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辛亥革命教案

八年级辛亥革命教案

八年级辛亥革命教案

【篇一:第7课辛亥革命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上)(1)】第7课辛亥革命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上)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

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

意义。

二﹑能力和方法

指导学生分析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及三民主义,培养学生辨证分析

历史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分析和探讨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使学生初步学会对历史

事件的客观评价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孙中山早期革命经历,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在国家和民族

危亡之际,孙中山和爱国华侨所表现出的强烈爱国之情。同时引起

学生学习孙中山的勇于探索,立志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

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

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

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本课的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三民主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本课难点:三民主义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外阅读有关孙中山书籍的文章。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辩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孙中山吗?孙中山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孙中山。”(教师可以利用“导入框”提出这

个问题,也可以用电脑屏幕显示或幻灯打出孙中山像,播放有关孙

中山的视频剪辑。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他的早期革命活动,)由此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辛亥革命

同盟会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推翻清朝统治
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一声枪响震九州
——武昌起义
爆发—武昌起义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地点: 经过:
湖北武昌
占领楚望台 →猛攻湖广总督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和汉阳

局限性: 失败一面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教训 :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道路 在中国行不通。
背景 时间 阶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911年 资产阶级的革命派
代表
目的 思潮
孙中山(20世纪的三位巨人之一)
点是在( C ) A.广州 C.檀香山
3.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
) B.三大政策 D.自强求富
5.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 B.上海 A.南京 D.广州 C.武昌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辛亥革命作为反侵略求民主的重大事件具有典型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第一单元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下启第三单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内容,是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性和协作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探究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通过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了振兴中华,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的事迹,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性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十月围城》片段。

老师:《十月围城》讲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包括商人、戏班班主、富家少爷、乞丐、车夫、学生、赌徒、街头小贩甚至乞丐等,为了保护一个未曾谋面的人,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勇于牺牲自我的故事。他们要保护的这个人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最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这些英勇的义士们愿意牺牲自我去保护孙中山呢?我们就要从他这一生所建立的功勋说起。

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第8课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分析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及三民主义,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初步能力。

2.通过分析和探讨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使学生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孙中山早期革命经历,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孙中山和爱国华侨所表现出的强烈爱国之情。同时引起学生学习孙中山的勇于探索,立志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本课的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三民主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二﹑本课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互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简单介绍孙中山的生平。问题:孙中山有较优越的生活,他为什么会选择走革命之路?是什么问题影响了他的一生?引出课题《辛亥革命》

(二)介绍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自学指导(学生在书中勾画要点,把不清楚的问题进行标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 辛亥革命

2. 下列事件发生时,孙中山不 在现场的是 A.兴中会成立时 B.中国同盟会成立时 C.武昌起义爆发时 D.中华民国成立时
3.有学者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其主要依据是( ) A.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B.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C.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性质 D.未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成立时间 1894 1904 1904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 界 留学生和学 界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蔡元培
1905年,中国同盟会 正式成立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名称 时间 地点 性质
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 东京 第一个全国统一的
性质: 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成功: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 2、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
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 案行不通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1905年
团体:一切为革命而努力的群体 政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和目的的正 规组织。
1905年11月, 在日本东京创 办的同盟会机 关报—

海南省海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海南省海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某某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1、循序善诱法

2、情景再现法

3、图表辅助法: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对三某某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以用此法。

整体思路:以某某革命的先驱孙某某先生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和精神为主线,分四大块阐述:国难深重、胸怀大志(背景);愈挫弥坚、成就伟业(经过、结果);千秋功业、任人评说(评价);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某某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X扬。以孙某某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专题纪录片《走向某某》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从鸦片

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图片,老师满怀深情的介绍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现状,让学生感受到国难的深重,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切感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某某革命的先驱孙某某先生就是其中众多仁人志士中杰出的代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

1. 时间:1912年1月1日
2. 地点:南京 3. 领导者: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①发布了一系列法令 4. 措施: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影响: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 临时宪法性质
5.影响:(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
(2)建立了资产阶段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 念深入人心。
第8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
(1866—1925)
伟大的民主革命 先行者。广东香山 (今中山)人。 1892年毕业于香港 西医书院。赴檀香山 成立兴中会,发誓推 翻清王朝。在广州、 惠州筹备起义,均失 败。1905年在日本 联合华兴会、光复会 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 同盟会,被推选为总 理。
1. 兴中会的成立
员也由国民选举产生,行使立法权。如总统有不法 行为,议会有权弹劾、罢免。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 起义
浙皖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二、武昌起义
1. 武昌起义的背景: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发 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虽然起义失败 了,但扩大了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 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指导思想)
1904年,上海成立光复会,蔡元 培为会长。
1903年11月,华兴会在湖南长沙成 立,推黄兴为会长,他后来成为 辛亥革命领袖人物之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ppt课件
第8课 辛亥革命
1911年,清朝宣统三年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原因:清朝晚期,腐败无能,国家危难,洋务运动 都失败了;清朝是满族王朝,民间反清意识始终存在。
2、革命派:主张以武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建立民 兴中华。
3、代表人物: 孙中山
简介:广东香山人。本 名孙文,字逸仙,曾化 名中山樵,习惯称作孙 中山。中国民主革命先 行者,中华民国创建者, 被尊为“国父”。
5、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1927年)
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中华民国大
四、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1、历史功绩:推翻了清朝,结束了2000多年 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 和国;
2、缺陷:没有建立起一个持久有效的民主共 和制度,中国陷入了政治纷乱、军阀割据的 局面。
民族主义:推翻清朝,实现民族平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2、发展革命力量:革命党人、会党、海外华侨、
3、发动武装起义: 1911年5月,广 州黄花岗起义, 失败。
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革命党人 划下,攻打湖广总督衙门,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 府。
袁 世 凯

《辛亥革命》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统编)】

《辛亥革命》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统编)】

第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革命党人的一系列起义的情况,知道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经过和内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三大历史剧变之一,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因而在整个近代史中,辛亥革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本课共有二目,分别是“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武昌起义”。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教学目标

1.了解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大致情况。

2.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广州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的情况。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和材料:

1925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革命者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辛亥革命》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教材通过丰富

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展现了革命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本课中,学生将学习到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了解革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辛亥革命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较多,学生可能对其理解和记忆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清楚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加深对其影响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辛亥革命对中

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

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认识革命对、

自由、平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以及学生对其理解和记忆的困

难。

五.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分析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

历史背景。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准备《辛亥革命》的相关教材,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场景。

第八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第八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第8课《辛亥革命》说课稿第8课《辛亥革命》课前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我将就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辛亥革命》一课进行课前说课。

一、说课标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需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说教材

本课上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下启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化探索中的重要环节。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势不可挡,因此本课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说学情

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媒体宣传较多,学生对于这一历史事件有所耳闻,在学习中易产生兴趣,但八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需要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图表,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通过材料阅读,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从资料

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革

命志士不屈精神的体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五、说教学重难点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是本课的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的提出是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理解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有助于学生感知辛亥革命的艰难历程。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8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第8课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1894)

2.中国同盟会(1895)

纲领:三民主义

二、武昌起义(1911年)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

2、造成什么后果?(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新学案94页材料解析题所介绍的情况,就记载了孙中山起初上书李鸿章请求维新变法的历史。当年孙中山的请求遭到拒绝,认识到了清政府卖国苟存的实质,就毅然转向革命立场,坚决从事反清斗争,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由于发生这件大事的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它叫做“辛亥革命”。(要求学生阅读29——3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四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四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四篇

导读:本文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四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辛亥革命》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内容。《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进步革命人士在政治近代化上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承接了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的社会变革的爆发力。由经济技术变革到政治改良,再到政治革命,本节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辛亥革命的必然性以及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

1、生理学习技能分析:初中八年级学生经历过小学与七年级的学习,在历史知识上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调度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显得有些困难。不能从历史时间的大环境下看问题。

2、心理学习能力探讨:革命史本身就带有丰富的激情色彩。对于长期饱受强国凌弱的中国,辛亥革命的历史运动又显得极其振奋人心。本节知识既有枯燥乏味的纲领文件,又有行色生动的革命运动背景。将二者结合,恰到好处的牵动了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发散思维。

(三)教学设计重点

在教科书的设计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合理运用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学习。由生动的《辛亥革命》电影精彩片段引入课堂教学,以简便易行及形象的多媒体影音将历史事件变得生动化。注重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过程,即知识建构的动态过程。

(四)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丰富的情境,以历史事件中实例加以多媒体形象的呈现,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学生的眼到、心到、手到效应。通过知识迁移、情景设问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最终实现意义建构。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介绍

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本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认识革命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所了解。但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辛亥革命的时间、过程和主要人物,

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

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

大革命,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时间、过程、主要人物和影响。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辛亥革命的

历史背景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

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

3.史料:收集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史料,如文献、图片等。

4.视频:准备与辛亥革命相关的视频资料。

海南省海南中学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海南省海南中学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海南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3、图表辅助法: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以用此法。

整体思路:以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和精神为主线,分四大块阐述:国难深重、胸怀大志(背景);愈挫弥坚、成就伟业(经过、结果);千秋功业、任人评说(评价);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专题纪录片《走向共和》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从鸦片

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图片,老师满怀深情的介绍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现状,让学生感受到国难的深重,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切感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众多仁人志士中杰出的代表。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辛亥革命》教案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辛亥革命》教案


13.学生展示图片资料,袁世凯窃取革命果 13.感性认识袁世

实的过程。讨论:孙中山的退位是不是“一 凯的窃取革命果实

个历史的错误”?为什么?
的过程。讨论,以

体会革命的曲折性

和资产阶级的阶级

局限性。

14.讨论:目前,关于辛亥革命的结局目前 14.结合学生收集
史学界的争论很多:有辛亥革命失败说、胜 的资料进行讨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华民国成立及辛亥革命的意义。
革命者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并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 朝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进步。 【教学难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孙中山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末革
这些组织的建立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否有必 级基础和组织基础。
资命
然关系?
产的
5.强调同盟会纲领,即三民主义,分组讨论,5.积极参加讨论,
阶背
突出“三民主义”的分析。问:革命党人的 代表发言,以认识
级景
理想社会是什么?与太平天国有和何区别? 三民主义的内容、

手段、积极性和局

限性。

6.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
小结 练习 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3、图表辅助法: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以用此法。

整体思路:以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和精神为主线,分四大块阐述:国难深重、胸怀大志(背景);愈挫弥坚、成就伟业(经过、结果);千秋功业、任人评说(评价);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专题纪录片《走向共和》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从鸦片

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图片,老师满怀深情的介绍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现状,让学生感受到国难的深重,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切感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众多仁人志士中杰出的代表。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国难深重、胸怀大志

1、介绍孙中山(让学生先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孙中山)

老师再打出幻灯片,简要介绍孙中山,突出他在国难深重时胸怀大志,一心救国。(孙中山,名文,号逸仙,因曾用过中山樵的名字,此后以孙中山著称于世。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从医,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实现民族的完全独立个国家的富强。)

为了实现他的远大理想和志向,他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2、创建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

(1)兴中会的创建(让学生看课本了解基本的知识点)

时间:1894年地点:檀香山

目标: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列出20世纪初全国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说明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

(2)同盟会的创建(让学生看课本了解基本的知识点)

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在《民报》创刊词中,把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以孙中山的一段话(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因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

把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对应起来,重点解释三民主义,加深学生对革命纲领的理解。

新闻报道:假如回到100年前的中国,你是一名新闻记者。请你向世人报道武昌起义事件。(分组准备,老师提示新闻报道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基础知识的掌握。

武昌起义(时间、地点、结果用幻灯片呈现出来)

于是,这些独立的省的代表齐聚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课件呈现孙中山大总统像和总统宣誓誓词)

向学生强调:因为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对于这样的千秋功业,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三)、千秋功业、任人评说

抛出观点: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呢?(让学生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之后,老师用三段材料进行知识拓展,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和局限性的理解,全面评价辛亥革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综合概括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元,……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中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材料三:时局的剧烈动荡,使上海的街头巷尾出现了不少新奇的景观。一是各个商家自动把挂在道路两旁的市招布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全席”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全席”。另一奇观就是剪辫子运动。那时候的大街小巷到处都

张贴着上海市政厅的晓谕告示:“自汉起义,各省响应,凡我同胞,一律剪辫,除去胡尾,重整汉室。”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政治上: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清朝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经济上:冲击了封建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习俗上:促使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进一步分析意义,得出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讲完评价后,列出表格进行目标小测试)

孙中山先生倾其毕生心血,为振兴中华民族而不断奋斗着。如今,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四)、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100年前,武昌起义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100年后,新时代一直还在路上。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回首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史,我们无比自豪。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呼吁,全体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努力作出无愧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贡献,在时代进步洪流中奋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