行路程之与,24小时是两车行驶时间之与。设24小时都是小汽车行的,则行驶的咯程为:36×24=864(公里),比两车共行的路程多:864﹣730=134(公里),这是因为卡车行驶的时间当作了小汽车行驶的时间了。小汽车每小时比卡车多行:36﹣20=16(公里)。那么卡车实际行驶的时间来假设小汽车行的时间是:(36×24﹣730)÷(36﹣20)= 8(小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习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流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自我认识、自信心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掌握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流程。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掌握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1.怎样发现问题:–细心观察和思考,从实际问题中找出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熟练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能够正确识别问题。

2.怎样解决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选择适当的解决策略。

–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认真分析和解决问题。

–检查和控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解决过程更加科学、规范、完整。

2. 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一:猜数字游戏–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出题。

–代表出一个1-100的随机数字,其他组猜数字,代表给出相应的提示和反馈。

–活动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有序地开展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活动二:寻宝游戏–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道谜题,其他组解谜集齐足够数量的谜底寻宝完成任务。

–活动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探索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3.活动三:围绕生活问题集思广益–老师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学生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学生是否理解学习内容,能否正确运用策略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2.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学生有没有兴趣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生是否能够与他人协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具体。

2.教学方式是否活泼有趣,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龙文教育学科教学案
教师: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 课 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学期第 次课 学情分析 孩子基础知识掌握良好,
平时可以适当提高习题难度,平时要加强训练。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了解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内容。

学会用方程来解应用题,实质上就是把未知条件直接假设成已知条件,再根据 题意列出方程。

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解题关键是确定“1”的问题,这种
“确定”就是一种假设。

学习重点
难 点
对于同类型的“假设法”总结这类题的解决思路。

学习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 知识点梳理。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题(复习):
a) 总数与部分数相比较的问题:【分数乘法、减法】
一般解题方法:先求出未知的部分数,再用总数减部分数等于另一部分数。

b) 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是多少的问题:【分数乘法、
加减法】
一般解题方法:先求出多(或少)的部分,再用加法或减法求出结果。

注:对于题中出现的带单位与不带单位的分数,要注意它们的意义不一样。

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上节课复习(分数应用题)
例一:一袋大米50千克,吃了这袋大米的
54,还剩多少千克大米?
变式:一袋大米吃了这袋大米的
5
4后,还剩下10千克,这袋大米多少千克?
例二:畜牧场养牛600头,养猪的头数比牛多5
1。

畜牧场养猪多少头?
变式:1、畜牧场养牛600头,养猪的头数比牛少5
1。

畜牧场养猪多少头?
例三、学校铺设一条塑胶跑道,原计划投资10万元,实际投资比原计划节约5
1。

实际投资多少万元?
变式:1、学校铺设一条塑胶跑道,实际投资8万元,比原计划节约5
1。

原计划投资多少万元?
例四、大华织袜厂上半年全年完成计划的2
1,下半年又完成全年计划的53。

全年实际比原计划多生产袜子60万双。

全年计划生产袜子多少万双?
变式:1、一袋大米,第一天吃了51,第二天吃了剩下的4
1,还剩下7.5kg ,这袋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
三、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例一:鸡和兔共40只,数一数共有116只腿。

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变式:鸡兔同笼,共有头24个,脚68只。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例二:小军将600毫升饮料倒入4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小杯的容量恰好是大杯的1/2。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变式:在3个同样的大盒和4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共116个。

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6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例三:6只鸡和8只小羊共重78千克,已知5只鸡的质量等于2只小羊的质量。

求每只鸡和每只小羊的质量。

变式:菜场里瘦肉的单价是肥肉的2倍,奶奶买了2千克瘦肉和6千克肥肉,共用去150元。

1千克瘦肉多少元?1千克肥肉多少元?
拓展研究:
1、要加工一批零件,师傅独做8天完成,徒弟独做12天完成。

在加工时,师傅独做若干天
后,徒弟接着做完,前后共用了9天。

师徒在加工这批零件时各做了几天?
分析:此题是较为复杂的工程应用题,用一般的思维方式难以解决,如果利用假设法来解决此问
题就比较容易。

假设9天全部由徒弟来做,则徒弟将完成的工作量为:12
1×9,还剩这批零件的:1﹣121×9=41。

为什么会剩 4
1 呢?是因为徒弟比师傅工作效率低:81﹣121=241 。

而又把师傅干的时间假设徒弟干的,所以得剩了。

那么徒弟替干的时间就是师傅的工作时间:4
1÷241=6 天。

徒弟工作时间是:9﹣6=3(天)。

2、两辆汽车从相距为730公里的两地先后相向而行。

卡车每小时行20公里,小汽车每小行36公里。

当两车相遇时,两车行驶时间相加正好是24小时。

求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公里。

分析: 此题看起来是行程问题,但实质上是从前的鸡兔同笼问题。

730公里是两车所行路程之和,24小时是两车行驶时间之和。

设24小时都是小汽车行的,则行驶的咯程为:36×24=864(公里),比两车共行的路程多:864﹣730=134(公里),这是因为卡车行驶的时间当作了小汽车行驶的时间了。

小汽车每小时比卡车多行:36﹣20=16(公里)。

那么卡车实际行驶的时间来假设小汽车行的时间是:(36×24﹣730)÷(36﹣20)= 8(小时)
小汽车行驶的时间是:24﹣8=16(小时)。

求出两车各行驶的时间后,就好求两车各行驶的路程了。

3、一项工程,甲独做要20天完成,乙独做要30天完成。

现甲乙合做,中间甲有事请假几天。

工程完成后,前后共用了15天。

问中间甲请假几天。

分析:列式为 [(201+301)×15﹣1]÷20
1 =5(天) 这种列式就是设甲没有请假休息,这样算出走超额完成的工作量。

这个工作量就是甲请假几天应干的工作量。

然后再计算出甲请假的天数。

拓展练习题:
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204,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是丙数的4倍。

甲数是多少?
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种零件,师傅加工了8小时,徒弟加工了9小时,一共生产了336个零件。

已知师傅2小时的工作量等于徒弟3小时的工作量。

师傅生产了多少个零件?徒弟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3、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

大和尚每天吃4个,小和尚每4天吃1个。

问大和尚与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4、六年级举行智力竞赛共3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8分,做错一题倒扣4分。

王苗苗得了120分,你知道她做对多少道题吗?
5、7千克香蕉与5千克苹果价钱相等,1千克苹果比1千克香蕉贵1.2元。

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6、某人运玻璃杯1000个,每只运费0.5元,若破损一只须赔款8元。

此人共得运费449元。

搬运中破损了多少个?
7、买80本语文书的钱可买100本数学书,已知每本语文书比数学书贵0.8元,语文书和数学书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教导主任签字:___________
新龙文教育教务处
龙文教育一对一上课情况反馈表
上课学生上课时间
上课老师上课内容
课堂学习情况总结
课后学习建议
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家长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家长的建议与意见:
家长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