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6教材基础实验题精练练习
(河北专用试题)2021-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 题型复习(二)教材基础实验题练习

(河北专用试题)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题型复习(二)教材基础实验题练习教育专区初中教育中(河北专用试题)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题型复习(二)教材基础实验题练习题型复习(二)教材基础实验(中考第30题)题型之一综合(或并列)考查型(2021·河北)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该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
(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和试管②中的物质Y分别是氧气和氯化钠溶液。
(3)丙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沉淀先进入过滤器堵塞滤纸,使过滤速度过慢。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2021·石家庄一模)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
仪器a的名称是蒸发皿。
不宜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从食盐水中析出晶体的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
(2)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若实验中红磷用量太少,对实验结果无(填“有”或“无”)影响。
(3)丙是探究铁锈蚀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实验。
实验中不易生锈的是铁丝球①③(填序号);其中铁丝球④与②对比,探究目的是探究氯化钠对铁生锈速率的影响(合理即可)。
2.(2021·保定一模)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此实验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乙实验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所做,在烧杯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扣上大烧杯。
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烧杯②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得出的结论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丙实验是一组对比实验,通过试管①和③(或②和④)(填序号)对比,可以比较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6教材基础实验题(精讲)练习

专题六教材基础实验题,中考专题精讲) 教材基础实验题是我省每年必考试题,一般多在第14题或第30题的位置出现,包括常见气体的制取,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教材演示实验。
中考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八个基础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该类试题的重要命题材料,有时单独考核一个实验,有时还需要将两个或几个实验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此类试题多源于课本,立足基础,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基础实验,练好实验的基本功。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例】(2017邵阳中考)某同学配制50 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解析】(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即②①⑤③④;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氯化钠的质量是50 g×6%=3 g;(3)取水的量为47 mL,所以应用50 mL的量筒;量取液体视线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4)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溶质偏少或者溶剂偏多。
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氯化钠偏少;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导致水的量偏多。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 第二编 重点题型突破篇 专题7 框图推断题(精讲)练习-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

专题七框图推断题,中考专题精讲)一、解题思路推断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寻找“题眼”,物质的特殊结构、状态、颜色、类别、特性及反应特征、现象等都可作为题眼,应重点掌握。
1.锁定“题眼”:全题兼顾,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
2.“顺藤摸瓜”:根据找到的题目突破口,进行顺推或逆推,把推出的关键信息标在题干上,进而全面解答。
3.自我验证:把推出的答案代入原题中进行检验,确保推断和答案的正确性。
二、中考推断题常见六种题眼或解法(一)以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1.固体的颜色(1)白色固体:白磷、P2O5、MgO、CaO、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NaHCO3、NaOH、Ca(OH)2。
(2)银白色:镁条、铁丝、锌粒(汞为银白色液体)。
(3)黑色固体:Fe、C、CuO、MnO2、Fe3O4。
(4)红色固体:Fe2O3、红磷。
(5)紫红色:Cu。
(6)暗紫色:KMnO4。
(7)淡黄色:硫。
(8)绿色:Cu2(OH)2CO3。
(9)蓝色:CuSO4·5H2O。
2.溶液的颜色(1)蓝色溶液:CuCl2溶液、__CuSO4溶液__。
(2)浅绿色溶液:__FeCl2溶液__、FeSO4溶液。
(3)黄色溶液:__FeCl3溶液__、Fe2(SO4)3溶液。
(4)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
3.沉淀的颜色(1)有色沉淀:蓝色沉淀__Cu(OH)2__;红褐色沉淀__Fe(OH)3__。
(2)白色沉淀:BaSO4、AgCl、CaCO3、BaCO3、Mg(OH)2、Al(OH)3、Ag2CO3。
其中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__BaSO4__、__AgCl__;溶于酸并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__CaCO3__、__Ag2CO3__、BaCO3;溶于酸但没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__Mg(OH)2__、__Al(OH)3__。
(二)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1.可以灭火的是__CO2__。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练习题型突破6实验探究题

题型打破( 六) 实验研究题种类 1 有关物质构成或成分的研究1.[ 2017·河北] 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气息奄奄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类“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有关研究。
[ 查阅资料] 这类“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化学式为Na2C O4) ,常温下,与水反响生成氧气。
[ 实验1] 小明选用如图T6 -6 所示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T6-6[ 提出问题] 过碳酸钠与水反响后获得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依据过碳酸钠与水的构成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 a2C O3 和NaOH。
[ 实验2] 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 溶液,察看到有白色积淀生成,他以为白色积淀是CaCO3,溶液中必定含有Na2C O3。
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 ,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实验3] 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盐酸,察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溶液中必定含有Na2C O3,进而否认了猜想二。
Na2C O3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题型突破(04)教材基础实验及创新题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题型突破(四) 教材基础实验及创新题类型一基础实验组合型|针对训练|1.[2019·某某模拟]据图T4-2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图T4-2(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进行浓硫酸稀释时,为什么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 。
(2)乙实验中,在检验软水和硬水时,除了要取相同体积的软水和硬水外,还要控制相同,实验现象是。
(3)丙实验中,在称量氢氧化钠的操作时,明显的错误是。
2.[2019·某某二模]如图T4-3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T4-3(1)A实验热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原因是。
(2)B实验中证明酸碱恰好中和的现象是。
(3)C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刚开始没有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开始变浑浊,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4)D实验过程中,除待测的两瓶气体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相同,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3.[2019·某某十八县二模]根据图T4-4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图T4-4(1)实验一: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
(2)实验二:与装置A相比,装置B的优点是。
(3)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
(4)实验四: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会导致测得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2019·某某桥西一模]依据图T4-5所示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T4-5(1)图①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
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
(2)图②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该结论的依据是;甲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检验方法是:先从水槽中取出试管,然后。
(3)图③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4)图④是使水沸腾的实验。
先关闭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压到烧瓶中,然后打开止水夹,发现烧瓶内的水沸腾起来。
胶头滴管内的液体与烧瓶中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
5.[2019·某某二模]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T4-6中四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专题6教材基础实验题(精讲)练习

专题六教材基础实验题,中考专题精讲) 教材基础实验题是我省每年必考试题,一般多在第14题或第30题的位置出现,包括常见气体的制取,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教材演示实验。
中考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八个基础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该类试题的重要命题材料,有时单独考核一个实验,有时还需要将两个或几个实验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此类试题多源于课本,立足基础,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基础实验,练好实验的基本功。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例】(2017邵阳中考)某同学配制50 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解析】(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即②①⑤③④;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氯化钠的质量是50 g×6%=3 g;(3)取水的量为47 mL,所以应用50 mL的量筒;量取液体视线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4)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溶质偏少或者溶剂偏多。
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氯化钠偏少;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导致水的量偏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教材基础实验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请分析并填空:
(1)小明选用AC装置的组合来制取某常见的气体,请帮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2H2O2=====
MnO2
2H2
O+O
2
↑__。
若小明选用AF装置的组合制取该气体,则a应与__b__(选填“b”或“c”)连接。
(2)装置B与A相比,其优点是__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__。
(3)小丽在实验室制取了CO2气体,并将CO2通入某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__所用盐酸为浓盐酸__(答一条即可)。
2.(xx重庆中考B卷)“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图A中,可观察到__外焰__(填火焰的名称)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
(2)图B中__左__(选填“左”或“右”)边试管发烫。
(3)从图C中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温度达到着火点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P+5O2=====
点燃2P2O5__。
(4)图D中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气压__有关。
3.(xx重庆中考A卷)“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_C__(填序号)。
A.可燃物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AD__(填序号)。
A.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精品
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实验3是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__Ⅰ
__(填序号),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氧气、水__发生反应。
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红色粉末变为黑色__;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出现白色浑浊。
浑浊原因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a(OH)2===CaCO3↓+H2O__。
(2)乙实验中,当向U形管左右两端同时逐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开始时,__左__端溶液呈红色,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成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NaCl__。
(3)丙实验中,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__。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