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楷书-宋拓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合集下载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碑文解释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碑文解释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碑文解释初学书法的,甚至是学了很多年书法的人,大多数都读过、临过唐代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帖。

谈起欧体的书法风格大家都能说出一二,如果深究一下此碑的碑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内容,知道人恐怕不多了。

其实,学习中国书法不是单纯的学写字,同时还要兼修一些古代文学知识,要在读帖、临帖的同时读懂碑帖的文辞内容,这样才会逐渐积累自己的文学知识,辅助提高自己书法水平和文学修养。

这一讲,把《九成宫醴泉铭》的碑文译成白话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九成宫醴泉铭》也称《九成宫碑》,碑文文辞内容魏征撰写,书法欧阳询。

魏征,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任命他为左丞,官至二品。

公元633年(贞观六年)魏征撰写《九成宫》文,由欧阳询书写刻石成碑,立于九成宫内。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城西约五里,隋朝时称“仁寿宫”,唐太宗李世民执政后耗巨资修繕,修复后改名为“九成宫”。

贞观六年初夏,李世民到九成宫避暑,在九成宫附近发现泉水,饮后回味甘甜,遂赐名此泉为“醴泉”,并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刻石以记之。

故此,此文命名为:“九成宫醴泉铭。

”在此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勤俭理政的。

释文如下(上行黑体字是原文,下行是释文):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秘书监、捡校侍中巨鹿郡魏征奉皇帝之命撰写此文。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

贞观六年(公元633年)四月,皇帝来仁寿宫避暑,此地是隋朝建造的“仁寿宫”。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

在险峻的山顶建造了雄伟的宫殿,拦截山谷成为湖泊,跨水架桥,高耸的宫阙分布于山岩之间,高阁环山而建,长廊环绕四周,楼宇连绵起伏,台榭参差错落。

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仰望山巅,足有千寻(1寻8尺)之高,俯视险峻的谷底,深千仞(1仞即1寻)不止。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书写”活动,看似简单易行,实则书道玄妙。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文物,要让那些承
载着、凝结着中华历史文明的珍贵文物
同,有着不同的特点。

其中楷书是由汉末
魏晋发展至唐而日臻成熟的一种字体,作
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封面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内文书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书影
以为法。

清梁曾评曰:“险劲遒刻,锋骨
凛凛,特辟门径,独步一时。

”欧体楷书
力健而笔圆”,“欧书劲健,其势紧”。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书影图1 养图2 是
图3 足图4 能
图5 庶图6 度
图7 九图8 元
图9 深图10 德
图11 应图12 忧
图13 五图14 名
图15 五图16 名
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
图17 所图18 无
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内文书影
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内文书影。

欧阳询《九成宫》宋拓李祺本单字放大版(3)

欧阳询《九成宫》宋拓李祺本单字放大版(3)

欧阳询《九成宫》宋拓·李祺本·单字放大版(3)宋拓·李祺本欧阳询《九成宫》·单字放大版(3)(340 - 479字)图片/ 率我真的收藏文字/ 据网络改编复制·编辑/ 塞上齐翁《九成宫醴泉铭》,唐代碑刻。

贞观六年(632年,据今1377年)夏历四月镌立。

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

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额阳文篆“九成宫醴泉铭” 六字。

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

有“三绝” 碑和“天下第一铭” 之美誉。

唐贞观五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

第二年,太宗帝避暑来到九成宫,在游览宫中台观时,偶然发现一清泉。

太宗帝万分欣喜,便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并刻立石碑。

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

铭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宋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

《九成宫醴泉铭》高华浑补,体方笔圆,乃合汉之分隶与魏晋之楷酝酿而成。

《九成宫醴泉铭》铭文平直中又有精细变化,撇捺用圆笔,钩多用隶法,直钩出锋较短,弯钩曲圆,结体窄长,写得工整刚劲,法度森严,结体上下匀称,用笔峭劲稳重,横画多稍向上取势,为欧阳询的经典之作。

欧阳洵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

欧阳询书写此铭,时年七十六岁,此铭是其代表之作。

自古以来一直被誉为“楷书之极则”。

《九成宫醴泉铭》传世宋拓尚多。

现存世以故宫博物院藏明驸马李褀本北宋拓本为最早,它与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所藏拓本最为知名。

两件拓本,前者笔墨丰厚,后者风姿瘦劲,可谓同曲异调,各具神彩。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欣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欣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欣赏一、《九成宫醴泉铭》简介《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其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碑高2.7米,厚0.27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共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九字。

今石尚存,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

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碑身和碑首连成一体,碑首有六龙缠绕。

正面隶书“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大字。

贞观六年四月,刻成了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由魏徵所撰,碑文总共有二十四行,每行有四十九个字,碑额是由阳文篆的“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字。

存于陕西麟游。

留于后世的以宋拓为最多,最早的是明朝驸马李琪收藏的北宋拓本,保管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欧阳询晚年做成《九成宫醴泉铭》,全碑在书写过程中浑厚沉劲,意态饱满。

写撇、捺多以圆笔为主,让字看起来体态圆融又存流畅之感 . 写弯钩多以转法为主,曲圆较长,能够有力地将全字支撑起来。

所有这些表现了欧阳询想要把隶书溶于楷书的特点。

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

其碑布白疏朗,结体化长为方,点画比较淳厚,用笔稳健含蓄。

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

唐贞观五年,唐太宗修复隋文帝的仁寿宫,将它改名为九成宫。

第二年,唐太宗到九成宫避暑的时候,在游览到宫中台观的时候,偶然发现有一个清泉在那里。

太宗帝欣喜若狂,随即下令让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

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碑文记载了醴泉是怎样来的。

二、《九成宫醴泉铭》的艺术特点分析(一)风格构成的承前启后《九成宫醴泉铭》在初唐时期是楷书史上一件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欧阳询代表作

欧阳询代表作

欧阳询代表作欧阳询主要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1、《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2、《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

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

此碑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

楷书28行,行59字。

碑额篆书“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

《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557年~641年)早年所书,另有一说《皇甫诞碑》刻立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50年)。

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3、《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于唐贞观五年立。

欧阳询书。

用笔瘦劲刚猛,结体内敛修长,法度森严。

此碑模勒之工,非后世所及,故称楷法极则。

刻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白药用欧阳询楷书写了一篇文章,35行,每行33字。

原碑在长安(今Xi)的钟南山佛寺,但和尚认为里面有宝藏,就把它砸碎了,所以原碑被损坏了。

北宋时期,石毁后多有石刻。

原石拓片只有的宋拓片,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4、《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有佛教无常、报应之意。

无款印。

5、《虞恭公碑》为唐岑文本撰,欧阳询书。

唐贞观十一年立。

为欧阳询最晚年作品。

原碑在宋代已残。

有北宋及之后传世拓本数种。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原文(附高清图)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原文(附高清图)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原文(附高清图)【简介】《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徵(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

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九成宫醴泉铭》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

另据史料记载欧阳询祖籍山东,祖辈在湖南做官后居住湖南。

)人。

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

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

《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632)四月刻,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额阳文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

在陕西麟游。

传世宋拓尚多,以明驸马李琪藏北宋拓本为最早,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书法,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

《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铭”。

铭文与碑文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以直言谏君而闻名的宰相魏征之手,加之当朝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数以百计帝王中一位较英明的君主,特别是”贞观之治”被公认为是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撰文铭记,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

其碑布白疏朗,结体化长为方,点画比较淳厚,用笔稳健含蓄。

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

唐贞观五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

第二年,太宗帝避暑来到九成宫,在游览宫中台观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

太宗帝万分欣喜,便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

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

碑载:贞观七年四月唐太宗到此,”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树 临风 、挺拔有 姿 。
刊 引典 籍 说 明 醴泉 的 出现 是 由于 “天子 令 熙载 《书概 》评 : “欧 、虞并 称 ,其书方 圆
有关 专 家考 证 , 目前 能 确 定为 欧 阳询 德 ”所致 ,以 此歌颂唐 太宗的而不流 ,善学
结 字 工妙 ,意 态刚 劲 。所 谓 尺牍 所 传 ,人 容 由魏 徵撰写 ,字迹为 欧阳询正书 。 《九成 浑朴 ,法方笔圆 ,此汉之分隶 ,魏晋之 楷合 以 为法 。清梁 曾评曰 : “险劲道刻 ,锋骨 宫醴 泉铭 》碑 高2.7米 ,厚O-27米 。碑 身 、 并酝酿而成 者 ,伯施 以外 ,谁可抗衡 。”
世称 其字为 “欧体 ” ,与 同时代的虞 世

虽然学习书法 的方 法因人而 异 ,不尽相
生有言 . “透过 刀锋看笔锋 ” ,当是学书 箴 南 、褚遂 良 、薛稷 -t2并称为初 唐四大家 。 同 ;但大多要 多看 、多 临前人法书 ,习其笔
言 。品鉴欧体楷书 ,可谓 “短 长合度 ,粗 细 其书写的 《九成宫醴泉铭 》点画淳厚 ,用笔 法结构 ,味其精神 灵秀 ,想见其挥运 之时 。
“鲜活 ”起 来 ,让 更 多的 民众 有机 会领 为最晚成熟的字体 从诞生至今 略 、知 晓、 鉴我 们中国的物华天宝 ,力[ 深对 中国吉 弋文物 的认知 和喜爱 ,从而 强民族 自信 和 民族 自豪感 。
人定 和说 明欧阳询对楷书定型 的贡献 ..初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宋拓本书影
, n 一l\









阳询


古口
泉 而堂
日 ET_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简介】《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徵(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

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九成宫醴泉铭》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

另据史料记载欧阳询祖籍山东,祖辈在湖南做官后居住湖南。

)人。

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

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

《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632)四月刻,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额阳文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

在陕西麟游。

传世宋拓尚多,以明驸马李琪藏北宋拓本为最早,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书法,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

《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铭”。

铭文与碑文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以直言谏君而闻名的宰相魏征之手,加之当朝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数以百计帝王中一位较英明的君主,特别是”贞观之治”被公认为是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撰文铭记,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

其碑布白疏朗,结体化长为方,点画比较淳厚,用笔稳健含蓄。

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

唐贞观五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

第二年,太宗帝避暑来到九成宫,在游览宫中台观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

太宗帝万分欣喜,便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

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

碑载:贞观七年四月唐太宗到此,”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

楷书最佳碑帖:《九成宫醴泉铭》

楷书最佳碑帖:《九成宫醴泉铭》

楷书最佳碑帖:《九成宫醴泉铭》唐太宗这个人,恐怕稍微了解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他。

更不用说像《少林寺》《大唐双龙传》这些影视作品对这个人的无数次强化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皇帝,发动事变,杀死兄弟,威逼父亲最终掌握天下权柄,于做人子,做人兄弟这个角度评价这个人,实在不怎么的,但如果放在历史角度去看,一个杰出的人,通过手段使他的理想抱负得以实现,并使国强民富,天下太平,应当是很值得点赞的,他应当有一个公平的地位。

学书法一到唐朝,经常会避不开唐太宗这个人,他把《兰亭序》等民间书法用政令的方法从民间收集起来大加提倡,对书法贡献蛮大;同时他又把《兰亭序》这样的真迹通过陪葬的手段带走,罪过也不小。

《九成宫醴泉铭》,唐代著名碑刻,九成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避暑行宫,铭文所记事项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九成宫发现涌泉的事情。

碑上的文章是著名大臣魏征所撰,书法是欧阳询的书法。

此碑是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镌立于陕西麟游九成宫,现位于麟游县杜水之阳九成宫遗址,建有碑亭,现为中国国宝级文物。

这个碑刻书法,布丁本人自打学书就开始临摹,可算是我的书法启蒙碑刻,因为推荐这个碑刻的人太多,我只提个名字。

启功老人也是从这个碑帖开始学习的,因此他的评价当更为权威,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论书绝句》的第四十首,原诗如下:事业贞观定九州,巍峨宫阙起麟游。

行人不说唐皇帝,细拓丰碑宝大欧。

(观读平声)我们先逐句看一下这首诗。

第一句,事业贞观,对于李世民来说,平定天下就是他的事业,因此这里说,事业。

贞观,唐太宗的年号(627-649)这20多年的统治是唐朝最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第二句,巍峨,高大壮观,雄伟矗立的样子,宫阙,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

起麟游,在麟游这个地方兴建起来,麟游,县名,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宫九成宫就在这个县。

第三句,行人不说唐皇帝。

这里有个典故,本来元稹在他的诗《行宫》里写道:“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九成宫局部大字及原大参考(宋拓)

九成宫局部大字及原大参考(宋拓)

九成宫局部大字及原大参考(宋拓)九成宫局部大字及原大参考宋拓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半开纵209cm,横13.9cm。

1956年张明善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

欧阳洵76岁书,贞观六年(632)刻石。

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

此册为宋拓明驸马李祺本,是现存善本之最。

曾经清高士祺、赵怀玉收藏。

清初高氏重新装裱。

后归张明善所有。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历经陈、隋、唐三朝。

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八体尽能、尤工正书。

世称“欧体”,书名广传天下,影响后世深远,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井称“唐初四大家”。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632)四月刻,魏徵撰,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额阳文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

在陕西麟游。

传世宋拓尚多,以明驸马李琪藏北宋拓本为最早,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书法,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於楷的特点。

《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铭”.铭文与碑文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以直言谏君而闻名的宰相魏征之手,加之当朝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数以百计帝王中一位较英明的君主,特别是”贞观之治”被公认为是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撰文铭记,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

其碑布白疏朗,结体化长为方,点画比较淳厚,用笔稳健含蓄.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

唐贞观五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第二年,太宗帝避暑来到九成宫,在游览宫中台观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太宗帝万分欣喜,便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

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碑载:贞观七年四月唐太宗到此,”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说明了醴泉的由来。

欧阳询及《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及《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及《九成宫醴泉铭》一欧阳询欧阳询,字信本,祖籍渤海千乘人,生于梁、陈易祚之际。

父欧阳纥在陈朝以谋反罪见诛,其时,询方14岁,由父好友中书令江总救护收养。

江总乃一代文俊,也为政治显要。

询天姿颖敏,聪慧绝人,与文艺有宿悟。

既遭此忧患,倍加发愤志学。

询博涉古今,贯通经史,精研书法。

隋开皇九年(598),陈灭,由陈入隋,任太常博士,以善书著称。

与太祖李渊交游甚厚。

入唐后,擢给事中,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令,故又称“欧阳率更”、“欧阳勃海”。

武德七年(624),曾奉旨编著成《艺文类聚》一百卷,供唐诸王子阅读,是为古代著名类书。

询所居弘文馆学士,考诸史料,实为专门教授书法的官职,虞世南也居其职,用时下话讲,则二人均属皇家职业书家耳。

《旧唐书·本传》载,欧阳询书法“初学王羲之书,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模焉。

”但也有人以为不然者,阮元在其《北碑南帖论》中便说:“若欧、褚则全从隶法而来,摩崖巨石,照耀区夏,询得蔡邕、索靖之传矣。

”阮既断言欧书全从蔡邕、索靖出,于欧氏之学习他书之说,自然是不欲闻之的。

阮氏或又在《南北书派论》中更直截说:“欧阳询书法,方正劲挺,实是北派。

《唐书》称询始习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尝见索靖所书碑,宿三日乃去。

夫《唐书》称初学羲之者,从帝所好,权词也;悦索靖碑者,体归北派,微词也。

”阮氏此段说法,实亦嫌太武断了点,风气之渐,那里有如此简单。

至若《唐书·欧阳询本传》所言,为世代所援引,千百年间罕有持异议者,此种现象,非出偶然,是《唐书》所言,当有所据。

史载欧氏之由陈入隋时间,欧氏实已32岁,整个少年时代及青年都在陈朝度过,受南人风气陶染,始习于右军书法有何不可,实乃情理中事耳。

宋释适之《金壶记》所称“欧阳询因见《右军教献之指归图》一本,以三百缣购之而归。

赏玩经月,喜而不寐焉。

于是始临其书”的故事,也不可能完全为空穴之风,言之无由。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之极则,正书第一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之极则,正书第一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之极则,正书第一《九成宫醴泉铭》,或称《九成宫碑》,魏徵撰文,欧阳询书。

唐贞观六年(632年)立于九成宫内。

碑高270厘米,上宽87厘米,下宽93厘米,厚27厘米。

碑额刻有六龙缠绕及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六字,每字约10厘米。

碑有界格,格约3.5厘米(即古之谓“寸楷”),24行,行50字,1109字。

原石现在陕西西安碑林,但残损过多,已非原貌。

欧阳询书写《九成宫醴泉铭》时已是七十五岁,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该碑书法体现了欧阳询书法刚劲险绝、法度森严的特点,被誉为“楷书之极则”、“正书第一”。

一、《九成宫醴泉铭》的由来及碑文的主要内容九成宫,位于今陕西省麟游县城西约五里处,原为隋之“仁寿宫”,始建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三年(593年),建成于开皇十五年(595年)。

据史载,仁寿宫建筑极其豪华壮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工匠死者以万数。

《隋书·食货志》载:“(开皇)十三年,帝命杨素出,于岐州北造仁寿宫,素遂夷山堙谷,营构观宇,崇台累榭,宛转相属。

役使严急,丁夫多死,疲敝颠仆者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为平地,死者以万数。

”仁寿宫建成后,隋文帝杨坚每年都要前去避暑,后来他本人和皇后独孤氏也都在此宫中去世。

隋朝末年,仁寿宫渐次荒废。

唐贞观五年(631年),太宗李世民对此宫加以修缮,更名为“九成宫”。

“九成”意为九重,言其极高。

《新唐书·地理志》:“西五里有九成宫,本隋仁寿宫,义宁元年废,贞观五年复置,更名。

永徽二年曰万年宫,乾封二年复曰九成宫。

周垣千八百步,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

”九成宫中本没有水源,贞观六年四月,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在西城的北面发现泥土有些湿润,于是以杖疏导,随即有泉水流出,遂将此水导入石渠,并命名为“醴泉”。

古人认为醴泉的出现是一种嘉瑞,于是太宗命魏徵撰文,命欧阳询书碑,立于醴泉之侧。

这就是《九成宫醴泉铭》的由来。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可分为五段。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欧阳询,字永叔,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圣手”。

他的书法作品以工整、规整、秀丽为特点,被后人誉为“欧体”,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范本之一。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品种类繁多,包括碑刻、题字、临摹等等,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他的几个著名代表作品。

1. 《九成宫醴泉铭》这是欧阳询刻石的代表作之一。

《九成宫醴泉铭》原本刻于唐代巩州的九成宫内,后来因历史的变迁而消失,现今只有后人的临摹本。

这篇铭文是唐代宣宗年间太原令长孙无忌所书,欧阳询为其刻石。

铭文描绘了九成宫的建立及其供奉天地神灵的过程,内容详实,文字雄浑,气势磅礴,被誉为欧阳询的代表之作。

2. 《颜勤礼碑》欧阳询的《颜勤礼碑》是其在书法创作上的又一杰作。

该碑刻于唐代咸通五年,是为了纪念翰林学士颜真卿的五十岁生日而刻。

这篇题字文献意境高远,刚正有力,充满了雄浑大气的艺术魅力。

欧阳询创作时,充分展示了他的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永乐大典题词》《永乐大典题词》是欧阳询临摹作品中最著名的一件,也是唐代流传至今的著名文物之一。

永乐大典是明太祖朱棣所编的巨型文集,其题词部分由欧阳询临摹而来。

这些题词刀法精湛,字体雄浑庄重,给人以恢宏宏伟之感。

尽管《永乐大典题词》是欧阳询的临摹作品,但它展示了欧阳询对楷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创造力。

4. 《楷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对楷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这篇千字文是欧阳询改进千字文的版本,通过调整字形结构和笔画布局,使得字体更加规整工整,书写流畅自然。

《楷书千字文》是欧阳询对楷书形式和技巧进行创新和探索的杰出例证。

5. 《戊戌政变龙门石窟碑刻》这是欧阳询在洛阳龙门的石窟内雕刻的碑刻。

这篇题字刻于唐代,纪念了戊戌政变。

碑文描绘了当时政变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文字简短而有力,书法工整。

这个碑刻不仅展示了欧阳询的优秀创作能力,也成为了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珍贵文物。

以上只是欧阳询的部分书法代表作品,他的作品还有很多,每一件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书法字帖·书法字典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鸿裔本为擦墨拓拓墨略淡而均匀四行七字与李祺本端方本俱异栉字未损与端方本相校泐损相近而笔划略粗应略早于端方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二玄社原色法帖《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此本因清李鸿裔所藏而得名,现藏日本三井听冰阁。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鸿裔本为擦墨拓,拓墨略淡而均匀,四行七字,与李祺本、端方本俱异,“栉”字未损,与端方本相校,泐损相近,而笔划略粗,应略早于端方本。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高247cm,宽120cm,厚27cm,约1200字。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始】【1】北宋精拓醴泉铭;黄节题【2】宋拓醴泉铭;【3】《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

敕撰。

【4】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

冠【5】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6】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7】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8】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9】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10】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11】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12】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13】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14】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15】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16】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17】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18】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19】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20】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整拓复制非常不错——果断收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整拓复制非常不错——果断收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整拓复制非常不错——果断收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整拓复制非常不错——果断收藏————相關內容·點擊鏈接————欧阳询《化度寺碑》拓本真伪争议数百年,至今悬案难决(附四欧堂部分影印版本和南海伍崇曜粤雅堂藏本)欧阳询《化度寺碑》四欧堂藏本——最具争议的拓本欧阳询《化度寺碑》松下清斋藏本——曾被翁方纲鉴定为原碑宋拓《欧阳询化度寺碑》敦煌剪裱残本——是否翻刻,请君一鉴20年前出土的《鄧通夫人任氏墓誌》又一酷似欧阳询的唐代欧楷大家所书1958年出土欧阳询楷书书体《窦娘子墓志》2011年出土最具欧公原貌的《王女节墓志》,书者或得欧阳询真传2015年出土欧阳询书体楷书《翟天德墓志》,是否欧公亲笔很容易辨别2008年出土唐代欧阳询书体楷书《丘师墓志》是否欧公所书不该存在争议2014年出土的欧阳询书体小楷《李誉墓志》争议当休矣欧阳询《皇甫诞碑》——高清疑为明清翻刻本《九成宫醴泉铭》<李琪本>和<姚孟起临本>米字格放大对比(五)《九成宫醴泉铭》<李琪本>和<姚孟起临本>米字格放大对比(四)《九成宫醴泉铭》<李琪本>和<姚孟起临本>米字格放大对比(三)《九成宫醴泉铭》<李琪本>和<姚孟起临本>米字格放大对比(二)《九成宫醴泉铭》<李琪本>和<姚孟起临本>米字格放大对比(一)欧阳询存世最清晰的小楷碑帖《九歌》,竟是我家乡丰润出土的史上此人临楷书第一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最好(全部在此)张久生米字格临写楷书第一碑《九成宫醴泉铭》(四)张久生米字格临楷书第一碑《九成宫醴泉铭》(三)张久生临写楷书第一碑《九成宫醴泉铭》(二)张久生米字格临《九成宫醴泉铭》(一)。

九成宫醴泉铭 南宋铭刻

九成宫醴泉铭 南宋铭刻

九成宫醴泉铭南宋铭刻《欧斋石墨题跋》记载:九成宫醴泉铭是典藏于故宫博物馆的一件南宋铭刻。

九成宫醴泉铭又南宋拓本。

汪退谷旧藏。

今存王叔鲁处。

率更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书付善奴,授诀云:“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形枯,复不可肥,肥即质浊。

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

按此碑书于贞观六年四月以后,适在书授诀之前三月耳。

诀中所云,无不与碑字吻合,此正率更自道书醴泉铭之甘苦语,非泛泛论笔诀也。

然非观北宋初拓,字字而体之,则不能知其语之亲切有味。

予因适获北宋善本,每于风日恬和,心情闲逸之际,取置晴窗净几边,静观玩味,正不啻对欧公书诀时也。

此退谷本特中驷耳,已不见率更笔妙矣。

翼盦。

癸酉清明,小雨微寒,杏花已含萼欲吐,晡后醣晴,坐南轩书此。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

现存于陕西麟游县碑亭景区。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

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

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