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串”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 问题 串”在 高 中化学课 堂 中的应用
窦会 涛
河 北省保 定市唐 县第 一 中学
摘
河北
保定
0 7 2 3 5 0
要 :在 化 学教 学 中,从 课 堂提 问到 新 概 念 的 形 成 与确 立 ,新 知 识 的 巩 固与应 用 , 学生 思 维 方 法 的训 练 与提 高 ,以 及 实 际应
用能力和创新 能力的增强 ,无不从 “ 问题”开始。 问题是化 学的心脏 ,化 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 问题和解。合理有效的利用提 问 题 来梳理教学脉络 ,提 高教学的有效性 ,拓展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空问,可以使我们的课 堂充满活力。 关键 词 : 问题 串; 化 学 ;应 用
中图分类号:G 6 3 3
文献标志码 :h
文章编号:1 6 7 1 - 5 8 6 1( 2 0 1 5 )0 8 一 o 1 5 3 - o 2
设计 合 理 的 问题 串 ,让学 生 进入 多角 度 的状态 ,培养 学 生 良好 的思维 习惯 和 思维 品质 。 案例 2 “电镀 ”教学 从 锌 、石 墨 、硫 酸铜 溶 液构 成 的 原 电池起 步 ,设 计 一 下 问 题 串 。 问题 1 要 提 高铜在 石 墨表 面 的析 出率 ,可 以改 变哪 些条
难 使学 生 “ 蒙 ”,并 且 会让 许 多 学生 产 生畏 难 情 绪 ;太 简单 又 成无 效 问题 ,浪 费宝 贵 的教学 时 间 。
1问题串的定义
问题 串 指在 一 定 的学 习 范 围或 主题 内, 围绕 一定 目标或 某 中心 问题 ,对 于某 一 化 学概 念 、化 学 方法 、化 学 思 想 按照 一 定逻 辑 结 构精 心 计 的 呈现 出 内在 联 系 与逻 辑 关 系 的一 系列 问 题 ( 一般 在 三个 以上 ),称为 问题 串 。
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
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摘要:文章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问题串的设计原则,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具体阐述了问题串的设计的四种形式。
关键词:问题串;设计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2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09问题串是指教师针对每个学习内容(或学习材料或学习任务)及目标,设计的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的核心问题(主问题),即具体的能引领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问题。
问题串的设计是教师组织学生有效开展活动的关键。
一、问题串的设计原则1. 最近发展区原则问题串设计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的,是学生通过现有知识“跳一跳”就能解决的。
而做到这些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便是与课本的内容相匹配,将典型的例题或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
2. 本源性原则教师在设计问题串时,应紧紧围绕核心的知识和教学目标,不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大做文章,以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弹性原则问题串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弹性,要能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思考,不要过于“琐碎”,以免让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过于依赖教师的问题。
4. 整体性原则问题串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整体把握课程内容。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串往往反映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首先要明晰教材的逻辑系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楚课程、章、节、每一节课的核心内容,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使每一节课的问题串为整体课程教学服务”。
5. 针对性原则问题串设计要把握其核心,要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应考虑围绕一节课的知识主线和能力培养目标等核心设置问题串。
问题串的设计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不能强迫学生的思维。
问题串的设计一定要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师预设的问题串是按照课程内容、学生情况等设计的,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6. 分层性原则问题串设计并不是把几个互不关联的问题随意地叠加在一起,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编设成一组组、一个个彼此关联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指向一个目标或围绕一个主题,成为系列。
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式教学应用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式教学应用研究摘要:问题串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三维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分析、探究,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能力。
在课堂教学指导中,教师首先要认真耐心地研究相关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认知技能水平和情感态度特征,分别设置整体性、层次性、比较性和循环性教学的教学问题串,从而有效地、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的共同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高中阶段;化学教学;问题串教学引言新课程理论指出,对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更简单的知识形式而接受,而应该是对已有知识进行进一步加工、提炼以创造内容的综合过程。
对于化学这门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学科来说,问题串教学模式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潜在问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全体学生充分独立、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
本文结合教师在高中课堂模拟教学中的实践,对问题串模式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可实施程度进行一些具体的研究。
一、问题串的内涵问题串,顾名思义,是指教师针对课堂各个单元板块的具体学习单元内容,结合当前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中的难点,提出的有助于课堂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和课后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核心问题[1]。
简单来说,就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精心分析设计教学设计问题,把课堂上每个小章节涉及的相关教学环节串起来。
问题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是指导教师成功、高效开展高质量课堂设计教学实践的核心关键。
问题串教学法最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始终遵循适合学生自身行为心理和发展生理特点的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教学原则。
这是有效保证学生问题串教学能够在学校课堂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达到理想课堂教学互动效果的有效保障。
二、体现最近发展区原则教学高中化学主要是在更加复杂和微观的世界中,探索化学当中的神奇奥秘。
很多化学自然现象是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所以他们认为它具有自然的神秘性、复杂性和抽象性。
“问题串”教学设计策略与教学功能
“问题串”教学设计策略与教学功能作者:张丽华来源:《化学教与学》2015年第01期摘要: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设计优质问题串的教学策略,揭示问题串的不同教学方式及其不同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问题串;高效课堂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1-003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1.015“问题串”是指在一定学习范围或主题内,围绕一定教学目标,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
善教者,必善问,高效课堂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围绕核心知识设计出一系列“问题串”,帮助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能力提升方面越过一级级阶梯。
笔者前一段时间面向全省开设了两节元素化合物的公开观摩课,分别是“氯气”和“二氧化硫”,其中“二氧化硫”一课已经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播出,受到了听课老师和评课专家的一致好评。
反思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除了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常规的关注学生实验探究外,“问题串”的设置,成功地将相关核心知识进行了拓展延伸,学生在课堂45分钟能轻松顺利接受了看似大量而繁琐的知识,让课堂真正做到了高效。
本文旨在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设计优质的问题串的教学策略,构建元素化合物“问题串”教学模式的高效课堂。
下面就以这两课为例,谈谈笔者对“问题串”的理解与实施。
一、设置分割式问题串,化抽象为具体“分割式”就是针对学习中比较抽象,整体性强的知识,如果作为一个问题提出,学生难以直接理解和把握。
此时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分割成多个小问题,化整为零,最终达到自然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片断1:在“氯水的成分”教学时,“氯气溶解在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比较笼统,整体性强。
在讲解之前,我预设了几个问题:问题1:请观察氯水的颜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如果氯气与水仅仅是物理溶解,溶液中应该存在哪些微粒?问题3:如果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预测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并给出检验该微粒存在的实验方法?问题4:怎样解释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在4个问题中,1,2两问相对容易,学生很快能得出氯气与水发生了物理溶解,溶液中存在Cl2和H2O分子。
以“问题串”为载体,实施化学有效教学
以“问题串”为载体,实施化学有效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曾提出“为学习设计课堂”。
解读其含义:课堂教学需要设计,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活动进行的原动力和牵引力。
一堂化学课,无论教什么内容,无论使用何种教学媒体,要使课堂生动有效,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说,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师生对话指南”,因为问题设计体现了教学的目标,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 围绕一定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彼此关联的多个问题。
“问题串”教学实际上是在教学活动中将某一学习内容以“问题”为线索,并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依照知识、能力、思维层次与结构拆分成相关的多个问题,串联后呈现。
有利于学生将知识从已知引入未知,有利于将学生的错误认知引向正确,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由识记、理解、应用等较低层次引向分析、综合、评价等较高层次。
有效的化学问题串设计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并因此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一、发挥问题串教学的作用运用“问题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问题教学法。
基于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感受到知识能力的价值和化学的魅力。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化学问题出发,使用问题串,设置悬念,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入化学世界,进入求知状态。
例如,在苏教版《化学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教学中引入:①10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形成千万种物质的大千世界?你所知道的C、H两种元素能形成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②氢气、氧气、氯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节日放飞的气球中充入的氦气为什么不是双原子分子?③Na与Cl结合为什么能形成NaCl?H与O结合为什么能形成H2O和H2O2,而没有H3O?④原子化合时都存在一定的原子个数比例吗?学生在思考、讨论时,用已有的知识难以分析全面,让学生带着这些看似熟悉、似懂非懂却又急切想知道的问题进入到新课学习中,精神集中,探索主动,这样的学习,有兴趣有期待,印象自然深刻。
创设问题“串”,让化学教学“问”出实效
创设问题“串”,让化学教学“问”出实效作者:周晓美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年第08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串”的建立,可以巧妙地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利用逐步提升的问题“串”,促使学生积极地回顾、联想、分析、思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台阶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一、整体式的问题“串”,统领全篇问题“串”可以有效地将课堂的知识点进行连接,使之贯穿于整个课堂,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问题“串”的设计中,教师要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建立由易到难、由基础到探究的体系,使学生能够结合问题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
例如在学习有关“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用“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整体式的问题“串”统领全篇,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内容:1.哪个物质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2.二氧化硫具有什么性质?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哪些有关二氧化硫的性质,可以写出哪些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结合本节课对二氧化硫的学习,你认为在治理酸雨方面有什么好的办法?整体式问题“串”的建立,使学生对整节课有了全面的认识,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些重点方向,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从酸雨的形成到本质的探索,再反馈到酸雨的治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掌握了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
二、对比式的问题“串”,有效区别化学中有许多概念,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对比法就是最好的学习手段。
面对两个比较相似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将两个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呈现出来,使学生清晰把握核心问题,深刻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有关“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时,教师可以建立对比式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进行对比: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是什么?2.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4.常见的强、弱电解质有哪些?5.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时有什么区别?对比式问题“串”的建立,使学生有意识地对两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关键,使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出强、弱电解质,理解“完全电离”和“部分电离”之间的本质区别,避免了电离方程式在书写过程中“等号”或“可逆号”的相互混淆,提升了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问题导引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校园XinXiaoYuan教学实践问题导引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刘玉秀(齐河县第一中学,山东德州251100)摘要:传统教学模式讲求系统化传授知识,注重培养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力,导致化学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学习能力弱、解题能力弱等问题。
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成为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即问题导引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导引教学;高中化学;运用问题导引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在问题导引式教学中,教师会提出严格明确的自学要求,规定在短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的学习,并且在“个个突破”的环节进行各人展示,在知识点目标达成后,还要当场完成若干训练题,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看出,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相比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有很大的进步。
本文就问题导引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做了以下归纳。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习中,兴趣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引教学模式时,问题情境的建立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中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化学知识有关,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切入点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胶体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现象构建问题情境。
如:“生活中,我们将淀粉溶解在热水中,然后加热煮沸,就熬成了汤,汤可以较长时间稳定存在;而向豆浆里加入石膏,就变成了豆腐,是什么原因呢?黄河里的水奔流不息,为什么就不变清呢?今天我们重点先来研究胶体的性质。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使用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使用作者:包爱芳来源:《新智慧·中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近些年来,在江苏省现有的高考模式下,化学科目已经变为等级考试,各个学校对化学科目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导致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差,课堂效果较差。
因此,我们要将“问题串”科学地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氛围中。
本文重点阐述了化学“问题串”的含义,以及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巧妙设计“问题串”的做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设计使用策略一、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的内涵和原则设计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的内涵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教学目标和新课标为基准,结合教材内的教学重难点,按照一定的教学逻辑精心设计多个问题。
“问题串”的设计要体现课时内容的计划性、课堂教学的情境性以及问题的启发性。
其主要特征是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完整地将课堂内容有机地串联和呈现,努力通过积极有效的提问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中的主角。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探索化学世界的奥妙。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入“问题串”(一)在课堂导入时引入“问题串”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前能够利用“问题串”积极地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是保证良好的课堂效果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综合学习方法,联系旧知,精心设计“问题串”,并且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我们在教学“盐的水解”这一章节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串”。
问题1.水的电离平衡具体是怎样的?酸类物质和碱类物质如何影响水的电离?问题2.盐的组成具有怎样的特点?盐的种类具体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在水中的电离情况如何?问题3.盐溶于水之后对水的电离平衡有影响吗?分别具有怎样的影响?问题4.试比较归纳出不同盐类物质溶于水后pH值的变化结果,从而得出盐类水解的本质特征。
“问题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设计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化学教师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和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相关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揭示本质,有助于化学教学难点的突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问题串;高中化学教学;应用化学教学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有的化学课堂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思考的能力,教师就必须创造出一个适合的引导学生思考的情景氛围。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就是围绕着教学目标,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在学生思考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指导,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能使学生的逐步掌握重点难点知识,思维慢慢清楚,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
布鲁纳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起到定向作用,提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加强和改善师生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在引入新课时运用“问题串”在上新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等,巧妙设计的“问题串”能够让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集中注意力来听课。
为学好新知识做好准备工作。
教学案例如: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中的《离子反应》在教师演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之前可提问(1)物质的量相同的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做完实验之后立马提问(2)为什么灯泡的亮度有所不同?(3)那电解质溶液是怎样导电的呢?(4)影响溶液导电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通过第一个问题可以吸引学生对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兴趣,带着疑问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后面的问题都是针对实验现象来题的问,有利于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二、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问题串”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某个教学难点,可将其设计成多个较容易理解的问题,逐个提出,一一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透地逐步理解掌握重点知识。
《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串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串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进行教学实践研究的初步成果,研究的对象是针对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串设计的实践方法探究。
研究背景问题串是一种教学方法,指通过构建一个有互为联系的问题的序列,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探究某个主题或概念,并完成特定的目标任务。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串适用于主题、知识点明确、多涉及交叉学科的内容,以及涉及观察、分析和解释的实验内容。
但在实践中,不同教师对问题串的设计和实施略有不同,不太理想的结果令我们反思,如何更好地设计、实施问题串,成为我们的研究问题。
研究内容及方法我们针对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串进行研究,探索教师设计、实施问题串的方法,对学生研究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和教学反思。
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师们在设计、实施问题串时的策略和偏好;教学反思则基于个案教学情境,层层追问教学目的、任务、策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策略,提高针对性和效果。
研究进展当前我们已经完成单元“物质的内部结构”中大部分课题的问题串设计和实施,并对学生研究效果进行了基本评估。
除了教学效果的客观性评价,我们还在每节课后进行了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的教学策略。
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教师在设计问题串时,应考虑问题起点是否自然、问题序列的透明度、问题提出方式的引导性等因素,才能引导学生探究主题,理解知识点。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科掌握程度等情况,采用适合的问题类型和策略。
研究展望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持续关注教学策略的优化,不断总结和实践问题串设计的原则和实施方法,争取形成一套科学的、适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问题串设计体系。
简论“问题串”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运用
简论“问题串”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作者:何敏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3年第10期“问题串”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将打破传统的“教师单一死板提问,学生正确统一回答”的老旧模式。
那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呢?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问题探究,激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探究式教学方法一直以来被应用于各个学科,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探究式方法除了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应用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出探究式的问题串,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串来进行思维的扩张。
例如:学生在学习NH4Cl固体分解的实验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便是“加热多少度NH4Cl 能够分解?”,严格来说分解NH4Cl有两种装置,分别是硬质玻璃管和试管。
一般实验的时候都是采用固体加热形式,那么 NH4Cl会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书中介绍两者在空中又会再次发生化合反应,形成微小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外形像白烟。
在进行分解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同学们试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能不能测试出温度为多少时NH4Cl才能转变为气体?”经过学生自己的实验,他们会发现试纸并没有如想象中的变为红色而是变蓝了。
这样通过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脑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充,激活他们思维的广阔性。
二、问题并列,激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化学世界中同一种物质因其混合的物质不同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物质。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心智思想都有了其独到的想法。
那么高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利用并列式的问题串来激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让他们自己进行对错的研究。
例如:在学习金属钠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之外,还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进行判断。
如“金属钠在不同的物质中会产生不等量的氢气,像直接投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与投入盛有过量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所产生的氢气量是相等的,那么同学们试想一下,将金属钠用铁丝网网住和用带孔的铝箔包住后放入蒸馏水中所产生的氢气量是否还是相等的呢?产生的氢气量会比前两者多还是少呢?”通过这样并列式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判断,充分发挥他们思维的批判性,也加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的研究史爱娟
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的研究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学史爱娟【内容摘要】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环节。
该环节的科学设计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新思维,是教师有序开展课堂教学、启迪学生思维、传授课本知识、反馈课堂效果的首要手段。
本文重点阐述了问题串的设计原则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的设计使用策略一、“问题串”的设计要遵循的原则(1)“问题串”的设计要体现计划性所谓教学计划性,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而对问题的内容结构,以及提问的时间和环节和提问的对象所做出的准备和假设。
课堂问题的生成和预设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足够细致的考虑到多方面的提问因素。
一般来说,课堂提问的随机性越小,教师开展的教学环节往往就越顺利,就越有利于教师掌握课堂的进程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每位学生都能从问题串的提问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巩固自己的知识结构。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每位老师都要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灵活科学的设计“问题串”,使得问题串的内容能够准确的反应教学重难点,丰富学生的知识。
(2)“问题串”的设计要体现情境性课堂教学从广义上来讲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社交活动,社交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活动。
从社交的角度去分析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传递教学信息和联络师生感情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要时刻根据情境来转变我们的问题串,使之符合学生当前的的认知需求。
问题情境的设计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充分展现,如何根据教学情境的需求适时诱导学生积极思考,灵活应对呢?首先我们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满足三个要素:其一是问题情境不可提前预测,必须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况灵活应对,其二是要考虑到问题情境的可行性和真实性,是否符合当时问题情境的需求,其三是要符合高中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准,不可超越学生的认知高度去设计,以免无端增设题目的难度,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优化设计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
优化设计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作者:夏小艳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年第11期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学主导者,教师要对问题设计展开多重探究,以提高问题的价值,促使学生尽快进入思维状态,形成学习的动力.特别是设计问题串,需要遵循基本规律,体现问题整体性、分层性和对比性.一、关注文本,设计整体性问题串设计问题串,需要关注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体现崭新教学理念.设计整体性问题串,需要从教学整体出发,对教材学习内容展开深度挖掘,对学生的学情展开总体性考量,从而提高问题串整体性特征.化学知识有较强的系统性.设计化学课堂问题串,需要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问题串的有效性,触发学生的贯通性思维,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化学故事引导学生展开物质世界认知学习活动,发动学生探讨物质世界分类方法和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在导入时,设计问题串,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热情:什么是化学?化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化学家是如何看待物质世界的?学生快速阅读相关内容,逐渐形成学习共识: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的一种自然科学;化学家是对各种物质展开科学研究的人,在实验室内不断操作的人;在化学家眼中,物质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找出其中的规律,正是化学家的神圣职责.教师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展开相关讨论,使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对问题解读过程中,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上升了台阶.这样的问题串,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二、针对生本,设计分层性问题串分层性问题串是指,教师对教材学习内容展开分层解读,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分层性设计,体现学生认知成长的基本属性.教材中有些知识跨度较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将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分解,设计一定梯度性的教学问题.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为学力基础、学习感知悟性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体之间化学基础学力有较大差距.这都是教师教学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给出不同教学设计,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体现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设计分层问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体现问题的渐进性和梯度性.例如,在讲“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在你经历过的实验中,哪些反应比较慢呢?你是怎样对反应快慢作出判断的呢?化学实验快慢需要有准确的定量描述,你能找到其科学界定吗?化学反应速率是如何定义的呢?根据现有化学反应展开速率判断,你有什么学习经验可用?你能总结归结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吗?学生根据问题串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经过自主讨论学习,学生逐渐理清了问题脉络,给出个性回答,构建了学习认知.可以看出,问题串难度体现鲜明坡度,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其引导性特征较为明显.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回忆展开激发,使学生的经验性认知快速启动,为后面探究学习作好铺垫.随着问题不断深入,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认知系统.三、依据实验,设计对比性问题串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知识关联度设计对比性问题串,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契机.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有对比和类比意识,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比较方式,从而获得预想的比较效果.对比体现的是横向性,不同点更为突出;类比是综合性比较,差异点需要重点关注.无论采用何种比对方式,都能使学生形成鲜明的学习认知.例如,在讲“常见物质的检验”时,教师可以给出补充实验: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硝酸银、氯化钡反应,并分别加入酸溶液.同时,设计问题串:根据实验操作获得哪些实验结果?为什么在检验Cl-时加入稀硝酸,而在检验SO2-4却加入稀盐酸呢?从实验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经过反复推演给出自己的认识: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氨气溶于水才能电离出OH-;加入稀硝酸是防止CO2-3干扰Cl-检验;加入稀盐酸是为防止CO2-3干扰SO2-4检验.由此可见,展开对比实验自然要引入对比性问题.通过比较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学生很快形成了清晰的学习认知.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能将抽象的化学原理,用实验直观地展示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操作体验逐渐建立学习认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实验操作过程提出问题,而不是一下给学生太多问题,否则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拥堵.学生一旦感觉思维受阻,学习效率自然会降低,畏难情绪也会随之产生.如何科学设计教学问题,体现的正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总之,优化设计问题串,体现教师的引导思路,体现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设计问题串时,教师要深度解析教材学习内容,调查学生的学习实际,促使问题串达到较高匹配度.教师要利用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索中形成学习认知.。
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问题串教学法
202 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问题串教学法■卢四其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 363200)【摘 要】“构建问题串”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之一,相对于以前的传统教学,问题串式的提问方法能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能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上升到多个问题集中思考,对于知识点的全面学习有着很大帮助。
高中化学也是如此,连续的问题串可以将所学过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供学生们思考讨论,各种相类似的金属性质,有机物划分等问题都可以进行很好的串联式学习。
今天我就在这里浅要的谈谈高中化学构建问题串教学法的思路和实施细节,希望能给各位化学老师带来些许教学灵感。
【关键词】高中化学;构建问题串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02-01 一、问题串教学法的意义及其重要性问题串指的是教师们在上课过程中对知识点或题目进行讲解的时候围绕一个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而设计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思考和讨论。
问题串这个教学方式的优点就在于集中式的提问能起到“炸弹效应”,连环的将学生们的思维带动起来,根据设计的问题串不同又能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一系列相似的问题组成的问题串可以开拓学生们在这个范围内的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1];而新旧知识点组成的问题串则能让学生们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同时复习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联比较学习,对于新学的知识印象也能更加深刻;若是围绕一个知识细节设计的问题串,则可以通过设计知识难度依次递增的问题串让学生们深挖一个知识点,这种形式的问题串在对于学生们学习重难点知识的时候起到的作用异常明显,问题串可以把重难点逐步剖析,让学生们全面的掌握这些重难点。
由此可见问题串教学方法在任课过程中对学生们轻松熟练的掌握对应的知识点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所以希望各位老师能够重视起问题串这个教学方法。
二、问题串设计时该注意的细节问题串式教学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和老师们的教学确实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个前提是要设计出科学有效的问题串,若是问题串设计的杂乱无章反而会让学生们将知识点搞混,这样的话就得不偿失。
浅析高中化学的问题串教学
浅析高中化学的问题串教学作者:张柳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年第09期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微课”“合作探究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育的时代标签一一呈现于一线教学工作之中。
“问题串教学”作为有效促进学生进行不断思考的教学方法,也逐渐进入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对问题串教学进行了概述,并对高中化学教师利用问题串进行教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串教学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由此看来,利用连续不断的问题串来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能够促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素质教育课程,其学习内容多具探索性、科学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串来引导学生,促使高中生在化学的学习之中能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更有效的知识。
下面,笔者就来对高中化学的问题串教学进行浅析。
一、问题串教学概述1.问题串教学的概念问题串教学,指的是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所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
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归纳的出自己的答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做出归纳简评。
2.设计问题串的依据高中化学教师设计问题串的依据,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这三个部分。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设计问题串的“终极目标”,可以说,问题串的设计,就是通过问题一个一个逐步被回答和解决的过程,达到教学的目标。
因此,问题串的设计应首先建立在对教学目标的确立之上,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来制定不断指向教学目标的问题串。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串,多是对教学之中重难点的解决,这是因为教师大都认可这样一种观点:当学生掌握了教学之中重难点的解决方法之后,也就拥有了进行更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是教师制定问题串的背景,如果说,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问题串的方向、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师设计问题串的参考,那么核心的概念和思想方法,就是教师设计问题串的基础和前提。
运用“问题串”教学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运用“问题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者:梁红君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12期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在问题情境中实现。
针对高一学生化学学习难点,设计问题串,探讨问题串的设计原则,突破化学教学难点;结合元素化合物教学和化学概念教学,运用问题串突破化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串;化学教学难点一、问题的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学科核心思想的形成,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而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往往也是化学的核心知识,涵盖了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
教学中难点内容的突破,对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二、设计的策略下面结合实例,就探究教学中如何应用“问题串”进行一些探讨。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多样性》第一课时主要围绕“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来解释物质多样性的原因。
引起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微观粒子在微粒种类、原子间连接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
教学片断2:同位素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是多少种呢?问题2:目前发现的原子种类有多少种呢?为什么二者的数目不相等呢?问题3: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什么?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又是什么?问题4:如果原子中出现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这些原子是什么关系呢?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的设计,从元素种类与原子种类数量的巨大差异,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再从原子与元素的决定因素分析,得出元素存在同位素现象,理解物质世界多样性原因之一——原子的多样性。
该问题的设计对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微粒观、元素观等很有帮助,并且将这一概念通过问题的设计化自由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
渗透微粒观比简单的让学生懂得何为“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更为重要。
而微观粒子是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因此渗透微粒观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引导。
通过“问题串”的设计,让学生实现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到宏观的思维转换,体会微观粒子成键方式的不同,从而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体现化学核心素养。
问题串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 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 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问题串在高三化学一轮 复习中的应用
桐庐中学
施小萍
精选ppt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 原反应。初步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了解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焓变和反应热等概念。
精选ppt
12
2NH3(g) + 3Cl2(g)
N2(g) + 6HCl(gΔ) H1=-445KJ.mol-1
NH3(g) + HCl(g)
NH4Cl(S)
ΔH3<0
8NH3(g) + 3Cl2(g)
N2(g) + 6NH4Cl(S)ΔH2
请从事实的角度判断方程2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上述两个反应都属于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其 本质是有电子转移,请设计特定的装置来证明有电 子转移。
精选ppt
13
1、说出电极名称
2、电子流向
3、电流流向
4、盐桥中离子的流向
5、写出该装置中的电极精选反ppt 应式
14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
试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串设计
试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串设计
卢勤勤
【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
【年(卷),期】2014(000)020
【摘要】问题串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三维目标,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分析、探究,从而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细致地研究教辅材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来设置整体式、分层式、对比式和循环式的问题串,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总页数】1页(P54-54)
【作者】卢勤勤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问题串”设计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研究*以苏教版必修2《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为例
2.试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3.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
4.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研究
5.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石凌远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8期
摘要:设计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化学教师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和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相关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揭示本质,有助于化学教学难点的突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问题串;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化学教学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有的化学课堂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思考的能力,教师就必须创造出一个适合的引导学生思考的情景氛围。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就是围绕着教学目标,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在学生思考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指导,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能使学生的逐步掌握重点难点知识,思维慢慢清楚,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
布鲁纳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起到定向作用,提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加强和改善师生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在引入新课时运用“问题串”
在上新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等,巧妙设计的“问题串”能够让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集中注意力来听课。
为学好新知识做好准备工作。
教学案例如: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中的《离子反应》在教师演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之前可提问(1)物质的量相同的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做完实验之后立马提问(2)为什么灯泡的亮度有所不同?(3)那电解质溶液是怎样导电的呢?(4)影响溶液导电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通过第一个问题可以吸引学生对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兴趣,带着疑问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后面的问题都是针对实验现象来题的问,有利于学生对強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二、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问题串”
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某个教学难点,可将其设计成多个较容易理解的问题,逐个提出,一一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透地逐步理解掌握重点知识。
教学案例如: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中《氮肥的生产与使用》中氮气的性质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学生要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如在做完氨的喷泉实验后可以针对实验进行一下提问:(1)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装氨气的圆底烧瓶向上?(2)为什么会有喷泉现象?(3)为什么
要先挤压胶头滴管在打开止水夹?(4)溶液为什么变成了红色?这样一串问题下来让学生对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这些性质就很容易掌握并记住了。
三、在教材的衔接处运用“问题串”
初、高中的化学教学知识是一个整体,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必修与选修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各专题之间都有一定知识联系。
但如果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往往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因此在衔接处设计问题串既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又可以自然的过渡。
教学案例如:在苏教版化学选修四中《化学反应速率》中在讲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化学反应有快有慢,请回忆《化学2》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思考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2)怎样判断化学反应快慢?(3)那应如何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呢?较好的过渡了知识点之间的连接。
四、在课堂的结尾处运用“问题串”
一节好的课离不开好的结尾,在课堂结尾处可应用“问题串”,既能使新旧知识有机的的结合,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着问题下课可以是学生在复习和预习准备过程中有方向,做好前提工作。
如在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中《离子键》的学习结尾处提问:(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离子键,知道它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那像氯化氢分子中的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是以什么样的作用力结合的呢?(2)这种作用力又是怎样形成的呢?(3)这种作用力又称为什么呢?为学生的预习做了一定的提示。
五、将“问题串”应用整个课堂教学中
结合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氛围,设计问题串,指导整个课堂教学,引导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去思考、探索,总结,获得新知的能力,来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苏教版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中《苯酚》的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设计:(1)酚是又一类烃的衍生物,什么叫酚?(2)苯酚有哪些物理性?(3)酚和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既然酚和醇有相同的官能团,请同学们回顾醇的性质,大胆预测酚类可能有哪些性质?(5)能否与金属钠反应,置换出氢气,怎么设计实验?(6)酚羟基是否具有酸性呢?(7)苯酚能否发生氧化反应?(8)苯酚中羟基对苯环的性质是否有影响呢,再请同学们预测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质?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苯酚的过程中有方向和思路,很好的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问题串”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师生互动,推动化学教学,指引学习方向。
“问题串”的应用有很多,没有固定的模板,教师在进行“问题串”的设计时应根据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问题设计要紧凑有利于学生思考,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