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技术应用
仿真内镜 (virtual endoscopy,VE)
多层面重建(MPR)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多层面重建(MPR)
MPR是从原始横轴位图像获得人体相应组织器官任意层面的冠状、矢状、 横轴面和斜面的二维图像的后处理方法,能从多个平面和角度更为细致地 分析病变的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丰富了空间立体效果。
容积显示技术(VRT)
仿真内镜(VE)
( Virtual Endoscopy )
仿真内镜(VE)
以CT三维重建技术对空腔脏器内表面进行重建,再通过计算机模拟导航技 术赋予不同的色彩和光照强度,操作者在选择了视点后,可进行腔内观察, 对保存的图像进行连续回放,即可达到类似纤维内窥镜的观察效果。它适 用于胃肠道、呼吸道和血管等器官的内表面及其腔内异物、新生物、钙化、 狭窄等病变。
多层螺旋CT技术应用
Multi-Slice Spiral CT Treatment Technical
农安县中医院放射线科 刘春雨
Neusoft 64 In
东软医疗
现有东软64层螺旋CT机
多层螺旋CT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CT后处理技术的发 展。 CT检查不单单是查看一幅幅的黑白切面图像,而是进入 了另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仿真内镜(VE)
原理:将容积数据同计算机领域的虚拟现实结合,重组出空腔器官内表面 的立体图像,类似于纤维内窥镜所见的影像。 应用:对空腔脏器显示具有操作方便、无创、重复性强的优点。
CTVE显示胃壁占位性病变
仿真内镜(VE)
支气管内部
案例
( CASE)
CASE 1
容积显示技术(VRT) 颅骨凹陷性骨折
CASE 12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儿童气道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泛应 用 , 特别是 多层螺 旋 C T快速 容积 扫 诊 断 ,
气 管 、 气管 异 物 方 面显 示 出 巨大 的优 支
势, 为气管异物 的检查及诊断提供 了新 的 方 法。20 0 6—2 1 0 1年 收治 气 管 、 气 管 支 异 物患儿 13例 , 0 进行 多层螺旋 C T扫描 , 取得满 意的 临床诊 断效果 。现总 结报 告
意 义。
者预后评估方 面 日益 受到 关注0 。m清 和血浆 N T—po N rB P水平 的变化 。还 可
用 于 评 价 左 心 室 功 能 不 全 的疗 效 以及 心
异 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 关键 词 多层 螺 旋 C T 小儿气 管 支 气
明成像 、 多平 面重建 、 容积显示 、 仿真内镜 等成 像 , 观察 气管 、 气管异 物 的位置 和 支
形态 。
异物方面的重要确诊方法。 多层 螺旋 C T的显像 优势 : 临床 诊断 气管 、 支气管 异物 的方法 多种 多样 , x线 透视仅 能对金 属异 物作 出显像 , 对非金属 异物不能直接 显示 , 而且 由于患儿烦躁不 能很好 的配合 , 对肺 阻塞 、 纵隔 摆动不 易 发现 , 只能间接 判断气 道异 物 的存 在 , 漏 诊、 误诊率 高 ; 规 C 常 T检 查扫 描 速度 较
螺旋 C T检 查 表 现 : 直 接 征象 : ① 直
接显示气管 、 支气 管 内异物所 在 的位置 , 在气管或支气管腔 内显示呈高密度影 , 边 界清楚 , 着、 顿 于管 壁 或 管 腔 内_ 。 附 嵌 2 j 较小或碎块状的异物附着于管壁 , 成管 形 腔的局部充盈缺损 , 大的异物嵌顿 与管 较
多层 螺旋 C T在 诊 断 儿 童 气 道 异 物 中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层螺旋CT应用简介
层螺旋CT应用简介层螺旋CT是现代医学中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技术,由于其高分辨率、高速成像和多重重建方式等优点,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从原理、设备和应用三个方面来介绍层螺旋CT的基本知识。
原理层螺旋CT是将螺旋扫描技术运用于医学成像上的一种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同传统CT类似,都是利用X射线通过患者身体后,经过检测器的接收和数字化处理,从而产生图像。
但与传统CT不同的是,层螺旋CT能够在一次扫描中获取连续的层面图像,从而实现高质量的三维成像。
设备层螺旋CT设备通常由以下部分构成:1.X射线源:用于产生X射线。
2.检测器:用于接收经过人体部位后的X射线,并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
3.控制器:用于控制X射线源和探测器的位置和运动 speed。
4.计算机:用于接收和处理数字信号,最终生成图像。
应用由于层螺旋CT成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快速成像和多重重建方式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更加广泛地被应用于以下方面:1.诊断和治疗规划:层螺旋CT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影像,包括精细的骨骼结构、内脏器官等细节清晰的影像,从而帮助医生进行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规划。
2.肿瘤评估和监控:层螺旋CT还可用于肿瘤评估和监控,可以通过连续扫描产生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从而检测肿瘤形态、大小和位置的变化。
3.脑部成像:层螺旋CT还可以对脑部进行成像,包括脑血管成像、脑卒中后的影像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脑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心血管成像:层螺旋CT也可以用于心血管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和功能,对于心脏疾病的检测和评估非常有意义。
层螺旋CT技术日益成熟,其成像速度和图像质量也越来越高。
作为现代医学成像的重要工具,层螺旋CT已经在临床医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带来非常好的效果。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现状(一)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现状(一)【关键词】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造影冠状动脉疾病主要危害是引起相应的心脏疾患。
此病在欧美国家极为常见,美国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
在我国本病虽不如欧美多见,但仍占心脏死亡数的10%~20%。
虽然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coronaryarteriography,SCA)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高危险性,患者难于接受。
并且JosephSchoepfU 等〔1〕报道,在美国冠心病患者进行SCA中只有1/3的SCA患者进行了治疗干预,其余2/3的患者仅仅只需要诊断而已。
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MSCT)进行SCA由于具有无创性、廉价、易于患者接受等特点,故自1998年的4层螺旋CT应用于冠状动脉以来,成为了冠状动脉检查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在2002年16层螺旋CT广泛应用于临床后,由于空间分辨率高及扫描层厚更薄(仅0.6mm),给予了临床更为精确的资料。
目前64层MSCT已经应用临床,笔者就MSCT临床应用现状,简介如下。
1临床应用方面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冠状动脉疾患中,冠状动脉斑块最为常见。
动脉斑块由于成分不同,通常分为新鲜血栓、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
Fayard等〔2〕总结不同成分斑块的CT值为:新鲜血栓的CT 值为20Hu,脂质斑块为50Hu,纤维斑块为100Hu,钙化斑块>300Hu。
更为简洁地称为硬化斑块(钙化斑块)和软化斑块(通常指脂肪、纤维斑块)。
硬化斑块性质比较稳定,相对软化斑块不易破裂,但由于钙化斑块占据血管腔,致使血管狭窄而产生相应症状。
胡秀华等〔3〕认为大部分钙化斑块表现为轻度狭窄,其狭窄程度与斑块直径无关,含钙化成分的混合斑块狭窄程度与混合斑块特点关系较密切。
软化斑块(通常指脂质、纤维斑块)的纤维帽变薄而易于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腔从而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所以MSCT对冠状动脉壁的不同类型的斑块进行CT值定性对临床下一步的诊治至关重要。
多层螺旋CT的原理、结构及临床应用
层 图像 。 每 个 通 道 都 独 立 的 直 接 与 探 测 器 相 连 。 因 此 增 加
数 据 采 集 通 道 对 于 增 加 C 成 像 速 度 同 样 重 要 一 当前 商 品 化 T 。 的 MS CT 都 是 4 1 ~ 6个 数 据 采 集 通 道 。
5 螺 距 ( i h, . pt P) c
s i y tm , io s se DAS 、 像 重 建 系 统 及 计 算 机 系 统 等 有 较 大 的 改 tn )图
进。
1 扫 描 方 式 及 驱 动 系 统 . S C 是 在 旋 转 式 扫 描 的 基 础 上 采 用 滑 环 技 术 和 连 续 进 床 S T 的 螺 旋 扫 描 成 像 系 统 。 而 MS T 有 两 种 扫 描 方 法 : 位 螺 旋 扫 C 轴
器 厚 度 的 叠 加 ; 者 单 个 探 测 器 的 宽 度 有 2 3种 或 更 多 , 厚 后 ~ 层 组 合 是 不 同 宽 度 的 探 测 器 灵 活 搭 配 ; 分 层 厚 还 有 探 测 器 准 直 部 参 与 , 两种排 列 方法 各 有优 缺 点 。探 测 器 的排 数 与 阵 列 是 以 这 扫 描 覆 盖 的 最 大 区 域 、 薄 扫 描 层 厚 以 及 最 佳 层 厚 组 合 为 中 心 最 来设 计 的 , 测器 的排 数 越 多 , 选 择 扫 描 层 厚 的 组合 越 灵 活 ; 探 它 但 由 于 探 测 器 排 数 越 多 , 测 器 之 间 的 间 隙 也 越 多 , 而 降 低 探 从 了 X 线 利 用 率 , 图 像 质 量 下 降 。 单 个 探 测 器 的 最 小 宽 度 是 决 使 定 Z轴 分 辨 率 的 基 础 , 度 越 小 , 辨 率 越 高 。 目前 各 厂 家 推 宽 分 出 的 MS T 中 , 小 层 厚 分 别 为 0 5 ~ 1 2 mm 不 等 。 C 最 .0 .5 4 数据 采 集系 统 ( S . DA ) M S T 具 有 多 个 数 据 采 集 通 道 , 过 一 个 通 道 的 数 据 产 生 C 通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
呈梳征(箭)
Paulsen S R et al. Radiographics 2006;26:641-657
CTE显示空肠肠袢的肠壁增厚和分层(箭),肠壁周围脂肪带模糊,肠系膜 窦道和脓肿形成(箭头)
Paulsen S R et al. Radiographics 2006;26:641-657
78岁女性患者,不明原因黑便入院,结肠镜提示升结肠血管畸形。 CT小肠造影动脉期和静脉期冠状面重组图像显示盲肠壁见增粗、迂 曲血管影。
与上图为同一例患者,结肠镜提示升结肠血管畸形。
CT小肠造影CTA图像(MIP)图像显示右结肠动脉增粗、迂曲,盲 肠壁亦见增粗、迂曲血管影。
与上图为同一例患者,结肠镜提示升结肠血管畸形。
• MSCTE后处理技术及三维重建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 直观立体地显示病变及与周围毗邻的关系,能更精确 地判断小肠肿瘤的数目,而且能发现小到0.5cm的肿 瘤。
27岁男性患者,畏寒,乏力,发热20天,黑便一周。 MSCTE显示近段空肠的腔内分叶状肿块,呈均匀强化。
病理证实为空肠腺癌。
72岁男性患者,因头昏入院,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后补充病史:患者反复便 秘1年,加重伴黑便3天。
CT小肠造影冠状面重组图像(动脉期和静脉期)显示胃窦壁均匀增 厚,粘膜下见小片状脂肪密度影。
56岁男性患者,急性肠系膜上动脉 缺血:肠系膜上动脉近端狭窄(粗 箭),远侧段闭塞(箭头);另可 见肾脏梗死(细箭)。
43岁男性患者,急性肠系膜静脉缺血: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 未见栓塞,静脉期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栓塞(箭头),邻近回肠淤血性 梗死、扩张(细箭)。
GE64排CT机的小肠造影检查方法:
• 扫描参数:
多层螺旋ct技术现状及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 ct技术现状及临床应用CT在临床医学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自上世纪70年代CT技术问世并投入到临床治疗和诊断当中以来,极大程度的推进了影像医学的发展,通过可视化的医疗和诊断,增加了准确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T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CT技术过渡到螺旋CT技术再到双螺旋CT技术,20世纪末,CT技术已经实现了半秒和多层扫描,而在21世纪初,多层螺旋CT技术问世,提升了CT的扫描速度和工作效率,使得CT技术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多层螺旋CT技术的特点多排探测器系统多层螺旋CT技术是单排螺旋CT技术的升级,单排螺旋CT技术在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锐利度上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主要原因是因为单排螺旋CT技术的探测器在CT仪器内部呈直线排列,其扫描的厚度由准直器来决定,在扫描的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呈散射状,可能引发容积效应,这就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不够,给临床的诊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多层螺旋CT技术则很好的规避了单排螺旋CT 技术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将原本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单排探测器改成4排、8排、16排等多排探测器并存,每一排单独有一个控制开关,这样就能灵活的调整准直器,控制扫描厚度,既能够获得一组低厚度多角度的图像,也能够获得一份高厚度单一角度的图像,增加了图像的清晰度,给诊疗提供了方便。
重建及后处理系统在重建技术方面,单排螺旋CT技术采用的是线性插入式,由于探测器单一线列排布,扫描厚度受限,层面敏感曲线变得更宽,纵向的分辨率就会下降,很容易在成像的过程中出现伪影,给图像的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了一些误判的发生。
而多层螺旋CT技术的重建方式为锥形束重建技术,这种技术提高了纵向的采集效率和分辨率,使得图像更加清晰,尤其是对图像的边缘来讲,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能够显著去除伪影。
此外,由于多排螺旋CT技术的数据采集量很大,这样扫描出相同的图像所需要的X射线剂量就会大大减小,也能减少对球管的磨损,节约了维护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临床应用
应使用非离子型对 比剂 , 对高危人群使用非 离子型对 比剂要
比对一般人群使用离子型对 比剂安全得多 , 在笔者 使用 的 三千多例非 离子 型对 比剂 中 , 龄 最 大 者 8 年 7岁 , 小 者 4 最 岁 , 一例 发生过敏反应 。检查结束后 , 无 嘱患 者留观 1 i , 0r n a 观察无明显不适方 准离开 。使 用对 比剂毒 副反应 临床表 现 分度及处理方法见附表 2 。在临床 工作 中 , 还会 发生对 比剂
m tn M R) 最 大 密 度 投 影 ( xm m it s ypo ci , ao, P 、 i mai u n ni r et n e t j o M P 、 面 遮 盖 显 示 (uf esao i l ,S 、 积 再 现 I)表 sr c dwds a S D) 容 a h py
重建层间隔 0 65m n在工作站 内对图像进行 三维 重建后 处理 。结 果 .2 6 T 4
例, 血管三维成像 清晰 , 清楚显示血管病 变以及病变与周 围血管结构 的毗邻 关系 , 横断面显示周 围结 构
及其异常改变 的信息。结论 C A对血管病变有较高的定位 、 T 定性 诊断价值 , 为临床诊断及外科设定 手
动脉瘤 、 下肢动脉狭窄 、 肝硬化侧肢 体循 环等疾病 , 清晰显示
血管病变的位置 、 小或范 围 、 态及 病灶与 周 围血 管结构 大 形 的毗邻关系 , 横断面 显示周 围结构 及其异 常改变 的信 息 , 为
临床诊断及外科设定 手术 方案提 供可靠 的依 据 , 高 了 C 提 T
术 方 案提 供 可 靠 的 依 据 。
【 关键词】 血管成像 ; T; C 应用 科学 技术 的发展 , 动着 时代 飞速 向前。多层 螺旋 C 推 T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MP R是 从 原 始 轴 位 图像 获 得 人体 相 应 组 织 器 官任 意层 面 的冠状 、 矢状 、 轴 面和斜 面二 维 图像 的 横
后 处 理方 法 , 它能 真实 地 显 示 器官 和组 织 的 内部 结 构 , 变 的部 位 、 态 、 病 形 大小 、 密度 和 与 周 围 的关 系 。 M R适 用 于 显 示 全 身各 个 系统 组 织 器 官 的形 态 改 P 变 , 其是 对颅 底 、 尤 颈部 、 门 、 隔 、 部 、 肺 纵 腹 盆腔 内动
辨率 , 供 的影像信 息 更精 确 、 提 更可靠 。
21 多平 面重 建 ( R) . MP
a层 厚 )
MS T的层厚 由探 测 器排 数 和后 重 建 C
决 定, 每层 的探 测 器宽 度决 定 了纵 轴 分辨 率口 公式 1 。
为 D=Nxd,其 中 D为 x线束 准直 宽 , d为探测 器 准直宽 , N为 探 测 器 列 数 。MS T的最 小 层 厚 可 达 C 05m . m。为 了获得 最佳 的 MS T图像质 量, l g n C Ki e — n b c— e n等 议 在扫 描 范 围和 扫 描 时 间 允 许 的 ek R h 建 条件 下 , 用最 小 的层厚 。 选
b床 速 )
管球旋 转一 圈 床移 动 的距 离 。在保 证
静 脉 血管 等 解 剖结 构 复 杂部 位 和 器 官 的病 变 性质 、
侵 及范 围 、 毗邻关 系 , 以及 小 的骨折 缝 隙及 骨折 碎片 和动脉 夹层 破 口, 道 、 尿 管结石 的定位诊 断具 有 胆 输 明显 的优势 :中 圉医学科 学 院肿瘤 医 院影像 诊 断科
U ( la at和 U (l a p e ) 方式 。在 MS T F ut s) S ut ed 4种 rf rs C 中, 当 的螺 距增 大不 仅不 会 影 响 图像 质 量 , 有 助 适 还 于抑制 运动 ( 脏搏 动) 如心 所造 成 的图像 模糊 。
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上面临着新的挑战。
目前,CT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肺恶性肿瘤的重要辅助诊断工具。
然而,传统的CT成像技术只能提供肿瘤的形态和位置,很难发现肿瘤的血管灌注情况,缺乏对肺癌的微血管灌注情况及其恶性程度的全面评价。
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A)则可以通过检测肺癌的血管灌注情况,早期发现微小肿瘤、评估肿瘤的侵袭深度和生长速度等,是肺癌诊治中的有效手段。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恶性肿瘤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肿瘤的血管灌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与肺癌的生长、预后等相关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符合下列条件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的恶性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年龄在30岁-75岁之间。
2. 实验设计该研究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设计。
所有参与的患者均进行标准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定量分析肿瘤的血管灌注情况,检测肺癌的生长速度、侵袭深度及其预后情况,并与传统CT表现进行比较。
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将图像数据数字化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CT灌注指标并计算其在患者中的比例。
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分析性统计,并对不同CT灌注指标与肺癌的生长速度、侵袭深度及其预后情况进行相关分析。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该研究,预计可以发现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恶性肿瘤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肿瘤的血管灌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将研究结果与传统CT表现进行比较,探讨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优劣势,可为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多层螺旋CT原理及临床应用
1s Single 1
0.5 s
0.42 s
Dual
Quad 8
2
4 8
4
8 16
16
16
32
38
2. 时间分辨率高:由于实现了全周扫描小于0.5秒,扫 描速度明显提高,总扫描时间缩短,病人闭气时间大 大缩短,胸腹部扫描几乎没有运动伪影,
3. 扫描切层更薄,空间分辨率高
目前多层螺旋CT Z轴的分辨率在0.50.75mm,使成像体素成为一个立方体,实 现了真正的各向同性成像,各向同性体素 的最大优点在于使多平面法(MPR)重建 出的图像,具有轴位图像一样的空间分辨 率,三维图像(SSD、MIP、VR)更加平 滑细腻,基本上消除了阶梯状伪影,有利 于显示冠状动脉及其细小分支。
3)
自动mA设置。不再使用正位定位像,仅采用侧 位定位像来决定身体不同部位的扫描mA值,包 括设法降低敏感器官的剂量,大约可降低25% 左右的扫描剂量。
可变速扫描和期相选择性曝光技术。二者均是
4)
用于降低心脏扫描剂量的技术。可变速扫描技
术是根据病人的心动周期,特别是心律不齐者, 调节扫描速度的方式。期相选择性曝光则可在 心电门控下仅选择舒张期曝光,收缩期不曝光 的节省剂量的扫描方式,尤适于冠状动脉的观
非等宽型探测器层面厚度的选择
多层螺旋CT基本结构及原理—不同宽度探测器组合
这种探测器设计最宽5mm,最窄1mm,通过探测器组合即可 确定层厚
根据探测器单元的尺寸及相邻单元组合,
可实现0.5、1.0、1.25mm或5、10mm层厚
选择。以下图所示的4层16排等宽型探测器
阵列为例,它的最薄层厚为1.25mm,最厚
1985年,滑环技术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现状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现状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其临床应用现状。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是较为广泛的。
肺部是容易受到放射线辐射的敏感器官,传统的CT扫描容易造成较高的辐射剂量对患者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和重建算法,能够在降低辐射剂量的保证图像的质量。
在肺部结节和肺癌筛查、肺部感染和炎症的诊断等方面,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已经成为常规的检查手段。
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可以快速获取心脏和血管的三维图像,对冠脉狭窄、心脏瓣膜病变等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相比传统的冠脉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具有无创、快速、精确等优势,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在消化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也有重要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道肿瘤、结石等可以通过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估。
骨骼系统疾病如骨折、关节疾病等可以通过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进行骨骼结构的清晰显示。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肿瘤等也可以通过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进行准确的诊断。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和重建算法,能够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前提下保证图像的质量。
在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和精准。
多层螺旋ct的功能特点及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的功能特点及临床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是指在单一旋转周期内经过同一扫描层面多次重复成像的CT技术。
它由于其快速成像速度、高空间分辨率和优越的图像质量,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中重要的诊断工具。
下面将详细介绍多层螺旋CT的功能特点及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的功能特点如下:1. 快速成像速度:多层螺旋CT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扫描,提供高质量的三维成像。
它的成像速度通常比传统CT快数倍,特别适用于病情急性、疾病进展快速的患者,如心血管急症、创伤、中风等。
2. 高空间分辨率:多层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通常比传统CT更高,能够更好地显示细小结构和微小病变。
这对于很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3. 优越的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采用多行探测器和多线并行扫描技术,能够提供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图像质量。
同时,它还具备良好的噪声特性和较低的辐射剂量,不仅显著提高了图像质量,还减少了对患者的辐射的剂量。
4. 三维成像:多层螺旋CT能够获取大量的图像数据,从而实现床旁数码化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
医生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多个方向和角度进行重建,获得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有助于进行定量测量、立体重建和虚拟内镜检查等。
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如下:1. 脑血管疾病诊断:多层螺旋CT成像速度快,能够全面评估颅内血管、发现脑卒中的病因和辅助病理诊断。
例如,CT血管造影可用于检测脑动脉瘤、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狭窄等。
2. 胸部肿瘤和肺部疾病诊断:多层螺旋CT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肺部图像,早期发现肺结节和肺癌。
它还可用于评估纵隔肿物、肺部感染、肺不张等。
3. 腹部和盆腔疾病诊断:多层螺旋CT可对腹部和盆腔内脏器官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肝脏、胰腺、肾脏、脾脏等。
它对于发现肿瘤、结石、囊肿、炎症、损伤等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4. 心脏疾病诊断: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脏解剖学评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现状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现状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其在临床中应用日益普及。
本文将讨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现状以及其对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造成的影响。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是将多层螺旋CT和低剂量成像技术结合起来,旨在减少
辐射剂量的同时提高图像质量。
在传统的多层螺旋CT成像中,螺旋扫描将多个横截面合并成一个三维图像,这增加了一定的辐射剂量。
而低剂量成像技术则通过调整X光管的电压
和电流,以及优化成像参数来降低辐射剂量。
1. 肺部肿瘤筛查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可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以及对肺部结节的评估和观察。
相对于传统的X线摄影,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准确的影像。
2. 心血管影像学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可以用于生成高分辨率的心血管影像。
这可用于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和血栓等疾病,同时也可以用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与核磁共振成像相比,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成像速度更快,对患者的移动和呼吸的影响也较小。
3. 腹部影像学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
它不仅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结果,还减少了对患者健康的风险。
此外,它还提高了成像的效率,使医生能够更快速地做出诊断。
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它在肺部、心血管和腹部影像学中有广泛应用。
其减少了辐射剂量和提高了图像质量,对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1 多层螺 旋 c 脑灌 注成像 的原理 T
影像与检验
CARNDLEM 墨固 盟 H E I AE■ 譬 I0l EA—TN — N G CT T F M R
多层螺旋 C T脑灌注成像 的临床应用
徐进 杨春 爽 高春 雨 10 2 ) 02 3 ( 省 电力医院 吉林 吉林长春
I 要】探 讨 多层 螺旋 C ( ST 灌注成像 (T I 急性 缺血性 脑卒 中的 临床 应 用价 值 , 摘 TM C) C P) 在 通过观 察脑血 流量(n ) C r 、脑血 容量(B ) C V 、平 均通过时 N( T ) 值时 N(T ) 值增 强(F等各 灌注参数 彩 色图像 。 准确显 示急性 缺血 存在 与否及部 位 . 围, 早期诊 断急 M T、 峰 T P, 峰 P) 早期 范 对 性 缺血 性 脑卒 中和 早期溶 栓 治疗具有 重要 指导意 义 。 【 关键 词 】 多层 螺旋 C 灌注成像 脑梗 死 T 【 图分 类号 】R4 中 4 5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 编号 】 1 7 一 7 2 2 0 ) 2a-0 3 -0 4 O 4 (0 81 () 1 3 I 6
量有 关 , 这是 动态 C 脑灌 注成 像的基 本理 论 。 T 注入 对比 剂后动 态 C T
描 时 间 4s扫描 范 围 2 r a 所有 患者 C F B MT 0, 0a , t B 、C V、 T、T P和 T
P 参 数灌注 图 , E 分别 统计每 组 、 层各 个参 数 , 每 结果每 组参 数图显 示
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PPT课件
何谓增强扫描
经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后进行扫描为增强扫描,反之不 注射造影剂的扫描称为平扫。增强扫描目的是使组织 X线吸收率提高,加大正常与病变组织密度差别,提 高病变显示率,帮助判断病变性质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肿瘤性病变一般需要增强扫描。腹部CT常规需要增强 扫描。头颅、胸部、椎体常规平扫,如怀疑肿瘤或肿 瘤术后复查、血管性病变最好要增强扫描。
解剖结构的表面影像。
5
检查适应征
1.肿瘤性疾病,全身各部位肿瘤,可了解肿瘤大 小、形态、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有无转移。
2.感染性疾病,如颅内感染、、鼻窦炎、肺部感 染,部份腹腔脏器感染,如胰腺炎,阑尾炎、腹 腔脓肿等。
3.外伤性病变,如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脊柱 骨折、关节部位骨折。
4.退行性骨关节病,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 5.脑血管意外:脑梗塞、脑溢血。血管病变如动
19
20
21
22
23
24
25
CT血管成像:可分为动脉造影及静脉造影成像, 依赖于多层螺旋CT的三项技术进步,即更快的 扫描速度,更大的扫描范围,更好的层厚选择及 强度的后处理功能。可以观察到血管的狭窄、闭 塞、管壁钙化。确诊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瘤、动 脉夹层、血管畸形、静脉栓塞。
26
49
高血压脑出血
50
硬膜外血肿
多由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撕裂所 致。CT表现:脑外颅内板下双凸透镜形状, 高密度影,边界清晰,不跨越颅缝。
51
52
53
硬膜下血肿
外伤后横跨于硬脑膜桥静脉撕裂所致。位 于硬膜下腔,呈新月型高密度影或混杂密 度影,范围广泛,常有蛛网膜撕裂。占位 效应明显。
7
8
9
10
11
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实际使用价
值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实际使用价值概述近年来,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逐渐成为临床医生对于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的重要手段。
由于膝关节韧带损伤症状复杂多变,传统的X线检查及常规CT、MRI 等检查方法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而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通过对转换后的原始数据进行透视、重建,为医生提供了更加清晰、高分辨率、全方位的膝关节韧带损伤图像。
因此,本文将探讨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实际使用价值及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成像、多面位成像、高分辨率等优点。
而MPR(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技术是指通过将三维图像薄层、切片透视,可以得到多个角度的二维图像,使得医生可以更加清晰、全面的观察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
通过MPR技术,可将不同方向的切面图像组成三维图像,以获得更为直观、完整、立体的病变部位图像。
而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面,尤其需要使用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
其原因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依赖于对韧带扫描片的观察,而传统的X线检查和平板CT无法清晰地表现韧带的受损程度。
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实际应用在临床应用上,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广泛应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通过搜集并对比分析了多篇相关的文献,发现在临床实践中,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对于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初步诊断,为了更好的观测韧带的损伤情况,可以采用MVR原始图像、骨肉清晰的图像来观察韧带的损伤情况。
由于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高分辨率和多面位成像的特点,MVR图像能够全面、准确的描绘膝关节韧带及周围韧带等组织结构的异常变化,以及局部的骨性粗糙、滑膜囊积液等病变,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详尽的诊断依据。
另一方面,通过MPR技术的应用,临床医生可以将多视角、多平面的切片图像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三维图像,以方便更加直观的观察病变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单源CT与双源CT 单源CT (single source CT) 双源CT (dual source CT, DSCT)
三、MSCT的临床应用
1、急诊检查与诊断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外伤4天
外伤6周
外伤4天
协和医院放射科
2、心脏与冠脉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B C 协和医院放射科
0s
15s
45s
75s
135s
195s
255s
80 70 60 50
鳞癌
增强CT(HU)
40 30 20 10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时间(S)
CBF 0–100 mL/100 g per minute
MTT
greater than 6 sec 女,32岁,起病6hr.和3天后 协和医院放射科
4 16
64
128
竞赛” 扫描层数“
第二次革命
竞 覆盖范围“
320
赛”
宝石CT
80年代 横断 CT
体部 头部 肺部 伸 的延 位 部 扫描
扫970
1990
1998
2005
2006
协和医院放射科
2008
2010
二、相关概念
1. 球管与探测器
2. MDCT与MSCT
• Multi-det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多排螺旋CT:强调探测器的排数 •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多 层螺旋CT:强调球管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像数
• DSCT回顾性门控冠脉CTA平均辐射剂量为10.8mSv DSCT前瞻性门控冠脉CTA平均辐射剂量为3.1mSv • 第二代DSCT、640层螺旋CT、宝石CT的部分冠脉成像的平 均辐射剂量可降低到1mSv内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四、不容忽视的辐射
• MSCT在提供更多有关疾病解剖和器官功能 信息的同时,也伴随着X线辐射的增加……
Repor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 世界范围内50家单位(94%设备为64层CT)研究显示冠脉 CTA平均辐射剂量为15.4mSv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57th Annual Scientific Session
协和医院放射科
腹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3月复查
协和医院放射科
4、非血管性疾病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5、形态学—功能评价
CT值 (Hu) A 肺癌 B 炎症 C 良性肿瘤 A
华中科技大学 附属协和医院
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协和医院 史河水
UNION HOSPITAL,HUST
一、CT发展史
双源CT
CT 领域主要的技术演变
第三次革命 第一代双源CT
第二代 双源CT 640
256
2000年代 多层 CT
单源CT
90年代 螺旋CT
2s 1s 0.75s
Ruzsics et al. Circulation.2008;117:1244-1245
3、全身大血管
协和医院放射科
↖
↖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男,18岁, 突发剧烈腹 痛,呕血
协和医院放射科
Sahani DV, et al. Radiology,2007,243:736-743
协和医院放射科
协和医院放射科
6、小 结
• 良好的性价比 • 较快的扫描速度 • 较全面的后处理功能 � 满足绝大多数临床病例的检查和诊断要求 � 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 � 开展适当的临床应用研究